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人才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夜上海论坛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夜上海论坛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夜上海论坛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夜上海论坛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夜上海论坛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夜上海论坛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夜上海论坛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夜上海论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夜上海论坛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夜上海论坛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夜上海论坛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夜上海论坛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夜上海论坛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夜上海论坛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夜上海论坛 2.创新课程体系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夜上海论坛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夜上海论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夜上海论坛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夜上海论坛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夜上海论坛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夜上海论坛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夜上海论坛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夜上海论坛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夜上海论坛 3.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教育
夜上海论坛 “十五”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初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不少高职院校亦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实用主义倾向,如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大学的工具理性被过度夸大,而人文精神及素养却日渐萎缩。
夜上海论坛 1 我院旅游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夜上海论坛 从教以来,迎来送往一批批的专业学生,虽有不同,但共性也比较明显,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想观念淡漠,价值方向迷失
夜上海论坛 当谈及你为什么上大学?大多数的同学都会说: “找一个好的工作,多多赚钱,好好享受生活,有一个好的家庭。”,并把能拿到毕业文凭作为上学的最高目标。同时,他们重物质利益、经济实惠。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把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唯一标准。精神世界空虚、迷惘。
1.2 学习劲头不足,思想趋于片面
夜上海论坛 相当的一大部分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动力不足。与此同时,面对现实社会中局部的阴暗面,他们常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要么过分夸大 ,要么遇事抓不住其主流和本质,表现出情绪化、主观化、偏激化 、极端化。
1.3 奉献理念淡化,功利色彩浓厚
一些学生时刻以“自我”为中心。实际生活中,他们往往过于注重实用,重视现实,恪守 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 ,而忽视个人对集体 、社会的义务,缺少群体观念,缺乏集体的团队精神。行为上表现出无私奉献少,个人功利主义倾向强烈。如在就业问题上,他们不是选择到“祖 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是到能“赚钱最多的地方去”。
1.4 文化素质低下,责任意识缺乏
夜上海论坛 大部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文化功底较差,艺术修养不高,欣赏品位较低。也有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如简历造假 、考试作弊、忘恩负义,根本没有报效党和国家培育之恩的意识。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一味放纵自己,直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等。
夜上海论坛 2 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夜上海论坛 2.1 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文化的内容和样式,其主流是儒、道、释三家文化,主体是儒家学说及其思想。儒家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和生活样式等等。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往往与其传统文化修养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对祖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那不仅是莫大遗憾,还可能被人看做是浅薄的表现。因此,仅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来说,也应该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2 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夜上海论坛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 学习越多,历史底蕴就会越深厚,犯错误特别是重犯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小,解决问题的智慧、办法也就越多,面对挑战时也会更沉着,更有信心。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百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学生应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便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理性。失去这些环节,也将会丧失解决现实生存困境的智慧、能力和方法。
2.3 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夜上海论坛 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强调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
2.4 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夜上海论坛 当今,由于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缺乏明确的目标,理想人格失衡,一切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至上追求,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体会。如能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公而忘私的价值取向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3 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尝试与效果
众所周知,旅游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对旅游行业和企业大量走访调查和毕业生反馈基础上,结合生源变化的趋势,我们将着眼点放在提升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角度,从传统中汲取养料,并以2012级新生为试点,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在入学教育阶段,延长军训时间,进一步加强半军事化管理,利用间休时间,以《弟子规》为突破口,进行传统经典的诵读。为了让学生能融入这种文化氛围,全体教师先行示范,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与此同时,开展诵读经典比赛、“为妈妈洗脚”等一系列活动,将经典学习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们在读、做的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感悟、升华、进而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2、邀请区域内知名的国学大师,为学生解读经典,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在自身的人格塑造、素质提升方面的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强化学生日常礼貌礼仪的训练和养成。使学生在站、立、行、走等个人形象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正如其他专业学生和老师的评价那样:“人文科学美女多、帅哥也不错”。正是学生们的坚持和老师们的努力的真实写照。
夜上海论坛 3、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训中。为了使传统文化的学习能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我们从行业特点和学生“出口”分析入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重新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并鼓励教师勇于探索,开发出有特色、有新意、有效果的新课程,借鉴和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生们“动起来”,在“做中学、学中思、思后做”,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们普遍反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并使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悠远,积淀和蕴涵着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们会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大学生人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林.大学生综合素质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冯进 高校成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I]成 人教育,2004,(9)
[3]王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I].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夜上海论坛 [4]马延龙.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夜上海论坛 一、体育的文化现象
“文化”一词,历来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对其众说纷纭,足见这一概念是有一定的模糊性。从辨证的观点出发,“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理解,对“文化”的广义理解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新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方面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故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适应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具体地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本文由收集整理,是社会实践的结晶,是构成社会诸种现象和事物的复合体。它除了以教育、科学、艺术等为组成部分外,还包括体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关系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体育文化等。
夜上海论坛 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认识,便产生了综合全部体育活动的概念——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必将成为21世纪与传统的其他文化相融相进的文化领域里的主题。
“体育文化”一词,最初直译为“身体文化”。19世纪末,“身体文化”一词被广泛地加以解释和使用。法国阿莫罗斯体操派认为身体文化可以直接理解为锻炼身体的规律;法国演员德尔萨特创编的身体演练形式,以“德尔萨特身体文化”之名在美国妇女中风行一时,这种动作和姿态来表示情感的健身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现代舞和艺术体操的诞生。到20世纪,对身体文化这一概念的解释和使用更为多样化。有人认为身体文化就是身体锻炼;有人认为身体文化是旨在促进健康和增加体力的身体运动体系,是与自然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的人为的体育形式;也有人认为身体运动不仅要用科学来解释,它还可以显示出生命的旋律和美,是文化的表现体。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把“身体文化”作为关于体育的广义概念来使用,认为它是整个文化的组成部分。
夜上海论坛 体育文化虽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但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体育具有继承性,因而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时,必须追溯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体育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内在联系,抓住主要环节,寻找它的特殊规律。
二、传统文化与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以民族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民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精神、风俗习惯、传统与道德、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等,构成了传统文化的特征。
夜上海论坛 传统是由复杂的历史构成的,是一定区域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的人们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生成、积累、稳定了的经济、文化、心理、艺术、道德、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因素与特征的组合体,含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的语言、宗教、精神、道德、艺术、民族气质等,构成了各种传统文化,标明了一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体育活动方面表现出了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现出较强的民族特征。
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特征的前提,也是传统体育各具特色的基本条件。牧民善骑,狩猎民族善弓弩;北方喜溜冰雪,南方喜水划舟,这些都是长期共同劳动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传统项目。今天,如此狭小局限的这些民族体育活动项目,已走上国际化轨道,亦将成为21世纪体育文化所不可缺少的一大景观。
