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艺术概论电影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08 文学院(电话:89683067、89683519) 147 文学院所有专业均不接受单独考试。 135102戏剧 30 01 舞台剧与影视剧写作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623 艺术夜上海论坛基础(戏剧影视文学)④902 剧本写作 复试科目:0810 创意与编导
《戏剧艺术十五讲》董健、马俊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专业学位,学制3年。联系电话:89686486。 02 舞台剧编导 03 影视剧编导 04 演出管理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 6 01 戏剧戏曲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6 戏剧与电影基础(含戏剧与电影理论、中国戏剧、外国戏剧、中国电影、外国电影)④978 评论写作 复试科目:0809 戏剧与影视专题 参看“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网站“招生与培养”栏(njuxy.cn/student.htm) 本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电影学 03 电视艺术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 欧美文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西方文论 03 中外文学关系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1 现代文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6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当代文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 先唐文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5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夜上海论坛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唐宋文学 03 元明清文学 04 近代文学 05 域外汉籍研究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1 古籍整理与研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5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中国文化史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 古代汉语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4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现代汉语 03 中国语言学史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 理论语言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社会语言学 03 方言学 04 对外汉语教学 05 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规范 050101文艺学 01 文艺理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2 文艺理论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文艺美学 03 西方文论 04 中国文论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 30 01 汉语国际教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54 汉语基础④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试科目:0801 专业综合(语言学概论、作文)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王力著,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中国》张海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专业学位,学制2年。咨询电邮:chenguang@nju.edu.cn。
电影欣赏是指人们观赏电影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视觉定位是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对视觉元素的选择与确定,这种选择具有变化性。电影作为艺术,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以色彩、运动、摄影机角度、声音等诸多元素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从而影响观众。如何“定位”视觉,始终是电影欣赏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本文的研究对电影欣赏是有实际意义的。通过对电影欣赏中视觉元素的选择与确定。使自己在电影欣赏时得到纯粹的视觉享受和真正的感官愉悦,实现电影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研究方法:
夜上海论坛 文献综述法,分析法 图表法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夜上海论坛 “视觉元素”是人们在观赏电影过程中感官感知的第一要素,然而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对视觉元素的选择与确定,这种选择具有变化性。电影作为艺术,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以色彩、运动、摄影机角度、声音等诸多元素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从而影响观众。色彩是电影欣赏中最直接的视觉元素,在电影欣赏中“色彩的客观特性与人们对它的主观性认知,形成了色彩的神秘感和紧张性。当这两种感知被投摄到影视作品之中,色彩便成为电影电视充满活力的源泉。”(彭玲,2019年)。电影作为艺术,运动是电影的本质。“正是这种电影特有的运动使电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绘画、雕塑是刻画运动中的人物或事件的某一时间的片段与瞬间,是某一动态的凝固;舞台戏剧、舞蹈是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运动受舞台空间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假定性;电影是在二维空间上创造出三维的幻觉,在虚拟的流动的画面空间中感受空间的位移和时间的变化。”(吕益都,2019年)。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语言,在影视观赏中的视觉元素是非常丰富的,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在影视观赏中,由于受观影者的思想、文化差异、观影目的、欲望、出发点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电影有着不同的定位,并且这种定位具有变化性。“总之,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正如它是任何其他具有理智的东西的基本特征一样。在它们喜欢选取的东西中,最多的是环境中时时变化的东西。”(鲁道夫·爱因汉姆,1981年)。
