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媒体融合的现状范文

媒体融合的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媒体融合的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媒体融合的现状

第1篇

摘 要: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体也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发生了转变。传统媒体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也逐渐开始与新媒体发生融合。但是,就现状夜上海论坛情况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仍旧面对着不小的困境。该文主要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媒体融合 现状 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171-02

新媒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形成的一种新兴媒体,是现代媒体时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媒体虽然有别于传统媒体,却又与传统媒体互相依托。在现代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逐渐发生融合。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的特征和优势

1.1 传统媒体的特征和优势

传统媒体是具有固定的模式、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规章制度的。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无论是对信息的采编、审核还是,都必须要先经过严格的审核,确保信息是真实有效的之后才能够给大众。这一点很好地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避免了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再者,由于传统媒体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存在时间较长,所以已经建设起了庞大、专业的队伍。

1.2 新媒体的特征和优势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在发展中,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改变了整个媒体行业,更改变了我们的时代。所谓新媒体,是指在各种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推动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以手机、电脑、平板等为终端,通过互联网、无线网、卫星等渠道来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或者说,一切区别于传统报刊、电视及广播等的媒体,都可以算是新媒体。具体来说,新媒体的特点主要包括:(1)信息传播迅速。新媒体不像传统媒体一般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和后期制作后才能够将信息传播出去,而是直接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通过网络等渠道,快速地传播信息;(2)信息交流频繁。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来互相传递信息,这使得信息交流变得十分频繁;(3)信息形式和内容丰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是多元化的,可以是以传统的文字形式传播,也可以是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传播,同时其信息内容也包罗万象,涵盖了天南海北、世界各地、各种视角的信息。

夜上海论坛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

夜上海论坛 2.1 媒体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夜上海论坛 现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的资源正逐渐实现共享,很多传统媒体上的新闻信息也同时出现在了新媒体上面,相应的,传统媒体的刊登内容也越来越跟得上网络“潮流”。这一现象,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一大重要体现,代表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已经打开了共赢局面。并且,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大传统新闻媒体,包括一些国家级别的新闻媒体,都纷纷开始创建网络新闻平台,将新闻内容与网络同步。再者,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亦都纷纷开设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正逐步通过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来扩大公共事务的影响力,增进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些都在促使着媒体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2.2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当今时代,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所谓“全媒体”,指的是将多种不同的媒体组合在一起,以尽可能地实现多种媒体资源之间的共享。全媒体时代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一套人马,多个媒体”,也即是说,由同一个新闻媒体团队同时负责传统媒体的工作和新媒体的工作。全媒体的建立无疑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了二者的优势互补。具体来说,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采编资源丰富、信息权威性高,新媒体的优势则在于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而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可充分发挥其各自长处,从而打造出一个跨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媒体平台。与此同时,现今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也越来越全面,通常一人可身兼多职,既为采编新闻的记者,也负责从数码终端上传信息至新媒体的工作。

夜上海论坛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困境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传统媒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无论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实际管理工作中,都是非常严格的。但是,也正因为其管理的严格性,导致其实际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较低。而新媒体虽然较传统媒体来说,人力资源配置较为灵活,但这种灵活同时也是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表现,这主要是由于整个新媒体行业目前的管理制度都十分不健全,缺乏科学有力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所导致的。可见,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管理体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3.2 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夜上海论坛 就现今情况来看,我国传统的媒体人员虽然本专业技能过关,但对新媒体的了解却比较有限,相关业务不够熟练,无法满足新媒体发展需求。而反之,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人员,又大多数都是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而非媒体专业人才,所以仅能够满足技术上的操作需求,对媒体行业的了解和熟悉却比较有限。所以,综合来看,我国目前尚十分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能够同时满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工作要求的媒体行业人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

夜上海论坛 3.3 缺乏有效的规划

目前对于我国而言,传统媒体仍旧是主流媒体,是国家重点发展、严格约束、完善规划的媒体。而新媒体在这些方面是远远不足的,其既缺乏有效的发展规划,也缺乏完善的法律约束,所以在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调解的矛盾。若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将会大大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夜上海论坛 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有效途径

4.1 转变思想和观念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可谓是一场重大变革,所以必须要先转变思想和观念。现代媒体行业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下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意识到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性,从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努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夜上海论坛 4.2 完善管理体制

新媒体的发展是迅速的,覆盖面是广泛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例如很多网络媒体上的新闻内容其实是假的或者抄袭的,但由于其传播速度快,所以反而比真实原创的传统媒体内容更受人们关注。这种风气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媒体融合发展。所以若想促进媒体融合,必须要尽快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法律建设,I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各类媒体的权益都得到有力保护。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净网”活动,加大力度打击侵权行为。

4.3 挖掘传统媒体优势

如今新媒体的优势人所共睹,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没有优势。若想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应当要大力挖掘传统媒体优势,例如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核实及解读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并将其有力地发挥出来,延伸到新媒体之上,使新媒体也变得如传统媒体一般具有品质和专业权威。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乃是必然趋势,但是,具体要怎样融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融合,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只有找到正确的思路与策略,才能够解决困难,推动二者的共荣发展。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于海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J].新媒体研究,2016(21):94-95.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要】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创造一个新的时代,而3G移动技术的出现带动了手机媒体产业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移动媒体时代。本文首先阐述了手机媒体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对比并分析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最后提出手机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手机媒体;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一、手机媒体概述

手机媒体的定义: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的承载体,二是信息存储、处理、传播的桥梁。手机媒体作为媒体的一种,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有媒体的普遍属性。广义上手机媒体是指:一种承载信息的视听终端,它是一种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平台,具有广泛的传播受众和精准的传播效果,诉诸互动的大众传播媒体。最初手机被发明的时候,只有简单的通讯功能,随着短信的出现,手机发明了手机报;随着彩信的出现,手机植入了广播技术;随着视频的出现,手机发展了手机视频:而现在手机俨然成为集图文处理和视频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信息载体。

夜上海论坛 二、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夜上海论坛 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移动媒体,发展迅猛。曾有业内人士认为,手机媒体强势的劲头将颠覆传统媒体,甚至使传统媒体消失殆尽。但笔者认为,手机媒体非但不会促使传统媒体消亡,反而会与传统媒体优劣互补,融合发展。不可否认,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极大的冲击,但传统媒体人的思想是灵活的,他们意识到拥抱新兴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才是科学之举。

(一)手机媒体与传媒媒体的差异

夜上海论坛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以其不同的传播特性为我们提供媒介信息的服务,可以说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再加上手机媒体已经覆盖了我们信息传播和被传播的各行各业。

夜上海论坛 “传统媒体依靠庞大的传播网络、权威的传播地位、较高的媒介公信力,以媒体为中心进行传播,依然在媒体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尽管受到了新媒体强烈的冲击,但传统媒体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和媒体决策仍然处在“龙头”老大的位置上。

夜上海论坛 手机媒体虽然发展迅速,但手机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互联网,伴随着移动应用软件的大量开发,手机媒体的信息可谓是繁冗复杂,无法统一管理。而微信、手机QQ和手机微博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媒体信息的碎片化效应,促使媒体的内容趋于同质化。不同的媒体,若想要健康共存,一是要取长补短,融合发展。

(二)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近年来,“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又不断地将之超越,在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信息终端的过程中,手机越来越媒体化。”目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主义有以下几种。

1.手机报纸

夜上海论坛 传统的报业受到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凸显了很多问题。对于受众来讲,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创新的阅读方式和成熟的技术手段也能改变受众的阅读习惯,将他们牵引到新媒体的阅读潮流中来。但传统报业不会消亡,数字化时代,传统报纸可以借鉴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发挥自己在内容和营销方面的优势,加快传统报业的媒体化转型。

2.手机广播

诉诸听觉的广播媒体,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因为广播受到了来自电视和互联网以及手机的多重冲击。早期的广播在广电网的掌控下只能进行单向传播。而现在,依托“三网融合”的平台,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制作者和者。手机广播与大众的生活联系紧密,推动了广播业的快速发展。

3.手机电视

电视媒体与手机的融合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手机电视具备“传统电视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③,其发展的潜力之大,已经受到了传统电视行业极大的兴趣,各大电视台纷纷投资手机电视,获取更大利润。

夜上海论坛 三、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手机用户不断增加,手机媒体的发展空间巨大。然而,处于发展初期的手机媒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除了信息传播的虚假性和安全性问题,还存在个人隐私、媒体功能不充分、媒体化发展不完善等重要问题。

(一)手机媒体面临的问题

多媒体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给手机媒体带来了多功能的网络体验,图文处理、视频娱乐为手机媒体带来了广大的用户。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机媒体可以与网络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成为移动的PC。

夜上海论坛 尽管手机媒体为人类带来了更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但作为手机用户我们不能忽略手机媒体所面临的问题。受众群体比较局限,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具有一定的门槛,大部门的手机用户集中在经济基础好、知识水平高的年轻一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传播进程。手机媒体的信息大多来源于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这导致媒体信息大同小异,媒体内容缺乏创意,导致手机媒体只是媒体的一种延伸,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二)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虽然手机媒体发展势头强劲,但毕竟是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在面对其它媒体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的不足时,手机媒体应当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总结营销策略,以期更好的带动媒体产业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1.发展手机广告营销模式

一个独立的营销和盈利模式为媒体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手机媒体在独立运行的过程中,应当与通信运营商、内容服务商和技术平台做好沟通,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发展自身的媒体产业链。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明确自身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为用户和广告主做好服务。“广告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要达到理想的广告效应,必须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同时进行定向的信息传播,以期更加有效地发挥手机媒体的传播功能。”

