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艺术与设计概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9-01
一、三本院校艺术教育的目的性
夜上海论坛 众所周知,三本院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教学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能够在毕业后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具备更高素养的专业人才。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我们专门研究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应用课程。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行业都有各个技术层面的共同协作,同样在设计行业,有人搞概念,就要有人画图纸;有人做设计,就要有人做成品。务实的设计技能往往更容易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认可,比如学校开设的室内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等课程。
二、三本院校设计概论课与普通本科的差异性
夜上海论坛 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会给老师这样的反馈,“当设计技术成熟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的设计没有新意,没有亮点,也分析不出深度,连设计者本人都不感到完成一个设计的喜悦…”。
艺术设计行业的确需要设计经验的积累,好的设计都不是一朝一夕设计出来的。但是我们需要思索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理论课教学尽量弥补一些设计审美眼界和设计素养、内涵的问题。三本院校设计理论课与普通本科理论课教学从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三本院校的教育目的就是成为一个具有更高技能具有更多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上,以社会需求为指导,也就是面对学生的反馈和行业更新的,我们必须思考新的教学模式。三本院校的学生入校前文化课相对薄弱一些,设计概论课照本宣科效果不好,虽然知识点都泛泛的讲了一遍,但学生不一定消化理解,更不知道如何与实践结合起来,设计作品中也不清楚如何入手联系艺术理论,做出来的设计不生动。
夜上海论坛 三、三本院校艺术设计概论课的应用性
笔者认为以理论为依据,以项目为驱动,在设计概论教学中以“听设计”为“想设计、写设计、说设计”,不拘泥于常规模式,实题实做实践意义更明确,应用性更强。
1、设计概论的课程设计,必须要超越经验和技巧的传授
通过课程训练学生能够运用理论指导设计,或者说每个设计作业乃至走向成功的设计师岗位后,所完成的作品都执行艺术设计理论和规律,除了设计构思和创意,现代的设计师都应具备设计说明的撰写以及设计意图的口头表达能力,而这两者恰恰是众多艺术设计师的软肋。
2、主题与客体的身份转换
夜上海论坛 生活中有很多精彩之处可以用来做设计元素,可是大多数都充耳不闻,尤其是90后的一代大学生。那就是因为还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找准。当把本体放在一个设计师的位置上,来再次审视生活和自己的职业,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迫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设计概论课程针对苹果Ⅱ号获得巨大的成功,乔布斯的创意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进行互动。
苹果Ⅱ号的研制,乔布斯设想到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场景,他的创意来自对用户体验的准确预测。所以,艺术设计要重视用户研究。所谓用户研究,就是企业在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的各个环节,不以物为中心,而以人为中心,不以产品为中心,而以用户为中心,调查、研究、分析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并为这些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夜上海论坛 在讲解时首先让学生需要明白学习艺术设计,首先要知道设计什么,然后才是怎样设计。艺术设计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处处享受着艺术设计的成果。当你拨打电话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想过,现代电话机的原型是美国艺术设计师德雷福斯1937年设计的,德雷福斯进行了人机工程学和造型研究,并与AT&T公司的工程系统部门合作,设计的这款电话吸收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技术。教师可以展示这款电话机的图像,并向学生提问:这款电话的人机工程学因素体现在哪里?参考答案有三点:一、电话的听筒和话筒都置于手柄上,话筒到听筒的距离按照人脸的形状采用了最佳平均值。二、电话机上设计了一个支架用来放置手柄。三、拨号盘被安置在一个机座上,机座的重量可以保证单手拨号时话机保持稳定。从上述答案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德雷福斯对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德雷福斯出版于1959年的著作《男人与女人的测量》是人机工程方面的开山之作,后来这本书改名为《人体测量学――设计中人的因素》。德雷福斯是在座椅和工作环境设计中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先锋。通过问答的形式使学生更快的将设计概论课与人体工程学科联系在一起,加深对专业课的理解及应用。
再比如引用包豪斯教员著名家具设计师马歇尔。布鲁耶在他的课上曾经提到的问题,以“纸”为素材设计一把最牢固的椅子,在教师的提示下迅速展开发散性思维。第一步使学生联想纸与椅子之间怎么联系在一起,第二部将设计灵感概念以设计说明的形式写出来,第三部将自己的设计意图口头描述给大家,共同交流。这种在教师指导和规范下的立体复合型训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争先恐后将自己的设计创意分享给大家,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一堂理论课,掌握了知识,锻炼了思维,落实了写作,培养了表达……尽管教师备课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了许多,但是收到的成效确实事半功倍的。
四、三本院校理论课与专业课并行性
三本院校艺术设计理论课与专业课切忌“各自为政”。以往的教学,各个科目之间相关联的内容较少,尤其是理论课与专业科,学生学习了很多也忘记了很多,尤其到了实习岗位或者工作岗位,经常迷茫于众多设计因素的协调。如果在校期间每门课都与相关课程寻找一个契合点进行交叉训练,把纵横知识编织成网,就容易形成更加缜密的知识体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是对专业课的一种辅助和支撑,两者并行不悖。理论课为专业课提供了佐证、规律和方法,专业课为理论课提供实践检验真理的空间,两者同步并行共同达到教学效果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参考文献:
[1] 万学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素质教育与就业分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3期.
