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论文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信息技术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信息技术课论文

第1篇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这些科学活动操作难度,减少了科学实验对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也能够消除时间、空间和地域对科学实验的影响,使得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就能完成对事物的观察、数据的记录,对启发小学生的心智有积极影响。例如,在讲授《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课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植物生长变化周期也比较长,如果仅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观察、记录不现实,而信息夜上海论坛技术则能将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浓缩为短短几分钟,保证了学生参与并感悟自然生长变化的过程。

二、拓展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来拓展科学教学的内容十分必要,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感受网络科技所带来的便利,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学习不仅能够扩充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容量,也能丰富小学生的日常见识,从而对一些未知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其次,信息技术也有利于科学教学的与时俱进,信息技术使科学教学变成一个动态过程,将一些最新鲜、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使科学教学变成一个充满了乐趣的知识阵地。

夜上海论坛 三、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加“有声有色”

夜上海论坛 信息技术以精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等技术优势,使小学科学教学变得异彩纷呈,成为一场调动小学生各项感官的教学盛宴,以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感染力,使教学更加“有声有色”,学生的学习也更加“有滋有味”。例如,教师在为小学生介绍叶子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包含各种叶子的动态视频和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导入,让小学生感受各种形态的叶子之美的同时,能在那种舒适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这对于提高科学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有助于小学生搜集科学“证据”

第2篇

我们都知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一点对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尤为关键。信息技术学科的备课所要涉及的面更广,教师要想备好信息技术课,除了要做好其他学科要注意的“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几个要素之外,还要做好机房、软件、网络和教学素材等方面的准备。上信息技术课是离不开机房的。首先,教师要在课前检查机房的教师机、学生机是否有故障,机房网络是否通畅,教学控制软件能否正常使用,本课教学所需软件是否已经安装等。其次,教师要准备好本节课所需要的素材,例如,在上四年级《美化课程表》一课时,教师如果课前没有给学生准备好已经录入的课程表,等学生再自己新建一个,然后再美化,估计学生还没有开始练习本课的内容,一节课就已经结束了。因此,教师只有课前充分准备好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资源,课堂教学才能按照预设的流程流畅进行,课堂效率也才会有所提高,学生才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也会一天比一天高涨。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导入阶段采用虚拟化的主题模拟或生活中的小故事来设置教学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是因为生动的教学情境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情境导入教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教学《调整计划顺序》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创设“某某同学老是忘记做作业,希望通过制作一个学习计划帮助自己好好完成作业,请同学们帮忙找出他的学习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个情境来导入新课,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共鸣,因为小学阶段很多的学生都有忘做作业的毛病,很多学生都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一下子就被拉入到了课堂中来,接下来的教学进程自然能够顺利进行,教学效率自然也会相应地得以提高。当然,如果教学情境设置得不合理,不仅达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教学《初识逐帧动画》一课时,有的教师采用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来导入,虽然动画片对学生有吸引力,但是除了播放的是动画片之外,似乎找不到这个情境对学生理解逐帧动画有什么帮助,相反教师还要花另外一部分时间把学生从动画片的情节中拉回来,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夜上海论坛 三、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纪律一直是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一个小小的纪律问题可能会让整个课堂氛围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失控。如其他学生都在练习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却在偷偷地玩游戏,如果此时教师大声呵斥他,并对该学生采取罚站等惩罚措施,一来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耽误练习的时间;二来会恶化师生关系,这对课堂教学非常不利。此时,教师可以悄悄地走到该学生的身后,拍拍他的肩膀,或是小声地告诫他,这样既不会干扰其他学生练习,同时玩游戏的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内也会自觉遵守纪律,课后教师再和这位学生好好地谈一谈,并再次告诫他。这样的处理将有利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当然,为了打造良好的课堂纪律,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抽调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建立学生监管队伍,一来这部分学生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二来还可以避免这部分学生因为掌握了学习内容而想玩游戏等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管理的负担。

四、时刻关注课堂练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练习环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自己在教师机上操作或者在机房内漫无目的地踱步。对信息技术学科而言,课堂辅导富有更深、更广的涵义,对于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尤其如此。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练习环节,教师更应该去关注学生的练习,要走到学生跟前,去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对那些不爱说话和出现个别问题的学生要做单独辅导,而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

五、课后小结不可忽视

第3篇

在需要数据分析的实验中,老师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汇总每一个小组的数据,并能进行快速的求平均。如在教学“形状和结构”单元中的《抵抗弯曲》一课时,首先要引导孩子们明确纸横梁承受的垫圈数量越多,表示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强;接着引出矛盾,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有强有弱,这跟什么有关呢?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出:可能和横梁的宽度、厚度等因素有关;接着,每个小组要通过实验分别测试出不同宽度、不同厚度的纸横梁能承受多少垫圈。在统计每个小组的数据时,笔者采用了Excle电子表格的方式,每个小组自己上台填写测试到的数据后,直接运用公式求出了各组的平均值,数据的计算方式一目了然。

二、地球与宇宙中,如何选择信息技术?

