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二数学问题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成长 记录袋 评价
夜上海论坛 一、科学地构建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
初二夜上海论坛年级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是按照美国南卡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格莱德,以档案袋的不同功能为标准与我校实际情况,把学生成长档案袋分为:展示型、文件型、研究型。
1.建构展示型成长记录袋。譬如:学生将自己平时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最佳解答;对数学问题最佳评价或写的数学家传记;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最佳解决过程;学生探究过的数学理念的一张照片,图解或概念图,最优秀的作业、测试题、数学作品、手抄报、数学小论文、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等收集,然后在家长会上展示,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参加展示,但是,过去一年多做的过于简单,只是在每班自己展示,展示的次数也不够,学生也没有自我反省及说明。因此,本学期我们准备于中段考前后及期末作两次全年级性质的展示会,让每一位同学收集自己选出的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且要求学生对作品有自我反省与选择标准的说明,然后请家长和学校领导及其他科任老师参观。目的给家长和其他人参加的展览会提供学生作品的范本,从而通过展示成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增加自信与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全员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特别是在作品展示或记录过程中,由学生自己负责判断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努力情况。
夜上海论坛 2.文件型成长记录袋。根据一些学生反映以及教师的评价、观察、考查、秩事、成绩测验等得出的学生进步的系统性、持续性记录。目的以学生的作品、量化和质化评价的方式,提供一种系统的记录。过去一年多,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是,要求学生每天做好课前预习笔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提出问题的努力。每节课或每一阶段单元给一定的时间学生交流他们预习碰到的问题。在一单元结束 ,要求学生重新温习,再写出一份小结。教师要监控课堂,跟踪测试,要求学生对课堂记录、每次测试有一个反思小结,这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估过程。
3.研究型成长记录袋的建立。记录学生研究型学习情况:一是研究方案设计过程的资料,包括课程研究方案、调查方案、实验方案等资料,二是收集信息和研究过程资料,包括活动进程、周记、中期汇报、收集的参考资料等;三是研究成果包括结题报告表及各种形式的报告成文等;四是指导教师指导记录;五是评价方面的资料,包括学生自评,指导教师评,成果评审,成果答辩等资料。目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励成员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初一以及初二上学期我们布置学生所收集的作品中,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办数学园地,学生按小组为单位出板报。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设计,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运用数学知识设计出我们教师想象不到版面和内容。他们还拍成照片报存下来,每个人自己的资料也自我保存,并进行评比。但是,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寻找与运用学过的数学等方面收集的资料不够多,跟踪不到位,做的不够好。因此,本学期一开学就给学生这样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寻找与运用学过的数学(不等式的应用,分式的应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相似图形等)。并提出要求:(1)独立地计划和创建;(2)内容及数量自己定,但必须能代表自己在上述学习内容上掌握与应用的水平;(3)对作品要说明理由(产生过程的说明,优点及存在问题,可能作进一步的改进的建议;(4)可以与家长及同伴对作品内容提出反馈及改进建议。
夜上海论坛 二、提高对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的认识
夜上海论坛 新课标中,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有相当大的变化,如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教学成长记录,撰写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作为考查学生的标准。
夜上海论坛 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我们认为评价要:
夜上海论坛 1.重视发展,淡化选拔,实现评价功能转化。由单一考试成绩评价,扩展到学习态度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夜上海论坛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
夜上海论坛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方法;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学生自评、群体互评、家长督评等。
夜上海论坛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转移。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总之,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在思想上强化“四个树立”和“三个转变”:
