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有对GIS技术的需求,在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市政工程、交通设施、公共服务、动态监测等城市建设方面都广泛地应用了GIS技术,效果显著,GIS在城市建设中为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规划和决策工具。主要以面向建设行业和城镇化建设为鲜明特色的城建类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对学生要求实践能力强,实践是衡量是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是城建类院校的当务之急。天津城建大学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服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经济与管理、数字城市、城市文化等6个学科群。天津城建大学从2008年开始招收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每年招收两个班,到2013年7月,已培养了两届毕业生,共108名,其中有18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目前天津城建大学已经初步形成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深层次的改革与完善,另外还要积极拓展就业夜上海论坛渠道。目前,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过于庞杂,主次关系不明确,难以使学生掌握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远远滞后,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往往跟不上理论教学,造成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同时专业实验课程内容简单孤立、系统性差、连贯性缺乏,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全面培养。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适应社会对地理信息科学人才新的需求。根据天津城建大学性质和专业特点,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培养能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作为一种单独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获得对事物及现象的正确认识。目前,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已有了研究成果,课题组检索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合理利用已有的著作、论文,通过对资料的系统分析、梳理和归纳,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总结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

夜上海论坛 2)调查研究法:对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调查问卷,掌握第一手资料;到相关院校实地走访,结合他人的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调研,收集有关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现状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处理,对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

三、城建类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1确定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方向与要求

通过到其它高校和就业单位调研,全面了解目前社会对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中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同时全面掌握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方向及研究成果。制定出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数字测图、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在专业领域内的具体应用本领能够在城建、地理国情监测、测绘、资源环境、交通、土地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GPS定位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分析的基本能力;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GPS定位系统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等相关问题;④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⑤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具体应用能力。

3.2专业培养方式

夜上海论坛 1)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GIS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课堂教学方面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增大课堂知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夜上海论坛 2)课内实验教学:通过课内GIS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天津城建大学四门课开设了课内实验,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GIS设计与开发实验、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实验、GIS软件应用实验。任课教师确定实验内容,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习教学:目的是巩固学生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系统掌握地理信息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地理信息工程的设计、建立与应用工作。适应经济建设人才要求,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既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应用主要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同时又培养利用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通过上机实验巩固和拓展理论知识的目的。遥感实习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掌握遥感影像处理的一般流程;熟悉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进行遥感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了解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增强处理和计算机分类。熟悉遥感影像获取原理,理解从遥感影像中获取各种信息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并熟练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应用软件。GIS程序设计主要包括GIS软件设计和空间数据库设计两部分的内容,分为需求分析、项目管理方案设计、系统总体设计以及系统详细设计、系统部署、运行和维护等阶段。空间数据库系统是GIS软件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进行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以及数据结构,并提出空间数据库相关功能的实现方案。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的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体系进行编码实现,并将采集的空间数据入库,建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夜上海论坛 4)毕业实习: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综合性实习,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初步的综合考核。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较为系统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把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毕业实习,为毕业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做好技术、知识、资料的准备工作。5)其他方式:通过天津城建大学学生科技活动资助项目和天津城建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GIS竞赛活动,如MapGIS二次开发大赛、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大赛等,通过竞赛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夜上海论坛 3.3理论课程体系研究

1)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是为提高人才基本素质需要而设置的专业通修课平台,为培养学生的二次开发能力做好铺垫。

夜上海论坛 2)学科基础课包括工程图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C#程序设计等。主要为学生奠定好专业基础,

3)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地理学、摄影测量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卫星定位原理与应用、地图学与地图设计。这些课程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

夜上海论坛 4)专业课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开发、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软件应用和空间数据库等。这些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5)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开设了城市GIS技术与方法、数字城市、城市遥感、城市规划原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遥感和GIS技术在城市扩张、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管理、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城市管理功能、土地利用/覆盖、城市环境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专业选修课在学生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拓展专业素质、了解专业前沿和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而选择修读课程,该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3.4实践教学研究

夜上海论坛 实践教学是深化理论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12]。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偏重于技术与实践的学科,应在注重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实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GIS基础与开发方面、遥感方面和测量方面。实践开设形式包括课内实验教学、实习两个模块。对于课内实验,目前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GIS设计与开发实验、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实验、GIS软件应用实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对于实习,目前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习、遥感实习、GIS程序设计实习、数字地形图测绘实习、卫星定位原理与应用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加强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从数据采集、数据编辑到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再到系统开发的动手能力,熟练操作常用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并面向工程应用前沿与前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拓宽应用领域。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立项,参加GIS大赛,并积极参与老师所研究的项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四、结束语

第2篇

1.1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劣势

夜上海论坛 1)缺少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占多数,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来校任教,缺少教学、科研的经验与积累,在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下负担较重。因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没有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在教学上未能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与专业的办学历史不符,在科研上也没有确定某一明确的方向,各位教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不能形成具有战斗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无法实现1+1>2的整体涌现性。

2)生源质量不高,师生双向不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与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专业相比,录取分数线较低,由于社会大众对该专业不熟悉,往往招收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其他专业录满后调剂过来的低分生,生源的质量较差。因此,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专业不认同,缺少学习动力,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上课热情。学生抱怨教师工作不敬业,教学不投入、能力差,教学手段单一,讲课不生动。教师抱怨学生学习不认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

3)课程设置不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是依托测绘工程而创办的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和测绘的专业课程各占50%,虽然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由于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学生所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不完整,尤其是开发类课程较少,使得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与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在测绘能力方面处于劣势,与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地信专业学生相比,开发能力较弱,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只能胜任数据处理工作,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事GIS开发方面的工作,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1.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机会

1)社会对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迫切。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总产值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就已突破2000亿元。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即懂技术又懂应用的中、高端人才。

2)院校领导重视。近两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得到了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学校成立了湖南省城市规划信息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师都是实验室成员,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提供了平台。

1.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威胁

夜上海论坛 1)社会环境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读书无用”、“一切向钱看”等思想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学校虚度时光,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虚幻世界,没有学习目标。

夜上海论坛 2)校园氛围影响。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处于转型期的地方二本院校,学校在教学与管理方面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校园的学习氛围不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校园中广泛存在,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改变了一些学生的价值观,阻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2学风建设改革措施

夜上海论坛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而专业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单位,专业学风对学校、学院和班级学风,以及学生个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改革。

2.1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学习的思想问题,通过主题班会、一对一交谈等思想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做好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新生对专业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因此,在入学教育时将专业介绍和学风建设的教育作为重点,使学生从了解专业到热爱专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具体的方式,尽快确定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2.3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促进专业学风建设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制度、考试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保证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通过这些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更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学风。

2.4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知识更新快,应按其知识体系设置专业课程,厘清各门课程的关系,保证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等不同环节的知识。把握社会对技术更新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市场急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通过大学生导师制,以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和开放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主动性。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风促学风通过引进有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确定方向,指导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和协同竞争的良好氛围。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

夜上海论坛 2.6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围绕学科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GIS文化节、GIS技能大赛、学术讲座等,让学生尽快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来,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结论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起步阶段。随着社会进步,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增幅超过300%,2011年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从业机构超过2万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的目标是到2015年年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到2020年年总产值达到10000亿元。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我国新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对高校本科专业行了调整,专业由原来的504个调整为294个,教育部特别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这一点说明地理信息产业的特殊优势和生命力。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再次调整,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改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经各种资料的统计表明,2000年有37所院校设立了GIS专业,2003年有93个高校开设了GIS专业,2007年全国共有161所高校设置GIS专业,2012年全国共有168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2]。从而促进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夜上海论坛 2.1教师专业素养迫切需要提高

目前状况是一些院校现有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是从相关学科转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又走入学校,并没有机会从事实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经验[3]。而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又很迅速,这使得一些教师很难胜任所承担的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夜上海论坛 2.2教材建设与培养目标脱节

由于软件的更新速度飞快,相应的实验教材很难跟上。据此有些人提出了要大胆尝试采用电子教材,某些部门或是软件出品单位不要只是将精力放在软件使用帮助上,也应当随之出品入门级或更高档次的电子实验教材,弥补实验教材陈旧落后更新慢的问题。理论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非常明显,与各人才培养层次与方向脱节,没有针对各个培养层次和方向的统一化、系统化的教材的建设[4]。

夜上海论坛 2.3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

各高校开办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时,主要是依托已有相关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无论是学科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皆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脱节[5]。大多是根据本校的师资和学生的素质来设置相应的课程。还有因师资不足,涉及地理信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不能开设,学生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二次开发与应用的能力上得不到锻炼,在工作中暴露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差的缺陷,直接影响到该学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声誉[6]。

夜上海论坛 2.4专业目录名称与本学科内涵不相适应

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分层次的培养来看,名称上存在不相称,一些专家建议,对于理科院校或从地理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完全可以称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但对于工科院校或从测绘等方向发展起来的,可以改称为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笔者认为经过多年的磨合共融发展,也可能在将来二者会统一于新的名称。

2.5资金投放不足

目前,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样受到发展速度与投入增量不同步的影响,专业建设经费不足,仪器设备陈旧且不配套。特别是在一般本科类院校,在追求规模发展过程中,因资金不足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对教学仪器设备与运行保障经费采取紧缩政策[7]。

2.6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培养评价体系

夜上海论坛 对于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没有相应评价体系。尤其针对一般本院校来说,不论是以测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还是以地理科学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都没有真正融入到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圈子里。要真正服务社会,不应靠少数顶级院校的科学进展,更多是发挥好全国各地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育资源,让地理信息科学的大众化教育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落到实处,从而彰显地理视角。

3建议与发展策略

夜上海论坛 3.1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应遵循应用科学的教育理念

夜上海论坛 这个专业无论是从测绘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还是从以地理学空间分析应用为主的理科发展起来的,大家都会认为本专业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从现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就业情况来分析,本科阶段是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的重要时期,研究生阶段可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大学本科阶段要遵循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追寻市场,更不能成为步入社会的培训场所。大学本科教育是思想和认知善恶发育成型的阶段,让学生有能力去追求知识与真理,这是大学本科的教学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3.2培养空间思维的教学模式不能变