夜上海论坛 2.挖掘手机媒体潜在的价值

近两年,移动APP发展火热,这为手机媒体带来很多潜在的价值。除了满足手机用户的基本功能以外,手机媒体还可以挖掘电子营销和手机购物的商业模式,通过建立品牌价值导向,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手机媒体的商业化发展,将会掀起一场新的营销革命。

夜上海论坛 3.增强手机媒体终端功能

手机媒体之所以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是因为手机实现了移动性和便携性的特点。移动是手机区别于其它媒体的主要特征,然而手机是否做到真正的移动了?互联网的网络已经覆盖了大江南北,然而移动通讯数据服务并非如此,偏远地区仍然是通讯传播的荒漠地带。其次,手机屏幕小但像素不高,做大屏幕又影响携带,提高手机终端的功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只有手机终端功能变强了,手机才实现了作为信息获取工具的价值。

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全媒体;新型文化媒介人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在全媒体之前,出现过与之类似的相关概念,比如多媒体、跨媒体以及当下热门的媒介融合。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电视媒体从受众数量到经济产值都一直领衔大众媒体,在发达国家还形成了一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传媒集团。比如时代华纳公司就是之前时代、华纳、特纳三个媒体公司合并而成,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2000年1月10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天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世界最大的ISP:AOL(美国在线公司)和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宣布,两公司将合并组建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和传媒集团――“AOL―时代华纳公司”。随后,还出现了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集团(默多克)等横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跨媒体和多媒体集团。然而,以上这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早期实践主要表现为各种媒体形式之间彼此的独立运营,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比如当时很多网络报纸不过就是报纸的网络版而已。

夜上海论坛 1什么是全媒体

夜上海论坛 理解全媒体这个概念,关键在于“全”到底是什么含义。通过百度搜索,找出以下三条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全媒体概念应用的新闻报道:《移动中的全媒体――中国移动的媒体战略布局解析》(人民网),这里的全媒体是指中国移动开展的手机报、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增值服务。《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获批――全媒体战略加速推进》(红网),这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之后,又一个获准建立的中央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意味着广播台开始涉足电视台的业务。《家庭期刊集团日前推出全媒体杂志》(凤凰网),这是平面媒体借助互联网、通讯平台,实现了印刷杂志、手机杂志、电子杂志等立体协同发展。由此可见,全媒体概念的背景是媒介融合,也就是说之前的各种媒体要融合成一种大而全的统一媒体形式。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全媒体都包括哪些媒体,以及它们如何融合成一个“全”的概念。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媒体形式有很多,就目前来看,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体形式就是大众媒体: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网络),它们又可以三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同时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之前的跨媒体和多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前,是一种混合型的媒体――各种媒体形式保存着自身原有的实体和功能,独立生产,统一管理。全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后,是一种化合型媒体――各种媒体形式彼此融合成一种全新的实体,统一生产,统一管理。面对相同的传播内容,前者会分别用电视直播,报纸评论,网络互动,后者将是在单一的全媒体形式上完成所有的工作。全媒体的媒介形式单一,只有载体不同,你可能用手机,可能用电脑,也可能用电视。它们同时具备直播、评论、互动的功能,只不过是你为了方便才选择它们其中的某一种而已,因为它们统称为全媒体。

2全媒体的发展现状

在媒介融合的化学作用下,全媒体这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必将具有一些特殊的传播属性,并影响先有的传播模式与传播体制。

夜上海论坛 2.1全媒体的出现使得意见表达方式产生了新一轮的革新

夜上海论坛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传统的大众媒体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纷纷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数字广播、网络电视等新的媒介形式。 0/1代码依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统合了文字、声音与影像的差异,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网络媒体的传播属性。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已经充分的阐述过媒介形式对媒介内容变迁的深刻影响,并充分肯定了传播技术的关键作用。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没有告诉我们全媒体作为传媒业的数字化改造的产物将会对舆论表达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数字媒介已经产生出比电子媒介更大的“内爆”效应,多媒体网络和数字电视可以比模拟电视更好地完成“神经中枢”的全方位延伸,人们在数字媒体里渴望更多的信息参与和思考,这势必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能动作用。在这一点上,尼葛洛庞帝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认为“信息的DNA”正在取代原子成为人类交换的工具,电视和计算机的差别仅仅在于屏幕的大小不同,传统的大众媒介正在变成群体个人间的双向交流,信息时代不仅促使媒介形态进行革命,而且在对现实生活的原有秩序进行更新,使得它更加人性、自由和公平。具体有关各种大众媒介的数字传播技术研究,国内外有大量的著作和文献,它们都或多或少的论证了数字媒体对社会舆论的表达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

夜上海论坛 2.2全媒体需要国家权力机关和媒体机构更加重视对社会舆论的管理

媒介融合使得人们能越来越便捷地接受信息和参与传播,互联网络、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诞生,为媒体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诸如国家信息安全、非主流舆论的引导、华夏文明传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知识沟”已被“数字鸿沟”所代替,全球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是当前世界各国公认的现实。在全媒体上的突出优势,可被奉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用作操纵世界各国公众意见的工具,互联网无连接分组交换方式的迂回前进功能及商业性运作模式还是滋生网络无政府主义的温床。在全媒体上形成的非主流舆论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场的组成部分。这种非主流舆论与主流舆论间的相生、相、互补、互消,决定着社会舆论的最终方向与最终效果。在国际舆论战、信息战新格局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把握并恰当处理全媒体里反映的社会舆论,对国家管制既顺应、又抗衡的态势及出现的相关问题。

2.3全媒体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管理体制并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按照当前国内的媒体管理体制,新闻出版局,宣传部,广电局等分管各自的媒体形式。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但是,这还不能适应未来全媒体的特殊要求,至少还应包括电信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如果相关的管理部门不能合理、有效的融合,必将影响全媒体未来的发展效率和质量。除了管理体制的调整之外,当前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全媒体给予受众比网络媒体更加强大的自由表达意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全媒体管理应该更多的疏导而不是阻碍信息的传播。之前与当下大众媒体多采取反馈(先播后馈)的方式与受众进行异步式的双向交流,全媒体需要充分注重意见市场的前期反馈(市场调查),并在传播信息当中同时注重传受双方的动态。最后,全媒体的全功能性要求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前者保证全媒体可以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后者保证受众需求的满足是有足够效率的。

夜上海论坛 2.4全媒体要求传播者和接受者快速适应新技术媒介形式的更新

夜上海论坛 全媒体不仅要求媒体工作者是采编播合一,而且还要充分了解并能熟练操作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媒体。未来全媒体的外在形式不好预测,可能是全部统一于手机载体,也可能是类似当前QQ这样的多功能软件,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产全媒体产品的人和消费全媒体产品的人都要具备新的媒介素养。布迪厄在其消费社会学巨著《区隔――关于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中,特别关注到新型文化媒介人(new cultural intermediaries)。这些人(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广告人等)采取向生活学习的策略,不断推出新的媒介产品样式。未来全媒体的消费者将上升为全媒体产品的阐释者和主导者之一,他们可能通过创新而非模仿来向新型文化媒介人的霸权提出挑战,并最终也将成为新型文化媒介人。

夜上海论坛 3未来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夜上海论坛 当前全球全媒体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为全媒体的发展早已积累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并开始了初步的全媒体运营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一些有实力的个别媒体机构已经开始了全媒体探索。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为例,目前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媒体领域。在英国,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6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中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镜报》、《卫报》等日总发行量达到2 500万份;在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也控制2/3的报纸。在美国,它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在拉美,默多克与3家电视台合作,通过卫星播送150套节目;在欧洲,默多克有天空电视台;在印度,有EETV;在中国,3 500万个家庭可以通过卫星收看到默多克的电视节目。现在,新闻集团可以用7种语言,通过40多个频道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娱乐和信息节目。目前,新闻集团正在与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进行对话,探求未来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盈利模式。这种成熟的硬件准备和消费市场,使得实力强大的新闻集团很容易向全媒体转型。

就国内来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传媒集团就开始出现,但是至今仅限于同行兼并,尤其以报业集团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虽然有第一财经这种报纸办电视,以及猫扑电视台这种网站办电视的先例,但是这些还都属于个案,经济体制约束与媒体市场的整体不健全使得我们还没有经历国外跨媒体集团的重要阶段。来自北京晚报的消息说,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改革新动作,“中心”制将改“频道”制。随着频道制的改革,中央电视台的人员也将相应进行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将会在全台范围内公开招聘各频道总监、常务副总监。中央电视台的体制变革反映的是当前急剧变化的媒体生态下媒体经营者的应对策略,这是对全媒体时代的一种生存适应。然而,体制改革远远不及全球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态势,因此,国内全媒体的发展应该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国情,不同于国外经验的新的发展途径。我们可以借鉴凤凰集团的做法,以电视为主体,不是通过兼并重组,而是通过发展自身的报纸、杂志、网站来实现媒介融合,达到全媒体的要求。国内的大众媒体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比如几乎所有电视台早就拥有广播电视报,一些有实力的省级卫视还办有相关的期刊、杂志和网站,并通过中国特有的强大的行政手段进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第4篇

主会场精彩纷呈:三界精英面对面对话

夜上海论坛 论坛主会场形式新颖,别开生面。与会传媒业界、学界、技术界三方精英及各方专家围绕媒介融合的内容、模式、形态、现状、影响,以及中外媒体融合比较等话题进行对话。

