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检测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各院系: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 34 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规范管理,科学引用文献资料,杜绝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学校决定对部分 2021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采用“中国知网”大学生系统进行检测。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夜上海论坛 一、检测范围
按照2021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5%抽检毕业论文(设计),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具体抽测学生名单由教务处按学生学号统一抽取(见附件1)。
夜上海论坛 二、检测方式与要求 1、待检测论文(设计)的格式应符合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夜上海论坛 撰写要求,学生以 word 文档形式提交毕业论文(设计)全文电子版。
每篇论文电子版文件名命名格式为“学生姓名_学号_ 论文名称.doc”,例如“张三_117XXXXXXX_XXX.doc”。
2、各院系将被检测的毕业论文(设计)全文电子版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在三个工作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给院系本科教学办公室,并由本科教学办公室反馈给学生。
三、相关工作安排
1、4月30日(周五)前,各院系将本单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重复率具体要求报教务处备案。
2、5月6日(周四)前,各院系将抽取的毕业论文(设计)全文电子版、附件1(补充论文题目)提交到教务处。
3、重复率检测结果仅作为评判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参考依据。毕业论文(设计)文字复制率超过本院系要求的、需经修改再次进行重复率检测。
4、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由院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最终审议。
5、教务处将重复率检测结果通报各院系,对于重复率较高的专业予以重点关注并加大下一年的抽检比例。
希望各院系广大师生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共同维护我校本科教学良好声誉,促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断提高。
夜上海论坛 摘要:目的:探讨NFκBp65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及内皮中NFκBp65的表达水平,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NFκBp65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NFκBp65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NFκBp65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FκBp65可能通过调控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而促进血管瘤的形成。
关键词:血管瘤;核转录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在血管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血管生成被公认为是其关键环节。在众多血管生成因子中,已证明TGFβ、TNFα、IL1α、IL8、ICAM1等含有NFκB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其表达受NFκB的调控,而这其中的一些因子,例如TGFβ、ICAM1等,已被证实与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有关。为此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同时期人皮肤血管瘤组织中以及正常皮肤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以探讨NFκBp65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夜上海论坛 111材料来源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996~2001年皮肤血管瘤存档蜡块4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2月,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30.3岁。这些血管瘤所在的部位有头皮、前额、眼睑、耳背、颈部、背部、上臂、大腿、手和足的皮肤等。患者术前均未做任何辅治疗。
112材料分组蜡块切片厚5μm,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按Mulliken分类标准并结合PCNA的表达进行分组。增生期血管瘤27例,退化期血管瘤22例,另取瘤组织周围正常皮肤组织5例作对照。
12试剂与仪器
夜上海论坛 121主要试剂NFκBp65mRNA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浓缩型鼠抗人NFκBp65单克隆抗体;即用型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即用型兔抗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即用型SP通用型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及多聚赖氨酸。
夜上海论坛 122主要仪器YWY781型医用微波仪(250W,50Hz);家用高压锅。
13方法
131常规HE染色。
132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A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及NFκBp65主要步骤:5μm组织切片常规脱蜡至水,3%过氧化氢处理10min以抑制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CNA、NFκBp65采用高压抗原修复,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采用胃酶消化修复抗原,正常羊血清处理10min以减少非特异性背景,一抗(NFκB,1:200)37℃孵育1h,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处理10min,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处理10min,DAB显色液显色,自来水冲洗终止反应,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封片。用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组,作为NFκBp65的阳性对照组,人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作为PCNA的阳性对照组。
133原位杂交检测NFκBp65mRNA的表达主要步骤:组织切片常规脱蜡至水,3%H2O2室温处理10min以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切片上滴加胃蛋白酶,37℃消化25min。按每张切片加20μl含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液,37℃恒温过夜进行杂交。洗脱后滴加封闭液37℃,20min。滴加SAHRP37℃处理20min。DAB显色,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封片。用PBS代替含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液作为阴性对照组,人扁桃体作为阳性对照组。
14结果判断
141PCNA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断PCNA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第Ⅷ因子相关抗原以胞膜或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阴性对照组除细胞核染成蓝外,应无棕黄色反应物。
夜上海论坛 142NFκBp6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断NFκBp65以胞核和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阴性对照组除细胞核染成蓝外,应无棕黄色反应物。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NFκBp65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视野(×400),测定每个视野下阳性反应的平均光密度、阳性反应面积和所有细胞总面积,计算阳性面积率。以每例5个视野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的平均值作为该例的测量值。