空间思维能力不只是让人知道东西南北,更多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维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理信息科学的普及也是对全民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ESRI在美国会对小孩子进行免费的地理知识讲解,使他们从小就能接触到地理空间的概念,启发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3人才培养上要在权威机构中划分出层次

夜上海论坛 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来看,地理信息科学学位教育应强化技能培训,这部分人才培养就落在一些以测绘为基础的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培养上,突出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而另一类别是以地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院校专业上应突出地学方面的应用。总之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有能够创新思路的人才,也要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夜上海论坛 3.4通过任教资格考试、技术水平认证来规范地理信息从业人员的水平

夜上海论坛 国家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管理地理信息产业。规定必须要有相当水平的从业人员才能承接各种项目。原因就是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行业关系人类社会正常发展,如果政策法规跟不上,那么将会一片混乱。3.5为一线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工作者申请教学或科研

第4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05-02

国内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自1998开设至今已经有近15年的历史了,目前国内设置GIS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在此期间,GIS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整个空间信息产业对GIS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强。GIS教育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譬如学校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怎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加强人才的竞争力?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以及学校特点合理地构建一套GIS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建设急需解决地问题。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GIS人才一直是我们作为GIS教师的目标与责任。对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GIS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迫切需要,系统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GIS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措施和方法;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详细论述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理念、师资队伍、条件平台、课程教材、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举措和进展,为其它相关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1 建设目标与举措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2001年,以“教学、科研、团队协调发展,学科、专业、课程相互促进”为发展理念,依托“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平台和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等,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结合和促进,加强开放、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性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近10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实习实践有待加强,学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等老问题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夜上海论坛 因此,本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力为出发点,研究人才知识结构与需求趋势,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践体系改革等建设为过程和手段,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建设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水平高、实践与科研能力强、熟悉行业人才需求的队伍;建设校内校外相结合、国内国外项联系、实验与实习相贯通、应用与创新同步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夜上海论坛 围绕该建设目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采取下列措施。

(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结合目标定位,深入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课程体系能力模块化,理论、实践与应用创新三位一体化,模块之间链接化,实践技能训练综合化,选修课组方向化,专题设计创新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2)课程内容与教材改革:针对现有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大、部分授课内容老化的不足,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决定课程内容的新旧取舍。保证教学内容的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课程群模块内部以及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开展教材建设,重点建设面向新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和实践教材。(3)专业师资队伍改革:优化教师与科研队伍,建立完善的GIS教学科研体系,包括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和齐全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本科生课程授课师资体系中,聘请高水平校外专家进本科生课堂;专业核心平台课推行教学水平较高的主讲教师负责制;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4)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紧紧围绕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学方法改革,采用问题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现场实践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应用技术、创新发展。(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实践的锻炼,为应用创新大好基础;注重个性化培养,优选若干具有潜质的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套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设立科研创新学分与创新奖学金,利用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各种科技大赛获奖、参加教师科研、申报科研立项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2 课程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计算机科学类(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象处理、C语言、C++、VB、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地理科学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国土资源学、城市规划等)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类(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组件GIS、WEBGIS、ARCGIS、PCI等)。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规定的180学分方能毕业。课程147学分(含实习18分),其中通识教育51分,专业基础28分,专业核心25分,专业方向课43分;实验教学33学分。

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所有专业课必修课均配备优秀教材(其中自编教材20%),引进和选用外文教材3门,必修课配备率达17%。6门课程中采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良好效果,获得三项学校探究式课程建设立项。90%课程参加学校课程建设,其中优秀课程20%。9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主讲,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为本科生授课或做学术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多为博士和副教授。所有教学实习都指派有副教授以上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励22项,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

夜上海论坛 根据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本专业积极推进优秀教材建设,力求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理论基础、实验内容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先进性,并体现理论与基础、室内与野外、经典与先进的有机结合。自编的系列实验教材和讲义,基本体现了教材建设的理念。截至目前,本专业已经主编专著和教材25部,其中包括《地理信息实验系列教程》、《遥感图像处理系列教程》等实验教材4部,参编教材4部。目前中心自编实验教材与讲义,对于充实地理学发展前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有3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教材,1项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地理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单位,以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分别建立了基础、专业、野外综合、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其中,由3个基础实验室(测量与地图实验室、遥感实验室、GIS实验室)和5个专业实验室(GPS实验室、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实验室、车载三维信息获取实验室、三维激光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组成课内实验平台,由5个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秦皇岛地质地貌、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京金山测量与地图、北京地面沉降监测、北大方正3S技术开发与应用实习基地)组成校外综合实习、实践平台,由五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成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构建了符合学科特点、兼顾学习规律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在实验课程设计中,加强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加强地理新技术的应用;在实验项目设计中,鼓励教师依托科研项目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扶持特色实验课程和项目的发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训练。

夜上海论坛 实践教学内容上,强调体现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根据专业和课程特色,分层次设立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构建“基本理论验证-基本技术操作-开发应用创新”的多级实验内容。坚持“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实践相结合”、“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实验设计相结合”,以培养具有扎实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地理技术并具有应用创新精神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复合型人才。

夜上海论坛 由专职、兼职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保证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任职教师中,有70%的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较好地提升了理论课、实验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如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中,任课教师依托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数字国土”,设计了基于ARCINFO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建设实习;在GIS空间分析实验课中,依托863项目“GIS在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GIS的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实习项目等等,保证在实验教学中前沿性科研的实验内容占一定的比例。

夜上海论坛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新技术相结合;二是高水平科研与创新型实验相结合;三是野外实习基地在遴选中遵循了区域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

4 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步搭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了“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信息高新技术相结合”、“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教学相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示范辐射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狠抓学生专业学习基础上,本专业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研究就业市场信息,力求为学生就业加强服务。通过组织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竞赛的各类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联系高水平的业内人士来做报告,为学生将来就业搭建起人脉网络。学生科研立项和毕业论文依托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等项目的比重逐年提高,选题的准确性、方法的先进性和成果的应用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主要举措体现在以下几点。

夜上海论坛 (1)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力争为每一位师生提供适宜发展的学术空间。集成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优势资源,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并与教学平台有机结合;师生借鉴科研思路,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生探究式学习有效地反哺了教师创新教育能力。(2)以高新技术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掌握高新技术应用“一技之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的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仪器和软件,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地理学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增设5门探究式实验课、出版10部实验教材、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与国内外50多所大学共享互动、不断提高。(3)让学生在科研和学科竞赛中掌握高新技术深入应用。依托团队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组织70%的本科生参加科研,先后获国家、省部、校级立项191项,38篇。2008年,3项本科生科研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全国、省部、校级大学生挑战杯赛、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GIS软件开发等竞赛中获奖120多人次。(4)营造实验教学国际化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欧美7所大学联合开展中国地理实习,已成为固定环节,有效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与6个国际品牌的遥感、GIS软件公司合作,建立ARCGIS、ENVI、PCI、JX-4、EZMAP、IMAGEINFO实训基地,有效促进了师生专业软件应用能力与国际接轨。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80%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部分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得到了沉淀。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参与创新、训练、竞赛活动的学生达60%,获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38项,获实验室开放基金43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和校级各种奖励47项。

夜上海论坛 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步提高,带来的社会声誉逐步上升。考研率突破45%,陆续有10余名学生成功申请出国交流学习计划并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近三年中本科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93.5%以上,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5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以来,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即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并将继续延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地学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努力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先进仪器和软件,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应用高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教师团队创新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理念与改革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

夜上海论坛 [2]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41-46.

[3] 王艳慧.GIS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M]//地理学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35-40.

第5篇

夜上海论坛1、软件工程。专业介绍: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是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

2、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新一代通信网络、光纤宽带通信网、网络探测和网络管理、移动通信、宽带/高速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通信抗干扰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卫星遥感系统、信息编码与信号传输、语音与图像处理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通信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等。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能从事通信、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以便进行学术研讨;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专业特色: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该专业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国家的神经系统和命脉。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培养要求:本专业根据地图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相关的技术应用需求,设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地理空间与地理过程模拟、网络GIS及地图制图等研究方向,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术活动、科学研究、系统开发及学位论文等。就业前景:随着国家近几年的扩招比例逐渐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存在, GIS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们应该认识到当前的大形势,然后正确定位。现在的各行业在未来都不能不应用GIS,科研地学研究,车船导航定位,军事指挥,救灾抢险,城市规划,旅游,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没有不能和GIS扯上关系的!应用如此之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夜上海论坛 4、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电子通信工程英文名为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内容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微波与天线、仪器仪表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网络的设计和维护工作,并能从事通信系统的建设、监理及通信设备的生产、营销等方面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GIS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郭恒亮(1971-),男,河南商丘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骆亚波(1977-),男,湖南郴州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1]-JKGHAD-0230)、郑州大学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14-02

一、研究意义

自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专业诞生以来,社会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断增长,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多种多样,GIS技术和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的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的知识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三个相互关联的子领域。其中,地理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本质以及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主要基于地理学科,运用哲学、心理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地理信息技术是专门用于处理地理数据的信息技术,使用范围广泛,涉及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和操作、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的显示和输出。

目前有5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GIS专业和相关的课程,已培养了一大批各个层次的GIS人才,为我国的高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清华、北大、武大、浙大、南大、北师大等国内著名高校,都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专业。在河南,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10所高校有GIS专业。就GIS专业的教学水平以及毕业生的质量来讲,河南省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因而,大力提升地理信息科学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对于高校资源配置、丰富GIS专业人才结构层次、提高GIS人才水平、推动中原崛起以及完善地理信息学科体系、促进我省向全国一流高校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各高校开设的GIS专业中,所依托的专业各种各样,有测绘类、地理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环境类、水利类、建筑类等,一方面说明GIS的应用广泛,另一方面也给课程体系的制订提出了问题。在查阅大量培养方案后发现,所有高校GIS专业中的课程体系,没有任何两个院校完全一样,这就给GIS专业的学生带来很多疑问,也给学生进一步深造(考研、考博)带来了麻烦。基于此问题的出现,本课题考虑用“平台+模块+课程群”的模式进行解决,主要解决了GIS专业核心课程的问题,同时体现各高校的特点,为各高校的GIS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制订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模板和借鉴,因此本课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夜上海论坛 针对我国GIS高等教育的大背景和郑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GIS专业学科背景的实际情况,结合前一段水环学院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研讨与实施的情况以及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跨学科GIS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配置、跨学科内容的优化与整合、专业教学环境的优化提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立足我校,面向全省,覆盖全国,为高校GIS学科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现状分析