夜上海论坛 而对于地球和宇宙的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抽象了。像这样的内容,单凭老师们滔滔不绝的讲解,苍白而无任何的意义:再生动形象的语言,都无法把孩子们的视野拓展到浩瀚的宇宙空间中去!所以笔者认为,这样的内容,如果能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强大的技术支持来进行教学,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一款“googleearth”软件,由于它整合了Google本地搜索、访问Keyhole的航天和卫星图片数据库,来实现来鸟瞰世界的功能,是一款实时更新的动态虚拟地球软件,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实时更新的特点,所以它给孩子们带来的都是最新的时代信息。

第4篇

知识的积累,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古人云: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道出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科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的好坏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播放一段与课文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所学的课文中。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叶一课时,我用相机把家乡植物园里形态各异的植物的叶拍摄下来,配上优美的音乐,做成一段视频。学生欣赏着优美图片,听着动听的音乐,好像亲身处在景色秀丽的植物园中,自己犹如变成一片美丽的绿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通过导入创设了美好的意境,学生的心情会无比的愉悦,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主动去学习,就极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使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夜上海论坛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多种多样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形成一种情境场,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超越时空,认识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包罗万象的知识和现象,如教学观察蜗牛这篇课文时,老师不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子白板上,让蜗牛像人一样介绍自己的特点,学生仿佛处在童话世界,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观察、听觉、感觉等多角度进行感受,自然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感受大自然神奇,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学习内容,又让体现了科学与语文的联系,体现科学的综合性。在教学中,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展示两种图片进行对比。

夜上海论坛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因材施教

夜上海论坛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因人而异是有差别的,教材的编写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新课程理念要求,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应考虑要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声音时,我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网络搜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声音,概括一下大体有几种,并做好记录,学生找到了大量资料,有的对小鸟的叫声感兴趣,有的对海浪的声音感兴趣,有的对火山喷发的声音感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发展。利用电脑播放科学小故事,汇报时让学生自由汇报,展示自己的才华,对表现好的进行鼓励。为学生树立一个真正的探究习惯的榜样。在做实验时,填好实验报告单,把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自我。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第5篇

夜上海论坛 培养学生的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操作技术都是如此,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认识。小学生们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与知识基础的限制,使得在消息阶段的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就是为他们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与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候信息技术上遇到的问题需要应用到数学的知识来进行解决。这就需要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们来扫清这种障碍。而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的更加具有启发性的教训情景。能够让数学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变。通过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课之间的联系,用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实去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与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授“画笔”的时候,可以针对小学数学课中的“图形”内容,设计让学生画“矩形”、“画圆”等任务。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时需要让学生们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正确的掌握他们的特点。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为了能够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互动,此时数学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互动游戏进行教学,那就是拼图游戏,通过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他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在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二、信息技术课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夜上海论坛 语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因此它既具备了工具性又具备了人文性这两个特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有着明确的指示。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不管是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还是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才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与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都能够进行很好的整合,并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语言优美的课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参考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将一些合适的放入到练习中去。例如在指法与打字练习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为了让这个过程可以变得更加有趣味,可以在适当的加入小游戏的同时,与语文学科相结合。从语文课本中选取那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故事等内容作为练习的内容,将这些内容录入电脑中,共同参阅欣赏相结合,再加以适当的引申。这样不仅仅让学生们巩固了语文课文,同时还提升了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还达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夜上海论坛 现在很多英语教师都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还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应用在英语教学中。那么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上融合英语呢?从计算机的诞生、成长的历史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计算机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外来品。虽然现在已经汉化,但是在很多时候仍然离不开英语会遇到英语。因此,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进行整合也是一种必然。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英语知识,特别是在英语阅读、词汇学习、以及听力练习方面。如上面所说,可以在枯燥的指法练习上加入一些有趣的简单的英语小故事、童话等。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英语阅读量,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还能够增加词汇量。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时候都会遇到一些用英语表述的专业术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尽量的解释清楚。例如在教学excel软件的时候,学生们肯定会想“excel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没有学过啊。”这个时候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机会为学生们解释相关的术语的意思。