夜上海论坛 143NFκBp65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判断细胞膜或胞浆呈蓝色为NFκBp65mRNA阳性,阴性对照组除细胞核染成蓝色外,应无蓝色反应物。定量分析方法同上。
15统计学处理
对各组NFκBp65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2结果
21HE染色
夜上海论坛 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可见条索状或片状内皮细胞增生,其间有不规则的内皮间隙和完整的血管腔,内皮细胞核肥大而淡染。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可见内皮细胞减少,血管腔增大,血管间结缔组织增多,内皮细胞核扁平。
22PCNA的表达
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核肥大,核内弥漫分布棕黄色颗粒,PCNA表达强;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核扁平,大多数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蓝色,少数胞核内有少量棕黄色颗粒,PCNA弱表达。
夜上海论坛 23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
增生期和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胞浆内弥漫分布棕黄色颗粒。
夜上海论坛 24NFκBp65的表达
夜上海论坛 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胞浆和部分内皮细胞胞核内有较多棕黄色颗粒,NFκBp65表达强;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胞浆内有少许或无棕黄色颗粒沉积,胞核内无棕黄色颗粒沉积,NFκBp65表达极弱或无表达;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有少许或无棕黄色颗粒沉积,胞核内无棕黄色颗粒沉积,NFκBp65表达极弱或无表达。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q检验,增生期组与退化期组、增生期组与正常皮肤组之间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退化期组与正常皮肤组之间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表1血管瘤不同时期NFκBp65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
25原位杂交检测NFκBp65mRNA的表达
夜上海论坛 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胞膜和胞浆有较密集蓝色颗粒;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胞膜和胞浆内无蓝色颗粒沉积;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和胞浆无蓝色颗粒沉积。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增生期血管瘤NFκBp65mRN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为0.1563化期血管瘤表达NFκBp65mRNA的平均光密度为0.0617,正常皮肤组织NFκBp65mRN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为0.0516;增生期血管瘤表达的NFκBp65mRNA阳性面积率为0.2881,退化期血管瘤NFκBp65mRNA表达的阳性面积率为0.1250,正常皮肤组织NFκBp65mRNA表达的阳性面积率为0.128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增生期组与退化期组,正常皮肤组与增生期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q检验,退化期组与增生期组、增生期组与正常皮肤组之间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退化期组与正常皮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2。表2血管瘤不同时期NFκBp65mRN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
3讨论
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内皮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血管迅速生长是血管瘤病理组织学的最大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1~2],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形成(angiogenesis)在血管瘤病理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体外组织培养实验证实血管瘤的血管内皮细胞比正常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细胞更易生长,还能摄取3H胸苷,并可见到血管形成现象,提示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形成性疾病[3]。目前,有关血管瘤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的研究报道较少。核转录因子NFκB是1986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癌症研究中心的Baltimore和麻省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的Sen[4]在成熟B细胞和浆细胞中发现的这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5''''GGGACTTTCC3'''')特异结合蛋白,并能促进κ轻链基因的表达,并将其命名为NFκB(NuclearfactorofkappaB)。后来的研究发现,NFκB是由各种同源和异源NFκB/Rel蛋白质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正常情况下,NFκB/Rel二聚体与抑制性蛋白质IκB的亚基结合形成三聚体,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胞浆内[5~7]。许多因素例如IL1、TNFα、LPS、病毒感染、双链RNA和PKC的激活等均可活化NFκB,NFκB被活化后,IκB从NFκB复合体上脱落,IκB迅速被分解,活化的NFκB进入细胞核,与细胞核内特定的靶基因的结构域结合,引起相应基因的转录。
夜上海论坛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NFκBp65在49例人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并结合PCNA的表达对血管瘤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期。另外由于血管瘤组织中细胞成分较多,本实验通过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证实了血管瘤组织中表达NFκBp65的细胞是内皮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胞浆和胞核均有不同程度NFκBp65表达,退化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NFκBp65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胞浆中。而且增生期血管瘤NFκBp65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退化期血管瘤NFκBp65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NFκBp65在血管瘤增生期的表达处于较高水平,而在血管瘤的退化期,NFκBp65的表达降低。国外有研究发现,用NFκB反义核苷酸能够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生成,同时能抑制TNFα介导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提示NFκB对bFGF和VEGF的表达也存在潜在的调节作用。故推测,处于增生期的血管瘤组织中NFκBp65处于活化的状态,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血管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PollmanMJ,NaumovskiL,GibbonsGH,etal.Vascularcellapoptosis:celltypespecificmodulationby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linendothelialcellversussmoothmusclecell.circulation,2001,91(15):2019
夜上海论坛 2JangYC,IsikFF,GibranNS.Nervedistributioninhemangiomasdependsontheproliferativestateofthemicrovasculature.JSurgRes,2000,93(1):144
3宋天宝,邱东.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第一版.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41.