就其学科而言,它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的边缘和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发展与高校GIS教育息息相关,培养学生质量如何与高校课程体系的优化有直接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随着GIS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拓广,GIS的应用早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到目前为止,GIS从最初的资源管理和土地规划到几乎所有与空间信息相关的领域,如商业、国防、电信、教育、工程、环境、政府、卫生、资源交通等,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GIS综合性很强,需要很多其他学科知识作为基础。因此,高校GIS专业的人才培养 不应再是单一型,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专业素质、宽阔的知识及对整个GIS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

目前我国GIS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0万人,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这是对行业内包括遥感、GIS、全球定位技术等在内的地理信息工业的一种广义的理解。社会对GIS技术和应用的需求日益增加,GIS科学和技术日益发展,学科日益成熟,原有的知识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以及GIS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要求,急需建立新的GIS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外早就开始了GIS核心课程体系的建立,1994年成立的UCGIS,一直致力于支持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团体的工作,通过GIS的开发促进GIS教育界更广泛的共识和更加高效的工作。1998年成立了GIS模板课程工作组,2003年工作组了稻草人版报告,提出了核心体系的初步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随后经过不断的探讨、修改,最终于2006年正式。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核心知识体系的工作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才开始逐步展开,逐步深入。

在国内相关人士和高校有关专家也在关注GIS核心课程体系和创新型人才方案的培养。北京大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研究所邬伦教授、美国东密西根大学地理系主任、地理研究所所长谢一春教授的积极促动下,翻译完成了《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2006》。此后,GIS学术会议上展开了GIS核心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2006年、2008年两届高校GIS论坛上也提出了GIS核心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的探讨,直到2010年第三届高校论坛上“关于组建GIS核心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倡议书,着手建立全新的GIS核心课程体系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到现在为止,在GIS核心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还没有真正实现统一。本研究基于我国目前的现状,根据郑州大学GIS专业10多年来的教学研究情况提出了本课题研究,力争为我校GIS教育,乃至全国GIS教育的发展提供范例。

夜上海论坛 三、建设内容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本出发点,对核心课程体系优化配置、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型教学环境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教学方法四大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实施。借鉴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从我校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研究制订多种人才模式的培养方案,明确各种人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另外结合国家与河南省政策,重点培养创业型GIS人才。建设内容如图1所示。

1.以培养多种人才模式为目标,构建核心课程体系

坚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根据GIS专业的特点制订培养具有理论分析、GIS工程应用、GIS软件开发等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平台加模块的方式设计课程教学计划,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增加选修课比例。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重点培养创业型GIS人才;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业实践的方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在于建立校内实验教学平台、科技示范园区实践创新平台和社会生产创业平台。具体目标由原来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系,优化为“平台+模块+课程群”体系,并对诸多课程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包括GIS跨学科内容的整合与优化。GIS专业不是与相关学科若干课程的叠加,应该是在信息科技背景下的有机整合,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空间思维和GIS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统一的核心课程体系。

夜上海论坛 2.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

从理论分析、GIS工程应用、GIS软件开发的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加强“校内教学基地――校外教学基地――企业实践基地”的创新型教学环境,进行“三阶段培养”的人才培养,将校内GIS、数学、计算机等本科专业的理论基础进行整合,发展课程体系的基础平台。另外将多工程专业实验室进行整合,组成专业实验平台,负责校内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及对外开放等服务功能;加大校外基地建设,包括野外测量实验等校外教学实验基地,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实际理解,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或通过校企合作,解决资金投入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教学资源、派遣与培养师资、基地实训、企业实习与就业等完整的人才培养链。

3.注重教学团队建设

夜上海论坛 以学校实习本科生导师制为契机,组建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教学团队,以培养高素质的GIS综合人才作为目标。教学团队以教学专家、科研专家、企业专家为核心,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合格教师呈梯队,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助理讲师呈梯队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使老、中、青年教师,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高学历教师和其他学历教师互相学习,互为补充,完善GIS教学团队的组成结构。具体目标应是形成一支以教授负责为主,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教师专家,满足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应形成一支以科研能力较强的专家进行科研等方面的教导;最后,寻求相关GIS企业的高端人才形成企业专家。

夜上海论坛 4.强化教学方法研究

夜上海论坛 采用“学生导向”的办法加强GIS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即课程教学方面主要以启发为主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建立长期的本科生导师制,并吸取国外相关的先进教学理念。同时发扬教学团队的优势发展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改革学校育人环境,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夜上海论坛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夜上海论坛 1.核心课程不统一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地理信息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性,交叉的学科差距大,知识点分散,涉及课程多且繁杂,开设课程五花八门,核心课程也不统一,给学生和教师带来很大的疑惑,特别是学生考研、考博中带来了很大麻烦,本研究力图从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科与技术特性,建立即符合教育基本规律,又能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

夜上海论坛 2.核心课程应具有的教学内容

本专业知识更新快,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所以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着“夯实基础”与“紧跟前沿”的矛盾,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知识单元的取舍、知识点的覆盖等要有前瞻性和基础性。由于应用领域的广泛性,核心课程的知识体系应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

夜上海论坛 3.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创新性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从诞生到现在,就不断在创新,其应用领域由原来单一的资源和土地利用,到现在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技术和方法不断在创新,创新是GIS专业的灵魂。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体现学生的创新性,是一个难题。本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打破原来方案的禁锢,提出以“校内教学基地――校外教学基地――企业实践基地”构建创新型教学环境,改革GIS理论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以项目为驱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把创新学分(10个)作为学生的必修学分。

夜上海论坛 五、实施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调查分析法、基于SWOT(优缺点及机会与威胁)与层次分析方法。

夜上海论坛 第一,调研分析方法。本课题首先对国内外GIS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团队建设等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了解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情况,比较分析其是否具有合理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问卷调查法。制作调查问卷,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人员主要包括高校GIS专业教师、研究人员、开发企业、使用单位、毕业学生、在读学生、社会人员等,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最需要哪些课程,教师最注重哪些方法、社会最需要哪方面人才、企业最喜欢有什么样才能的学生。

夜上海论坛 第三,应用SWOT分析与层次分析方法进行课程体系配置的优化。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Strength)、劣势(W,Weakness)、机会(O,Opportunity)、威胁(T,Threat),SWOT分析法被用于企业战略制订、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将该方法用于GIS课程体系优化配置,有助于学院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有机结合,趋利避害,或变内部劣势为优势,变外部威胁为机遇。另外,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不同课程体系优化配置后的效果,应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多种因子权重,从而更有效地进行GIS课程体系优化。

夜上海论坛 六、结束语

构建GIS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和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从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优化配置、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型教学环境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教学方法研究五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实施。保证多样化的课程群能反映各学科背景下的特色,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技术与能力,分层次,重个性,面向产业、市场和社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创新能力,使各高校GIS专业有一个统一的核心课程体系和符合本学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王金鑫,郭恒亮.3S高新技术学科的特点与教学方法探讨――以郑州大学GIS专业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0,(6):10-19.

[2]郭恒亮,贺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2011,(3):14-15.

[3]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3,(4):1-7.

第7篇

依托区位优势,整合优势资源

夜上海论坛 江城学院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市,这里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集散地。江城学院自2004年办学以来,一直着力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努力为广大学子提供良好的办学条件。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江城学院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决定着江城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江城学院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

2020年)》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总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引进和培养为重点,积极实施“江城学者”计划、“青年教师导师制”和青年教职工“安心工程”,广纳贤才,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日趋合理。同时,江城学院为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心理指导,从2012年开始连续两年聘任了近70名企业董事长或者高管担任学生“创业就业导师”,成为了江城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城学院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和推进与政府、高校及企业的合作交流工作。先后与深圳嘉华婚爱珠宝公司、北京千叶珠宝公司、烽火科技、中铁集团、修正药业集团、宁夏伊斯兰地质工程公司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结成人才培养合作伙伴,超过5000多名学生在这些合作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与湖北省楚商发展促进会和湖北省四川商会密切合作,并成为湖北省楚商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和湖北省四川商会副会长单位。

2009年,江夏区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在江城学院挂牌;2010年,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在江城学院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13年,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江城学院成为武汉市定点创业培训机构和技能培训机构。

2013年初,江城学院在原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楚商学院,5月25日,江城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楚商校园论坛和校企联盟启动仪式,邀请了众多政府部门、合作单位及兄弟院校参与,积极搭建与政府、高校及企业的合作平台,共同探讨和交流校企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实习实训、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依托母体优势,凝练办学特色

江城学院的专业特色,以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根本目的,将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与北方投资公司的“激情、创新、速度;忠诚、敬业、责任”夜上海论坛与理念紧密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基础厚实、本领过硬、特点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江城学院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优势学科,建设具有鲜明行业优势的专业,其中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土木工程(地下建筑方向)、土木工程(岩土方向)、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宝石材料及工艺学专业是湖北省独立学院中唯一设置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夜上海论坛 地质学、资源勘查技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和珠宝等专业是江城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其中测绘工程和艺术设计2个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独立学院首批重点培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于2011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被列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被评为“十二五”省属高校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地质学、资源勘查技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供不应求,供需比多年保持在1:10以上,就业前景广阔。

江城学院致力于为行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创新精神和职业技能,“基础厚实、本领过硬、特点鲜明”,服务基层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30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79人次。

江城学院还积极探索职业和创业教育、加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学院经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审批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并且是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审批认定的定点培训单位,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培训场所,共开设了普通话培训、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建筑五大员等三十种培训项目,已为近2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的各类培训服务。江城学院50%以上的学生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江城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为此联合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成立楚商学院,实施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计划以及创业导师计划,建设学生创业基地、就业实习基地。江城学院还提供资金和场所供学生在校内进行校内创业尝试,并给创业的项目配备相应的创业导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2009年与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成立的全国首家校园10086呼叫中心,运转近五年来,累计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勤工助学岗位近2000人次,累计发放学生勤工助学经费

