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宏观发展不均衡、微观应用不协调的问题,问题产生直接源于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的模糊。通过提高认识、强化软硬件建设以及建立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缓解这些问题。
夜上海论坛 信息化作为一种技术因素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各国都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当信息化研究从城市走向农村、从高校覆盖到中小学,几乎遍及教育实践中的各个领域时,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却较少引起人们关注。这种研究上的偏失除了因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兴趣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学前教育本身的边缘化。但社会的发展使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国家也因此做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的决策,并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1]。在这个背景下,梳理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找到一些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对于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学前教育地位的提升以及人们对学前教育信息化认识的深化,学前教育信息化取得一定进展。
夜上海论坛 首先,学前教育信息化有了良好的外部氛围。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把学前教育摆在国家教育总体战略的重要位置,这种政策支持给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其次,学前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在早期介绍借鉴国外信息化情况的基础上,我国的学者近年来开始本国、本地区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并出现一些研究成果,在幼儿园夜上海论坛英语教育[2]、礼仪课程[3]等许多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本土化探索。
最后,学前教育信息化实践稳步推进。我国的学前教育实践也超越了早期的理念上的数字化学习空间[4],出现许多学前教育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甚至出现一些专门面向学前幼儿的专题学习网站。另一方面,多元主体的加入使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实践发展迅速。从2001年起,IBM公司就与我国教育部合作,通过“小小探索者”(Kid Smart)项目,为600多所学前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5]。
2 学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成果固然可喜,但我国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工作时间尚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问题突出表现为宏观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和微观上内部应用不协调,而这不协调根本上是由于缺少一个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夜上海论坛 2.1 宏观上区域发展不均衡
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地区,信息化水平也因幼儿园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学前教育里的“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教育公平的严重障碍。例如,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上海,截止2009年,上海的各区县园所就已经全面完成信息化设备的升级更新,实现班班有计算机。到2010年,上海的“园园通”公办园覆盖率达到100%,越来越多的民办幼儿园也加入“园园通”系统,其中黄浦、奉贤民办园的应用分别为80%和100%[6]。而在一般城市这些目标还远未达成,更不用说边远地区的一些幼儿园了。
夜上海论坛 2.2 微观上内部应用不协调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包括教师、基础设施、软件、教学模式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要素的复杂系统,如果缺乏规划就容易顾此失彼,导致应用上的低效甚至无效。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滥用、机械使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不但无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反而会影响师生交流,限制幼儿主体性的发展[7]。实践中常见的信息技术滥用现象其实是教师与信息化设备不匹配的表现。此外,也有一些购置了设备却没有配套软件,导致设备成为摆设的现象,这是硬件与软件不匹配的表现。还有一些不顾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盲目使用信息技术灌输小学才学习的学科知识,使信息技术成为“电灌”的工具的现象,这是教学模式与信息化不匹配的表现。如此种种不匹配现象,本质上是教育信息化内部应用的不协调的表现。
夜上海论坛 2.3 发展路径不明确
这种宏观上的不均衡、微观上的不协调,根本上是由于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缺少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虽然大家能认识到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意义,而且往往也将信息化作为幼儿园的办学标准的一个指标,但相关指标的界定不够清晰,就信息化发展本身缺乏一个统筹教师、硬件、软件等各要素的标准体系。这种标准的缺失,直接导致各学前教育机构按自己方便,随意购置信息化设备,造成信息化发展动力的缺失以及微观上发展的不协调,使学前教育信息化缺少一个明确的发展路径。
夜上海论坛 3 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除此之外,还要关注软硬件建设,特别是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加强软硬件建设
硬件设施和配套的软件资源是信息化的基础。许多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较好地区都是以计算机、网络以及配套的资源建设为突破口的。当前,虽然部分地区取得一定成绩,但整体来看软硬件设施建设情况与学前教育的客观需要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仍然是重要任务。
3.2 建立一套完整的学前教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教育信息化评估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一个综合考虑基础设施、软件、硬件等内容的目标体系,客观评估一定时期学前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情况,能更好地引导教育信息化沿着高效务实的方向发展。当前许多地区的幼儿园办学标准中往往只是将信息化水平作为园舍设备的一个二级指标予以考察,相关指标界定并不准确,往往用电视、计算机等设备数量等片面的指标来代替信息化水平,缺乏整体性,直接导致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和应用的不协调。因此,应该在信息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有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指标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
[2]温小梅.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11(4):39-42.
夜上海论坛 [3]孙碧华.信息技术对幼儿园礼仪课程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106-107.
夜上海论坛 [4]张伯邑.数字空间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新平台[J].学前教育研究,2003(4):48-49.