传媒专家陆小华指出: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是新技术的产物,应当说,受众的需求更是媒体融合的动力。“今天传媒发展趋势是移动化变革。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获得信息,这就要求传媒作为内容生产者以快捷的方式生产。边生产,边传播,边消费,这样的模式实际上给整个生产流程的建构和理念的形成都提出了要求。全能记者并不是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是新的内容生产模式,才能真正地提高效率,才能真正促进传媒融合。”陆小华认为:今天的传媒发展趋势给整个媒体生产流程的建构和理念的形成都提出了新要求。

上海证券报社长、总编辑关文结合报纸实践,把中国现阶段的媒体融合分为“互动”和“融合”两个层面。“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全国性的媒体,包括财经类的媒体,有融合的要求和意愿。财经类报纸要借鉴网络或者其他的终端形式,把即时的、不同形态的信息产品第一时间传播给读者。融合是解决媒体形态,而互动主要是解决手段。”

芝加哥论坛报执行副总编辑马克认为:融合的话题不是困难的话题,但是把这个话题带回编辑部,真正实施这个战略,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媒介融合的情况下,希望媒介融合技术和数据技术使业界能够利用更多的媒体平台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夜上海论坛 佛山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龚嘉明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整合容易融合难,物理的整合像人的队伍、资产这些整合还比较容易,但是讲到融合,尤其是宣传新闻业务,非常之难。”

夜上海论坛 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社长姜军表示:媒体融合是一个趋势,但是它也存在一个相反的趋势,就是它的分化。他认为,媒体越来越多地要从单向的传播变为双向的、互动的、个性化的传播。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也提出:当下世界媒介的发展潮流不仅有媒介融合,也有媒介的分化。在强烈的竞争之下,一些传统的媒体正在强化自己的专业性。

夜上海论坛 凤凰集团多媒体副总裁、凤凰周刊社长孙谦提出了媒体融合“中央厨房”的概念,凤凰正在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中央厨房”这个构想。新华社副总编辑夏林指出:首先,技术的推动使媒体格局发生了变化,迫使电视、电台、报纸、刊物都在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比如要用快讯去不断地更新网络信息,比如把快讯的内容严格限制在70个字内(因为这正好是一条手机短信,若超过字数,手机报就很难使用了)。其次,实践的变化推动了理论的创新。现在新闻定义完全可以改写成: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直言媒体融合仍有几大问题亟待解决。他认为,媒体的融合需要跨媒体的组合。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在他看来,目前可以称得上实现媒体融合的平台只有互联网。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的结合,盈利的前景如何?”还有,“现在媒体主要传播的是新闻,媒体融合的新闻和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区别到底何在,难道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就是融合?”融合的媒体将会对新闻的内涵带来何种变化,现在不过是满足了人群从不同的渠道来看同一条新闻而已。此外,除了突发性新闻,“深度报道、综合报道是不是适合做?融合新闻是不是能覆盖所有的新闻题材?”新华社原副社长、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马胜荣教授对以上问题持有类似的观点。

当前,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大趋势已经拥有非常广阔的研究领域,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挑战,对如何有效地进行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问题,专家各抒己见。大部分专家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重点并非仅仅是全能记者的培养。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飞教授谈到:“高校要坚守的就是怎么样来讲故事,这才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难点问题。”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张军提出中肯的建议:希望高校在注意培养学生多媒体素养的同时,不要忘记最基本的新闻技能培训。香港大学新闻总监陈婉莹教授指出:媒体融合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高校教育架构中设置的一个专业,其实媒体融合是所有专业都可以用来促进自身更好发展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够学会掌握报纸新闻采写、电视制作、网络新闻等所需要的技能,成为实践和思考结合的新型传媒人才。

夜上海论坛 不少专家认为,比传媒人技能融合更为迫切的,是同一媒体集团内部多种媒体业态的组织结构融合和产权融合的研究。另外,关于全能型记者和编辑的培养、融合后媒体内部的管理、媒体融合的运营模式等都成为会场讨论的焦点。

夜上海论坛 分会场好戏不断:各方同仁畅谈道中道

夜上海论坛 在分会场的讨论中,来自传媒业界、学界、技术界的同仁、专家围绕媒体融合的现状与未来:实践交流与问题思考;媒体融合环境下的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媒体融合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这三个主题展开讨论。

多数业界专家结合实践,从媒技术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组织结构融合等角度,探讨媒介融合的现实环境及遇到的问题。有专家提出:媒介融合需要管理层面的支持,指出“媒体本身是融合的,管理还是分隔的,肯定不能很好的融合”。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在指出媒介融合在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强调真正的融合应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新华网总裁助理李俊提出明确的观点:融合是做好“减法”而不是“加法”,即实现成本最小化,资源的最大化。来自不同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专家对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途径进行了广泛讨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现状深感忧虑,他提出:过去没有经营,新闻系就是培养编辑采编人才,现在到底我们培养的是新闻从业人员还是媒体从业人员?马胜荣教授认为:媒介融合环境下,传播方式会发生改变,但是新闻的本质是不变的,因此高校教育要重视新闻传统教育。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认为:新媒体产业横跨广电、电信、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诸多传统领域,它既需要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数字传媒工程专业人才,也需要有较高新闻传播素养的文科人才,还要有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懂得新媒体企业管理的经营策划人才,在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具有高度的复合性。面对新媒体领域大量、全新的专业人才需求,国内高校的相关专业还是遵循传统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该行业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应届毕业生常常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遭到用人单位的非议甚至排斥,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错位成为影响新媒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制约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新型专业媒体融合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一大羁绊。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飞教授着重谈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良好的阅读习惯,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及对新闻持久的兴趣等。种种观点表明: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中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需要重新定位,按媒体条块分割施教的传统思维应该创新求变,以适应数字时代媒体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第5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现状;展望

目前,随着新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入,广播电视新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新媒体技术的升级与更新,逐渐实现媒介的数字化、现代化、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媒介形态产生了,传统的媒介形式得到了完善,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县级电视广播新媒体的现状

县级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基础新闻舆论监督部门,其所处的生存危机在绝大多数员工的意识当中没有被觉察。县级台与中央、省级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在资源、专业人才、环境等各方面均比较匾乏。目前县级广播电视发展的最大的瓶颈与往年市场经济的多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县级广播电视出台的政策有关,同时,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县级广播电视的发展。县级广播电视事业是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与数十年的传统观念进行斗争。而广播电视的上层产业进行着火热的改革,按照中央相关文化体制进行创新。县级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随着年复一年的工作,大多安于现状,工作热情与创新才情早已消磨殆尽,导致了县级广播电视错失了大好形势与发展良机,县级广播电视面临着收入少,设备严重老化,科技含量低的危机。

夜上海论坛 县级广播在初级阶段,在受众心理的驱使下,本地新闻容易在地市级电视新闻媒体下进行聚焦。也就是说,县级广播电视的新闻受众多是因为新闻的接近性。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与受众资讯需求成正比,但是,广泛的省级媒体新闻已经逐渐取代了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一方面,狭窄的节目题材导致地方新闻在受众的心目中缺失了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县级广播电视受到了很大限制,关注的节目素材只能局限于当地范围内,远远比不上中央台和省会广播电视的深远而又广泛的视野。因此,新闻题材供观众选择相对较少。

二、手机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随着4G网络时代的来临,手机广播电视媒体迅猛发展,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其中,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的现状是指手机广播电视媒体面临严峻挑战,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缺乏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手机广播电视发展比较迅速,然而,手机广播电视未能够广泛地普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过程中遭遇众多的问题。手机广播电视存在内容匮乏与同质化等问题,行业技术标准与国家的技术标准相互存在,盈利的模式相对来说过于单一,主要需要依靠用户的订制费用与数据流量等接收使用费用,从而获得利润,阻碍着手机广播电视的发展。

三、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现状

夜上海论坛 随着网络的优势显现,网络视频形势的发展良好。网络视频是指以网络为传播媒介、以网络视频服务商提供的视频资源为内容以在线直播或点播的形式,供人们观阅的声像文件。2009年至今,国家网络电视台推出自己的视频频道,形式新颖,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这给优酷和土豆造成了挑战,双方在资本和版权方面博弈,使得我国的在线视频行业的规模扩大,形势良好。但是,我国的网络视频行业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版权不明,内容重复雷同,尤其是跟风创作现象严重,自主创新不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不良视频充斥网络,难以管理。这些不良视频由于传播速度较快、范围较广、影响较大,所以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再次,视频画质有待进步。由于网络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各地的网络传输环境不一,所以,受众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传输慢、视频模糊的问题。最后,商业盈利模式还不完善。由于经营模式还不够完善,盈利方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很多视频网站长期入不敷出,处于亏损状态。

夜上海论坛 四、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展望

(一)共享内容资源

夜上海论坛 媒介融合应实现资源的共享,由于内容资源不仅是受众接收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原因,更是新媒体间进行竞争的核心资源。在实现资源的共享之后,将不存在各种类型的媒介的垄断优势,新颖的、科学的内容将会成为各种竞争中的关键要素。网络媒体一方面凭借自身的速度与时间自由等优势获得众人的青睐,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依靠丰富多样的资源与更新速度快等优势获得市场。因此,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则应与传统媒体与业余媒体的制作人进行合作,与此同时,赋予普通用户上传资源的权利,从而获得更多的合法素材与内容。

夜上海论坛 (二)渠道与终端融合

夜上海论坛 目前,广播电视的业务主要有高清电视、付费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多媒体的业务主要有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在未来,这些业务将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实现更深层次的交融。渠道交融的最常见方式就是三网融合,即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的融合。三个网络经过改造,使得某些技术和业务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三方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将手机、电视和电脑融合为一体,彼此之间的壁垒不再明显,各种信息、通讯等可以共享共用等。三网融合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宽带战略”的推进。在中央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重点工作中,包括加强网络建设改造以及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等内容。

夜上海论坛 五、结束语

夜上海论坛 综上所述,各种形态的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新媒体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利用目前所拥有的技术水平已然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应该科学的认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广播电视新媒体,推动广播电视新媒体行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秦芹.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传播与版权,2015.

