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学影像病例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59-02
夜上海论坛 结节病以广泛发生的非干酪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为特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系统疾病。肉芽发展到后期,可被转变或吸收为纤维组织,90%的患者累及到肺的改变[1]。严重者涉及到全身多个器官。部分患者病情可自行消退,但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治疗。典型的胸部结节病一般具有典型影像征象,即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或两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经胸片检查即可确诊。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另外加之本病常合并肺内病变,给确诊带来困难,现在一般以影像学表现作为诊断结节病的依据[2]。本文回顾性分析入住本院的8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胸部结节病的确诊做一个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80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43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35.7岁。常规体检显示眼部不适12例,多发性皮下小结节1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3例,肺门增大6例,腋下淋巴结肿大7例,腮腺肿大4例。临床表现:胸闷17例,咳嗽15例、乏力8例、呼吸困难14例。低热18例、无临床症状者14例,合并两种及两种以上症状者9例。
1.2 方法
夜上海论坛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平扫扫描(西门子Sensation 16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下2~4cm。扫描参数设定:电流370mA,电压120kV,扫描速度0.3s/转,层厚8~10mm,薄层重建间隔1.5~2.5mm,其中19例加做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优维显370(含碘370mg/mL)80~120mL,延时30s开始扫描,注射速度为(3~4)mL/s。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以P
1.3 诊断标准
①在体液和病理检查中未发现霉菌或细菌。②临床影像学表现明显。③非干酪性肉芽肿组织学证据明显。胸部淋巴结肿大诊断参照1996年修订的美国癌症联合会- 国际抗癌联盟胸部淋巴结分区法,以直径≥1.0cm为标准。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确诊68例,误诊和漏诊12例,确诊率达到85%。与同期的MRI统计数据(确诊率81.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2.2 具体参数
夜上海论坛 (1)肺部病变:肺内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呈多样化,本组80例患者共54例出现肺部异常改变(典型病变图片见图1)。具体表现为:①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3例,表现为肺门附近支气管血管串珠状,束条索状增粗。② 肺内结节12例,结节主要沿淋巴管及其周围分布,多为肺内间质改变,并有粟粒结节灶存在,表现为纤细或粗大网状纹理。③ 空气潴留8例,表现为局限性透亮区弥散性分布。④ 条索影7例,表现为边界清楚不规则的条索状影。⑤蜂窝状影5例,表现为蜂窝状阴影。⑥磨玻璃影9例,表现为薄磨玻璃样影。
夜上海论坛 (2)胸内淋巴结肿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分布广泛,大多呈对称性。增大的淋巴结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无相互融合现象。其中单纯右上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单纯右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肺门并纵隔淋巴结肿大47例,肺门淋巴结肿大压迫支气管受压变形4例。两肺门淋巴结肿大13例,两侧肺门淋巴结钙化8例。
夜上海论坛 (3)胸膜病变:病变现象较为少见,本组80例患者共9例出现胸膜病变。具体表现为:胸腔积液5例。胸膜小结节2例,支气管壁增厚2例。
3 讨论
3.1 误诊分析
(1)纤维化肺分析:一般对称发生于肺泡结节病部位,多见于上中肺部,少见于累及底部。主要表现有弥漫线状影,支气管扭曲和周围部蜂窝状影像3种典型征象,与弥散分布的肺结核和间质肺炎不同,病变分布为从肺尖向外周放射走行的条索状影,临床表现均无明显间质肺炎症状,因此是可以辨别的[3]。
(2)阴影状肺分析:阴影肺为结节病在肺泡内浸润性病变,病变似肺水肿,呈弥漫状,易误诊为肺炎或肺结核。但结节病肺内病变均为对称分布,与肺结核、肺炎分布明显不同,因此也是可以辨别的。
夜上海论坛 (3)肺部结节分析:结节病的一般病理特征为:非干酪性肉芽肿沿淋巴管或其周围分布,在肺门周围支气管血管束表现出结节现象。肺内肉芽肿结节改变,可自行吸收,也可进展形成纤维化[4]。由于结节在周围间质内分布相对较少,故小叶间隔增厚多不明显,因此容易导致误诊为血型转移瘤或癌性淋巴管炎。但这与血型转移瘤常分布于胸膜下不同,与癌性淋巴管炎明显累及周围间质引起的小叶间隔显著增厚也不同,因此也可以辨别。
3.2 相关对策
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分辨结节病与部分其他病症的临床特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情况复杂,难免会出现漏诊,误诊现象[5]。因此除了掌握丰富的临床知识外,还应该结合其他多种影像学资料,并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从多方面对结节病做出综合诊断,从而提高确诊率。
[参考文献]
[1] 潘纪戍. 胸部结节病的CT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11(27):761-765.
