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国外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国外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外水产养殖技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外水产养殖技术

第1篇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 推广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141-01

一、引言

水产养殖是发展新型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法,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存在不科学,效率低,污染和浪费严重等缺点,现代科学的水产养殖技术对提高水产养殖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然后种种原因导致现代养殖技术的推广存在着诸多障碍,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相关部分及水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才能很好的解决。

二、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问题

1.养殖户专业知识问题

不少养殖户相应的养殖专业知识缺乏,更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他们并且不太相信科技和专机,习惯凭借自己经验去养殖,方法比较随意。喜欢用蛮办法,最后收益不佳,往往是怨天尤人,但不会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不会找自身的问题。专业及科学知识以及意识的淡薄严重阻碍了养殖技术的推广。

2.专业培训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一旦部分水产养殖户因为利用先进技术收益提高,尝到甜头后。其他养殖户也会很快跟进,并且想学习。那么现在就有个问题了,他们该怎么学,从何处学呢?很多养殖户就会去请教会专业技术的亲朋好友,跟着朋友们做,然后因为各种具体情况不同或者细微的差别却导致结果差别很大,此时养殖户们就不知所措了。因此,怎么组织专业的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3.示范区问题

夜上海论坛 建设养殖示范区为带动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及提高专业养殖意识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示范区具有极大的社会效应。

4.销售问题

养殖水产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赚钱,改善自身生活,然后大部分养殖户缺乏营销及市场推广知识及经验,他们往往凭借最原始的方法,这样产品的销售会成为阻碍他们引进新技术的一个因素。

三、解决对策

1.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养殖专业知识培训需要定期开展。养殖合作社在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扶持下,常年都按期举办多次的水产养殖技术实用讲座或培训,统一免费赠予各种实用的水产养殖技术资料,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很好地结合起来,设法时成员的专业知识得到提高。并且需要强化与学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交流。合作社从成立至今,始终将提高养殖户的专业技能、提高养殖户的的经济收益为根本,并常年与国内几所顶级养殖户研究高校有着广泛性而深入的合作及交流,尤其是当夏季高温持续、病害频发等时候,合作社立即与各大院校的权威专家、教授联系,共同商讨处理方法,确保养殖户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夜上海论坛 2.注意研究养殖的发展趋势及关注养殖户心理

密切关注养殖业发展趋势,适时对养殖户技术的推广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注意掌控好“两性”:一便是养殖业的预见性;简单地说就是科学合理的对养殖业需求进行预测,展望养殖业发展趋势,对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或许会出现的情况有深入的把握,时养殖户提前知道获得高效益,减少损失的技术和措施。近年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正广泛兴起和推广名、特、优水产品高效养殖技术,不难想象,病害会慢慢成为阻碍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发展和推广的重要因素。养殖业病害预告及其防治工作,是养殖户技术培训和推广单位先进及至未来相当长时期的主要的公益性任务,其是确保养殖户收入增加的可靠手段,也是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使其市场竞争力提高的有效措施,且其也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今后要逐步增加测报点和测报面积,改善测报手段,规范测报程序,使测报速度及水平得到提高,真正起到化解养殖户的养殖风险,降低防治成本,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和养殖效益的作用。所以,推广养殖业实用技术应先示范,应理论联系实际,用典型说话,当前普遍开展的养殖业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的效果尤为明显。四是逆反心里。所谓逆反心里,是指部分养殖户对养殖业技术推广作出的反应,恰恰与我们期望的相反。造成这种心里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失误和片面性造成的,当报刊、广播、电视和某些养殖业技术人员片面地强调和夸大某一技术的作用时,而养殖户采用后达不到所介绍的效果,会认为是被欺骗了,久而久之,产生了逆反心里,这是养殖业技术推广工作之大忌,要引以为戒。当然,强调研究养殖户的心里,并不是说养殖业技术推广工作要跟在他们后面跑,而是要根据此类情况确定合适的内容和恰当的提前量,选择适宜的时机送给广大养殖户最需要、最适用的注意对新型养殖户的培养研究,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养殖业发展中的作用。要发展现代高效养殖业,关键是新型养殖业。

3.做好示范项目的推广

夜上海论坛 当前,要继续做好养殖业示范项目的支持以及推广工作,最大程度的将养殖业科技到家这一“惠民工程”利用好,做好科技下乡政策、措施,对新型的养殖户的照顾力度需加大,积极扶持照顾科技示范户,将其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好,做好大规模化的经营主体建设,使广大养殖户的专业知识经营经营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提升养殖产业的产业化和规范化程度。

四、结束语

随着生物学等各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后由于以上论述的种种原因,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并不很理想。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还任重而道远,但相信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其必将迎来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郝彦周,任中纪,景广振,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水产养殖,2011,02:30-31.

第2篇

1水产养殖面临的主要难题

1.1渔业水域污染

现在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在飞速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质污染,比如河流、海水、湖泊等水系,尤其渔业水域的污染所产生的危害后果更加严重。由于受到工业污水排放以及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不同程度的污染,渔业水域水体的质量逐渐下降,如果不加以治理,不但会影响渔业养殖的成活率,而且有毒物质会残留在水产鱼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1.2生产环节不注意投入品使用

夜上海论坛 在进行水产养殖时,养殖户为了保障水产品的收益需要在养殖的水环境内投入饲料、药产品或者水质改良剂等,但是如果不注意投入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就会使水产品受到严重的污染。如使用违禁物严重超标的饲料进行饲养;违规用药,使用不合格药物预防鱼类疾病;不遵守用药方法及用药时间,休药期仍然用药等。

夜上海论坛 1.3可追溯信息集成困难

夜上海论坛 由于水体污染、滥用饲料、养殖环境不规范等一系列因素都会产生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很多国家都建立起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但是由于渔业的水域面积比较大,污染源头、养殖环境、投放饲料、使用渔药等情况复杂,给水产品信息集成带来较大的困难;另外,世界各地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水平不一,使水体信息提供的来源不能及时、准确,不能全面系统地记录可追溯信息。现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的管理过程,已经是一个全球化发展的趋势,需要建立健全的水产养殖信息追溯系统,优化可追溯信息集成[1]。

夜上海论坛 2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分析

2.1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

夜上海论坛 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各地的环境污染都在大幅度加重,其中渔业全球化所产生的污染也引起了联合国的高度重视,为了使全球渔业能有全面遵守并适用的标准,制定了国际行为准则,各成员国都先后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积极参与国际上有关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的沟通,为各国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渔业发展规划,并且对一些具体的养殖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从水产品的养殖到生产加工、运输等不同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来进行规范管理;另外,在环境保护、生物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做出了控制性与规范性的要求,重视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影响社会和环境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对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执行标准、监督管理、执法管理、相关培训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任何养殖渔户都要提交认证申请的资料,之后由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评估,符合要求后才可以签发证书,如果没有达到认证标准,需要整改合格后才通过认证,并且通过认证后还要持续维持与改进,否则在经营期间发现不合格会取消认证资格,需要再经过专业培训后才可以重新提交认证申请。

2.2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管理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渔业行业的经营行为,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社会经济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逐渐会衍生出新的矛盾或问题,这就需要对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在体系建立的初期,由于监管部门的工作同时涉及到企业申请的检查与认证,导致渔户们认为权力过于集中,因此出现了一批民间机构的认证,这些民间机构认证的公平性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与普及,而且吸引更多的从事渔业的商户参与进来。官方认证与民间认证在实践中不断地重新修订认证指南,保证其具有实用性、有效性与规范性,逐渐构建成完善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2]。

2.3政府与民众全力推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政府认证与民间机构认证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上有着一定的互补关系与作用,促进了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执行。政府与民间的合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升水产养殖技术。政府采取投资扶持养殖技术,提供研究实验室与研究基地等,进行专项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水产品以节省资源为基础,不污染环境为前提,保障养殖的水产品达到认证的标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增加水产养殖效率,获取更大收益,这样使认证能够顺利地推行。其次民间组织对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所产生的系列问题都能够积极配合解决。由于养殖技术水平提高,使水产品的市场产生更激烈的竞争,一些小型的水产养殖户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倒闭失业。为了缓解这方面的矛盾,政府与民间组织成立合作性质的机构,继续雇佣失业的渔户从事养殖,解决了失业问题,同时也缓解了调整水产养殖结构而产生的失业问题。民间合作机构是传授先进科学养殖技术的重要组织,能从渔户的切身利益出发有效地实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对养殖品种的更新、技术方面的改进与管理方面的提高都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积极带动了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推行[3]。

3部分国家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启示

夜上海论坛 3.1行政管理体系完善

国外对水产养殖业的行政管理主要分为水产品认证部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食品安全部门。水产品认证部门主要负责水产品相关的认证和认证产品的管理,另外对水产养殖的饲料、渔药等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要负责收集消费者所反馈的质量问题信息,与消费者之间协调沟通。水产品认证部门在水产养殖、加工处理、运输交通、资源保护上都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管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水产品的质量及价格进行调控,以保障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水产品的加工与运输环节,它与认证部门之间通常需要合作。比如对渔药的残留量进行检测时就需要合作进行。而食品安全部门则是对水产品的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估,并且监督与指导有关部门的风险管理,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能够进行科学检测和分析,根据检测出的结果指导有关部门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

