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腰椎膨出的运动范文

腰椎膨出的运动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腰椎膨出的运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腰椎膨出的运动

第1篇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发病率日趋增多。临床症状腰痛及下肢神经根性阻滞主要是由腰椎管相对性狭窄及不稳综合所致,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现就腰椎滑脱的CT表现论述如下。

夜上海论坛 1 腰椎滑脱的发病原因

腰椎滑脱是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的滑移,其原因很多,按国际公认分为发育不良型、峡部病变型、退变型、创伤型和病理型5类。退变型是临床最常见的腰椎滑脱,其主要是腰椎间盘及腰椎后关节突的退行性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负重及运动负荷增大,腰椎间盘不断受到磨损和反复微小损伤,出现纤维环的变性、松弛,髓核脱水、纤维化,椎间隙变窄。由于椎间盘高度下降使小关节承受负荷明显增大,导致小关节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关节囊松弛、关节突增大、硬化、变形),由原来近似冠状面的小关节向矢状面改变。这种椎间盘的变性塌陷及小关节的退变、变形,失去了对腰椎的制约力,从而在外加应力作用下发生滑脱,腰椎滑脱者的下腰部不稳,改变了脊柱的正常负荷结构,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处于劳损状态,引起腰背疼痛;创伤性小关节炎也是腰脊疼痛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2 腰椎滑脱的分类方法

腰椎滑脱多为L5滑脱,根据梅尔丁分类方法,将下位椎体的上缘平均分为4等份:Ⅰ度表示滑脱的移动75%为Ⅳ度。笔者发现腰椎滑脱常合并椎弓崩裂,CT扫描在椎弓峡部见明显缺损。病变时间较长者,缺损的边缘圆而光滑,如果由于外伤性引起则缺损缘不规则,常呈锯齿状改变,若为软骨处的骨折可形成假关节。有时缺损缘可见骨质增生和硬化,若为单侧椎弓损伤,则对侧椎弓峡部可代偿性肥大及硬化。脊椎向前滑脱可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牵拉变形,形成上位椎体的下缘、下位椎体前上缘对称性软组织块影,无髓核突出,容易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由于脊柱向前滑脱,椎间盘异常运动,持久的反复过程,使局部软组织钙化或骨化,使椎管变形、缩小,可呈三叶草形改变崩裂的椎体向前滑脱,使椎管前后牵拉扭曲,呈双管征或哑铃状,崩裂的椎弓其裂隙处可形成钙化、骨化块,向前使侧隐窝或椎间孔变窄而压迫神经根,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夜上海论坛 3 腰椎滑脱的CT表现

一般以下位腰椎为坐标,上位腰椎滑移的方向为滑脱方向。腰椎滑脱在CT上有特征性表现,上位椎体下缘、下位椎体上缘的边缘出现椎间盘向某一方向膨出,即所谓的假性膨出影,而椎体对侧边缘无椎间盘组织。从CT图像上看,腰椎滑脱的方向与上位椎体下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反,而与下位椎体上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同。

4 讨 论

1955年Newman发现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与脊柱退变有关,命名为退行性脊柱滑脱[1]。随着椎间盘和椎小关节的老化,导致椎间盘、关节软骨的脱水、变薄而失去弹性,椎间隙和小关节间隙狭窄,周围韧带松弛,活动度加大,进一步导致对脊柱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椎间盘、周围韧带、肌肉和椎小关节的劳损、退变,这样脊柱因退变而失稳,即为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的成因。

腰椎滑脱的CT 特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腰椎峡部裂和脊椎滑脱,腰椎峡部裂的特征是:关节突间部骨性缺损,边缘不整伴骨质增生,同层面椎管前后径延长,脊膜囊变形;退行性腰椎滑脱可伴有小关节成角改变,但不伴有椎管前后径延长,脊椎滑脱的CT特征有:椎管前后径延长,终板呈双重轮廓征以及椎间盘以相反的方向超出相邻椎体的边缘,椎管前后径延长是外伤性椎体滑脱椎体前移的必然结果。终板的双重轮廓征,是脊椎滑脱的典型征象。脊椎滑脱时的椎间盘改变颇具特征性,椎间盘位于上终板的后方,位于下终板的前方,但脊膜囊无受压变形,这与椎体错位周围附韧带拉长有关。这种征象与真正的腰间盘脱出或膨出有根本的区别,腰间盘脱出或膨出必然会导致脊膜囊受压变形及椎间盘后缘至椎管后界距离缩短。

文献所述[2,3]脊柱滑脱大多为相对于下位椎体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的滑移,而脊椎的左右滑移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人体承受重力不对称时,比如单侧负重、脊柱侧弯、长期坐姿不正等都可能引起脊柱侧方稳定性的改变。在承受负荷时,腰椎后结构在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容易应力的部位为椎弓和关节突。不对称的应力导致小关节不对称,增加了小关节的不稳定性和松弛性,椎小关节退变是退变性滑脱的重要诱因。横向滑脱临床上除引起常见的腰部酸痛外,单侧侧隐窝狭窄是常常造成神经根受压症状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判断滑脱程度常用Meyerding法、Ednonson法和Ullmann法,三种方法大同小异,但都是根据X线侧位平片所设计的测量方法。考虑到在CT横断图像上无法准确测量到上位椎体滑移的长度,而且测得的假性膨出距离小于椎体滑移的长度,本文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了改良,使其适合在CT检查时评估脊柱滑脱程度,同时可以对脊柱的纵向、横向或斜方向的滑脱程度作出评估。其可行性及使用效率还有待于大量病例以及与上述常用方法的进一步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于建秀,王清山,初成刚.退行性腰椎滑脱的CT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1):78-79.