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因素,是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的特点在精神上的反映,也可以称为民族性格或共同心理状态。它具体表现于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生活风尚与宗教活动中。传统文体对于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于某一时代民族或阶级的人们所共有的东西,如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社会风俗、人情世态之类,一经形成,就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中国的民间体育活动划龙舟、踢毽子,西班牙的斗牛,日本的相扑,泰国的泰拳等,都是能够体现民族性格的体育项目,充分反映出传统文化给体育带来的民族性。
三、传统文化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体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也必将是2l世纪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夜上海论坛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应改进教学模式,着力于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社会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以文化知识为核心,具备一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人才的特点与现状
夜上海论坛 应用人才,顾名思义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技术,创造出新产品,体现出超强的智慧能量。这类人才有一定的挑战精神和创造能力,具备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自主意识,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用。应用人才是难得的人才,具有超凡的人际交往和融合能力,会同他人吸收外界信息,使信息转化成经济效益。应用人才是人民生活水准提升需要的人才,他们高屋建瓴能把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使知识转化成经济,推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应用技术人才可谓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灵魂和中坚力量。
夜上海论坛 因此,推动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尤其需要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却极端缺乏。究其原因,大学遵循的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表现为口头理论强,应用能力差,会说不会做,严重制约了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所学的文化知识难以转化为产品,无形中阻碍了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
具体到课堂教学,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课,一是老师的教学手段保守、传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上课讲到下课,老师累得不轻,学生无动于衷。期末考查学生就抄笔记,从网上下载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无用,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课周一学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的边缘化,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传播,严重违背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夜上海论坛 二是学生重工业专业课,轻人文文化课。工业院校的学生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是必修课;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选修课,并且一周一节,无形中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忽略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课堂上手机不离手,沉溺于手机网络,被老师们称作低头族。试想,大学生不读中外名著、哲学历史,不读唐诗宋词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人文知识匮乏,制约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人文知识匮乏,影响书面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事实正如此,在校工科学生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启事和实验报告就表达不清楚,毕业论文错别字、病句不时出现。同时,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少,社会常识也少,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难以与人交往。这样的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怎样洽谈业务,怎样制造新产品?这样不会做人何谈做事,事做不好,就称不上人才。针对这种现状,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亟待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传播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夜上海论坛 二、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夜上海论坛 著名学者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精神,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传统,没有文化精神,则不打自垮。”[2]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与其所学的工科专业对接起来,更有利于培养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人才。
1.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既是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强的观念基因,又是中国文化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精神基础,并且是中国文化影响力呈发散状扩大的原因之一。”[3]它可以提升人的品格,催人奋进。教学时应抓契机,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及时传授,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夜上海论坛 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对于三本的学生来说,不好接受,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入手,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如讲“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联系人遇到惊讶的事情会怎么说,男生女生谈恋爱发誓会怎么说,最后告诉学生“天人合一”早已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人在不同的时期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就应负不同的责任,具体到学生,处于为人子的地位,怎样才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通过讲授与讨论,学生认识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的尽孝,在学习和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孝亲品德,树立了刚健有为不断进取的向上精神。
2.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内涵建设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重在应用。首先要明确工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夜上海论坛 其次应结合所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讨。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激情,好奇,好学,经常坐在教室听、记,一下子让他们动起手来,很兴奋,也很乐意,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在动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应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要渗进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如讲礼仪文化,让学生亲自迎送宾客,培养学生站姿、坐姿;同时鼓励学生为宴桌排座位等。这一切都是人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学生在接受人文知识中动手,在提高人文素质中实践,遵循了工业院校培养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把握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十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使大学生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源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给人带来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成果,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产物。创造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关联,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有专家认为创造性思维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因此,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能应用,另一方面会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首要是鼓励学生走新路。笔者在讲文字文化时,讲到了“舟”字,舟就是先民在对木头观察中发现了木头的浮力,然后将一根木头两头掏空发明的。然后,引用鲁迅先生《故乡》中的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料学生结合自家药材生意——一家好做,多家不好做,提出:“走的人多了便没有路。”教师鼓励学生想解决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发难不是坏事,是思维在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发难、发问,在发难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4.借鉴传统的处事方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古人云:“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将来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与人交往,懂得人情事理,才能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利于自己的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有人说,学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想,而是教会学生懂事、教会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受父母的宠爱,造就了他们个人利益为重,人际交往礼仪欠缺,不懂得关心别人。作为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懂得人情事理。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蕴含着一定的人情事理、待人处事的方法。如恭、宽、敏、惠、仁,不但对传统社会先民有用,而且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它教人以谦虚、谨慎、宽厚、爱人态度和品德,这对学生待人处事非常重要,笔者一方面传授知识,一方面让学生谈在班级与同学如何相处、在寝室与室友如何相处的情况,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问的是生活中的事,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谈各自的处事方法和不足时,老师结合传统优秀处事方法引导,教学生以人际交往。“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4]由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但是基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更是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今人的行为准则,对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用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现实性和时效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自强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文化传承;人文通识;高校应用型人才;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19-02
一、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地方性高校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育教学课程,积极探索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创建应用型特色培养的院校,更应该构建人文通识的课程体系,对人文通识的教育体系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以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文通识课程不仅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性教学,还能主要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所谓人文通识课程,就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与模式。从学科的角度上来说,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较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较清晰;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满足了专业课程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想方式,形成了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混合模式。
二、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分析
1.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之间差异较大。目前由于教育改革的要求,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也遵循了国家的规定,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课程的安排,这也导致了学校之间对于主修课程设置的差异不是很大,主修及主体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学习等。但对于文化素质教学的进行来说,各高校的教学安排则有很大的不同,各有特色。人文通识教育主要承担起了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的重任,而人文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实践基础,尽管各院校人文通识的课程设置有所差异,但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通过了解人文通识课程的设置状况,仍然可以了解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并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2.缺少浓厚的文化积淀以及高度的文化自觉性。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上来说,目前我国各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还缺少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中,人文通识课程的设置十分重要,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体系构建和实施,它是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是完成历史使命的主要途径,也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技能。因此,针对目前人文通识课程缺少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性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寻找原因,不断积累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提高文化的自觉性。各高校要充分整合和利用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师资力量,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重大地延伸和拓展,为我国人文通识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贡献力量。
