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用监管体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国有望在今年数月后加入WTO,包括金融监管在内的一系列行政行为将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实际,有必要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来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夜上海论坛 一、国际上运用信用评级进行金融监管的趋势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2001年1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经过长期和酝酿,了新资本协议草案第二稿,在全球范围内征求意见。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安排,新资本协议将在汇集各方面意见并全面修改的基础上于2001年底正式,初步定于2004年实施。巴塞尔协议在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中具有主导性地位,新资本协议草案延续1988年巴塞尔协议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的风险监管思路,并吸收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的银行风险监管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三大支柱的原则,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思路、作了新的与规范,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新资本协议中建议利用外部信用评级来确定银行的风险资产。同时,更强调监管当局对银行风险的准确评估和及时干预。该协议认为,监管当局的严格评估与及时干预是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二大支柱;监管当局要准确评估银行是否达到最低资本需要,评估银行资本水平是否与实际风险相适应;监管当局要评估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是否可靠;监管当局要及时干预,防止银行资本水平低于实际风险水平。这些规定均强化了监管当局职责,硬化了对银行风险管理的监管约束。
夜上海论坛 实际上,对金融机构进行信用评审分级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一种惯例。穆迪已为全球超过1000家银行发出评级,其中包括已开发市场和新兴市场银行。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将信用评级运用于金融监管之中。其主要目的,一方面评价金融机构的业绩。多数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都有各自独立的评级方法和标准,且每年对其监管对象进行评级。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评级出于监管的需要,为评价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都采用对商业银行业绩打分的方式进行评级。由于这种评级是以各项指标的标准为基准的,因此,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商业性评级机构的评级指导金融机构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以提高资产质量,限制不慎投资经营活动。主要是利用信用级别限制被监管的金融机构的投资范围;根据信用评级决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将信用评级与信息披露结合起来;将评级与市场准入挂钩。
夜上海论坛 由此可见,通过对金融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手段,不失为一项较好的政策选择。
夜上海论坛 二、建立金融机构资信评级制度的意义
1.建立金融机构资信评级制度是建立金融管理制度的基础,对于我国金融业今后的至关重要。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是中央银行管理金融机构的基础。现代化的金融业意味着中央银行以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为依据,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进行监管,并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科学、严密的信用评级制度使中央银行有可能向全提供先进有效的金融服务和管理,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树立中央银行的权威并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
2.以建立和维护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制度为基础,配套建立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可将人民银行内部各处室的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在央行内部沟通信息,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中央银行的整体工作效率。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是条条块块的行政式分割管理,信息很少横向流通,管理人员只对自己的上司负责,而无需考虑与其它部门的关系。但市场化的金融管理则强调的是信息管理、公开化管理。管理人员的职责不再仅仅对上级负责,更多地是要向社会负责,建立金融的资信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不仅为将来金融机构以不同的成本在市场上筹集资金创造了前提,而且为将来的利率市场化提供可能。
3.以信用评级制度为基础,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信息汇集功能以及对全国和区域经济的宏观指导功能。中央银行若将金融机构和企业经济的信息在金融系统内部和社会上公开,就可以真正地树立起中央银行的权威,有效地控制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如果有哪个金融机构发生了违规操作,中央银行就可以依法降低该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使其丧失业务经营上的诸种优惠和便利,进而从经营机制的角度上促其自发地杜绝本机构违规行为的发生。通过建立金融企业资信评级制度,就可以将央行的监管工作从事后的被动跟踪转变为事先的预防引导。若将金融机构按照信用等级进行分类和排队,利用信息公开化杜绝大部分因违规操作而产生的金融风险,并根据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制订监管工作的不同重点和方法,将大大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从而缩短我国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金融监管差距,进而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
夜上海论坛 4.建立金融机构信用评级制度,还将有助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无论是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还是中国的金融机构进军国际金融市场,都将因此而受到促进和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的金融业资信评级制度有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也有助于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健康发展。自80年代以后,全球范围内流行的金融自由化潮流就已将金融市场信息的公开化推广为国际公认的准则。一家上市企业的健康程度,一个金融市场的健康程度,甚至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程度,都同信息公开程度有关。近年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趋势也表明,较为完善的监管体制总是提高了信息的公开程度,也就是更细化了信用评审分级制度的指标体系。在中国金融日益对外开放的今天,信息公开化是我国实现金融体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基本前提,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国际金融市场的信用评审标准以及信息公开的标准,从法规框架上使我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用评审体系归入国际金融市场的体系,从而达到借助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规范和发展我国区域性金融市场的目的,并为规范离岸融资业务创造条件。
夜上海论坛 三、我国资信评估业的
夜上海论坛 资信评估机构是被评对象的信用状况,并公开信用风险独立分析观点,提供公众信息服务的机构。它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被评对象未来信用状况的定性判断;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资信评估机构建立起良好的信誉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外的资信评估业主要是适应市场上投资者的需求而产生的,而中国的资信评估业与中国的金融市场一样,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批准或许可)发展起来的,资信评估机构的设立和业务范围主要由央行批准,资信评估对象主要受央行监管,1993年至今基本暂停了资信评估机构的设立审批。我国投资风险的承担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强,对评估结果的需求不足。正由于我国资信评估业不是市场推动产生的,而是在其市场规模较小的情况下,由政府部门推动下开展起来,但把资信评估作为一种市场监管手段来运用才刚刚开始。1993年以后,随着原有的资信评估机构在整顿脱钩中不断减少,目前只有不到20家,但大多规模较小,运作不规范,评估对象比较单一,业务量小,业务稳定性差,竞争激烈,导致资信评估业市场秩序混乱,评估的好坏不是根据实际评估情况,而是根据支付费用的高低,在国内众,多的资信评估机构尚未有一定评估机构在市场上建立起自身的信誉,且其服务对象主要是被评对象和业务主管部门方面,几乎还没有真正为投资者服务。从需求来看,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的基础是投资者对资信评估结果的需求,监管部门对评估结果的使用将对评估业的发展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从供给来看,信用评级机构应有较高的独立性,它不受股东的、评估对象的压力和政府的干预,拥有较高的可信程度。这两方面在中国都难以得到满足。郑百文这家公司是在上市前后存在大量做假帐的企业,而且“郑百文”现象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像以前的琼民源、大庆联谊、东方锅炉、红光都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进人证券市场,而且像郑百文上市以来的虚构利润、报表做假,都和一些中介机构有关,牵涉到的有上市发行人、审计机构的集体违法。因此,没有规范的资信评估机构不可能有良好的信用评级制度。
夜上海论坛 四、有关政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1.统一认识,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辅之于信用评级管理。在原有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的基础上,引入信用等级这一新形式,有利于防止人为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干扰,从而使监管得到强化,也有利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对此应形成共识,加强宣传,从而推动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
夜上海论坛 2.中央银行探索依靠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金融监管。由于中央银行不能直接对金融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可委托国内现有的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另一种是通过引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的经验、人才和体系,从高起点组建合资的金融信用评级机构。两种方案各有利弊,第一种方案尽管可以尽快付诸实施,但“后遗症”太多,不利于中央银行独立监管,而第二种方案尽管难度较大,需作大量工作,但可以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有利于中央银行通过该机构独立发挥作用,因而第二种方案可能较为适宜。
3.界定信用等级的划分标准。可借鉴国际上的经验,科学划分信用等级。以定性为基础,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坚持独立、客观、公正而又科学地进行评价。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的主要分析项目可分为:外部环境分析、经营管理状况分析、业务及其风险分析、资产质量分析、筹资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其主要涉及以下:(1)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与业务水平。(2)资产质量与财务状况,包括资本充足率、贷款收益率与稳健程度、财务稳定性、支付能力等。(3)外部环境,包括行业发展状况、发展情况、政策法规的变动、外部支持因素等。(4)值得注意的突出:是否存在支付危机,是否有违规违法行为,高级管理人才的变更,大的政策出台对其有无大的,是否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等。可参照国际信用评级惯例,信用等级的设置采用三等十级制,即AAA、AA、A、BBB、BB、B、CCC、CC、C、D,对每一个信用级别分别规定具体的标准。
关键词:外部信用评级;监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4-0050-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4.13
信用评级是独立的第三方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就各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大小所发表的一种专家意见。信用评级包括内部信用评级和外部信用评级。内部信用评级是对客户因偿债能力变化而可能导致的违约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并确定信用等级的过程。客户信用评级参数属于商业机密,由各银行自行研究、设计、审定。外部信用评级根据“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以评级事项的法规和有关标准化的规定为依据,采用科学化的方法,利用规范化程序,对评级的对象履行相应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全面调查,最后经过对与评级事项有关的参数进行综合比较,并以直观简单的符号表示其评价结果,最终将评价结果公布给社会大众的一种综合评价行为。
夜上海论坛 一、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2000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各评级机构认为该类债券和普通抵押债券风险一样,并给予最高信用评级,刺激了次级抵押债券证券化的进程。但是,2006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借款人违约率大幅上升。2007年7月,标普和穆迪分别下调了399种和612种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1]。此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开始了连续的大规模降级活动。2008年1月,标普公司宣布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获评的6389个美国RMBS交易评级下调评级或者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此外还将全球1953个CDO和572个资产支持证券ABS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这种大规模的集中降级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初始阶段加剧了市场恐慌,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实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
在金融危机的传导链上,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地位非常关键。因为次贷产品属于复杂的结构性融资产品,普通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其内在价值与风险,外部信用评级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甚至惟一依据,次贷产品必须要有外部信用评级才能够进入资本市场。像CDO这类的金融衍生品如果达不到最高信用评级,根本不可能进入市场交易,退休基金、教育基金和保险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也不会大量买入并持有,金融危机也不可能大规模蔓延。总的来看,在金融危机的蔓延过程中,外部信用评级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一)外部信用评级的监管体系缺失
夜上海论坛 上世纪90年代,美国颁布了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及其实施规则,虽然填补了美国外部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的空白,但是对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体系仍未全面建立起来。监管对外部信用评级的依赖,以及结构化金融产品监管的滞后,不利于保持投资者的权益。比如,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和SEC《对注册为NRSRO的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在结构化金融产品的监管规定上是滞后的,没有将结构化金融产品不同于传统金融产品的特殊信用风险纳入监管考虑范围,并对结构化金融产品的外部信用评级做出特别的监管规定[3]。
夜上海论坛 (二)信用评级机构的客观中立性较差
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中立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评级活动本身不受发行者制造的压力干扰,二是人员与资金方面的独立。长期以来,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以其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金融产品做出评级。这种评级结果被广大投资者所接受,并且作为其投资时的重要决策依据。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以穆迪为代表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运作备受指责,那些曾经大量被标以AAA和AA级的高信用等级债券产品,事后证明被严重高估。欧洲债务危机当中,穆迪、标普和惠誉对希腊等国每下调一次评级,都让其国债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外部评级机构给金融投机推波助澜,经济好的时候把企业的信用级别提得很高,而经济不好的时候又降得很低,这种顺周期行为只会加剧经济波动。
(三)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存在时滞
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存在较严重的时滞,没有及时警告投资者投资美国次级债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穆迪与标准普尔公司在金融危机出现前还曾经将一新品种的信贷衍生工具评为安全性,其信用级别等同于美国国库债券。
夜上海论坛 二、我国外部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部信用评级市场和外部信用评级逐步发展起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夜上海论坛 目前,我国涉及外部信用评级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并且可操作性较差,相关制度主要散见于证券法、公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证券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中,专门规范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基础性法律法规严重缺失。另外,我国也没有限制外国机构进入中国评级市场的保护政策,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国内评级市场的冲击较大。
