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经济增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区域经济增长

第1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介;区域经济增长;增长要素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夜上海论坛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方面的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我国各方面建设的重要支撑行业,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我国金融业创造更加宽松且有力的环境,进一步更好地发挥金融行业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而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握好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方向与内容。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了本文要探究的首要问题,以现有理论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以实例加以佐证,以期为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阐述提供一定的帮助。

夜上海论坛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关系的论文,本文首先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希望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更加全面的阐释。

夜上海论坛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从金融中介为出发点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涉及的区域金融中介主要是指广义范围上的金融中介,不仅包括各种金融机构,例如各类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即溶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即溶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还包括金融市场和金融机制。

夜上海论坛 区域经济增长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在一定地理范畴内,物质资本总量的增长额,一般而言是一个数量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较长跨度的时间上(通常是指一年),一个特定区域的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区域经济增长率表明了特定区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比率概念,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依据。

夜上海论坛 (二)^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该理论在理论界存在已久,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对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主要存在三种看法,主流观点认为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在国内外实践过程中已被多次证明,我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其他两种看法分别是,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中性关系、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贡献作用。

夜上海论坛 综上所述,上述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显著,而地区间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程度不同是构成其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细化不同区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根据徐婷在《中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文中,基于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后,笔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夜上海论坛 我国东、中、西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争的区域经济差异,在当今金融经济体制改革下,若忽视既存的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将会使得金融经济改革与初始目标偏离。我国东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长期的直接因果关系,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短期双向的互相作用;在中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长期直接因果关系,短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存在明显的短期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在西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区域金融中介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单向存进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三、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与要素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一)区域经济增长内涵与机理。我国区域金融机构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可以通过如下路径:

1、直接作用机理。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直接作用。

夜上海论坛 2、间接作用机理。第一,区域经济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效率、区域经济增长。伴随着我国区域金融业的不断迅猛发展,金融环境和金融机制的不断健全,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基于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得知资本投入可以产生更高的产出,从而提升区域经济效率,进而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状况。在此种情形下,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机构和区域经济效率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区域经济机构发展、技术进步、能源消耗、区域经济增长。自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业逐步健全、运转顺畅,区域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在技术水平可以给予保证的情况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教育科研行业,由人力资本效率的提升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区域能源的消耗,通过上述一系列环节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关于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中,本文参考Beck的相关理论,在此主要介绍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1、法律法规。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必要的法律法规是不可或缺的。在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保证投资的有效性。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可以使投资者对于金融环境不至于怀疑,从而加大投资金额。有研究表明在法律法规健全的金融环境下,人们往往愿意进行长期投资,这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夜上海论坛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也十分关键,区域经济的增长受到当地政府腐败程度的影响巨大。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可以使资金流动顺畅,加速外部企业的进入,这就使得金融既得利益集团面临竞争,从而降低利益集团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的抗拒。该项要素完备可以促进区域金融中介发展,进而保证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夜上海论坛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没有具体条文和强制执行力的规范,一般是由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属于非正式的制度约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引导人民规范交易,减少冲突,可以减少区域经济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对应区域金融中介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根据东、中、西部的差异,可以说明我国上升为地区的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极不平衡。

(二)对策建议

1、对于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不应当只是追求数量上的盲目扩张,而是应该追求经济上的效率c质量。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依靠区域金融中介实施“融入较低资本成本、投入较高经济收益、资产流动速度快、机构办事效率高”的运作过程。

2、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介市场化进程,提升金融业市场化水平。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只有真正地实现市场经济才可以更好地实现金融业的资源配置,投高投资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夜上海论坛 3、加大要素投入力度。收入的增长取决于依赖要素的不可替代性、拥有数量的多少以及获得速度的快慢。在其他条件难以迅速改变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力度无疑可以使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还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解决多年的遗留问题,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Bekaert,Geert,Harvey,Campbell.R and Lundblad,Christian.Liquidity and Expected Returns :Lessons from Emerging Markets.NBER Working Papers 1141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2005.

夜上海论坛 [2]董直庆,滕建洲.我国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Bootstrap仿真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

第2篇

关键词:夜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消费

夜上海论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到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整个社会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转变,人们的消费也逐渐由基本生活保障向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发展。

“夜经济”的产生及发展

在城市,由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白天工作压力不断加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舒缓压力的休闲性消费模式。“夜经济”就是在夜间发生的居民消费活动,它是白天经济活动的延续,包括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休闲、健身等消费内容,以其时尚、轻松的特色成为当今都市最时髦的生活方式之一。

夜上海论坛 近几年来,“夜经济”在我国的发达城市异军突起,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形式之一,“夜经济”是伴随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直观地表现着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并潜在地拉动生产需求。据统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夜间消费已经占到全天消费的50%,并还在逐步上升。以北京为例,2004年北京市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200.4元,其中,外出就餐为1058.6元,服装购买为1062.5元,文化娱乐用品购买及文化娱乐服务为1141.4元。将后面几项数据加总所占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为26.74%,而这几项数据属于休闲性消费,正是夜间消费的重要消费形式。可见,夜间消费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消费模式,拉动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并映射出城市的文化与活力。下文以重庆市发展“夜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例作出实证分析。