夜上海论坛 3.国内外的通识教育模式存在差异。目前各国都在积极地适应教育改革形式,努力地探索适合本国的通识教育教学的模式。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其他国家不同,这也决定了我国的人文通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人文通识的设置一般以体验课程或者共同学习的课程形式来进行,主要追求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性,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许多国外的学校会要求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以人文通识教育为主,重视和强调人文通识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设置和开设多元化、跨专业的学科,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和丰富的知识。可以说,国外对于人文通识教育的构建模式在应用型人才中的应用,为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实施人文通识教育提供了依据。因此,我国目前十分重视人文通识课程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人文素质教育。我国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以及人文修养,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所在。
三、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建构策略
1.充分认识人文通识教育的理念及作用。人文通识课程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人文通识的教育理念及作用是有效实施人文通识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和要求。人文通识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理念是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健全人格,在檠生提供丰富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然而,很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完全理解人文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内涵,很难提高人文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明确人文通识课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致性,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蕴藏于人文通识课程中,强调人文通识学科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人文通识教育教学的作用和主要目标在于通过人文通识的教育理念,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夜上海论坛 2.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人文通识课程是所有课程的基础,是人文素质提高的关键。但人文素质课程又不像其他课程一样,具有可操作性,人文素质课程本身就相对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将人文通识课程融入于应用型人才的创建和构建时,要注重人文通识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各高校需要精心地筛选和构建人文通识课程,科学合理地规划人文通识课程的实施,争取最大限度地覆盖所有的知识点和传统文化,来保障文化的传播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很好地传承下去。科学合理地构建人文通识的课程体系,首先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融合性与差异性,还要注意对各种文化的传承和关注。其次,科学合理地构建人文通识课程体系,要强调宽度和深度的融合,即要求认为通识课程不仅要涉及的范围足够广,还要有一定的深意和可探究性,能够使学生学习完人文通识课程后,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合理科学地构建人文通识的课程体系,可以借鉴和结合国外的相关成果,但还是要根据我们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定位,切不能盲目模仿,要有自己的特点。例如,我们可以在思想道德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的道德元素,也可以将理论或西方经典的哲学思想与中国的发展情况和国情结合起来。如此构建的人文通识教学体系更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注重人文通识课程的形式多样性。人文通识课程在应用型人才中的构建,要注重课程的多样性,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丰富的、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除了基础的教学课程外,各高校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开设与人文通识课程相关的系列讲座、邀请著名的专家来学校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学生的专业或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特定的相关人文通识教学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将一些专家讲座的视频以及相关资料到网站上,以供学生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下载和学习。要鼓励学生们阅读一些经典的著作或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选修课,通过考核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另外,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通识理念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多向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总结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部门的共同配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构建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我们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突破应用型人才体系培养的固有模式,强调人文通识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强调人文通识课程在提高文化传承和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建构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乐平.高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我校人文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初步构想[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05):72-78.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统文化;融入
随着外语教学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逐步得到加强。而我国的许多外语院校也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等现实需要为目的的原则。河北传媒学院作为以艺术类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其外语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理性地审视“艺术类外语人才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教育”的关系,在充分重视学生外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有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夜上海论坛 一、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
为了更理性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课题组在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组织了问卷调查。针对国际传播学院2014级和2015级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15名青年教师共计198余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0份。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虽然在语言学习中会有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但是母语的语言功底对外语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95%以上的被访者认为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加强汉语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学习。70%的被访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遭遇母语的“失语”现象,认为在外语人才培养中非常有必要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我们的外语类程在讲授语言专业技能和传播外来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从文化的相通性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外传播方面远远不足。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要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传承中国特色文化和进行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的需要。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语言之间有很多普遍现象,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是以我们的母语为参照,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过滤”,其中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必须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背景,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
夜上海论坛 从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来看,大学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语表达方面却不尽人意。所以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外语专业人才,要成为国际交流的使者,承担“学习世界文化、传递中国声音”的跨文化交流的使命,就需要在语言文化学习中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眼光。
夜上海论坛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外语教学中的途径
夜上海论坛 为了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地融入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评价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素养等环节进行改进。目前国际传播学院对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的学生以及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开设了跨文化交际、涉外礼仪、西方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并且加强了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外语言比较等课程的比重。在教材选择方面除了选用国内高校较为权威的专业教材之外,也在自编教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也从传统的语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评价逐渐转向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以论题研讨和论文形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正在被广泛采纳。课堂组织尤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性、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在这些课程开设一年以来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夜上海论坛 在外语人才培养中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改善外语专业课教学存在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的缺失的现象;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因素的了解和理解;强化我国艺术类外语人才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切实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俊杰.90 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0).
>> 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热”与“冷”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造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人才培养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文化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民族学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等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院校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整合与传承 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试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浅谈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 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传承美的民族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夜上海论坛 [7][9]吴婷婷,张栋科,史玉丁. 民族文化融入渝东南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5(9):34-37.