第6篇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生动的故事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进行故事情境的设置时,尽量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就在身边,故事还要具有针对性,能突出科学知识的内涵等等。这些故事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进行“小行为大环境”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系列的生活故事:人们随意往下水道倒油;很多孩子用石头或者是弓箭射死小鸟;有的孩子在经过树林时,从树上揭下一块大树皮等等。故事就在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些行为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很快进入讨论话题,能够从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等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了环境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表示要从自我做起,注重对环境和对动植物的保护等,大大提高教学实效。

夜上海论坛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难点,通过动画课件揭示科学规律,实现高效教学

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要想突破这些教学难关,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强调,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了有效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常规教学仪器进行有机整合,或者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动画展示,通过直观信息和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轻松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人体的组成”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教材设计了“观察细胞”的实验内容,教师引入了显微投影装置,将学生观察到的细胞通过显微投影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全体学生评价该生的观察效果。这样教学既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再如,在进行“呼吸与交换”的教学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动画课件展示,调用白板中的课程资源,视频展示人体的呼吸过程,通过动态的箭头显示和肺部大小的变化,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人体呼吸的全过程,降低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难度。

第7篇

夜上海论坛 1.1不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状况仍然存在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处在引导的地位上,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引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为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但是从现在的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中之后,仍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传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一言堂”、“单向传授”的状况仍然存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毫无帮助。

夜上海论坛 1.2重视多媒体形式却忽略了教学基础教学中应该以我们的教学内容为根基,无论是多媒体技术还是网络技术都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来把握。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却不是这么做的。丰富的多媒体课件、音乐、视频等内容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对多媒体展示的内容极为注意,但是除了这些丰富的内容以外,学生再也记不起其他的内容,对教师所讲的教材中的内容更是无从记起。这样本末倒置的形式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了消极作用。

1.3多媒体的方便性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片、音视频等元素结合起来,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但就是因为多媒体课件有这样的便利性,使学生很轻易地就能获取知识,从而不用发动脑筋,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针对小学英语多媒体课堂中教学实践的思考

2.1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去辅助教学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以引导学生更为主动、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将课堂内容完全当做自己需要主动把握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funtime的时候,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展示了eagle、koala、lion、panda、cat、dog等几种动物,并让学生进行自主地交流对话,问学生:“whichanimaldoyoulikebest?”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让学生通过讨论,看这些动物分别来自哪些国家,有什么样的习性等,再放一段动物世界的相关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去自主地学习这些内容,进行英语的会话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再以动物的生存现状为引子,解释并告诉学生动物们不够良好的生存现状,激发学生的爱心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Giveyouradvicetosavetheseanimals”为题,让学生试着去讨论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成英语的小短文、小日记,以此综合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夜上海论坛 2.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信息技术教学为辅导,以更为丰富的教学形式为依托,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小学生在好奇心方面显得更为旺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和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我们可以先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再放映Flas或者是短片,让学生先看一些介绍优美景色的场景,然后再让学生看生态环境被破坏,动物被迫离开家园的场景,看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英语的会话。然后再利用学生竞争心的特点,以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为机会,让学生探讨和对比保护我们星球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其他组员还可以进行补充和支持,从而提高回答的完整性和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

第8篇

有效教学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意向,也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二,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以及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第三,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以及理解的教学方式。

夜上海论坛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一天一个变化,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教材跟不上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能够照本宣科,要与时俱进,根据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课、不断拓宽教材内容。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教学思路的清晰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师在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头脑中的教学思路会逐渐地完整、清晰,这样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

2.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学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够设计出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每节课开始导入至关重要,因为精彩的开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愿意参与到教学之中。学生对电脑操作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配以教师导入的激发,那么学生的参与热情便会更加高涨。在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样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一节课,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是其核心,因为只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实现任务驱动,主动去探究教师提出的任务,任务驱动法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率地开展

夜上海论坛 1.充分利用富于表现的功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对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授,是对课堂教学效率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板书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传授,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效率不高。但是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其将图文、印象以及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从而使表达更加直接和具体,学生通过这种演示便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效率大大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这种方式,将那些枯燥的文字材料通过信息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比如把一些文字性的描述用图像的形式进行演示,这在学习信息技术时最为直观,学生理解也容易。这样一来,课堂效率便大大提高了。2.充分利用交互反馈功能,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研讨效果。评价一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在信息技术课上,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交流时,还是通过让学生口述的方式进行,而这种互动反馈信息量明显较小,效率较低。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却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具有交互性强、反馈信息量大的特点。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将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通过多媒体进行反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与思考,从而形成某种观点,在思想意识上达成一致。