3.2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夜上海论坛 为了规范水产养殖经营活动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日本和欧盟地区的很多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法与执行标准体系。在日本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说明了从生产到运输、从运输到销售,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可追溯信息制度上,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与注意事项,以保证水产品在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可以追溯到根源。欧盟在水产品食品安全中详细说明了水产品经营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主体任务与责任,在可追溯信息上也进行了规范,所有水产品的标签都做了细致的要求,以及经手人的相关信息等都要在标签上进行详细说明,以保证每个环节的问题都能及时落实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关于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健全,主要的法律有《食品安全法》《水产品质量标识认证法》《食品卫生法与药品法》等,鲜活类食品需要有产地标识、水产品药物残留标准、食品生产设备等都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且有相关的部门监督与指导。健全的管理体系其主要出发点就是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水产养殖实行全面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并且引领政府与消费者共同参与监督工作,发现违规与违法行为及时举报或处罚,避免影响身体健康的有害食品流入市场,从法律上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与食品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依据[4]。在我国,涉及水产品养殖业管理的有9个部门之多,包括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卫生部、商务部、农业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这些职能管理部门中,农业部是最主要负责管理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部门。涉及水产品管理的部门多,容易产生职责分工不清,缺乏监管力度,出现问题还容易相互推诿、“踢皮球”。

3.3不断推出水产养殖新品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在渔业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发达,水产养殖很注重品种方面的培育,这是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而采取的一种适应措施。渔业部门在调整渔业结构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养殖水域的环境和水产养殖的特点,培育出适应环境生长的品种并且重点养殖。在这方面一些水产品养殖大国具有丰富的经验,例如挪威比较出名的大西洋鲑,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与鱼的生长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发与研究,对其自身的疾病预防等都有相应的解决措施。在饲料方面合理地科学搭配,形成有本国特点的养殖优势品种;在鱼苗培养上、成鱼养殖上、饲料品种研发与使用上,都有全面的规划,扩大养殖范围与销售范围,取得很大的成效与收益。

夜上海论坛 3.4推广生态系统养殖模式

国外水产养殖发达的国家已经率先认识到高密度养殖所存在的种种弊端,高密度养殖不但会使养殖水域产生水体污染,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平衡,从而影响水产养殖对象的生长与繁殖,非常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国外水产养殖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大力推广生态系统的养殖模式,这是水产养殖模式的发展趋势。生态系统养殖模式就是利用在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生物所需要的供给,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模式中所存在的各种生物物质都在被有效、节能地充分反复利用,属于综合技术性较强的养殖模式。它的优点是减少对渔业水域的污染,同时还能养殖不同生物层次的养殖产品,提高了单位水体的养殖产量,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4总结与建议

现在世界上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大国和进口国家,均制定了有关水产养殖的法律规章制度与管理措施,并且根据水产品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与完善,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也在不断地建立与健全,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与不足。只有建立健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水产品从根源上避免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要加大水产品养殖和加工领域技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围绕“安全”二字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水产品技术的基础研究,加强水产品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在健全养殖水产品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还应该明确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严把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管关。

参考文献:

[1]刘新山,张红,吴海波.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5,33(5):98-106.

夜上海论坛 [2]鲍旭腾,徐皓,张建华,等.水产养殖面源污染控制的最佳管理实践[J].南方水产科学,2012,8(3):79-86.

[3]于辉辉,李道亮,李瑾,等.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关键控制点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39-241.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夜上海论坛 水产养殖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毕业后在从事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生产管理、水产物流等行业的工作中,都会涉及到水产养殖专业外语的相关知识。此外,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和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掌握专业外语的实用型人才严重紧缺。水产养殖英语是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水产养殖工作者获取科技信息,进行科技交流和业务洽谈的重要工具。它对收集国内外有关科研信息、拓宽学术思想、增强科研创造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型、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全国范围内,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外语的教学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水产养殖专业外语一般是作为专业选修课或院级限选课来进行组织教学,计2个学分,32个标准学时,与作为必修课程的大学英语相比,水产养殖专业外语的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对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能够改善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对提高水产领域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并可为水产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支撑。

夜上海论坛 一、在本科生教育中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国作为水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从1990年起,水产品的产量连续10年均位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技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渔业国际科技合作的日益频繁,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也受到社会的日益重视[1]。目前,水产养殖业正经历时代的变革,从过去粗放型靠天吃饭到如今工厂化、集约化,该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和质量逐渐提高,学习国外先进养殖模式以及对外贸易,无一不需要英语,这就使得英语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的地位达到历史空前高度。而高素质人才的塑造就依赖于高校的培养,这就意味着高校水产专业需要将专业英语教学与时代紧密结合,不断发展,从而适应当今世界行业的要求。目前,专业英语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自身专业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水产相关英文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和国际间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水产类高校中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显得十分必要。

(二)行业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水产养殖自产自销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这就意味着国内现有养殖品种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除产量不足之外,越来越多的国外水产品也越来越吸引广大群众的眼球[2]。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水产养殖仍然处于落后的生产模式,养殖技术也不够先进,粗放的管理导致养殖产量遇到瓶颈,再加之近年来养殖环境恶化,养殖产量迟迟不能提高,面对国内日益庞大的市场,显得乏力。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广大群众也不再满足于国内的种种水产品,把目光瞄准于国外的许多水产品品种,例如三文鱼,金枪鱼,龙虾等。目前,国内一些高素质水产养殖从业者以及专家教授已经把目光放长远,学习国外先进养殖技术,引进国外养殖品种,或者进行贸易进口或展开合作进行养殖。这一情况就使得新时代的从业者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从而与国外从业者展开对话和合作,并提高自身实力,逐步改善国内养殖状况。因此高校开设水产类专业英语符合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政策,是水产行业发展的需求。

(三)学生自我素养提升的需要

夜上海论坛 时代在发展,高校的大学生们对自己要求也逐渐提高,渴望探索和学习不同的文化和知识。在信息如此膨胀的今天,大学生们的英语水平相较于上个世纪已经取得进步,但是相比较于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英语水平还有差距,而且专业英语方面更是还有很大不足,所以学生自我素养提升的需求十分迫切。今年全国农业院校积极参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在农林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这无疑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动力与机遇。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时综合能力的考察更加严格,因此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是提升自我素养,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砝码,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夜上海论坛 二、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现状

(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水产相关的高等院校没有统一的水产养殖专业外语教材。已出版发行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相关教材和辅助书籍主要有王吉桥主编的《FisheryEnglish》和《EnglishforAquaculture》、自编教材以及其他辅助工具书等[3]。且这些教材的编写素材主要来源于专业文献、官方报告(如FAO渔业报告等)和外文书籍。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英语课程教材主要以教师的自编教材为主,将自己较为擅长或熟悉领域的专业文献及书刊中的文章整理汇编形成授课材料,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以扩展学生的专业词汇,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方式。然而,这类自编教材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内容更新不及时、系统性与连贯较差、在科普与专业之间难以做到良好的平衡,无法及时有效的反映水产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难以做到由浅入深、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的讲解,更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这类自编教材在内容上过于强调书面语言,课堂及课后练习主要以专业词汇、词组和英汉互译等传统练习方式为主。这就导致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的可操作性与实际效果,学生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综合能力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夜上海论坛 (二)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枯燥

目前,水产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如句型分析、阅读翻译、词汇讲解等,课堂容量大,但授课方式枯燥,缺乏基于专业知识的听说综合训练,教与学难以开展频繁有效的互动,这就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课堂气氛也较为松散[4]。同时由于专业原因,该课程也比较枯燥,这就导致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效率较低,与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而且,教学内容主要以专业文献的讲解为主,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难以充分利用,教学环境也较为单一,这就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单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能难以进行有效的探索和权衡[5]。此外,考试是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单调的考试题型和不科学的考核方式,都会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丧失学习兴趣。

(三)师资力量不足

据统计,目前从事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英语专业教师和具有国外学习经历或英语水平很高的非英语专业教师[6]。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时,主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以扩充和阅读理解为主,具备较好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但在英语发音、口语等基本功方面存在瑕疵,难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解析长短句和难句。英语专业的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学基础,在语言和语法讲解相对专业,但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无法在专业问题进行拓展和分析,在专业词汇的讲解上也会存在偏差,以至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上都会差强人意。

夜上海论坛 三、提升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和工具,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础和素材,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工具[7]。因此,水产院校应该高度重视水产养殖专业英语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对学制和课程性质进行调整。多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教师来组建水产专业英语教材编写联盟,或者引入国外经典水产专业的英语教材加以消化吸收。以提高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为目的,融合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可读性、全面性以及专业性的原则来开展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应该系统地整合水产领域的各个学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还应与时俱进的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对于比较枯燥难懂而又不可回避的学科或领域,应多选择科普性或专业性不强的文章,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现状相适应,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应精选《Sci-ence》、《Nature》、《Aquaculture》等权威期刊一些难度适中的期刊论文来弥补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改革教学模式

水产养殖专业英语的教学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应具有多样性,使学生能力的培养能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即兴演讲、外文文献检索、讲故事等多样形式,这些形式都可以形成互动的情形和氛围,让课堂活动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契机,组织国外专家讲座、中外文化的交流活动,多与国外专家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视频交流和互动等。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利用留学生及交换生的资源,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有效互动,中英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MOOC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更加方便的找到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水产相关的学习期刊资源和网站资源,让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接触前沿性的知识和信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微博等不定期的更新专业英语资料,把握相关专业研究前沿,让学生们根据内容多互动,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夜上海论坛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在这个培养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产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且对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专业知识的结构和技能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和要求[8]。首先,对多数英语专业教师来说,要加强从普通教师向水产专业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通过深造和加强学习来适应新的要求与挑战,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具备教学所涉及的水产专业知识,这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其次,专业的教师同样也需要角色定位,即专业-英语教师。专业教师不仅需要熟悉和了解语言教学的规律性和特点,还需要熟练掌握语言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较好的英语水平。笔者认为,在水产养殖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大趋势下,应由专业课教师来担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并对专业课教师要进行有计划的定期培训,例如输送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老师到国外有水产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学习进修或者在职学习等,让他们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来尽快胜任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上的需要。再次,可以引进海归等高水平英语人才。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不仅能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能使现有教师产生危机感,从而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明俊超,蒋高中,袁新华.高校水产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158-160.