夜上海论坛 [8]张雪梅. 民族地区高校民间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探讨[J]. 凯里学院学报,2011(4):151-155.
夜上海论坛 [10]王佩.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人才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13(2):9-12.
[11]逯长春.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价值、课程与模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90-93.
夜上海论坛 [13]王屹,李春春.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1.119.301.414.
[14]韦舟. 打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5):17-18.
夜上海论坛 传承、改革与创新是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重要途径。文化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日益增长,其质量的提高,基础在于传承,举措在于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因此,传承要有新形式,改革要有新突破,创新要有新成果。不善于传承汲取,改革便失去了基础;不善于改革改造,创新便失去了思路;不善于创新突破,传承便失去了活力。因此,三者是相辅相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就是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剔除糟粕,使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得到认可;传承传统文化就是要把其作为具备科学价值的一种文化形态,让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了解到其科学价值的所在,让传统文化可以得到好的宏扬与利用;传承传统文化要善于发现优良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与价值,维护传统民族文化所带有基本元素,让传统文化保持其“原滋原味”;传承传统优良文化要合理、科学地与当代文化紧密结合,使优良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大众前进的精神力量。改革就是要科学合理有效地改革文化管理体制,第一要优化管理结构,妥善解决职能交叉部门分管不明确的问题,也要解决管理领域出现空白的问题;第二是设立相关立法,合理改善文化政策,丰富对文化事业的管理手段,使管理方式更加灵活;最后是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奖励机制或竞争机制,通过一定的政策来鼓励竞争,奖励优秀工作者,最佳工作团体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就是要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坚持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即提高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文化产品的生命力与竞争力。要充分运用现代化高新技术在文化生产发展中的运用,加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用现代化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与文化产业生产有关的新兴生产行业或产业群成长;要充分运用现代化高新技术手段改良改造陈旧的过时的文化生产,开发新兴文化生产活动与产业;要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与革新文化生产与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更新技术装备,增加技术含量;培养组织科研力量,开发新产品;加强文化生产、加速文化资源网络化、数字化、系统化建设的进程,实现我国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从而产出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文化产品。
2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应制定规划,调整结构,加大资本投入
提升文化产品质量首先要制定一个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应该因地制宜,从各个城市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城市与地区的不同情况,设定好文化产业布局,制定好文化产业规划。同时,文化产业规划也应该纳入到城市整体编制与规划制定当中。应该让文化产业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同步进行,使文化产业规划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参考,让城市总体规划给文化产业规划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让文化产业规划进入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使之具体细化更加规范化,并制定出更多符合城市需求的发展策略及文化产业规划。大力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是也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一是调整文化产业规模结构,应加快文化产业从仅仅依靠产品数量的发展模式向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社会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大力加强经济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运用联合、兼并、重组等现代企业的运作手段,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型文化企业和集团。二是调整文化产业区域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文化产业在全国性的发展也要向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一样,东西并重,先发展的带动后发展的,形成东中西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三是调整文化产业技术机构,应充分利用现代生产方式及先进科学技术,调整技术结构,改造传统的文化生产模式及传播方式,扩展产业链,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推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研发新型文化产品及服务,提升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是大力提升文化产业产品质量的有力法宝。加大文化产业资本投入,光靠国家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还应该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逐步完善国家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鼓励非国有经济参与文化建设,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以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表示会加大资本投入、设立发展基金及扩大文化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大力繁荣文化事业。财政部门将设立国家文化发展专项基金项目,各个省市也都有各自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同时扩大对一些文化项目的支持额度,让资金问题不再成为阻碍文化事业发展的畔脚石;第二是创新资金投入与管理的方式重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第三是各级财政部门切实加大财政文化资金投入,以确保全年预算目标;最后政府部门鼓励扩大文化消费,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提供适当补贴等。同时,要把一些成功及有说服力的文化生产投资案例展现给大众,让更多的人对文化产业投资产生兴趣以吸引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同时让投资者对文化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夜上海论坛 3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应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黑龙江;文化发展;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47-03
夜上海论坛 文化对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发展起重要的基础作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教育是文化创承与创新的重要方式。文化与教育具有交互价值,本质上都是推动人的发展。
一、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文化是教育之根,是教育的本性。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素材和内在动力,离开了文化的根基,教育发展将如无源之水。文化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水平,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性质。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
教育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作为增进人们知识与技能以及影响人们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特殊过程,同时也对文化起着重要的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选择文化、保存和传递文化(将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能力、素质)、创新文化以及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
教育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与生俱来的联系,二者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按照各自的规律运动、发展和变迁。
二、黑龙江省的文化特点及文化建设概述
黑龙江省的文化以“大”为美,具有阳刚、豪放、粗犷之风骨。黑龙江省有大平原、大森林、大山大岭、大江大河、大油田、大煤矿、大农业等;高纬度的自然地理位置使这里了独特的冰雪文化;黑龙江人豪爽大气,正是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造就了黑龙江省“大美大爱”的文化风骨。黑龙江省文化的构成有三种元素:一是历代土著民族创造的文化;二是流播到黑龙江的中原文化;三是近现代影响黑龙江流域的俄、日、犹太外国文化。这些文化元素经过碰撞、冲突、选择,最后融合为一种具有统一文化精神与文化风格的地域文化。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质是“南北交汇、中西合璧、开放包容、开拓自强”。这种特质的优势在于综合,实质是开拓和创造,既体现优良的文化传统,又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相一致,还包含文化现代化因素。黑龙江省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它的最为显著的三大特征:文化基调的雄健性,文化承载的多元性,文化积淀的浅表性。
夜上海论坛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先后提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文化立省,文化兴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文化发展目标和战略。全省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1年,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6个,公共图书馆107个,各级各类博物馆152个。基层文化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省委省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十大工程”,以农村为重点,以县、乡两级文化工作机构建设为切入点,加紧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权益。全省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机构达到6.59万个,从业人员36万人,实现增加值285亿元,增长率达36%,增速是全省GDP同期增速的3倍。文化产业在取得经济效益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推动了社会效益的发展。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全省总体上已迈进文化消费需求旺盛阶段,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大力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产业集聚步伐加快,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目前,全省已建或在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带动了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艺术品生产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网络信息、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兴起,引进建设了中国国际音乐之城、中国云谷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尽管全省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但仍存在文化产业总量小,发展结构不平衡,文化消费水平低,媒体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出版、网络技术、文化创意、文化运营等高端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