3.充分利用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提高。信息集成控制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大量获取相应的信息,对于信息复杂度能够进行分解,从而使得信息从形象—抽象—形象的加工过程减少,充分表达教学意图。多媒体与电视相比操作更加灵活、方便,这也是信息集成控制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通俗一点来说,也就是其既好看又好用。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对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作为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将课堂与课外形式进行相互的补充,精选课堂内容,补充最新的信息技术,与时俱进,让学生时刻补充“新鲜血液”。多媒体的集成控制特点,使得教材的增删完善可以由教师来自行进行,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而过去那些传统的教学辅助材料,比如录像、幻灯等因为需要专业人士的制作,往往不能够与时代同步。使用多媒体就能够让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克服过去教学中一些陈旧落后的东西。

4.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强的特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最突出的优越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等各个方面,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比如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对于那些比较抽象、复杂、实验难度相对较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发现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的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对问题进行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各种假设,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装入预订的程序中,从而引导学生独立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路。这种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不注重最后的结果。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而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实现的。

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用的展望

夜上海论坛 1.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几乎天天都有新变化,所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掌握信息技术最前沿的资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2.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比如有许多优秀的教育网站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课件、课例以及教学软件,这些我们都可以进行下载使用。另外,在一些相关的论坛上我们也可以和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有问题就可以提出,会得到热心的帮助。当然,面对如此繁多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要切忌拿来主义,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那些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资源来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让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夜上海论坛 3.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因而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化组合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达到教学目的,要考虑其是否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第9篇

过去的中职院校,教学环境差、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欠缺。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一支粉笔一本书来传授知识。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之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教学的难点缺乏有效的突破手段,很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似是而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职学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计算机、数字投影仪、视频展示台、VCD或DVD、音箱、麦克风等多媒体设备进驻了中职学校的校园。教师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讲解或黑板板书形式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课件或者视频动画,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2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夜上海论坛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结合起来,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学得有滋有味,才能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计算机信息技术将相关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以课件、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丰富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语文课堂上学习《沁园春•雪》一课,这是创作的一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主席为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针对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长城、黄河和黄土高原,对这些景观缺乏形象认识,学生单凭想象难以体会到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并配以优美的文字解说。伴随着音乐声,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全文,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陶醉其中,学习兴趣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有趣多了。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夜上海论坛 2.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传统的教学观念是老师教,学生跟着学。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视频进行现场演示教学;也可以制作成课件,将教学内容与作品制作方法一步步展现给学生;也可以建设一个学习网站,让学生借助网络来自主学习。总之,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如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首先向学生展示从网上下载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完以后,引导学生萌发自己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动画作品的意识,接着让一位学生绘制一辆汽车的线条图。然后,布置任务———制作滚动的车轮。学生开始通过上网搜索来分析如何完成这个任务。有的同学通过网上自学,发现要通过创建动作补间来完成。然后,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网站网址传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如何制作一辆正在行驶的跑车。通过这个任务,学生了解了大部分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重要的是学生对这些工具的了解不是因为教师单调的讲解,而是在应用过程中,通过自学和不断的尝试领悟到的,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继续自主设计创作完成这个作品,留给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使他们能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创意。

夜上海论坛 3扩大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的思维

中职院校的校园网上提供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教师的电子教案和课后作业就放在相应的网页上,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网站上进行预习和复习。在线讲堂还可以辅导学生的作业,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专题学习资源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在校园网上,各年级、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网页。学生通过校园网,学到了许多课外的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拓展了思维。

第10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我省从2001年秋季开学的高一年级起,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并列入2002年的会考科目,这也是我省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夜上海论坛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夜上海论坛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夜上海论坛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夜上海论坛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夜上海论坛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夜上海论坛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夜上海论坛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夜上海论坛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四、结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课程整合;教师发展

夜上海论坛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最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而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高之本,应该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施行教育这一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更高的科技水平。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是教学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又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科学的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的科学化的完美融合。

一、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探

1、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职校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

夜上海论坛 2、内容和意义

夜上海论坛 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学科相融,就如传统的“粉笔+黑板”,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夜上海论坛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