260万元;2011年江城学院师生共同出资30万元成立武汉地大江城经艺商贸有限公司,共有超过200名学生在公司接受创业实践;2012年江城学院资助学生成立快递超市,有80多名学生参与了快递超市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2013年江城学院专门设立校园大学生创业街,遴选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实践;正在改造的大学生创业园面积达2000平米,将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和指导。

夜上海论坛 依托政策优势,创新内部管理

夜上海论坛 独立学院从成立之日起就具有“优、独、民”三大特点,在遵循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江城学院充分运用新机制新模式的特点,不断探索独立学院的内在规律,完善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积极创新内部管理。

为加强对新生的生活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引导,江城学院于2006年4月设立了“学长制”,按1:90的比例为大一新生配备学长。七年来,学长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形成了“学用结合、完善自我、内外兼修、奉献卓越”的工作理念和“导学、导管、导助”的工作定位,学长制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江城学院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七年来,江城学院共选拔了320余名优秀学长,近22600名新生受益于学长制的推行。学长协助新生辅导员处理学生突发事件594起,疏导心理障碍4870人次,谈心次数更是不计其数,已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延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江城学院还多年坚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大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感恩诚信教育以及责任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江城学院2007级珠宝专业学生范婷婷,她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时,将自己参加全国曲美之星比赛所获得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汶川灾区,受到媒体、社会的广泛赞誉并获得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谈及捐款目的时,她动情地说:“灾区所发生的一幕幕彻底震撼了我,十万元钱对于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的确不是个小数目,但钱没了可以再赚,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点钱相对于那些遭受灾害的同胞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在她的感召之下,江城学院师生纷纷行动起来,短短几天内,师生捐出善款144042元。

第8篇

关键词:GIS教学;民族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产学研;改革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6-0054-03

地理信息系统(Geo-Information system)既是师范院校的一个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也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一门延伸交叉技术[1]。我国现有160余所高校开设该专业,随着国家信息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国内从事GIS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GIS产业发展潜力巨大。GIS与地理学关系紧密,是计算机时代下地理学的新发展,是信息化的地理学,将地理地物计算机化后输入数据库,再把数据库的内容反映到电子地图上,可将传统地理信息应用到信息科技设备系统中去的数据库技术[2]。地理学为GIS提供了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是GIS的基础理论依托;GIS也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信息时代的技术手段。因此,师范院校的地理教育专业中开设GIS相关课程成为必然。

阿坝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灾后重建学校,2006年秋才创办地理教育专业。目前虽师资还较薄弱,但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除了必要的实验实习外,还开设了计算机以及GIS相关课程。由于学院地理教育是专科办学为主的特点及学生是文理兼收,因此数学、计算机、专业课基础等起点有所差异。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GIS理论、操作软件困难和学习枯燥等问题。为此,笔者针对地理教育专业GIS课程的教学模式、组织学习实践、课程考核等方式进行初步研判,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GIS兴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1 民族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的GIS教学

夜上海论坛 面对就业竞争压力,高校地理学教育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创新。措施之一就是在地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框架下,构建地理学教学新体系[3]。GIS是地理学发展的前沿,是高校教育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地理学复兴的一把钥匙[4]。阿坝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川西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信息相对闭塞、管理经验相对落后等条件所限,目前我学院地理专业的GIS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夜上海论坛 1.1 学生专业基础不同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既具有地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如自然地理学、中国地理、地图学、大地测量学;还要有过硬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如数据结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地图制图等知识;同时对数学基础、建模水平要求也较高。而非GIS专业的同学显然计算机水平没这么扎实,尤其对于地理教育专业学生而言。阿坝师范学院地理专业文理兼收,每年招生的文理生比例达到了5:1,男生女生比例可以(删除可以)达到1:3,以女生居多。这样也出现了学生的整体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较差的现状;通过几年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只达到国家一级,只有不超过5%的同学可以拿到了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这与开设计算机课程不多有关,目前只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和C语言课程,导致了学生继续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动力不够,学生对GIS中的数据结构、数据库组织架构等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共鸣。故学生上课学习出现走神、无聊等现象。

夜上海论坛 1.2 R到逃目标不同

夜上海论坛 学科定位决定了师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测绘及遥感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参加相关GIS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基本实训、比赛训练,具备地理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研究和管理能力。而阿坝师院学院地理教育专业立足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及其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地理调查、定量观测、实验综合分析方法及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和基本教育技能,熟悉中学地理教材,成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具有教学科研能力的中小学地理教师。

夜上海论坛 1.3 GIS学科建设薄弱

学院地理专业从事GIS研究应用的教师还很少,加之偏重于理论研究,实际研究相对不够,产学研不能很好得结合。GIS涉及到从现实地物到数字数据的抽象过程[5],尤其是GIS概论课,围绕着空间数据结构、拓扑编码、空间分析等基本算法和原理,内容尤其抽象。由于学院学生学识基础较薄弱,导致学生觉得教学内容乏味、枯燥、深奥、难以理解等问题,学习困难。在对ARCGIS、MAPINFO等软件的学习操作中,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GIS体系,课程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很好的透彻理解GIS理论,GIS上机实践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学生萌发了退缩的念头,主观能动性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

2 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GIS教学的发展建议

对于非GIS专业的学习者而言,GIS知识入门非常重要,为今后有计划的实践应用打基础。地理教育专业中的GIS课程设置不可或缺。怎样提高地理教育专业学生学习GIS的兴趣和主动性?笔者就GIS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模式、实验室发展等因子进行了探讨。

夜上海论坛 2.1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问卷调查显示,91%的同学都认为GIS课程的开设很有必要。无论对专业建设发展还是对教师素质发展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几乎100%的同学反应教学内容单一、苦涩难懂。如何把晦涩的GIS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是教学改进的目标。为此,笔者首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顺序和精简教学内容。选用教材是黄杏元老师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其对于专科地理教育专业学生而言稍显困难。比如在讲绪论部分时,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接受和理解GIS,可把教学内容分为为什么是GIS;GIS有哪几部分组成;GIS能干什么;如何实现GIS;GIS历史渊源等几部分知识块,这样教学效果比原来要强很多。由于本书涉及很多数据库知识,而学生几乎没有这方面基础,故在讲课时只讲解数据库的个别概念和语法涵义,尤其是在上机操作中要用到的语法。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可以提高课堂效率[6]。例如采用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例来举证GIS的应用。利用谷歌地图等软件来查找阿坝师院位置、路径查询等方式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电子地图开发的功能和价值。结合教师个人工作经历以及科研项目,介绍一些GIS应用案例,GIS系统开发的过程,使学生切实体会到GIS的功能和宏观把握。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式教学,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论坛学习、答疑平台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去完成每周的GIS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夜上海论坛 2.2 更新完善实验室教学条件,建立适宜的实践教学体系

夜上海论坛 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学院的关心支持下,地理专业建立了GIS实验室(机房),以更有助于学生学习了解GIS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提高动手能力。通过这几年对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的持续建设,初步构建了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平台,为地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添加了新的内涵,对地理教育专业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的技能的掌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GIS实验课程的设计方面,强调实验教学紧扣理论教学实践,主要开设的实验项目如下。

2.3 调整课程学习评价标准

以《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为例,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特点设定合理的课程学习评价标准,更好地达到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学生GIS理论基础薄弱,相关基础课程,如数据库技术、C语言等课程开设少的实际,本门课程制定了以淡化理论算法,强化上机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为内涵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将期末上机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定为60%,平时学习成绩(包含考勤、上课表现、期中理论知识测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定为40%。其中理论知识测验除了检验学过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之外,还设计了上机案例操作分析等知识点。这样学生既了解了GIS相关理论也学到了一些GIS软件的操作技能。

夜上海论坛 2.4 与企业合办合建GIS实验室

夜上海论坛 在未来几年的本科教学中,计划在大二下学期分两个侧重方向:一个侧重于师范教育;一个侧重于技术应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企业(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多层次的实用性GIS人才,积极争取与全国知名的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武大吉奥GIS实验室”,借力武大吉奥的MAPGIS软件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持建设实验室建设。通过实验室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二次开发能力,逐步完善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服务、就业、职业提升、到产业促进的循环发展,并为争取地方科研项目打下坚实基础。为保障GIS实验室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学院将充分利用武大吉奥公司提供的系列技术服务支持。此外,派师生到武大吉奥参加吉奥之星系列软件的使用和二次开发培训;安排教师承接有类似应用项目,协助指导项目开发实施;每学年择优安排2~3名优秀学生到武大吉奥公司实习,以便接触实际的社会工作环境,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完成学校到企业的过渡。

2.5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加大师资建设投入,成立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积极创造教师的学习交流机会,不断扩充老师的专业视野和技能,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根据教育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科研。鉴于GIS实践性很强特点,教学中要做到“四懂三会”(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基本故障),且要有较强的责任心,积极参与到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实验室硬件设备与“软件”管理及使用相配套。借助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战略建设机遇,坚持课题研究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策略,利用实验室科研条件研究该走廊的自然灾害防治、长江上游植被变迁历史地理、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地理建设等方面等科研内容,带动师生科研教学的更好开展,并为这一地区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服务地方经济,把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

3 小结

GIS科学在现代地理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应用、实践价值,在用型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开设GIS相关课程对于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学生非常重要。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常态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将在坚持做好地理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色教育的同时,加大前沿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更好地承载四川民族地区教师培养培训、地区发展等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1-28.

[2]张加龙.林业院校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IS教学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4,31(3):60~65.

[3]邬伦,刘瑜,毛善君.GIS专业本科教学探讨――北京大学教学实例[J].地理信息世界,2004,2(2):27~30.

[4]陈优良,王兆茹,邹凤琼.以需求为导向的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地理空间信息,2010,8(3):141~143.

