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物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区别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生物科学;交叉学科;编辑加工
中图分类号Q-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1-0034-02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自然学科,它既研究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又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命科学原理和技术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应用。目前,科学的协同作用及相互激励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随着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对生命科学的日益重视,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从已经获取的新的生命信息中,不断修改、增添各自学科的理论、定义,从而使得一大批生物科学交叉学科蓬勃发展,如生物地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光学、结构生物学、纳米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耦合仿生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伦理学等。
加工这类交叉学科的稿件,对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如知识结构、科学认知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尤其是进行规范性编辑加工时,要求编辑具有掌握不同学科行业规范的能力。下面根据生物学与所交叉学科的不同,举例子说明编辑加工此类稿件的要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介绍稿件中遇到的相关学科内容的加工重点,至于生物学范畴内的基础知识加工规范,在此不再赘述。
1 与物理学的交叉
夜上海论坛 生物学与物理学交叉的学科主要有生物力学、生物光学、生物声学等,这类稿件中,除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加工外,主要涉及对数学公式、数学符号规范方面的加工。
夜上海论坛 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的特点是字母多(英文、希文等)、符号多(各种运算符号和数学符号)、层次多(上下角标、行列式、矩阵等),因此编辑加工难度较大,且极易出现错误。为了使科技类图书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使数学公式更加简明、规范、准确、直观,下面从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两个方面介绍加工要点。
1.1 数学公式
1)数学公式一般以另行居中排为原则。
2)公式前面,如上行末文字是“令”、“为”、“有”、“是”、“得”等字时,其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3)公式中常用的括号有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三种括号多重使用时,一般是圆括号外套方括号,外再套花括号。
4)一般情况下,如果公式不是特别复杂,则符号说明可在“式中,”之后按接排式的版式排(中间用分号隔开)。
5)公式需加排序号,采用阿拉伯数码,并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版口处。
6)公式中的主辅线要分清(一般主线比辅线长),并且主线要与运算符号在同一水平线上。
夜上海论坛 7)方程组在编排时应尽量排在一面上。
夜上海论坛 8)编排行列式和矩阵时,应特别注意元素的行列要上下对齐,每一行的间距要均匀一致,行距通常为半个字距;对角矩阵的对角元素所在的列应明显区分,不能上下重叠,混淆不清。
1.2 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的字体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主要有大、小写的区别,白、黑体的区别,正、斜体的区别。
1)未知量的符号,表示变量的字母、变量符号,以及表示点、线段的符号用白斜体。
2)集合符号用黑正体,如集合B。
3)矢量(向量)符号、张量符号、矩阵符号都用黑斜体表示,如力F、张量T、矩阵A。
交叉类稿件的加工中还应特别注意公式里出现的容易混淆的字符,如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容易混淆、英文字母O和阿拉伯数字0容易混淆、英文字母a和希腊文字α等。因此编辑在加工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标识清楚,以避免排版人员在排版时出错。
夜上海论坛 另外,一些物理学和数学家的名字也会有常用错别字,如“傅利叶”应该为“傅里叶”、“笛卡尔”应该为“笛卡儿”。
当然,关于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的使用还有很多详细的要求,以上列出的仅是生物类交叉学科图书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2 与化学的交叉
生物学与化学交叉的学科中,主要任务是对化学式的加工,最容易出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处。
夜上海论坛 1)单箭头表示反应单向进行,双箭头表示反应双向进行。
夜上海论坛 2)化学元素符号用整体,表示反应组分数量的变量符号用斜体。
3)有机化学式中,化学键的键长要统一。
夜上海论坛 4)有机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和键号必须对准。
3 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包括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这类稿件的加工通常注意以下几点。
夜上海论坛 1)会出现数学公式和符号,加工重点见上。
夜上海论坛 2)有较多的计算机软件生成图或者屏幕抓图,因此加工时一定要注意图片的清晰度,图片模糊的话需要作者重新提供。
夜上海论坛 3)稿件中会出现较多的缩略词、简写,包括计算模型的缩略词、研究机构的缩略词、数据库的缩略词等,因此加工时要注意这些缩略词是否前后一致;同时要尽量保证这些缩略词的拼写正确。例如,“GenBank数据库”不能写成“GeneBank数据库”。
夜上海论坛 4)稿件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代码程序,特别注意,这时不能根据我们已有的编辑加工知识去随意修改,因为代码有其本身固有的格式。
4 与医学的交叉
夜上海论坛 生物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包括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医学影像学、生物制药、医学细胞生物学等。这类稿件的加工难点主要是一些常见医学术语的规范。例如,“罗音”应该为“音”、“爱滋病”应该为“艾滋病”、“抗菌素”应改为“抗生素”、“心肌梗塞”应改为“心肌梗死”等。
4.1 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的交叉
夜上海论坛 生物学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的交叉主要涉及一些生态学科类的图书,如水资源、森林资源、农业气候资源等。这类稿件的加工中,除了涉及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外,加工的重点主要为地图、插图类问题和数据错误。
1)地图、插图类问题。
夜上海论坛 (1)岛点差错(漏标主要岛点)。
(2)界限画法错误(国界、未定界)。
(3)注记差错(级别、字色、错别字)。
(4)区域设色差错(如台湾底色)。
夜上海论坛 (5)比例尺差错。
2)数据错误。
(1)求和、求平均值、计算增长率等错误。
(2)正文中的数据与表中的数据不一致。
(3)同一个数据,前后文不一致。
夜上海论坛 (4)文字描述与数据不一致,如“第一年是272t,第二年是230t,增长了……”。
夜上海论坛 5 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夜上海论坛 生命伦理学关注的是生物学、医学、控制论、政治、法律、哲学和神学这些领域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问题。因此其通常会存在较大的争议。在这类稿件的加工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是否存在宗教、信仰方面的敏感问题。这类问题可能并不多见,一旦出现就要特别引起重视,属于政治性差错的范畴。
夜上海论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科技类图书中会出现很多专业名词,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图书,涉及的专业类别很广,编辑的知识不肯能面面俱到,如果遇到不太熟悉的专业名词,一定要核查准确,确定是错误的字、词才可以改动,绝对不能妄改。关于专业名词,可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上进行核实。
夜上海论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类图书承载“介绍新知、推广技术、传播资讯、传承文化”的使命不断增强。因此,科技类图书的编辑应当密切跟踪相关学科发展前沿,以此为基础增强科技类稿件的科学性,判断稿件的真理性,提高稿件的逻辑性。作为联系作者与读者的桥梁,科技类图书的编辑要着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只有这样才能编辑加工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稿件。
参考文献
[1]张祖权.科技文献中插图编辑加工刍议.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1996.
科学思维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维,是科学方法在个体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中医药学既有自然科学医学的特性,同时也兼容人文科学的特征。中医药科学思维特征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强调在人的基础上研究疾病的分类、发展、干预措施;重视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用相互关系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人的生理病理过程,用调整的途径和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当代生物医学也正向着整体医学方向发展,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系统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当代生物医学的创新与发展。鉴于中医药学的科学思维特点与当代生物医学朝向有较高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因此利用中医药科学思维,结合生物医学朝向和新技术,当能推动生物医学的创新性发展。
1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思维与疾病证候再分类
夜上海论坛 疾病证候分类是在现代医学对疾病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收集所有的中医证候信息,明确中医证候信息之间的关联,利用这些关联对疾病患者进行再次的证候分类,为患者提供更为细化的诊断,为获得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分类学依据。传统中医学利用辨证论治理论对四诊收集的信息进行证候分类,也是目前中医临床诊断的主要模式。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疾病,在收集中医四诊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证候分类。例如,我们先前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了分类分析,发现RA患者常出现的主要中医症状可以分类为4个主要成分因子,分别反映关节局部病情以及中医证候分类中寒证、虚证、热证的症状,与中医传统证候分类规律基本一致,一方面说明中医四诊信息在疾病表型方面的规律性,同时也证明了RA中医证候分类具有充分的科学基础[1、2]。当证候分类与某一疾病结合时,证候分类的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就有可能被阐明。RA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在寒证和热证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慢性胃炎症状组合与黏膜免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关系[3];利用“组”学研究平台和系统生物学技术,发现中医寒证和热证RA患者的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信息的差异[4、5],均提示证候分类的生物学基础将促进中医证候分类的研究,同时也推动当代生物医学的分类学研究与发展。病证结合作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模式,疾病证候分类方法应该得到广泛的科学应用。利用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分析、决策树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有效与无效病例的中医证候信息特征,发现中医治疗方法对于类似虚证的RA患者更有效,而西药组合疗法更适合于类似寒证的RA患者,这些结果为通过中医证候分类寻找适应症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提供了依据[6、7]。中药的运用与中医证候分类密切相关,中药药效作用一定是在特定证候情况下才能展示。针对不同证候的6种方剂,在胶原免疫性关节炎动物身上显示各自有作用特点的药效机制[8]。同样,中药安全性评价也应该考虑到,许多药物对健康者来说可能是有毒的、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具有特定证候的患者来说,则可能是有效的、安全的。“对证”用药是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特征。因此,中药安全性评价要考虑到证候分类的因素。中医学利用证候分类注重将药物运用于适合的患者,临床试验如果能够找到药物的精确适应症,药物的疗效才能真正被反映出来[9]。药物的临床疗效不仅依赖于随机或重复临床试验取得的有效率,更重要的依赖于通过连续多次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更为精确的药物使用适应症。随着药物精确适应症的明确限定,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新”药[10]。疾病证候分类研究不仅对发展中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现代疾病医学研究的创新也具有指导作用。根据中医对RA后期的证候分类主要是血瘀和虚证,结合中医血瘀与血小板数量、虚证与黏膜免疫的相关关系,我们发现RA后期的关节软骨破坏与血清免疫球蛋白、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存在相关关系[11、12]。另外,不同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同一证候,即“异病同证”现象提示:不同疾病之间可能存在某一特定方面的相似性。我们从PUBMED数据库中收集相关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发现RA与溃疡性结肠炎、哮喘和大便秘结之间在生物学通路方面存在一些相似性。
2中药复方药物组合与多成分多靶点药理途径分析
多成分是中药特点,因此多靶点和多途径的药理作用是中药方剂的药效学特征。中药方剂配伍理论是中医药治疗学的关键理论。药对是中药复方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丹参和田七是活血化瘀的主要药对,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关节炎、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出现血瘀证候的患者。应用文本挖掘方法,收集PUBMED相关中药药效和疾病相关文献进行文本挖掘,我们同样发现一些有潜在价值的该药对的药理作用网络。在冠心病文本挖掘的发病相关指标潜在网络的基础上,与中药丹参和田七药理作用潜在网络比对,我们发现众多的该药对的作用网络(图1)。根据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该药对丹参和田七也可用于具有血瘀证候的RA和糖尿病的治疗,同样我们在建立RA和糖尿病发病相关指标潜在网络的基础上,与中药丹参和田七药理作用潜在网络比对,也发现该药对用于同时治疗2种或3种疾病(RA和糖尿病,加上冠心病)的作用特征的潜在网络(图2、3)。
夜上海论坛 3中医诊疗的个体化朝向与个案研究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中医药的医案记载是中医药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诊疗个体化朝向,符合医学发展的潮流,因此个案分析方法在中医药研究方法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随机对照盲法临床试验从群体水平代替了个人经验的总结,统计学分析方法代替了个体医生的分析方法,使得医学临床结果更加可信、更易推广;但是医疗本身的目的应该是以人为本,重点研究患病的人,而不是患者的病。从群体得出的有效率是可以推广、可以相信的结果,是一种最佳治疗方案的探索和发现。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治疗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有效和无效。有效率的高低只能对于群体,对个体的患者来说,群体性只有一种参考价值,因此对个体医案进行分析更加符合患者的现实情况,更能反映医学本身的目的。不仅如此,具体的临床实践本身非常复杂,有时显示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疾病的复杂性和干预方式的复杂性都是临床个体化特征的表现。疾病的复杂性使得患者难于随机,干预措施的复杂性使得难于重复。中医药的证候分类类似当代疾病诊断方法,但更加复杂,中医药的复方治疗类似当代医学的药物治疗,但成分也更加复杂,组合方式更加多样(包括中西药物的组合)。中医药临床实践的这些特征要求重视中医药个案分析方法,因此与现代需求接轨的中医药个案分析方法的研究显示出高度的必要性。#p#分页标题#e#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科技活动 人才培养