三、黑龙江省教育推动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弘扬黑龙江文化
夜上海论坛 教育要在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黑龙江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黑龙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其次,要大力弘扬黑龙江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开拓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品格,如“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突破高寒地区精神”、“闯关东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开展“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第三,要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现代公民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道德品格教育。第四,要通过课程、教材、教学等多个渠道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教育与渗透,更好地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可以将能够反映黑龙江文化特色的、优秀的、经典的民歌民乐、民舞、冰雪画、剪纸、木雕、冰雪体育运动等内容编入学校的音乐、美术和体育教材,将本地区的优秀精神作为素材编入德育等教材,作为基础性课程内容。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文化育人
育人的过程就是以文化人的过程。育人作为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是传播知识和创新知识,更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观,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要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一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成才观;二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三要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四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五要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协同的育人环境;六要在政府方面建立推行素质教育的问责制度。
(三)培养文化人才,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文化人才的培养、开发与文化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急需四大类高端人才:艺术创意人才、策划服务人才、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为此,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要积极开展培养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工作。可考虑在具备条件的高校逐步开设有关文化产业的专业和院系,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也可考虑将与文化产业联系紧密的学校转型为培养文化人才的专业院校,使文化产业的专业学历教育能得到国家的承认和社会认可。其次,发展文化产业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可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办,也可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网络教育办学机构。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应整合和利用产、学、研的力量,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三要注重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文化、艺术和创意等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本地居民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位。
(四)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夜上海论坛 高校具有学科齐全、人才密集、成果丰富的优势,是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基地,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文化建设中,高校首先要肩负起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此,一要依托雄厚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优势,大批培养包括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管理运营类人才、文化技术人才等各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要做好文化理论研究及其成果的宣传、普及和转化工作。依托综合的学科资源和研究资源优势,围绕区域文化建设发展的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应用问题,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建设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三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既要推动自身产出的文化精品走向世界,又要注意研究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并以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为载体,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四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成果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化工作,直接参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人才培训基地、文化产业创新基地和文化创意产品孵化基地等,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其次,高校要做好自身的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黑龙江特点的高校文化。为此,高校一要凝练核心办学理念,理念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文化育人体现在理念的指导和影响上;二要开展民族精神基本经典教育,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三要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创设个性化课程和重视实践性课程;四要重视教学文化的培育,高校是通过教学活动也可以说是人才培养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承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理念和制度层面建立教学文化;五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及加强作风和社团建设等。
夜上海论坛 (五)各级各类学校要多方位为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服务
学校是分布最为广泛、遍布城镇乡村的公共文化机构,应该在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各级各类学校应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动员广大师生在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将文体设施适度地向社会开放,等等。
参考文献:
[1]白亚光.推进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03).
[2]陈晓文.文化发展必须教育先行[J].新湘评论,2012,(07).
夜上海论坛 [3]高润红.试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09,(35).
夜上海论坛 [4]刘献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的理性思考[C]//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夜上海论坛 [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J].上海教育,2012,(5).
关键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建设;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78 -03
夜上海论坛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加快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难得的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人才,文化产业则更是如此。人才的短缺,尤其是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短缺,已经束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领军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江苏省文化产业近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领军人才的缺乏也是困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难题。目前,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产业类企业大都缺乏文化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和基础;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是,整体人力文化知识层次偏低。
一、江苏省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一)江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夜上海论坛 从上文叙述可发现,江苏文化产业人才资源丰富、储备力量雄厚,但通过人才结构、人才行业与地域分布的分析发现,江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结构还有待改善。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职称结构上,缺少中高级职称的文化人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第二,学历结构上,仅从文化系统所属人才队伍的构成来看,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66人,本科学历1574人,专科学历2712人,中专学历5115人;本科以上高层次文化人才比例较小,主要为中专和专科学历为主。第三,行业分布上,传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庞大,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创意研发和营销环节人才匮乏,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第四,地域分布上,发达地区与城市的文化人才队伍较强,而欠发达地区文化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均衡,苏南地区人才资源相对具有优势,而人口总量较大的苏北地区在人才资源数量及质量上都有待提高。第五,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乡镇和农村地区基层文化人才配备不足。第六,省直属单位人才资源相对集中,县乡基层单位人才资源相对薄弱。