第9篇

夜上海论坛 一、专业基本情况

夜上海论坛 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建于2002年,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学校相对年轻的特色专业。该专业隶属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所在学院具有4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整体来看,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较强;而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学科实力较弱。旅游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旅游教学示范点”,2013年立项了湖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2014年立项为湖南省优质资源共享专业,同年被确定为学校首批5个转型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每年招生80人左右,在籍学生300余人,已经培养毕业生近900人。

二、应用方向引领的专业转型实践

为了有效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的“能够就业、不愿就业”或“就业率高、满意率低”等问题,从2013年起,本专业开始实施应用方向引领的专业转型实践。首先,精心选择应用型方向引领专业转型。第一期(2013-2017)以开设规划策划方向作为试点。一是规划策划能力是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管理中应用最广的核心技能,除了旅游规划行业外,能够全面运用到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中;二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组合,能在学科层次上保证此专业方向做强、做特。第二期(2018-2022)拟开设智慧旅游方向作为拓展。一是因为互联网、物联网已广泛应用到现代旅游开发与管理中,行业发展需要大量相关技术人才;二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本专业方向的发展。其次,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保障专业转型。为促进规划策划的方向发展,学院与杭州东方文化园旅业集团、桃花源古镇有限公司、乌云界生态园、常德市文化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柳叶湖管委会、常德市中国旅行社以及常德市天际喜来登大酒店等单位和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在原来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双方合作已经拓展到师资互聘、资源共享、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指导、科研互助等方面。目前,为了保障智慧旅游方向的开设,学院已经与同程旅游网、南方测绘等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的协议。第三,深化教学改革支撑专业转型。一是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了方向课程模块。已开设的规划策划方向有旅游规划策划原理、旅游规划策划案例分析、规划策划制图、旅游形象设计、旅游文化学以及旅游商品设计等课程。筹划中的智慧旅游方向将开设地理信息与遥感应用、景区智慧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页制作和APP设计等课程。二是对方向模块课程实施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改革,将行业和企业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转型成研究式教学的选题和案例;目前规划策划方向70%以上的课程已经按这种模式组织教学。三是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二年级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全员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发放基本技能合格证;大学三四年级分方向对相关核心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通过后发放核心技能合格证。在实习过程中强调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和实训,为了让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具备在管理和技术岗位实训实习的经历,学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为主成立了创新创业实体——不单旅游工作室。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在不单旅游工作室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内容包括旅行社管理和规划策划。其中,规划策划的实习内容包括实习学生自己设计线路产品、自己组织营销,也包括为周边的景区策划规划旅游活动、旅游项目等。第一期2013级学生的规划策划项目以模拟式的项目为主;第二期2014级的学生实习时已经承接了不少实际的规划策划项目。第四,强化应用型研究促进转业转型。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实力较弱,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了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和专业深度转型。为解决这一矛盾,本专业一是根据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构建应用研究的选题库,二是对有前景和基础的先期研究进行扶持和资助,三是将相关选题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小组研究的选题,四是将这些选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

夜上海论坛 三、取得的成效

夜上海论坛 首先,形成了突出学生技能培养轴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设了一大批功能明确能深度合作的校企校地合作基地。二是形成了一批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中80%的属于“双师型”教师。三是构建了分层次培训和考核专业技能的体制机制。四是组建了不单旅游工作室,完美地解决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的难题。其次,学生专业能力增强,学科竞赛水平明显提高。从2014-2017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系列优异的成绩。如2014年第六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分别获得高等院校组英语讲解服务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获得团体一等奖;2014年获得首届湖南省旅游类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三等奖2项;2015年第二届湖南省旅游类专业综合技能竞赛暨“韶湖杯”旅游产品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最佳创意奖”“最受企业关注奖”;2016年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互联网+旅游”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三等奖;2016年第八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竞赛中获高等院校组普通话讲解服务一等奖和三等奖,同时获得了高等院校组团体一等奖。2017年第四届湖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包括第一名),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三,管理和技术岗位就业学生增多,就业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规划策划方向的开设和扎实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有了明显提高,求职时也能拿出证明其实力的材料,所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就业层次提高,就业满意度也明显提高。2016届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管理或技术岗位就业的比例明显提高,很多学生正式毕业之前就被知名的旅游企业录用在管理和技术岗位。首届旅游管理管理专业规划策划方向共有学生21名,通过在不单工作室的实习实训,管理能力和核心技能明显提高,大部分同学已经在相关企业找到了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首先,核心技能的师资缺乏是深度转型的短板。旅游管理专业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进一步做出特色,最大的瓶颈是核心技能的师资缺乏。其次,教学改革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的完善是当务之急。专业转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应该是多部门的联合行动。教学部门提出了教学转型方案应该与科研部门的应用型科研转型配套;教学口提出的教学改革计划应该与督评口的教学评价挂钩。如果相关配套不完善,就会极大地挫伤认认真真从事教学改革的老师的积极性。第三,管理或核心技能实训、实习基地不足是转型的软肋。对于旅游企业来讲,大批量地安排学生进行服务岗位的实习很容易;而大批量安排管理和技术岗位的实习却不现实;特别酒店管理方向来讲更是这样。这种情况下,①转型院系在谈实习合作协议时,应以服务岗位实习为筹码,重点提出管理或技术岗位实习的要求;②根据应用方向和相应的管理和技术岗位的要求,建设更多针对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实训的基地;③应让学生在实施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实习之前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素质。当然,建立以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为目的的旅游实体是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但学校和学院必须出台相应的支持和配套政策。第四,应用型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本专业专任教师承担了一系列相关旅游产业的横向项目,但总体来讲,应用研究的水平不高,还远没有达到有效支撑和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目的。比如,在旅游文化挖掘、旅游企业管理、导游和讲解词创作方面,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直接制约了校企校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专业深度转型的进程。

第10篇

夜上海论坛 摘要:随着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我院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但毕业生就业一年难过一年,以分析该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为何该专业学生就业难就业面狭窄的原因,并提出如何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拓展毕业生就业视野、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促进该专业长足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毕业生就业;分析

夜上海论坛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后正式批准的地理学下设的理科专业(编号07070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近20年专业名称调整最为频繁的专业之一。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本科专业设置仍沿用在学科下设置专业。在理学门类的地理科学类依据学科门类分别设立了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四个本科专业[2]。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需求的变化,使得新兴行业、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传统行业、过剩或落后产能行业人才供过于求。再者中国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过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生数量速增,使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人数需求之间产生阶段性不匹配,使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3]。在此时代背景下,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阵地,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反馈故乡建设家园,就业选择面窄,就业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夜上海论坛 笔者所在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近年来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国土、规划、环评、测绘和房地产等领域,面向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共计222人,其中148人在当年8月31日前确定了就业岗位,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66.67%,46人确定了升学去向,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20.72,28人未就业,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12.61%。

夜上海论坛 统计2010-2014年就业的毕业生当中,在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工作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3%、12%、75% ,其中,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毕业生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局、环境保护局、乡镇政府及其社区等公共管理机构。就业于这些行政管理部门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与专业相关的人数占84%,与专业不相关的人数占16%。

夜上海论坛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规划设计院、资源勘察机构、城市管理、教育管理、其他类型机构,详细分布情况分别为:11%、22%、22%、28%、17%。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建设项目管理类、房地产开发与咨询类、国土咨询规划类、资源环境及评价类、地理信息技术类和其他类企业,详细情况分别占比为:9%、7%、14%、14%、14%、42 %。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学科方向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如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学等专业。据笔者调查,考研的同学大多有意向进入科研、教育机构等对学历要求较高的单位。

在就业地域分布来看,大多毕业生主要选择生源地就业,因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湖北恩施,生源地主要为湖北省内,毕业生也大多选择在湖北省内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去向趋势分析

根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人数情况,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到行政管理机构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去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去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此变化趋势与近年来城乡规划学科和地理学本科专业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变化相吻合。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也以行政和事业单位领域向现代企业领域进行转变。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该专业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数的58%,就业于其他企业的占42%。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在企业中大多从事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如土地规划、调查、整治、地籍调查;房地产评估、经纪;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类应用软件开发;测绘地理信息、地质勘察等。很多毕业生就业企业大多同时具有多种资质,行业间融合趋势明显,这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综合性进一步提高了要求。

夜上海论坛 三、紧跟社会需求,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

夜上海论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更多的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职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或不能依据就业市场形势变化多元化选择就业方向,过分追求高薪资,创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淡薄,就业的去向还具有很大局限性,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宽,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逐步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就业观基础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该专业就业工作体制改革创新:

1、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体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修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趋势和时代需要。

夜上海论坛 2、建立该专业较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专业老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全员指导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局面,让学生得到贴近化服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化解学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矛盾。

夜上海论坛 3、激发学生创业潜力,拓展就业思路和范围。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约为1%[4],跟其他国家相比均很低,提升潜力很大。在我国实施新一轮创业引领计划的背景下,通过各项政策扶持该专业毕业生成功创业。

4、利用校友资源,对每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通过一系列对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对重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工作,可以与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巩固就业市场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拓展。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友回校举办讲座、交流会等,使该专业发展就业工作获得长足发展。(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兰霞,赵喜江,王蕾,李巍,胡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面向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2).