夜上海论坛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由国际合作组织包括有美、英、日、中、德、法等国参加进行了人体基因作图,测定人体23对染色体由3×109核苷酸组成的全部DNA序列,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人类基因组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其研究内容还包括创建计算机分析管理系统,检验相关的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进而通过转录物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相关技术对基因表达谱、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可获得与疾病相关基因的信息。该计划对于医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世界对于技术性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增加,培养在生物医学学科领域具有特殊贡献的人才是各个国家努力的方向,所以从学生时代就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对于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就生物科学课外科技活动开展与人才培养的相互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生物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和一般理论教学不一样的,是课外科技活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观察动手操作能力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接触一些学科研究领域比较前沿的知识,再加上课外科技活动往往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和地区的情况开展各种活动,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监督、管理和辅助指导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夜上海论坛 首先,课外科技活动丰富了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受到高考考试的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在高考中某一个学科处在被忽视的位置,那么这个学科在高中教学阶段的地位就会下降,而生物学科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这种整个社会和高中教学阶段的风气导致了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在内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科还带有情绪,这对于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言是有危害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通过理论课本知识来给学生完成生物课程教学,在原本繁重的教学科目上再增加任何内容都会让学生有厌学的情绪。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如何解决这种教学上的尴尬问题呢,课外科技活动就成为最好的良药,因为相对于理论课程教学而言,科技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更多的外出观察大自然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去接触和感受课本内的动植物,对植物的叶子、果实、根茎、种子等具有植物自身特征的事物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图具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出每一个植物的特点,在很多时候,包括学生在内都会很惊讶,在理论学习中,一些植物之间的区别自己花费几个小时都很难记忆,但是通过实物观察,自己却可以很快的寻找出他们自己的差异性并快速记忆,通过一项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课本掌握的大约占到被调查对象的三分之一,通过课外科技活动获取的占到百分之五十左右,通过复习资料掌握的不到百分之二十,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科技活动在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通过丰富的实物,让学生可以在自问自答中获取新的知识,这本身就是自学的雏形,这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最大限度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夜上海论坛 其次,课外科技活动对于学生生活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和其他科技活动不一样的是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外出采集和获取,在开始阶段,一些学生可能出于好奇喜欢外出去采集标本、观察一些新奇的东西,但是随着学生在外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各种突况带来的身心上的疲惫(如说外出天气炎热、雷雨天气、环境恶劣、疲劳饥饿等)会让一些学生慢慢地对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失去兴趣,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外出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学生出现轻微摔伤的有13人次。被蜜蜂蜇伤的有10人次,遇到毒物的有5人次,这些对于学生科技活动的进一步实施都带来了诸多影响,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因为怕脏、怕累等原因放弃的,调查发现,因为采集标本怕累最终导致任务没有完成的占到失败原因的百分之五十,因为刮伤出血而半途放弃的占百分之二十四左右,因为胆小而不能继续进行下去的占到百分之十左右,在出现这些问题时,很多学生选择了退缩,甚至一些家长也要求学校和教师改变活动内容,面对出现的各种挫折,本应该继续坚持锻炼学生的生活意志品质,但是因为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使得很多教师不得不放弃这个活动,再加上一些学校进一步隐形压缩课程时间,在科技活动方面没有足够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往往很难坚持下去,这些现象对于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都会产生影响,笔者认为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历练学生的重要学习过程,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并积极支持该项活动。
关键词:传感器;实验教学;中学生物
传感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处于常态化,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使用较少,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推动了传感器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近几年,传感器类的试题已经悄悄地出现在试卷上了,这让教师和学生都措手不及。怎样选择和使用好传感器成了当务之急。
一、科学选择传感器
夜上海论坛 根据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物理类:主要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二是化学类:主要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三是生物类:主要基于酶、抗体、激素和核酸等分子特异性识别功能。中学数字化实验室的标准配置中大多是物理类传感器,它们具有快速、简便、直观、量化、自动化、智能化等优点。
根据中学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合理选择传感器,不仅能直观地显示实验现象,而且能科学定量地显示结果(表格或图像),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和可信度,进而体现了它的优势,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选择时主要依据传感器的量程、分度和适用范围(不同品牌的传感器其量程和分度略有不同)。
例如:在探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原理时,不能选用电流传感器(量程:-1A~+1A;分度:0.01A),而是要选择微电流传感器(量程:-1μA~+1μA;分度:0.01μA)。这是因为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的局部电流是很微弱的,只有微电流传感器才能测量到。
夜上海论坛 又如: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如果实验对象是陆生植物,变量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主要发生在周围的空气中,那就要选择氧气传感器(量程:0~100%,分度1%)或二氧化碳传感器(量程:0~150Kppm,分度1Kppm)。如果实验对象是水生植物,变量中的氧气会溶解在周围的水中,这时就要选择溶解氧传感器(量程:0~20mg/L,分度0.2mg/L)。
夜上海论坛 二、优化现有实验
1.案例
探究酶的高效性。原实验繁琐,特别是检验这一环节,由于加酶试管的实验反应快,气泡多,而且只能定性检测实验结果,无法定量检测O2。
2.改进
夜上海论坛 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简化实验。改进引入压力传感器(量程:0kPa~300kPa;分度:0.1kPa;配件:20ml注射器)的使用,可用于直接测量气体的绝对压强。注意装置必须保持密封。试剂的添加也做相应的改变。原来是等量的两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滴加等量的催化剂和肝脏研磨液。现在改为试管中加入等量催化剂,酶和蒸馏水,注射器中是1ml过氧化氢溶液。连接压力传感器、采集器和计算机,打开计算机,进入相应软件系统,系统会自动识别所接入的传感器,并显示压强值窗口。“组合图线”添加不同颜色的“时间―压强”图线。“调零”后开始记录数据。系统就会显示实时的参数变化(形成曲线图)。实验现象直观、精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延伸
此种方法还可以用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装置和方法基本相同,只需试管中改用等量的猪肝匀浆、胃蛋白酶溶液和蒸馏水,系统设置基本相同。还可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温度或酸碱度。配合使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控制自变量温度或酸碱度进行实验。
夜上海论坛 另外,多种动、植物活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传统实验无法准确区别不同活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或过氧化氢酶的含量。传感器的使用使其成为可能:可以比较不同植物、动物活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的情况,如比较猪肝匀浆、胡萝卜、大白菜、苹果、土豆等匀浆中过氧化氢。传感器精细的分度可以感知微小的变化,通过图表的形式能直观反映出不同的活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并反映出所含的量是有差异的。
夜上海论坛 传感器的使用可以有效缩短实验时间,科学拓展延伸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探究的创新能力。
4.解读
改进要点:一是筛选传感器,此实验可以用氧气传感器(量程:0~100%,分度1%),也可以用(量程:0~20mg/L,分度0.2 mg/L)。根据量程和分度以及对比压力传感器,后者的测量结果误差小,更科学。二是试剂添加方式,原实验试剂过氧化氢量大,催化剂和酶的量虽然少,但是其高效性促使反应剧烈,不适宜改进的实验。改用传感器后,反应无需剧烈,微小的变化也能清晰、直观地显示,所以通过注射器来少量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否则由于产生的压强过大而弹出橡皮塞或炸裂试管。三是装置要密封,由于是选用压力传感器,因此密封是关键,否则测量结果不正确,误差大。
5.缺点
夜上海论坛 随着压力的增大,注射器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弹,进而影响实验数据。建议选用注射器的针头越细小越好,或增大注射器活塞的摩擦力和增加一根橡皮筋。
夜上海论坛 三、拓展研究性学习
夜上海论坛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之一的研究性学习已开展十多年了。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传感器,有助于STS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1.研究性学习与生物实验教学无缝对接
例如:在开展“叶色与植物生长的研究”“不同种子储存条件的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时,需要测量不同颜色的叶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以及不同种子的呼吸速率。传统方法很难开展实验,也没有直观的数据可记录。这使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科学性大打折扣。传感器的使用使其简便易行。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传感器,其功能强大,携带方便,涵盖了所有与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的变量的测量和计算,其叶室能对光照、温度、含水量、CO2等环境因子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传感器的使用加强了生物学科知识与研究性学习双向渗透。
2.STS教育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夜上海论坛 STS教育强调把学科教育和社会、科技发展、生产生活等紧密结合。尤其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学科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生物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血糖调节和模拟尿糖实验时,可以联系生活,介绍生物传感器在医药卫生和生活中的应用。如高精度血糖分析仪,它是采用固定化酶的生物传感分析仪,可以测量新鲜的毛细血管全血或静脉全血的葡萄糖含量。其分析精度很高,速度快,成本低,可以反复使用。
又如:生物芯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生物芯片是生物传感器的阵列和集成化。基因传感器和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组织芯片等为分子生物学提供了一种高通量、大样本以及快速的分子水平的分析工具。把生物实验室集成化到芯片上,使分子生物学的分析更加灵敏、准确、快速和简便。
夜上海论坛 生物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认同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四、总结反思
夜上海论坛 利用传感器进行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不仅开拓了现代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一个新领域,而且还改变并弥补了传统实验方法、设备的不足,使其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定性实验提升为定量实验。可以进一步定量比较、探究实验,同时,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协作,通过实验图像学会并提高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
数字化实验教学极易走入机械化实验教学的误区:计算机软件自动化显示、计算实验结果,减少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计算的时间,但也很容易培养学生的惰性。怎样最优化利用数字、图表等直观的数据反映出定量实验的结果,还是一个课堂实验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原本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和错误结果会被新的错误所代替,怎样科学、高效地解决生成的新问题,对教师把握实验教学的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宋述燕,陈家凤.《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06):104-146.