[2]张玉秀.“参与型”课型在高职水产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产,2006,04:43-44.

夜上海论坛 [3]王迎宾,王征.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211-212.

[4]王迎宾,王征.水产专业英语课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0:69-70.

[5]张艳.语言输入与输出对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效应的实验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6]张博.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7]何伟.关于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270-272.

第4篇

【关键词】 进口虾 虾养殖污染 红树林破坏 浅海滩涂 扩大内需 食品安全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意识到海水养殖特别是虾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规避过度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而控制养殖量,在日本所消费虾的90%以上依赖进口。日本虾产品进口因其在虾养殖国所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而成为备受争议的进口农产品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各界就认识到在东南亚各虾产品养殖出口国对所在国红树林及海洋环境等的破坏,呼吁各养殖国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法和适当缩小养殖规模。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各界对虾养殖国的环境污染的认识研究、中国的虾养殖状况和各界对虾养殖环境影响的认识分析,寻找在对日本出口虾价格低迷,对美国出口虾受贸易保护措施制裁的形势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日本虾产品养殖、消费及进口状况

夜上海论坛 1、日本海水养殖虾数量少

日本是群岛海洋国家,渔业生产以海洋渔业为主。自1977年世界开始实施200海里水域经济专属制度后,日本的远洋渔业生产受到很大打击,捕捞量逐年下降,虾产品捕捞量也由最高时1963年8.7万t减少至2007年2.49万t。为弥补远洋渔业生产的不足,日本转向发展本国200海里水域内的渔业生产,海水养殖生产迅速发展,海水养殖产量从1975年的60万t增至1994年的134.4万t。但其后逐年递减至2006年的118万t。海水养殖量递减的原因,并非养殖生产不顺,而是为了避免因增产带来养殖密度过大,环境恶化,养殖物品质下降和引发鱼病等。为使海水养殖生产持续稳定,近年日本将海水养殖产量控制在120万t左右。日本海水养殖占海洋渔业的20%左右,以鱼类(占22%,2006年数据,以下同),贝类(占36%),海藻类(占41%)养殖为主。虾产品养殖量极少,1997年2241t、2007年1675t,1998年捕捞天然虾2.7万t,养殖2000t,进口28万t,合计31万t。不足部分长期从东南亚等国进口。

夜上海论坛 2、日本进口虾来源国结构变化

夜上海论坛 日本水产品进口量居全球第一,是虾进口大国,虾进口量由1961年0.457万t,增至1972年13.5万t、1994年31.9万t。90年代后虾产品进口量在30万t以上,1997年以后出现大幅度波动,介于25至30万t之间,2008年进口量为26.26万t。

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期,日本先后从中国、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进口天然捕捞虾产品。由于虾捕捞多采用海底拖网,致使天然虾被“涸泽而虾”,天然资源剧减。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台湾省,东南亚等地人工养殖。日本先后从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中国大陆进口低价养殖虾,日本市场虾价大跌,90年代中期的虾价降至60年代初期的一半左右,虾成为物美价廉的大众消费品代表。但短短数年后,台湾虾养殖业,就因高密度养殖而导致虾池污染、虾池池底老化而爆发虾病,致使养殖虾大量病死,台湾虾养殖业此后一蹶不振。

夜上海论坛 继台湾地区之后,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大陆相继成为日本进口虾来源国。虽然养虾池老化问题仍然没能解决,但靠弃旧辟新、丢弃被污染和老化了的虾池另辟新池,得以维持养殖虾产量。东南各国主要养殖黑斑节虾。中国以南美白对虾等淡水虾为主。

二、日本各界对虾进口来源国虾养殖污染的认识

1、日本出版的虾养殖污染的相关书籍

日本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意识到虾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对岸边红树林的破坏、对虾养殖农户的影响等。各界人士纷纷着书立说、实地考察、研讨对策。代表书籍有《虾和日本人》、《日本的虾・世界的虾》、《透过虾能看到亚洲》、《有机虾的旅行》、《亚洲虾养殖的兴起和外部不经济的发生》、《亚洲的虾养殖和贸易》、《虾和日本人〈2〉生活中的国际化》等。

夜上海论坛 《虾和日本人》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养殖虾的养殖、流通、加工过程的考察,描述了日本人喜食虾,消费数量庞大的虾;分析了东南亚各养虾国砍伐岸边红树林开辟养虾场,向养虾池投放大量抗生素等事实;分析了虾进口国和养殖国之间利益转移不均衡的矛盾,强调了日本人大量进口和食用养殖虾对虾养殖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2007年版《虾和日本人〈2〉》把20年前的数据更换为现在数据,介绍了养殖虾品种由黑斑节虾向其他品种扩展,揭示了东南亚以外的国家也加入养虾行列,红树林被砍伐、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及虾养殖池被更多投放药物的事实。介绍了虾养殖农户生活和20年前比几乎没有改善的现状。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虾进口量停滞,已非世界最大虾消费国,取而代之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虾进口国,中国也由世界最大虾养殖国跃居为世界前六位的虾进口国。尽管在东南亚等国由自然循环型粗放养殖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养殖品种也由单一品种黑斑节虾向南美白对虾等多元化,但20年前论及的问题至今仍没解决。即为造养虾池而破坏红树林、过密养殖引发虾病、养虾池排水致海水污染、岸边农田盐化、养虾农户收入低、食品安全无保障等问题。

2、日本各界对虾养殖国污染的关注

日本政府的相关部门、大学和民间组织,定期召开关于虾养殖国问题研讨会,派遣研究人员去虾养殖国考察,组织养殖虾问题研究会等。如1998年成立的“虾问题研究会”,围绕亚洲虾养殖问题展开各种活动,探讨日本进口养殖虾引发争论的原因,可持续的虾养殖方法,分析研究红树林破坏和虾养殖的关系等,1998年出版的月刊《水情报》中“虾和红树林”专集,1999年和2004年分别召开的亚洲虾养殖和环境研讨会,探讨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虾养殖和海洋环境破坏等问题,如红树林修复,养虾池管理,养虾池生产形态,以及提高养殖户生活水平、改善沿岸山林地带环境等。“思考21世纪水产业之会”,“红树林植树大作战联络协议会”,“水产综合研究中心”等都对虾养殖国的海水环境和对红树林的破坏表示担忧。

3、虾养殖的危害

虾养殖由最初的粗放式养殖,逐渐发展至半集约式、集约式养殖。半集约式养虾池约8年左右,集约式养虾池约3年就得淘汰。虾养殖户把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里,投放大量饵料和营养剂。海水养殖虾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和底质恶化;高密度养殖易导致虾病蔓延,为防虾病而投入的化学药品和抗生素,会使部分病原生物产生抗药性;黑斑节虾等养殖会使岸边农田土壤盐化,殃及岸边树林和农田,被盐化的土壤即使不再作养虾池也不能再作农田使用;过度汲取地下水会导致地表下沉,增大水资源管理的难度;在沿海低地建养虾池,使近岸红树林,盐碱地和沼泽地以及农业用地遭到破坏。养虾池的开发严重破坏大片滩涂湿地,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减少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破坏岸边生态平衡,致使许多环境发生变化。

三、日本对海洋环境保护和规避污染的措施

日本是虾产品消费大国,在世界虾进出口贸易中,日本占虾进口总量的50%,美国占30%,但日本虾产品自给率只有10%左右。日本为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提高水产品自给率,水产厅2007年修订了《水产基本计划》,设定水产品自给目标及可持续生产目标,计划2012年鱼和贝类自给率达到65%。日本为了保障虾的生产和供应量,采取了加大在海外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扶植海外虾生产供应地,同时在国内研发零污染完全密封循环式海水养虾技术。

夜上海论坛 日本2005年开始用“封闭循环式内陆海水养殖”技术养殖对虾,在远离大海的山村和都市的高楼中养殖,由于“内陆海水养殖”养植物生长快,并且不会造成水污染,且因在完全封闭的系统中养殖,不必使用预防疾病的各种抗生素,不会造成海洋污染。