[2]刘航航.刍议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通讯世界,2016.

夜上海论坛 [3]张晓明.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与趋势探析[J].科技传播,2013.

第6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三网融合;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对策

一、“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

2010年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确定了三网融合12个试点地区名单,制定了快速推进三网融合的目标。并将三网融合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三网融合的新形势给新媒体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广电新媒体,促进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所谓三网融合,即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融合与兼容,同时逐渐整合渗透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为了推进三网融合,我国政府早在2010年10月就已经开始在国内部分大中型城市开始试点工作。虽然现阶段三网融合还有很多关键性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1年《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在保证播出安全的基础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电信企业可以探索更多的合作经营模式,从而充分挖掘出自身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丰富和优质的信息服务[1]。三网融合是我国信息化时展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它为受众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全媒体环境”,而媒介受众的变化必将对媒体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相信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推进,随着新媒体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们必将迎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为新媒体时代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夜上海论坛 二、促进“三网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1、健全“三网融合”监管法律体系

夜上海论坛 进一步完善三网融合的法律监管体系,尽快颁布和完善《电信法》与《广播电视法》,确保三网融合拥有法律支撑,如此便能够有效的处理三网融合过程中关键的法律性问题。在促进三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确保电信业与广电业都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照欧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在法律层面上适当的把传统通信网络统一列入电子通信网这一大框架之中,即是把目前的三网从传统网络转化为电子通信网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体现出现阶段网络的技术实质,同时还可以被电信、广电以及互联网所接受,获得各方的认可与支持。《电信法》能够针对国内三网融合的市场监督管理提供原则和参考,允许针对电信与广电进行有差异性的监督管理,采取传输网络和内容的区别监管,从而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如此一来,三网融合的发展具备了法律依据,这是确保三网融合最终全面实现的根本保障。

2、电信广电合作共赢,逐步开放

推进电信与广电的合作共赢,在双向进入上有所突破。从西方发达国家三网融合的发展经验来看,一般都历经了从电信与广电的双向进入到相互合作的阶段,例如美国,三网融合选择了下面几种模式:第一是广电进入电信,第二是电信借助于IPTV进入广电,第三是广电和电信相互合作。这几种模式的关键都是利用逐步开放的方式来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是与三网融合未来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如果电信与广电在试点阶段对等进入,则很容易产生一些就业和竞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为了实现电信与广电的双赢,必须要选择积极稳妥的方式,结合三网融合的整体发展方案以及试点要求,在双向进入上逐渐的摆脱传统封闭的广电网以及电信网,打破过去一直以来广电和电信分离的局面,过于激进或者保守都不是二者的出路,最科学合理的方式是电信与广电分别作出让步,逐渐实现二者的相互开放,最终取得合作共赢的局面[2]。

3、加强媒体传播方式和内容创新

在促进新媒体发展的同时,不但要紧紧抓住媒体核心业务,坚守阵地,同时也要结合新媒体形态更加多样化、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渗透力更强的特征,充分的利用市场手段,增强力度,推动新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更加关注传播内容的创新,深入研究新媒体的传播规定,尽快适应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特点,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开发,打造更多的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收入层次的,内容丰富、品位高雅、形式生动活动的新视听产品,从而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受众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而非是单纯的将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照搬到新媒体之上。另外我们还必须要注重科技创新,不仅要创作出更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视听产品,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创新传播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视听享受,同时也为新媒体视听节目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信息安全与传播安全。最后必须要加快体制创新,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体传播体制,从而更好的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我们必须要真正认识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相互依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并最终走向融合的关系,进一步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紧紧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所以不管是广电媒体还是电信,不管是播出机构还是传输机构,都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推进三网融合的尽快实现。

首先,未来一段时间内,广电媒体在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依旧是网络不能比拟的,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自身的交互性与海量信息,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若广电媒体在内容制作上增加投入,网络新渠道就会为其带来更大的增值效果,进而让广电和网络达成共赢的局面。另外,三网融合也为终端制造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未来几年我国电视机的年销售总量也许能够超过9000万台,而当网络电视时代来临之后,用户仅仅需要购置一台网络电视机,就能够享受到电视与网络的双重功能。

其次,三网融合未来的朝向是互联网,当前的互联网依旧是主要借助于电信网作为基础和支撑,依旧处在比较弱势的状态,无法真正承担三网融合全面发展的重任。但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从终端和业务等方面而言,未来的电视与手机必然会与互联网全面靠拢。在三网融合服务差异化阶段,广电网也必然会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基础,从而构成计算机通信网以及计算机广播网共同支撑互联网发展的新局面[3]。

夜上海论坛 最后,根据过去的方式来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怎样绕过传统的三网来实现成功融合的目的?其答案是寻求通信体制改革。我们应当依托技术发展支撑,构建商业模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的选择发展方式。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数据通信发展还处在落后位置,传统数据通信业务规模较小,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多业务的包袱要小得多,所以应当积极转向为以IP为基础的新体制,光缆中选择IP优化光网,完善宽带IP网,促进我国Internet网发展,让其能够和国内传统通信网并存发展。

夜上海论坛 四、结语

夜上海论坛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三网融合的发展,其关键在于广电具备内容资源优势与内容管理优势,而电信具备交互网络优势,将其二者相结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让电信和广电双方都能够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双方发展,从而真正的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和新媒体发展,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仇力.三网融合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12.25.

第7篇

夜上海论坛 1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夜上海论坛 2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夜上海论坛 2.1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的涌现,媒体形态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飞跃。但是,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媒介的融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然而同样会存在着不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途径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例如:“人肉搜索”便是典型的案例。如此不但需要受众拥有较高的判断能力,而且也要求政府有关机构必须要加强管治力度,例如实施上网实名制等工作。

2.3信息的同质化在媒介融合形势下,信息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媒介融合使得信息量急剧提升、传播速度逐渐加快的同时,也让新闻原创性逐渐下降,致使新闻同质化问题不断提温。常常会发生相同的一条信息,于不同媒体上被报道其报道方式与形式均是相类似的,甚至有些报道更是从标题、内容乃至结构均是完全相同的,然而却来源于不一样的媒体以及记者,如此的同质化现状不但大大浪费了媒介资源,而且更使得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钝化媒体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以及深度加工能力。

夜上海论坛 3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3.1政府规范法制,防范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的发生目前,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事件经常有之,导致其出现的原因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会各界具备了更多新闻传播的渠道、而且受众自身素质普遍较低等因素外,还因为现今我国政府法律法规存在空白以及漏洞所致的。只要政府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并实施大力的宣传与普及,才可以让大众明判是非,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在当今,准则缺乏的形势下,常常让大众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只不过是无心的一个动作便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所以,政府需要尽快地有针对性的明确法律法规的限制,避免虚假新闻、网络暴力事件的频发。

3.2对社会及受众实行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社会受众必须要具备正确的是非观以及判断能力,能够科学地判断信息是否有用,这便需要对社会及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政府官方网站,各大媒体等定期对于信息泛滥时代,公民应该培养的素质以及信息筛选方法,网络防毒等相关知识,以让大众能够对存在的不正当的信息实施科学的判断,并规范好个人行为,从本质上实现尽可能的降低虚假、垃圾信息泛滥、信息同质化等带来的负面作用。

夜上海论坛 3.3重视内容创新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避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应该要重视内容的创新。懂得依照目标受众的价值定位以及社会立场以决定媒体在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话语表达上面的差异性,在新闻策划、采访、产品制作以及广告营销等环节当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让采集到的信息资源于不同媒体上实现合理分配,以适应不同媒体特质的新闻产品。

4结束语

第8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地市级媒体 融合 发展 路径

夜上海论坛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孝感市社科联“基层社科热点问题研究”项目,立项名称:新形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gssk12016jc019

夜上海论坛 自2014年深改组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媒体融合发展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快车道。孝感市主流媒体也乘东风,自加压力、勇于创新,努力探索自身转型发展之路。不容否认,在中央级和省级媒体资源优势比较突出、大型商业网站以技术为利器领先市场的背景下,地市级主流媒体开拓融合之路并不一帆风顺。但这是必走之路。地市级媒体融合现状怎样?有什么成就,又有什么困惑?怎么能走得更稳健?本文以孝感日报传媒集团、孝感广电传媒集团为例,通过调查研究,试着作一分析。

一、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孝感日报传媒集团成立于2014年7月,主要媒体有三报(孝感日报、孝感晚报、湖北手机报・孝感版)、六微(孝感晚报微博、微信,孝感网微博、微信,槐荫论坛微博,时讯传媒微博)、一网(孝感网)、一论坛(槐荫论坛)、一屏(室内电子阅报屏)等。传统媒体从业人员88人,其中研究生4人,本科66人,大专16人。新媒体(网站)从业人员30人,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21人,专科6人。孝感广电传媒集团成立于2014年10月,主要媒体有新闻综合和交通音乐两个广播频率,新闻综合、公共生活、孝南等三个电视频道,《槐荫周刊》报及孝感新闻网。各频道、频率及报纸、网站都开通运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从业人员259人,其中研究生4人,本科187人,大专43人。新媒体(网站)从业人员10人,均为本科学历。