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一)区域经济的增长机制

区域经济的增长是指一个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增长相伴出现的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迁移和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就业规模的扩大。

夜上海论坛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需求、供给、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区际生产要素流动等,其中需求能力取决于投资和消费水平,消费是对现有产品的服务的需求,可以直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

(二)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检验

夜上海论坛 以重庆市1985~2005年消除价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性支出与人均GDP的数据来验证重庆市的人均消费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EVIEWS软件对重庆市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做单位根检验,得出重庆市1985-2005年的人均GDP时间序列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消除价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时间序列亦为非平稳的,同时也说明他们至少是一阶单整的,因此再对他们做格兰杰因果检验。

夜上海论坛 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滞后期数为2时,重庆市的人均GDP与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互为因果,这表明重庆市的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促进了重庆人均GDP的增长,同时人均GDP的增长也影响了平均每人的消费性支出。当滞后期数分别为1、3时,人均GDP的增长是人均消费性支出变化的原因。

(三)“夜经济”消费成为引导重庆区域经济进入新增长周期

夜上海论坛 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扩大重庆居民消费是拉动重庆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夜经济” 所带来的消费增长已成为一股新的力量,不仅迎合了重庆的城市文化、人们的消费需求,更体现出了重庆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自2003年以来,重庆平均每人在外出用餐、购物、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已经占到全年消费性支出的20%以上,可见,重庆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由传统的消费方式转变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休闲性消费,在重庆发展“夜经济”具有良好的现实条件。“夜经济”所带来的娱乐、休闲、健身等消费形式有望成为经济转型时期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使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夜上海论坛 重庆“夜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重庆“夜经济”的发展现状

夜上海论坛 “夜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重庆近两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夜经济”的迅速发展。以解放碑、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为核心的夜市经济正在不断发展成熟。以解放碑为例,作为重庆的CBD,解放碑云集了重庆大部分的外资企业和优势企业,商业氛围浓厚,同时吸引了众多品牌百货的入驻,与本地百货业融合形成了一个档次落差有致的商业购物环境。加之闻名的“八一路”美食街的餐饮业态的有机补充,以解放碑为核心的特色化商圈已初具规模。2004年渝中区人均GDP率先突破3000美元,为解放碑夜市经济的成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成为重庆“夜经济”的领军力量。因此,以购物、餐饮、健身为主题的夜市经济成为解放碑夜间主要的消费内容。

夜上海论坛 “夜经济”的兴起为重庆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外来百货业态的相继入驻吸收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近两年来,北京华联、银泰百货、美美时代百货、王府井百货等进入重庆,上万失业人员再次就业,一定程度上对重庆社会经济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目前重庆夜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开始经营餐饮、服装、小饰品等行业,走上了再就业的道路。

(二)打造重庆特色“夜经济”的途径

首先构建以解放碑中心商圈为核心,以常规餐饮、休闲餐饮与特色餐饮为主要内容的解放碑中心商圈夜市,是启动与拓展重庆“夜经济”的最好选择。首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充分整合解放碑、南滨路、朝天门的餐饮资源。例如,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地下层有部分空闲,且和第一层的美食经营有一定的脱节,应该一方面开发利用闲置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商机,形成一个整体的经营规模。另一方面调整好吃街里面原有商家的经营业态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起一个适合24小时消费的经营形式,使现有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夜市的形成,在以餐饮业带动“夜经济”发展的同时,购物休闲娱乐成为进一步带动“夜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由餐饮业夜市带动而起在解放碑的夜市中心基础上,扩大夜市的规模和范围,实现夜市空间上的扩展。首先,将朝天门纳入夜市工程,这就需要加强对朝天门休闲娱乐资源的整合,利用江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引进一些时尚的户外娱乐运动,健身运动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和个性人群。再联合南边的南滨路,将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的长江索道作为整个夜市工程的新亮点,中高消费层次的人群也被纳入到这个经济圈中,不仅使三者间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他们之间产生的巨大联动效应会形成一个更大范围聚集效应以解放碑食品购物夜市为核心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于一体的大规模夜市,“夜经济”的规模效应也将得以充分显现。

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在进入条件、占地与管理费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与优惠。比如:改变政府对每个区开放多少露天夜市的数量限制,凡符合规定要求且经营管理规范、卫生达标的餐饮企业都可以申报;减免企业经营露天夜市的占地费、管理费等;取消企业“圈地”经营露天夜市的限制等等。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王树春,柳欣.开拓津门夜经济,打造天津经济新的增长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年第7期