[关键词] 人文精神;医学教育;病理学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a)-103-02
医学面对的对象是同时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关注的不应仅是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还应包括患者的家庭、社会和民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从单纯的偏重于生物学因素探寻病因和治疗转向不仅重视患者生物层面的诊治,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病因,进行心理干预、调适与抚慰。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新的医学模式已经提出30余年,国内的医学院校也相应的进行了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但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和观念对当今医疗卫生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缺乏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而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趋向去大医院,不愿去老百姓最需要的基层卫生机构。医学模式的转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滞后性。
1 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核心是强调人性教育、注重人格完善、以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及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从人类社会的需求出发,强化人文教育对培养有高度责任感、健康人格、创造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现代医疗实践缺乏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三点:一是技术化,即医生治病不治人,患者是疾病的载体,是医疗技术施予的对象,医患之间缺乏富有人性关怀的交流和沟通。有些大型医院专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明显,但有些医生只对本学科专业内的疾病精通、感兴趣、深入研究,对其他学科的疾病诊治进展关注不足,了解不够。患者出现其他系统症状、体征时,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予以诊治,通常要请相关学科的医生会诊。二是市场化,即医院认钱不认人,患者是消费的主体,是到医院来消费的,是赚钱的机会。大处方、重复检查、小病大看等现象屡见不鲜。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而由医院、药商、医疗器械商等构成的利益集团,制造市场,诱导消费,导致社会不同层面的医疗负担加重。三是指标化,即医院、科室和医生每年要完成一定数额医疗评价指标,有些医院的医生除了要完成繁重的医疗指标外,还要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出一部分投入到科研、教学、申请基金奖项、论文写作等指标的完成上去,而且这些评价指标在逐年加码,不堪重负。
夜上海论坛 虽然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在实践中,其重要性又往往被忽视和淡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不健全,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长期实施文理分科的专长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也同样体现在医学教育中,普通存在重医学轻人文的弊端,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对于哲学、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关注不足,有些医学院校很少甚至没有开设人文课程,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匮乏。二是师资不到位,投入力度不足。医学人文教育横跨医学和人文两个不同门类的学科领域,对师资素质的要求很高。而医学教育面临的现状是从事医学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医学生,同样缺乏人文科学修养;专业从事医学人文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缺乏医学知识和医学实践经验,教学目的不明确;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门数少、学时少、设置乱,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时效性难以得到控制和保证。三是作风不端正,社会风气不良。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崇高事业,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有些医学生学习目的、态度不明,学风、考风涣散,毕业千方百计留在大城市、大医院;报考研究生人数临床多于基础,外科多于医技;当前医疗领域中确实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收受回扣、红包等)对医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课堂说教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让学生的心理失衡、茫然,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不清。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水平离它应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
夜上海论坛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举措
3.1 健全法律,加强制度建设
医学是公益事业,享受公平、合理、安全、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是基本人权。随着依法治国步伐的加速,患者依法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要求从医人员和机构必须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正当权益,真正能够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明确指出:“患者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这是改善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状况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保护医患权利、责任、义务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严厉打击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违法违规和不良现象,在法制层面上予以切实的保障。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评价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让病患和社会能够从中得到实惠。
3.2 增进修养,加强师资建设
夜上海论坛 医学的使命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人文关怀是医学的核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假如医学教育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讲授人体及和疾病有关的知识,或者说仅仅为医学生提供有关人体和疾病的纯生物科学的知识,那么医学院校与兽医学校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医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病症,而是一个个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医患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务人员从心理、精神、技术上给患者以关心、指导、抚慰和治疗。同时,医务人员也希望患者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治[1]。只有富于人文修养的医务人员,才有能力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医学院校的师生必须顺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和增进人文精神和理念,不断更新人文观念意识和知识结构。医学院校则需构建融人文和医学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历史背景下学习和理解医学专业知识,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3.3 弘扬传统,加强德育建设
夜上海论坛 为医者仁心仁术,对患者要有仁爱之心、同情之心。我国传统文化充分肯定生命的神圣性,尊重人的生存权。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并将自己的医著都冠以“千金”两字,体现了传统医学的人文精神,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3]。现代医学教育应学贯中西,博采古今,大力弘扬传统医学的人文精髓,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注重医生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和形象,尊重个性发展,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荣辱观教育,以先进生动的事例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塑造人,增强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4-5]。
4 将人文教育融入病理学教学
夜上海论坛 4.1 言传身教,践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
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学识修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热情可以感染学生。例如,在讲解呼吸系统疾病时,由于病变性质和病理基础不同会导致患者咳出不同性状痰,如白色泡沫状痰、红色泡沫状痰、铁锈色痰、黄色浓痰、脓血臭痰等,虽然这些痰液又脏又臭,但通过对痰仔细地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提供对疾病的诊断依据,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转归,担任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应时刻为患者着想,脏一些、臭一些又有什么。又如,我教研室担负本市部分医疗纠纷尸检任务,让医学生参加、观摩尸体解剖过程是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但可以实践书本里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从中吸取医疗实践的经验教训。由于尸体保存时间有限,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有时由于腐败等原因,尸体散发着恶臭;有些死者生前患有传染性疾病,给解剖人员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在尸解过程中从不怕脏、怕累、怕辛苦、怕危险,认真解剖,仔细观察,耐心细致地查找死因;解剖结束为死者擦拭血迹,整理衣物。我们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着我们的学生要热爱所从事的医学事业,关爱病患的疾苦,哪怕他已逝去。
4.2 关注细节,养成求真务实、细致严谨的作风
夜上海论坛 患者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托付给医生,医务人员在诊治的过程中微小的疏忽和失误,就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后果。我们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还帮助他们树立“生命至上”、“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例如,在讲解肉芽肿的概念时,反复强调要和肉芽组织相区别,虽然他们字形相似,但却是病变性质、组织结构、临床诊治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若将之混淆会导致误诊误治。又如,在病理实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时,强调要与慢性肺淤血相鉴别,虽然显微镜下的表现十分相似,但是肺泡腔内渗出物的成分却不完全相同,要通过认真观察、仔细对比、体会琢磨才能真正掌握鉴别要点,做出准确的诊断。通过对相似易混的概念、病变的讲解、强调,除了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外,还使他们认识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医者无小事”的道理,促使他们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
4.3 联系实际,宣扬预防为先、人文关怀的操守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可是这些规律的背后是经历无数人的艰辛痛苦得来的,我们在学习和掌握规律的同时,要利用规律为人民的健康谋福祉;在深入了解疾病的危害性后果和高危的同时,要宣讲“预防为先”的理念和重要性。例如,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与吸烟、饮食习惯和结构、体育锻炼、心理活动等相关,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向学生宣扬医学发展的目的是防病胜于治病,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内容。病理工作者面对的是冷冰冰、散发着刺鼻甲醇气味的标本,虽然不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但我们能深刻体会到他们饱受着生理和心理的苦痛和折磨,我们不计名利得失,对每一例标本都给予及时准确的诊断,为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提供依据。今天内窥镜技术和微创技术非常发达,离不开病理学的辅助。病理诊断被冠以“诊断的终点”、“金标准”等头衔,给有些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造成一种印象:怀疑哪里有病变或肿瘤,能做内窥镜就做,不能做的就做穿刺活检。可是这些操作都是要让患者冒着一定的医疗风险和痛苦,承受一定的经济负担的。有些脱落细胞学检查虽然费时费力,检出率不高,但却可以避免上述的弊端。应结合临床实际,权衡利弊,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
5 结语
医疗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必须和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只重视医学科学知识而轻视医学人文教育的观念和行为是与时代的发展进步背道而驰的。现代医学模式呼唤人文精神在医学的回归,要求医学生不仅具备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高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理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我国的实情,加大医学人文教育投入力度,促进医学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出社会满意、人民放心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阳.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6):373-374.
[2]李情.理解医学人文教育的几个关键[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16-517.
[3]杨小丽,刘晓村.重塑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66-1068.
夜上海论坛 [4]张振兴.医学人文问题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164-165.
夜上海论坛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否则专业的认证和评估难于开展。因此,制定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规范人才培养实践,已凸显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应用型人才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受到社会对人才类别、规格需要与学生基础条件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的共同制约,是培养标准中的决定性要素,并以此来完成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和环节、课程体系的设计、配置与构建等3。医学检验是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应用型人才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夜上海论坛 1.社会岗位对医学检验人才的实际需求
随着社会岗位的分化与复合,医学检验人才呈现两类特征:一是检验技师。现有医院检验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检验技师,从事一线常规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其职责,主要由本科或专科毕业生担任,岗位需求量大;二是检验医师。在2004年卫生部首次将其纳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学科之后,检验医师在医学领域才有了一席之地,在综合性大医院检验科陆续开始设立,但人数不超过10个。其职责为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参与疑难检验结果的临床会诊、查房,帮助临床医师应用检验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H,多数由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再读检验研究生后在检验科工作或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或研究生中培养,属学历后教育。因此,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方向明确为检验技师,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2. 医学检验办学规模和学制的必然选择
据2013年8月22-24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十八届校际协作会暨检验医学教育教学研讨会统计,高等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从1984年的5所院校已发展到2012年104所,年招生规模从每年100人发展到6000-8000人6]。这一方面为有求学愿望的人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的不争现实。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必须从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所谓“精英教育”转向以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教育;另一方面,医学检验专业学制变化的影响不容小视。学制缩短1年后,学习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相关课程将会顾此失彼,学生的临床知识不能支撑对各种检验信息临床意义的解释,更不能与临床医生进行有关的病例讨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因此,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不可能走‘‘检验医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应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3.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定位
在开办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中除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几所院校为“211”、“985”学校外,绝大多数为地方本科高校,财政的投入与“211”或“985”学校相形见拙,加之医学检验专业办学始于1984年,从最初的师带徒到院校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在教学投入、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生源条件等方面对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或复合型人才难度不小。相反,地方本科院校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在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优势,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0。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主要以医院检验科为就业岗位,以从事服务性检测为工作要求,是一线的技术工作者,因此,人才培养需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层面。
二、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分析
区别于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检验医师的培养目标,四年制医学检验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从事日常的检验技术工作,能进行检验方法的更新、引进、应用和评价,能全面做好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也可参与科研中的部分实验工作8,对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与临床对话能力的要求则要低于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主要的岗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1. 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从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岗位分析的角度看,检验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四个方面:①群集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医患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英语的应用能力、就业或创业能力等。②专业技术能力。是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分析和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常用检验仪器的使用能力;从事检验各亚学科(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及输血学检验等)服务性检测的能力;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③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最大程度上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核心在于坚持有效的持续改进。④专业拓展和创新能力。是适应检验医学学科不断的发展和岗位的不断分化,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是指自主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包括适应医学检验信息化、自动化以及外延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的新技术等;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能针对医学检验前沿技术或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归纳发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2.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