媒体融合发展情况。孝感日报传媒集团实施技术创新,建设了全媒体生产系统,如全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报纸网络排版输出系统等,正在建设移动采编办公系统、掌媒内容系统、全媒体考核系统等,实现新闻采编全流程信息化、新闻资源多媒体共享共用、新闻传播扩面提速,传播力引导力大为增强。荣获中国报协评选的“‘十二五’中国报业信息化建设和融合发展示范奖”。经营方面,2015年,集团经营性收入达到3686万元,较上年度增长7.54%;其中,广告收入1737万元,发行收入1696万元,其他创收253万元。槐荫论坛,继续发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7月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伟年作出指示:孝感网槐荫论坛的经验值得总结,值得在同类网信工作中推广。2015年,网站经营超过500万元。

广电传媒集团目前正积极入驻长江云・云上孝感,借助云上孝感客户端开通文章、视频、素材库等8项基本功能模块,扩展电视直播、微信矩阵、客户端等另外12项功能,已经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直播功能。电视台新闻频道官方微博上半年连续两个季度跻身“湖北媒体微博风云榜”十强。孝感广电微信公众号推出网络直播节目《孝感人》,节目播出累计访问量达到10000多人次。2016年孝感春晚、网络春晚等晚会的网络直播累计访问量达到27000多人次,在孝感广电微信公众号上直播的2016年孝感市春晚单场晚会吸引场外4000多人互动。经营方面,2015年,累计创收比2014年增长21%,实现了逆势增长、绿色增长。

总体来看,两家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已跃过了初期的报网互动、台网互动阶段,开始进入媒体整合甚至是深度融合阶段,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

媒体融合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就孝感两家主流媒体的探索来看,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夜上海论坛 1.方向感不明。

传统媒体必须与新媒体融合,这是共识。但如何融合,对地级媒体说,国内还鲜有现成的成熟的路径与模式可循,国内大型主流媒体的一些实践、国外“小而美”的一些新闻创业项目可以借鉴、提供启发,但基于发展现状和实力,只能望其项背而难以付诸实践。因此,导致出现融合方向上的“迷惑”。

2.“化学效应”不强。

夜上海论坛 在融合上,虽然不再限于报网互动、台网互动,并建了全媒体生产系统,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但整体上这种融合还是物理上的融合,在做加法,还没有实现从内容生产、产品销售到市场反馈的系列“化学反应”,经营上的融合不深,总体效益不高。

夜上海论坛 3.投入不够。

夜上海论坛 搞新媒体需要投入,而地市级媒体本身体量有限,特别是近两年受经济下行、新媒体冲击影响,传统报业、广播电视经营创收呈断崖式下降,地市级媒体经营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在推动媒体融合上,地市级媒体陷入了投资新媒体怕成本收不回、不投资又怕落伍时代和同行的“两难”境地。怎么办?很多传统媒体便采取“摊大饼”“撒胡椒面”的方式,都照顾到,都没有特色,财力更吃紧。

4.复合型人才不多。

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从采访、内容生产、出版播出到市场经营等有一套自己的熟路,并有自己的权威性和相对固定的受众,新媒体的优势在于有自己的渠道和技术。但二者相遇,特别是在以传统媒体的姿态来办新媒体的情况下,这对传统媒体从业者的思维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它需要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复合型人才。

5.利益不好调。

媒体融合必然牵涉利益的调整,其中既有人才打通方面传统媒体内部人员之间的利益再分配,也有新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特别是新媒体从业人员多是近几年入行,承载着与传统媒体人员一样的责任与义务,但因采用的是新机制新办法,在财政拨款、人员编制甚至记者身份认同等多个层面,与传统媒体差别很大,导致从业人员获得感、成就感不强,动力不足。

三、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建议

夜上海论坛 根据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地市级主流媒体下一步推动融合发展,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是引领,要遵循新闻规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时方向不明,是因为思想疙瘩还没有解开,或者理念还没有进一步明朗。推进媒体融合,毫无疑问要坚持党管媒体和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的原则,这个是不管怎么融合都不能变、不能丢的,也是融合的前提。一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媒体融合的应有之义;协调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媒集团与外部之间的协调,也包括集团内部人才使用、内容生产、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协调;绿色既包括精神文化产品上的健康无污染,也包括经营增长方式的绿色化;开放既包括请群众、网民参与,开放办报办刊办台,也包括要勇于走出去吸收先进理念和方法,如人民日报微博就为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领域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样本,它相对独立的团队、清晰的价值观定位等都值得借鉴学习;共享既包括传媒集团内部之间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包括所生产的产品及部分平台、渠道等与受众之间的共建共享。二是遵循新闻发展规律和新技术发展规律。媒体融合不管怎么“融”,其主打的权威产品还是“新闻”,这就决定了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不能因为对融合发展的心情急切而背离规律性规范性的东西;另一方面,媒体融合还要遵循新技术发展规律、社交媒体运作规律,这方面大型主流媒体、商业网站的做法可以借鉴。孝感槐荫论坛也走出了一条发展论坛社区的成功经验。

2.内容仍然为王,要适合用户需求。

自媒体融合探索以来,内容为王、渠道为王还是技术为王,一直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就地市级媒体而言,因其地域性、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待挖潜的空间,内容仍然是主要的、根本的。地方报、台经常自谦“小报”“小台”,这里的“小”既因为它在体制内的序列位置,也因为它服务的受众范围偏于一隅且相对固定,有时还因为发展能力欠缺所致,但其功能却是与大报大台一样的。应该承认,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传统媒体在服务地方时,是相当好的,但也有明显不足,如报纸方面,农民群众自愿订报非常少,农民群体没有有效覆盖,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指导性不够等。但现在媒体融合时代,地市级媒体可以说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电脑、手机等载体平台,可以把产品直接推送到用户(包括农民)眼前或手中。关键是,要有优质的内容,能粘住用户。为此,需要牢固树立受众意识、体验意识、分众意识,做深做透做活新闻,做足做细做优地方特色,当前,尤其可借助于“长江云”新闻政务客户端,积极打造地方“新闻+政务+服务”品牌,以小见大、以小博大,努力提高服务受众的质量和水平。

夜上海论坛 3.新技术是支撑,要与时俱进。

从目前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级媒体融合其实大多是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向新媒体融合,主角是传统媒体,还没有真正实现“互联网+”,变主角为新媒体。仅由此来看,媒体深度融合,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而不是你是你、我是我“两张皮”,仍需较长时日、久久为功。这里,最重要的支撑是新技术。真懂新技术、会用新技术,甚至是有自己的新技术,就能在融合发展中优游自如,甚至占有一席之地。有自主研发的产品,便有自主产权,就有在市场竞争中的法码。不然,技不如人、技受制于人,发展的掣肘就会在关键处显现,影响融合发展的实效。

第9篇

夜上海论坛 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势在必行

1 新媒体日新月异并以极快的速度占领市场

夜上海论坛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从网络到手机、从电子书、博客、微博到国内3G牌照的发放,新兴媒体正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不用看报纸、电视,不用听广播,通过一个小小的鼠标甚至是一部手机就能知晓天下事,并且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你编我读,你播我看,你播我听”的模式,新兴媒体给受众以更多的选择权与互动参与机会。

有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亿,而中国手机使用人群数量已经突破了7亿大关,手机上网人数也达1.55亿。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3G不断普及和推进,手机上网的人数还在急剧上升。这意味着,手机媒体作为继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大媒体的地位,进一步稳固地奠定。

2 广播等传统媒体面临重大挑战

夜上海论坛 在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变化的受众需求和不断涌现的高新科技背景下,广播等传统媒体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2008年7月31日,新加坡新传媒集团属下的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正式停播,标志着这个运营长达14年的对外宣传广播电台成为历史。2010年3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的总裁马克・汤普森宣布,BBC6音乐台和南亚社区电台将面临关闭。在国内,许多广播媒体由于经营不善,被其他媒体或是产业收购或者控股,丧失独立经营权。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直接挑战在于,分走受众,分走市场。曾有调查显示,奥运会期间有24.9%的观众是通过公交移动电视看到赛事转播的。又有报道指出新媒体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中,还将继续延续大规模的投放。另外,新媒体的崛起,使主要依靠广告经营收入的广播盈利模式受到挑战。由于新媒体广告投放具有沟通效率高、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成本低等优势,使得一部分广告商更愿意选择新媒体。此外,由于广告投放深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因此,对“广告收入”的过分依赖,也给广播媒体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

夜上海论坛 从新媒体的出现开始,传统媒体就看到了其巨大的生命力,并迅速走上了融合之路。在国外,许多传统媒体都在尽全力进军新媒体,试图扩充自己的实力。诸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迪斯尼、维亚康姆和时代华纳等传媒公司都在增加网络资产、开展收购活动。在国内,200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网络电台,向全国网民推出“可看的广播、可听的网络”。2006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音乐频道和音乐广播电台合并,并推出网络、电视、广播三类媒体互动的“音乐博客”。近几年,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把手伸向了新兴媒体,走融合之路。

加快广播与新媒体融合,推动湖南广播改革

虽然新媒体的发展给广播带来了前有未有的冲击,但新媒体全新的传播理念和互动方式,也给广播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广播要发展,就必须看到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广播节目的生产方式,通过高新技术手段,主动与新媒体融合。