夜上海论坛 日本2007年研发并投产了“完全密封循环式屋内型”虾养殖设备,该设备采用回收养殖排泄物和残饵,不换水技术,不污染海水。用塑料人工砂等净化设备降低养殖成本。由于养殖设备小,占用场所小,不受所在地限制,不受外来虾病的侵袭,不用投放各种抗生素,养殖虾产品安全性高。

日本2008年6月开始在印度尼西亚增加大黑虎虾养殖量,加大了投资力度,在养殖池底覆盖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板,利用设置在池内的管道吸除底部沉积死虾和粪便所形成的淤泥,顽固的淤泥定期将由潜水员潜入池底清除。养殖期结束时更换池水,防止淤泥粘附在池底,净化养殖池水质,提高虾的存活率和成长速度,日本希望能藉此技术增加养殖虾产量。

四、中国的虾养殖及污染对策

1、起步于浅海滩涂的虾养殖

虾产品占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3.5%,日本是中国虾产品第一出口市场,占虾产品出口总额的20%。中国从70年代中期开始在黄海海岸浅海滩涂进行养殖,80年代初期逐渐向其他沿海地区推移。2007年虾养殖量超过100万吨,产量居全球第一。养殖品种以淡水虾为主,南美白对虾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78% 。

纵观70年代末至今的虾养殖史,可谓是和各种虾病害和污染格斗的历史。早在80年代初期即发生虾池污染,黑白斑病、斜管虫、纤毛虫等各种病害,90年代遭遇经济效益不理想、养虾专业户严重亏损,陆源污染和赤潮等灾害。南美白对虾还因近亲繁殖种苗,种质退化;产量供大于求,价格低迷;违禁药物屡禁不止,影响对虾质量;经销商・虾养殖户和饲料厂间赊销饲料严重,影响饲料企业发展;对虾养殖人员素质低下,没有经过专门技术训练,甚至存在文盲养虾,影响养殖技术的提高等问题。

尽管中国虾养殖业和东南亚各国几乎同步经历了虾病害,过度使用药物,污染环境,破坏红树林等问题,但在日本的相关书籍中很少被提及。这应该和中国养殖虾中近80%是淡水虾,可以在内陆湖泊和池塘养殖,不存在大农场主圈地驱逐当地渔民而引发渔民失海、失地,虾农生活贫困的问题,尽管养殖虾供大于求及因残存农药超标虾价逐年下降,但“2007年对虾出口额为8亿美元,全国水产养殖人员达2100万,渔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93元增加到2007年的6937元,增长了73倍。中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工业、虾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由外部污染研究向虾养殖自身污染研究转变

90年代之前主要强调源于虾池外部的污染,90年代开始重视虾养殖自身污染及对环境的影响。90年代末期开始有大量文章论述海水养殖自身污染和对沿岸生态环境的影响。

3、中国养殖虾面临的世界环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受经济衰退和人们饮食高级化和对安全食品追求的影响,虾产品需要递减,日本政府为提高农产品自给率修订了食品进口政策,通过制定“食品中残存农药肯定列表制度”、“进口加工品原材料的原产地证书制度”等,减少虾进口量,加大进口虾安全基准检疫,大大提高了国外水产品挤入日本市场的门槛,日本水产品进口量逐渐减少。日本也以中国虾产品残存农药超标而压低虾价格。虾进口量由1994年的31万9千t减少至1998年的26万6千t,在日本虾已失去了高级感,由高级食品失宠为一般食品,据日本大型婚宴公司经理介绍,最近在婚礼和宴会上用虾做的菜肴数量减少,有很多人把虾剩下。

夜上海论坛 中国在向日本出口虾市场中还面临和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和俄罗斯、加拿大等冷水虾的竞争。

夜上海论坛 由于日本减少进口量,印度尼西亚等国已将出口至日本的虾转而出口到美国。然而2008年9月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虾产品出口企业中,虾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对美出口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为27.9%到112.8%,向中国相关企业征收27.9%到112.8%的反倾销税,反倾销税对养殖虾出口企业影响严重。

4、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要尽量减少虾养殖的自身污染和对近岸海洋环境的影响,尽量采用生物治理的办法,如学习日本经验引进刺沙蚕,采取鱼虾贝,鳖虾立体混养方式;施放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控制有害细菌、分解有机质、调节水质,防治病害发生。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虾养殖,都要实行完全封闭循环式养殖虾池,在减少外源对虾池污染的同时,重视虾养殖自身污染和对近岸海洋环境的影响,使养殖废水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完全循化利用。

夜上海论坛 其次“以食品安全为总领,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标准体系,提高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不但在生产、加工、运输的各个环节符合HACCP和进口国有关虾产品市场准入标准,还要符合中国国内虾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在考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目标市场消费者满意度,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偏好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的同时,不能急于改变“以南美白对虾独撑出口的局面”而“尝试出口养殖斑节虾”因日本人喜食的斑节虾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破坏力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被日本人充分地论证过。

夜上海论坛 再次要加大内需,减少盲目的不当出口竞争,保持虾产品的适当价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也成为世界虾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国内市场销售,减少物流和运输环节,丰富国内消费市场水产品种类,避免出现成本倒挂和破坏环境的,以虾产品换取外汇的行为。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村井吉敬、鹤见良行:エビの向こうにアジアが见える(透过虾能看到亚洲)[M].学阳书房,1992.

[2] 水产经济新闻:2006年日本海水养殖生产的主要内容[J].现代渔业信息,2007(22).

[3] 日本初完全闭锁循环式屋内型エビ生产プラント稼动、北陆农政局新泻农政事务所、上越统计?情报センタ[Z].maff.go.jp/j/finding/zirei/08_it/pdf/057.pdf-2009-06-21.

夜上海论坛 [4] 周井娟:日本虾产品进口结构变动规律与政策启示[J].世界农业,2010(5).

[5] 张慧:市场观潮正视养虾业对环境的影响[N].《中国海洋报》水产周刊・市场经营,2003-04-11.

夜上海论坛 [6] 舒廷飞、罗琳等: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02(5).

夜上海论坛 [7] 陈子强:对虾养殖问题二、养殖[J].福建水产,1984(1).

[8] 徐启家、刘梦侠:中国对虾黑白斑病的初步观察[J].齐鲁渔业,1987(3).

[9] :养殖对虾的纤毛虫病害[J].动物学杂志,1990(25).

夜上海论坛 [10] 胡佐楚:广东省对虾养殖现状和对策[J].水产科技,1990(1).

夜上海论坛 [11] 王安利、胡兆群:对虾养殖、陆源污染与赤潮灾害[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1(8).

[12] 叶建生:日本刺沙蚕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15).

[13] 周洪:得内贸者得天下――国内对虾产业发展思考[J].广东饲料,2010(6).

夜上海论坛 [14] 李生: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和对策[J].海洋与渔业,2009(3).

第5篇

夜上海论坛 摘要:外贸经济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需要政策、财政、关税及金融等相关部门的支持。本文对近年来海南外贸经济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从金融品种创新层面对金融支持外贸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探讨,并对未来金融支持外贸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外贸经济;金融支持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127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7-0036-04

对外贸易是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但是这种经济活动往往受国际贸易环境、进出口国之间的贸易标准和程序、外贸企业生存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融合、经济全球化日益彰显的背景下,金融在外贸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凸现。本文就金融支持地方外贸经济发展问题,结合近年来海南外贸经济发展状况做了初步探索。

一、海南外贸经济状况与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据统计,海南外贸经济规模虽然较小,但近年来增长强劲。2004年创下34.0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9.4%。其中,进口23.09亿美元,出口10.9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3.8%和26%。2005年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对美国、欧盟出口增长明显,同比分别增长5.2%和18.7%。[1]

纵观海南外贸经济的发展形势,笔者认为,它已经并继续保持下列发展特征: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进口需求的大幅增长。据统计,“十五”期间,海南省全省GDP年均增长10%,增长速度比“九五”期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在农业保持强劲增长的同时,第二、第三产业也取得了飞快发展,譬如“大企业进入”、“大项目拉动”的发展模式成为海南第二产业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6.6%,它使该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3.4%提高到19.1%,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由14.1%提高到28.5%。另一方面,“十五”期间,我省民航业得到了超常规发展,跻身于我国十大民航企业之列。2005年民航运输和港口吞吐量直线突增,比上年增长38.5%。[2]所有这些,直接拉动了先进机械以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的进口。

夜上海论坛 2.海南外贸体制和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为外贸经济发展提供了现实动力。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基本构建起出口退税的政策支持框架,这极大地增强了海南外贸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初步建立起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框架下的分项、分层次退税的操作机制,并已付诸实施。这个机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对不同的产品实行有差别的退税制度,如初级加工、深加工退的出口水产品其退税率分别为5%和13%。三是在探索和初步建立上述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框架和操作机制的同时,海南从2004年7月开始将外贸企业资格认定由原来的审批制转变为登记制,这一举措明显地降低了外贸企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释放了各类企业发展外贸的活力,壮大了外贸企业队伍。[3]四是对全省外贸行业全面推行经营体制改革,大部分专业外贸公司从国有企业变身为民营企业。这种改革从根本上转变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和制约海南外贸经济发展的投资主体缺位问题,它在引入市场经济机制的同时也引入了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企业风险自担意识普遍增强。五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与时俱进地作出并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加快海南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省政2005年又提出了“投资环境建设年”建设,贯彻“让别人发财,求自己发展”的开放开发理念,在具体政策上给予外贸经济重点扶持。