(二)监管主体缺失
夜上海论坛 与美国以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主管部门、以证券法来规范评级行业和国家信用体系相比,中国评级行业尚处于多头监管状态[4]。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评级行业的监管权力,统筹协调能力不高。
(三)市场准入制度缺失
夜上海论坛 我国对外部信用评级的资质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外部信用评级业务资格的许可上,外部信用评级监管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对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从事评级业务的资质予以认可。我国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认定主要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对于企业债券,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债券的发行需“由具有企业债券评估从业资格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而这些机构又被特指为“自2000年以来承担过国务院特批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业务的信用评级机构”[5]。根据上述规定,联合资信、大公、中诚信、新世纪、远东等机构有资格入围。而对于公司债券的评级,证监会又作出了独立的资质认定,先后有中诚信、新世纪、鹏元、大公等几家机构获得该项业务资质。在各个监管部门根据各自出台的监管规章对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从事特定评级业务的资格进行认可的同时,对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没有统一规定。我国对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监管空白,导致外部信用评级市场较为混乱,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竞争力较差,为争夺外部信用评级业务甚至存在恶性竞争,削弱了外部信用评级的公信力,难以形成有市场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
三、政策建议
外部信用评级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部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金融的稳定,关系着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话语权,根据市场化的原则,坚持主动性,建立健全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监管体系。
(一)建章立制,完善外部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相关外部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外部信用评级工作进行制度性安排。协调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协力,结合金融监管需求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适时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推动外部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
(二)促进规范化,加强外部信用评级的业务监督
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外部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规范评级机构执业行为,加强外部信用评级的业务监督是保证评级质量的必备条件。在培育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同时,更应加强对评级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外部信用评级长效机制,对评级机构实施有效监管。建议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信贷市场评级业务资质准入和退出机制,探索外部信用评级从业人员相关制度,完善推进外部信用评级系统建设工作。
(三)以市场化改革构建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竞争机制
夜上海论坛 借鉴国际经验,在推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确定几家全国认可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从国际范围来看,外部信用评级属于相对垄断的行业。以美国为例,外部信用评级的主要业务主要由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所占据。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全国资质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竞争机制,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监管指标,比如财务实力、评级准确性、人员素质等,考核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我国外部信用评级的业务技能。
夜上海论坛 (四)规范商业银行使用外部信用评级
2011年1月,银监会颁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的通知》,对规范商业银行使用外部信用评级进行规范,防范风险。其总体思路是建立银行业协会层面的外部评级机构监督机制,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投资业务以及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等方面。在授信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应对所使用的外部评级机构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审核其独立性、专业性和评级公信力,并对所使用的外部评级机构进行持续评估。商业银行应当审慎使用外部信用评级,不应将外部评级直接作为授信依据,并应指定专业部门负责在授信业务过程中管理外部信用评级的使用情况。在投资业务方面,对于没有内部评级的重大投资产品,商业银行必须引用至少两家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比较,并选择使用评级较低的外部评级。同时,商业银行的重大投资原则上应以内部评级为依据。在内部评级体系方面,商业银行确定评级时引用或参考外部评级结果,至少选择两家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和违约概率数据进行比较,并选择使用评级较低、违约概率较大的外部评级,以确保对评级结果的审慎使用。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冉俊.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研究[J].征信,2011(3).
[2]郑又源.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规制与监管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夜上海论坛 [3]占硕.信用评级监管:后危机时代的变革与借鉴[J].征信,2010(3).
[4]孙立涛.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关键词: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工商;意义;框架;作用;规范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8-0064-02
夜上海论坛 当前我国商事信用危机的加剧,造成了市场秩序的空前混乱,商事主体的信用缺失使交易风险更加明显。建立健全商事信用调节机制、维护稳定的信用环境已经迫在眉睫。提高企业公平、公正的信用水平是工商部门整顿和规范企业行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
夜上海论坛 一、工商部门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意义
1.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国际化竞争已经逐渐形成,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竞争者要想保存自己的经济实力,获取理想的经济利益,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竞争可以带来繁荣,信用是其竞争力后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竞争可以带来利润,信用是其软资源。一个企业信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竞争的成败。同时,在整个投资环境系统中,信用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外资的进入状况。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成了其吸引外资和寻求合作机会的外动力。
2.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企业生存、健康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经济运行主要是靠信用来支撑,没有信用的企业最终是要的。维护信用企业的合法利益,打击不讲信用的企业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工商部门通过对企业信用行为监管,将不遵守国家法律和经营道德的企业从市场中清除出去,使诚信企业得到保护。
3.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有利于全社会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浓郁氛围,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在我国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缺失等非诚信现象的出现,并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工商部门推行信用监管,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来使企业经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人恪守经营运行规则,个个按章办事,造就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于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工商部门监管职能的重要体现。工商部门担负着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重任,市场信用是市场管理的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精神主动而不被动,自觉而不盲目的推进企业信用监管工作。
二、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框架构成
夜上海论坛 根据工商部门所担负的职能,信用监管体系框架构成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市场主体准入登记、合同监管、市场行为规范、信息透明和接受社会监督。
1.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中的信用管理。市场主体的登记是确立市场主体资格的法律制度,它是确保企业信用的基础。登记注册的信用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企业名称使用管理。企业名称登记应当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使用过程要体现企业信用制度。二是企业的注册资金、注册资本。加强对企业注册资金、注册资本的审查管理,查处企业虚报、抽逃注册资金行为,是保障企业信用度的重要措施。三是对企业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信用行为的审查。四是对企业法人代表信用资格的审查。规定了无民事行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五是对企业经营期限的信用审查。六是对企业章程的条款审查,体现企业诚实信用,按所订立的章程开展经营活动。
2.合同监管是工商部门对企业信用监管的重要手段。企业信用往往是通过履行合约来表现的,合同管理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能。工商部门根据《合同法》对企业订立的合同进行审查,监督企业履行合同。对合同纠纷进行调解、仲裁,对欺诈虚假合同进行查处。指导企业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保护恪守合同条款、诚实信用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掌握企业信用信息,应用自己职能,收集企业履约能力、经营状况,失信记录及违约行为的情况,为企业签约提供服务,减少企业签约的盲目性,防止上当受骗,创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推进企业信用按市场规则运行的进程。
3.加强日常监管提高企业信用意识。这是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围绕监管职能,我们一是要加强打假治劣的力度,提高企业信用意识。制假售假已成为仅次于贩毒的第二大公害,信用环境的恶化,造成交易成本增加,秩序混乱,经济运行不畅,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同时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形象,也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迫切需要我们加大打击力度,使制假售假行为无处藏身,净化市场环境,净化企业信用行为。二是通过企业年检工作开展事后企业信用监管。三是清理“三无企业”。三无企业是无信用能力的企业,它即没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可能,又没有承担社会义务的可能,已经失去了市场主体资格,没有信用可言。
夜上海论坛 1.客观准确地录入涉及企业信用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除工商之外的其他行政机关、金融机构、法院工作中形成的涉及企业信用的信息。工商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制度获取这些信息并将其录入电脑。第二是企业自愿提供的涉及其信用方面的部分信息。主要为企业获取的各种资质等级、认证、信贷信用、荣誉称号及有关的经营信息等。第三是工商部门履行职能时获取的信息,包括:(1)工商部门在办理企业的设立、变更、歇业、注销登记时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但工商部门必须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规范性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为建立企业经营信用信息体系打好基础。(2)年检也是采集企业经营信息的重要渠道。年检时,企业提交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许可证复印件、审批复印件、年检报告书、审计报告等为工商部门及时采集信息提供了基础,这些信息的获得对企业的评级至关重要。(3)工商部门在日常巡查过程中获取的企业财产抵押、合同履行、商标信誉、失信违法行为等信息也是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层开放企业信用信息资料库,对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分不同情况向社会披露。工商部门可以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将涉及企业登记事项、企业自愿提供的资质等级、认证、荣誉称号等信息和企业的重大违法信息以及其他行政、司法机关提供的企业被处罚记录、失信记录等作为一类信息;将企业年检中提交的盈亏、资产负债等信息作为二类信息。对于一类信息,允许公众查询;二类信息在征得企业同意的情况下,也可向查询人个案披露。
夜上海论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信用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工商、银行、税务、海关、公安、审计、质检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对企业信用建设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初步经验。但这种在单个部门内进行的企业信用管理缺乏全面性,其信用数据单一,信用评价片面,实际效果不好。因此,整合各部门掌握的企业信用资源,形成比较全面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企业信用建设的当务之急。在这个过程中,工商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主导权,进一步提升工商监管的能力和地位。一、工商部门开展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优势
企业信用管理是对传统的监管制度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体现了适应市场契约经济、接轨国际征信惯例、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的内涵。开展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对职能部门的系统化、专业化、社会化有严格要求,工商部门无疑具有独特优势。
夜上海论坛 1、在企业信用信息的掌握上具有优势。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和职责看,企业的产生、发展、消亡全过程受到工商部门的管理,工商部门掌握企业大量基础性、原生性、动态性信息,在推进企业信用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法律职能、地位和信息优势。
2、在企业信用监管的有效性和力度方面具有优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肩负的市场监管职能,具有涉及领域广、涵盖范围大、职能综合性强的特点,即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涵盖各类市场主体,拥有企业准入、营运行为、企业退出和最终的处罚权等综合性监管权力,可对企业实施全方位动态监管。
3、在行政组织结构上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中央到地方的五级行政体系的定位,附合企业信用建设体系中纵横相连,条块结合的衔接要求,有利于统筹兼顾、协调一致。目前,其他政府部门还不具备如此完整的监管体系。鉴于此,工商部门在信用建设体系中不能满足现状,要突破传统观念,创新发展,在目前有关的信用建设体系中率先整合信息资源,发挥企业信用建设的基础性核心作用,在企业信用建设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部门协调、数据开放等领域把握主导权还是大有可为的。
夜上海论坛 二、制约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因素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工商局积极运用社会化资源,努力建立覆盖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的统一透明的企业信用信息监管网,以构建企业信用管理平台为契机,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但是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一些跨部门、深层次的制度性、体制性问题仍在制约着企业信用管理平台的建设。主要表现在:
夜上海论坛 1、企业信用监管的法律依据不足制约着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信用管理是涉及社会多个行业、多个部门连锁式反应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与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并进行规范化运作,才能使之健康发展。但是当前还没有一部跨部门、跨系统的企业信用管理法律法规。我们在信用监管实践中发现,现在对信用机构的设置,信用管理的模式,政府相关部门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权利与义务等,法律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急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作为行政保障,包括披露、公示违法失信企业时出现的不当行政的法律救济措施。