1 湖南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现状

早在1999年,湖南电台就开办了自己的网站湖南广播在线。为了寻找湖南电台再次腾飞的推动器,为打造湖南乃至全国的新传媒航母,2007年5月,湖南新广播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夜上海论坛 新广传媒是融合了数字多媒体广播、移动数字电视和网络广播的新生态现代传媒,目前已拥有网络广播、湖南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和平安小精灵四家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广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制作,国内外广告的设计、制作、和等众多领域。

从这些新生态传媒来看,湖南电台并不缺新媒体。然而,并不是拥有新媒体就拥有了受众,就意味着湖南电台的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做到了很好的融合。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湖南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后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还需要进一步整合。

2 湖南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

湖南广播要改革,要发展,要实现质的飞跃,就必须全面转型,借助国家推动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产业发展政策,突破自身平台的发展障碍,在广播内容、传输渠道、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以更新的形式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首先,大力推动湖南广播的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广播的发展,关键在于技术的革新,在现阶段,只有实现广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运行,才能实现广播内容、传输渠道、接收终端等方面的融合。因此,湖南广播必须充分依靠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加快技术平台升级改造,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媒体资源平台,为湖南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全力打通湖南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传播渠道。在经济领域,我们常常说“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其实这同样适用于广播等媒体。湖南广播传播渠道的打通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立足本位即原有的调频立体声、中波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卫星通讯技术的实验和应用,扩展广播生存空间,建立有线覆盖网、无线覆盖网、卫星覆盖网相结合的立体广播传输网络,实现湖南广播信号的全面覆盖,无障碍收听。二是改变目前湖南网络广播只能实时收听,没有节目预告、节目内容,不能点播、下载等形式单一的现状,使湖南广播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时,听众不仅可以在线收听,还可以进行点播、下载、搜索、分类,还可以享受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多媒体、自主性和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我的广播”,此外,还可以将湖南网络广播与各大门户网站、中央台、兄弟媒体的网站进行链接,实现网络广播的全方位覆盖。三是加强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移动通讯公司的合作,利用他们先进的技术尤其是3G网络技术和上网手机,通过通信网络为手机用户提供更多湖南广播节目的增值服务。

再次,全面实现湖南广播内容的数字化。广播要与新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传输形式上的融合,更需要内容的融合,只有内容符合新媒体的特征,受到新媒体受众人群的青睐,广播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湖南广播不仅是“可听”的广播,更要是“可视”、“可互动”、个性化的广播。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实现广播的数字化,即通过数字形式来表现音频、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同时,在广播内容上,要进行重新包装,加上网络链接、视觉图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功能,通过网络平台来弥补广播“不可视”的缺陷。

第10篇

夜上海论坛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旧媒介的碰撞与整合,在资本、信息和技术的流动中,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由不同媒介融合衍生出的信息产品,及其所产生的文化混合性影响着人们理解和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这些融合后的媒介新形态裹挟着大量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发挥着传播的正功能,让受众获益其中;另一方面又展示着负功能,让受众沉湎与听从。对于受众尤其是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大学生而言,要确保发挥媒介的正功能,而不是功能不良,就必须提高他们使用媒介的能力,也就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何谓媒介素养?简单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受众在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媒介素养被认为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而提高的技能,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是感官的延伸,那么新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便是对传统读写素养、视听素养教育的连续和延伸。

夜上海论坛 二、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

夜上海论坛 随着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媒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通道,也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最重要的凭借。首先对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90后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走访,对他们的媒介使用现状可以做出如下简单的归纳:

1.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是大学生接触时间、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

夜上海论坛 90后大学生都是新媒体的积极使用者,他们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体获得一定的休闲娱乐与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又通过手机媒体进行简单的社交活动,尤其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他们而言,这些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方式,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夜上海论坛 2.在融合媒体的语境下,大学生张扬个性,善于创造性使用媒体

夜上海论坛 由于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对融合信息产品兴趣颇浓,包括电子杂志、播客、网络小说等形式,都是他们喜欢探索和尝试的新媒介形态。但这种创造性使用仍然只是简单创造,甚至是基于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一旦发现更有意思的信息产品,便会转移兴趣。

夜上海论坛 3.对于媒介以及媒介讯息,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弱

夜上海论坛 面对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大学生对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信任度,总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但更信赖传统媒体。同时,他们对于网络流行文化基本没有抵抗力,甚至会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对媒介与媒介内容盲目跟风,缺乏理性思辨,这是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不足最重要的体现。根据以上简要分析可以得出,当前90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选择媒介的问题上,大都无法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而是集体对网络等新媒体缺乏免疫力;在理解和质疑媒体的问题上,有盲目跟风的现象,缺乏理性的批判思考;在创造和生产的问题上,媒体更多地被大学生当成了休闲娱乐的工具,而非提高自身素养、丰富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夜上海论坛 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大众的基本责任,是运用一切可能性,使自己成为机警而又有能力的阅听大众。”但要提高媒介素养,仅仅依靠大众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当前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缺失,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就要探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夜上海论坛 (一)高校教师要加强自身媒介素养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以及融合媒体的发展浪潮,要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应对飞速发展、鱼龙混杂的媒介信息,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科研对自身媒介素养的需求。首先高校教师要培养媒介意识,要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恰当的媒介;其次要具备媒介认知与媒介运用的能力,了解传播环境,利用媒介来进行制作和创作;最后要培养对错误或者不健康信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构建,不管对于高校学生还是教师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成为大学生学习时的指导员及学习伙伴,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媒介素养。

(二)构建全方位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受商业动机的驱使,一些消费型媒介所推销的“低水平”的满足,让大学生获得娱乐消遣,却无法让他们精神升华、能力提升。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在高校构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如今,媒介素养教育也已陆续成为各国学生的必修课程。面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种类和数量单一的现状,要在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层级式培养模式、梯度教学目标和多样化课程设置策略。即对传媒专业和非传媒专业进行分层培养,对媒介素养教育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梯度教学,同时将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三)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

以数字媒体为主导的融合媒体,浸染着高校校园文化。在大众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手段,通过提升大学生解读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传媒使用习惯,进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提高大学生解读、欣赏传媒信息和传媒文化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辨别、选择、理解传媒信息并判断其复杂的内涵和性质;三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传播观念,主动抵制不良内容的流传,净化校园文化空气;四是增强大学生创制信息、回应传媒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利用传播为自我和发展社会服务。作为一种新教育主张和问题疏导解决手段,媒介素养教育对建设和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作用。

(四)提供大学生媒介实践的舞台

第11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

夜上海论坛 1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分析

夜上海论坛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各类院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方面必须优化自身培养理念,并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来引导培养改革。高校要以实践应用理念、时展理念以及真实性理念为基础,不断整合和运用新媒体和新媒介,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正确的新闻传播理念,下面对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进行研究和分析。

1.1真实性培养理念

新闻传播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坚持真实的培养理念,让新闻媒体人才能够说实话、办实事,更好地传播正能量,为社会赋能。与此同时,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社会责任感以及分析新闻、判断新闻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虚假新闻传播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1.2应用实践培养理念

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院校教师必须要重视引导学生多参与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新闻传播经验,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就业和从业,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传播工作的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高校在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还要积累实践经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们更好地完善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业务素质,使学生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发展的媒介融合时代。

1.3时展理念

近年来,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闻媒介应运而生。在这个多种新闻媒介相互融合的时代,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方面必须坚持贯彻时展理念,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与时俱进,学会捕捉时代热点和新事物。与此同时,高校课程设置也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将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形式和理念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新闻传播能力与素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时代新闻媒体人才。

2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在媒介融合时代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培养理念和体系与实际培养方案和教学存在很大差异,缺乏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重视,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很大局限。下面对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有效分析。

2.1缺乏健全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

夜上海论坛 很多院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方面,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一些院校过分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新闻传播能力,而轻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这使得很多学生即使具有一定的专业新闻传播能力,却缺乏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涵养和分析能力,这使得很多新闻传播内容显得非常空洞,不易感染人,达不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2.2学校新闻传播教学缺乏时代性

在媒介融合时代,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社会上并存的多种媒介,只是单纯将社会上的媒介分别对待,没有将各种新闻媒介进行有效融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媒介融合思维和能力。与此同时,学校很多教学工作和内容都与时代相脱节,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学校对于新媒体的教学意识和观念比较保守,缺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因而不利于新闻传播人才综合培养。

夜上海论坛 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夜上海论坛 学校为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充分结合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充分运用时展资源,丰富新闻传播教学内容,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媒介融合时代更好地整合媒介资源,充分发挥媒介资源的优势,有效提升学生素养和能力。下面对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探讨和研究。

3.1培养新闻传播人的新闻意识和理想

在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前,必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新闻传播意识,只有具备新闻传播的意识,才能做好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和事情。与此同时,高校在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新闻传播理想,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新闻传播的作用和价值,建立积极、正向的新闻传播思想。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要向学生全部展现新闻传播的各类媒介,新闻传播的标准、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媒介来传播正能量,维护社会正义,遵守国家法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创新多样化、丰富化的新闻传播培养体系

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就要不断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新闻传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各项新闻传播技能和方法,推动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新闻传播能力和水平。而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国家和社会上的新闻媒介也在从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形式逐渐发展和演变成电子形式的新闻传播媒体,且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提升。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要完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媒体与网络的有效融合,增设信息媒体化课程,改善新闻传播课程结构,丰富新闻传播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新闻传播技巧,运用更多新闻媒介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实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3.3壮大新闻传播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