与检验岗位能力匹配的知识体系包括:①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可持续学习的基础;②工具性和方法性知识:是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包括计算机知识、英语、文献检索与应用。③专业基础知识:是岗位上做好服务性检测的专业基础,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如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以及实验诊断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④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的核心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专业核心知识是医学检验各亚学科的技术知识,直接反映当前岗位的工作需求,体现专业的针对性;专业拓展知识是适应检验医学的学科不断发展和检验外延的不断拓宽的新技术、新知识。
夜上海论坛 三、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原则
夜上海论坛 1. 准确、全面、发展的原则
准确就是要认真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特点,搞好人才需求定位;全面就是把胜任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统筹考虑,搞好人才规格定位;发展就是要与时俱进,着眼专业学科发展和岗位变化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培养标准,搞好人才的发展定位。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必须契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检验学科发展特点,以检验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岗位任职能力的需要为导向进行设计,以保证毕业生能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顺利就业,这一点十分重要。
夜上海论坛 2. 突出办学特色的原则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有了特色,专业才有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检验医学不同层次的岗位分工必然会存在,各举办院校也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因此,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不应僵化也不应单可考虑设置保证标准和发展标准,这样既保证了基本教学质量,也为各个学校留有创新和专业特色发展的空间。
3.可行性原则
人才培养标准必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真正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自定标准相符合。因此,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必须与学校的定位与实际工作状态相符合,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从国家政策层面,教育部通过调整学制已经明确四年制医学检验为检验技师的培养,因此,要避免盲目拔高制定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夜上海论坛 四、成都中医药大学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从_开始就是走的检验技师的培养道路,注重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上体现出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考虑到近年来体外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既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又能从事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技师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通过强化或新增体外诊断技术相关课程,进行专业后期分化,形成体外诊断技术专业方向,解决了学生就业出口单一的问题。
1. 培养目标的定位的调整
夜上海论坛 教育部1999年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M针对的是以培养检验医师为主要目标的五年制检验专业本科生,由于受到职业定位、工作目标、师资力量和岗位设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得不到系统全面的规范化检验医师临床培训,在参加工作后往往很难尽快胜任检验医师的岗位和职责11。因此,我校将‘‘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调整为“掌握检验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将“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人才”调整为‘‘具备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公司及独立实验室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知识要求
夜上海论坛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体系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检验医学、基础医学等,主要掌握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检验(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输血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规范等。
3.能力要求
具备从事临床检验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操作常用的临床检验仪器,能进行日常的仪器维护;具有初步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具有初步的与病员及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英语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具备文献检索,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4. 素质要求
夜上海论坛 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依法行医;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病人,将维护人民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勤奋向上,具备踏实工作的作风。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一定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并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积极主动了解、获取和掌握本领域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 专业课程设置
夜上海论坛 以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原则,以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为基本保证,通过新增医学检验仪器学、体外诊断产品评价、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生物科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学、检验技术前沿进展等体外诊断技术方向性课程,实现专业教育前期打通,后期分化,培养既符合医学检验内涵发展又能拓展到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人才。其课程设置分为四大课程群,见表1。
6. 专业实践体系
关键词:新加坡高校;工程教育;启示
新加坡是世界闻名的工程教育专业国际认证协议《华盛顿协议》的临时缔约国(预备会员)。包括新加坡理工学院(SingaporePolytechnic)、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Polytechnic)、淡马锡理工学院(TemasekPolytechnic)、义安理工学院(NgeeAnnPolytechnic)、共和理工学院(RepublicPolytechnic)在内的多所高校工程类专业都拥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著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The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简称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简称NTU)所培养的高等工程专门人才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新加坡教育界对工程教育领域各种理论问题的学术研究是起步较早并且深入系统的。在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新加坡政府明确了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和国际接轨,并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人才”的目标,制定了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和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双重战略,大力支持并推动本国开创型工程人才培养。
夜上海论坛 一新加坡高校工程教育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新加坡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之后,立足于把国家经济发展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开创型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就成为新加坡高等工程教育的出发点,新加坡高校由此开启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到如今,其高等工程教育业已凸显出“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鲜明特点。
夜上海论坛 (一)国际化合作拓宽工程教育视野
夜上海论坛 早在21世纪初,新加坡政府就明确了“逐步确立全球教育服务中心”,并通过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R&D进步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为此,新加坡高校不断加强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合作。其一,合作形式多样。首先,新加坡高校积极主动发展留学生教育。仅以NTU为例,工程类专业中超过约25%的学生来自包括印尼、马来西亚、中国、印度、泰国与越南等亚太地区的国家,他们在新加坡接受着一流的高等工程教育。留学生教育的高水准发展,扩大了新加坡本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其次,新加坡高校开展工程类专业领域的合作办学。他们通过常年聘请海外人才,进而和世界各国的顶尖大学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国际工程教育机会。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校区的国际知名大学有: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Digipen理工学院、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等。最后,一些国外的专门研究单位也在新加坡设立校区,或和本地的理工学院合作办学,让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在获取证书后,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学位课程。其二,合作内容丰富。首先,工程类专业的国际化课程设置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优化了学生的工程知识结构。新加坡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总是能够根据世界前沿、尖端课题的研究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更新,始终实现与国际接轨。其次,合作组建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并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为了跻身国外高水准教育教学序列,新加坡高校非常注重与欧美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以及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开展工程教育合作。其三,合作效益明显。国际化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了接受人才培养的多种选择机会。
(二)多元化协调营造工程教育环境
新加坡高校十分重视工程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既注重协调外部环境中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又善于处理内部环境中工程技能训练、科学技术研究与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联系。其一,与政府的协调。新加坡政府一般在宏观意义上直接参与对高校的管理,这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提供优质的办学资源,有利于理顺责、权、利三者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相当大,教育经费投入很多,一般可以达到政府财政总投入的五分之一以上,仅次于国防投入,高居各类财政投入第二位。政府还有对高校办学水平履行专门质量评估的职责,对董事会、校领导、管理与策略、教学、校企联系职能、校内外服务等项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与考察。其二,与企业的协调。新加坡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优秀的高等工程教育是保障本国经济持续发展并保持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主动参与培养各行业的工程人才,高校则将企业真实环境引入教学环境,校企双方便能够在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效益等方面构建共同利益集合。高校教师由专项支持,保证其在企业接收进修、提升,企业则得到技术效益的有力支持。校企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工厂”办学理念与模式,实现了校、企互利双赢。其三,与科学研究的协调。新加坡高校善于处理好工程教育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在实现大学的研究功能与教学功能有机结合的同时,也实现了科学研究与工程教育的链接,巩固了教育的根本地位。以NTU为例,该校科研实力强大,有包括高级计算与媒体研究群组、生物医学与配药工程学研究群组、环境与水技术研究群组、信息与传播研究群组、聪颖设备与系统研究群组、纳米科学与纳米科技研究群组在内的6个跨学科研究群组和33个研究院所。NTU通过优化内部环境,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壁垒打破,使学生可以进入跨学科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对校外学生开放科研活动,造就了“无墙”模式。其四,与人文科学教育的协调。新加坡高校深刻意识到在纯粹的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可能受个人主义、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而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新加坡十分注重“现代工程”教育,除了科学、技术和工程知识的教育,还在经济与管理、法律与政策、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人文与社会、工业生态与环境等方面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程素养。这些知识的传授,营造了其工程教育的优质生态环境,有效避免了人文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之间彼此割裂的现象,增强了工程人才的人文素质,提高了学生从事工程师职业的“软实力”。
(三)个性化培养增强工程教育实效
个性化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的个性化途径是否畅通,手段是否科学,效果是否明显。新加坡高校着重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实现高等工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其一,灵活的课程教学领航个性化培养。新加坡高校多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和选课制,学校对工程类课程设置有明确的导向和严格的监控,倡导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全球化思维能力的国际性课程。新加坡高校还重视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注重以合适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学都坚持课堂授课和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法,通常以项目(project)为主要开展形式,让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或开展“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培养学生合作、协调、探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本科生导师制护航个性化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加坡是常见的,本科生导师最大的优势在于保护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提高,与之同步的,是学生的智力发展、人格养成也得到了保护。本科生导师在学业辅导、学术辅导和职业规划辅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新加坡高校还重视对本科生导师的考核,其考核结果超过了高校对教师综合评价结果的50%。这样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大多是对教师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教师对人才培养投入,使得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因此,“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教育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个性化培养效果得以体现。其三,“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助航个性化培养。新加坡高校大力改革工程教育,在本科生中推行“在校研究计划”。学生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喜欢的领域及与专业同学不同的研究领域,参与各种研究项目。NTU全面实施“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学校每年准立超过800个研究项目(包括工程、生物科学、传播、工商管理、会计及人文学领域的研究项目)。
夜上海论坛 二新加坡高校工程教育的启示
夜上海论坛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是高新技术产生发展的最前沿,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高等工程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工程人才,进而实现研究科研课题、开发科技产品、推动科技进步。工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相对于经济,也有其必然规律。因此,站在“新常态”视野中的高等工程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一种“新常态”思维。在符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学习新加坡高校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借鉴其发展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同时讲求有所拓展和创新。
(一)“新常态”下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
夜上海论坛 以美国为代表的《华盛顿协议》的工程教育模式和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工程教育模式,虽然在工程实践培养阶段上有所区别,但都十分强调大学生的工程师职业资格。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中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在这样的“新常态”下,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把工程教育放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视野中进行思考和研究,而不是局限在高校开展传统实践教学的狭义范畴中。其次,应该加强对工程教育理论的研究、总结和创新,从而指导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具体实践。
(二)“新常态”中的三维度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所谓三维度工程教育体系,即强调完整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见图1)。教学目标分三层次:通过工程类课程教学和课外研学,使大学生学习并树立工程观念;通过课内基础训练,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技能;通过课外研学、综合实训,使大学生初步具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分三阶段:面向一、二年级学生的主要是工程基础课程;面向二、三年级的主要是工程类专业课程与工程基本技能训练;面向三、四年级的主要是综合实践创新训练。教学形式分三模块:在课内、外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发挥实验教学的推力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并推动学生主动实践;发挥创新创业训练的拉力作用,使学生接受系统、规范的训练,拉动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发挥学术科技竞赛的助力作用,使学生协同合作,展示成果,助推学生成才。
夜上海论坛 (三)“新常态”中的三维度的高等工程教育合作
所谓三维度的工程教育合作,即国际校企合作,国际校校合作,国内校企合作(见图2)。实践证明,开展好国际化视野下的校、企合作教育对于推动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国内校企合作,通图1三维度的工程教育体系图2三维度的工程教育合作过与企业紧密结合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聘请企业导师,合理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和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增强企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开展国际校校合作,通过与发达国家高校的合作办学,增加大学生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大学生全球化思维、国际间交流等能力,实现人才标准的国际接轨,即“国际通用”。开展国际校企合作,通过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领域,丰富校企合作内容,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宏珍,侯义斌等.国际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34(5):16-18.
[2] 郭华.新加坡高等教育及其特征[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3):13-16.