2、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状制约着联合征信体系的实施。当前各部门对征信体系认知和信任程度远远不足,部门间的信息相互封闭,造成了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的片面性,客观上制约着信用建设的发展。如区实现了以工商牵头的联合征信,但是对部门报送信息的质量、数量和标准缺乏客观考核的依据,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各自为政”的部门观念导致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性普遍不高,未能真正建立起畅通的社会信用联动机制。
3、机制不健全,标准不统一制约着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运用。统一的征信标准和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是运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前提。在企业信用管理实践过程中,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缺乏统一的征信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涵盖所有部门信息,导致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没有标准可以参考,部门报送信用信息的主观性还比较大。同时,企业信用评价机制也尚未成熟,如具体指标、扣分因素、信用积累、信用流失、信用修复等均不健全,极大地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夜上海论坛 4、数字化建设的滞后制约着企业信用管理平台的发展。企业信用信息的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政府部门就涉及几十个。而各部门信息化程度却参差不齐。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部门,如工商、税务,能够较容易地收集、提交信息。但是一些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部门,要从原始档案中逐个选择信息,其工作难度非常大,提交的材料也不完整。
三、工商部门把握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主导权的途径
构建企业信用管理平台是一项开创性的系统工程,没有现存的经验可以照搬。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是难以避免的。对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制定长远宏观的工作计划,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视问题困难,抓好统筹协调,做到稳步推进。
1、推进政府建章立制,在制度层面确立主导权。工商部门应该争取地方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发挥专业和系统优势,制订完善的信用管理办法,包括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反馈、信用提示、信用培植、信用披露等各项制度,循序渐进地推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金东工商分局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取得了区政府的支持,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组成,工商具体操作的“金东区企业信用工程领导 小组”和“区企业信用工程联络小组”;再以区政府名义下发由工商部门制定的《区企业信用信息综合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工作职责、信息征集内容、申报时间、申报方式途径等,从而在制度层面确立了工商部门在地方企业信用工程建设中的主导权。
夜上海论坛 2、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在征信环节上掌握主导权。近年来,工商部门坚持统一、系统、效能原则,充分发挥经济户口对于企业信用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在信用建设中抢得了先机。下一步,应该积极推进信用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包括数据库结构和标准,信用数据格式、内容、指标和标识标准,数据库技术支持软件等应通用或相互兼容。要打破各部门业务系统的独立性和局限性,明确各系统间数据交流的相互关系,规定共享的信息,消除原有的信息壁垒,从而保证信息的合理共享使用。
夜上海论坛 一、企业信用监管的现状
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一项崭新的课题,但目前存在三个问题。
夜上海论坛 1.国家法律法规理论指导不足。(1)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运行中,国家政策、政府管理、法律环境、行业标准、征信手段、评价方法等都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长期的实践,而我们仅仅是从政府一个部门的企业登记和日常监管入手开展工作;(2)企业信用涉及商业银行、征信和信用调查、资产评估以及信用评级、信用保险和信用咨询等一整套市场运作流程,而我们仅仅提供企业是否违法的客观记录,并对少数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提供网上查询;(3)信用管理是涉及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应有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并规范操作,而我们只能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司法”对违法当事人的限制性规定做参照,因此急需制定相关法律,包括公开披露违法失信企业时出现的不当行政的法律救济措施。
夜上海论坛 2.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不全。我国加入WTO后,一系列的国际贸易规则,不仅要求我们遵守国内的法律,同时还必须符合WTO国际公法的要求。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以诚实信用为前提,以严格履行合同为保证,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必须遵守的底线。然而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合同管理与质量管理乃至企业发展的关系在理性上认识不足,管理方式、组织形式不适应现代市场交易要求,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少企业缺少专门或兼职的部门管理合同,有的兼职人员不懂合同,没有实现合同管理电子化、网络化,一些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合同台帐手工填写,随意涂改,合同文本使用不规范,合同主要条款漏项,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给企业经济利益和诚信带来负面影响。
夜上海论坛 3.社会信用管理意识不强。当前,一方面由于全社会对合同管理认识的差异,特别是广大消费者对合同知识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现实经济生活中合同交易又极为广泛和普遍,使得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事件不在少数。个别不法分子利用一些地区、企业、个人盼望资金、好项目的心理,在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发展种养殖业和高科技项目上利用合同进行欺诈,使地区、企业、个人蒙受损失。
二、实施金信工程的对策
夜上海论坛 面对信用管理的现状,如何适应入世的需要,我们应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高度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方法,重新审视工商部门合同监管职能,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在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内发挥四个功能,即:企业信用信息的披露功能,教育培训企业诚实守信的引导功能,规范企业信用行为的监管奖惩功能,对企业授信不当、不履行承诺等产生的信用风险予以防范或救济功能,在实施金信工程中做到“四着并举”:
夜上海论坛 1.补充完善信用动态数据库,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方面对合同行政监管信息要及时录入,同时协调系统内其他职能科室、分局涉及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保持企业相关信用资料录入的及时性、连续性,对严重失信违法的企业在登记注册、申报驰、著名商标等方面的限制要落实到位,对重守企业的激励措施要不折不扣地兑现,取信于企业;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个人信用数据库,作为企业信用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信用与企业负责人个人信用的联系,使企业信用有明确的责任人,才有人真正对企业信用负责;另一方面要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联系,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信用信息收集机制,结合实际,落实信息共享的具体操作事宜,要向企业宣传建立信息系统的作用、意义,帮助企业开展征信服务,制定企业信用信息有偿查询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形成动态数据库。
夜上海论坛 2.培育发展信用企业,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重合同守信用”认定活动,是金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它与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要求。以我县重守企业评定现状为例:一是全县共有重守企业299家,占全县企业总数的10%,比例较低;二是全县重守企业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55家,县级239家,等级档次有待提高。我们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努力推进“重合同守信用”活动深入开展,加快各地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要通过舆论宣传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诚信风气,增强企业参加重守认定活动的积极性;要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请他们召开专门会议,认真排查,支持已命名的重守企业参加上一级的认定,未取得的企业要引导他们积极创造条件报名参加认定;在日常监管中要注意发现、培育重守企业,加强信用培训,加强指导规范,帮助企业争创,力求多发展;对申报重守认定企业,要严格标准,认真把关,广泛征求法院、银行、税务、司法等部门和企业客户对其信用的评价意见,登报公示征求社会意见,确保质量;对被命名表彰的企业要利用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既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又抓住典型导向拉动作用,吸引更多企业加入重守创建队伍中,打造企业信用平台。
3.查处企业失信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褒奖信用企业,弘扬诚信正气,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规范合同行为,查处失信违法行为,更是我们的法定职能。为此,我们一要通过集中整治,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房地产等合同的行政监管,积极引导他们自觉使用合同示范文本;二要坚决清除假冒的重守企业,近年来,宝应曹甸工商分局先后查处了2起企业利用产品宣传册、互联网冒用重守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三要严厉打击合同欺诈行为,要组织干部集中学习、培训,提高合同欺诈案件的办案水平,并利用企业信用电子网络,将有违法行为的企业确定为警示企业名单,在网上公示,向社会发出警示;四要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将生产经营信誉好的企业确定为良好行为企业向社会,登记中开辟绿色通道,年检中免实质审查,发展中重点扶持,改变“老实人吃亏”的现象,使诚信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夜上海论坛 4.加强以诚信为本的道德教育,打造诚信企业、诚信经济的品牌。要在开展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加大对《合同法》、国家工商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的宣传,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协会简报、集中培训、深入企业办班的形式,提高全民尤其是企业负责人、营销人员、合同管理员对《合同法》、《江苏省合同监督管理办法》的学习理解,增强严格按合同办事的自觉性。今年来,宝应工商局还深入开展了“合同助企活动”,通过与重点服务单位签订协议,提供信用知识培训、内部合同管理指导、法规咨询、资信、大宗合同签订把关、合同争议调解、合同仲裁、动产抵押登记、争创省市级重守企业、查处侵权案件等十项服务,促进了企业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对企业授信不当、不履行承诺等产生的信用风险予以防范或救济,引导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对金信工程的再认识
构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对此,我们在实施金信工程中应当处理好五个关系。
夜上海论坛 1.立足自我与争取支持的关系。工商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成为企业信用建设的牵头单位,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平台;要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建立相互协作制度,运用我们拥有的企业登记基础资料换取我们所需要的其他企业信用信息,丰富企业信用资源。
夜上海论坛 2.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的长期性与阶段目标关系。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我们分阶段实施。因此确定每个阶段目标应该按照先易后难、先内后外原则开展工作,首先做好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其次做好制度建设,最后把企业信用建设向个体工商户信用建设延伸。
夜上海论坛 3.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关系。开展企业信用工作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需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但是信息化工作不能代替企业信用工作,企业信用工作也不能以信息化为满足,应该以市场主体为中心,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相互促进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构建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违约事件,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虽然兴起时间不长,其现在指示初具规模,但是其涉及领域较多,覆盖面广,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其信用风险会不断放大。互联网金融市场一旦爆发大规模的违约情况,整个金融市场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构建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
一、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信用风险管理不足
(一)互联网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
夜上海论坛 现阶段,我国针对金融市场制定的法律法规都是针对传统的金融市场的,目前还未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对金融市场进行相应的监督。P2P贷款、微信支付等全新的金融业务没有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一旦出现纠纷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目前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管理中,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理财和保险分别央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开监管,尚未形成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交易监督制度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的一切交易过程都是在网络中进行,这种信息不对称将加大金融交易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缺乏对参与主体识别、信用记录等评估的考核和监督,参与主体的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大。对于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平台等的风险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金融市场违约事件高发的主要原因。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基础,其交易过程虽然没有离开银行的服务,但是其确确实实进行了资金结算,资金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处往往会滞留一定的时间,这无形中加大了交易资金的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资金较为复杂,缺乏明确的资金流向,极易出现资金随意转移。
(三)缺乏应对互联网金融市场意外事件的预设方案
夜上海论坛 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是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其通讯和监督制度不健全,容易受到各种黑客的恶意攻击。同时,互联网金融缺乏健全的身份验证和识别、信息加密体系,因此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互联网金融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金融市场中各种客户的信息极易泄露,各项交易记录也会丢失。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中所应用的软件基本都是进口的,严重缺乏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融设备,交易数据等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夜上海论坛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
夜上海论坛 互联网金融想要提升其可信度,就要对参与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约束,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完善准入机制。制定互联网金融交易法规,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对交易过程和滞留资金进行实时监控。对互联网金融犯罪进行立法,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诈骗。对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进行分开监督,统一管理的制度。传统的金融机构向互联网的延伸已有成熟的监管体系,其主要的风险在于运营等。而互联网企业将金融业务转接到互联网,其主要风险在于金融业务,因此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进行监督,建立协调统一的监督体系。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夜上海论坛 有关部门要建设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配套征信系统,收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主要信息,将此信息上传至征信数据库,将数据库信息共享给央行征信系统。不断更新和完善互联网企业的信息,为提高互联网企业的信用提供保障。构建投诉平台,受理客户的投诉,实时掌握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状况。可以开设相关的网站,将互联网金融诈骗的案例进行共享,提高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利用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对互联网金融信息进行甄选,整合数据库的信息,构建互联网信用审核制度。
