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纵览全球,美国在2012年成立了先进制造业委员会,主要目标是加速美国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德国在2013年提出了“工业4.0”,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德国的国际竞争力。而我国在2012年才刚刚启动工业互联网的构想。“从时间上看,我国比人家落后了三年。”何积丰院士说道:“也因此,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计算、通信、物理的深度融合亟需发展新的设计范式和模型,信息与物理设施领域链接与融合亟需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针对工业互联网需求亟待建立新的软硬件底层架构、平台与工业智能系统,同时也亟需研究工业互联网的设计体系与关键技术。”
由于工业互联网打开了与信息世界连接的通道,所以工业互联网使得闭环公司在产生新的链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世界的诸如病毒、黑客等安全威胁。针对此,何积丰院士指出:工控系统需要采用纵深防御的安全理念,以被保护的工业控制系统为核心,构建多层级纵深防御体系。
夜上海论坛 工控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夜上海论坛 何积丰院士毫不讳言,直言现在的工控系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这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随着硬件元器件的可靠性越来越高及冗余技术的使用,安全问题的矛盾主要集中于软件,软件安全性面临严峻形势;二是工控信息安全标准需求强烈,标准制定工作正全面推进;三是随着自动化系统IT化,传统边界防护难以满足工业控制环境;四是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气侯,需要整合自动化与信息安全公司优势,带动产业全面发展;五是工控安全防护技术虽然正迅速发展并在局部开始试点,但距离大规模部署和应用有一定差距。
夜上海论坛 同时,他也指出,在建设工业互联网过程中,目标是要围绕其控制、计算与通信的核心特征,构建工业互联网的设计体系,研究工业互联网的共性关键技术,形成的工业互联网设计验证环境,为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研发、生产、安全等各层面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在这一目标指引下,重点方向有八个,分别是建模与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模型、系统验证技术、大数据技术、安全防护技术、软硬件协同开发平台、系统的技术标准与行业标准、面向国家重大应用需求行业的示范应用与成果转化。
何积丰院士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他说:“工控系统大多采用通用协议、通用软件、通用硬件,其漏洞为系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威胁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系统相关的威胁,主要是指软件漏洞所造成的威胁,例如:攻击者使用软件漏洞传播恶意代码;攻击者使得系统栈溢出;第二个方面是过程相关的威胁,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遭受的攻击,包括影响现场设备访问控制的威胁;影响中央控制台的威胁。潜在的攻击途径有远程支持、防火墙策略、笔记本和串口、无线和合作网络。入侵途径主要通过企业广域网及商用网络方式为主,同时通过工控系统与Internet的直接连接、可信第三方连接、经拨号调制解调器、无线网络、电信网络、虚拟网络连接等方式。”
五大安全策略保障工控安全
何积丰院士指明了安全基本策略和具体防御措施。
夜上海论坛 安全基本策略有三个要求:通信可控、区域隔离、报警追踪。从整个架构来说,纵深防御是基本,共有五条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第三方商用防火墙;第二道防线是联合安全网关;第三道防线是工业PC安全防护;第四道防线是现场设备控制防护;第五道防线是安全可靠的现场设备。
关键词:“互联网+” 制造业服务化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076-02
近几年,“互联网+”、“云计算”、“新零售”等概念的到来,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巨大活力。特别是“互联网+”趋势发展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到互联网趋势的大潮中,力图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快的发展速度。于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互联网+零售业”等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而事实也证明这些行业联姻互联网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重新定义传统行业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_放30多年来,我国已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却面临制造业规模大而竞争实力不强的客观现实,相比美国和德国而言,我国制造业水平差距还很大。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综合国力。为了强化制造业发展,提升制造业实力,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宏伟计划蓝图,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希望通过对标德国、法国等制造业强国,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从原有的单纯注重生产产品数量与成本,逐渐转向“产品―服务”的组合,从产品品质质量提升和产品服务质量改善两个方面入手,注重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水平。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之下,做好制造业的服务化与互联网的交集越来越多。合理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成为一种可能,也称为一种必然要求。由此,以互联网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中的影响为题,探讨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并提出更好利用互联网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建议。