如何看待生命伦理学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与“中国生命伦理学如何可能”的前提性反思密切相关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历史语境、理论逻辑和实践旨趣三个层面对其“话语”进行还原分析。先从历史语境看。我们从一种历史的本土知识学的文化语境上产生了让生命伦理学“说中国话”的问题。一个无需赘言的明面上的事实是:我们所言说的生命伦理学必定是由“中国话语”所铺展的生命伦理学。然而,一个令人感到吊诡同时又发人深省的事实乃是,汉语文化圈中的生命伦理学却一直存在且仍然存在着一个如何说“中国话”的问题。一方面,不能否认,生命伦理学是在西方现代文明进程中晚出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与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关涉医疗、卫生保健和人类生命质素之改善的科学技术(包括医学)的最新进步密切相关的跨学科领域和前沿问题领域。它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敏锐的思想触觉,既有现代性宏大叙事的结构,又有后现代性解构批判的锋芒,总是通过追踪最新的生物学(包括遗传学或基因工程)、神经科学、医疗技术等生命科技进步带来的重大难题和挑战以回应“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的深度追问,思考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以及回应我们在此时空境域中“应该如何在一起”的前提性问题。在这一点上,中国生命伦理学面临两大课题:我们如何面对西方普遍主义的话语压迫?如何在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叙事中真实地展开我们自己的生命伦理学话语?这要求我们在话语方式上不能仅停留在对“西方话语体系”的“拿来”或“借鉴”,而必须从我们自己的“文化生命”的核心价值层转出一种全球视野和国际表达。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看到,生命伦理学不是一种与本土文化传统或具体历史语境相隔绝的知识领域。生命科技及医疗技术实践的前沿领域的进步,在不断地将我们对身体、卫生保健、生命质量、疾病的意义和死亡的威胁等问题的认知引向深入的同时,敞开了理解我们自己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新维度。如果仅就问题的浅表看,进步似乎给现代人带来了更多的新的选择,并带来了以往未曾遇到过的一系列道德上的两难。但就问题的深层看,它往往又是自古就有的根源性问题,与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命的信仰本质和人们理解人性、尊严、公正和健康的生活的理智形式和精神感知息息相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总是在“与己相关”的历史文化境域中产生自己的生命伦理学问题,即使对异域文化的强烈向往或憧憬依然源自一种浓郁的家园之感和本土文化情结。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国文化的理论框架和核心价值,才应该是我们必须面对或正视的生命伦理学的文化的、历史的和意识形态方面。从这里产生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另外两个至关重大的课题:生命伦理学如何面对中国文化的话语变迁及“传统—现代化”的断裂及延续的问题?如何在生命伦理学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的话语中兼容中国视野和中国表达?这要求我们所言说的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必须立足于中国语境和中国现实。然而,当我们这样说时,前提条件是,而且只能是,把中国看成是世界的一部分。①从理论逻辑看,生命伦理学从理论话语的逻辑层次上产生了如何说“中国话”的问题。当代生命伦理学的问题背景是现代性道德世界观的破碎[1]19,人们从各自选取的某些道德理论的片断出发进入生命伦理学论题,带来了恩格尔哈特所说的生命伦理学领域长期存在的“文化战争”。这在理论逻辑方面,表现为多元化的道德话语之间互不相容、不可通约以及在极为不同的理论层次上相互攻讦的“诸神之争”。中国生命伦理学面对相同或者相似的“文明难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一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而实质上是道德共识之坍塌及理论逻辑之混乱的表现。这无助于生命伦理实践问题的真正解决。比如,它在“应用论”(应用生命伦理学)、“建构论”(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和“实践论”(实践伦理学)等各种理论进路上分出纷繁复杂的理论和方法,以至每一种理论都可以找到理据驳斥其他理论为“不明所以”或“幼稚无聊”。[2]中国生命伦理学因此成为各种理论话语的试验田,且直观地呈现“大杂烩”的知识学面貌。[3]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人们从事各种理论方法的创建或论证时,一种质疑的声音是我们必须认真地加以对待的。邱仁宗如是问:“现实的、实际的伦理问题能够从伦理学理论推演出解决办法吗?”[4]这一朴素的追问,指向我们在理论逻辑方面未曾深究的问题:生命伦理学在理论逻辑层面如何学会“说中国话”。第三,从实践旨趣看。生命伦理学的实践旨趣,往往通过具体的生命伦理学论题使价值观得以赋形。因而,人们在解决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问题时,亦产生了如何说“中国话”的问题。研究表明,生命伦理学的实践旨趣主要体现在生命伦理学的基本要素中。按照易于为人们理解的方式表述,就是四个环节:1)在实践中发现伦理问题;2)对相关理论进行关联分析以澄清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或原则;3)将探究结果转化为政策;4)实现生命伦理学之目的。①在上述诸环节中,实践旨趣所呈现的价值观诉求,既不能脱离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资源性支持,又不能脱离人类共同价值的指引,它所蕴含的价值观赋形其实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关联、反复博弈的价值实现过程。而对于当代中国的总体实践旨趣而言,它的最大的价值实现过程就是“现代化”。明乎此,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话语内核就不能脱离“中国现代性”的实践关切及其问题症结。因此,无论具体情境中的“殊案决疑”,还是对规范和原则的理性论证,抑或是关于信仰问题的深度辩论,各种表面上看来相距甚远(甚至互不相关)的异质性的生命伦理学探究,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意识到还是未曾意识到,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轴心展开:这就是“中国现代性”的话语凸显。而与之相关的根本实践旨趣乃是:在“遭遇中国现代性”中让生命伦理学说“中国话”。
夜上海论坛 二、语境难题及“语境突围”的问题
对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历史语境、理论逻辑和实践旨趣的“话语症候”的初步分析表明:“语境突围”,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程序共识”和“中国现代性”问题,是推动生命伦理学说“中国话”的关键。循此,透过一种道德形态学的视野,管窥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谱系,就亟须进一步思考与之相关的紧要问题:1)我们如何寻求“语境突围”?2)我们如何达成“基本共识”?3)我们如何应对“中国现代性”问题?这三大问题由于关联到中国形态的生命伦理学在“话语”、“理论”、“实践”三个方面碰到的“普遍性—特殊性”之两歧的难题,如何定位这些问题的性质便需要先行予以说明。该问题的详细展开有待于一种“道德形态学”的理论视野之构画。②[5-6]我们这里仅限于指出,“道德形态学”是从物质形式的结构化及其过程出发,对道德话语、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形态过程进行观察或探究。从道德形态学视野看,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紧要问题,就是从生活世界本身出发揭示那些影响道德进步和文明传承的生命质素的改善是如何呈现为相关的话语方式、理论模式和“合理化形式”上的运动,而这种运动又是如何反作用于那些影响道德进步和文明传承的生命质素之改变的。依此而论,我们需要对中国生命伦理学在道德形态学层面遭遇的“语境难题”进行分析,以回应一个日益紧迫的与生命伦理学的中国话语相关的现实问题。我们姑且称之为中国生命伦理学的总问题。这个问题的完整表述就是:中国生命伦理学如何寻求“语境突围”?中国生命伦理学在双重意义上遭遇“语境难题”。一是在一般的意义上,生命伦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本身即是建立在“语境差异”的基础之上,并以解决“语境难题”为优长。二是在相对特别的意义上,中国生命伦理学还面临自身特有的“语境难题”。就前者而论,我们只需回顾一下关于生命伦理学的各种定义,就会明了我们遭遇的“语境难题”的症结。生命伦理学通常被理解为:“运用伦理学方法,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包括道德见解、决定、行为、政策等进行的系统研究。”①[7]42克劳泽(Clouser)的定义是:生命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领域人类行为的系统研究。[8]115-127亚洲生命伦理学联合会给出的定义是:“生命伦理学是从生物科学和技术及其应用于人类社会和生物圈中提出的哲学的、伦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治疗的、民族的、宗教的、法律、环境的和其他问题的跨学科研究。”②邱仁宗对生命伦理学的理解是:生命伦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要与其他学科一起合作进行跨学科研究,处于伦理学与科学技术、医学的交集处,是规范性的、理性的、应用性的、世俗性的、讲求证据或立足实践的学科。[3]这些定义(或理解)虽然各有侧重,但也有相似之处,即强调“跨学科”或“跨文化”的特点,或是同时强调二者。如果从形态学视角看,我们还会发现它在某些论题的探讨或挖掘方面有“跨时代”的一面。[6]这使得生命伦理学往往在极为不同的语境层面展开,其话语的差异性分布异常广阔,涉及科学技术对人类价值之影响的诸领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道德前提、不同价值诉求的实践主体互不相容的诸理论歧见。单就学科层面的语境差异而论,就分为四个公认的研究领域:1)医者与患者间共同面对的临床生命伦理学问题;2)关于律例与指引的规范生命伦理学问题;3)关注理性基础的理论生命伦理学,它来自哲学、神学,但也包括生命科学,如生物学,尤其是在传统医学上建立起来的伦理道德基础;4)关注精神基础的文化生命伦理学,它把生命伦理与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及意识形态连接起来,探讨生命伦理学如何反映主流文化、核心价值和世界观。[6][9]3语境差异从医患关系、政策法规、道德原则,再到文化根据,往往呈现出大异其趣的面貌,且各自在话语方式上也大相径庭。仅就文化根据而论,就呈现为基督教生命伦理学、儒家生命伦理学、伊斯兰教生命伦理学等宗教语境层面的区隔。此外,即使处在同一语境层面(例如在医患关系层面),也可再分出普遍主义话语类型和特殊主义话语类型的语境问题。生命伦理学的多重语境及其重组、重叠和分形演化,包括“大语境”或“小语境”的复杂格局,必须看成是它在跨文化条件下的沟通理解、跨学科条件下的交叉凝聚和跨时代条件下的传承转化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语境差异的存在,才产生了跨学科、跨文化和跨时代条件下的生命伦理学。这表明,正视语境差异,进而尊重差异,而不是无视差异或削平差异,才是解决“语境突围”的关键。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生命伦理学这门学科得以可能的前提。由此,深入到语境差异发生的肌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语境突围的关键要素在道德形态学视域得到描画。按照笔者一贯的理解,将之概括为三个基本要素。第一,通过跨学科条件下的分类方法进行“问题域还原”[10],突破单一学科语境下问题方式的话语僭越。“问题域还原”是要看清楚问题由以发生的语境以避免无谓的纷争,将各学科的话语资源调动起来融入多元视角,将道德见解或行为引向一种伟大的跨学科的智识平台。第二,通过跨文化条件下的比较方法进行“认知旨趣的拓展”[5],突破单一文化语境下的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以揭破权力的道德伪装。认知旨趣的拓展就是要突破狭隘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藩篱,真实地面对道德多样性现实,将一种互镜式道德探究和互证式伦理商谈融入伟大的跨文化理解之中,于价值图式上进行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诊断和价值扩展。第三,通过跨时代条件下物质形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进行道德形态过程的探究,突破单一时代语境下伦理生活的“话语盲从”以祛除的幽灵。在“社会经济形态的话语批判”中锁定“语境突围”的根本目标:应对道德分歧;重新发现传统;通过“道德形态过程”澄清概念。①对于中国生命伦理学来说,上述一般意义上的“语境难题”同样存在,而且表现日益突出。从生命伦理学由西方发端而扩展成为全球化的“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看,它关注的问题是那些跨越文化差异、学科差异乃至于时代差异的关乎全人类的普遍性问题。如“知情同意”就被视为一条全球公认的处理医患关系的医学伦理学规范。生命伦理学“四原则”(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也被视为具有标杆性的普遍原则。[11]13应该看到,生命伦理学的这种普遍主义诉求是为了建立一种特定实践的平台。我们称之为西方普遍主义模式。从这种普遍主义话语看,任何一种带限定词的所谓“儒家生命伦理学”、“佛家生命伦理学”乃至“中国生命伦理学”都似乎是多余的。②[12]255由此形成了一种“普遍理论—中国应用”的探究模式。简化地表述就是:“1)从与某些社会群体或整个人群的健康、福祉或基本人权相关的伦理问题出发;2)对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法律、条例或政策的缺点或不足提出挑战;3)在通过论证和辩护进行伦理学探究或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法律或政策改革的有用建议。”[3]不难看到,这是一种由“问题—挑战—建议”构成的简捷明了的“应用伦理学”范式。然而,它用来鉴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则主要来自西方普遍主义话语。这产生了从中国视野进行“语境突破”的关键问题,即“如何化解西方普遍主义的话语压迫”。比如说,备受公众指责的“手术签字制度”是否符合知情同意的原则和国际惯例?这问题本身就是从西方普遍主义话语压迫下产生出来的。