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高中生学习论文范文

高中生学习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生学习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生学习论文

第1篇

1.数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的学科的难度比较高,它对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几何学中,更是完全依靠着学生的想象力去学习。加之,新课改之前的小学时期教师并不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开发,错过了想象力开发的最佳阶段,因此,在高中阶段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就会十分吃力。这些与学生自身的资质和小学数学启蒙有很大的联系。

夜上海论坛 2.新课标改革后,看似在减少学生压力。其实不然,新课标的课本知识较浅,学习难度不大,可是知识量也同比增多了许多。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无法跟上教师讲课的速度。在这一方面,教师想帮学生减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考试大纲里的知识他们都必须学会。同时,为了高考,也无法全面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加之高中的数学连接性比较大,基本上一堂课教师一个知识点就讲完了,没有掌握的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就会显得吃力。

3.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很大的资源共享平台,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无法像过去那样心无旁骛地学习,那些垃圾文化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而高中数学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如果学生脑中注入太多杂乱信息,会导致他们无法静下心,无法安心思考。

4.有的学生学习十分用功,甚至说得上是废寝忘食,但却无法有很大的收获。这是每位高中教师都会遇到的情况,他们发现班上有两个学习十分认真勤奋的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总是排在中下水平,这使他们十分不解,按道理来说不应该会这样。在后来的一些了解中才发现他们有的不注重课堂学习,有的太过注重理论知识,无实践经验。其实大多数高中生学习中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干脆不学。同时,由于高中数学的任务量大,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好像飘在大海中的浮木一样,无法找到方向,所以没有正确的方法,再多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二、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数学效率的方法

1.找准自身的定位。只有了解自身的基础才能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的教师一般都会鼓励学生多向学习好的学生请教学习方法。其实,这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的方法,可以尝试他人的建议,但自己也要学会比较。

夜上海论坛 2.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很多学生认为课堂上的45分钟并不重要,认为教师讲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只要自己课下花时间看书便可以了。其实不然,学生在课下看10遍也比不上教师在课堂上讲一遍。而且课堂上教师所讲的例题是涵盖了所有的理论知识,会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给学生先提出来,让学生少走弯路,保证课堂质量是保证学习数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3.学习数学就像学习语文一样要“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是提高学习数学效率的不二法门,高中数学每一节知识间的连接都非常紧密,所以切不可学新忘旧。学生要在学习新知识之余,将上节知识点复习一遍,把没有掌握好的,在复习时坚持把它掌握好变成自己的知识。

夜上海论坛 4.做任何事情都能熟能生巧,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光有空洞的理论知识并不够,学习要重在实践。反复的实践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能够加深印象,易于知识点的消化。在课后的反复练习利于对知识点的巩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夜上海论坛 三、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1.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心理比较敏感,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时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成绩变化,更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情况。调查发现,一般教师都会比较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这样的态度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尊重学生。同时,大多数学生都很在乎教师的看法,因此,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冲劲十足。

2.保证课堂的上课质量。一节课虽然只有45分钟,但是可以向学生传达的知识是很多的。如果只有教师一个人在上面讲,学生不吸收,这样的课堂便没有多大意义,因此,教师要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将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快地吸收新的知识点。

3.在学习的道路上做好引导工作。在给学生讲解题目时教师不要只充当讲解的角色,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思路上的引导,教会学生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在解三角函数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告诉学生这道题目如何来解,而是告诉他这将会用到什么知识。学生在了解这些之后,便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完成这道题目。这便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学习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这需要教师传教方法和个人感染力来调节。其实,数学可以进行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或者通过一些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只有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才会主动学习。当学生能把学习当作娱乐,才是教育成功的标志。

第2篇

1.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

夜上海论坛 体会“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区别,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是“要我学”。升入高中后,高一年级的学生面临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习惯依赖的套用“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这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单元小结和及时改错,把有优秀学习习惯的同学树为榜样,让同学借鉴。