一、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看似两个独立的命题,看似相关性不大,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包括新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和广告、物流、技术支持、零部件供应、信息咨询等方面;另一个是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包括销售服务、维修保养等方面。互联网对这两个方面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诸多便利
“互利网+”趋势之下,万物互联,利用互联网将千家万户紧密链接在一起,利用互联网将与人相关的各种资源联系在一起,利用互联网将各种要素组合联系在一起。诸多的联系便于解决原有信息不同、资源不通、要素不通等诸多问题,将买者和卖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信息的掌握者和信息的短缺者联系在一起。通过多元化的沟通、便利化的磋商、可视化的交流,传统产业通过拥抱互联网,搭建了一种新的商业渠道,强化一种新的连接,争取到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也是如此,互联网通过发挥自身的连接优势,将庞大的用户群体连接在一起,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诸多的便利和可行的实施方案。
夜上海论坛 (二)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发展平台和渠道
制造业从本质上讲是以生产产品为主的,其优势在于利用先进的制作工艺,为用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解决用户对于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但是制造业要求的是批量化和标准化、规模化,这样的背景下,制造业能够为产品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能够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率,但是在服务化和用户体验上却相对不擅长。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仅要求产品质量好,对于产品的个性化和产品的多元化、精细化需求越来越重视。而做好用户体验,解决好多元化的需要,都需要制造企业具备相应的平台支撑。对制造企业而言,利用传统渠道,自身单独建立系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但这一困难可借助于现有的互联网平台和渠道得以有效化解。
夜上海论坛 (三)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夜上海论坛 原有的制造业企业生产产品之后多采用供应线下商城销售,这种渠道整体利润率低,而且易受销售渠道商的影响,具有诸多不利因素。一些制造业企业逐渐开始采用自建销售门店的方式开始合作,但是这种渠道需要建立相应物流体系、建立庞大的人员队伍,成本较高。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将一些经营方式转化为一种网络化的店铺,店铺直接与用户沟通,有效解决用户需求,并利用现代的快递物流系统和配套的售后服务有效整合资源,做好用户体验和服务工作。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中,一些制造企业在互联网平台建立品牌专卖店,开辟互联网窗口,利用互联网方式解决产品销路,更好的为用户服务,解决用户服务化趋势的便利。例如2017年1月,美的集团与京东集团签署一份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制造业企业美的利用互联网电商京东商城平台、京东物流体系、京东售后服务体系,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也能提品的服务解决方案,从而做到双赢。
此外,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还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整体的水平和质量。
夜上海论坛 二、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对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互联网的合理利用能够给制造业服务化提供各种可能和依据,但是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为了更好地切入互联网服务化趋势,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一)找准制造业服务化与互联网的切合点和定位
制造业服务化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新的方向,拥抱互联网为制造业的服务化方向提供了诸多发展机会,但是制造业拥抱互联网毕竟属于相对新的形式,发展中切入口不明确、定位不清晰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影响。找准制造业服务化与互联网的切合点和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有必要将制造业制造优秀产品与互联网的庞大客户群体和渠道有机结合,将互联网作为制造业服务化的窗口和渠道,作为制造业服务化的延伸和扩展。相对的分工是利用制造业的功能,深度做好制造的产品,提供优质的产品、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工具,让消费者享受工业带来的便利;利用互联网的链接功能,整合资源,将产品更快地送到客户手中,将售后服务更好地为客户解决问题,将物流、客户、服务等有机整合,从而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各种可能的便利。明确各自的优势和结合点,找准各自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优势,将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更好发展,推动制造业实力更强。
(二)利用互联网的品质方式严格把控制造业服务化水平
制造业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和制造更为便利的产品,让用户享受工业化带来的便利。在互联网时代,提供多样化产品的同时,更加严格做好产品,在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品质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在新的发展中,找准趋势,推动产品和产业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要想更好地扩展,发展得更远,基础还在于产品,没有产品端质量的改善,没有产品端效率的提高,制造业服务化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应该仿效德国工业4.0等,深度钻研,研究制造好的产品、令人惊艳的产品,才有立足的基本底气。互网虽然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窗口和平台,但是互联网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在互利网发展中严格把控商品质量问题,是核心所在。所以,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平台应该以商品品质为基准,任何时候不放松对于品质的追求和保证,这样才是正路。