实际情况表明,我国现行的“手术签字制度”具有中国特色。李恩昌等评论说:“知情同意的病人自主模式到中国演变为病人家庭决定模式是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具体国情的。……家庭的这种功能是西方文化所不能理解也无法给予的。”[13]78-79然而,在2007年发生了“孕妇李丽云致死事件”①后,面对公众对现行“手术签字制度”的指责,当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辩称:“……我们国家现行的签字制度符合知情同意的原则,也符合国际惯例。绝大多数国家目前也是实行了手术签字制度”[13]77。这里,我们把这个案例的是非曲直放到一边,单就一项在中国语境中有着重要意义的知情同意的语境探索模式(即“知情同意的家庭决定模式”)却要用“符合国际惯例”(实际上是符合欧美惯例)的辩词为之进行辩护而言,就足以表明西方普遍主义话语对“中国话语”的压迫。事实上,一种通过“传统的重新发现”以突破西方普遍主义话语霸权的学术努力,一直是中国生命伦理学为自身条件寻求语境辩护或语境突破的特有方式。它强调从传统或本土的文化视角上理解生命伦理学,遵循“中国传统—现代建构”的建构主义进路。这一进路的探究模式所示范的语境回归(即回归中国传统以开出其现代性样态)使生命伦理学直接面对中国语境中“传统与现代性”的跨时代条件下的伦理生活的根源性难题———即从传统中开出现代性的问题。然而,相对单一的文化视角,使得建构论者所诉诸的“语境突围”策略往往受制于与“语境选择”相伴生的文化特殊主义的话语压迫。例如,以目前养老制度改革问题所带来的生命伦理讨论为例,建构论者认为儒家家庭主义理念再加上“孝道”伦理可以为当前中国社会开出“养老”药方———即回归儒化的“家庭养老模式”。然而,这一建议显然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相脱节,它更像是从儒家学说中转化出来的一种说教,带有明显的传统话语的压迫性痕迹。不难看到,中国生命伦理学面临的本身特有的语境难题表现为两个方面的话语压迫,即“西方普遍主义”和“中国传统的文化特殊主义”。这种日益紧张的“话语张力”,使得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似乎充斥着“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之间无妄的纷争。但换一个视角,透过其背后的语境难题,则不能不承认,它又是一种与“古—今”对看、“中—西”互镜的远见紧密相关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的张力”。在其深层,展现了一种世界历史观下话语展开之可能。可概括为与“语境突围”有关的两句话:一是“世界在中国”(即把世界看成在中国之中的世界);二是“中国在世界”(即把中国看成在世界之中的中国)。前者是通过在语境上突破“特殊主义”的局限,使生命伦理学的“中国话语”能够海纳百川,具备包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胸怀,这是我们文化生命的根系之所在。后者是通过对“西方普遍主义”进行解蔽,使中国生命伦理学在体现中国价值或“说中国话”的同时,真正成为世界或全球生命伦理学跨文化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语境突围”就是要正确看待中国与世界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既要以“世界在中国”的中国话语转出我们的“国际化表达”,以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生命伦理学来消解西方普遍主义的话语暴力;另一方面,又要以“中国在世界”的国际视野开放出我们的“中国化表达”,以跨文化对话的中国生命伦理学应对各种文化特殊主义的话语压迫。
三、两大挑战及其应对:基本共识和“中国现代性”
[关键词] 开放获取 开放存储 作者付费模式 商业出版模式 学会出版模式
1 引 言
以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空前,深度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正在见证科学史学家库恩(Thomas Kuhn)所述的“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科技革命带来思考模式的根本变化[1]。
夜上海论坛 万维网的出现和发展,使信息传递与交流更加快速简便,形成信息全球整合的格局;它的创立者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说:“已有的学术交流和期刊出版体系受到了挑战”,“对于学术期刊出版模式,互联网革命将产生更为深远和突破性(disruptive)的影响”[2]。
回顾过去的20年,学术传播模式出现了许多变化。 1991年出现了新型电子期刊预印本文献库arXiv,形成学术圈内论文“自我公布存档(self-archiving)”的新型传播模式,迄今不断扩展壮大[3];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上文献检索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并广泛应用;到2006年,70%的学术期刊(包括纸质-电子期刊)已能网上获取[3]。随着万维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学术交流的新模式[4] ,特别是互动性强的学术性社交网站。 电子期刊的推广使得学术期刊有可能通过网上免费获取,同时也因为营利性学术期刊价格高昂,出现了读者免费的开放获取期刊[5];另一方面,商业出版机构也积极推行期刊数字化,建立了电子期刊的“网上站点特许使用(site license)”,以代替纸质期刊的订阅收藏模式[6]。
夜上海论坛 然而,上述这些只是“渐进式(incremental)”的变化,并不是人们预期的:新技术手段将带来生产经营模式的“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7]。20年来,学术期刊商业性出版体系运作稳定,许多大型出版集团兼并扩充,所出版的期刊在学术界仍占重要地位;特别是每当图书馆与大出版商谈判期刊使用合约期间,更出现气意见纷纭的局面[8]。于是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学术期刊商业出版机构迄今尚未解体(disrupted)?。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9]。
夜上海论坛 电子期刊发展早期,就有学者提出“颠覆性(subversive)”建议:号召专业学者采用简单的新型电子期刊模式来“颠覆”传统期刊模式[10];随后又有百万学者签名、拒绝向传统期刊投稿的“抵制(boycott)”运动[11]。近年来,“开放存取(OA)”运动推动者日益强调“强制措施(mandate)”,从行政命令上升到游说国会立法[12]。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提倡“对抗争议”、促进科研成果有效公众获取(public access)的政府部门征求意见的圆桌会议[13]。
夜上海论坛 9年来,OA运动推行学术期刊的“金色”和“绿色”模式[5],在实践中争议不断[14]。2010年,作为“开放存取运动”最早的电子文献库arXiv,开始向读者收费[15],不得不采取某种“收费获取(toll access)”模式。另一方面,现今大型传统出版机构旗下的学术期刊,除了基本的“收费获取”模式以外,还添加了“开放”与“收费”混合的所谓“混杂获取(hybrid access)”模式[16],最近又纷纷出版“轻度同行评议(light peer-review)”的“开放获取”期刊[17]。
有关OA的情绪化争议[18],近年来在欧洲已有所缓和[19],并且着重于OA模式实践结果的调查研究,例如欧盟支持的SOAP(开放获取出版研究)计划[16]。有关期刊付费方式的争议,将随着期刊模式适应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逐渐淡化。
上述发达国家OA运动的各种宣传内容,包括推行“OA期刊”、“自我存储”、“强制执行”等等,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期刊发展的讨论话题和某种程度的仿效对象。
夜上海论坛 1995年电子期刊开始在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大量收藏[3],发展到现今绝大部分学术期刊已能网上获取[13]。当前需要面对学术论文日益增多、电子期刊网络化更加深入发展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例如,文献更有效的“仓储(repository)”问题[13];特别是如何确立学术论文交流的标准“仓储记录文本VoR(version of record)”、更完善的文献“相互参照检索(cross-reference)”系统以及如何建立期刊“半永久性获取(perpetual access)”全球网络等。
本文通过历史事实和统计数据,初步探讨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OA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引起的各种争议,并指出社会因素对于学术期刊发展模式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2 图书馆、学者与出版界之间的互动
2.1 在十字路口
夜上海论坛 2.1.1 “期刊危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期刊的价格急剧增长(见图1a)[20],远远超过物价指数和图书馆经费的增加;学术期刊的馆藏数量,难以跟上世界学术期刊总量增长的趋势(图1b)。特别是商业出版机构的STM(科学技术医学类)期刊的价格,更是数倍于其他期刊[21];图书馆在挣扎中维持所需订购的学术期刊,占用了图书馆物料经费的其他份额(见图2)[20],也表现在单本著作的购置量减少。
按照美国ARL的统计资料[22],1985-1999年间期刊经费增加270%,而期刊采购量减少6%;部分的单本著作经费挪用于采购期刊,使得单本著作采购量减少26%。在这15年间,期刊每年平均增长9.0%,而单本著作年增长3.9%。
夜上海论坛 为了应对“期刊经费危机”,ARL于1989年指定完成了两份咨询报告[21]。其中一份报告指出:1973-1987年间,四个最大的出版商的期刊每页平均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距逐年递增2.6%-6.7%,以此估算出1987年期刊的利润率高达成本的40%以上;报告中建议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创办不受出版商控制的期刊,对期刊订购合约作竞争性出价[21]。另一份报告比较激进,在列举了图书馆经费危机的重要数据后,号召由学者自行出版期刊以取代出版商;加强宣传,由现有学会、大学等非营利机构来出版研究成果,替代传统的商业出版期刊[20]。
1996年,在一次ARL的会议上,有人提出由100家成员图书馆各提供1万美元,用这100万美元便可创办10个新的电子期刊,与现有昂贵的商业出版STM类期刊相竞争。在此期间ARL向各有关方面积极宣传游说,包括大学的管理层、图书馆、学会、大学出版社等有关人员。随后于1997年创立了“学术出版与学术界资源联盟(SPARC)”[21]。
当时SPARC的使命是起“催化剂”作用,促进学术期刊市场的竞争机制。通过成员图书馆年度期刊采购计划,支持一些高质量的平价期刊。并且认为,最有效的策略是提供资金筹建学术界自办的高质量平价期刊,针对出版商的高价期刊做一对一的竞争。当时创立了11部新的平价期刊[23];例如,SPARC支持创办的Organic Letters(有机快报),是针对出版界已成名的期刊Tetrahedron Letters(四面体快报),定价为后者的1/4;到2002年,影响因子超过了后者[21]。
SPARC还支持了非营利机构创建电子期刊集成文库,特别是BioOne(生物学综合文库)的建立[24]。BioOne诞生的基础,是美国生物科学协会(AIBS)的69个学会出版的70余种期刊,其中有许多是学科的领头期刊。在SPARC、美国泛西部图书馆联盟和堪萨斯大学的支持下,创立了整合型生物学期刊文献库BioOne;后者通过互联网提供平价的、高水平的、超链接的论文全文信息库[25]。随后继续稳步发展,到2007年收录整合的期刊扩充为两部分:文献库BioOne 1包括87种涵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必要收藏”期刊,其中84%的期刊列入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论文排行;文献库BioOne 2 包括61种较新期刊,其中许多是国际性的[26]。
夜上海论坛 SPARC创办初期颇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支持非营利性出版机构的发展、对抗商业出版机构的高价期刊,是很好的经验。
2.1.2 颠覆性建议 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兴起,大量电子期刊出现在网上,图书馆界期望新兴的电子期刊模式能够疏解期刊危机。当时ARL出版了《学术期刊在十字路口(at the cross road关键时刻的抉择)》的报告[10]。这是1994年互联网上一份电子邮件形式进行讨论的记录,主题是一位认知学教授哈纳德(Stevan Harnad)提出的“出版电子期刊的颠覆性(subversive)建议”;他以当时异军突起的电子期刊预印本文库arXiv作为范本,号召学者将自己的原创性预印本,通过简单的互联网服务器“自我公布存档(self-archiving)”,使全球学者能够在网上自由获取进行学术交流,成为开放存取模式的先例。
哈纳德认为[10],这种“学术圈内部(esoteric)”的非营利期刊,免去了传统期刊的编辑发行程序而显著降低成本;“纸质期刊出版者将在学术群体的合作下进行自身改组,并按照电子期刊的低廉价格(每页成本估计小于纸质期刊成本的25%)”,否则只能“眼看学术群体繁衍出新一代的纯电子期刊”。新型期刊的经费“来自预付津贴(作者每页付费、学会会费、大学出版经费、政府的出版津贴)”,而不是来自读者。
夜上海论坛 讨论中,美国化学学会的代表介绍了学会期刊的首印成本(即纯电子期刊成本)占总成本的84.3%;也就是说,以数字化信息系统为基础编辑出版的纸质期刊首印成本,与相应的电子期刊相差不大。期刊成本构成中最大项目是计算机数字化资源处理系统的相关费用(43.4%),其中并未包括美国化学学会许诺的期刊半永久性储存所需的费用[27]。
夜上海论坛 这表明了:上述简单的“学术圈内部(esoteric)”的期刊成本构成,与规模化的传统期刊截然不同;同时,传统的大型期刊正在向电子期刊过渡,并且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改进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过程。
1991年草根建立的arXiv,到1995年已发展成每天流量60 000次的开放存取文献库,并且拥有35 000个用户、涉及70个国家,同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支助[3]。1996年arXiv创办者发表的论文“学术地球村中的胜者与负者”[28],代表了当时提倡电子期刊模式取代传统期刊模式的思潮。
夜上海论坛 2.2 欧登堡漫长的影子下
2.2.1 不同学科的预印本交流 然而,在高能物理学界卓有成效的arXiv模式[3],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学科领域。表1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使用arXiv模式情况的调查结果[29];有的学科不采用这种交流模式,主要原