夜上海论坛 [5]杨昌江,夏军.IBM和教育部携手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91.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幼儿园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为指导,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努力将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中,走内涵发展之路,促进教育行为的优化,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提升了幼儿园的整体教育实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顺利通过了省二级幼儿园的验收;幼儿舞蹈《千手观音》县一等奖;雷雪峰数学优质课《数数小本领》市二等奖、县二等奖;王晓晶科技论文《浅谈自选游戏与科技教育的融合》县一等奖。幼儿园由于城市拆迁,整体搬迁至红枫苑小区,逐步实施对活动场地进行改造、美化,优化幼儿园环境,同时添置教学设备,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教师的提供高标准的教学条件,是全县幼儿园中维一所绿色幼儿园。食堂分级量化B级。全园教职工将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面貌、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再创一流佳绩!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为指导,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努力将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中,走内涵发展之路,促进教育行为的优化,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提升了幼儿园的整体教育实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顺利通过了省二级幼儿园的验收;幼儿舞蹈《千手观音》县一等奖;雷雪峰数学优质课《数数小本领》市二等奖、县二等奖;王晓晶科技论文《浅谈自选游戏与科技教育的融合》县一等奖。幼儿园由于城市拆迁,整体搬迁至红枫苑小区,逐步实施对活动场地进行改造、美化,优化幼儿园环境,同时添置教学设备,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教师的提供高标准的教学条件,是全县幼儿园中维一所绿色幼儿园。食堂分级量化B级。全园教职工将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面貌、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再创一流佳绩!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微课;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255-02
夜上海论坛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165
夜上海论坛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将世界文明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农业、工业、电子信息化。在第一二次浪潮的冲击下,人们为了适应生活,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方式储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来适应世界的改变,而在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必须转变已有的学习方式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获得一席之地。教育信息化是此阶段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教育领域正悄然发生的变革,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新常态下的产物,充分体现了变革、融合与创新的精神。而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理解直接关系到微课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当前,幼儿园正需要通过利用微课这一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来强化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夜上海论坛 一、什么是微课
夜上海论坛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具有时间简短、内容精细和资源容量较小、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等特点。
二、微课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和时代的需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涵盖对新的信息和技能的学习、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内化的各项能力。微课的拍摄和录制过程使用了多种软件和工具,丰富和拓宽了教学手段,培养了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知识内容加深理解,能促进幼儿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弥补自身的不足。此外微课运用在何时何活动都需要很好的设计和规划,这提高了幼儿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及活动整合能力。微课无疑是一次新潮的思想改革,其在幼儿园中的广泛运用有待于幼儿教师更多的重视和积累。
夜上海论坛 1.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紧跟时代步伐
微课的主体是微视频,而制作微视频需要掌握的技能有PPT演示、手机或其他数码设备的拍摄,以及后期制作时录屏软件的使用等,拍摄时灯光的设计、构图的选取声音的调试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自己解决。幼儿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对于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她们很容易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快速且熟练地掌握,年长些的幼儿教师也可借助制作微课的机会接触和学习到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技术。
2.提高教研能力,壮大幼儿教师科研队伍
夜上海论坛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水平较低,许多一线的幼儿教师学历不高。有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第一学历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初中学历占62.48%,中专和高中学历占28.14%,仅有9.38%是大专学历。另外科研的门槛太高,且程序相对繁杂,很多幼儿教师不写论文或论文质量低,而制作微课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幼儿教师通过发现身边小问题―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解决最棘手的问题。这种人人可以做、人人都会做、人人都爱做的微研究让每位一线幼儿教师都能参与到教学研究中,从而壮大了幼师的科研队伍。
3.促进自主学习帮助幼儿教师更新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微课是以某个重点、难点或某个环节设计的,换句话说就是教师无法在活动中用简单语言描述而需借助视频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让幼儿通过视觉感官直接感受的活动内容。这本身就是一个“备教材、备孩子”的教学准备的过程,使教师加深了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层次地思考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在选材和确定微课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自主学习的动力也就随之产生,他们要通过书籍、网络和各个渠道去更新观念、理解新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三、微课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虽然近几年微课资源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
夜上海论坛 1.幼儿园微课资源少、质量参差不齐
夜上海论坛 目前,虽然网上微课资源很多,但幼儿园微课资源仍然比较匮乏,并且这仅有的幼儿园微课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是幼儿教师对微课制作不够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专业性不够强,不知该如何选择微课以及如何让微课融入幼儿园各类活动中。
2.幼儿园微课资源缺乏系统性
夜上海论坛 网络上现有的幼儿园微课资源十分散乱,没有根据幼儿园五大领域和各年龄层进行整合分类,缺乏系统性。
3.微课知识在幼儿教师中的普及性低
虽然近几年微课对教育系统的影响很大,但是对于大部分幼儿教师来说,微课还是个较陌生的词汇即使有所耳闻,也只是对微课的表面认识,制作要领、运用方式都还不了解。
四、微课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问题的解决建议
笔者根据专家学者关于微课发展的问题研究,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微课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问题的解决建议。
1.规划地区幼儿园微课资源的开发
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学前教育专家共同确定各年龄段和五大领域参考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供幼儿园和教师系统且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发。
夜上海论坛 2.面向幼儿教师开展幼儿园微课专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