第2篇

夜上海论坛第一个原因是:腰椎间盘膨出,多数是因为长期不端正的姿势所早餐店最初的表现只是姿势不正弯腰驼背,局部的过度受力,时间久了会造成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形成腰肌劳损等慢性腰痛,所以也称姿势性腰痛,而腰椎间盘膨出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积累的结果。所以,矫正姿势是关键中的关键的,合理的姿势是康复运动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个原因是:引起腰椎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退行性病变,外伤,长期不良姿势,过度劳累,劳损,震动等原因都会引起这种病的,没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一旦有症状时就要及时治疗,因为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保健,不适当的运动也会加重病情,可以采用中医外敷多能取效,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避免久站久坐,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第三个原因是:椎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软骨三部分所组成。当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 相应的脊髓或者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成为椎间盘突出或者膨出。当纤维环弥漫向周围膨隆,相应的椎间孔以及神经组织无明显受压,成为椎间盘膨出。 治疗建议采用现代灸疗治疗方法, 今古通消痛帖,今古通独创现代灸疗,集“灸疗,热疗,磁疗”于一体,三效合一,不仅能控制阻止骨关节病的发展恶化,而且患者是康复后不易复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硬膜外腔注药 按摩牵引 椎间盘膨出

腰椎间盘膨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环破裂症”,是一种常见病,发病年龄多在35岁以下,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3、4、5腰椎及骶椎之间最易发生本病。本病主要原因为腰椎间盘纤维环外侧较为薄弱,后纵韧带在脊椎的全长中都无间断,但自第1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渐渐变窄到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宽度只等于原来的一半,腰骶部是承受动、静脉力最大的,故后纵韧带变窄,造成自然性结构方面的弱点髓核易向后方两则膨出,从内因上讲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化和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或因外伤、劳累、受寒等引起发病。

椎间盘缺乏血液的供给,修复能力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椎间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或扭伤,因此容易发炎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变化,这就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资料与方法

夜上海论坛 本法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症共65例,男46例,女19例,年龄28~59岁,椎间盘3~4膨出者8例,4~5膨出者42例,1~5膨出者5例,节段膨出者10例。全组病例均有腰痛病史,患者经CT确诊,病程5天~17个月。本组单纯腰痛3例,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42例,伴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42例,伴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4例,单侧臀部下肢疼痛3例,腰及单侧臀部疼痛7例,腰及双侧臀部疼痛6例。查体:腰活动受限62例,腰臀部65例,加强实验阳性62例。

治疗方法:在麻醉师协同下,患者取侧卧位,弯腰抱膝,在无菌操作下,选病变上一腰椎棘突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将2%利多卡因20ml及痛息通40mg缓慢注入硬膜外腔。注入后5分钟,测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把患者送入按摩牵引床上,令患者平卧,按操作方法进行按摩牵引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及愈。重者3个疗程。

疗效标准:①痊愈:腰腿痛消失,体征阴性,活动自如。②显效:腰腿痛大部分消失,体征阴性,活动自如,参加劳动。③好转:腰腿疼痛减轻,仍有部分阳性体征,可从事轻度工作。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变,活动不能自如。

结 果

疗效评定结果:病愈38例,显效21例,好转4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适应证:适应于各型腰椎间盘膨出症及伴有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征以及坐骨神经痛。

夜上海论坛 禁忌证:①全身发热。②注射部位有感染者。③活动性结核,溃疡癫痫及精神病。④全身脓性感染。⑤各型心脏病。⑥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⑦妇女妊娠及月经期。⑧过敏体质者。

讨 论

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是发病的重要诱因。①腰椎间盘的生理性退变因素:正常的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组织易产生退变,这种退变即老化的过程。一般认为人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变,髓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其中纤维环、软骨终板、髓核均产生病理性退变。②外伤因素:当椎间盘有了生理性退变或纤维环有了裂隙时,外伤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主要诱因。若腰椎间盘突然受到挤压或扭曲,造成髓核压力增高,可使髓核从纤维环的裂隙突出到椎管内。

夜上海论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期与分型:①突出前期:此期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可变成碎块状物,或呈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的纤维环可变薄变软而产生裂隙。②突出期:当椎间盘承受压力增加时,退变髓核可从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③突出晚期: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皱缩,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硬化,形成骨赘。神经根损害,长期压迫可导致神经根发生粘连、变性和萎缩。黄韧带肥厚,为继发性病变,可导致椎管狭窄。椎间关节退变与增生,因椎间隙变窄,椎间关节代偿性负荷增大,可发生关节炎、增生等改变,可发生获得性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