(二)缺乏优秀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夜上海论坛 文化产业人才还可以根据创新能力与价值大小分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辅助人才等。其中,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具有很强的创新与战略思维能力,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点石成金、引领企业立足国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这样的人才,一要具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战略思维与外向型经营能力,二要熟悉国际市场惯例和规则,以及人员、财务、资本的管理,能够展开大型项目策划、资本运作与经营、资产经营与融资等经营活动;还要懂技术与文化,能够进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就是说要具备三维能力,是三维复合型人才。但通过调查发现:江苏文化产业领域内,具有上述三维复合型才能的领军人才奇缺。即使有也大多集中在省市一级、少数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中(如谭跃);而大多数中小型文化产业企业中,能够将企业做大、做强、脱颖而出的优秀领军人物就更少。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致使江苏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难以有更多的、重大突破,也使得江苏省文化产业不能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中引领。而且,这也是本调查需要重点强调的一点。
夜上海论坛 (三)缺乏高级复合型人才
第一,缺乏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既要能立足国内市场,也要能熟练地徜徉于激烈竞争的国际文化产业市场。所以,江苏文化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既要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战略与外向型思维,熟悉国际市场惯例、规则,展开大型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资本运作、资本经营、资产经营、融资等经营活动;还要谙熟企业人员、财务、资本的管理,能够对企业进行熟练的运营与财务管理。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级人才很少,致使文化产业企业发展缺乏创新意识、举措,只能进行少量规模的资本运作与发展;而且,大多数文化产业与企业中,经营与管理人员知识与能力结构单一,懂经营的不会管理,而会管理的又不会经营;经营人员与管理人员分离,使得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不强,难以走出国门,甚至有的企业难以立足国内市场。
第二,缺乏高级复合型研发、创意、策划人才。
新兴文化产业不仅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业,也是科技研发、创意、策划的结合;科技创意、研发、策划不仅能催生出新兴文化产业与业态,也能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诸如数字动漫影视、网络游戏与服务、大型舞台演出与技术、文博会展策划与技术,等等。所以,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得新兴科技与技能,又能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与潮流、谙熟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创意、策划、开发市场的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是专业性人才,懂技术的,不懂市场、研发与策划,不能按照市场潮流研究、设计、开发出符合市场审美需求的文化产品,更不能开发出具有创新内容的文化精品;谙熟市场潮流与发展趋势的人,又不懂技术、不能将消费者的需求融入产品,不能通过现代科技制造出绚丽、吸引人的艺术精品。例如: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才只懂用软件和技术,而艺术专业毕业的人才,只会简单的软件操作,不懂如何运用技术创作出更加逼真和绚丽的艺术效果,一味模仿日韩的风格,做不出正真有创意的《阿凡达》一类的精品。致使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开发出高端产品、执市场之牛耳,只能游走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在中低端市场中摸爬滚打。而且,即使江苏文化出版集团、演艺集团、网络集团、水晶石等文化企业具有这样一些高级人才,但是由于人才使用的流动性、封闭性较高,从而不能交流使用,不能开发出较多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大型化、精品化演艺活动与节目,缺少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创意活动。
第三,缺乏高级复合型文化艺术大师。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科技与市场的结合,更需要文化与市场的结合。即需要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将其植入文化产品之中,创造出科技与文化交织于一体的高端创意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文化、精神需要,才能打开市场,在整个文化产业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而高端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不但需要新兴科技的介入,更需要文化艺术大师的创意与开发,需要他们长时间、深厚积累后获致的、点石成金的艺术与创意才能参与。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缺少艺术大师,因而,不能将很多文化创意产品推出江苏、推到国际市场。
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
夜上海论坛 (一)缺少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与项目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文化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处于全国相对领先的位置。但就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面看,缺乏领军人才已经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在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数字动漫与影视产业、网络游戏、移动内容)等行业有一些拔尖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但主要来自外资行业或者民营企业,相对缺乏本省自己培养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因此,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缺乏不仅成了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与文化产业较为发达、领军人才较多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存在较大的差距,也影响着江苏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领军人才的培养机制与计划,领军人才的产生主要靠自身的努力。
夜上海论坛 (二)缺乏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与项目
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也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发、创意、策划人才,还需要具有复合型能力的文化艺术大师。但是依据上文所述,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缺少复合型高级文化产业人才,因而难以引领文化产业的市场潮流。而这也反映出江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缺少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与项目。
(三)缺少文化产业高级人才中长期培养计划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文化产业取得了高速增长的成就;但是就增长来看,主要是投资和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而非人才资源的创新与创造。因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很少专门用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大部分文化产业企业,在接受扶持资金后,多用于具体的项目,很少再有相关的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发展投入。于是,基础性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培训资金较少,再加上文化产业基层单位的福利待遇较低,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故而造成部分文化产业人才流失,造成缺少领军人物的现象。而且,即使有一些文化产业企业有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但是由于投入重点不突出、结构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不高,也致使一些高技能人才、高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流失。
虽然,在某些行业,江苏有相关的“高峰”人才建设与培养工程,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针对文化产业、文化科技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中长期人才计划。文化产业人才项目和工程还处于粗放的大面积撒网,流于形式的状态。其表现是:第一,投入和扶持力度不强,投入主要用于文化项目、文化基础设施等硬件和短期投入,在硬件改善的同时,文化人才引进、技能培训、继续教育、文化专业技能职业教育、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投入和扶持相对不足,缺少针对性。第二,扶持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没有层次性,措施单一;在扶持对象方面,缺乏严格的选拔和评估机制,没有分类别、分层次的指导,计划性和科学性差,没有与江苏省文化建设目标紧密结合;第三,在人才计划的成效方面缺乏对成果的要求和考核机制,由此,造成文化人才扶持计划和人才工程成效不明显;第四,缺少有效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计划,虽然,江苏省建立了“百名博士引进工程”,但是,并没有针对性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工程与项目。 (下转第77页)
(上接第79页)
(四)缺少科学、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
我们发现,虽然国有文化产业企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成绩,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长期存在着人事管理的条块分割体制,高级人才使用的灵活性较差,封闭性较强;使得高级人才只能在本单位,或者本企业之内作用的发挥,致使文化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不能合理的流动,不能灵活的运用,难以人尽其才, 故而致使有的文化产业企业不但不能做大、做强,而且有的企业是昙花一现。
(五)缺乏高端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高级文化产业人才作用的发挥,不但需要灵活的管理与运用机制,也需要较强的人才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人尽其才。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使用方面缺少灵活性,而且有些企业缺乏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在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缺乏市场化的激励手段,各项工资制度、奖金制度基本还是参照原来的事业单位的工资等级办法,薪酬制度还没有按照鼓励人才、激励创新的原则而得到完善,人才形成的良好土壤尚未在全社会形成;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非公文化企业的工资形成机制,仍然存在着制度分割,造成薪酬制度的不规范、人才制度环境的不协调,以及人才流向单一和分布不均衡;报酬与贡献的联系不紧密,人力资本回报还没有成为劳动者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上述这些原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影响了江苏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出炉,也影响了江苏文化产业基础人才的发展,影响了江苏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广西;文化产业;结构优化
