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

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93-02

一、 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与网络相辅相成,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为大数据带来了更多数据、信息与资源;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发展为网络提供了更多支撑、服务与应用。大数据是网络的基础,这意味着大数据更多来源于网络,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保障网络安全,使得大数据的利用合法、安全,必将成为高难度的世界课题。

夜上海论坛 目前,大学生依赖网络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娱乐或是购物等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2个小时,相当于每天上网3.75小时,[1]其中学生群体、特别是大学生成为贡献上网时长的主力军。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网络环境进行改善,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可能会造成大学生经济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损害;同时,也对高校管理造成风险。

二、大数据背景夜上海论坛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

夜上海论坛 (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夜上海论坛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中国民航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四所高校共480名在校大学生,内容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高校间开展的网络安全意识程度,方法为网上问卷和实地考察。调查问卷采取选择题的形式,共计十二题,分别调查了大学生上网情况、自身网络安全意识及学校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夜上海论坛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上网情况

夜上海论坛 调查显示有24%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下,36%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为2-5小时,4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为5小时以上,若以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为基准,那么在校大学生有一半以上超过了每日上网的平均时间,说明在当代大数据背景下,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网络通讯设备的普及,可以很便捷地使用网络,大量的上网时长可能加大网络安全方面的隐患,还造成网络成瘾等一系列问题。调查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购物、游戏、学习、通讯这四类占据学生上网内容的主流,其中网络购物与大学生的财产信息安全直接挂钩,通讯则与用户自身的个人隐私息息相关。

2.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情况

夜上海论坛 调查“大学生是否有意识地去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问题时,结果为大学生有20%“经常”、28%“偶尔”、42%“很少”、10%“没有”去有意识地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表明大学生每日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却忽视网络安全,这是大学生易遭受网络陷阱、受到网络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看到一些未证实的有关社会敏感问题时会怎么做”调查的是当学生遇到社会舆论的导向时做出的反应,调查数据为38%的学生“不理睬,直接跳过”,58%的学生“了解后,不管”,4%的学生“转载并评论”,未经证实的社会敏感问题和不良信息有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大部分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不能给出自己的判断,更不能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回应,总体缺乏判断能力。调查学生在遇到诸如网络病毒、垃圾邮件之后的反应以及平时使用网络的习惯,数据显示大学生整体拥有基本的网络安全常识,例如有害邮件需删除,病毒用杀毒软件查杀等等。统计大学生遭受过的网络安全问题,数据显示多数学生曾遭受过有害邮件和病毒攻击,占总人数比例的90%和71%,没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很难彻底杜绝垃圾邮件和病毒攻击。遭受过财物被盗(4%)和信息被盗(15%)的学生较少,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个人信息和财产的保护拥有最基本的认识,但经验不足。调查“大学生受到的具体侵权行为”,每种侵权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害者,其中受到垃圾信息(94%)、骚扰(61%)和盗号(54%)的学生最多,这几类侵害行为的成因多为学生因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造成的,产生的后果轻者频繁收到垃圾信息,扰乱个人网络环境,重者被窃取个人隐私,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双重侵害。

3.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夜上海论坛 统计了四所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情况,依据调查的数据显示,理工大学的网络安全教育情况较好,有47%的学生接受过较为全面的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范围较广,主要原因与理工大学自身教学环境相关;外院有72%的学生在校期间从未受过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的进行并不理想;中国民航大学和南开大学网络安全教育情况在与另外两所高校的比较中成中游态势,总体而言网络安全教育在整体学生中覆盖面不广且不精。

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受过哪些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开设讲座的形式占据主流,主要原因是开设讲座覆盖面广,一次可以容纳大量学生,专业性强,且对于学生具有一定强制性,但学生愿意接受讲座的意向不强,更多人希望通过主题班会、网络宣传、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整体来看现阶段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方法较为单调,学生主动性不强,网络安全教育模式有待提高。

三、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探究

夜上海论坛 (一)多方面入手,扩大网络教育范围

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的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众多问题。这就需要网络安全教育从多角度入手,全面扩大网络安全教育范围,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包括网络法治意识教育、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四部分。[2](P.94-96)

网络法治意识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网络法律意识,大学生应掌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不做违反网络安全法律的行为。

网络道德意识教育从道德角度入手,要求大学生应具备网络安全责任心与道德心,在网络上自己的行为不只同自己有关,还会影响到其他人,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使大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防御手段,能运用常用网络安全工具进行分析和防御。