(三)建立互联网金融交易风险预警处理方案
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特点,建立有效的意外事件处理方案,以便在受到黑客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以降低金融市场受到的影响。研发全新的数据加密技术,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确保交易信息的安全。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是降低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的关键,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防护体系对确保我国互联网金融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三、总结
目前,互联网金融才刚刚兴起,其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因此存在巨大的风险,经常出现违约的情况,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其一旦出现风险,将直接威胁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因此,构建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制度,才能确保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长久发展。(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不能按照合约履行其义务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的现状时,主要是指信贷风险。反映银行信贷风险的指标主要有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贷款违约率。
夜上海论坛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商业银行存在着数额巨大的呆账、坏账,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逾期贷款率一般为50%,有的高达80%,呆账达到20%,有的甚至超过3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2001年剥离了1.3万亿不良资产后,不良资产比例仍为25.37%,远高于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3.27%的比例,并且还超过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该地区各银行的水平,而美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普遍在0.67%以下,欧洲在2%以下;2004年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5751亿元,不良资产比例为15.62%,截到2005年第一季度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为1827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4%;根据银监会公布的资料,到2006年末,我国金融机构贷款的平均不良资产率为7.09%,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是9.22%,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达到了2.81%。虽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和不良贷款逐年降低,但若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和新增贷款稀释效果的影响,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上是不降反升。2、资本充足率和贷款呆账准备金偏低,抵抗信用风险能力差。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而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却不尽人意。我国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2700亿元,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拨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才达到8%;政府于2003年末对于我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继而于2004年在两行的股份制改造中又帮助它们向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30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才使得两行资本充足率得到明显提高,均达到8%的国际标准;同时,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数据未对外公开,尤其是农行自2000年之后的数据一直未能公之于众。贷款呆账准备金比率要求达到1.25%,而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占平均资产的比例在0.5%左右。3、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状况不理想,贷款比例过高,贷款违约率高,违约回收率低,信用风险成集中趋势。从我国各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看,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债券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很低,贷款还是资产的主要形式,各项贷款占金融资产的71.35%,其中,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占比过大,相关数据表示,到2008年1季度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5.01万亿元,占人民币贷款的比重已经提高到18.2%。部分银行占比甚至高达30%。一旦市场形势出现逆转,各银行将不可避免出现大量坏账,损失将极为严重。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信贷风险上。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夜上海论坛 1.体制性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信用风险相比,具有显著的体制性根源。首先,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受各级政府影响较大。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完全的独立性,产权结构不明确,职能不清晰,其经营行为受政府干预,缺乏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营目标和责任不很明确,无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因而没有承担经营效果和经营风险的责任,没有人真正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保值、增值负责。这样,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性银行,信贷活动的风险就难以规避和降低。其次,在当前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宏观经济改革的需要,还必须继续对一些经营不善、效益不佳、偿债能力较弱的国有企业进行信贷支持,商业银行信贷活动具有极大的被动性。另外,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初创时期,市场融资机制不规范,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大多数企业的资金靠银行贷款,在政策制约下,银行很难及时收回贷款,造成大量不良贷款,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实质上我国银行信用风险是一种制度性风险。
夜上海论坛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机制、组织机构尚未健全,风险管理人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落后。
夜上海论坛 首先,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处于垄断经营地位,银行的许多决策直接由政府做出,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事实上是以国家信用在承担着银行风险,银行经营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紧迫感。银行内部也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约束与激励机制,各级银行经营管理者的权力、利益和责任极不对称,经营得好,不良资产少,个人得不到应有的激励;经营不好,不良资产多,也是国家损失,甚至有些银行在地方政府压力下,不惜以牺牲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为代价,过度追求贷款规模,加大经营风险。其次,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和人员。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种风险的管理体系和管理部门,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落后,信用风险分析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信用风险分析由于基础数据不统一和准确性不足导致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不能满足信贷风险防范工作的需要。更甚的是一些银行在贷款前对贷款申请人不进行信用分析,缺乏深入细致的前期审查工作,风险意识淡薄,贷款风险监控方法单一,不可避免地造成信贷风险。
3.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银行对个人信息不对称。
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不少地方还需要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巨大。在美国,他们约有2万个全国性信用协会,而中国只有100多家;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中国企业不到20%;美国企业坏账率是0.25%-0.5%,但中国企业却是5%-10%;美国企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中国企业平均竟是90多天。可见,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存在严重的缺失。 原因是第一,对于客户信用信息缺少集中的数据仓库,更缺少多年连续的数据记录;第二,银行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类别划分过于粗糙无法提供客户的基本信息,信用余额数据,也无法提供担保方式的具体信息;第三,我国的商业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例如违约频率,违约回收比率、信用等级转换概率等数据也无法提供,无法为建立信用风险模型提供一个动态信息。目前,我国居民能够提供的个人信用资料主要有身份证、户籍证明、人事档案和个人财产证明等,这些资料并不能证明个人收入的多少、来源及可靠性。我国也尚未建立起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和个人基本账户制度,个人的收支和债权债务没有系统的记录,缺乏个人信用评估的基础数据和材料,使得银行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资料,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体系,借款人提供的资料缺乏真实性,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出现信息的不对称。从个人按揭贷款来看,银行受理个人按揭贷款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已经启用,但目前存在的个人住房贷款大都在这之前发放,过去的这几年房地产价格涨幅显著,存在泡沫,另外假按揭贷款实实在在存在,其可能导致的损失率与美国的次级贷款相比,只会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失业风险加大,这加剧了个人按揭贷款违约的概率,使银行信用风险增加。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1.深化改革,消除信用风险形成的体制性根源。
夜上海论坛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要求,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制产权改革,明确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产权主体,拥有完全独立的、产权边界明晰的法人主体,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次,政府应转变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减少对商业银行过多的行政直接管制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维护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合理与有效使用,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
夜上海论坛 2.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完善贷款制度,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
商业银行是信贷活动的主体,贷款与否的决策是由商业银行作出的,因此,信用风险的控制也主要应由商业银行来承担,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身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把信贷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首先,按《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明确贷款管理人员的责任,包括贷款风险责任制度、审贷分离制度、贷款权限审批制度、贷款“三查”制度及贷款抵押制度等,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建立贷款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其次,应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该机构负责对借款申请人信息的收集、审查、分析,负责贷款风险评估工作,防止信贷权力的过分集中,对大额贷款和疑难问题贷款审批实行民主决策,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为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3.我国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避免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在我国银行信贷市场中,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突出的场所,成为个人消费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消除信息不对称是消费信贷业务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关键就是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夜上海论坛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是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各方面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储存、形成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公众了解个人信用状况提供服务的系统。从国内外信用制度的发展情况看,为了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我们应做到:
夜上海论坛 (1)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资料数据库信息系统。 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最早是从1999年7月在上海试行,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联网运行,2006年1月正式运行,截止2008年9月底,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收录自然人数共计6亿多人,其中一亿多人有信贷记录。信用资料数据库包括客户的信用评级资料、历史上的违约记录以及近几年金融市场的数据资料。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信用资料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还可以测算信用评级和贷款风险的大小。自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以来,人民银行一直都在与相关部门积极协商,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升系统功能。
夜上海论坛 (2)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尽管我国有些商业银行收集了客户的财务报表、违约损失的数据,但是由于数据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各商业银行为了保护商业机密的原因不愿意公开这些数据。因此,必须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实现信息互传,信息共享。
夜上海论坛 (3)建立科学、灵活、规范的个人征信机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立,使原本分散于政府、银行、工商、税务、保险等各类机构的个人信用信息集中起来,通过专业的机构对个人资信状况进行分析、披露,使社会各部门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达到约束个人信用道德行为的目的。一个完善的征信机构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按照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原则,推动各征信机构之间的联合,使不同区域间的征信业务相互渗透,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和征信网络。一个完备的征信系统,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第一,应尽快建立一套与个人征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个人征信制度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如制定《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条例》,规范征信活动,对个人征信范围、程序、原则、记录、信息披露、个人隐私保护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加以规范。第二,个人信用征信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民的参与。要做好信用知识普及工作,加强全民道德教育,注重个人信用的培育。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朱毅峰、吴晶妹. 信用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月华.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J]. 企业经济,2008-02.