一、绪论
夜上海论坛 广西是西南地区的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但是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文化产业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进一步优化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本文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广西经济蓬勃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文化产业结构的概念
文化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反应一定社会文化生产关系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文化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和比例关系。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也是指协调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比重,选取重点行业发展。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相关文化产业层,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是协调者几个层面的比重,任何变动不仅会改变自身产业的比例和结构状态,还会导致其他产业变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就产生了增长效应。
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夜上海论坛 1.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
(1)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广西拥有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包括独特的自然风光、多样化的民族节庆习俗、宝贵的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这些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资源为广西发展少数民族资源型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的条件。广西有绚丽的少数民族节庆习俗资源和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民间工艺品种类众多。
夜上海论坛 (2)少数民族文化品牌项目优势
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必须注意应当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深入挖掘、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创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段为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注入活力和竞争力。在这一点上,广西通过整合资源,自主创新,已经在打造文化品牌中取得了许多成果的经验,例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一系列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3)广西的区位优势
广西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端,面向东南亚,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同时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不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在东盟和泛珠三角经济圈两大市场中,将发挥结合部的重要战略作用。
2.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1)文化产品趋于低端化、同质化,缺乏创意
我国文化产业主要涵盖了三个部分,一是内容产业,二是传媒和平台产业,三是衍生产品和文化制造业,国外有一句话叫“内容为王”,就是只要有好的内容,这个产业就能做大。广西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但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还不够,没有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盘点与评估,产品结构单一化和服务的同质化,如景区服务标识雷同,服务产品单一,纪念品雷同,缺乏特色。
夜上海论坛 (2)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单一,产业组织集约程度不高
首先,广西文化产业中的传统文化制造业占较大比重,创意型和高科技型文化内容产业比重较小。传统文化制造业主要是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印刷等,文化含量不高,以物质表达形式为主,而真正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内容和传媒占的比重较大,文化制造业占30%左右;其次,文化产业链相对较短,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没有建立起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联系,产业组织集约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综合竞争能力不强。
夜上海论坛 (3)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供给不足
夜上海论坛 放眼广西,乃至全国,文化产业人才的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现象,一般文化产业人才过多,如传统娱乐从业人员、经营性从业人员以及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而创意和设计人才、技术人才、经管人才比例较少。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资源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挖掘,都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内容,而内容靠的是人的创意,只有大力培养、引进文化产业高端人才,才能生产出优质并且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才能打造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夜上海论坛 四、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对策措施
夜上海论坛 1.构建文化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夜上海论坛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产业链的发展过程是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文化产业链大致包括上游文化内容的挖掘与创作,中游文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以及下游市场推广、消费者服务等。文化产业是内容为王的产业,内容产业当之无愧成为文化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价值部分。目前,广西极大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未得到开发与挖掘,呈现出来的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产品如“印象刘三姐”也只是冰山一角。广西应该以“内容”为主体,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手段,重视、鼓励人才创新,将创意产品化,从而给上游内容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最终使得整个文化产业链源头焕然一新,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改变与发展。文化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还离不开平台支持,政府应积极建设打造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促使文化创意设计公司、高科技技术公司已以及专业的策划推广咨询公司汇集,发挥其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集聚效应。
夜上海论坛 2.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
夜上海论坛 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首先,政府要制定合理有效政策和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外资、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以增强文化企业的资金实力,形成良性的资本循环。其次,银行贷款作为文化产业融资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对于文化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优质的文化企业应降低借贷门槛和准入条件,积极开发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增加信贷规模,实施利率优惠政策,以满足不同层次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
夜上海论坛 3.调整文化产业的人才结构、重视人才的培养的和引进
夜上海论坛 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并不理想,尤其是缺乏高级人才,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调整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广西各大高校应担任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重任,未来,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将由高校毕业生担当,他们有着活跃的思想,并且熟悉广西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和现代世界流行文化,可以结合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中大显身手。因此,广西各高校必须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要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本土文化企业输送专业过硬、动手能力强、有创造力的文化人才。其次,应发挥文化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培训,更要加强与本地以及相邻省市高校合作,通过内外部共同力量的作用,实现文化人才共同开发、文化人才资源共享。最后,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应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工作的引导和扶持。针对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势明显行业,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文化产业发达省市特别是相邻省市高层次文化人才向广西区内流动。
五、结论
文化产业发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结构问题,通过调整结构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广西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关键时期,发展文化产业是广西从文化资源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有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品牌的升级,有利于广西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广西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作者:章雨微 赵瑞峰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唐葆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2,(12):20-22.