夜上海论坛 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向来看,高校不仅要有效结合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还要提升新闻传播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和素养。而现有的一些新闻传播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比较落后,没有与媒介融合时代有效连接,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缺乏创新意识和精神,缺乏出色的能力和技巧来实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校必须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媒介融合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师不断进行新闻传播课程改革和创新。与此同时,高校还要不断引进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与技巧传播给学生,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传播专业能力和综合水平。

第12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媒体 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进入21世纪,新媒体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在传播媒体中。那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未能跟上技术发展的媒体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销声匿迹。而那些吸收了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媒体形式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而获得了大众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媒介形态产生了,传统的媒介形式得到了完善,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在这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

夜上海论坛 1.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现状

1.1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随着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按照载体的不同,可以将新媒体主要划分为手机族群、电视族群与互联网族群等。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手机电视业务得到了充分的施展舞台。2008年,手机媒体作为传播的媒介,第一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其便携、互动的优势,在广电媒体中获得了重要的席位。随着3G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各种流量包月计划,使得普通民众在享受低价优惠的同时,还能够享有高水平的画质保障。随着4G网络时代的来临,手机广播电视媒体迅猛发展,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其中,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的现状是指手机广播电视媒体面临严峻挑战,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缺乏强劲的发展势头。手机广播电视存在内容匮乏与同质化等问题,行业技术标准与国家的技术标准相互存在,盈利的模式相对来说过于单一,限制了手机广播电视的发展。

1.2网络广播电视媒体的现状和问题

网络视频指的是将网络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以在线直播或者点播的形式,播放网络视频服务商所提供的视频资源,为人们提供可观阅的各种声像文件。网络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中具有多种优势,网络视频取得较为良好的发展形势。然而,我国的网络视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致使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加大管理的难度;缺乏明确的版权,内容重复雷同的较多,特别是存在较为严重的跟风创作的状况等等。因此,大量的视频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经常处于严重亏损的状况。

1.3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量大增,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的数字化程度,已经达到40%。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我国数字电视在发展中拥有较多优势,例如:国家的支持、用户规模较大及盈利空间大,另一方面,我国的数字电视存在问题。在现实中,数字电视的盈利范围依然有限,运营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受众的反应不一,主要表现为网络分散。有些电视网属于地方建设,权力分散,不好管理;内容匮乏。目前我国的受众已经形成免费消费的习惯,对于新兴的收费方式比较抗拒。

夜上海论坛 2.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2.1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之一,网络视频具有多种优势。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它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网络视频的画质更好,强烈冲击传统电视行业的运行。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视频的生存形式受到影响。所以,广播电视行业应该对频道进行重新整理,对立台的特色进行重新审视。传统的电视节目收视率通过抽选出一部分的用户,进而对收视率进行测定,其所统计的收视率则直接会影响盈利模式。新媒体时期,在统计广播电视盈利问题时,不应使用传统的收视率统计方式。因此,广播电视频道在进行数字化之后,主要收入包括应用服务费、内容销售广告费与政府补贴等多种形式,而不再仅仅依靠广告获得收入。因为数字信号可以压缩的特点,所以宽带说承载的频道数量也大大地提升,这扩大了观众的选择范围,加剧了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所以节目形态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广播电视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应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是因为内容资源是受众接收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新媒体进行竞争的核心资源。在实现资源的共享之后,将不存在各种类型的媒介的垄断优势,新颖的、科学的内容将会成为各种竞争中的关键要素。例如网络媒体,受众之所以对于网络如此青睐,除了它本身的速度快、时间自由等优势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源丰富多样,而且更新较快。在理想的环境下,新媒体成为集声音、视频等资源为一体的综合工具。广播电视的边界将逐渐模糊,甚至消失。其次,渠道与终端融合。在未来,将实现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的融合。三方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将手机、电视和电脑融合为一体,彼此之间的壁垒不再明显,各种信息、通讯等可以共享共用等。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所掌握的技术还不够以满足新媒体的发展,应提高对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的认识,相应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短短的十年之中,媒体的形态经历了一场大浪淘沙式的变革。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行业能够实现快速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全国地区都能够实现渠道与终端的融合。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网络电视 新媒体 综述

网络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本文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反馈与改进四个方面探讨网络电视的现状、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一、网络电视现状和特点

1、网络电视的界定

夜上海论坛 网络电视,英文为IPTV(Internet Pr-

夜上海论坛 otocol Television),也称为交互式网络电视,到目前为止,网络电视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给网络电视下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视应该是“节目由一个中央源播出,节目储于服务器由观众随时调出,网络淹没了一切电视台,将其化为一个个节目源。电视机和电脑已经合二为一,网络和电视归为一体。①

2、网络电视现状

2004年,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运营商――央视网络开通了中央电视台的网络电视服务;2005年5月,上海文广旗下的上海电视台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张IPTV、手机电视全业务牌照。随后,上海文广投资组建了百视通、东方宽频等公司,发展以网络视频为主的新媒体业务。2008年1月,湖南卫视新媒体平台“金鹰网”上线,2009年金鹰网旗下的芒果网络电视分离,面向市场以独立品牌运营。2009年,新华社正式播出网络视频专线,并在开心网开通了电视新闻业务。②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开播是我国新兴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诞生。③2010年6月,安徽电视台获得全国第一张省级网络电视台牌照,成为全国首家省级网络电视台。至此,央视、上海文广、湖南广电这几家广电军团在网络电视市场上已居于领先地位。

夜上海论坛 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的进程,制定了五年之内完成三网融合的目标,给中国网络电视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中国网络电视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竞争多元化、扑朔迷离、亟需监管的阶段。

3、网络电视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网络电视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具有自己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胡今天、陈治国在《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博弈与共生》中,提出网络电视具有超强的互动性、服务的个性化、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传播的分众特性、对传统媒体的包容性的特点。张伟《新媒体时代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分析》、丁晓星《网络电视兴起与纸媒应对之策》、周文平《广电网络如何应对网络电视的迅速发展》、刘博《浅析网络电视传播特性》等文章中也对网络电视的特点作出了相似的分析。

二、政策支持给传播者带来全新的曙光

2010年1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的进程。2010年7月1日,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三网融合终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在政策上给网络电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探索更加成熟的网络电视运营模式。

我国网络电视在曲折中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吴其聪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中认为中国网络电视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之间的业务壁垒和利益博弈。现在,三网融合政策允许广电部门经营部分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业务,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以进行电视节目的制作,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支持下,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负责IPTV集成播控,电信提供网络,跨行业、跨地域、产业化提供文化服务――上海广播电视台的IPTV用户数目前已达200万,上海地区更以130万户位居全球规模第一。④长沙首批三网融合示范小区建成网络电视有近百套节目,丽景新贵等首批电信三网融合示范小区全面建成,长沙城区所有新建楼盘全部实现光纤进入,长沙电信同时对80%的老城区进行了光纤入户改造,网络电视有近百套节目,电信在提供常规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还提供了卡拉OK、休闲游戏等各类增值业务。⑤但随着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王艺在《新媒体航母的整合之痛――解读网络电视的困境与出路》、吴其聪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中都提出了电信和广电这两大国有垄断领域所面临的行业整合的风险、经营领域的重新划分、利益的分配等问题。

三、内容匮乏依然是制约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

在这个传播渠道泛滥、信息海量、注意力愈加分散的现代社会里,毫无疑问我们会重新回到内容为王的时代。没有充足的、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做支撑,网络电视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金星、王昊魁在《网络电视的运营机制探析》中指出节目内容上的竞争是网络视频行业竞争的核心,任何视频网站要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必须有大量优秀的内容作为支撑。原广电部副部长何栋材则认为,技术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程忠良在《立体产业链:网络电视策略》中指出要以内容取胜,大力开发内容营销,拓展内容产业链。天津外国语学院的李玉梅也指出了目前网络电视内容匮乏,缺乏创新的现状。

夜上海论坛 由于网站本身的盈利模式以及自身并不具备自采自制的资格和能力等原因导致视频网站的内容十分缺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夏亦、熊忠辉在《2009年网络电视发展与研究综述》中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内容提供商与网络提供商、视频网站与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合作。2010年7月武汉被列入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后,武汉地区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各自出资1亿余元成立股份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定期轮流担任董事长的商业模式落实三网融合。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已经开启了握手言和的道路,双方优势互补,有条件的还可以拓展对方的业务范围,双方的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网络电视领域内容匮乏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四、受众对网络电视认识不足

夜上海论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大国,但并不是网络强国。

造成受众对网络电视这种新媒体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吴其聪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中指出,从客观方面说,受众对网络电视认识不足与网络电视的宣传力度不高有关。CNNIC调查显示,现有的网络视频用户很少是被视频网站宣传吸引来的, 通过自主发现和社交圈子推荐是用户获知视频内容的最主要途径,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寻找视频是最主要的获知途径,占到用户总体的71.6%。这说明网络电视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吴琼从主观方面给我们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我国的免费电视渠道很多,免费电视本来就存在结构式过剩的现象,导致我国受众尤其是农村受众主观上习惯了免费电视或者费用较低的有线电视,不愿再去接受像网络电视这样的新事物,再加上现在互联网免费下载的盛行,加大了包括网络电视在内的付费电视的运营难度。针对我国受众的现状,孙卫华在《网络电视的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中指出,应该加强民众的素养教育,提高受众的素质。