(3)郑良芳.银行业信用风险需全面有效管理[J]. 农村金融研究,2008-09.
(4)李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J].金融经济,2009-02:82-84.
(5)聂庆平. 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8.
夜上海论坛 (6)汪宇瀚.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初探[J].经济论坛,2007-10.
论文摘要:文章概括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体系内容,同时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它的度量模型、体系内容方面、内部管理文化等进行分析,并根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银行自身应该从多方面努力才能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银行生存和发展上的安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夜上海论坛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夜上海论坛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夜上海论坛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夜上海论坛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夜上海论坛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夜上海论坛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夜上海论坛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夜上海论坛。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夜上海论坛。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夜上海论坛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夜上海论坛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但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各种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各种矛盾互相交织,经济风险频频发生。在我国目前社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的前提下,由于失信成本较低,代价较小,导致失信行为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失信行为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对我国经济转型和软实力的提升带来消极影响。作为负有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功能的公共图书馆也同样受到读者失信行为的影响。偷窃、污损书刊、撕页开窗、借书逾期甚至不还、恶意下载数字资源等行为都是诚信缺失的典型表现。这些失信行为不仅损害了文献资源的完整性,破坏了图书馆正常的借阅秩序,加大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了图书馆管理的人力和物理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其他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社会征信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公共图书馆对失信行为的管理、建设读者信用管理体系应成为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信用管理实践的探索
近年,我国图书馆界也开始不断探索读者信用管理的途径。2014年4月,上海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会议,会上宣布上海市237家公共图书馆读者借阅信息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此使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约束,从而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如果市民拖欠水、电、天然气等费用并经多次催缴无效,或者逃票乘坐地铁,都将留下信用污点,并产生联动效应,其利用图书馆服务和资源的权利将受到制约。同年4月,杭州图书馆走出馆门,联合杭州市民卡公司,为全市800万市民卡用户免费开通图书借阅功能。只要有市民卡,就可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在杭州图书馆各服务网点借还书,并无需支付任何押金。利用杭州公用信息平台,读者的信用记录将直接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失信行为将受到惩戒。上海和杭州图书馆界读者信用管理的实践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界信用管理的先河,值得公共图书馆在读者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学习和借鉴。
夜上海论坛 三、构建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公共图书馆用户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构建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的首要条件。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的管理应关注图书馆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感受和体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积极控制和防范图书馆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和享受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所引发的信用风险。尤其对于客观因素引起的用户失信行为,如地震、暴雪、台风等自然灾害使图书馆用户无法按时归还书刊导致借阅逾期,就可以在坚持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给予人性化处理和协调,可采取减免逾期费、延长借阅期限等方法灵活处理,不按失信行为进行惩罚,营造用户信用成长的良好环境,从而努力避免潜在的信用风险。
夜上海论坛 (二)系统科学性原则
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指标的构建应遵循系统论的要求,各个信用指标之间应当紧密联系,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整体,并避免信用指标间的交叉重复。信用指标的确立、计算和评价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科学合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防止主观臆造,加大信用管理工作的难度。信用指标来源要客观稳定,注重细节而又顾全大局,不仅要有利于对图书馆用户的信用管理,更着眼于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整个读者信用指标体系的建立很难一蹴而就,要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不断增强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夜上海论坛 (三)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
读者的信用评级是其利用图书馆活动的综合评价。在选取读者信用评级指标时,选取能客观反应读者利用图书馆服务和资源活动中的定量分析指标,在读者信用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影响信用因素本身的多样性和信用评级的复杂性,仅采用定量指标难免过于片面,如读者本人的个人素质、社会贡献等在定量指标中就难以反应。因此,除了应用定量指标外,还应该采用定性指标进行信用评级。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前提。只有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才能真实反应读者的信用状况。
四、公共图书馆建立信用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信用宣传,提高读者信用意识
夜上海论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型而来,信用基础较为薄弱,全社会还未完全形成“守信用、重契约”的社会风尚,因此,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还有待时日。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开展社会教育,因此,公共图书馆应配合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承担起自身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使命。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讲座、展览、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服务方式开展多样化的信用宣传,提高读者的守信意识和觉悟,倡导和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风尚和舆论氛围。
夜上海论坛 (二)建立读者信用数据库
信用数据库是建设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全面了解读者的信用状况,分析读者信用行为,为读者信用评级奠定基础。读者信用数据库可以分为两部分: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基本信息是指读者的个人信息,包括读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有效证件号码、职业、职称、单位及其地址、健康状况、电话(固定电话或手机)、微信号、电子邮件、研究方向和兴趣、特定信息需求等情况。读者基本信息是图书馆建设读者信用管理体系的最原始的信息来源,是建设信用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供个性信息服务的依据。信用信息是指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活动中所产生的信用记录,如借阅历史、超期罚款记录、数字资源下载记录、电子阅览记录、书刊阅览记录、图书馆活动参与记录、志愿服务记录、遵章守纪情况以及各种奖励和惩戒记录等,这是读者信用评估的原始来源,将初步决定读者信用状况的优劣。
(三)建立读者信用评价体系
夜上海论坛 图书馆信用评估是指图书馆信用部门根据读者在图书馆活动的信用记录,采取科学的评价模型,对读者的图书馆信用状况给予评价和判断。公共图书馆读者信用评级可借鉴国际通行的“四等十级制”,实行“三等七级制”。读者信用可分为以下7个等级:AA级(信用优良),A级(信用较好),BB级(信用一般),B级(信用欠佳),CC级(信用较差),C级(信用极差),D级(无信用)。读者的信用评级宜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定期(如满一年)对读者的信用状况进行更新,根据信用指数的评价结果,提升或降低其信用等级,并给以奖惩,引导读者重视建设自己良好的图书馆信用体系。
(四)共享社会信用信息平台
夜上海论坛 目前,银行系统已经实现用户征信体系联网,个人银行信用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中都可以查到,经济信用状况一目了然,但在银行系统外还存在如房产、海关、司法、税务、工商等“信用孤岛”。因此,公共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要竭力避免成为“信息孤岛”。在其他行业有不良信用的公民都是图书馆的潜在用户,一旦成为图书馆的现实用户,就给图书馆带来潜在的信用风险。因此,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在完善自身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主动走出馆门,积极寻求开展行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合作方式,把图书馆用户的信用状况纳入到社会征信体系中去,使分散的信息跨行业、跨部门流动起来,这对于图书馆防范用户信用风险、提振整个行业的信用信心、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结语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社会稳定以及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方面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突出表现为间接融资难,其实质是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本文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原因,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和完善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是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从2002年到2005年,内蒙古企业数增加了27171家,数量上增加了26.19,其中中小企业增加了27225家,增加了26.27(见表:2002年一2005年企业单位数)。从产值上看,2002年内蒙古工业总产值为1620.47亿元,大型企业产值为380.61亿元,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4_18。2003年到2005年,内蒙古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806.62亿元,年均增长33.71,中小企业产值年均增长29.74(如图1所示)。
夜上海论坛 以2005年为例,内蒙古企业单位数为130898,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数量2447家,这其中大型企业仅有4O家。数量上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区企业单位数的99.97,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98;37%。2005年内蒙古工业总产值为3861.58亿元,大型企业产值为1161.12亿元,中小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9.93。中小工业企业资产2444.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的58.7O;完成工业增加值652.7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7.48;实现利润84.4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65.7O。中小企业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数量上中小企业占有绝对的统’冶地位,在工业总产值上中小企业占据主体地位,是内蒙古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企业内源融资是企业做稳妥也最有保障的资金来源。它是企业自己掌握的资金,使用起来最具灵活性,筹资成本除了少量的利息损失外无需支付利息,因而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筹资来源,由于中小企业建立时问相对较短,缺乏外源融资所需要的信用记录和完美的财务报表,信用保障能力也较差,很难获得外部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信任,而内蒙古相对闭塞的信息环境和人们传统理财习惯使得内蒙古的中小企业没有类似浙江等地“标会”等民间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只能主要依靠业主的出资和企业的内部资金筹资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在外源融资中,中小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性更强。一方面在公开市场上发行股票等证券对发行企业都有规模限制条件.一般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另一方面在公开市场发行有价证券对企业信息的要求较高、发行成本较高。而向商业银行贷款不需要向社会公开企业信息,不会引起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的灵活性较大,良好的银企关系又可以降低因这些企业信息不透明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使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大大低于证券市场的筹资成本。
2.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以贷款为主,而在贷款时,中小企业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在近年来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改革的整体政策是抓大放小,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管理重点、服务重心都倾向于大型企业,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我国的国家商业银行体系主体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而这四家银行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信贷风险,纷纷将放贷审批权限进行上收,拥有审批权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级别高、机构少、业务量集中,中小企业申请的贷款很难引起商业银行的重视,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进一步增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地方性金融机构虽然有加大的独立放贷审批权、贷款业务办理的灵活性也较好,但在,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前只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设有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并且多数机构正处于创建初期,很难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十分有力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可用资金十分有限,虽然解决了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杯水车薪,对于满足规模庞大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心有余而力不足。
夜上海论坛 3.中小企业通过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非金融机构的融资也比较困难