四.论文撰写框架
第一部分:结合伊朗电影《小鞋子》,论述色彩在电影欣赏中的重要性
夜上海论坛 第二部分:结合画面,论述运动在电影欣赏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夜上海论坛 第三部分:简略分析影响电影欣赏的其它视觉元素。
第四部分:总结电影欣赏中影响视觉元素选择,确定的原因。
五.研究时间安排:
2019019年12月——2019年1月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19年2月——2019年3月初认真阅读文本,分析整理资料,确定研究目标和思路。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大体框架,准备开题报告。
夜上海论坛 2019年3月初——2019年3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
2019年3月——2019年4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完善。 2019年5月完成论文修改,参加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贝诺埃尔·卡罗尔 :《神话电影:当代电影理论的时尚与谬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2]伊美特·皮洛者:《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 ,北京:中国第一个出版社,1951年。
夜上海论坛 [3]陈晓云:《电影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
夜上海论坛 [4]彭玲:《影视心理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
夜上海论坛 [5]格·巴·查希力扬:《银幕的造型世界》,伍菡卿、俞虹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夜上海论坛 [6]吕益都:《电影视听语言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9年。
夜上海论坛 [7]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8]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杨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关键词]前沿视阈 影视概论
教材是一门学科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教学和科研后所获成果的积淀和结晶,是被学界所认可的具有普及性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的基本依据。但教材也有滞后性的不足,学界内的最前沿问题无法在教材中得到体现,这样既不利于教学过程中热点、焦点问题的引入,也不利于促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从而无法加强学生基本的学术训练。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具有前沿视野,在教材教授过程中引入前沿问题,增加课堂的开放性和当下性。本文以影视概论教学为例,从影视概念和影视批评两个方面来分析前沿视野在教学过程的功能和意义。
一、影视概念:对象和媒介
对于影视的概念,现在的教材一般是这样界定的,“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和听觉综合为观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这个概念包括了对内容对象(what)和传播媒介(which channel)的界定,对象包括了人类第七艺术和第八艺术电视,以及电视电影,媒介主要是银幕、屏幕,而当下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质疑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夜上海论坛 在内容对象上,有论者主张把动漫看作人类的第九艺术,看作具有自己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艺术门类,将其从电影这个第七艺术中剥离出来。这种观点为我们审视影视概念打开了另一扇窗口。加拿大动画大师麦克拉伦曾经说过,动画就像是上帝在创造世界,这句话深刻表达出了“动画”的本质含义和精髓所在。创造性的想象对动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虚幻与夸张是动画最为普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作为综合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艺术,动画的艺术内蕴并非这些相关艺术门类特点的简单相加。事实上,动画艺术的审美诉求超出了这些艺术门类的相加之和,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地、审美地把握世界和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表达方式。同电影中的真人真物不一样,动画中的人、物带有极强的虚拟性,其所拍摄的对象是运用造型手段以及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手法所建构出来的拟像、造像。这正是动画的特殊性所在,是动画语言系统的核心部分。动画并不过多地追求形象和动作的逼真,而是寻求表现空间的拓展和情感的新的表达。动画就是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在虚拟的世界里重新赋予生命和意义。因此,一些“超常规的动作”设计也就成了动画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以动画《海绵宝宝》为例,我们可以更为具体理解动画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罢工》中,章鱼哥带领海绵宝宝一起罢工,不愿意离开蟹堡王餐厅的海绵宝宝身体紧紧贴在了大门的玻璃上,章鱼哥拉开了他,但他的双手还停留在餐厅的大门上。章鱼哥再次拉开他,海绵宝宝的眼睛留在了玻璃上,深情地望着玻璃内的餐厅。章鱼哥第三次拉开海绵宝宝,海绵宝宝身体裂开,一颗心脏赫然跳动。动画用身体的肢解具象而层次地表现了海绵宝宝内心对餐厅的留恋之情。