网络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合理、健康地上网,长时间地沉迷网络有可能会引发网络成瘾和网络心理障碍等问题,这里需要学校对其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上网心态。

(二)因材施教,实行多层次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对于大学生而言,课堂是获取知识最多的地方,因此必须重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在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数据显示不同学校、专业、年级的网络安全意识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各高校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网络安全意识较弱的人文社科类学校或专业,可以进行普及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如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必修或选修课、定期举行全校范围的网络安全讲解活动等;对于一些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要格外重视,对其进行网络使用的正确引导,以免走向歧途;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自由创业、投资群体,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使用网络开创自己的事业,对于这些已踏入社会但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来说,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更加重要,学校对于这些学生应当进行更为系统专业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夜上海论坛 (三)根源做起,增强网络监管体制

安全的网络环境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构建,大学生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并不仅仅靠受到的网络安全教育就能够解决,高校须从自身根本开始改变,营造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目前,不仅是学校,某些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网络使用的监管力度,呼吁全社会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各大高校也应该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公安及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管理机构、网络运营部门等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管系统,为大学生上网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从而在客观环境上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3](P.87-88)例如,保障先进的技术设备、采取身份认证技术、封堵、禁止对不良网站进行访问以净化网络环境、词汇过滤功能、预警功能等等。[4](P.82-84)另外高校还要负责关注校园周边网络环境,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对学校周边诸如“黑网吧”等违规网络营业行为依法进行取缔。

(四)高校联合,提高网络安全教育互动性

现阶段,大多数大学生并不满足于单一的照本宣科讲课模式,高校应着眼于采取更多元丰富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来促进学生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的互动程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活动中来,譬如课外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有关网络安全主体的辩论赛和班会等等。调查显示各高校之间的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拥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就此方面将高校联合起来,成立诸如“网络安全意识联合会”的学生组织进行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比如建立网上论坛、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开宣讲会等,同时还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这方面可以以诸如开展法律讲座、交流法律知识、观看经典案例的方式进行。这样做一方面可行性较高,一方面这种由学生自发进行活动比学校施加的教育更深入浅出,学生间所交流的经验也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重要的一部分,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总结

夜上海论坛 大数据背景意味着每个人身边都充斥着海量的数据信息,人们通过网络的方式与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接触,如果没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将会在大数据背景下岌岌可危。多年来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一直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现阶段相比于其他网络环境较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还处于实践阶段,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可一蹴而就,在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完整性、针对性、深入性,使之能够真正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而并非一朝一夕的泛泛之谈。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夜上海论坛 [2]刘新华,巢传宣.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 状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1,(14).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病毒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夜上海论坛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ultural Background

Research

夜上海论坛 Zhang Fan,Xie Shilei

夜上海论坛 (Anyang City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chool,Anyang455000,China)

Abstract:Although computer network to bring great convenience,but the Internet is an open system for the general public,confidentiality of information and system security was not complete,there are many security risks,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is also worsening.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network security is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interests of the question.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risk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or computer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夜上海论坛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s;Network security;Virus

一、网络安全概述

夜上海论坛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夜上海论坛 互联网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类所憧憬的信息共享、开放、灵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上述特性,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夜上海论坛 二、网络安全体系的探讨

一切网络功能的实现,都基于相应的网络服务才能实现,如IIS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等。但这些有着强大功能的服务,在一些有针对性的攻击面前,也显得十分脆弱。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攻击手段。

夜上海论坛 (一)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向系统或网络发送大量信息,使系统或网络不能响应。(二)口令攻击。基于网络的办公过程中不免会有利用共享、FTP或网页形式来传送一些敏感文件。(三)路由攻击。攻击者可通过攻击路由器,更改路由设置,使得路由器不能正常转发用户请求,从而使得用户无法访问外网。

现阶段为了保证网络工作顺通常用的方法如下:

1.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2.配置防火墙。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

3.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

4.漏洞扫描系统。寻找一种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在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各种黑客工具,对网络模拟攻击从而暴露出网络的漏洞。

夜上海论坛 三、实例分析

在日常的网络使用中,人们要面临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杀毒软件用最好的,病毒库也日日更新,为什么计算机仍然避免不了要被病毒破坏呢?