第11篇

因事业发展需要,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现面向符合相关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开展专场招聘工作,具体如下:

一、招聘范围和应聘基本条件

1、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毕业的初次就业的国(境)外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中国籍留学人员,且在报到时能够取得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学位)。

夜上海论坛 2、应聘市分公司本部的须具备英语国家四级425分及以上,或新托福(TOFEL-iBT)75分及以上,或雅思(IELTS)5.5分及以上成绩;应聘省直单位的须具备英语国家六级425分及以上,或新托福(TOFEL-iBT)85分及以上,或雅思(IELTS)6.5分及以上成绩。

夜上海论坛 3、需具备非OFFICE的计算机二级及以上证书(计算机专业可不提供),最晚须在报到前提供。

夜上海论坛 二、招聘岗位及专业要求 岗位名称 岗位职责 应聘专业要求  技术研发与IT类 负责移动互联网产品、物联网产品、信息应用产品、软件产品等的技术研发工作。    负责企业各类IT支撑系统的维护优化、技术支撑,参与大数据分析与运营等工作。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数学类、物理学类专业;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维护与服务支撑类 承担下列工作中的部分内容:负责各类电信业务平台、网络系统的工程建设、监控、维护优化、技术支撑等工作,参与智能管道建设与维护以及网络安全、4G/5G技术研究等工作。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能源动力类、自动化类、数学类、物理学类专业;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夜上海论坛 招聘岗位包括省公司直属单位(含专业子公司)、市分公司本部的部分岗位,具体信息详见招聘平台(zhaopin.telecomjs.com)。应聘者需同时满足应聘基本条件和招聘岗位专业要求方可报名。

夜上海论坛 三、招聘流程

(一)招聘报名

夜上海论坛 自公告之日起至2018年1月19日,应聘毕业生通过招聘平台填写个人简历并申请应聘岗位。每位应聘者只能应聘1个岗位。

(二)笔面试

1.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将于2018年1月下旬组织在线笔试和远程面试。

2.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将于2018年2月上旬在南京组织第二轮面试,并同步进行体检。应聘者需携带身份证、学生证(在读学历阶段)、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成绩单(本硕阶段)、学历学位证书(本科阶段)、获奖证书、认证资格证书等原件参加面试。

(三)拟录用人选

夜上海论坛 录用名单将在二面、体检均通过的人员中,综合面试情况确定。

夜上海论坛 四、聘用待遇与培养

应届大学毕业生报到后,可享受如下待遇:

(一)中国电信正式人员编制

应届毕业生报到后,与用人单位(招聘单位)签订3年的劳动合同。

(二)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

1.应届毕业生入职后,参与“雏鹰计划”定制化培养,根据岗位价值、工作业绩,将享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2.除享有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外,还可享受企业年金等多样化福利。

夜上海论坛 (三)完善合理的津贴补贴

1.异地应届毕业生入职后的前三年可享受用人单位提供的免费宿舍或市场标准的租房补贴。

夜上海论坛 2.通过单位食堂等形式解决新入职应届毕业生就餐问题。

(四)科学的双通道职业发展

结合员工能力及特点,设计专业和管理双通道的职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实施“雏鹰计划”、“优培计划”、“JS100”等针对新进员工的定制化培养项目,员工可根据个人兴趣、能力特长等选择职业发展方向,企业将进行针对性培养。

夜上海论坛 享受公司系统化的职业发展培训,依托企业大学和市、县两级培训基地,实施课堂培训、在线学习、行动学习、跨界交流、实战体验、导师制等多元化的学习发展体系。

夜上海论坛 (五)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共享开放平等、创新分享、张弛有序、和谐宽松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

五、注意事项

夜上海论坛 (一)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统一采取网上报名,不接受纸质简历,应聘者需对个人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如与事实不符,我公司有权取消其录用资格。

(二)为保证及时收到考试相关信息、通知,应聘者须保持通讯畅通,如应聘者电话、手机号码发生变更,请及时登录招聘平台予以更新。

夜上海论坛 (三)中国电信江苏公司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前培训,任何针对我公司招聘笔试和面试的辅导班、考试教材、复习资料,均与我公司无关。

夜上海论坛 (四)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不收取报名费、中介费、手续费、资料费等任何费用。

第12篇

从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到神奇的东非大裂谷,从南极洲的冰雪世界到非洲的热带雨林,从富士山下的湖光山色到撒哈拉的沙漠奇景,从繁星点点的苍茫穹庐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地理之美跨越时空,无处不在,无所不有。

夜上海论坛 近现代以来,随着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自然地理现象的研究,而是逐步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征。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纷纷涌现,如环境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其科学价值也越来越高。可以说,随着经济开发以及环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学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蕴,这门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学科正日益受到关注。下面小编就像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地理科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专业吧!

夜上海论坛 地理科学的“古老”与“现代”

夜上海论坛 地理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古希腊开始便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先后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地理科学又是一门跨界学科,是连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而是通过各分支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地貌学是地理学与地质学之间的桥梁;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桥梁等。

地理科学主要对地表形态、地质等地理特征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其本科方向主要包括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等专业。按性质和侧重点不同,可将它们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种。前者侧重理论,如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后者则更注重实用性,需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夜上海论坛 地理学因其与人类生存繁衍间密切的关联度,使得它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指导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地理学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如高速铁路的修建需要沿途的详细地形、地质资料;西气东输,途经十多个省份,每个省如何合理地修建输气管道,还有西电东送、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等,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参与。

夜上海论坛 仙逝不久的钱学森院士把地理科学列为世界现代十个科学技术大部门之一。他特别强调:地理学对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就一定要在中国发展地理科学。因此一直得到国家大力支持的地理科学类专业,无论是从科研还是就业的角度来看,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是被广泛看好的专业之一。

专业概览

夜上海论坛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找到一把“尚方宝剑”作为攻下它的利器。学习地理科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地理学各专业都需要比较多地用到数理统计和计算机知识,因此至少得具备这两方面的扎实基础;由于学习中需要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尤其对于应用型方向的学生,一定的挑战意识、冒险精神和动手能力必不可少;获得数据以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以建模、分析、得出结论,所以肯于钻研、勤于思考的精神亦很必要。

夜上海论坛 地理科学专业:不只是地理教育的后备军

以理论功底见长的地理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地表资源环境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领域。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能较熟练运用遥感、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因此,该专业毕业生不仅是地理、环境教育的后备力量,还可到国家各级科研单位、生产机构中进行生产与科研工作。其薪资1 000~3 000元不等。

夜上海论坛 可能有同学会疑惑:地理科学到底属于文科还是理科呢?不同于中学地理课程,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归属理科,但不少学校招生时文理兼收。学习地理不仅是地理位置、地理名词的机械记忆,更需要定量与定性的深入研究。特别是现代地理科学,它突破了知识理论的学习,如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拓了地理科学的应用技术领域。

【特别提醒】:1. 鉴于地理科学的文理交叉性,且偏重于理科,欲报考此专业的同学注意哦,首先要注重打好数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2. 地理科学专业建立在大量研究性工作基础之上,因此不仅要有扎实的数理统计功底,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学领域的管理者

夜上海论坛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地理、资源、环境、规划、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综合交叉应用的专业,本科阶段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作为新兴专业,它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联系起来,预示着其很好的发展和就业前景。以培养高级复合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此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相关科研机构、学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环保等行业从事相关规划、管理工作。其薪资从1 000~2 500元不等。

夜上海论坛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不同的院校,此专业可能属于不同的院系:有的归属地理科学学院,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有的则归属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不等同于城市规划专业,切勿将二者混为一谈。它与建筑学背景的城市设计相差甚远,属于应用地理科学范畴,为城市规划局、城市建委、环保等部门培养管理型人才。其研究重点也不在于城市的规划布局,而是以更大区域内的资源为主,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树木资源等。

【特别提醒】:1. 考虑事情细致周全,统筹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注意啦,可以考虑报考该专业;2. 该专业是各个院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中的热门,录取分数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考分并不占优势的同学还需谨慎选择。

夜上海论坛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空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是地理科学、空间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的交叉边缘学科。它建立在地理学基础之上,集计算机、遥感、测绘、地图学等技术于一体,研究空间信息的定位、定量和分布,并进行可视化表达、空间和动态的分析处理等。当前该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国土整治与规划,水利、电力、电信网络监控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市政工程以及数字城市、数字区域的建设等方面,是目前计算机应用领域与信息产业中最具有活力、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

GIS专业侧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地理信息问题的能力,而非仅是地理科学本身。身兼扎实的计算机基础、GIS开发与设计技能及初步的研究和管理能力,GIS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为广泛的就业范围,可以在城市建设、国土规划、市政建设、土地勘测、测绘等单位找到发挥自己专业技能的空间,当然也包括各类高新技术公司。其薪资从1 200~5 000元不等。

【特别提醒】:1. 该专业对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对于那些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又同时热爱地理的考生,GIS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2. GIS的交叉性和复杂性,使得本科阶段的学习一般只实现了“广”却未达到“精”,毕业生80%以上选择继续读研。所以,倘若想对GIS有更深入的研究,要做好读研的准备哦。

地质学专业:探索地球的前世今生

夜上海论坛 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晶莹剔透的水晶、光彩夺目的宝石,以及生物的起源,你能把它们联系到一块吗?地质学,这门研究地球及其演变规律的自然学科,会告诉你它们的内在联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等重大经济及社会问题都是其重要应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该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除了掌握系统的地质学基本知识及技能之外,还具备从事环境地质和环境保护实际工作、研究工作的能力。毕业去向主要有地质勘探员、工程技术人员、公务员、高校教师、珠宝鉴定员等。该专业从业的薪资从1 000~5 000元不等。

同属地学分支的地质学和地理学,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二者研究的内容却大有不同。前者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而后者则侧重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研究。在招生上,地质学只招收理科学生,而地理学多为文理兼收。

【特别提示】:1. 野外工作是进行地质研究的基础,因此欲报考此专业的同学注意咯,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必不可少;2. 由于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有志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可将重点集中在环境方向。

院校推荐

夜上海论坛 随着地理学科的发展,开设地理科学类专业的高校队伍也逐渐壮大,现全国已发展至百余所。综合来看,地理科学类专业主要集中在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前者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实力最强;后者以培养中等学校地理师资为主,同时培养科研人员与生产人员,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为代表。下面针对地理科学类的不同专业,来个高校“地理实力”大较量:

地理科学专业

夜上海论坛 设置该专业的综合院校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为代表,其中南京大学擅长海洋地理,中山大学擅长人文地理中的旅游管理方面,兰州大学则在自然地理中的冰川、冻土、沙漠地理方面实力较强。师范类院校则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它由地理系发展而来,下设地理教育、土地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夜上海论坛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夜上海论坛 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以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类院校和农林类院校为主,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实力最强。针对南京高校而言,南京大学着重于房地产的开发经营和城市规划设计,南京农业大学设有“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全国唯一博士授予点。