2.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煤炭贡献率;产业结构;山西省

一、引言

夜上海论坛 能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的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的加速,山西煤炭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在快速上升,不仅加快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的耗竭,也给山西将造成了更多的安全事故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了改变现状,短期内必须提高山西省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长远来看必须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这才是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经之路。

夜上海论坛 二、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一)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现状

1.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夜上海论坛 根据山西省数据统计年报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陕西省煤炭产量总计达到8.32亿吨。自2010年以来,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山西省经过全省的煤炭资源的整合,以及煤炭企业的不断兼并重组,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发生了质的改变,煤炭产量已经在向10亿吨的水平不断前进。2016年山西省全省的矿井总量超过450个,在未来的5到10年之内,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在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同时,将不再审批新的矿井建设,煤炭产能过剩的现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与此同时,随着煤炭开采的机械化的不断普及,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大幅提升,这样的环境之下,一些资源枯竭的矿井将会逐步关闭。

夜上海论坛 2.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

夜上海论坛 目前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已经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以煤为基础,煤炭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煤炭产业链不断增加,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逐步提升,煤炭产业及其附加产业,成为了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山西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每一框的附加值,实现了煤炭产业的大幅度增加。与煤炭产业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尤其是与煤炭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成为山西省的工业新型支柱,电力产业也超过了煤炭,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夜上海论坛 3.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煤炭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明显改变。一方面不断深化煤炭行业专项治理,大力扭转多、小、乱的煤炭矿厂格局,关闭许多安全隐患高、资源利用率低的生产企业;另一方面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化矿井的运营机制,大力推进安全化生产,不断升级生产装备,全面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机制,全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整体质量。

4.煤炭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夜上海论坛 山西省大力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现形成形成了煤-电、煤-建材、煤-化工等完整的产业链。循环经济在真正实现煤炭清洁、安全、高效、低碳利用的同时,不仅为同煤发展撑起了半壁河山,也成为全省煤炭企业的共同追求。

(二)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尚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能过剩

21世纪初煤炭行业发展迅速,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各地大力新建煤矿或改扩建煤矿,使得煤炭的产能达到高度释放。目前煤炭的需求量低于煤炭的生产能力,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煤炭现有的需求总量保持在24亿吨上下,而生产能力却达到近30亿吨,煤炭产能过剩严重影响山西省煤炭经济的发展。

2.利润下降

一是由于煤炭需求量减小而产能过剩,使得价格不升反降;二是电煤价格双轨制的取消,使得一些电厂抵制市场煤价,限制的煤价的增长;三是煤炭运营成本增加,包括物流运输成本(特别是煤炭产能集中的山西)、煤炭资源税、人工成本、安全生产投入及环境治理等因素。由于这些原因,大大缩小了煤价格的上涨,再加上成本的不断加大,使得煤生产企业利润严重下降,影响经济发展。

3.环境污染

近些年,山西省大力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给环境带来了利好,但是这并足以解决煤炭行业给山西省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如煤矸石大量堆存,有害气体不断排放。对周围的农作物,饮用水源,以及农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煤炭开采给山西省带来的是地面坍塌、水体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们日常生活。由于采煤技术较低、设备不够先进、人才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山西省除少数几个大企业以外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山西省的煤炭行业以粗放式经营的本质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在高强度和粗犷式的开采中,使得煤炭资源大量浪费,资源利用率低,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矿渣被丢弃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山西省煤炭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夜上海论坛 本文选取了20多年来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并由此建立C—D的生产函数模型,由于煤炭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且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所以将煤炭投入作为要素之一。建立C—D的生产函数模型如下:(3-1)由此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煤炭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变化。其中Y代表产出量;A为常数项,代表基期的技术水平;r代表科技进步率;L代表劳动投入;α为劳动产出弹性;β为资本产出弹性;γ为煤炭产出弹性。在实际中Y表示地区的GDP;L表示全年从业人数;K表示固定资本存量;本文用M表示山西省的煤炭消费量和外调量之和。

(二)变量及数据处理

夜上海论坛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1990-2016年,根据数据分析及计算得到最终的模型为:(3-2)由公式3-2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基础下,煤炭、劳动、资本没多投入1%,那么GDP就会相应的增加0.319922%、-0.596765%和0.32097%,这就说明山西省劳动力的投入已出现过剩的情况,且劳动者的素质水平偏低,而煤炭和资本的增加会对山西省的经济增长产生促进的作用。

(三)实证结论

煤炭是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1/5,总体来看,科技进步对山西省经济的发展的贡献率最高,这也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次是资本,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夜上海论坛 四、政策建议

具体措施如下:一要大力整治安全性差、生产能力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淘汰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严重的煤炭企业;二要主要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煤炭开采规划,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发展的能源基础,不断提高煤炭勘探科技水平,大力引进高科技的开采技术装备,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率,从源头上扩充可利用的煤炭资源总量;三要注重煤炭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引进先进的煤炭开采、加工和利用技术等洁净煤技术,充分将污染废弃物消化在生产利用中,走绿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