夜上海论坛 3.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外贸经济初显端倪。由于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海南的海淡水养殖业、热带高效农业、文昌鸡等禽畜养殖业已成为海南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近年来,海南抓住欧盟、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对生态型水产品需求巨增以及对进口农产品部分取消配额或进口解冻的有利时机,加大政策、金融、财政、税收等对海淡水水产品生产和外贸出口的支持力度,使海南水产业一直保持着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据统计,2005年海南全年完成渔业增加值8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占当年农业增加值的25.71%。在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与外贸经济实现对接的强烈推动下,海南水产品加工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加工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冷藏包装、鱼片加工、对虾加工、鱼粉加工、藻类加工、干制品、腌制品、海洋制药和水产工艺品在内的水产品出口加工体系。在做好水产品外贸出口的同时,文昌鸡出口也出现了历史性突破,并与香港有关食品企业签订了日销活鸡5000只的出口协议。至此,在外贸经济的催生下,文昌鸡终于作为海南特色产业的一个品牌并以批量方式走出海南。天然气、纺织原料及制品、肥料、木及木制品等也是海南特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它们作为海南主要出口产品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其中,大颗粒尿素等肥料出口增长两倍多,主要出口日本、美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

夜上海论坛 4.民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外贸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呈现。2005年海南省政府出台了鼓励民营和个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营、个体企业、三资企业发展进出口业务。据统计,2005年1―9月,海南省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达2.1亿美元,同比增长38.1%;三资企业进出口总值为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在传统商品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566万美元,同比增长14.1%,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和香港。[4]这些企业还结合外贸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探索并初步建立起具有海南特色的原料生产――加工――贸易――体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机制。在水产品养殖生产环节上,学习借鉴“公司+养殖户”模式,建立由公司全资建设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对周围养殖户或养殖企业进行良种良苗、先进养殖技术、先进设备设施等应用示范和辐射,或以垫付饲料、种苗、提供技术指导以及订单收购水产品的方式,与周围养殖户或养殖企业合作建立“托拉斯型”养殖基地。它已成为海南水产品出口的生产基地,约占全省水产养殖面积78%。在水产品加工环节,瞄准国内外水产加工应用技术的制高点,及时引进和改革加工工艺和设备,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水产品批量化、规格化、标准化加工生产线。在国内外市场开拓环节,主要瞄准欧盟、美国、新西兰、日本、韩国的消费市场,发展出口贸易并从中获得加工生产订单,使省内生产与国际市场需求有机对接。在产业化机制建设方面,在政府有关政策措施推动下,不少企业遵循“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原则,与养殖户、与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先后建立了合作、合资关系,显著地提升了海南水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

夜上海论坛 5.初步建立起金融、财政、税收对外贸出口的支持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一是支持外贸出口生产基地建设。从2000年起,每年从省财政预算中拔出专款实施100项实用水产业科技应用项目,鼓励与引导中国石油等特大型国有企业以资金、项目投资等方式,在陵水、临高等地相继上马近海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加工及产业化生产经营项目。二是创建企业和项目融资平台。省政府已从工业发展基金中拔出专款9000万元与市县财政、企业共同注资,成立市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以及担保基金,先后为300多个水产品外贸出口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担保。三是驻琼各金融机构给予金融支持。各家银行先后把信贷投放的触角伸向外贸出口企业,2004年以来,省开发银行、省农发行先后发放专项贷款近40000万元,支持一批外贸出口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和项目建设。

6.外贸经济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在经济学看来,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是推动GDP增长、增加劳动就业的三大支柱性因素。其中,净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的“含金量”最高。据统计,2002―2004年海南GDP外贸出口依存度(净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11%、11%。省商务厅2004年对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72家中小型外贸出口企业的专项调研表明,企业出口总额为1.65亿美元同期全省GDP外贸出口依存度为2%。纳税共计4.78亿元人民币(未含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其中,企业所得税0.60亿元、营业税0.03亿元、个人所得税0.19亿元和土地使用、房产、印花、车船使用等其它各税共0.24亿元,合计对海南地方财政直接贡献1.06亿元,占当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6%。[5]综上所述,海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外贸出口的联系度显而易见。

二、金融支持海南外贸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潜在问题

夜上海论坛 外贸经济是行业标准性、区域政策支持差异性同时存在的行业,金融支持涵盖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相关的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产业经营环节,金融支持品种包括了信贷、结算、授信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外贸体制改革以来,海南各家银行在金融支持外贸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

夜上海论坛 1.信贷融资呈多元化、差异化运作方式确保了海南外贸持续增长。在海南外贸经济总量中,由这一机制完成的外贸项目融资占主导地位。由于海南外贸企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企业和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也比较小。因此,企业均以项目和有效资产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如海南航空集团公司,该公司目前拥有的从美国等国家购买的105架飞机,均以购买飞机项目并以飞机质押的方式从省内各家银行取得信贷资金而完成进口贸易活动,这类活动的信贷融资总额高达130多亿元。海南汽车制造厂的汽车配件、天然气系列加工等机械设备设施进口也是如此。

夜上海论坛 外贸出口信贷业务近年来也在探索中前进。据统计,这类信贷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业务支持范围上,涵盖了外贸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分装、储运等产业环节。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上,更多趋向于支持外贸项目和企业向区域化、基地化、标准化发展。在支持主体选择上,不限于经济成份和所有制形式,但实行有差异信贷,信贷向科技含量高、耗能低、无污染、规模和标准的企业倾斜,向劳动就业密度大、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倾斜。正是在这种信贷机制的催生下,海南已建立起天然气、原木及木制品、机电产品、水产品、肥料、生物制药等出口产品生产基地,扶持数以百计的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壮大,极大地提升了这些行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从整体上优化了海南外贸出口格局、外贸出口的综合竞争能力,确保了海南外贸持续、快速增长。

2.对外贸企业授信业务标准较高,占比较低。授信业务是现代银行旨在改善和更进一步密切银企关系、最终实现双赢而推出的一种重要的金融服务品种。作为一种已经广为应用的金融服务品种,实际操作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银行对企业生产经营质量、规模、综合竞争力、信用度、现金流、融资和偿债能力等进行量化评估,确定企业最高贷款限额并对企业进行贷款额度授信;二是企业用有效资产足额质押并依法办理质押手续,在授信额度内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使用信贷资金。

海南在外贸企业推行这种金融服务品种,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虽然现已在外贸企业推广应用,但呈现出三个不容忽视的特点:一是授信业务占比较低。按授信资产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海南外贸企业授信贷款占全省授信贷款总额的比率较低,2002-2004年占比分别为4.22%、3.19%、3.50%。二是推行授信业务面较窄。据海南省一家银行统计,在省商贸厅确定的60家重点出口企业中,仅有12家与该行有授信业务往来,仅占20%。三是外贸企业授信不良率居高不下。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良资产。据统计,2002-2003年全省外贸企业贷款不良率分别为77.85%、56.65%,远远高于同期的全部授信不良率(同时不良率分别为56.12%、45.64%)。四是出于对上述授信质量低下的种种担忧,不少行对外贸企业新增授信业务往往持谨慎和观望态度,由此提高外贸企业授信业务的门槛。据统计,2004年新增授信业务企业仅占在银行办理各项结算业务企业的38%。[6]

3.海南国际结算格局将发生变化。纵观海南外贸结算业务市场结构和发展态势,笔者发现它已经或正在发生下列变化:

一是海南省国际结算业务主要分布在工、农、中、建等四大商业银行,其中中行海南省分行约占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2004年之后,由于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凭借自身的政策优势自行办理该行贷款项下国际结算业务,海南国际结算格局发生了变化,国际结算业务不再只由四大商业银行开展。

夜上海论坛 二是海南国际结算业务增长乏力。由于经济总量较小,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直至整体经济环境相对落后、大型工贸企业不多、外贸企业规模小、岛屿型经济所导致的运输成本较高等原因,不少企业将业务转移到广东、上海等地,或将产品转由外地公司出口,造成外贸出口资源流失,海南外贸边缘化端倪日显突出。加上2004年以来外资企业投资和中外合资企业来琼投资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制约了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