首先,部分院校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国家教育部门对艺术设计教学的要求。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虽然对设计教学提出了宏观调控和指导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符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部分院校只是片面地完成要求的教学任务,使得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呆板、内容不够新颖。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转变,我国艺术教学逐步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转而借鉴一些西方国家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我国大力推行教育方式的改革,艺术设计教学也不例外,这使得我国艺术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创新与发展,缩小了与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推崇功能主义原则,强调物质的成就,这使得艺术设计与自然的距离逐渐拉大。在这样的前提下,这些西方国家将理性的原则过于绝对化,使得科学精神的法则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疏远,使得西方艺术设计教学陷入了僵局,这也间接影响了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再次,是对于西方国家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措施的过度依赖。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对于西方的教学方法过度依赖,存在照抄照搬的现象,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艺术设计文化,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使得培养出的设计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二、实现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对策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夜上海论坛 艺术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在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绘制课程后难以和之后的专业设计课程相结合而导致的教学脱节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固有教学观念所致。在以往的艺术设计教学中,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按照绘画专业的基础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来教导学生,即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强调物体的比例透视、色彩搭配等变化,而没有注意到二者培养的目的不同,没有将基础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设计方向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明确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进行艺术设计学习时,不仅应学到如何欣赏一幅绘画、一幅作品,更要学会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满足更多受众的精神需求,使得大部分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一种艺术的享受,这才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目标。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乏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甚至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厌恶的情绪,导致了高校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旷课、逃课现象的发生。为了改变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将单向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双向的教学交流方式,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还要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关注师生之间知识的相互传递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学生的设计理念,聆听学生对于自身设计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与完善。
3.教师要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1.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内涵
艺术设计是一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复合学科。根据相对的知识结构,各大高校的艺设科目主要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相关课程、毕业设计这四个部分,而这四个部分也是艺术教学的主要模块。因此我们可以大致将艺术设计理论也同样分为四个部分,即公共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技术性理论、综合性理论知识,这是艺设专业基础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夜上海论坛 2.现阶段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情况
当前艺术类高校的理论课程无论是建设还是完善都尚未成熟,实际的教学中也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从课程的设置上来考虑,很多的学校都很大程度忽视了个人素质,强调传授技能却放松了理论课程,课程的设置非常的不贴近生活。现在的理论课程的问题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很多院校开设的课程只是非常片面地停留在了纯理论上,与培养人才的目标并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第二,从教学方式来考虑,很多学校缺少专业的教师,导致课程死板、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学效果也不好;第三,从考核方式上,由于理论考试多为纸面考试的形式,导致学生平时在课堂上不重视学习过程,只在考前啃书。
不难看出,大部分的艺术类院校在现实的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中都只片面地强调专业性和课程完整性,却因此而轻视了课程与实践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往往都只是非常具体却缺乏现实实践的专业知识,因此当真正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显得非常心有余力不足。
3.艺设改革的实践策略
(1)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在艺设的理论知识的实际教学之中,应该秉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艺术教育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打造具有专业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在强调学生的培养时一定要透彻地了解本专业基本的情况,拥有专业人员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例如在建筑类的艺术课程中出现的现代主义,授课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让学生单纯地了解纸面上的字面知识,可以选择一些图像或者鲜明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得更好。设计概论这样的课程基本上都是艺设这一专业的入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这类课非常宏观地感受设计的魅力,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在后期,根据不同的专业和技术开设一些不同的课程,这些课程在促进学生探究专业技术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保持时效性,走在时代的前端,重视专业的基础。教师在授课之前要深入了解教材,科学搭配,满足社会需求。
夜上海论坛 (2)教学模式变革。在艺设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必须要改变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借助多种新鲜的形式,使用多媒体课件、讨论、演示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二,可以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增加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感,提高对作品的分析能力,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总体能力的主要办法。
另外,因为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地在校园之中普及开来,在设计类的理论课程之中,由于设计的虚拟性,教师可以比较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也就是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或课件进行授课,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数据,获得素材等,通过比较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带来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3)调整考核方式。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理论考试的具体的考核方式应该以实践为主,采用一种比较开放的考核方式。教师不应该硬性要求期末考试成绩这样一次性的评价标准,应该综合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平日的表现等进行评价,基本上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艺术理论方面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