夜上海论坛 当我们去仔细分析病毒是如何入侵的,或者病毒是如何在杀毒软件运行的情况下入侵时,这个因果就慢慢的浮现出来,同时也为更加有效的防范病毒提供了思路。

图:病毒入侵示意图

从上面可以看出:传染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做相应的措施,所有环节的有效性将构成一个纵深的防御体系。反之,任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将使其他的环节面临很大的压力,因为很可能将不得不独自面对病毒木马的高强度和频繁的攻击。有效的方法是:(1)经常更新系统补丁(2)有效的管理病毒木马传播途径

夜上海论坛 上网、邮件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木马传播途径,主要的方式是靠防火墙做网址过滤,这个措施已经相对常见了。但是对很多单位,对外设的管理往往是放在保密的角度来看,却没考虑到,外设既可能将机密泄露出去,也可能将有害的文件给带进来。像USB的使用、光驱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只不过因为看起来不起眼(所谓熟视无睹),所以人们往往忽视对它们的管理,或者以为即使有也不是很主要的原因。这就让病毒木马感染有了“稳定”而“持续”的入侵渠道。

夜上海论坛 杀毒的主体是防病毒木马软件,这已经被现在的应用所证明了的。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现在的杀毒软件构成的体系似乎是肯定在某个情况下要被突破,事实上也是如此。当一个计算机熟悉的人员,并且小心的使用计算机时,如果使用了顶尖的杀毒软件时,实际上用上很多年也不会有问题。但是在一个网络中,则由于网络中的计算机的关联性和可信任性,总有计算机被突破,网络也总会面临危机。另外,还需要引入更多的机制,来及早的发现和管理网络的病毒感染情况。新的监控分析方法:对进程、注册表、netstat等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用统计和比对的方式来提供对计算机运行情况的了解和掌握。

小结:今天,网络文化已成为人类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完整准确地理解计算科学与工程及其社会影响,已成为新时代青年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蔡立军.网络安全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

夜上海论坛 [2]彭新光,吴兴兴.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9

[3]赵永葆.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韩萍.网络信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胡珊,顾其威.企业电子邮件系统安全性技术研究及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1(1):157-160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 关键词 】 计算机;网络安全;安全管理;密钥安全技术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Research

Li Meng

夜上海论坛 (Information Center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HenanZhengzhou 450004)

夜上海论坛 【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wide applicatio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afety,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re analyzed the main threat, finally gives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omputer networks.

夜上海论坛 【 Keywords 】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security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0 引言

夜上海论坛 目前无论对于谁,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而信息技术负责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导致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被包容在信息当中。如果信息技术受到了破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会发生什么呢?银行卡里的钱一下就不见了,邮递的货物不知去向,公司的收益无从查询。无论对谁,这都是极大的威胁,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出现,电脑病毒网络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垃圾邮件日益猖獗,黑客攻击呈指数增长,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手段日益翻新。网络在带给人们自由开放的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夜上海论坛 1 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指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数据的安全。网络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和使用都要求处于安全状态。可见,网络安全至少应包括静态安全和动态安全两种。静态安全是指信息在没有传输和处理的状态下信息内容的秘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动态安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窃取、遗失和破坏。

夜上海论坛 2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据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超过1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530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量达到4560万台,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二。

夜上海论坛 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根据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大陆) 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情况:“浏览器配置被修改”是用户提及率最高的选项,达20.9%,其次病毒造成的影响还表现为“数据受损或丢失”18%,“系统使用受限”16.1%,“密码被盗”13.1%,另外“受到病毒非法远程控制”提及率为6.1%,“无影响”的只有4.2%。

2.1 计算机犯罪案件逐年递增

夜上海论坛 计算机犯罪对全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威胁,犯罪学家预言未来信息化社会犯罪的形式将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犯罪。我国自1986 年深圳发生第一起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来,计算机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也日趋技术化、多样化,犯罪领域也不断扩展,许多传统犯罪形式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影子,而且其危害性已远远超过传统犯罪。

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大多是掌握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业人员也铤而走险,其犯罪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

2.2 计算机病毒危害突出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能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自身精确地拷贝或有修改地拷贝到其他程序体内,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某种故障或使其完全瘫痪,它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激发性、复制性、破坏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急剧增加,扩散速度大大加快,受感染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有上万种,并且正以平均每月300-500的速度疯狂增长。计算机病毒不仅通过软盘、硬盘传播,还可经电子邮件、下载文件、文件服务器、浏览网页等方式传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