三是授信业务与结算、融资等资源未能实现有机整合。在外贸企业群体中,中小客户约占本省80%的进出口市场份额,是各家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主要客户群体,理应得到授信、贸易融资、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等金融服务和支持。然而,现实情形恰恰相反:贸易融资的中小企业授信客户占比过低,2004年辖内中小客户的贸易融资量仅占授信投放总量的13.8%,比零售贷款投放(27.57%)低13.8个百分点;中小客户授信在结算客户中占比过低,仅为21.26%;中小客户准入标准限制,在国际结算客户结构中占80%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因为评级较低而没有成为银行的授信对象,这就带来了银行的授信营销和授信主体缺位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四是市场营销未能满足海南外贸市场需要,甚至与海南外贸结构形势背道而驰。2004年海南进出口总额为34.02亿美元,其中进口占外贸总额的68%,出口占32%,虽然同比分别增长63.8%和26%,但进口远远领先于出口。但省内银行进、出口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27%和77.63%。[7]这表明:进口贸易业务的2/3已流出省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两个因素同时发生作用:在出口业务方面,在琼银行已建立比较完善的贸易融资体系,加上已有的技术优势,与同行竞争仍占上风;在进口授信方面,由于执行不合时宜的市场准入政策,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对新客户争揽不力,老客户纷纷流失的现象日益明显。同业无序的价格竞争旷日持久,负面作用日益呈现。面临持续的降价竞争以及确保各自在外贸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的现实压力,各家银行不得不效仿市场最具有效力的竞争手段,与同业大打价格战。

夜上海论坛 三、金融支持海南外贸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外贸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我国外贸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如何破解外贸企业基础薄弱、资金紧缺、规模较小、推销乏力、市场不畅等问题,是海南又快又好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近年来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金融同行们应同心协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借鉴国开行海南省分行以软贷款方式注资市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的模式,与各级政府、企业共同注资设立地方“扶持外贸出口资金”。每年确定总额度,与国家财政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相配套,它作为外贸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专项用于支持省内中小外贸企业以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开拓国际市场。

第二,各家银行联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建设一批具有区域效应、行业和产业影响的外贸出口生产基地和外贸产业链上重要项目建设。通过生产基地和项目建设,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外贸产业。在这个框架和目标下,择优扶持一些企业通过项目和产品经营,推动海南优势产品、特色产品走出海南,开拓国际市场。经过若干年艰苦创业,加速形成全省大外贸格局和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

夜上海论坛 第三,与海南外贸经济增长相同步,稳健发展授信业务。采取逐步推进策略,对省内、行业重点企业、绩优客户和诚信企业进行适度授信支持。在贸易融资条件上,积极摸索和建立减免保证金办理业务的操作机制。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对于省商贸厅、海关及国税等政府部门确定为重点、诚信的重点外贸企业,对其营销减免保证金开证业务。二是对于市场需求稳定、货物质量保证的外贸业务,在货权可控、客户提供的保证金能覆盖货物处置可能跌价及相关费用的条件下,受理开办减免保证金开证业务。三是对外贸企业组织信用等级评定,并按季度对减免保证金开证的业务进行评价,及时综合和反馈业务经营情况,确保业务风险识别及时,防范有效。

参考文献:

[1][4][6][7] 《海南统计年鉴》,2000-2005年.

第6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对策;江汉平原

中图分类号 X5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35-05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是湖北农业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畜禽、水产品主产区[1-3]。江汉平原不仅是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典型代表、也是全省新农村建设重要试验区域。近几年来,由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引发该地区水体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土壤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而且也制约了湖北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2]。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采取实地踏勘、抽样调查和样本检测等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对该地区突出的水源、土壤、垃圾污染等3个方面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的对策,以期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总面积37 579 km2,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水土光热条件优越[3]。近几年来,江汉平原地区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但是,该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十分突出,目前江汉平原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源、土壤及垃圾污染等3个方面。

1.1 江汉平原农村水源分布及水质评价

夜上海论坛 江汉平原水体类型可分为湖泊、水库、河流、塘堰、养殖水面、沟渠等6类,主要水体有洪湖、长湖、长江、汉江、东荆河、西荆河,监新河、内荆河、田关河,四湖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等。笔者于潜江、洪湖、公安和仙桃等典型县市布点采样监测,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水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夜上海论坛 (1)湖泊水库。江汉平原有大、中、小型湖泊300个以上,其中大型湖泊2个,中型湖泊126个,小型湖泊约200个,湖泊总面积856 km2,占江汉平原水体面积的56.3%。江汉平原大、中、小水库逾120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为太湖港水库,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09座,总库容达到4.03亿m3。本次抽样调查大型湖泊2个、中型湖泊6个、小型湖泊5个、中型水库1个、小型水库1个。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大、中、小型湖泊及水库均未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2)河流水。湖北境内的河流基本上都属于长江的一、二、三级支流,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江汉平原。超大型河流有长江和汉江,汉江在汉口汇入长江。除长江和汉江外,其中河长100 km以上的大中型河流有42条,河长5 km以上的中小河流有1 193条,集水面积逾13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0%。本次抽样调查超大型河流2条,中型河流10条,小型河流8条。结果显示:河流超标项目主要是总氮、总磷、COD。

夜上海论坛 (3)沟渠。江汉平原沟渠约有6万条以上,其中,重要的有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等。本次抽样调查大小沟渠18条,结果显示:沟渠超标项目主要是总氮、总磷,其次是化学需氧量。油田附近沟渠水质为Ⅳ类,达到了功能区划水质标准。

夜上海论坛 (4)塘堰。塘堰是指位于房前屋后村头地尾的池塘,常用来洗衣灌溉。江汉平原塘堰众多,平均每个村子有3~5口塘堰,整个江汉平原约有1.6万口塘堰。本次抽样调查8口塘堰,结果显示:塘堰全部为劣V类水质,丧失了基本使用功能。超标项目主要有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部分塘堰溶解氧超标。

(5)精养鱼池。江汉平原精养鱼池有2万口以上,面积从几亩至几百亩不等,总面积大约为2万hm2。本次抽样调查养殖塘堰9口,采样测定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等5个指标。结果显示:9口精养鱼池均未达到地表水质Ⅲ类的渔业养殖标准。

夜上海论坛 (6)地下水(水井)。江汉平原农户自家打的水井水深一般为4~10 m,为浅层地下水。本次抽样调查7口水井,进行地下水取样,按照国家标准对水质的pH值、总硬度、氟化物、硫酸盐、氨氮、挥发性酚、镉、铅、铁、锰、锌等多项水质参数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江汉平原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了污染,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80~100 m以下深层地下水水质目前较好,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

夜上海论坛 1.2 江汉平原农村土壤质量评价

据统计数据显示,江汉平原共有稻田65.10万hm2,棉花田24.83万hm2,油菜田46.61万hm2,商品性菜地21.62万hm2,农户自留地约1.87万hm2。在潜江、洪湖、仙桃和公安4个县市中随机抽取稻田、棉田、油菜田、商品性菜地和自留地各1块,采集土壤样本,选定镉、锌、镍、铅、总砷、铜、总汞、总铬、六六六、滴滴涕作为分析与评价的指标,各指标均按照国家标准和《土壤元素近代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测定,对不同农田类型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棉花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棉田,结果显示:仙桃棉花田为轻度污染,超标因子为镉和锌;洪湖棉花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是锌;公安棉花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锌;潜江棉花田为清洁,无超标因子。

夜上海论坛 (2)水稻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水稻田,结果显示:洪湖水稻田为轻度污染,超标因子为镉;公安水稻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是镉;潜江水稻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锌;仙桃水稻田为清洁,无超标因子。

夜上海论坛 (3)油菜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油菜田,结果显示:洪湖油菜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镉;潜江、公安和仙桃的油菜田为清洁,无超标因子。

夜上海论坛 (4)商业性菜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商业性菜地,结果显示:潜江和公安商业性菜地均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镉和镍;仙桃商业性菜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锌;洪湖商业性菜地为清洁,无超标因子。

(5)自留菜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自留菜地,结果显示: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警戒水平,无超标因子,污染水平均为清洁。

1.3 江汉平原农村垃圾污染现状

江汉平原农村垃圾的来源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包括秸秆、农膜和农药瓶等;二是来源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如厨余、废纸等;三是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发放问卷、入户访谈、查询资料、称重计算、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江汉平原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进行研究。

(1)农业生产垃圾污染状况。秸秆是江汉平原主要的农村生产垃圾,总体看来,秸秆以燃烧为主,田间燃烧占的份额最大,如果加上生活燃料部分,2项份额达到64.7%,是作物秸秆生产量的2/3。本次抽样调查了4个县(市)的作物秸秆利用状况,4个县(市)的秸秆用于田间焚烧的比例最高,基本都在40%以上;其次是作为生活燃料用途的比例,平均值达到20.3%。被焚烧的秸秆(包括田间焚烧和作生活燃料)平均为65.03%,即超过2/3的秸秆都被焚烧掉了。秸秆丢弃情况在4个县市不是很严重,平均仅有1.9%。秸秆堆肥率很低,平均1.2%。潜江市和公安县作物的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较高。秸秆作为原料在四湖流域的利用水平较低,平均0.73%(低于丢弃量),除潜江的利用水平较高,其他县市利用率很低。关于地膜污染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江汉平原2009年地膜使用量1 213.42 t,平均残留率为26.6%。

(2)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状况。为了解江汉平原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及处理方式,选择了潜江市熊口村、潜江市孙桥村、公安县新岗村、洪湖市南昌村、仙桃市兴隆村共5个村庄,每个村随机抽取15户农户,收集他们在7 d内产生的所有生活垃圾,并进行分类、称重,记录数据,由此推算出各村每人平均1年产生的不同类型生活垃圾的数量及生活垃圾总量,再根据该村常住人口数推算出1年全村产生的不同生活垃圾的数量及生活垃圾总量。调查结果显示:5个村庄的有机废弃物中厨余和废纸所占比例均较大。