中小企业由于信息相对封闭、资产抵押能力弱的局限,向商业银行贷款往往手续繁琐、耗时较长、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对融资的要求,向其他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也有较大的约束。向非金融机构的融资和向民间非正规融资渠道的融资最大优点就是借贷手续简便、过程迅速、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融资的时效性要求。而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融资租赁公司能够提供租赁信贷、民间借贷虽然存在、但由于内蒙古属于近几年才开始迅速发展的地区,资本积累十分有限,民问借贷资本的规模十分有限。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政策扶持与支持不够。没有形成健全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我国从199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融资环境。但目前的支持和扶持政策还停留在探索摸索阶段,各种政策措施的具体实施分属于各个不同部门和各级政府,政出多门、方法各异,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更多的是财政出资、政府担保等强制性行政手段,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是依据有效的金融运作机制来进行,而是像完成政治任务一样,响应国家号召找几个中小企业放几笔贷款走走过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雷声大、雨点小”,没办法解决根本问题。
夜上海论坛 2.中小企业的产权特征不利于融资
夜上海论坛 中小企业数量巨大,但作为一个整体,在商业银行系统内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信用形象。中小企业的形成过程千差万别、所有权组成形成种类繁多,有国有、集体企业转制而来的、也有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由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还有个人在近年来新开办的等等。部分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不明晰,商业银行为了避免在追偿时产生可能的法律纠纷,在放贷时尽可能避开这类中小企业,但现实中这类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有比较普遍。商业银行作为放贷主体很难对如此复杂的放贷群体的信用水平做出明确的总体判断,使得一大批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向商业银行推荐自己、进入商业银行放贷调查阶段的机会。
夜上海论坛 3.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也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为了适应瞬息万变得市场,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向会随时做出一些调整,经营方式十分灵活。这种经营方式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发展优势,但这种灵活的经营方式让商业银行在评价中小企业的经营前景、确定贷款资金使用用途十分困难,从而难以对贷款的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谨慎原则的指导下,商业银行一般不发放此类贷款。
其次是中小企业本身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单一,负债不合理.资产负债率高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虽然近年来中小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从新增企业数与新注册企业数的比较来看,每年消失的中小企业数量很大,现有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中经营期限超过十年的比较少。商业银行放贷的风险很大。
第三是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往往表现为规模小、频度高和单笔数额小的特点。而商业银行对每一笔贷款都要经过“申请——调查——审查——审批——发放与检查”几个程序,每一个程序中都需要商业银行付出相应的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只能在收取的贷款利息中得到补偿,所以对商业银行来说,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是高成本、高风险的贷款。加之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在出现资金困难时.不是想办法调整资金结构,改善负债状况,而是采取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债务的做法,从而导致私人得利,却影响了中小企业整体的信用形象。
4.信用担保体系作用有限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内蒙古也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但僧多粥少,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办法得到实际的信用支持。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区担保资金共投放12.64亿元,累计担保额56.63亿元,累计受理担保业务8287笔,在保企业4679户,在保责任余额17.26亿元。由担保机构支持发放的信贷资金仅为同年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2.1,利润的67,在保企业数量仅占中小企业总数的3.5,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满足率非常低。并且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担保发放的贷款多数属于短期贷款,更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对中长期信贷需求。
四、构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1.完善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是一项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局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针对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创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制定各种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及服务措施。
政府要出台地区性的社会信用管理办法,建立集中统一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征集企业和个人的基础信用数据,为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要逐步放宽非公有制企业的进入门槛,改变原来的多元分割的经济运行格局,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打破产业界限和城乡界限,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产权交易方式参与企业改制。同时要规范中小企业的税费制度,消除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公平的税收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税赋负担,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设立专门的中小银行。中小银行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发放,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办法、审批程序,适应中小企业的实际制定信贷政策。降低由于防范风险而对中小企业设定的贷款“门槛”。
夜上海论坛 2.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
夜上海论坛 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主要包括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等级评价,建立和完善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中心和数据库以及企业诚信建设活动等方面。
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信用服务工作来引导中小企业强化信用意识,提高信用能力和水平。一是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办法,根据多方采集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对内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特别是企业预期偿债能力、履行有关义务能力等做出综合性判断,对其开展信用评级,评定出相应的企业信用等级。二是要要逐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库,先录入主动申请评级的企业的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逐步扩大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范围,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由纸质化管理向电子化管理过渡,并逐步实现全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的联网,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并定期更新。三是开展企业诚信教育和创建活动。开展宣传教育、信用知识与财务管理培训、人才培养、信用示范企业认定和诚信激励失信惩处等多种形式的企业诚信活动,宣教信用知识,介绍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信用惩罚的主要内容,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认识。
3.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夜上海论坛 (1)强化社会信用观念,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使处于劣势竞争地位的中小企业在寻求外部资金支持时提供便利,但信用担保体系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信用担保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引导银行资金流向中小企业而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营运资金。提高企业和社会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是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政府要把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工作当作一项大事来抓,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信用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这项工作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一方面要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办法,在独立公平的原则下对自治区一定规模以上和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为各商业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提供放贷(或担保)的初步依据。
夜上海论坛 (2)健全有关担保业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必须有制度保障和法律保证,通过法律法规的支持和规范保障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和《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依据,结合我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方面的具体条例和实施细则。还应当出台涵盖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的保证责任、担保放大倍数、风险承担比例、利率、违约责任等内容的法规或规定,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业务。
(3)建立分层次的政府支持的担保体系,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和补偿力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政策性强,社会效益突出而经济效益不显著,自治区、盟市地方政府需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有关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定,对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予以更大的资金支持。提出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资金补偿、奖励机制等政策,创造条件形成一批经营业绩突出、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组建由政府部门出资的自治区级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和政府支持的盟市、旗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由财政投入为主、税收优惠为辅的资金补偿机制,促进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尽快形成。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提出了通过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信用意识,加强法制建设,以及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初步建立建设、施工、设计、监理、招标等建筑企业的信用体系的具体构想。
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建筑企业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建筑市场出现了许多交易主体信用缺失的行为。信用的缺失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也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浪费,增加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风险。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培育建筑市场信用的重要内容,是以长效监督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主要举措。
夜上海论坛 l建立信用体系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
夜上海论坛 信用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
从社会角度看,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唐代的著名宰相魏征把“诚信”看作是“国之大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诚实守信仍然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要以信用道德为基础。只有尊重和遵守信用规则,人类的创造活动才能得到维护,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社会才能充满活力;没有信用与法治作保障,社会秩序将会出现混乱,公民及企业的权益会受到侵害,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
从经济角度看,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以信用交易为主的经济,是建立在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的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机制缺损,市场机制不可能有效运行;信用机制扭曲,会降低市场的有序性,从而市场经济就无法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健全的社会信用关系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当前形势下显得极为重要。
夜上海论坛 2建筑市场信用现状分析
夜上海论坛 按照国务院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建设部全面开展了工程建设信息体系和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建设工作。一些起步较早的省市出台了企业信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建立企业信用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信用缺乏问题阻碍了制度创新,使得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合理低价评标无法向纵深推进,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好的经验无法在我国推行。目前我国建筑领域里都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现象。
夜上海论坛 2.1拖欠工程款问题相当严重
夜上海论坛 工程款的拖欠,加大了施工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举步维艰,而且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债务”连环套,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利益,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安宁因素。
夜上海论坛 2.2违法转包工程的现象无法消除
夜上海论坛 招投标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法规避招标,违法转包工程的现象依然存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业主利用工程发包的权利,有的假招标,擅自将中标工程项目非法转包、分包给其他施工队伍、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关系单位;有的为了逃避招标,故意隐瞒工程造价或肢解工程;有的利用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现状,对施工单位压级压价,强加给施工企业许多诸如垫资施工等不合理的条件。
夜上海论坛 2.3业主和承包商互不守信互相挚肘的局面突出
一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时,采用“带资”、“垫资”以及收取各种保证金,防患中标人的失信行为,并通过签订“霸王条款”合同规避风险和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又采用延缓支付、加大处罚等手段胁迫承包商履约;另一方面,一些投标人为了谋取中标,采用“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竟标,侵害了招标人的合法权益,还有一些投标人不计成本低价中标,施工中高价无理索赔,达不到目的就以拖延工期相要挟,最终形成业主恶意拖欠工程款,承包商无法按期交工,并拖欠供应商材料款和农民工工资,如此往复,各方都受伤害。
2.4由于招标人的“大包人工”行为。造成施工企业非经营性亏损