以前中学生面对的数学题基本上都是封闭型的,所给数学问题的条件是充分的,不多也不少,答案是唯一的。学生综合条件,分析结论,通过运算、变形,或推理、证明使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甚至还可以用上所有条件(包括隐含条件)来寻找解难题思路或检验解答是否正确。这样确实能使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数学技能和思想方法,但学生缺乏自主拓展的空间,缺少收集信息、筛选信息、重组信息、独立提出命题、探求结论的机会。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大量的开放性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封闭性问题训练的不足,能让学生体验数学研究中的一些方法,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开放性问题的求解过程,研究味较浓,富有探索性,常要通过观察、试验、拼凑、猜测、联想、类比等途径去寻找答案,通过这种探索实践,学生可以认识到数学在逻辑演绎推理以外的另一个方便,即合情推理的一面。条件可以多余的,结论也不一定唯一。使问题变得更加新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每一个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活动中,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夜上海论坛 然而,以上这些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都还是命题者事先设计好的数学问题,学生的思路基本上还是按照命题者的意图进行的。有没有一种新的方式能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多地自主思考,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一些创造性的活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观呢?“答案是肯定的。
夜上海论坛 新的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广阔平台。“数学随笔”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新的形式,是创新性问题。
夜上海论坛 数学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可以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如求实态度、钻研精神、严谨而又敏捷的思维、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的作风等等。
夜上海论坛 数学也需要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形)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可以培养人的准确、简练的表达能力和交际与合作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己的数学观,同时萌动着数学创新的欲望,希望有一种自由发挥、大胆想象、显示自己数学能力的空间。“数学随笔”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广阔空间。
“数学随笔”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思想观点的交流,是一种培养学生教学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用写作方式和数学语言表达他们数学观念,反映数学思考的过程和体验,公布自己数学探究的结果与存在的问题。
深厚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写好“数学随笔”的基本保证,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不可能完成像样的“数学随笔”。反过来,写好“数学随笔”能够促进对熟悉基础知识的整理,并将其升华为更加理性的认识,加深和扩展数学基础。“数学随笔”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精神、数学策略和方法、数学问题、数学猜想、数学体验等等与数学相关的深层次思考。
夜上海论坛 “数学随笔”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正确的数学思想和观点、规范准确的语言,揭示数学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数学创新的原动力,领会数学美学的价值,从而使学生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夜上海论坛 “数学随笔”弥补了传统封闭性的数学作业带来的不足,是中学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颖的作业形式,符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夜上海论坛 “数学随笔”不仅弥补了传统数学作业中的不足,而且强化了学生的“研究意识”、“课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它还能作为学生在将来创作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论文”、“数学课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夜上海论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之间是互补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还有许多规律有待于我们努力探索。
以下为学生数学随笔展示:
“悲喜交聚”的函数
初二(4)钟建山
夜上海论坛 这个礼拜对函数可谓是“悲喜交聚”。
夜上海论坛 让我开心好一阵的是P105例4的题目,那是求自变量取值范围,正确答案是“0≤t≤5”如果是我的话,我只会考虑基本背景0≤5,何况以来就看着表格找规律,心想:一小时涨0.05米,两小时涨0.1米,水位高与时间的关系为y=10+0.05t,恩时间不能为负数0≤t。所以我只会写y=10+0.05t(0≤t)当看到正确答案时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t≤5这与题目中的“5小时内持续上涨”偶什么关系呢?起初我只把这句话当作废话,后来连课都听不进去,终于也不知怎么想的脑子里迸出一句话“同一变化过程中”当时的我真的好开心,一阵成功的悦感油然而生。这种高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总而言之就是为自己而骄傲,总觉得自己十分聪明,别人想不通的,我明白了,着实让人自我感叹!
因为5小时内上涨,所以只能在这5小时内出现这种规律,就是在这5小时内是同一变化过程,所以5小时外就不得而知了。即“0≤t≤5”,心里这样想,所有闭塞的思路也被打通了。
好景不长,一盆冷水打湿了我的洋溢。
也就是正比例函数的作业:
夜上海论坛 “函数y=(k²-4)x²+(k+1)x成正比例函数,y随x增大而减小”,求其表达式。这个题目并不被我看好,只认为是“小试牛刀”,错了,而且是一塌糊涂,首先k²,我没考虑到会有正负两种答案。其次忽略了(k+1)≠0和k<0.