在传播媒介上,当下学术界开始关注新媒体对传统影视概念带来的冲击。所谓“新媒体”,指的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互联网、基于通信技术的手机、基于数字广播技术的数字广播和数字电视,以及跨媒体的网络电视”,新媒体的产生给影视的传播带来新途径,也改变了影视的传统内涵。影视内涵中的传播途径不再局限于银幕和屏幕,而是加入了更多的渠道。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由中国电影集团和优酷网共同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11位导演围绕“青春”这一主题,拍摄了11部短片,在优酷网上发行,为我国电影的策划、制作和发行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夜上海论坛 通过引入当下学术界最新的对于传统影视概念的质疑,让学生意识到影视概念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提升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二、影视批评:奇观还是叙事
夜上海论坛 影视批评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面对当下的电影产业和具体影片要具有自己的价值立场和阐释能力,要对今后的电影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教师在讲授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联系当下最前沿的影视创作现象,调动学生的理论付诸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的价值观念。
当下人们处于视觉文化语境下,“目前居于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当下电影正在经历从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的转变,这在好莱坞大片和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阿凡达》、《英雄》、《夜宴》、《十面埋伏》、《西风烈》等。
叙事电影强调叙事性(narration)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注重电影作为时间艺术的特征。电影如何展示情节、塑造人物、编写对白成为叙事电影基本的要求。因此,电影的叙事蒙太奇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因果逻辑关系安排画面,就成了叙事电影最为关键的所在。好莱坞经典电影经常利用“三S法”来组织故事情节,推动影片的叙事,即在故事的开始设置悬念(suspense),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惊奇(surprise),在或结尾处则要给观众以最后的满足(satisfaction)。
夜上海论坛 奇观电影注重的是对景观、景象(spectacle)的展现。奇观电影的产生和视觉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模仿、复制到虚拟,从膜拜、展现到模拟,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在历史变迁和转型中逐渐与现实断裂,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原则。人们的生活被图像所包围,依靠对景象的观看来理解和阐释世界。奇观电影通过对动作、身体、速度、场景等各类景观的呈现来满足人们视觉,给匮乏和缺席的观众提供在场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夜上海论坛 从叙事到奇观,蒙太奇组接和拼贴从理性原则转向了视觉的快乐原则,观众从过去的静观转向震惊,观众不再参与到影片的叙事中,享受叙事带来的愉悦和审美,而是接受影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如何看待这种电影范式的转变,特别是如何看待电影范式的转变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接受问题,就成为
夜上海论坛 当下电影批评所面临的问题。奇观电影是建立在经济和文化相互消融的后现代文化基础上的,它重视片段的、无深度的景观,这和中国观众注重叙事性,关注电影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的审美习惯与期待视野还有着心理的隔膜。我们并不否认奇观电影中美轮美奂的画面、雄浑绮丽的景观、紧张刺激的动作所带来的视觉价值,但电影的叙事性以及背后隐含的人文哲思恐怕还是中国电影应该追寻的东西。叙事为本,兼顾奇观,把视觉的和心灵的震撼结合起来,是我国电影发展的道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老师可以通过11度青春系列电影、《阿凡达》、《英雄》、《夜宴》等具体电影文本的阐释来印证。作为一次成功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11度青春系列电影给人们展现了传播媒体(which channel)的重要性,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电影表现内容(what)重要性的例证。11度青春系列电影包括了《拳击手的秘密》、《哎》、《夕花朝拾》、《东奔西游》、《泡芙小姐的金鱼缸》、《江湖再见》、《李雷和韩梅梅》、《阿泽的夏天》、《老男孩》、《L.I》等作品,但现在被观众所熟知和津津乐道的只有《老男孩》。这其中原因就在于《老男孩》有着很强的故事性和深刻的人文情怀,影片以青想的成长、挫折为主题,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灵与肉的错位,弥漫着淡淡的哀戚和浓浓的怀旧情绪,成为一代人集体理想的一次仪式化的展览。电影《阿凡达》在奥斯卡奖项的争夺中之所以输给《拆弹专家》,就在于绚烂、瑰丽的景观设计依然没有流畅的故事和浓郁的人文情怀更为震撼心灵。《夜宴》、《英雄》的故事毫无新意,只不过是对哈姆雷特复仇和荆轲刺秦故事的稍加修改,叙事蒙太奇的逻辑性和时间性的混乱使得电影叙事缺乏理性原则和理性结构。影片叙事设计既不是像链条那样环环相扣,也不是像小河中一块连一块的石头,观众可以顺藤摸瓜,或者像过河的人一样从一个石头跳到另一个石头来理解事件的连贯。影片事件的安排零散而断裂,观众记住的只是漫天黄叶中两个红衣女子的打斗,水平如镜的湖面上两个男子像蜻蜒一样的武功对决。
夜上海论坛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在1936年的文章《讲故事的人》中慨叹道:“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如何是踪影难觅了。他早已成为某种离我们遥远――而且是越来越远的东西了。……讲故事这门艺术已是日薄西山。要碰到一个能很精彩地讲一则故事的人是难而又难了。”当时的本雅明敏锐地意识到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文化导致的大动荡,对讲故事传统的日渐衰落充满了惋惜之情和怀旧之感。正如本雅明所预测的那样,当下的文化正在经历从话语模式向图像模式的转变,电影也呈现出从叙事向景观的转型。但“故事”依然是电影重要的内核,讲一个好看精彩的故事依然是电影应具备的能力,合乎逻辑的情节,张弛有度的节奏,鲜明个性的人物,风趣哲理的对白,依然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当下依旧是一个需要故事的时代,而且比以前更加需要。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