【推荐院校】: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在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百余所大学中,其学科背景不尽相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以地理学为背景;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以测绘专业为背景。其中拥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有武汉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其中又以武汉大学实力最为雄厚。

夜上海论坛 【推荐院校】: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的教育部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一共有四家,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其中中国地质大学见长于地球化学及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北京大学擅长于构造地质学;南京大学侧重于矿物学、岩石学及矿床学;西北大学则注重于古生物学和构造地质学。

第13篇

夜上海论坛 摘 要:本文在分析我国GIS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GIS教育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GIS实践平台的重要性和GIS。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创新 人才培养 GIS 实践

一、我国对GIS人才需求现状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发展迅速,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如资源调查、国土管理、灾害预测、环境评估、城市管理和建设、邮电通讯、智能交通运输、军事、公安、公共设施管理、农业、森林、统计、商业、金融等。

夜上海论坛 但是,我国的GIS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标准规范不齐全,GIS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数据标准化工作有待完善,导致数据不能很好地共享,数据更新慢; GIS应用的服务性企事业缺少,有效的GIS产业社会支撑体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IS软件品牌较少,国际竞争力不足,GIS行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薄弱等。

其中,对GIS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GIS企业对GIS毕业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多数GIS企业缺少高水平的工程设计与管理人才,导致GIS项目不能成功实施。第二,学生在校期间实践环节较少或内容设置不当,实践能力普遍有待提高,很多毕业生编程能力较差,不能够规范使用对编程语言,工作初期独立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有难度,公司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精力进行培训。第三,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按照给定的任务一步步完成计划书的内容,无法自己去独立思考完成任务。另外,我国高校培养的GlS人才缺乏国际竞争力,缺乏将GIS企业做大做强的创新能力。

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形势对我国GIS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GIS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和简单的GIS应用,而要为我国GIS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实践人才。

二、GIS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GIS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查可以看出我国GIS专业的教育和企业的需求并没有实现很好的接轨,由此反映出我国高校的GIS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第一,GIS人才培养方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GIS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国内GIS专业设置一般较为单一,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的工作目标和社会需求,如GIS开发、针对不同领域的GIS桌面平台应用、GIS制图、数据处理等,尤其缺乏既具有工程实践又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扩大GIS专业招生规模,注重GIS 人才的总量,但GIS人才的质量和人才结构往往被忽略。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GIS专科、本科或研究生专业,但是不同院校的GIS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软硬件设施和培养目标差别很大,很多院校培养的GIS人才能力欠缺。

第三,对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时长相比理论课程较少,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企业和市场上的需求有一定差距。

第四,本科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不够。在我国各高校的GIS教育的培养方案中,通常都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规定。

夜上海论坛 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对GIS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夜上海论坛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点。深化GIS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案中的实验、实习或课程设计环节、专业竞赛和各年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高校不仅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剖析GIS专业现有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以创新能力训练为核心的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对GIS专业教学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夜上海论坛 第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被动学习就可以变为有目的的探索式主动学习;有利于促进理论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夜上海论坛 第三,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接触专业最前沿的内容,同时又能了解一个GlS项目从设计、研发到应用的全过程,特别是在设计和研发时不仅仅单纯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考虑项目成本、软件销售、售后服务等多种因素,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第四,GIS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夜上海论坛 四、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夜上海论坛 第一,GIS产业是一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的创新是GIS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GIS软件技术创新重要的是GIS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吸收信息科学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吸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编程人才加入到GIS产业技术队伍中,加速培养兼具地理科学、遥感、测绘科学、土地、林业等与GIS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和相关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技能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

夜上海论坛 第二,为满足不同的GIS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的需要,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GIS专业教育计划。一方面要培养擅长GIS开发和制图技术的专业型人才,也要注重培养GIS专业毕业生具有测绘、地理信息等方面的政策、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既要注重硕士、博士等研究型高端GIS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本科、专科等应用型中低端人才的培养。

第三,各高校GIS专业应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学科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在此基础上设置该校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例如,研究性大学侧重在GIS理论知识的突破和新技术的研发,非研究性大学侧重在基于系统的GIS理论知识教学上,培养学生GIS开发和应用能力,而专科学校则可以侧重GIS应用技能的锻炼,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并降低其深度。可以设置导师,引导GIS专业的学生在不同的学期重点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技能,减小学生的盲目性,可以在入学初由专业负责人进行专业介绍,告诉学生该专业的师资情况、国内外发展现状、应用情况、就业方向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夜上海论坛 第四,GIS专业应特别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改进原来“课堂理论+上机手把手引导操作”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将GIS创新实践活动在横向上分为应用类和开发类两个方向,在纵向上分为基础上级试验(课程中包含的上级学时)、综合实践(集中的实习或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校企联合培养、各类GIS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教师科研等)三层,所有的创新项目或竞赛在这两个大方向下进一步分类分层,进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创新实践平台体系。

参考文献:

[1]邹艳红,陈东锋,刘兴权.GIS创新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

夜上海论坛 [2]黄解军,袁艳斌,詹云军.高校GIS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8).

第14篇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GIS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同时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学科发展和拓展应用领域的基础。对一个GIS本科生的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能够开发简单的GIS应用模块,能够掌握二种以上的常见GIS软件,并至少具有一种二次开发的能力,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实用GIS工程项目的开发。由此可见,GIS专业学生能力除一般大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之外,更要突显以下七个方面的能力:专业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GIS软件使用与数据采集处理能力、空间数据建模与分析能力、GIS工程建设能力、GIS二次开发设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GIS科研与创新能力等。基于这七方面的能力,可以构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能力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个二级指标,总共分为21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夜上海论坛 2GIS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途径

夜上海论坛 学生能力培养应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以努力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GIS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应该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团队建设、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合理的考核方法、鼓励参加竞赛活动、本科生导师制等十个途径进行实施。2.1合理的GIS课程体系设置GIS课程体系设置决定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既要满足GIS专业理论基础与基本技能的需要,同时应体现各学校专业服务领域的特点。有关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王永兴教授对我国部分高校GIS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黄杏元、盛业华、钱乐祥教授等对GIS课程体系进行过研究,提出了GIS课程的基本框架[4-7]。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可将GIS专业课程分为数理基础、测绘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GIS与RS共5大块。由于各学校开设GIS专业所依托的学科不同,学生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各块之间的比例关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以测绘学为依托的GIS专业,测绘学课程比例会高些;而依托计算机科学的GIS专业则会侧重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一般而言,突出专业特色的课程可以放在选修课中[8]。为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实践锻炼、提高动手能力,并使准就业工作尽可能前移,采取“3+1”培养模式来编写教学计划,即前三年为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验(实习)课学习时间,后一年主要是从事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这样学生有连续较长的时间从事实际生产锻炼。此外还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GIS专业课程知识结构合理分布(比例);二是应根据各课程知识点和先导课程知识要求合理安排各专业课程的前后顺序;三是在实践性课程(含教学实习)安排方面,做到四年不断线,目的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到循序渐进发展和提升。2.2注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学团队建设是培养合格专业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年纪较大的教师应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梳理、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撰写高质量的教材和教研成果,青年教师则应突出实践教学,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要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国外访问进修,参与国内GIS软件企业组织GIS软件操作开发与工程应用的培训,或中国GIS行业协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暑期青年教师培训。笔者所在的东华理工大学GIS专业有13位教师,其中有4位具有国外的工作或学习经历,3位教师参加过GIS软件企业培训,4位教师参加了暑期青年教师培训,两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获奖。学校GIS专业于2010年申报成功“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3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应贯穿每个教学环节合格的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成才。道德品质的培养是要培养具有敬业、团结、诚信等品质的人才,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求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特点,把道德品质教育贯穿到每个教学环节,以良好的事例积极引导学生。例如空间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应该教育学生遵循共建共享、创新开发、热忱服务的道德准则。此外,教师应加强自身品德素质的修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学校及学院也要营造一个开拓、创新、诚信、团结的学习与学术氛围,例如,每年的9月15号是SuperMAPGIS软件公司发起的“GIS日”,学院可以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增加GIS专业意识和自豪感;经常请GIS公司与企业的领导和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2.4建设好课间与教学实习基地GIS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主要包括GIS软件的使用、二次开发、GIS应用与工程设计、航测与遥感图象处理软件和数据采集软件的使用等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需要建立相关的GIS实验室,并购置一些国内外常用的与GIS专业密切相关的(GIS)软件和相应的硬件设备,如ArcGIS,Super-MAP,ERDAS等。为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校要与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单位或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并采取联合办学或互惠互利的方式建立教学实习基地。这样学校解决了教学实习的问题,生产单位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从事空间数据的录入甚至应用模块的开发等工作,还可与高校教师联合共同完成某些GIS工程任务。这样的单位有省市级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心、国土规划局、城市建设部门以及研究院所等。2.5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培养企业人才的模式。目前,从事地理信息和测绘的单位有比较齐全的设备,生产任务比较多,缺少人手,尤其是近年国家和地方都在进行数字城市建设、天地图建设以及三权发证等大型工程项目,各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需要大量的地理信息专业的人才,希望本科生到自己单位实习以弥补人才短缺,这一形势可以促成高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对GIS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如GIS软件公司、从事测绘与地理信息的科研院所,高校可以采取与他们共建联合实验室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仅计成本价的GIS应用软件,为高校进行GIS技术师资培训。另一方面高校在使用GIS软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用户需求,为企业GIS软件推广使用做贡献。2.6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根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总体目标和课程体系规划GIS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为实践性课程制定实纲、编制实习能力指标体系和相应的实习指导,以便让学生在刚开始上某门课时就知道自己学完该门课后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觉性。一门课程的实验实习内容应和专业应用知识紧密结合。例如开设数据结构课程时,应让学生对TIN的数据组织、网络分析等与GIS空间数据组织和空间分析相关的内容进行实习和编程。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尽可能地结合生产任务或科研项目进行,采取上文提到的“3+1”教学模式,可以增加毕业实习与设计的时间,使学生达到有效锻炼的目的。2.7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GIS是构建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大多数课程的教学内容很适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组织与教学,因此,GIS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和网络课件。目前,Internet网上有关GIS教育的网址已有不少,互联网上的GIS教育为学生在校期间尤其是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国际互连网上国际学术组织、大学和著名GIS软件生产厂商创办的丰富的GIS领域的免费远程教育资源,使学生能更形象、快捷、多渠道、多方面接受专业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应将国际互联网上比较典型的GIS网站告诉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到网上查找GIS资源。2.8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为克服高分低能现象,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应结合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例如笔试、口试、作业、论文、实习报告(成果)、动手能力考试等。一般来讲,对基础理论课程可以采用笔试+作业的方法;对专业课程采用笔试+作业或论文的形式;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用实习报告(成果)+口试或动手能力考试的方法;对选修课程可以采用课程论文的考核方法。动手能力考试可以敦促学生自觉地完成每个实习环节,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9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老师的生产科研活动和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9,10]。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际生产项目,广泛开展学生科研活动,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早培养科研能力,如参加大学生挑战杯一类的比赛活动、让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等。学校测绘学院专业教师的生产项目,如地图数字化、GIS数据建库前的数据整理、GIS工程应用项目的开发等都可以让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学生老师双赢,效果很好。目前GIS专业学生可以参加的各类竞赛活动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测绘科技创新论文大赛、全国大学生测绘仪器操作大赛、各大型GIS软件公司等行业或单位举办的全国大学生GIS软件操作与开发大赛,以及校级创新基金活动。2.10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就为每位学生指定一位专业导师,根据每届招收学生的多少每个导师一般指导5至10名学生,而多个研究方向相近的导师又可以组成一个导师组或教学团队,导师组内部实行以老带新。学生从大一到最后毕业实习与设计均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对于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业导师,导师可以安排研究生对本科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GIS行业软件使用与操作培训,本科生也可以帮研究生做一些基础性的资料整理工作。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专业老师接触,有利于学生消除专业困惑,有机会参加导师的项目,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3结束语

