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写艺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前人的表现形式对我们有参考价值,但自己的作品要按自己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创作,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不能重复前人的作品。首先要有自己的风格,风格与表现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是从内容到形式之间的联系桥梁,表现形式有相对的独立性,对风格的追求也不是形式化的追求。风格的产生联系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联系美感倾向,再加上情感和技法,如构图、笔墨、色彩等方面的完美的组合。现实生活中,千人千面,艺术家要体味对象,就要敏锐地体察。生活中题材很多,我们要从事件本身来体察发掘时代主题。比如妇女在耕田,光事件本身不够,还要体察人和物的特殊性,特殊的思想,动态所表现的动作特征。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的情绪、动作也不一样,如米勒的《倚锄的男子》只一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疲惫和忧愁。由于不同的情感遭遇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艺术家表现人物时从外部形象走入形象的内心世界,而在表现景物时以魂附体,赋予景物以情感。总之,好的写意油画作品要:
(1)题材事件明确,主题深刻。
(2)形象生动。
夜上海论坛 (3)感情真挚。
夜上海论坛 (4)形式优美。主题的明确含蓄是对立统一的,感情要通过表现方法、表现形式的外化追求而成。一幅画能一气呵成,得有情有义,酣畅淋漓表达了才好。
夜上海论坛 二、在新形式与旧形式之间要继承发展与创新
要辩证地看,批判地继承,反对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态度。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在形式与技法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延续性,继承传统的重点还在发掘新的形式、新的技法规律,实现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发展。吴冠中这样说道:“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结合在形式中,首先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他重视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境,空灵、萧疏、淡泊、飘逸的情趣,结合油画材料的凝重性和塑造性,发挥水性形式感,色彩加以平面化,点、线、面结合,浓重丰富的油画色彩与民间艺术清新明确的格调与淡雅的趣味相结合。要对生活进行选择,按照美的规律总结,提炼加工,将主观和客观的审美相结合,形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艺术形式上要以节奏、韵律、均衡等组织视觉符号秩序,排列关系把握形式美的关键,是衡量艺术美感的重要尺度,用绘画语言传递色调、意象、构成、技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艺术语言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三、结语
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写实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写实油画在油画家们的努力下,成为国内最油画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众多油画家在写实的表现形式上有所成就。例如,学院写实主义油画靳尚谊、杨飞云;乡土写实主义油画王沂东、艾轩;新写实主义油画刘小东、忻东旺;超写实主义油画石冲、冷军;古典写实主义郭润文、何多苓。当代中国画家更注重绘画语言的描述,懂得通过作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关注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绘画语言风格各不相同,都是用于表现自我的意识体现。时下中国写实油画最引人关注的是现代艺术观念的注入,不少绘画家在作品中以崭新角度诠释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设想。国内一批写实油画家拥有高超的绘画技术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是写实风格的一个走势强劲的重要原因。另一批画家在有深厚油画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创作了大批写意油画。写意油画有它自己独到的神采与魅力,表现更多的是绘画者的情感和心境,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感染力。让人们通过作品了解绘画者所想要表达出的情感。写意油画更加注重的是内心的表现力。代表画家如20世纪初中国的油画先驱刘海粟、关良、常玉、潘玉良、李骆公等一批优秀的带有鲜明中国写意印记的画家。赵无极、群、吴冠中、吴大羽、朱乃正、苏天赐等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著名画家。及当代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写意画家的戴士和、洪凌、王克举、赵开坤、尚扬、任传文、祁海平等画家。
2油画写实与写意的精神实质
写实油画表现形式,注重真实地描绘对象,追求逼真的再现生活。注重真实地刻画细节,精准地塑造所画对象的形体和其在空间中的状态,强调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再现生活。写意油画充满着画家的感情,但是不应该仅仅凭借着画家的创作激情,内心情感,还应该有理性的写实基础。写实油画与写意油画并不冲突,写实强调的是油画的造型能力,锻炼作者绘画理性分析的能力。写意油画就是抛开束缚,主观来进行创作。但是好的作品不至于表现形式是写实还是写意,而在于表现语言是否地道,画面是否有美感,和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一幅好的油画不能脱离了客观事物本身,只有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笔触加上画面所表现的精神内涵才能组成一幅饱含情感的油画。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写的不仅仅是一份当时的心情、一种认真的态度,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心灵深处情感的自然流淌与表现。写更是一种绘画的功夫,以及绘画的基本功底。并且通过一个写字,把画家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进行完全的表述。绘画者使内心情感充分进行表达。不论是写意还是写实,都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体精神的体会,是由画家的思维方式体现的。西方表达方式倾向外在的,是呐喊式的表达,而中国艺术则是婉约,含蓄的内在表达方式。相对而言绘画者更加倾向于心灵与性格的融汇。写意所包含的妙处,全在于绘画者的内心感情世界的感知与世间万物之间的融合。而如今对于中国油画绘画者来说,在发挥油画原有的一些艺术特点与表达的方式之外,怎样才能使中国特有的一些绘画表达方式,以及中国绘画的细腻之处,并且与写意的表达方式很好地进行融合交汇。这需要绘画者不断地进行创新尝试摸索,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如果想很好地将两种迥异的表达方式融合,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一些是需要靠氛围去促进。
3总结
(1)群众文化要遵循群众性的原则。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也是群众文化的受众,没有群众参与的文化就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创作和文化活动。所以,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民间的优秀文化资源,培养更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扶持力度,发挥民间艺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传统民间文化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夜上海论坛 (2)群众文化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需要将群众文化的传播和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将零散的群众艺人组织起来,逐步建立起专业性的群众文化社团,并且组织这些艺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2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1)群众文化逐渐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状态,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也逐渐使得我国的文化艺术发展逐渐呈现出时代环境下的开放性。一个地区群众文化中,融入了当地的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这种文化就会逐渐向周边扩散,进而传播到全国,但是当这一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难以再发展了。其主要原因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空间的局限。这时,当地的群众文化就会逐渐的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这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化也就越来越明显。(2)群众文化逐渐规模化和产业化。在我国政治和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我国的文化也逐渐地与国际接轨,群众文化逐渐走出了国民,融入了世界。其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在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的群众文化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中,其已经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另外,我国的群众文化是我国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与重点之一,群众文化的发展也逐步朝向科学化、建筑化等方向发展,这促使了我国群众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3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措施
(1)开拓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发展与传播。例如,目前在社会中比较流行的街头文化、青少年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以及商业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新时期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势。这些形式均是群众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良好载体,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载体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载体之一。
(2)大力发展通俗文化。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可以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的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使得群众更加切身地体会到群众文化所表达的寓意。所以,群众文化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例如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小品、相声,在为群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可以引导群众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这样就制约了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3)发展广场文化。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广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娱乐演出、广场美化、健身文化和街头文化。在建设广场文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广场文化要以公益性为主,要避免出现过浓的政治色彩和经济色彩。第二,广场文化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审美趋势和经济能力,选择适用于全年龄段的广场文化,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秀的文化氛围。第三,广场文化应该以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础,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改进落后的群众文化,取缔腐朽的文化。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