夜上海论坛 因是该学科的期刊不接受发表过预印本的稿件。学者克林(Rob Kling)认为,推广电子期刊应考虑到“社会因素对于信息交流技术的影响(social shaping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30];他指出各门学科有着不同特点,并且学术论文必须可信(trust),要有经过同行评议的公信力。“高能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乐于迅速广泛交流他们的工作报告预印本,而化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主要阅读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30]。
1999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院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华默斯(Harold Varmus)曾打算推广arXiv模式到生物医学界,建立全国性开放获取的生物医学电子文献库E-Biomed。然而,经过一年的广泛征求意见和讨论,最后采取一种折衷方式:该电子期刊文献库收录同行评议和编辑出版的期刊与论文,允许所收录的传统期刊在出版后延迟若干时间在网上公开,并且不包括自存档预印本,改名为PubMed Central(公共医学文献中心),形成美国NIH支持的、网上开放获取的生命科学全文文献库[31]。学者克林从“社会因素影响(social shaping)”的角度,分析了上述讨论过程中科学家、教授、图书馆员、大学管理层、基金人、政府官员、出版商、大学和学会出版者等各自的行为和互动情况[31],进一步阐明同行评议和学术可信对于生命科学论文期刊的重要作用。
夜上海论坛 2.2.2 开放存取运动 199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Santa Fe召开的会议上[32],提出以元数据(metadata)为基础的文献编目与存取操作软件,便于分散的“自存档”文献库之间进行文献互操作,实现文献搜索的“无缝(seamless)”链接,形成所谓“典藏(repository)”或文献库;例如arXiv类型的“专业典藏(subject-based repository) ”和大学文献的机构典藏(institute repository)。
夜上海论坛 2001年12月,在慈善基金机构OSI(开放社会研究所)等支持下,开放存取国际研讨会召开,起草和发表了“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BOAI)”,并且进一步推广元数据存取软件,规定了通用的“BOAI-元数据收割协议(OAI-PMH)”[5]。这时,电子期刊的推广与科学知识共享的道德信念汇合,形成宣传学术期刊“开放存取(OA)”的运动;呼吁向所有网络使用者免费公开更多科学资源,鼓励科学家以OA方式出版论文,于2003年发表了“柏林宣言”[33]。2000年华默斯离开NIH后,与合作者筹建开放获取的PLoS(科学公共图书馆)杂志;次年,他号召科学家“抵制”向传统期刊投稿,为筹建“开放获取”期刊而开展广泛签名运动。当时有三百万学者签名誓言抵制,然而6个月签名到期后无人付诸行动而一切照旧[11];因为这关系到学者们的工作评价和研究资助体系,学者最终还是抱保守态度。随后,在OSI和其他基金组织资助下,华默斯和他的合作者于2003年开始建立OA模式的PLoS期刊系列,其宗旨是最终取代传统的“付费获取”期刊[34]。2003年,欧洲分子生物学协会(EMBO)召开了主题为“学术期刊在十字路口”的会议,对期刊模式是“革命(revolution)还是进化(evolution)”再次进行讨论[35]。
2.2.3 商业出版机构的成长 怎样会演变成这种局面,还要回溯到学术期刊的起始。加拿大一位史学与文学教授古东(Jean-Claude Guédon)所写的《欧登堡漫长的影子下》[36]在当时广为流传,他指出了学术期刊对于创新科学知识的“社会登记(social registration)作用”,以及“核心”期刊和“科学引文索引”产生的意外影响――使学术期刊的出版事业从绅士俱乐部变为利润丰厚的大产业。
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秘书官欧登堡(Henry Oldenburg)创办了《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用来记录和传播自然科学中的创新知识。欧登堡的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学术期刊的模式,“使得知识创新权利要求(claims)的确立过程”变得“清晰”和“透明”,避免了在此以前科学家采用晦涩的拉丁文字谜(anagram),来宣布自己对某项新知识的首创[36]。
夜上海论坛 该期刊创立了一种同行评议的集体抉择体系,对合格的原创性论文授予正式刊载出版的荣誉,通过期刊发行广泛传播,确保该知识创新申明的有效性[36]。于是,形成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学者通过种种努力获得的创新知识公之于众,以换取一种荣誉性的“象征资本(symbolic capital)”[37],后者可转化为工作职位以及各种有形酬劳,包括赞助。
于是,按照传统期刊模式,完整的学术论文不同于论文预印本(pre-print):它需要通过同行评议、对论文进行筛选和质量控制、确认所可信(trust),然后归档;与此同时,作者论文的原创性贡献获得有效认可(validity),从而提高了作者的学术声誉。
学者作为论文作者,力图把在威望最高的期刊,形成古东所说的“品牌快速效应(quick-branding)”,以捷径方式取得附加声誉。同时,学者又作为期刊读者,力图广泛阅读最代表性的期刊,尽可能详细了解知识进展的前沿,特别是仔细审核学者自己与他人研究工作之间的界线。
夜上海论坛 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研究人员和学术论文、期刊的数量指数式急剧增长。图书馆以有限经费最大程度满足读者需要,编选了包括各门学科的“核心期刊”,作为重点馆藏对象。60年代初出现的“科学引文索引(SCI)”,使“影响因子”直接关联到期刊的声誉评价,明确了各图书馆必要购置的各学科“核心期刊”的范围。基于“SCI影响因子”的核心期刊,因其精英(elite)标签,获得附加的期刊声誉。
夜上海论坛 早先学术论文的出版,都是由学会等非营利机构主持;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会等出版机构已日益不能满足大量论文出版的需要[38]。在此以前出版学术期刊不带来利润,并不引起出版商注意。古东指出[36]:随着一组“核心期刊”的出现――这是各图书馆必要购置的,学术期刊这个过去没有经济利益的领域,突然变成一个“非弹性”的市场,可以从中榨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70年代起,出版商开始大量介入学术期刊的出版;表2说明这一时期学术期刊商业出版份额的增长情况[39]。到2000年,科学技术医学类期刊的营业额为78亿美元,其中商业出版机构占68%,非营利出版机构占32% [40]。出版商并购扩大,增强竞争实力而进一步排挤较小的出版机构,并且更有能力创办新期刊,适应新学科分支的要求。于是,期刊出版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型出版机构。根据ISI数据库中7 710种STM期刊的统计结果(1998年),最大的5个出版商出版的期刊数占总额的37%;出版期刊数大于总额1%的16个出版机构,出版了全部期刊的48%,而出版量小于总额1%的出版机构有2 032个[41]。最近一份期刊价格的报告中(2011年)指出:ISI数据库中将近一半的期刊为 Elsevier、Springer、Wiley-Blackwell、Taylor & Francis和Sage 五大出版商所提供[8]。
2.3 开放存取运动的影响
2.3.1 OA期刊所占份额 随着OA运动宣导者的积极推动,OA期刊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期刊模式。芬兰学者对1 837种期刊(2008年)中出现的OA论文进行统计:由出版者网站上自由获取的论文(包括“纯OA”和“混杂型OA”论文),其数量占论文总量的8.5%;另一种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自由获取的论文手稿本(包括机构典藏和专业典藏论文),其数量占论文总量的11.9%[42]。
夜上海论坛 仅由“典藏”机构通过搜索引擎得到的论文(所谓“绿色通道”论文),包括未经同行评议的论文和已的手稿。如果不考虑这部分论文,上述的8.5%份额,与几种常用期刊指南所载OA论文资料的统计结果相近(2009年OA论文占期刊论文总量的5.9%到7.7%)[43]。不仅是数量问题,期刊的规模化程度对出版效率和期刊质量有显著影响。根据学者统计(2010年):90%以上的OA出版机构只出版1本期刊;50%以上的OA论文刊载于这种仅出一本的OA期刊上[44]。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对学术出版市场的研究报告(2005年)指出:在科技医学类期刊22个不同学科中选出2 707种“顶级(top-tier)”期刊,其中895种由学会、大学等非营利性机构出版(占33%),价格为营利性出版期刊的1/3,并且质量高于营利性期刊[45]。这些都是传统模式的期刊,也是引用率最高、学者阅读最多的。最近的报告指出(2010年),只有11%的OA论文能够载入“ISI期刊引用报告(ISI-JCR)”[15]。主要期刊集中于少数大型传统出版机构的形势未变。图3中表明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期刊经费的增长情况[46]。由于主要电子期刊采取“大宗捆绑交易(the big deal)”方式向图书馆提供使用权,单本期刊的价格统计已无实际意义;“捆绑”供应使得单本期刊和每页论文读取费用下降[47]。在此期间,期刊的订购(或付费使用)经费仍保持相同的高增长率(见图3);随着电子期刊的普遍采用,期刊经费占用图书馆其他经费的现象减轻,单本著作采购量从逐年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然而,图书馆经费的增长始终难以跟上需要,图书期刊经费短缺仍然存在;有人说:当年令人困扰的“期刊危机(serial crisis)”并未化解,目前依然存在“价格承受危机(affordable crisis)”[17]。“欧洲学术出版与研究环境(PEER)”项目的一份学术行为研究报告(2009年)中着重指出:“目前还没有事实表明图书馆因为OA资料的出现而删去原有付费订阅的期刊”[48]。
2.3.2 作者问卷调查 英国CIBER(信息行为与研究评价中心)的学者,从ISI数据库中随机选取5 000多名不同国家期刊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2005年)[49]:作者选择期刊投稿,主要依据期刊的信誉和阅读量,并且与期刊价格无关;作者并不看重自己论文的版权问题(见图4)。
无论是期刊作者或读者,都对付费缺乏兴趣,并且认为目前图书馆对期刊经费支付太多,应该由政府部门、社会基金、产业机构等支付期刊费用(见图5)。 只有40%的学者所根据的研究工作,有外界资助或研究合约。另一方面,有32.3%的学者资助很少(没有资助的论文多于50%),这关系到期刊“作者付费”模式的推广。
夜上海论坛 学者认为OA期刊能够增加期刊获取机会,但是对OA期刊的质量持审慎态度(见图6)。当时的调查显示:30.3%的学者对OA运动有些了解;但是只有9.7%的学者对于机构典藏有些了解,并且38%的学者表示不会把论文存入机构典藏。OA运动热心支持者约有8%,特点是年龄较轻,或者与地缘有关(亚、非、东欧)。
夜上海论坛 最近欧盟委员会资助的SOAP(开放存取出版研究)项目的统计结果(2011年),也得出相同结论[50]:对于38 358名学者的调查发现,89%的学者认为OA对他们的研究领域有益,但是只有8-10%的在OA期刊上。论文很少发表在OA期刊上的原因有:39%的学者提到缺乏作者付费资助,30%的学者谈到他们专业领域缺少信誉高的OA期刊。有评论认为这是OA期刊发展的“困境(quandary)”[51]。
3 问题讨论
夜上海论坛 3.1 马儿可以引到河边,但不能叫它饮水
3.1.1 “自存档”模式 2001年,开放社会研究所(OSI) 促进公众知识获取的“信息计划部门(Information Program)”,在布达佩斯主持召开了学术期刊开放存取(OA)会议;与会的各国学者热烈讨论并确定了OA的定义、策略和执行措施,由此得出学术论文(经过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两种途径:1) 在传统的TA(toll access付费获取) 期刊上,然后自我存储在开放获取的文献库(所谓“绿色”道路);2) 在不向读者收费的新型OA期刊上(所谓“金色”道路)[5]。
早先提出自我存储“颠覆性”建议的哈纳德,是“绿色”道路的主要推动者,他认为:直接运用新型OA期刊替代传统TA期刊的“金色”道路过分漫长,而推行“绿色”道路可以加速这个转变过程;如果发表在传统TA期刊上的论文大部分能够存储在开放获取的文献库中,势必会减少TA期刊订阅数量,从而达到发展OA期刊和取代传统期刊的目的[52]。另一方面,例如OASPA(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协会)以“金色”模式为主,不讨论“绿色”模式,并且不排斥任何出版机构,只要所出版的期刊中有一本纯粹OA期刊,都能加入该协会[53]。
夜上海论坛 古东认为:“绿色”道路带有某种“狡黠”(subtle)和“迷惑性”。对于传统期刊,绿色模式既依靠和利用它,随后又离弃(forget)和企图取代它[54]。这种“自存档”是无组织的(anarchic),造成文献存储分散、零乱和不完整,不成为独立期刊模式和文献主要获取来源。古东指出:“获取(access)”不等于“实际获取能力(accessability)”[54],重要的是“获取”质量与实际效果。
3.1.2 “强制执行” 根据400多所美国大学有关机构典藏的调查资料(2007年),只有10.8%的学校建立了机构仓储(见图7)[55]。
机构典藏的建立和推广者、美国CNI(网络信息联盟)的主管认为:大学机构典藏的任务是管理和传播大学成员创建的数字化资料,包括组织建立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存取、传播和长久储存这些数字资料[56]。据统计(2007年),37%的机构典藏资料为教师的学术和教学资料,其中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资料仅占13%
(包括论文预印本和后印本、电子期刊、电子书籍),另外24%是所谓“灰色文献”(工作报告、会议文献、教学资料等)。此外,还包括41.5%的学生学位论文、13%的电子图片、4.5%的非学术资料和3.0%的历史资料[57]。
与1994年哈纳德提出“颠覆性”建议时不同,“绿色道路”是将传统期刊上已发表的、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利用DSpace等软件“自存档”于大学多学科数字化文献库,实现“无缝”交流。 康奈尔(Cornell)大学的图书馆成员,报告了他们机构典藏的实施情况[58]:2004-2006年间仅存入资料2 646件,在资料库193个DSpace元数据类别中,有些类别甚至是空的(占29%),或者存入资料很少。对其他7个大学文献库的调查也有类似结果。报告中提到:学者对于机构典藏缺少认识和缺乏动力,并且认为利用个人网站或者专业文献库更能突显学科的特点。于是有人指出,“马儿可以引到河边,但不能叫它饮水”[59]。然而哈纳德认为,康奈尔大学机构典藏实行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没有实行“强制执行(mandate)”措施,并且强调机构典藏的主要任务就是“开放获取”[60]。
夜上海论坛 所谓“强制执行”,是用来巩固学者本身已有的、改进论文获取与引用的倾向,不是强迫他们去做所不愿做的事。惠康基金(Wellcome Trust) 对于所资助的研究结果,在时未执行仓储规定时,“试图说服(persuade)作者而不是去惩罚他们[51]”。学者最关心的,是把自己在声誉高的期刊上,不会轻易尝试新的模式[61]。
3.2 陪审团尚在讨论