夜上海论坛 2.重视基础发展健全的人格

改变“一听就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学习误区。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如二次函数、参变量问题、三角分式的运用、空间与平面、实际运用问题等都是初中教材都不用的脱节内容,需要高中补救,查缺补漏,否则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训练,不去认真演算书写,重量轻质,到正规作业时或考试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教学,帮助学生体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的区别。多用“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鼓励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发展健全的人格。

3.抓好学习中的各个重要环节

①预习——高中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综合性较强,这就给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这些知识带来了困难。预习对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预习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每次预习应该有计划和明确的进度;其次预习要仔细认真,并结合课本例题和习题反思,加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最后对预习的内容整理出条理性的框架,明确知识结构。

夜上海论坛 ②课堂学习——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数学。所以要在课堂上学好数学知识,数学教学观念的更新才是使之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而听课是学习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广度与深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会听课。会听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带着预习时未懂的问题听课,全神贯注,尽可能把疑点在听课的过程中解决:其次,对于在预习中认为弄懂了的问题,主要听老师的讲解是否和自己的理解一致,纠正自己在预习中对一些知识的片面理解或错误理解。在预习中没有弄懂的问题,通过老师讲懂了或还有疑问,要在课堂上把关键的地方记下来。凡是在听课时发现预习中自己理解片面或错误的地方,或是理解深度不够的地方,都应作出简单的标记,课后要及时进行清理,完善对这些问题的新的理解。第三,注意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设问、提问,或自己在预习中、作业中、课外阅读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都应积极思考,并记住,然后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发现与之相关的问题或更深入一层的问题,再思考。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捕捉与解决的过程,正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

③练习——要学好数学,必须要做适当的练习。只顾看书,而不做适当的练习,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练习之前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弄懂。如果课本知识还存在困惑,应先复习课文,直至把有困惑的知识理解之后再认真独立的完成。在做题的时候要认真思考,注意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并注意解题的步骤规范性和表述条理性。如果在做题的时候出现“马大哈”的现象,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心情,进而影响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篇

探究目标的确立可以分层展开.浅层次的探究目标在于保障学生对于知识点有较好的理解与掌握,这是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这部分知识的基础.在此之上的探究目标可以落在对于知识的多方面、多角度应用上,这样的探究性学习过程,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体会.如果学生的知识掌握十分牢固,自身的基础水平也较为过硬,教师可以进一步设立发散性的探究性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探索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与共通,并且能够透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论证教学知识点的深层次含义.例如,在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这部分学习内容的最终意义在于让学生明白“植物具有向光性”,“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这些生物学规律.这部分知识,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生物学知识,也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为了追求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要求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两个学习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理论联系实际,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两个探究性学习目标具备梯度性,完成第一个目标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第二个目标的实现则能够让学生充分展开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且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能力.只有确立合理的且多层面的探究性学习目标,才能展开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深化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的一种方式.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夜上海论坛 探究性学习要想有效地展开,就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生只有具备独立理解、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才能展开对于各类问题的探究,进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有更多收获.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后不要急着问老师或者是和其他同学讨论,首先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来分析问题,能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基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够展开的根基,这也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叶绿体中色素种类及其功能”时,为了深化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棚蔬菜为什么要采用白色的薄膜来进行覆盖?这样做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且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同样很有帮助.探究性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关键.

三、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

夜上海论坛 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对于学生有效展开探究性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效用.生活化的情境与内容,学生更为熟悉,很多生活实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外,生活化的探究情境的创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很有意义.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案例或者是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能够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深化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讲“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现象:酸菜怎么制作、在高原地区激烈运动后为什么会腰酸背痛、植物长期淹水为什么会烂根、粮食在储存前为什么要晾晒、水果密封在袋子里一段时间打开后为什么会有气味等.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身边存在的现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在无形中使学生留意身边的生活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不断探索知识的科学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探究情境,不仅是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