(3)乡镇企业废弃物污染状况。采取听取报告、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取样分析等方式,调查了6家乡镇企业的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养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养殖固废造成的污染很少,然而生猪尿液及干湿分离处理的上清液一般都直接排放到附近沟渠,使得周边沟渠水质恶化发黑、发臭,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水质为劣Ⅴ类,丧失了使用功能。

2 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江汉平原农村水源、土壤、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2.1 江汉平原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限制极易导致该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的形成

夜上海论坛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每年5—9月的汛期大部分时间地面低于江水位几米甚至十几米,容易形成外洪内涝;枯水期江河水位低,引水困难,水资源显得不足,干旱随之而来,这些灾害成为江汉平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血吸虫病蔓延等问题的诱因[2]。

夜上海论坛 (1)气候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导致该地区呈现涝滞相随、旱涝并存等生态劣化现象。江汉平原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70%以上集中在5—9月的江河汛期,同时过境水量大,长江、汉江等多条大小河流汇集于江汉平原,致使江汉平原地区水高田低、农田受涝面积大,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防洪压力。另外,由于围垦和自然演化,湖泊大量萎缩,调蓄洪水和维持良好生态的能力削弱,加重了抵御洪涝的负担,导致该地区洪、涝、渍害频发,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2)水资源季节性过剩但总体匮乏,旱涝灾害加重了水源污染。江汉平原水源充足,但在时空上的分布很不均匀,丰水年与枯水年水资源相差达10~15倍。该地区地表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都很丰富,雨季集中,并且与作物生长同季,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流经江汉平原的境外水数量也很大,这些客水多在汛期到达,很难得到有效利用,致使洪涝灾害频发,江汉平原中部地区部分农田长期处于高水位状态,而盲目围湖造田、填湖开发等人为对自然的干预,加快了湖泊湿地萎缩,湖泊调蓄、行洪能力减弱,淡水储量减少,水质日趋富营养化,河湖淤塞,涝渍相随、旱涝并存,导致水质变劣,农民群众的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均受到了严重威胁。

夜上海论坛 (3)长期滞水或淹水导致江汉平原农村环境不断恶化。江汉平原涝渍时间长,土壤潜沼化程度逐步加重,导致大量还原性有毒物质产生,这些有毒物质或渗入地下或排入江湖之中,从而加重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由于整个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受损、退化,围垦中水利工程与血吸虫病防扩散措施又不得力,血吸虫的寄生钉螺随洪涝灾害的频发而扩展,导致血吸虫病疫控制难度随之加大,该地区农民因病返贫人口日益增多,再加上农业投入增加缓慢,农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夜上海论坛 2.2 长期沿袭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传统的发展观以资源可以无限供应假设为前提,忽视了环境、资源、生态等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4]。当前,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就是由于近几年来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超越了自然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逐步下降。

夜上海论坛 (1)水产养殖投肥过量严重污染水体。江汉平原湖泊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水产养殖十分发达,而黄鳝、“四大家鱼”等养殖过程会投放大量的饵料,成为加重江汉平原大中小湖和鱼塘等养殖水面水体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局部区域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据统计,江汉平原目前共有水产养殖面积约10.67万hm2,水产品年产量约14万t,年投鱼饲料约27万t,水产养殖业是江汉平原流域农业源COD、总氮和总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占总量的50%~60%。这些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此外,养殖过程中投撒过量的鱼药也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2)畜禽养殖固废及废水污染周边环境。据统计显示:2007年江汉平原仅四湖流域地区畜禽养殖粪尿排泄的总量就达到10 929万t,其中,粪便排泄总量为4 853万t,尿液排泄量为6 076万t。江汉平原部分县市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最大的是COD,其次是总氮和氨氮,总磷产生量最小。这些畜禽养殖粪尿排泄物大多没有经过处理就排入周边沟渠、河流、塘堰,造成严重污染。

夜上海论坛 (3)传统的耕作习惯导致环境污染。一方面,种植区化肥使用过量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江汉平原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产量达到5 332 kg/hm2,棉花产量达1 208 kg/hm2,如此高的产量使得江汉平原化肥的投入达到742 kg/hm2。化肥流失造成的农业面源氮、磷污染较大,而且流失的化肥多为溶解态,进入湖泊、河流、沟渠及塘堰等水体,极易导致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体富营养化。另一方面农药使用不当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有机氯农药对于防治病、虫、草害,保证作物增产方面,有很明显的作用,但有机氯类化合物制剂因性质稳定和不易消解,易引起农业环境的污染。一些违禁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施用现象仍较普遍,加上施药方法不科学,造成农产品有机氯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十分突出。已有研究表明:有机氯农药残留是六六六和滴滴涕在土壤中分布的主要原因[4-5]。

夜上海论坛 2.3 农民生活陋习和环境意识薄弱造成环境污染

农村群众普遍缺乏生态环境知识,环保意识不强,对自己生产、生活环境的安全性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这是引发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

(1)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导致地表水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乡镇政府、村委会提供环保公共服务能力较弱,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量的不达标污水排入河湖水体,成为地表水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2)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污染环境。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村垃圾形态越来越接近城市,然而处理方式却没有跟进,大多数农业生产垃圾、农村生活垃圾和部分乡镇企业废弃物随意堆放污染了水体和土壤[6]。本次调查过程中经常能在农户浅水井边的沟渠内发现被随意丢弃的农药瓶,垃圾围村的现象比比皆是。

夜上海论坛 (3)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污染环境。江汉平原多数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由于工业不发达,68%的村民仍以农作物秸秆为生活能源,因此家家冒烟,家家都是一个污染源,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有关数据显示,湖北每年夏秋两季秸秆产生量大,空气污染最严重。在江汉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70%~80%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农作物收割后,不待秸秆彻底干燥即进行焚烧处理,由于不能燃烧充分,产生大量的浓烟弥散在空气中,导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仅严重污染农村空气,而且还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沿公路焚烧秸秆还会造成交通事故。

夜上海论坛 2.4 人为干预生态环境和乡镇企业管理不善导致环境污染

江汉平原农村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上乡镇企业管理不善,人为对环境的破坏、长期围湖垦殖、传统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等导致了环境恶化问题不断出现。

(1)河流沟渠分段管理,活水变死水。本次调查发现,江汉平原境内河流沿途各不同辖区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拦河筑坝,导致水流不畅,活水变死水,水质变差。

(2)部分乡镇企业废水无序排放污染水环境。原来与长江连通的河流,20世纪70代以前水质清澈,鱼虾成群,两岸绿柳成行,河面舟船不断,人们沿河而居。自80年代初造纸厂、水泥制品厂、化肥厂相继建成投产后,工业废水排入河内,致使水质恶化而变成了一条臭水河。

(3)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地表水污染影响浅层地下水质量。根据2005年农村饮用水安全调查情况,江汉平原四湖流域农村水质不达标人口有234.0万人,占全部村镇人口的60.2%。虽然通过国家和地方不断努力,特别是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实施,解决了部分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但由于江汉平原内农村人口主要饮用分散式水源,水源地水质多数未经处理,细菌超标、污染物超标。同时,江汉平原为血吸虫病重疫区,农村居民取水条件较差,导致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较多,目前仍有相当部分群众喝不上合格的饮用水。村民以前喝的水都是河沟内的水,河沟内的水不能饮用后,以喝浅层地下水为主,据当地镇干部介绍,超过100 m地层以下的水质比较好,但是目前村内水井深度大多为20~30 m,有的甚至不足10 m,属于浅水井,因为管理机制以及运行经费等问题,一些村2009年才通上自来水。

夜上海论坛 3 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依据对仙桃、潜江、洪湖和公安等4个县(市)农村环境污染调查结果,结合农村实际,提出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江汉平原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结合起来,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采取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对策,从而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夜上海论坛 3.1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几年来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但与其作为国策的要求相比,其宣传工作力度还远远不够,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还很薄弱。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是一项基本任务和长远的战略举措[7]。

(1)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一是提高江汉平原广大农户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顺利实行退耕还湖、平垸行洪和移民建镇等政策的重要保障。从宣传《环保法》入手,采用广播、电视、网络、科教片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应定期向农民群众公布,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积极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夜上海论坛 (2)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农村环保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村镇环保培训机制。把教育培训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对农民、各级基层干部和基层环保技术人员进行环保政策、法规、知识培训。二是编写农村环保科普读物。建议组织力量编写有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简易科普读物,可采取图片、宣传册、多媒体等形式,便于农民群众熟悉和掌握相关环保常识,内容包括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性等[9]。

夜上海论坛 3.2 提高对农村环境的认识,更新环保观念

江汉平原农村环境问题在于水的布局不合理,导致“涝渍相随、旱涝并存”。水和湿地都是对人类社会非常有益的资源,季节性富余的水可就近蓄积以备缺水时调用。

夜上海论坛 (1)转变观念,改变旧的思维模式。一是顺应自然规律。在现有的江河治理基础之上,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最大限度地兼顾治理与自然的平衡,有限地还田于河湖,逐步释放河道承载的调蓄压力。二是树立大农业的观点,整治涝渍地生态环境。按照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重新评估现有涝渍地,结合江汉平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因地制宜地制定环境治理措施。