(3)、多媒体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后者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多媒体教学把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融为一体,把学习变成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课堂气氛浓厚了,学习变成一种很轻松愉快的感觉,把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的主动性非常强烈,学习效果也就非常的明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对学生的注意力吸引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对职校的学生,对动态的东西更能够吸引其眼球,更能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传统教学,学生难免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能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静止的变为运动的,静态的图像可以像漫画一样播放,色彩变化无穷,速度可快可慢,可以达到随效果而欲的感觉。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给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1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新课标;练习设计;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中。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策略一:联系生活,注意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如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一个农民收得8立方米的玉米,他想用一块长6.28米,宽1.57米的长方形竹席,在院子里围一个简易的粮囤装这些玉米。怎样才能装下这些玉米?请你帮助他设计几种围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围成方形、有圆柱形、半圆柱形等。这样的练习,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策略二:立足课本,注意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可设计如下的练习: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 相对的面有何关系?正方体有几个面? 它们是什么形状? 这些面有何关系?为什么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能很清楚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而且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建构基础。

策略三: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或调研题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如在教学《互质数》的概念时,设计这样一组判断题:

夜上海论坛 ① 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 ( )

②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

夜上海论坛 ③ 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

④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

⑤ 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 )

⑥ 1和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 )

夜上海论坛 通过这样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互质数”的含义,避免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策略四: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夜上海论坛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表明在使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还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或是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所以我们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练习设计中的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夜上海论坛 如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把数和运算符号按顺序输入就能得到正确结果。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9×6”时,发现计算器的键“4”坏了。聪明的小明灵机一动,很快还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结果算了出来,他是这样算的:50×6-6。你还有其它算法吗?用算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试试看,你能写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此类习题让学生设计一、两种方法并不难,设计三、四种则稍有难度,在此基础上,还可再设计出创新性合理方法,使中上等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展示,从而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和差生在练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要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使不同的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展示。

夜上海论坛 策略五:动手操作,注意实践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也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为此,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这不失之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

夜上海论坛 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学习《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城市里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通局制定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夜上海论坛 策略六:思想教育,注意思想性

夜上海论坛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结合数学这门课程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这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一道好的习题一般都能较好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解题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熏陶。

如学习《年月日》后,设计这样一道习题: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这一年是( )年,全年共( )天。这道题的思想教育渗透恰到好处。通过申奥成功,学生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策略七:训练思维,注意开放性

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或者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者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夜上海论坛 如教《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把含盐16%的盐水40千克改制成含盐20%的盐水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陈规旧矩”的束缚,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高浓度的途径:使盐水中的盐变多——加盐,使盐水中的水变少——蒸发水,由此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1)需加多少盐?(2)需要蒸发多少水?从而使问题思路明朗化。当加盐时盐水中水的重量不变,当蒸发水时盐水中盐的重量不变。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展开,最终得出两个不同的答案。小学生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设计这样的习题让学生去解答,恰恰给他们创设一种“探索”的感受意境,解题中感到乐趣无穷。通过这样的练习,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又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夜上海论坛 策略八: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

夜上海论坛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当医生,设计判断题;让学生当法官,设计操作实验题,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练习。也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运用猜谜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夜上海论坛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结束新课时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① 学号是质数的同学,② 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③ 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④ 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⑤ 学号是合数的同学,⑥ 没有站立过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策略九:加强联系,注意综合性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应该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因此,数学练习设计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设计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硬件,教材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校被逐步推广。在中小学校推广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中小学生掌握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创新学习、开拓视野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认识不到位,停留于应试教育,课时严重不足。

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因为信息技术课没有纳入升学考试,不存在升学压力,难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大部分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往往留于形式。虽然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基本上是每周1节课,课时明显不足。

夜上海论坛 (二)资金投入不足,设备陈旧,不能保障课程的开展。

夜上海论坛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投入。当前,陈旧的设备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学校虽然在近两年陆续装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经费问题,所装备的计算机档次较低。部分偏远农村小学由于设备原因根本不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由于课时和硬件设备不足,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没能有效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相反,导致学生课后“泡网吧”玩游戏等,养成不良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夜上海论坛 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水平整体偏低,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信息技术教师中大部分人员是兼课教师,这些教师主要是“自学成材”或者只是进行了一定“培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整体不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更加不重视,往往把信息技术教育课按照以往普通的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态度去应付这一门课。实践课中往往见不到教案,也没有明确的任务。信息技术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天课,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四)教材粗糙,脱离对象,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首先,教材不统一,不规范。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材建设正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国内信息技术教材已超过200种,教材内容选题盲目、粗糙、知识重复、出版质劣等。其次,教材内容有待创新,没结合到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粗制滥造师资,语言成人化,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三,部分偏远农村学校没有教材,小学尤为突出,甚至有信息技术课在黑板上“操作计算机”的现象。