(三)利用互联网提供制造业产品的定制化、个性化服务
夜上海论坛 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窗口和渠道,使得用户能够直接和企业进行沟通,在这种“多对一”的发展逻辑之下,利用互联网的趋势能够有效做好服务端的工作。制造业服务化的核心在于“产品―服务”,在保证产品端基础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成为企业赢得客户的必然要求,而提供这种优质服务正是互联网端口的优势所在。当前,消费者对于产品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需要日益迫切,制造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渠道为用户提供可行的、优化的产品综合服务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获得更好的满意度和好评。制造业企业在利用互联网渠道为用户提品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售前需求订制系统和售后产品评价系统,获取市场热点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完美改善产品品质,更有利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趋势发展,提高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三、小结
未来的时代,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必然将更加紧密地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并且可以预见,两者的相互结合还可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发展出更多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柏林.现代制造发展的新趋势:制造业服务化[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7(1)
[2] 郭腾飞.制造业服务化理论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6(1)
夜上海论坛 [3] 范二平,于华.世界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对我省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
夜上海论坛 [4] 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演化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研究,2013(1)
[5] 朱荪远.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模式和趋势[J].竞争情报,2015(3)
【出版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编写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摘 要】正如我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1版)所预计,在过去的一年当中,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技术产业周期充分表现出其巨大的影响力:与收音机、电视和PC相媲美的新型终端及其引发的媒体变革、发展速度远远超越摩尔定律的产业周期、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平台和生态体系、全产业链条——服务、终端、流量的爆炸性增长、不断向ICT其它领域延伸的技术和模式创新等等,今天业界仍然看不到移动互联网延伸的边界、发展速度的极限以及未来发展的止境。在短短的2-3年中,所有没有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企业都被迅速淘汰或边缘化,新的市场格局和主导力量迅速形成并不断更迭。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图景与国际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我院推出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版),探讨新形势下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发展趋势,提出我国的方向与机遇、制约问题与挑战,以期与业界分享,共同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目 录】
一、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夜上海论坛 (一)移动互联网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夜上海论坛 (二)移动互联网以6个月为周期快速迭代
夜上海论坛 (三)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格局彻底颠覆
夜上海论坛 (四)大屏及多核彰显终端硬件能力新跨越
夜上海论坛 (五)移动智能终端成为历史上渗透速度最快的终端产品
夜上海论坛 (六)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应用组织与盈利模式的差异化仍在继续
夜上海论坛 二、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仍是现阶段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主线
夜上海论坛 (二)硬件发展重点将从单一硬件能力比拼转向多种能力整合
夜上海论坛 (三)移动智能终端的形态仍将不断演化、空间广阔
(四)应用程序仍为主导形态,操作系统与应用服务耦合加剧
夜上海论坛 三、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与机遇
(一)垂直协同、体验创新与Web化演进是我国终端系统软件的三大方向
夜上海论坛 (二)HTML5推动移动互联网水平化演进,产业轴心和发展模式转变带来新机遇
夜上海论坛 (三)我国智能终端企业将经历从产能化、品牌化到技术引领的艰难历程
夜上海论坛 (四)业务发展和提升掌控力并行,核心业务及垂直细分领域同样潜力巨大
四、移动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移动数据流量激增,但终端侧流量控制为行业所忽视
夜上海论坛 (二)知识产权的体系性增强,成为新时期的竞争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