第15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高校 GIS教育 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15-03

一、引言

夜上海论坛 自1991年联合国亚太环境规划署视察并援助安徽GIS技术项目以来,安徽GIS产业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全省各行业GIS技术应用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GIS产业的发展纳入《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GIS产业已初具规模,市场需求旺盛并快速发展,使得我省乃至全国对GIS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夜上海论坛 为全面掌握安徽省GIS教育现状,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组织调查了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教育科研网、中国教育在线及各高校招生就业等网站进行综合调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安徽省高校GIS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社会需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安徽GIS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二、安徽省高校GIS教育现状

夜上海论坛 (一)GIS专业设置现状

截至2012年底,宿州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已系统开展了GIS相关专科教育;已设置并招收GIS专业本科生的有滁州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大学、池州学院和铜陵学院等9所高校。

夜上海论坛 其中,滁州学院GIS本科专业2009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安徽师范大学GIS本科专业设立“安徽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省级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拥有培养GIS专业人才的硕士点,全省没有GIS专业的博士点,但部分院校已陆续开展GIS相关专业的博士培养工作。

夜上海论坛 (二)GIS本科专业发展

夜上海论坛 因为针对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培养方案与本科生差别较大,与生源专业、导师研究方向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化等特点,且安徽省GIS专业硕士点较少,招生时间不长,招生人数不多,因此安徽省高校GIS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生的培养上。

自2001年合肥工业大学开设GIS本科专业以来,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开设GIS本科专业,随着各学校师资力量的壮大和软硬件的加强,招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全省高校面向全国每年新招GIS本科专业学生由2001年的30余人增加到2012年的600余人,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GIS专业人才。以下将分析安徽省已完成四年度GIS本科教育的6所高校GIS教学情况。

夜上海论坛 (三) GIS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构成

合理的课程设置,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是GIS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据调研,GIS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或所在高校指定的必修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计算机基础类、语言类、人文社会科学类、经济管理类、体育艺术类等。

夜上海论坛 (2)公共选修课:由各高校统一安排,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选取学习的课程,它有利于扩展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构建更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3)专业基础课:指与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是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主要包括测绘类、计算机类、地理类、其他类等。

夜上海论坛 (4)专业选修课:指学生根据专业的培养要求与自己的学习方向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有利于拓宽专业知识面与应用技能,并为发展特定方向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5)实践及其他: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军训、公益劳动等。

2.课程设置及学时划分

夜上海论坛 GIS是多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的,因此地理类、计算机类、测绘类和GIS类的课程组成了GIS专业课程的基础。各校总学分设置相差不大,但在课程构成上各有侧重。在偏工科为主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院校中,应用性较强,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在总学分的比重较大,均在30%以上,其中安徽理工大学公共基础课比重最大为39.5%。而偏理学的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更侧重地理类、计算机科学类及GIS类课程的教学,专业基础课在总学分中的比重较大,均在35%以上,其中安徽师范大学比重最大为51.2%。公共选修课各校学分设置基本类似,比重差别不大。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滁州学院和合肥工业大学专业选修课比重较大,均在13%以上,体现了对学生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的重视与培养。

3.实验与实践环节设置

GIS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也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仅靠课程是远远达不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还要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设置丰富的实践类课程。通过几所高校调研,我省GIS本科生实践课内容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等;专业实验课教学;创新实验和素质拓展;生产单位实践及毕业实习、论文设计。

夜上海论坛 目前6所高校已建立GIS专业实验室,基本满足学生上机实践的需要,其中安徽师范大学实验室数量最多,面积较大,安徽理工大学GPS等相关测绘硬件设备最多。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学、地图制图、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实习都涉及专业软件,专业软件平台主要有ArcGIS、SuperMapGIS、MapGIS、Mapinfo等GIS软件,ERDAS、ENVI等遥感软件,南方CASS等数字测图软件。

(四)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科学规范的教学过程的首要保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整个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术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必须保持合理。根据2010年底各高校反馈数据,6所高校GIS本科专业师资力量,博士学历42人,硕士学历55人,本科学历3人;助教9人,讲师56人,副教授24人,教授11人,学术带头人6人,集中于硕士学历,讲师职称。教师人数滁州学院最多,安徽理工大学次之,安徽建筑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最少。专业结构对比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偏GIS,安徽师范大学和滁州学院偏地理,安徽理工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偏测绘。从教师年龄结构来看,各高校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较大。

三、安徽省GIS产业人才需求

安徽省GIS产业应用范围从最初的土地规划、资源管理、水利防汛扩展到了几乎所有与空间信息相关的各行业,根据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2009年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其公司ARCGIS产品2005年-2009年在安徽的销售量分别是2004年的3.9倍、5.7倍、14.7倍、19.3倍和22.4倍。ARCGIS作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GIS平台产品,其在安徽省的销售增长比例,客观地反映出安徽省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快速增长的态势。GIS多元化应用、快速发展的局面使得我省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我省GIS人才需求进行探讨,以利于各高校完善学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的GIS相关专业人才。

(一)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及高校人才引进

夜上海论坛 省直事业单位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与GIS相关的测绘工程及计算机等专业,学历层次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近两年人才需求量加大。与省直单位相比,各地市对测绘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等GIS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集中于传统的国土、城建、测绘管理、规划、水利等行业,学历层次均要求在本科或硕士,除个别岗位注明适合男性外,其他岗位无性别要求。

目前我省很多高等院校现有GIS专业教师中部分是从其他学科通过短期培训或自学方式转入本专业的,可能存在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实践经验较少的情况,需要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和人才引进来提高学校的整体GIS教学水平和大型科研项目实施能力,这对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根据各高校反馈信息,目前我省各高校均有GIS专业人才引进计划,主要集中于遥感、GIS软件设计、GIS系统开发等研究方向。

(二)企业人才需求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安徽省一批软件企业纷纷涉足GIS领域,对GIS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各企业通过专业人才网站、行业或单位网站、论坛、人才交流会等方式招聘,类型包括程序员、资深开发、测试、技术支持、数据处理、市场、营销、项目经理、高层管理及其他。

夜上海论坛 本文调查了相关企业122个招聘岗位,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并统计性别倾向、学历倾向和注重角度等特点。目前所紧缺的GIS人才工作性质为技术类岗位,程序员(35%)和数据处理人员(24%)是目前最紧缺的,资深开发人员次之,因此技术研发类岗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毕业生需求最多的方向。从性别倾向来看,目前正在招聘的岗位中56%基本不考虑性别差异,但是仍有39%的岗位倾向选择男性,与倾向女性的5%有较大差距。从学历来看,本科生(38%)需求最大,硕士和专科生次之,但是也有相当的岗位不限学历,因为从企业注重的角度中可以看出,未来发展潜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短期内尽快上岗是最重要的,而学生的在校成绩、是否学生干部等不是企业最关注的角度。

夜上海论坛 四、面向需求的GIS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教师队伍和课程设置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由于近几年来我省GIS产业发展较快,GIS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好,很多高校纷纷申请开设GIS专业,但是各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实际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部分院校师资力量不足,GIS专业技术力量有待提高。

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GIS实践性极强,需要通过实践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各高校虽设置了较丰富的实践课体系,但仍然存在着部分毕业生编程基础较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

五、对策与建议

夜上海论坛 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各高校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各高校教学思路、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应顺应社会需求做出新的调整,按照社会各行业的需求来制定GIS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保持原有专业特色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部分高校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并积极采用工程教育(CDIO)理念和教学大纲,将会对GIS专业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应针对现状有选择地引进计算机、地理、GIS、遥感及测绘等专业教师,充实GIS专业教师队伍,提高综合实力,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在职教育,提高GIS专业师资队伍的素质。注意开展教师梯队人才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定期开展核心课程教学观摩或教学经验交流活动,逐步提高核心课程授课教师水平。

加强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和学术创新能力;加强毕业论文的实践性,与学校的科研项目挂钩,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基础软件或应用系统的研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安排到相关3S企业、生产单位及各级地理信息中心进行挂职锻炼,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捍卫,张友静,张行南等.21世纪高校GIS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3,1(4).

[2] 刘明皓,袁正午.GIS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策.计算机教育[J].2006,(10).

夜上海论坛 [3] 周卫.GIS专业的测绘科学技术需求与教学[J].现代测绘,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