(2)立足于系统生态学,科学治理农村环境。一是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分蓄洪区的作用。加强长江上游植树造林种草生态工程,以利于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清理中下游河段行洪障碍,如围垸、码头、仓库、房屋,还滩于河。疏通河道,加强对蓄洪安全区的分洪区内工业、生活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治理。二是将治水、蓄水、用水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江汉平原地势低洼,这不仅导致涝滞低产,而且还影响富余水分的调蓄作用,从而又加剧了江汉平原的涝滞灾害,因此只有实行退田还湖,才能有利于蓄水抗旱[10]。

3.3 统一制定环保规划,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由于江汉平原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水污染问题,因此应制定统一的规划,突出治水这个重点,加强综合治理。

夜上海论坛 (1)控制湖泊水体污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一是出台湖泊保护与治理法规,确定最优治理方案,控制污染排放。实施截污工程和引水灌湖工程,消除湖泊底泥污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控制面源污染,运用生物措施,恢复或建立江汉平原湖群湿地生态净化系统。二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标本兼治。应建成以提防为主,蓄滞洪区、水库为辅的防洪工程体系,以减轻防洪压力,同时通过生物措施治本,如利用山—河—湖—江互动规律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2)构建完善的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机制,合理利用江汉平原自然资源。一是加强湖泊管理,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的湖泊管理。建议统一规划湖泊,必要时调整行政区划范围亦保证大湖的完整性。制定大中型湖泊相关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出台湖泊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政策。二是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目前,江汉平原人口压力巨大,而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保护江汉平原农村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1]。建议加大恢复森林植被力度,确保水源涵养林用地和防洪堤防用地,做好退田还湖、提高湖泊蓄水能力等工作。调整居民点,退宅还田,增加耕地面积,逐步解决人地矛盾。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中低产田,运用市场规律,结合楚文化底蕴,把防洪除涝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适度开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促进传统农业单一性向现代农业多样性转变。

夜上海论坛 3.4 构建农村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工作呈常规化、规范化运行,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夜上海论坛 (1)建立农村环境管理制度,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一是建立湖内撤围和退垸还湖制度。洪湖撤围措施实施后水质明显得到改善,这既是证明也是经验。因此,要使江汉平原水体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必须实现湖内完全撤围,并与退垸还湖工程相配合,逐步恢复湖泊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了有序做好湖内撤围工作,建议按照养殖面积给予撤围的养殖户一次性补偿。二是建立江汉平原河流水环境管理制度。采用截污、清淤、换水等工程手段,综合治理东荆河、内荆河、洪排河、等主要河流的,改善重点水域环境质量。通过实行“两清一建”(清理淤泥,疏通水系;清理垃圾、改善环境;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巩固成果),改善河道水质,恢复和强化河道生态功能。通过引清调度,实现河道生态引水,恢复河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提高水环境容量。在限排总量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供水、节水、排水、治污、排污、中水回用等进行一体化管理,杜绝河流分段管理。在水量方面,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发挥水资源多种功能;在水质方面,必须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加强水源涵养与保育,建设水源涵养林,保证河流、湿地、湖泊的生态环境用水。

(2)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环保管理体系。一是完善渔业管理制度。湖泊内适度规模的养殖和捕捞不仅可以增加水产品产量,满足人类食物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有助于改善水质。建议完善捕捞许可证制度,推进有序养殖。长湖和洪湖等大中型湖泊应设定休渔期,严格控制捕捞船的数量和网眼大小,通过发放捕捞证收取一定费用,对撤围下来的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养殖户减免一定费用。长湖和洪湖等湖泊完全撤围后,由所对应的管理部门定期实施人工投放鱼苗,严格选择投放的品种,并科学计算投放量,进行自然放养,禁止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且不得投放人工饵药。二是完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制度。统一规划,成立物业化服务机构,由专人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秸秆的分类收集、处理,生产有机肥,并提供工程的运行、维护和服务,形成以村为基本单位、农户为基本服务对象、农业服务技术员为基本队伍的物业化服务体系。建议农村垃圾处理采取城市垃圾管理的办法,实行垃圾集中堆放和分类处理。根据行政村人口的多少,按照就近、节约、便于运送的原则,建立几个行政村共享的垃圾分拣场,集中对金属、纸、塑料等进行回收;对厨余垃圾、落叶杂草、瓜果皮核等有机物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并回田;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进行就地堆埋,废电池等有害垃圾以及废衣物等不可回收分解垃圾,由县市级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3.5 改革投融资机制,增加科研技术投入

夜上海论坛 政府在农村环保投资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协调,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并适当增加农村环保科技应用与推广的投资比例。

(1)各级政府加强引导,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一是加大村内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污水管网收集与处理系统、垃圾集中站建设;在人口居区放置垃圾分类桶,垃圾运送配套设施,将垃圾转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定期派专人或安排各户轮流打扫道路清运垃圾,每家发放环保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对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发展配套技术措施进行治理。针对不同养殖种类和不同规模的养殖企业,发展适宜的沼气池技术、沼液种植技术等。二是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农民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给予一定补贴。加大农机补贴,推进秸秆粉碎还田。江汉平原秸秆田间焚烧量占秸秆总产量的43.3%,应充分利用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对禁烧区内农民实施补贴(补贴标准900元/hm2),充分调动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12]。制定秸秆禁烧管理办法,在禁烧区焚烧秸秆的,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同时结合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广机械化收获、推进秸秆粉碎还田[13]。

夜上海论坛 (2)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农村环保工作的技术支撑。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技术优势,联合和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保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机制,实行技术有偿服务。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以及各类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村环保科技推广。鼓励支持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环保产业化经营。

3.6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自然资源有效利用

发展江汉平原现代农业,必须从江汉平原农村实际出发,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新方法,实现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夜上海论坛 (1)推广环保实用技术,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江汉平原北纬31°以南地区,春季和夏初阴雨较多,地下水位高,对小麦、棉花生长不利。小麦生长后期常因湿害、病害并发导致小麦产品和质量低劣;棉花前期也因渍害导致死苗、病苗、迟发。建议改小麦为蔬菜,利用棉花苗期占地少,推行地膜覆盖栽培甜瓜,即“菜—甜瓜—杂交棉”连、套作模式。同时考虑到低湖田长期淹水、地下水位高、潜育化或次潜育化等问题,可采取深沟台田、垄稻沟田、稻田养鱼、杂交水稻再生利用这种集工程、生态、农艺措施于一体的方式。实行“麦、稻”或“油、稻”两熟制,6—7月丰水期间休耕低湖田,如不遇洪水,还可选择种植周期短的蔬菜抗避渍涝,达到促进高产、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二是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推广实用环保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生物浮岛技术是通过指导农民种植“水上花园”、“水上菜园”、“水上草原”等,把农村富营养化水体变成可利用的农业资源,从而实现农业与环保的双赢。同时要建立“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模式,加快江汉平原地区以户用沼气池为重点的“一池三改”建设,推行“猪—沼—作物”、“草基鱼塘”等循环农业模式,加强“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沼液、沼渣有机肥料。

(2)开展试点示范,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一是进行清水养殖技术示范。清水养殖在提高水产品质量,满足食品安全的同时,可以减少饵、药物投入,保护水体环境,只要做到优质优价,清水养殖可以提升江汉平原的养殖水平和养殖收益。建议尽快制定统一的清水养殖标准和技术规程,选择有基础、懂技术、环保意识好的养殖大户或者养殖场作为扶持对象,探索推行企业+技术人员+养殖户的组织模式,形成饵料加工—养殖—销售一体化的销经营体系。二是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主要从“源头控制”和“过程阻断”着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新型缓释肥,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通过减少农膜用量或者使用可重复利用农膜,降低农膜残留污染。充分利用江汉平原现有垸塘沟渠,建设排水生态沟渠和前置湿地,截留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优先在洪湖、长湖等自然条件良好,有利于发展有机食品生产的地区建设示范基地。开展生产基地水源、土壤、大气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制定相关监测标准及技术规范,科学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通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示范和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

4 参考文献

[1] 陈小鸣,罗荣桂.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及相关对策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4(3):151-153.

[2] 邓宏兵,张毅,李俊杰.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湖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整治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4):56-58.

[3] 李仁安,邓建勋.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7):91-94.

[4] 张红艳,高如泰,江树人,等.北京市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空间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7):1403-1410.

夜上海论坛 [5] 龚钟明,王学军,李本纲,等.天津地区土壤中DDT的残留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3,23(4):447-451.

夜上海论坛 [6] 胡细全,李兆华,康群.湖北省农村环境调查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7):34-37.

夜上海论坛 [7] 胡久生.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278-289.

[8] 章力建,朱立志.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4-7.

[9] 李兆华,黄薇,李长安,等.湖北省农村地区面源污染现状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6-9.

[10] 姜达炳,谭勇.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J].环境整治,2005(4):31-34.

夜上海论坛 [11] 周全,高超.湖北省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6(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