夜上海论坛 (一)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人才缺乏遂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仍未达到支柱产业标准,遂宁市文化产业要真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还必须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整体上看,遂宁市文化产业总量小,从业队伍总量也小;传统文化产业人才相对集中,而涉及动漫动画、网游、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影视创作等新兴领域的创新人才较少,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人才缺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与遂宁市综合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相适应。
夜上海论坛 (二)文化人才政策环境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吸引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相比,遂宁市文化产业人才政策虽有不少,但不尽合理和完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创造力的环境还不够优化,城市文化品位与文化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突出表现在:一是一些部门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二是尚未建立文化产业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文化产业人才引进的门槛过高,与产业的相关性不强;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政策不够优惠,保障性措施不够完善;三是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缺少强有力的措施,没有建立稳定,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等。整体上看,薪酬水平也是遂宁市难以吸引文化产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遂宁目前的工资水平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无法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人才。
(三)文化人才流动不畅,招聘渠道狭窄,缺乏专业人才市场目前,遂宁市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主要还是以传统的人才招聘方式为主,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够强,效果也较一般。相当多的文化企业人才来源渠道狭窄,符合企业需求的与相关产业密切相关的人才难找。很多企业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统一组织文化产业人才招聘会,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大的平台,创造更好的人才招聘和引进条件,增强人才招聘的效果。
(四)文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尚未发挥区域内高校的校地人才培养作用,产学结合不够紧密作为辖区内唯一的一所高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文化传播系、艺体系、计算机科学系等涉及文化产业的系科和专业,已经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资金与体制等方面原因,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还需大大加强,需要地方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走“政行企校”、“园院合作”的路子,加大专业改造力度,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辐射、服务能力。此外,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专业研究方面缺乏良性互动机制,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缺少人才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使学校人才培养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再之,向高水平大学、专门的研究院所和文化产业集团、骨干企业定向委托培养专门化、高水平文化产业人才的机制尚未建立,渠道未打通。5、文化服务业规模偏小,缺乏人才集聚的平台目前,遂宁市文化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高端企业和层的文化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相当少,遂宁市文化产业园区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企业较少,就文化企业个体而言,中小企业占90%以上。文化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与文化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互为促进、关系密切,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是人才流动的主导因素。这就造成遂宁市文化产业难以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从而造成人才向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流动的局面。
二、创新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服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一)创新文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遂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组建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抓住遂宁市河东新区打造文化旅游新区的契机,充分利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各种办学资源,按照董事会管理模式进行规范管理和运作,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四个合作”。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由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遂宁市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遂宁市旅游局、遂宁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遂宁广播电视台、遂宁档案局、遂宁日报社、四川日报社遂宁分社、四川天遂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中国死海(遂宁)有限公司、中国观音故里旅游区、四川海洋国际旅行社、明星康年大酒店、天友国际大酒店合作组建而成,学院设董事会,由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董事长单位并委派人员担任董事长,由遂宁市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担任副董事长单位并委派人员担任副董事长,其余参建单位为董事单位并委派人员担任董事,并履行相应职能。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整合校内、校外优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资源,为更多更好地培养区域急需的文化产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环境。
夜上海论坛 (二)打造文化人才培养优秀团队打造优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优秀教学团队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利用遂宁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各个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师的引进和聘用力度。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培养、培训和到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预计到2015年培养学科带头人2名(校内1名,校外1名),骨干教师6名,并使副教授(含同等职称)以上专任教师达到任课教师的30%,形成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1、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学院积极调整专业带头人培养政策,培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业带头人,带领整个专业团队开拓进取,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专业发展眼光,及时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参与遂宁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研究,承担本地区本专业重要研究课题,主持应用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成为本行业和专业内具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引领教学改革和建设。学院还聘请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且实践能力突出、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行业专家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实训基地规划与建设、学生岗位技能实践、顶岗实习的指导及管理等工作,协助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以及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等工作。2、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通过高校进修、在职培训、企业挂职实践和参加学术研讨交流等举措,重点培养多名骨干教师,使其提高专业技能;参与应用课题开发,撰写学术论文,编写教材,成为专业教师代表。3、大力提高专任教师“双师”素质为使“双师”型教师比例到2015年达到100%,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考取与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采用派遣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或在企业兼职的方法进行“双师”素质培养,使教师们在教中学、学中教,人人成为“双师型”教师,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师资保障。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现有10名兼职教师基础上,新增5名高水平兼职教师(中级以上导游员或酒店经理),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并制定兼职教师任职标准,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根据教学需要,从企业聘请岗位能手、管理专家为兼职教师,参加专业建设,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由兼职教师主讲的旅游夜上海论坛讲座,并承担有关职业技能课程的实习实训指导、管理及考核工作。
夜上海论坛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勾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在新起点上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夜上海论坛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党的工作的一条主战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主阵地、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支主力军,加快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重点是显著提升文化凝聚引领、文化惠民服务、文化创作生产、文化产业竞争、文化改革创新、文化队伍建设“六个能力”,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繁荣发展文化创作、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走出去”、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努力开创江苏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动力。
夜上海论坛 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既要有经济的硬实力,又要有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高度重视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精神支柱和思想道德基础。
增强文化凝聚力引领力,必须弘扬时代主旋律。从精神层面来讲,主旋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我们要紧紧围绕主旋律,提高主流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思潮、疏导公众情绪、增进社会共识。特别是要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潮流,重视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
增强文化凝聚力引领力,必须铸造新时期江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有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等精神,才有了江苏大地上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江苏人的精神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集中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增强文化凝聚力引领力,必须提升全民文明素质。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放大“双百”以及“江苏好人榜”示范效应,引导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单位里做一个好工作者、家庭中做一个好成员。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江苏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区域文明城市群和文明城镇群。
夜上海论坛 二、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我们将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做到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到2015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鼓励文化单位开展面向农村的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保障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更加重视软件建设,努力提供更具针对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同时,要提高社区文化、夜上海论坛、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品牌。
夜上海论坛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丰富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生活。我们将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成为江苏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培育特色,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广告会展等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二是突出龙头带动,推动各地、各行业形成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上市文化企业,打造资本市场“江苏文化板块”。三是突出集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统筹规划,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行业、百亿级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夜上海论坛 三、坚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科技创新同步推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江苏的文化建设因改革而出名、因改革而得益。我们要按照中央总体部署,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从“盆景”走向“百花园”,从“试验田”走向大面积“丰收田”。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重点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培育发展活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科技进步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把江苏的文化和科技双重优势结合起来,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一是创新文化发展业态,大力培育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到2015年全省新兴文化业态占文化产业的比重达60%。二是创新文化表现形式,鼓励文化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的文化创作、生产和营销环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和自主品牌。三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支持省主要媒体拓展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等传播载体,建设云媒体电视内容集成平台,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夜上海论坛 四、坚持多出精品和多出人才互动并进,加快建设江苏文化高地。
夜上海论坛 江苏自古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也要给后人留下时代的文化记忆,创造更多更好的江苏文化品牌。
夜上海论坛 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深入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工程,尤其要培养引进一批国内一流、业内公认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造就更多的名家大师。要加强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重视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生根开花。
着力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江苏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影视文学作品,有很多艺术门类相继获得全国大奖。我们将继续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催生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三贴近”要求,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作品。
夜上海论坛 着力营造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良好环境。完善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制度环境。评选颁发“紫金文化奖章”、文学艺术奖,开展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评选活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重奖,真情呵护、特殊关爱从事原创的作家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