二、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解决途径。

(一)重新认识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

夜上海论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教学,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学校资金缺乏和资源现状,加大财政投入,优化硬件配置,提高运行速度。对确实不能使用的机器,让维修人员用拆解组装等办法。提高学校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益。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以提高使用效率。学校要从长远目标出发,加大投资力度,可以采取BOT等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金。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动力。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认识,要真正打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旧观念。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除了专任教师,还要对全体教师进行普及性培训。教师只有具备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和技能,才能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有效地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学习。

(四)明确教学任务,提高教材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

夜上海论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更需要对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研究。但很多教师忽略了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教研意识不强师资,教研层次低,教学质量不高。新技术、新方法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在一线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多思考,想办法,找到一种既有利于学生接受,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和管理方法。当前“主题式”、“活动式”教材就能够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方法,它直接将学习与生活实际引入到了教材中。

教育部对于“校校通”工程提出的目标是用5至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毋庸置疑,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国家和各地中小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会越来越重视,随着政府投入加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设施和条件会越来越好,对教师的培训会越来越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信息技术在未来教育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珠珠.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昆明,周晓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夜上海论坛 [3]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S].2000.35

第14篇

夜上海论坛 全面反思这些年的经验与教训,反思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将有助于我们讨论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意义。

夜上海论坛 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应当是什么

夜上海论坛 讨论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意义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语文课不会消亡?我们天天都在说中国话,那我们需要学语文吗?为什么数学课,尤其是中学的数学课不会消亡?在实际生活中,没几个人是利用函数来计算买东西的钱数的,也没几个人会用平面几何推导出居室面积中哪个墙角不太直,可是为什么还要开设数学课?听到这样的问题,马上会有人反驳说:语文与数学课当然应该存在,它们的意义并不在于会说中国话,会算出大白菜几块钱一斤……

夜上海论坛 可以想象,如果语文课仅仅是为教会学生认识汉字,会说中国话,那么到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就已经能够完成绝大多数任务了。如果数学课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计算买菜的钱数,中学也就不必再有这门课程了。在教育体系中,这两门课程也应当会有存在的危机。可是,这两门课程绝对不会、也不应当消亡。因为除了认字、算数以外,这两门课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那么,仅仅教会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技巧或者编程,就可以算是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了吗?

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反思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现最多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是不是少了些?对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方法与策略的培养是不是少了些?对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不是少了些?对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段的培养是不是少了些?

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不加强对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加强对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方法与策略的培养,不加强对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不加强使用计算机自主学习方法、策略的培养,其他学科一定会取代信息技术课的。

因此,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运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使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初步打下基础。

仅为应用计算机而开设信息技术课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照样应该首先思考: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是仅为了语言与文字的应用而开设语文课吗?是仅为了数字与计算的应用而开设数学课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要有高中的高难度数学问题?为什么还要在语文课中讲古文?毕竟那都是今天极少用到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信息技术学科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在基础教育中,我们是仅为了编程而开设程序设计课吗?我们是仅为计算机应用而开设信息技术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门学科离消失的时间不会太远了。因为许多教学内容,像Windows 98、Word 2000甚至Windows XP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落后、消亡,而VB、QB甚至C++,都有可能会被更好的语言代替。

夜上海论坛 除了技术的应用以外,信息技术课还有没有更加深层的东西?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PowerPoint教学中,学生对艺术字特别感兴趣,但一节课过后,许多学生的作品中只有设计好的艺术字标题,见不到完成的多媒体作品;在网络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上网,却迷失在互联网中,忘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在教学画图时,学生就对翻转与变形感兴趣,却得不到比原来更好的作品;在字处理教学中,学生只对剪贴画感兴趣,却忘记了学习任务本身……上述现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比比皆是。

夜上海论坛 那么,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应当在培养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并且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

对作为工具的计算机应用固然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而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使用这些工具完成任务或者作品的策略,是不是也应当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更重要,还是信息更重要

其实,如果你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就会回答“当然信息更重要”。技术是为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信息而服务的。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反思信息技术教学。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关于技术方面的内容多,还是关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内容多?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绝大多数的教材都在介绍:如何使用字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网络的各种技巧、如何使用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而不是利用字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网络软件等完成图文并茂的作文或完成音乐与图文配合等,也不是在信息的海洋中更快、更好地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软件将信息加工成为各种成果。