3.2.1 开放获取与影响因子 一般印象是:网上免费获取的论文阅读多些,下载多些,由此得出论文引用也会多些;一些实际的论文引用情况对比,支持了这种观点[62]。然而,康奈尔大学一位年青学者的工作,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他在相同期刊上随机选取OA论文,与付费获取的论文相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引用率差别并不显著[63]。该作者认为:自行选取OA论文时往往会选质量较高的,而造成引用率提高的假象;论文作者是期刊读者群中的精英部分,对传统订阅期刊没有获取障碍,与OA论文的获取无甚区别,论文引用程度相差不大。
夜上海论坛 对此,某期刊的编辑在《观点》栏中提到:“有关OA论文的引用效果,陪审团尚在讨论”;“我们迫切需要客观、量化的事实根据,来证明OA的效果确实像宣告的那样,而不是来自某种亚宗教信念”[64]。
上述随机选取OA论文的引用情况研究,被认为观察的时间段太短;然而继续观察说明:在的第12、18、24和36个月得到的引用情况,都未发现两者有显著差别[65]。
非OA宣传者较易接受上述结论;然而将此结论推广到所有学科,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66]。
夜上海论坛 3.2.2 不是“免费”获取 华默斯1999年在NIH创立的PubMed Central,是期刊上公开获取的文献库,没有涉及“颠覆”传统期刊模式[31]。2000年他离开NIH后,提出建立PLoS(公共科学图书馆)的构想,号召学者签署公开声明,要求出版商在期刊出版6个月后集中存储于网上公开的文献库,并且在6个月到期后对未执行的出版商进行抵制。这一签名运动未达到预想效果,但是引起政府等科研基金机构的注意和支持,终于在2003年开始出版OA期刊PLoS Biology(生物)[67],次年又出版PLoS Medicine(医学);其目标是针对最著名的顶级传统期刊Nature、Science、Cell、NEJM等展开竞赛[68]。
OA期刊需要适当的、可持续经营的(sustainable)经费收入方式,以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机制。PLoS开始出版的宣传材料中,提到“开放(open)获取”不是“免费(free)获取”,详细介绍了OA期刊作者投稿需要交付费用[69]。
夜上海论坛 如果说传统期刊存在“读者获取”障碍(barrier),那么OA期刊存在“作者投稿”障碍;质量越高的OA期刊,向作者收取的费用越多。在市场规则下,传统期刊的顾客是读者,要考虑期刊对读者是否有用;OA期刊的顾客是作者,要考虑期刊对作者是否有利。这势必会影响到OA期刊的质量,也是迄今OA期刊发展缓慢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作者支付OA期刊的“论文加工费”,通常由论文所依据的研究工作的资助者承担,然而有一部分作者论文对应的工作没有资助或资助很少[49][70]。另外,通过图书馆支付作者费用,则越多,图书馆费用负担越重;在没有OA投稿专项经费时,图书馆可能因经费紧张而取消对作者投稿OA期刊的支持[71]。
夜上海论坛 PLoS 创刊时论文加工费为1 500美元;有人质疑这不足以支撑最高水平期刊所需的费用:“PLoS将自己定调在期刊市场的精英顶端,仅出版最好的、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这意味着将要剔除90%的来稿和非常高的编辑出版费用”[68];“PLoS的收入估计要比实际需要低4-6倍”[68]。到2006年,期刊经费明显入不敷出,PLoS的“论文加工费”增加到 2 500美元;当年开始筹建“轻度”同行评议的PLoS One(综合),大量采纳学术界次级论文,来稿剔除率仅30%,而论文加工费为1 350美元,获取了显著收益,以贴补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的亏损[72]。PLoS One目前成为出版论文数量最多的“巨型(Mega)”期刊”[73]。
夜上海论坛 PLoS出版者的论点是:“全球约有150万篇论文,它们经过分选,发表在大约25 000种期刊上”[73]。PLoS One则面向众多论文中的“长尾”部分,抓住这部分论文的作者(“顾客”)。目前各出版机构(包括传统出版商)纷纷出版这种“轻度”同行评议的OA期刊,这是利用OA模式的巨大“商机”[17]。
夜上海论坛 有记者对PLoS One出版的某些论文取舍不当和编辑草率之处提出询问,而未获得答复;该记者对此进行评论分析,并且联系到PLoS的创刊由来,指出它偏离了原先的主张,现在是“为OA不惜一切(OA at all costs)”[17]。
3.3 提高质量与降低价格
从历史过程来看,ARL当初成立SPARC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期刊价格增长过快引起图书馆经费短缺问题,当时针对出版商期刊的价格垄断采取应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后来SPARC的活动重心转移到讨论期刊“网上获取(access)”问题,它的论坛成为OA运动代表性宣传阵地[74],而期刊的“价格承受(affordable)”问题依然存在。“出版商为何迄今尚未解体”引起的热烈讨论,又一次唤起对于期刊“价格承受”问题的注意。
20年来期刊的“开放获取”经过热烈争论和初步实践,已经引起普遍关注。出版商乐于针对期刊获取问题进行讨论(他们提出学术圈内的学者基本上没有期刊获取问题,一般公众和第三世界的期刊获取也有针对性解决措施[75]),这就分散了对出版商价格垄断问题的注意。另一方面,如果不顾及其他,将期刊是否“开放获取”放在首位,势必淡化出版商与非营利出版机构的差别[76],其结果是最有实力与出版商相抗衡的学术出版群体得不到有力支持。
夜上海论坛 图书馆界的感受,则是20年来期刊经费的沉重负担始终存在。有一位资深的图书馆工作者(她是1989年ARL指定的“期刊经费危机”调查报告的作者[20],曾以《学术期刊在十字路口》为书名热情洋溢地编辑1994年“颠覆性建议”的讨论记录[10],并且撰文追踪了20世纪整个90年代电子期刊的逐年发展[77]),在论及当前的热烈争论时有些迷茫,像“多色冰激凌”那样多姿的期刊模式(包括不同情况以及混杂型),似乎各有长短之处[78];然而图书馆员首要的考虑因素,不是某种信念,而是期刊的“质量”与“价格”[79]。这是图书馆员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 Kuhn T.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M]. 3rd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夜上海论坛 [2] Berners-Lee T, Hendler J. Scientific publishing on the semantic web [J]. Nature, 2001, 410(6832): 1023-1024.
[3] 崔丽芬. 电子期刊对于学术交流模式的影响: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讨论[J]. 现代情报, 2011, 31(1): 160-166.
夜上海论坛 [4] Maron N L, Smith K K. Current models of digit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by Ithaka for 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M]. Washington DC: ARL Publications, 2008.
[5]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EB/OL]. [2011-10-15].省略/openaccess.
[6] Elsevier. E-journals at Elsevier[EB/OL]. [2011-10-15]. 省略.
[7] Christensen 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ll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8] Bosch S, Henderson K, Klusendorf H.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11: Under pressure, times are changing[EB/OL]. Library Journal, Academic Newswire, 2011-4-14.[2011-10-15]..
[13]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roundtable[R/OL].[2011-10-15]. .
[25] Alexander A, Goodyear M. The development of BioOne: Changing the role of research librarie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0, 5(3). [2011-10-15]. .
[30] Kling R, McKim G. Not just a matter of time: Field differences and the shaping of electronic media in supporting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51(14): 1306-1320.
[31] Kling R, Fortuna J, King A. The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of E-Biomed into PubMed Central [R]. Center for Social Informatics, No.WP-01-03.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2001.
[32] Van de Sompel H, Lagoze C. The Santa Fe convention of the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J]. D-Lib Magazine, 2000, 6(2) . [2011-10-15]. .
夜上海论坛 [33] 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EB/OL]. [2011-10-15]. .
夜上海论坛 [58] Davis P M, Connolly M.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Evaluating the reasons for non-use of Cornell University’s installation of DSpace [J]. D-Lib Magazine, 2007, 13(3/4). [2011-10-15]. .
[59] Poynder R. Ten years after [J]. Information Today, 2004, 21(9):1-2.
夜上海论坛 [60] Harnad S. Why Cornell’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nearly empty[EB/OL].[2011-10-15]. .
夜上海论坛 [63] Davis P M, Lewenstein B V, Simon D H, et al. Open access publishing, article downloads, and citation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BMJ, 2008, 337(7665): a568.
夜上海论坛 [64] Flaxbart D. On impact of OA, the jury is still out [J].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anship, 2008(54).[2011-10-15]. .
[65] Davis P M. Open access, readership, citation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cientific journal Publishing [J]. The FASEB Journal, 2011, 25(7):2129-2134.
夜上海论坛 [66] Finch A. Open access and citations: Is there really an advantage? [EB/OL]. Publishing News, 2011-5-11. [2011-10-15]. blogs.省略/publishingnews.
[67] Twyman N. Launching PLoS Biology: Six months in the open [J]. Serials:The Journal for the Serials Community, 2004, 17(2):127-131.
夜上海论坛 [68] Butler D. Scientific publishing: Who will pay for open access? [J]. Nature, 2003, 425(6958): 554-555.
[69] PLoS. Publication fees[EB/OL]. [2011-10-15]. 省略/publish/.
[70] Warlock K. The pros and cons of open access[EB/OL]. Nature Web Focus, 2004-9-13.[2011-10-15]. 省略/nature/focus/accessdebate/.
[71] Gawrylewski A. Yale dumps BioMed Central [EB/OL]. The Scientist, 2007-7-31. [2011-10-15]. classic.省略/news/display/53450.
[72] Butler D. PLoS stays afloat with bulk publishing [J]. Nature, 2008, 454(7200):11-11.
[73] Binfield P. PLoS ONE and the rise of the open access mega journal, 2011[EB/OL]. [2011-10-15].省略/PBinfield/SSP-presentation4.
[74] SPARC. Open access newsletter & forum[EB/OL]. [2011-10-15]. 省略/sparc/publications/soan.
夜上海论坛 [75] Elsevier. 1) Elsevier’s position on access, 2) Current situation, 3) On universal access and open access[EB/OL]. [2011-10-15]. 省略.
[76] Warlock K. Will open access prove a blessing or a curse to learned societies? [EB/OL]. Nature Web Focus, 2004-3-25. [2011-10-15]. 省略/nature/focus/accessdebate/.
[77] Okerson A. Are we there yet? Online e-resources ten years after [J]. Library Trends, 2000, 48(4): 671-693.
夜上海论坛 [78] Okerson A. Six flavors of open access: Successes and possibilities for STM journals [J]. Liber Quarterly, 2004, 14(3/4):33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