夜上海论坛 一些招标人在招标结束后,强迫中标人将一些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的分部工程如门窗、防水、水暖电卫等划拨出去,由招标人的关系单位施工,这些单位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还有一些招标人将大到钢材、水泥、商品砼,小到门窗五金、涂料、电线、开关、卫生洁具等材料从中标人的合同中扣除或强行向指定供应商购买,施工项目变成实际上的“大包人工”项目,造成施工企业非经营性亏损。上述现象不但给工程造成质量、安全隐患,而且也滋生出腐败问题,“工程上马,干部下马”,这样的怪异现象屡见不鲜。
3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建筑业及其管理体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发育不良的遗憾。在十几年来改革的推动下,建筑业从总体上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不可回避的是,建筑市场还存在着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在信用体系建立上缺乏认识。
3.1信用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旧的体制仍然存在或产生负面影响,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没有及时形成,社会的信用意识、信用道德观念淡薄。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个人、企业信用危机严重,甚至演绎出信用市场的“格雷欣法则”(失信者得利、守信者遭殃,失信者驱逐守信者)。因此,失信成本偏低是当前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的直接原因。在建筑市场不是特别规范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当前“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诚实守信,可能因为“太实在”而没有利润可图。如此是非颠倒,信用环境只能造就、滋生出大量的失信现象,如偷工减料、拖欠工程款等等。
3.2信用奖惩措施不能有效实施
夜上海论坛 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且对市场各方主体的失信行为,行政监督机构缺乏相应的监督手段和措施,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结案率低,执行难度大,对于失信、弄虚作假者打击力度不大,这无疑助长、放纵了违约失信行为。对于守信企业,如何给予奖励,各地方做的也还不够,还没有完全形成“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
3.3欠缺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夜上海论坛 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完整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没有为个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难以给社会提供有案可查的信息和数据。由于条块分割、数据保密、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数据来源有限、数据库不完备,难以实现工程建设信息网全面、动态的更新。
4健全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构想
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征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目前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征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为加强建筑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信用意识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对公民进行持久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同时从对企业、个人、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人手,培育信用意识,促进公民和法人在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讲信用、守信用、履行信用契约,保持良好的信用状况的自觉性。
4.2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夜上海论坛 一套完善的信用相关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信用立法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了规范建筑市场运行,解决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应依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建筑市场行为做出严格规范,包括工程发承包、市场准人与清出、工程款支付及其他合同管理等,并对违法行为做出严厉的处罚规定。
夜上海论坛 4.3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建设应从道德层面上的“软约束”发展为制度上的“硬约束”,即塑造建筑市场中的诚信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的说教,还必须依靠扎扎实实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信用制度建设,共同促进建筑业企业诚信的完善和发展,以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因此,在建筑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已刻不容缓。首先要完善行政性惩戒机制,在资质管理、项目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执法检查等方面对失信者惩戒,依法加大查处力度,切实扭转失信违规成本小的状况。其次要逐步形成社会性惩戒机制,通过信用信息的广泛使用,把失信者对某一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制约。最后要切实形成诚信激励机制。同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体系上的经验,着手建立建筑业企业信用体系,将企业的身份、守法经营情况、工程质量安全和服务情况、银行信用情况等一些数据、资料记录在案,建立警示系统、不良记录系统。
4.4强化政府信用。加强行业自律
政府信用是信用体系的关键,各级建管部门要率先垂范,取信于民。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也是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信用意识,大力抓好自身信用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要强化法治意识,德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切实转变职能,做到严格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政务公开,言而有信,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提高行政公信力,把政府坚守信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树立“信用政府”形象。在发挥政府信用管理职能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法规体系,强化信用监管,整治危害社会信用的各种行为,构建信用激励机制,着力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解能力。
夜上海论坛 4.5建立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夜上海论坛 建筑领域企业信用评价内容复杂,涉及多单位的比较,而且评价指标众多,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因而选择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较为科学。首先,要建立信用数据库、信用档案,进行评价数据收集。其次,要选取统一的评价指标,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全面定量评价和静态、动态互动式管理。最后,加快培育中介组织,将信用评价管理主体由政府逐步过渡到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的结果将作为企业和个人在投标、晋级、评优等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4.6借助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各环节相互依托的信用体系
通过整合现有的监管信息数据库,充实建设、施工、设计、监理、招标等企业的资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从业人员认证状况、已有业绩以及投标过程、中标结果、在建工程、竣工工程、建设项目名称、标段号、施工合同、履约评价、违规记录等信息数据,形成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有形建筑市场按照信用信息平台统一、信用评价标准统一、信用法规体系统一、信用奖惩机制统一的目标,加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市场活动的信用跟踪,及时采集交易主体的行政处罚记录以及失信行为记录,促进市场交易主体自我约束、行业自律、诚实守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形成。同时,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制度,通过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开交易主体诚信状况,实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的互通、互用和互认,形成“一地受罚,处处受制”的局面,营造“诚实有益、失信必惩”的市场环境氛围,预防和制约交易主体的违规违约行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夜上海论坛 4.6.1树立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建筑市场信用建设思路
建设工程项目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承发包,信息相对集中,是抓住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源头的一个强有力的举措。然而,建筑市场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尤其是各管理部门自成体系,层层把关,相互封闭,给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来了难度,还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推动。用信息化实现工作的流程化、管理的透明化、服务的规范化,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建筑市场信用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4.6.2建立借助计算机监督管理网络系统的建筑市场流程化管理体系
夜上海论坛 监管网络系统是以建设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为主线,将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化设计,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相关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办理各类手续,切实地提高了“一站式”服务窗口的工作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体制。建设工程监管网络系统重点突出工程交易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了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交易的流程化管理。
夜上海论坛 监管网络系统主要发挥了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流程化贯穿从建设工程项目进场登记到工程竣工备案管理的始终,做到“前事不办、后事不能”,实现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闭合管理,切实减少了人为因素;二是通过监管网络系统能够促进管理部门工作机制的创新,过去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以表格填报、人工审阅为主,利用监管网络系统各管理部门不仅可在计算机上填报数字、审阅文件,还可以了解其它相关部门的情况,做到了部门间决策、执行的相互协调;三是强化了管理部门对执行政策和依法行政程序的公开透明。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的自身信用显得更加重要,没有程序的公开透明就没有程序的公正性,如果政府管理部门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到公开透明,而是滥用职权,那么建筑市场的其它主体信用行为也不可能规范。
4.6.3建立以IC卡信息管理系统为主要手段的建筑企业和执业人员信用考核体系
建立有效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必须实现有形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而两场联动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IC信息卡工程”。建筑市场的Ic信息卡工程主要包括了三方面,一是建立了工程项目、建筑类企业、建筑类执业人员三大数据库,在工程项目数据库中,由于项目编号的唯一形成的对应关系,将每个项目都真实记录其法定基本建设程序中主要手续的办理过程。建筑类企业数据库和建筑类执业人员数据库分别按建设部统一标准分类,并各自记录相应的资质类别、等级、业绩、奖惩及年检情况。二是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及施工阶段的主要管理环节都通过相应的IC信息卡办理。读卡器能准确地识别IC信息卡所对应的企业或执业人员是否符合投标人的要求。在各个管理环节中,IC信息卡能够实时记录相关管理内容,正是由于IC信息卡的这种实时记录和不可更改功能,才凸现出使用、推广IC信息卡对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的真实性、可靠性。三是制定能真实反映建筑企业和建筑类执业人员(项目经理)信用状况的单位工程业绩考评办法。
根据这个办法,可以在施工现场将建筑企业和执业人员在工程项目的交易和施工中的经营行为、质量行为、安全行为和文明施工行为同时记录到IC信息卡和数据库中,作为企业或执业人员的信用档案。超过规定界限的不良信用行为将被列入信用行为“黑名单”,在网上公布。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在承接下一个工程项目时将受到制约,直至被清出建筑市场。
夜上海论坛 4.6.4建立以工程建设信息网为主要媒体的建筑市场信息、交流、监督平台
1.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就是资金,如果一个企业具有充足的资金则可以表明该公司的实力非常的强大。但是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在企业遭遇重大挫折或者是转型的过程中,较好的信用度可以帮助企业贷款提供便利,这对于缓解企业的发展危机是十分有利的。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信用也是需要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因而在企业的内部需要养成较好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便于企业降低风险
夜上海论坛 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风险问题是经常存在的,部分客户的拖帐问题也是非常棘手的,如果同时出现几个或者是多个类似的事件发生,那么会对于企业的资金链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则可以很好的降低上述问题的出现几率,健全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健康有序与否,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则会非常的融洽,不会出现上述的不利现象,同样对于企业的发展与内部控制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
3.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
夜上海论坛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进行客户的删选,从而降低其运营中的成本。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各种信息都会充斥在各个版面上,这对于企业发展决策的制定会产生较大的干扰,在企业信用体系构建下可以快速的核实其信息的真伪,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
夜上海论坛 二、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并且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实现,但是在具体构建的过程中,如果沟通不及时则会严重的降低其实际的效率,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相关的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是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的重大问题之一,这个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在缺乏约束性的信用制度约束下,无法有效的实现其体系的构建。再加上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各部门无法依据各明确标准来参与到信用管理中来,因而制约了其发展。在具体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中,信息化的程度较为滞后,因而无法及时的进行相关信息的更新,这对于企业发展决策的制定也是有较大局限性的,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的加以改进。
夜上海论坛 三、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工商管理的运用
工商管理相较于其他的管理而言是有其特殊性的,并且在具体的应用中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可以帮助企业科学的进行决策的制定与规范化的管理,从而确保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工商管理也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并且对于该体系的形成与管理也是十分有利的。
1.工商管理可以为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起到较强的监督作用,通过工商管理的监督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较为全面的信用档案,通过这些档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够便于工商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实现。在其管理的过程中会定期的进行信息的更新,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极大的约束和促进企业文明经营活动的开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较强的信息支持。