夜上海论坛 遗憾的是,信息技术课现在还在纠缠于如何教好学生技术的这个层面,而不是教学生运用什么方法与策略来用好技术。当前,是不是到了深化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能不能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课

在学校中,尤其我接触最多的初中教学中,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写研究论文”,这项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教学,可以说是从学生对别人文章的复制、粘贴开始的,因为只有加工、反思别人的理论与成果,最终才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与成果。而在中国,它究竟属于哪门学科呢?我曾经问过语文教师,得到的答复是,这种从“抄”开始的“文章”,绝对不是语文课的内容,应当是自然课的事情。我又问了许多自然学科的教师,得到的答复却是,写论文这件事绝对不是自然学科的任务,而是语文学科应当培养的。我不禁迷惑起来―― 这种研究型论文究竟是哪一门学科的任务呢?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完成研究论文的能力,而我们的学科本位观点却不能完善地解决这一问题。那信息技术教师能不能少一些学科本位论,多从教育的角度考虑一下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呢?

信息技术学科会不会成为这样的一门学科:有着自己根本的任务,深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有着广阔的外延,与许多学科相结合,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如美国学者比尔的“三层塔教学法”中讲到的那样,最终各门学科将通过共同的问题互相联系起来。信息技术学科在这种联系中重点体现出本学科的方法、手段与策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说,即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工具、学会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在与各学科结合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计算机的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完成自己成果与任务的策略……

大模块是否符合学科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信息技术学科的模块化很好地解决了以前信息技术课教学设备少与教学时间短的问题。但是,这符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目前的发展要求呢?从成人认知的角度来看,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从孩子的角度呢?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小学生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是大不一样的。仅从小学来说,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高年级学生基本形成抽象思维。那么,原本为了照顾教学设备而编写的模块化教材还合适吗?仅从画图软件的教材来看,从易到难,希望在一个年级里完成就不合时宜了。经常有教师会问:某部分内容到底该如何处理呢?要放在中、低年级,学生实在难以理解,可是放到高年级,课时上又应该如何安排?其实,不仅画图,在文字处理、多媒体、图形处理等各个模块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大模块”是否还符合学科的发展,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在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试验。如按照难度将教材中的字处理、多媒体、网络等大模块分解成小模块,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程度在每个学期的教学中选择不同的小模块进行组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从全国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能不能以“小模块”的形式出现呢?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每个年龄段的信息素养标准,会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15篇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充分反思这些年的成功与教训将是否对于发展会有更多的利处?如何我们能够充分讨论好信息技术课的意义是否会对将来有更多的利处?

夜上海论坛 l 反思: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应当是什么?

夜上海论坛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语文课不会消亡?我们天天在说中国话,那么我们需要学语文吗?为什么数学课不会消亡?尤其是中学的数学课为什么不会消亡?在实际生活中有几个人在利用函数计算出买东西需要多少钱?有几个人会用平面几何推导出居室面积中哪个墙角不太直?马上有人会向我说:语文与数学当然应当存在了,它们的意义并不在于会说中国话,会算出大白菜几块钱一斤……。 许多搞教育的人都可以想象,如果语文课仅仅是教会学生认识汉字,会说中国话的话,搞好双基,语文课到了小学六年级就已经能够完成绝大多数任务了;如果数学课仅仅是能够学会计算买菜的钱数,中学就不必有这门课程了,在教育中这两门课程也应当会有存在的危机。

可是没有!这两门学科绝对不会、也不应当消亡。因为这两门重要学科中除了认字、算数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

那么我在想:信息技术课仅仅教会学生应用计算机技能与技巧或者编程,就可以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吗?

而在现在的教学中体现最多与的好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方法与策略的培养少了些?对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少了些?对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培养少了些?

夜上海论坛 如果无法强调在本课中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使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方法与策略的培养、不加强对其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不加强学生使用计算机学具自主学习方法、策略的培养,其他的学科一定会取代信息技术课的。

l 我们是仅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吗?

夜上海论坛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教育中是仅为了语言与文字的应用而在普教中开设语文课吗?是仅为了数字与计算的应用而在普教开设数学课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有高中的高难度数学问题?为什么还要在语文课中讲古文?那是一种今天根本极少用到的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普教中,是仅为了编程开设程序设计课吗?我们是仅为的计算机应用而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门学科,尤其是中学的这门学科消失的时间会不会不太远了?因为,许多教学内容象Windows98、Word200甚至Windows XP在将来的应用会落后、消亡。而编程的VB、QB甚至C++都有可能会被更好的语言代替。

信息技术课除了技术的应用以外,还有没有更加深层的东西了吗?