[2] 李铁. 胸部结节病影像诊断值得注意的问题[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299-302.
夜上海论坛 [3] 顾占军. 老年前期及老年人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3(22):143-145.
[4] 周令飞,朱杰. 高分辨CT在胸部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07,32(14):4409-4410.
【关键词】 SAPHO综合征;影像学;文献
夜上海论坛 1967年,Chenet等建议将SCCH和三种皮肤病即严重痤疮(爆发性、聚合性),化脓性汗腺炎,头皮蜂窝织炎共同称为SAPHO综合征即滑膜炎-痤疮-脓疱疹-骨肥厚-骨炎综合征[1]主要症状包括掌跖脓疱病和骨病变;国内报道甚少,本文将我科近期诊断的1例SAPHO综合征报告如下,以期提高同道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夜上海论坛 患者:男性,48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前上胸部及腰部疼痛2月,加重一周,2012年12月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查体:双侧手掌、脚掌多发白色皮疹,突出皮面,米粒大小,局部有脱皮(见图1)。左侧胸锁关节处局部隆起,压痛明显,双肩关节活动受限,脊柱活动受限。自述症状持续数日后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出现,先为手足掌的脓疱病,继而出现上胸部、背部和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脓疱病好转时疼痛减轻。辅助检查:ESR 23 mm/1 h,CRP正常,RF阴性,抗核抗体谱阴性,ENA多肽阴性和HLA-B27阴性,T-SPOT实验阴性。
2 影像资料
CT显示:左侧锁骨胸骨端肥厚、软组织增厚隆起;胸10椎体前缘骨破坏及硬化,周围软组织增厚;MRI显示病变信息更多:左侧锁骨胸骨端肥厚、隆起、信号异常;局部软组织肿胀;胸8右侧胸肋关节处信号异常;胸10椎体、右侧胸肋关节信号异常;腰2椎体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见图2~4。
3 讨论
夜上海论坛 SAPHO综合征包括骨关节症状和皮肤表现。关节病变以中轴为主,骨病变多表现为无菌性骨炎、无菌性骨髓炎和关节炎[2], 成人骨病变多见于胸锁关节区(65%~90%),特征为锁骨、上部肋骨前端和胸骨柄骨肥厚,及其间的软组织骨化,也可发生于脊柱(33%),长骨(30%)、骨盆(13%~52%)、下颌骨(
4 鉴别诊断
夜上海论坛 应注意与脊柱关节病、结核、骨转移等相鉴别。有人认为脊柱关节病虽与SAPHO综合征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应予区分,SAPHO综合征的表现为骨炎和硬化,而非真正的关节炎。骨结核多为肺结核或肠结核继发而来,本例未发现肺结核及肠结核;胸骨结核病变局限或广泛,常呈密度不均的空洞样骨质破坏,可呈多囊状、膨胀性骨破坏,亦可为偏心样破坏,伴有周围软组织内寒性脓肿;本例无结核中毒症状、T-SOPT实验阴性,可排除骨结核;骨转移瘤多呈成骨性或溶骨性破坏,伴有软组织肿块;有恶性肿瘤病史;本例经各项检查可排除恶性肿瘤,虽有软组织增厚、但未见肿块;并且增强扫描延迟强化;病变椎体边缘以肥厚及硬化为主要改变;可与转移瘤鉴别。
5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意义
夜上海论坛 MRI较X线及CT检查更敏感:该患者X线胸椎片及腰椎检查无明显异常,CT检查发现左侧胸锁关节肥厚、隆起,胸10椎体前缘骨增生、软组织增厚;而MRI检查发现了更多骨改变:上述病变显示更加确切、又发现胸8右侧胸肋关节病变、腰2椎体异常;通过增强扫描病变性质更加明确。排除脊柱关节病、结核及肿瘤,在诊断上具有明显优势。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SAPHO综合征的诊断过程多比较曲折,容易被单纯诊断为皮肤或是骨骼的疾病,确诊往往经历数年;随着该病报道增多,影像科医生对于该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刻;在诊断时,需紧密结合临床,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参 考 文 献
夜上海论坛 [1] Brandsen RE.SAPHO syndrome. Dermatology,1993,186:176-180.