夜上海论坛 五、网络电视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监管

夜上海论坛 网络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它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管环境。它兼有网络和电视两大媒体的特点,网络具有虚幻性、匿名性、把关人角色弱化等特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电视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正视网络电视领域的问题,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

夜上海论坛 南京大学的夏亦、熊忠辉认为,我国对于新媒体的管理,长期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容易管理不足或过度管理,再加上管理手段单一,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⑥对于网络电视来说,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行政管理的手段,采取产业准入方式进行管理。新媒体内容多样、渠道多样、主体多元,管理具有复杂性,仅仅依靠广电总局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网络电视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信息领域,但是又和广电、文化部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仅仅依靠广电部门的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各方面互相合作,共同管理。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①刘建明,《网络电视是什么电视》[J].《传媒观察》,2006(7):21-23

夜上海论坛 ②③王飞,《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电视技术》,2010(6)

夜上海论坛 ④曹继军,《交互网络电视 三网融合进入三屏融合》[N].《光明日报》,2011-01-07

⑥夏亦、熊忠辉,《2009年网络电视发展与研究综述》[J].《现代视听》,2010(1)

第14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介品牌建设 趋势

夜上海论坛 “品牌意识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头脑中凸显并扎根。这既是时代对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是传播学理论在新的实践中的深化。”如今,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传媒业的融合速度,中国媒体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发展中国本土媒介品牌,加速我国由媒介大国向媒介强国的过渡。

夜上海论坛 一、我国媒介品牌现状

夜上海论坛 1.报网合并下的媒介品牌。

夜上海论坛 因为网络的出现,报纸市场曾被不断掠夺。但通过集中和融合,报纸和网络可以利用各自不同的特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新闻传播上化竞争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近两年出现的商业网站涉水传统媒体,就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如《淘宝天下》就是在浙报集团与淘宝网的合作下创办的,“独到的内容与定位,独有的互动性”,使其发行量、影响力快速增长,成为报网合并下的成功案例。就如《淘宝天下》的付所言:“互联网不是新媒体,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新媒体。”

2.台网合并下的媒介品牌。

遭遇网络的巨大冲击后,电视媒体的受众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众多电视台开始主动与网络合作,有的已在行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如凤凰网、金鹰网等。以新闻资讯为立网之本的凤凰网,已被誉为国内新闻门户类第一网站,而立足娱乐的金鹰网也成为全国娱乐电视台网站的领军者。

夜上海论坛 江苏卫视在这方面也做得很不错,其热播节目《非诚勿扰》结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做到线上线下充分互动,无论是电视平台、官方网站,还是专业相亲网站百合网、世纪佳缘等,都成为受众瞩目的焦点,吸引了众多广告主的目光。

3.新型媒介品牌。

手机媒体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它集四大媒体优势于一身,带来了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手机和报纸融合,诞生了手机报,提高了报纸的竞争力、品牌力;手机和电视融合,打造出新型手机电视,开创流媒体形式;手机和网络融合,更是引发了媒介领域的“地动山摇”。2009年登陆中国的微博客把手机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在一起,让每个用户通过手机最新消息。微博从诞生之初就同手机应用密不可分。与手机无缝结合是微博的主要卖点。手机和微博的融合,诞生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媒介品牌衍生产品。

夜上海论坛 另一个重要的新媒介平台就是互联网。综合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新闻网站等对传统媒介产生巨大冲击,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网民规模直接催生了一批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媒介品牌,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在中国传媒界具有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和知名度。

二、媒介品牌建设制约因素

夜上海论坛 1.受制于媒介管理。

夜上海论坛 由于受各自运用手段的限制,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已经发展为相对独立的产业链条,各媒介之间的联系不多,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或是相互之间内容雷同、了无新意。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媒介内部机构堆叠架立,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媒介品牌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媒介融合要突破各自产业限制,从媒介形式操作层面到产权层面都互通互联。

夜上海论坛 2.遭遇媒介技术限制。

技术是媒介品牌塑造的物质基础。虽然技术最新发展表明,媒介融合的技术障碍已被攻破,但中国媒体融合仍受制于技术发展,这种情况在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态融合方面更为明显。比如“网络传输中带宽速率低,在涉及声音及影像传输时会出现秒差、停格、断讯等接收不良的效果,视频信号解析度也远远达不到电视的播出水平”。而且受手机功能和流量以及信号的制约,网络和手机在融合过程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3.缺乏专业人才。

对于我国媒介品牌建设来说,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化问题。人才是媒介组织的核心资源,是媒介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也是媒介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媒介专业化意味着要掌握全能业务人员,这就对电视台、网站在高技术人才的储备提出了要求。这类人才要具备多项业务操作能力,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它具有机动灵活、减低媒介运作成本、提升媒介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4.受制于政策壁垒。

与西方不同,我国的传媒市场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行政指令性市场,品牌尤其是大品牌的建立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国媒体的等级划分,也使其相互竞争处于一个非公平公正的平台上,久而久之产生一种“大报庸俗化,小报低俗化”的特殊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媒介品牌形象的塑造。这也是媒介品牌缺乏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国媒体互相之间壁垒重重,大大增加了媒介融合的难度,“三网融合”即是如此。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各自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壁垒难以打破,加之部门之间利益纠葛,三网融合之路任重而道远。

夜上海论坛 2011年是媒介融合的关键一年,各种新兴媒介形态涌现,三网融合迫在眉睫。2012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化的媒介品牌建设仍然是未来媒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应该认识到,媒介品牌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任务。目前,我国媒介融合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碍因素,但我们相信,媒介融合是趋势,媒介品牌是必须,在媒介发展过程中,我们只有顺应这一趋势,才能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蔡雯:《试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创新》,《今传媒》2008年第11期

夜上海论坛 [2]桑翔:《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模式和趋势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5篇

关键词:信息传播;媒介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83-01

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载体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各种变革,从纸介报纸、刊物到多媒体广播、电视,直至现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和手机。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信息传播的长足发展过去不相统属的各类媒介之间正在悄无声息的互相融合,即媒介融合。所谓的媒介融合,又叫媒体融合,媒介融合的设想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主要有两种形式:过去为不同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一个媒体提供;过去为一种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不同的媒体提供。此种传播途径是传播界新的实践形式,媒介融合伴随各种新兴媒体广泛应用而出现,是当前传播行业大势所趋的共有现象。从20世纪末开始,媒介融合成为信息传播媒介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拟就当前媒介融合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媒介融合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为当下的媒介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当下媒介融合正处于现在进行时态,国内有学者这样解释媒介融合的概念: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等;以及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夜上海论坛 一、媒介融合现状

夜上海论坛 我国在这方面与西方国家尤其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虽处在起步阶段,媒介融合的现实已然存在于传播业中,且逐步形成规模、步入正轨。在网络数字化大潮中,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多变,使各类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与新闻的去中心化成为必然,在一直被打击的传统媒体试图以网络化转变发展新生存空间的状况下,为了延伸生命力,保住自身,传统媒体做了太多努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过去老的传统媒体的最大资源是是新闻生产能力,而转变成败也将主要取决于对内容的重新设计与生产能否对受众产生吸引力与凝聚力。国内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报网之间将进行联动、互动、整合的发展轨迹。例如国内学者宋有震在《联动、互动、融合―试析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的三个渐进式》一文中提出从互动、转向、相融,重心是通过组织和制度的重构对新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开发以融合新闻别具一格的影响力去拓展市场赢得竞争。同时在新闻传播上突出报,即是网也是报理念,把两者之间的交汇点直接指向信息的提供者。报纸与网络在互动阶段实现的是双赢的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报网的发展决不止于互动最终还会走向组织结构的深度融合。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新闻从业者不可以再把新闻体裁的独立性作为唯一重点,而是更应该注重信息内容的优化组合,进而达到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对于相同事件报道,进行多种形态整合,使用各类新闻信息传播媒介轮番轰炸,如纸介和网络互动合作等,将新闻事件的传播呈现出多样性立体化效果,报道形态的多元化大大提升新闻信息传播效果,在受众当中延伸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新闻信息在传媒组织中一旦在不同载体上合理分配传播方式,媒介之间建构起相互依托的纽带并实现信息共享和传播方式优势互补,那么,数字化转型必将挽回传统媒体的颓势。

夜上海论坛 二、媒介融合发展

媒介融合给新闻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美国新闻学者德默认为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应包括交互推广,克隆,合作竞争,内容分享和完全融合五个阶段,五种不同的形式,交互推广。让新闻从业者担忧的是,融合媒介的发展在我国还面临着行业规划和制度阻碍。就拿网络电视兼容了电信网络和广电内容,其发展受来自电信、广电、文化部三部委的共同监管,稍不留神就会触碰相关政策。关键问题是各自由于短期利益和行业内部利益驱动,把原本的合作伙伴看作竞争对手。网络电视在我国不仅受到电信、广电两大行业之间的利益纷争,同时还要受到地方各利益集团的制约。此外,我国传媒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因行政区划、行业分割等因素而起的困扰。因此,要真正盘活我国媒介资源,推进融合媒介和融合新闻,做强做大我国的媒介集团,加大体制改革力度迫在眉睫。

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高速网络的普及,融合新闻,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传统新闻媒介走向网络化生存是大势所趋。其实,在学界正式提出媒介融合之前,它早已在业界自发探索,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不断沿着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前进。从这一意义上说,媒介融合即是社会要求传播媒体多元化发展态势的表现。如今媒介的融合趋势,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已超越以往。相信媒介融合必将在曲折行进中成为一种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