全国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特邀教研员郭善渡老师到我校听课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PowerPoint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对艺术字特别感兴趣。一节课后,看到许多学生的作品中,只有设计好的艺术字标题。见不到完成的多媒体作品了。我们再回顾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在进行网络部分的教学中,也发现到了学生们学会了上网,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浏览,迷失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中。“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而忘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在画图课中就对翻转与变形感兴趣,却得不到比原来更好的作品;在字处理教学中就对剪贴画感兴趣,却忘记了学习任务的本身……。

夜上海论坛 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应当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应用中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们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

夜上海论坛 计算机的应用固然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而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使用工具完成任务或者作品的策略,是不是也应当或者将要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l 信息技术课中,技术更重要还是信息更重要?

夜上海论坛 其实,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回答,当然是信息更重要了。技术是为学生获取和传输信息、处理和分析信息、应用信息的而服务的。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反思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中相关于技术方面的内容多,还是相关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部分的多?可以说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教材、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的内容是在介绍:如何使用字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网络的各部分技巧、如何使用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的……。而不是利用字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网络软件……完成作文中无法完成的图文作文、完成音乐与图文配合等等。而不是在信息的海洋如何更好的搜寻到需要的信息、如何利用软件将信息加工成为我们的各种成果。

可惜,信息技术课现在还在纠缠于如何教好学生的技术这个层次,而不是学生使用如何的方法与策略用好技术上?我想,是不是到了深化我们学科的教学内容、对我们的教材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夜上海论坛 l 能不能从教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课?

在学校中,尤其我接触最多的小学教学中,就有着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例如,写研究论文。这项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教学。可以说,是学生从对别人文章的复制、粘贴开始,最终到加工、反思这些别人的理论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与成果。而在中国的教学中究竟属于哪门学科呢?我曾经问过语文老师。百分之百地在说,这种从“抄”开始的“文章”绝对不是语文课的内容,应当是自然学科的事情。也问过许多自然学科的教师。也是百分之百地在说,“写文章”这件事绝对不是自然学科的任务,而是语文学科应当培养的。我不禁迷惑起来。这种研究型的论文究竟哪一门学科的内容呢?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学生能够完成研究论文,而我们的学科本位观点却不能完善地解决这个问题。

夜上海论坛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的发展能不能少一些学科本位论,多从教育的角度考虑一下自己的发展呢?

夜上海论坛 是不是我们的学科会成为这样的一个学科。有着自己根本的任务,深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有着广阔的外延,与许多学科相结合。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如美国学者比尔的“三层塔教学法”中讲到的一样。最终将各门学科通过共同的问题,互相联系起来。信息技术学科在这种联系中重点体现出本学科的方法、手段与策略。

夜上海论坛 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说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工具,学会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在与各学科结合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工具的方法与利用工具完成自己成果与任务的策略……。

l 信息技术课现在的“大”模块化是不是还符合学科的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的模块很好的解决了以前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设备与教学时间的问题。但是现在还符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要求呢?从成人认知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从孩子的角度呢?

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因材施教,都知道从小学一年级学生到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不仅不一样,还会有着巨大的差异。仅从小学说,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转变,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基本形成。那么,原来在大部分教材中为了照顾到教学设备而定的模块化教材是不是合适。仅从画图软件的教材来看,从易到难希望在一个年级里完成是不是就不合适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有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映。例如有的老师在问,某部分的某部分内容如何处理?在这个中、低年级,学生实在是太难理解;放到高年级课时上怎么安排?在文字处理、多媒体、图形处理等各个模块中都存在着这个问题。

夜上海论坛 的确是这样。现在的“大模块”是不是还符合学科的发展。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在教学活动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试验。将教材中的字处理、多媒体、网络等大模块按照难度将其分解成一部分一部分的“小”模块,即将教学内容单元化。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程度在每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小模块进行组装。例如,我们学校的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有:认识Win98(操作系统初步)、使用写字板(文字处理初步)、画图软件的使用(图像处理第二部分)、用IE浏览器看漫画(网络初步)……;而六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则是:用Word写研究论文(字处理综合应2)、用PowerPoint做研究演示报告(多媒体综合应用2)我们做网页(网页制作软件基本)……。 这种实验是不是能够更好地解决设备、教学时间、学生差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