[2] 张卓莉,和芳,邹海平,等.SAPHO综合征六例.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952.
[3] 刘记存,高静,王臻.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二例.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239.
夜上海论坛 中医认为颈椎病是由于风寒劳累,肝肾亏虚,痰湿阻络,气血亏损,气滞血瘀致头目眩晕,筋骨失养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颈椎病中医分型可分为风寒湿型、痰湿阻络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等五型。现将笔者按上述标准纳入的100例颈椎病人的X线、CT、MRI特征相关性进行对比、总结,以求对颈椎病中医辨证论治提出更多的影像学依据,为临床选择影像学检查提供参考选项。
1 资料与方法
夜上海论坛 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0岁,40岁以下22例,41~50岁37例,50岁以上的41例。
1.2 检查设备:X线检查:菲利普双板DR靶焦距180cm,进行颈椎正侧、双斜位摄片。CT检查:菲利普单排螺旋CT(AURA型),层厚1mm,常规轴位扫描。MRI检查:日立AIRIS II 0.3T SE-Sag/T1WI、T2WI,SE-Cor/T1 WI,SE-Trs/T2WI,以及椎动脉2D-TOF-MRA检查。
1.3 中医分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颈椎病中医分型[1]:风寒湿型(A型):临床上具有头晕头重、恶风畏寒、身体重坠、舌苔白腻、脉沉缓等症状,颈椎间盘、椎间小关节退变,此型患者年龄较轻;痰湿阻络型(B型):临床上有颈项板滞疼痛、头重头晕、恶心呕吐、四肢乏力、舌苔腻厚、脉滑濡;气滞血瘀型(C型):临床上有颈项强滞及胸肋、胃脘疼痛,其痛有窜痛移动状,不固定于某一处,举肩痛甚;肝肾不足型(D型):临床常见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皮温下降、畏寒、自汗;气血亏虚型(E型):临床常见头晕,面色不华、心悸、心慌、气短、动则乏力、失眠、舌苔薄白质淡、脉细弱。
2 结果
中医临床证型与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见表1。风寒湿型多见生理曲度改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项韧带钙化,钩椎关节增生,后两项分别占本组病例75%和80%;痰湿阻络型主要为椎管狭窄,本组病例占95%,其次为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等;气滞血瘀型主要为神经根受压,椎间孔狭窄,占本组病例80%,其次为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肝肾不足型主要是横突孔狭窄,占本组病例70%,椎动脉变细、扭曲,椎动脉供血不足,占本组病例60%;气血亏虚型主要是生理曲度的改变,本组病例占50%,椎体滑移,排列不稳,本组病例占70%。
3 讨论
通过对不同分型的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的分析,笔者认为,风寒湿型影像学以钩椎关节增生,韧带钙化为主要表现,检查手段可以CT为首选,其次为X线平片。痰湿阻络型的影像学表现中,椎间盘突出、椎间隙陕窄,椎间盘变性较多见,故首选检查方法可为MRI。影像学检查来看,此型相继发生骨关节增生,韧带骨化,椎间隙、椎管狭窄[2]。 气滞血瘀型出现椎间盘变性突出,椎间孔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情况较多。
夜上海论坛 此型病例气滞血瘀,筋骨懈惰,致小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压迫神经根[3],其首选检查方法可为MRI,其次可选择CT。肝肾不足型的X线无特征性表现,CT、MRI扫描出现横突孔变窄,左右不对称,椎动脉受压扭曲狭窄,其椎间孔变窄、椎动脉受压扭曲狭窄为本型特征性表现,两侧横突孔不对称,相对狭窄,椎动脉受压扭曲狭窄,而致供血不足,首选检查方法可为MRI。气血亏虚型的特征性表现为椎体排列不稳,椎体滑移。椎体排列不稳,使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而致头晕,面色不华,心悸心慌等症,临床首选检查方法可选择X线平片。颈椎病的中医分型都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来辨证分型的,但通过本文对影像学表现的分析来看,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辨证分型存在着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提供参考。
4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鞠作金,袁文,贾连顺,等.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结果的MRI研究[J].颈腰痛杂志,1999,20(4):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