还有第3题“已知正比例函数y=(2m-1)x的两点A(x1,y1)B(x2,y2)当x1<x2时,y1>y2,求m取值范围”当时怎么做都不知道了,只记得“m≠0.5”,事实上2m-1<0,那么0.5>m,也就得出来了,偏偏只理解2m-1≠0,也就这么算错了一题。
一、初中生数学课外阅读的价值
数学课外阅读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课外书籍,建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活动,它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数学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徐光启文集》中指出:读数学书“不止增才,亦德基也”。阅读数学书籍,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逐步掌握基本运算能力,而且自身的数学修养也得以提高,这些才是我们可以终身受用的素质。
夜上海论坛 广泛的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如阅读阿基米德、欧拉、祖冲之等著名的数学家艰苦求学、终身奋斗的故事,学生可以多角度了解、甚至崇拜这些人类的先贤,感受前人严谨的态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变“被动读”为“主动读”,“要我读”为“我要读”。通过认真细致地阅读,逐字、词、术语、句子、图表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例如我国古代的“百鸡百钱”、“鸡兔同笼”,它们都蕴涵了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这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资料,就会产生数学阅读的成功感,使学生爱上阅读,乐于思考,主动去分析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问题和故事中所蕴涵的道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夜上海论坛 二、初中生数学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
学生应该读什么书呢?什么样的书适合哪一年段学生读呢?我本着以大师的精神,鼓舞感化学生;以数学史的脉络,陶冶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丰富的课外趣味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通过多渠道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年级向学生推荐以下书籍。
初一、读一些中外数学家和科学家的故事和趣味类的数学书籍,如: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基米德、陈景润的故事等和李毓佩老师写的《数学故事专辑》、王国忠老师的《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数学卷)》、(英)文迪・克莱姆森的《我身边的数学丛书》、加德纳趣味数学系列(《引人入胜的数学趣题》、《萨姆・劳埃德的数学趣题》、《萨姆・劳埃德的数学趣题续编》、《矩阵博士的魔法数》、《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新趣题》、《数学的奇妙》)……以名人成功足迹的实例来激励学生,但又以趣味的故事来延续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过渡。
初二、数学史,课外趣题,中外经典数学问题等。如斯科特著的《数学史》、罗庚著《从杨辉三角淡起》、《从祖冲之的圆周率淡起》、《从孙子的神奇妙算敲起》等,姜伯驹著《一笔画和邮递路楼周题》,嗣鹤著《格点和面积》……开始让学生学会思考,从显性到理性的提升。
夜上海论坛 初三、从文化的角度看数学类书,温故知新,或者巧思妙解,把简单的问题上升为有深度的数学问题,把复杂的问题又化解为容易理解的简单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思维方式,领悟数学的奇妙与美感如:张景中出版了“院士数学讲座专辑”(《数学家的眼光》、《帮你学数学》、《新概念几何》),斯蒂芬・巴尔著《拓扑实验》、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张奠宙著《20世纪数学经纬》……
夜上海论坛 三、初中生数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夜上海论坛 数学阅读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夜上海论坛 1.阅读氛围的营造
夜上海论坛 数学阅读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此,我们在教室里专门辟了一个空间来布置有关的数学阅读的内容,并不定期地更换。有“阅读角”――专门提供数学课外阅读的书籍,学生有需要自行借阅,并在书后写上这本书得推荐语,以便后借的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有“展示台”――将学生的数学小报、读书笔记进行展示;有“每日趣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这些给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互相督促的机会。
夜上海论坛 2.合理方法的指导
借鉴语文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精读、略读、速读等。同时,又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有些问题是蕴藏在题目中,不易被察觉的,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要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地圈、划、点、注、评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更多的是,通过教师课上讲评题目时渗一点,课外趣题导一点,开展数学阅读活动带一点,结合阶段自我总结和教师评价促一点,来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
3.阅读成果的展示
学生进行了数学课外阅读,学会了用自己的视角来认识数学认识事物,必然有一些心得体会,我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数学日记、小论文、小报、调查报告,将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写下自己做错题的原因,将生活中发现的现象通过数学的思考写成数学小论文或者是阅读中得到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写出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上述的这些成果,我们可以粘贴在展示角中,也可以通过“数学会”的形式,让孩子上台来讲讲,各抒已见。这些成果基本都是站在学生自己的视角来认识数学认识事物的,所以更有利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看、听、读别人的数学阅读成果,对学生本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鞭策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