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体育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缺乏正确的体育教育理念小学体育作为孩子小学教育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具体而言:一是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在我国小学中,由于面临着升学压力等原因,尤其是在“成绩第一、体育无用”思想的指引下,很多小学的领导者并不是很重视体育教育,简单的认为体育教育就是孩子蹦蹦跳跳、玩玩乐乐,从而从思想上不重视体育教育;二是家长对体育教育认识不足。由于小学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很多的家长都极为重视孩子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育和成绩,而对体育教育却不闻不问,甚至认为体育课占据了孩子了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体育教学设备设施缺乏小学体育教育要想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就必须有一定的体育教学设备实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小学由于不重视等原因,体育教学设备设施严重缺乏,其中农村小学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很多的小学为了改善体育教学条件,新建了一些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但新建的体育设备设施却忽视了孩子的身体特点,例如:新建的篮球场是成人篮球场,小学生走进篮球场只能望篮兴叹。
(三)体育老师素质有待提高在我国很多的小学中,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学校不重视、学校经费有限等,使得很多小学缺乏一支教学过硬、人员充足的体育老师队伍。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体育老师缺乏。很多小学往往更加重视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老师的招聘,体育老师却寥寥无几,在农村小学体育老师更是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二是体育老师素质不高。体育教育并不是只是教孩子玩玩乐乐、蹦蹦跳跳,而是需要通过一些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来帮助孩子爱上体育,进而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的小学体育老师都难以做到这一点。
二、提高我国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对策
夜上海论坛 (一)宣传先进教育思想,树立正确体育教育理念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因此,要想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首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理念。具体而言:一是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育,不再是认为体育教育可有可无,而是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教育,把体育成绩作为考核孩子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是加强体育教育宣传。大力宣传体育教育思想,有助于帮助学校、家长以及孩子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体育教育真正成为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三是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学校要想使体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为此,应该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一方面得到家长对体育教育的支持,从而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家长的建议,如何使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
夜上海论坛 (二)加大对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体育教育的设备设施是实施体育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是顺利完成学校体育目标因而的有力保障,因而体育教育设备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就直接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为了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应该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支持力度。具体而言:一是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学校是非盈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有限,要想加大对体育教育的质量投入,改善和更新体育教学的设备设施就必须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保证每年都有适当的财政资金用于体育教学;二是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政府的财政资金毕竟有限,学校应该要拓宽体育资金来源,积极争取社会资金,例如:农村小学可以与一些公益组织合作,积极争取其对自身学校的支持。
夜上海论坛 体育是以身体和智力为依据,通过各种实践运动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育,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活动。小学体育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师要通过自身示范等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通过身体的锻炼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培养其思想道德品质。小学生处于身体、心理发展的可塑期,体育教师的每一个教学动作与语言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体育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要注意学生身体的素质与变化,更要注重学生内心活动的变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通过快乐轻松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自身的体魄,还能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师自身,要保持好强健地身体,保持好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好乐观豁达的情绪,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起到带头作用。教师一定要严于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身工作的责任意识,树立好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思想。
夜上海论坛 二、组织活动,激发集体意识,促进个性发展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就是其更具广泛性、活动性。体育课不像其他文化课一样,仅仅讲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它是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要经常组织各项体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概念,树立集体意识,区分个人与集体的差别,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教师可以组合拔河比赛,通过组织拔河比赛让学生了解集体力量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团结才是力量,团结才能取得胜利。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足球比赛,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明白不同自身优势适合不同的位置。小学生集体思维意识淡薄,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体育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特性,制订相应的活动目标,培养学生以集体为上,以班级为上的先进意识,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三、肃清课堂纪律,重视课堂纪律,做到以德育人
小学生身体心理活泛,属于好动时期,甚至部分学生处于淘气捣乱状态。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明确课堂纪律,不能让一堂课程在混杂骚乱之中进行下去。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遵守纪律,制订一定的规矩,让其养成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的好品质。例如,在体育户外课开始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自动排列好队形,集体参与报数,不无故旷工,姿势要整齐一致,要注意对教师的礼貌问候;在课堂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有事提前举手报告,不能中途无故脱离集体;在课堂结束时,要注意总结此堂课上的问题,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对淘气的学生进行指正,鼓励其进行改正等。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不同场合必须有的规矩,规范课堂纪律,使课程能够有序地进行下去。
备课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功。教师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能否上好课,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小学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教学前如考虑不周,课堂上就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针对所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精心设计教授方式和方法,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对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应急方案,这样才能掌握主动,预防和处理好偶发事件。
1.器材的安全性
夜上海论坛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所选取的体育器材的危险性。如接力棒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体育器材,在体育课的接力跑中经常使用,学生在加速跑过程中如果摔倒,接力棒可能使其遭受挫伤或其他伤害。再如跨栏架是一种复杂的大型器材,跨栏架的高度如果调节不好或跨栏架缺乏稳定性,将会威胁学生的运动安全。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对体育器材在操作过程中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并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学生的器材,在使用之前还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以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夜上海论坛 2.器材的正确使用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学生操作不当,使用器材时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或者教师讲解不规范,动作指导不到位,都会导致学生在模仿和练习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例如,学生都很喜欢打布子儿,如果拿着布子随意乱投,将其直接打到其他人的身上,尤其是头部,很有可能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讲解体育器材的使用规则,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器材。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就要不断变换锻炼的方式,配合使用不同的活动器材,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学生分组练习时,教师由于注意力分散,不易观察到每个学生是否都按照要求正确使用器材。所以在确定使用器材后教师要考虑安排一些监督人员,通过引导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起到教师的助手的作用。合作学习时学生可能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并想尝试一番,因此教师备课时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确定课堂讲授的一些要点内容,如告知学生使用器材时有哪些危险性,如何避免各种危险动作,以便扫除学生练习时的安全隐患。简言之,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认真周密,提高预见能力,预想到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明确处理方法,而不要等到出现问题时才想办法处理。
二、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因材施教
小学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非常重要,它是教师顺利完成一节课的保障,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各项运动当中。准备活动中要有效避免一般性的伤害事故发生,如扭伤、拉伤等,还要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些部位的活动,如立定跳远,就必须特别加强下肢关节膝、髋、踝等部位的活动,在强化练习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学生受伤。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简单地跑都有可能摔跤,因此教师要谨慎选择活动项目,安排适合的教学内容;三、四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心强,使用任何器材都想尝试奇特的玩法,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必要时给予安全提示;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些较难的动作和利用复杂的器材,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也增加了教师工作的难度,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器材,并有效地利用好器材,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