夜上海论坛 4SenR,BaltimoreD.Multiplenuclearinteractwiththeimmunoglobulinenhancersequences.Cell,1986,46:705716
5石缨.细胞内信号传递与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7,19(5):201
【关键词】血液粘度;检测;质量控制
近年来,血液粘度的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血液流变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国内至今没有统一的质量控制。根据笔者长期的工作经验,参考不同的仪器状况和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制定了血液粘度检测的质量控制。
1血液粘度计的选择
血液粘度计应选用切变率确定、流场均匀的仪器。在使用前,应仔细了解说明书上所注明的仪器的准确率、分辨率、重复性、温度控制、测定时间等主要指标。
夜上海论坛 准确度:指所测数值与真值(给定)符合的程度。测定时建议以国家计量标准油为标准,在剪切率200s-1时测定低粘度油(2~3mPa·s),在剪切率1s-1时,测定高粘度油(15~25mPa·s),一般应测定5次以上,在低粘度值时测定值与真值的相对偏差应小于5%,高粘度值时测定值与真值的相对偏差应小于3%。
分辨率:在给定条件下,测定出同一物质两种状态下的差异。取压积在40%~50%范围内的正常人全血,以自身血浆调节压积的变化。在高剪切率200s-1时,仪器应能分辨出压积变化2%时的血液表观粘度的差异,在低剪切率1s-1时,仪器应能分辨出压积变化1%时的血液表观粘度的差异。以上测量应各测5次以上,取平均值。
重复性:指所测数值重复性程度。取同一血样,压积在40%~45%范围内,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测量10次,在高剪切率200s-1时,血液表观粘度的变异系数应小于2%;低剪切率1s-1时,变异系数应小于5%。
血样用量应根据仪器的样品用量而定,并应严格控制样品计量的精度。样品量的过多或过少都将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同时,标本在吸入时不要产生气泡。
夜上海论坛 为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和精确性,要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并做好保养维护记录。同时对仪器的准确度、分辨率和重复性应定期标定。
2样品采集
夜上海论坛 血液样品的采集应保持一致。采血时病人取坐位,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采集肘前静脉血。采血时应尽量缩短压脉带的压迫时间,针头刺入血管后立即松开压脉带,安静约5s后开始采血。最好用7号以上的针头,采血过程中不宜过快。以避免过细的针头对红细胞产生一定的剪切力而破坏红细胞。
3血样防凝
夜上海论坛 血液需经抗凝处理后才能用于测量,抗凝剂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最好用肝素或EDTA抗凝。肝素抗凝浓度一般为每毫升全血用20~30国际单位,EDTA为每毫升全血3.4~4.8mmol/L。抗凝剂一般采用固相或液相抗凝剂。如用液相抗凝剂一般放在干燥玻璃管或玻璃瓶中,烘干后使用,烘干温度一般不超过56℃。采血完毕后,先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动造成溶血。同一批实验应采用同一批号同种抗凝剂。
4血样保存
夜上海论坛 血样应随采随测。一般采血后20min即可用于测量,并应于采集后2h以内完成流变学参数的测定。如需放置应在室温下(18~25℃)密封保存,不宜放入冰箱,存放时间以不超过4h为宜,否则将影响血液的生理状态和流变特性。存放血在测量前要充分摇匀。
5血浆制备
夜上海论坛 以3000~3500转/min(离心力为1500~2000g)离心30min,提取上层血浆测量血浆粘度。血浆为牛顿流体。
6红细胞比积测量
常用文氏管。此法不但结果准确,且可同时观察红细胞沉降率。将血样加入,读取完红细胞沉降率后,以相对离心力2260g,离心30min,读取红细胞柱的高度(以红细胞上层的黑线薄层为准)。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柱的高度/全血高度×100
红细胞压积管必须清洁干燥,电源、电压及离心机载重均可影响离心机的转速,因此应安装稳压装置和固定离心机的载重。
7测量温度
血液粘度的测量应在37±0.5℃下测量。不同温度的测量结果之间不能比较。外界温度高时还应考虑液体蒸发等因素对其流变特性的影响。
8测量顺序
夜上海论坛 对于剪切率可调的仪器在测量时应考虑测量顺序的影响。测量时应采用一致的测量顺序,从低剪切率开始逐渐增加或从高剪切力开始逐渐降低均可。但应注意的是在低剪切率测量时随着测量时间的增加,血样中有形成分的沉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两种测量顺序的结果不可互相比较。
夜上海论坛 每次测定时,样品池都应清洗干燥,血样及测量系统应保持恒温。加样时不能有气泡产生。
9测量报告
检测报告中应给出高剪切力200s-1、中剪切力50s-1、低剪切力1s-1下的血液表观粘度值及血浆粘度(单位为mPa·s)、压积、血沉、红细胞的聚集性、变形性等指标。直接测量数据和经公式计算得到的数据应区别列出,同时要注明测定的温度、检测日期及操作人员签名。
10正常值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特性的主要参数。正常值具有相对性,没有普遍适用的正常值。即使采用通用的仪器和标准操作也是如此[1]。各实验室应根据生物体的个体差异、地区差异、仪器差异等原因,建立自己的正常值。正常值应按男女、年龄等合理分组。当测定值与正常值之差(绝对值)大于2倍正常值标准差时,可以认为是血液粘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