2.工商管理推动企业分类监督。 “所谓企业分类监管制度,指的是各级工商管理部门以其所掌握的经济户口为依托,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分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是新企业进行处罚以及对守信企业进行奖励的这一种企业信用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实施能够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能够整个工商管理行为,有针对性的监管不同企业行为,对那些表现良好的企业给予鼓励,对那些表现较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惩罚,同时通过这种行为,消费者也会了解大不同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优化选择所需产品,侧面规范了市场行为,逼迫市场主体提高自身的信用程度,建立全面的信用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允许和保护的对象,国家对企业的发展政策也具有针对性的在调整,相对应信用良好的企业其政策优惠也比较多。工商管理通过这种奖励和惩罚的行为有效的推动了我国企业进行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
夜上海论坛 3.有效的工商管理可以很好的检验企业的正规与否,同时也是确保市场有序运转的必要前提。每年工商部门都要按照规定对于企业进行检验,并且帮助企业发现自身运营中的不足,这些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并且通过工商部门的检查可以及时的获取企业的信用信息,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也其检验的方式也是各部相同的,并且逐渐朝着人性化的发展方向不断的变革,这些对于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十分有利的。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工商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以信用的竞争为主,只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加强对诚信问题的重视,才能够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可见,诚信的主要支撑力就是信用。现如今,我国的各大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更要将诚信放置到首位。这是不断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另外,工商管理工作应该采用相对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不断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诚信管理的高效性也是促进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1、工商管理机构在企业信用监督方面的作用
“经济户口”工作的开展,方便了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信誉状况进行监督,对于工商部门这是实现自己的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来说经济户口是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进行日常监督的凭据以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再科学划分的资料档案,这是我国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信息管理的载体。经济户口的实质是由工商部门掌握各个企业信息的资料,经济户口当中记录着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记录与在监管过程发放的各种各样文件,这当中包含了企业在注册申请时上交的注册材料、审核材料、年度报表、违规违章记录、商标注册信息以及信用评选资料等等。户口经济是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而进行企业信息的完善了,这方便了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有效监管,这在工商管理之中,极具权威性,并且具有高度精准性,工商管理部门可以经由经济户口,进行企业信息的全面掌握,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失信行为。
2、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1)缺少法律的约束力。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可以看出,信用管理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但是每一项工作都应该做到有法可以,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从现如今我国企业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的应用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很多不足依旧存在,要想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信用体系明显缺少法律的规定和约束。
(2)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程度不够。从这一点上看,几乎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进行信用体系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部门之间沟通障碍的影响,使得信息无法得到直接的交流。长此以往,工商管理工作的协调程度就会明显降低,甚至出现严重的矛盾性。
(3)管理体系不明确。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评价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就不够完善,信用管理模式的建立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的实施中并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因此,工商管理工作的实践性明显不够,而且参考标准也缺少统一性。
(4)信息化程度明显不够。现如今,信息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都会实现信息化。但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在信用管理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信息化程度明显不够,因此难度较大。要想实现全面的信息化还需要一定时间。
3、工商管理工作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发挥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工商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的信用程度进行前面详细地评价,然后根据企业的特点来开设各种不同类型的管理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信用程度较高的企业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还需要对失信的企业进行惩罚。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整体互动的模式来进行,对企业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将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程监管,提升执法力度。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夜上海论坛 (1)相关的工商监管工作已经制定,在实施的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将法律放置到首位,做到有法可依。用法律的手段来对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2)工商管理工作的行为主体是工商总局,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工作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对于企业信用体系的分类上看,可以按照字母顺序来进行划分,从信誉度较强的企业一直到信誉度较差的企业。对于一些信誉度达不到标准的企业来说,工商管理部门应该果断地撤销营业执照,强制信誉低的企业市场。
夜上海论坛 (3)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工商管理部门在监督的过程中应该以科学的制度为标准。尽量争取地方政府的帮助,然后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程序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信用评价以及披露等。比如我国有些地区的工商分局就会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进行交流和协商,争取在自身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工作上取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成立政府分管领导挂帅,集合其他的部门相关领导,分配好每一个部门和单位的具体工作责任,对信息内容、申报途径等进行详细阐述,争取从制度的方面加强,强化制度管制的约束力,使其在构建发展信用管理目标上发挥重要作用。
夜上海论坛 (4)制定统一的信息数据规划标准
企业必须在征集信息和数据等方面的工作上具备指导权,坚守效能、统一的规划发展原则,同时充分发挥企业信用管理中经济户口等基础作用,使得企业在信息建设中具备发展先机。企业对于信息资料的收集是为了在运营中充分运用,因此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效能:
首先是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用意识,其次是强化企业在行政监管工作上的工作效能,最后是要通过社会服务来达到社会上对信用的需求。工商部门则需要对其信用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化的完善和升级,积极开展信用的评价活动,对企业自身经营上的信用等级加以了解,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的监督作用,公示企业的信用和原则,对表现优秀者予以鼓励,对不良信用者予以打击,使行政监管的能力得到巩固。
夜上海论坛 此外,还要不断开拓企业在数据资料方面的查询能力,以社会服务的参照系数为准,在监督环境下诚信经营。可以说工商的信用管理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资料越多,那么对管理过程的开展就越有效。
夜上海论坛 4、结束语
夜上海论坛 在市场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信用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有关工商企业管理的要求,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健全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管理制度,在建立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以完善,使信用体系发挥最大的功效,对社会、对企业、对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提出的观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敏.试析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的工商管理运用[J].现代商业,2013,11(23):46.
[2]王旭.浅谈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J].知识经济,2012,11(09):24-25.
[3]任瑞全.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浅析[J].前沿,2012,8(09):42.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 R1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8-108-02
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是为满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日常从业人员、职业病体检、办证要求而设计的一套日常工作管理的系统,本系统提供了各种灵活的输入方案、体检项目自定义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及统计功能,能帮助您及时了解日常工作状况并快速查询和统计出相关的数据。它操作简单、界面一致、画面美观大方,方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软件功能包括:体检收费、现场照相、登记、健康体检、输出体检报告单、体检登记单、收费单、健康体检、健康证、培训证、复查通知书、职业禁忌人员调离通知书、数据综合查询等,打印标准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表、审批发证、打印健康证、打印培训证等。
1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
1.1设计目标
根据国家的《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1-3],要求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等实行健康检查制度,取得合格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从事该项工作。为了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全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我们建立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平台,实现对从业人员信息的全面管理,推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
1.2设计原则
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协议和接口的原则,确保系统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采用国际通用的软件开发标准和开发工具,确保系统的开放性和较高的可维护性;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充分保护现有软硬件和数据资源。
1.3体系结构和技术特点
采用以C/S模式为主体的体系结构。界面框架采用Powerbuilder 8.0工具进行开发,模块应用程序采用Delphi 7.0 工具进行开发。系统功能强大、稳定、操作方便;数据库端充分利用了sql server 2005的特性,利用存储过程实现了大量业务处理逻辑的封装,利用触发器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文档处理系统采用MS Office 2003。
1.4外部接口
夜上海论坛 软件接口可将数据输出到Excel、Word或Access等,或从这些格式的数据文件中导入数据,从而使用户有更大的灵活性。硬件接口主要解决从各种检测设备中自动提取数据。
1.5运行环境
夜上海论坛 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选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5,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vistar系列,文档处理系统采用MS Office 2003。
2系统功能
2.1体检登记
登记体检人员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单位、工种、民族、文化程度、身份证号等),同时用摄像头照相,登记完成后可以打印空白体检表。
2.2健康体检
检查登记完成就可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完成所有项目:体征(心、肺、脾、肺)、X线胸透或胸部拍片、大便培养(痢疾杆菌、伤寒或副伤寒)、肝功能(谷丙转氨酶、HBsAg、HBeAg)、主检医师意见。
2.3健康证
体检合格就打印健康证、培训证等。
2.4文书管理
夜上海论坛 体检不合格就打印体检复查通知书、职业禁忌人员调离通知书等。
2.5肝功检查
主要为只做肝功检查的检查工作而设计,检查完成打印检验单。
2.6数据统计、领导主任综合查询
夜上海论坛 可以按行业类别、行政区域工种查询、统计健康培训证的发证情况,查询条件可以随意组合,统计过期健康培训证数据、操作人员工作量等。
3系统特点
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现场拍照、现场采集信息,不再用贴照片、填写查体表等方式进行查体,避免了冒名顶替现象发生。②该系统最大好处是人员信息查找方便,只要查过体,根据姓名、查体时间、健康证号、单位等其中之一就能查出信息,且统计起来方便。该系统不但方便了群众,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查体工作规范有序。③快捷方便的录入操作、友好的操作界面。快速地录入体检档案的明细内容是该软件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操作方法上既支持鼠标操作,又支持键盘操作。④体检综述、建议的自动生成。体检综述、建议是体检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体检工作效率的瓶颈。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模板设置功能,使体检综述和建议能够自动生成,从而大大提高体检工作的效率,缩短体检报告输出的周期。⑤强大的体检报告管理功能。体检报告是体检服务水平的集中体现,本系统能快速地生成完整、全面、漂亮美观的体检报告。⑥极好的适应性。为了能够适应不同体检中心的不同需求,系统的许多功能都可以灵活设置,包括体检科室、体检项目、各种模板、报告格式等。
4实施效果
夜上海论坛 该系统的实施帮助疾控中心建立了完整、优良的质量体系自动化运行方案。该系统将查体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使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序和高效,避免了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各类复杂体检报告自动生成功能,明显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多种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供质、量统计报表,使数据变成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决策人处,以便更快更好地制定决策。
总之,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加强和规范了健康体检的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运行成本。当然,系统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完善,主要包括:扩充网上对外查询功能以及与其它业务系统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甘仞初. 信息系统开发[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31-139.
夜上海论坛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