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实体经济;物流业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夜上海论坛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夜上海论坛已波及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中国经济也未能幸免。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夜上海论坛正在各个国家逐步显现。而在我国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一个时期以来,不断有企业关门倒闭的消息传来。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制造业外部需求减弱,生产量急剧减少,效益明显下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出现倒闭。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000多家规模(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在浙江,大约有20%左右的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或半停产;在广东,有约95%的中小企业资金告急,资金缺口达1.2万亿元;上海、江苏等地也面临着相似的难题。在倒闭风潮中,首当其冲的是外向型加工企业(例如贴牌生产等)。这类企业,以订单为主,受国外市场波动影响大。例如,全球最大规模的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受海外订单减少、原材料与人工成本继续上升影响,旗下的两家工厂已经倒闭。

二、实体经济变化给物流业带来的冲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和复杂的形势,下行压力极大,因而会给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物流业的市场规模出现萎缩,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物流资源闲置,企业经营效益明显下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物流业属于服务业,具有生产业的特性,主要为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构成物流业的市场,国内和国际两个物流需求市场的需求萎缩,必然带来物流经营业务量的下降。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于快递业而言:由于大部分的快递企业业务量中80%是企业客户,20%是个人客户,企业客户中的大部分是制造业客户(工厂企业预计超过一半以上),而中国制造业出现问题,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减少,必然会影响到快递业的业务量。很多中小快递公司因为没有客源或客源太少而关门倒闭。2008年9月份以来,各大快递公司的业务量都出现了萎缩。例如,继上海一统、广东翔盈等一批快递公司倒闭之后,国内民营快递龙头企业宅急送也出现了业务下滑的情况。宅急送公司业务量已从上年的40%增长放缓到现在的15%~20%。快递公司怎样减少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已成为整个快递业的首要问题。

(二)对于传统的公路运输业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运输车辆营运效益明显下滑,客户减少,货源不足。目前,许多货运公司货运量快速下滑,一些规模较小、实力不济的货运公司已开始倒闭,部分从事货代的人员也相继跳槽。2009年1月国家开始收征燃油税,企业的运输成本又会增高。运输行业的集中度很低,达不到规模效应。而提高集中度最好的途径是并购。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并购对象的估值比金融危机前有相当比例的下降。这就给企业并购、提高行业集中度带来了困难。

(三)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业绩严重下滑已成为第三方物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客户的减少成为困扰企业最大的问题,很多物流公司都处于无货状态。在危机面前,国内其他大型的综合物流企业受到的冲击也不小。据中远物流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大部分物流业务在2008年第三季度出现了明显增幅减缓,其中化工物流和家电物流的第三季度增幅较2008年前三季度的平均增幅分别下降了20%和39%。而宝供面对危机来袭也不能完全应对,对形势的变化也不能确定,只能随机应变,谨慎对待。

三、几点思考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冲击着中国整个制造、加工、外贸等行业。由于它们是主要的物流需求方,因此,制造业、加工业、外贸业的业务量萎缩必将导致物流业的业务量减少,从而使物流业也陷入一个低潮期。

经济发生变动也可以看出中国物流企业的应对能力。借此我们可以通过金融危机能够看到中国物流企业的一些弊端。中国物流企业乃至整个物流行业缺乏柔性,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并且是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提高物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由被动变为主动,需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加强物流企业内部管理。现阶段中国物流企业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管理与运营脱节,管理混乱不科学,很多还是依靠经验管理,使运营效率低下。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更要注重和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能够制定更加完善的行业标准及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服务效率。

(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中国物流企业很大一部分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公司转型而来,而这种单一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需求,例如一些物流公司只能提供单一的运输或仓储服务,而这次经济危机来袭,物流需求方的业务量下降,这些物流公司只能依靠价格战来赢得客户,并没有其他的竞争优势。因此,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大大下降,而价格战也不是长久之计。

(三)加强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现在中国物流企业依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这样使一些物流公司的经营成本很高,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这样不但能够避免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

夜上海论坛 (四)提高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有分散风险的意识,在行业中能够进退自如。现在很多物流公司缺乏分散风险的意识,一些规模不够大的物流企业也自买车辆,自建仓库,这样运营成本就会很高。一旦公司在经营上出现问题,就不能全身而退,也不容易转型,面临倒闭的危险。因此,要提高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比如车队、仓库可以租借而非自买,这样就可以分散自己的经营风险,企业经营不善时也容易转型,而不至于缺乏弹性而倒闭。

总之,金融危机来临,对中国物流业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通过这次危机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行业的不足。物流企业一定要坚持业务创新,把握供应链并占据主动地位,这样企业才能及时把握客户的需求,才能够保生存求发展。2009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的出台,不仅对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而且对于物流业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物流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家出台政策发展运输物流业,各物流企业应把握这次机遇,挺过金融危机,为今以能够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一、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逐步显现

印度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稳步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在6%以上。受益于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外商直接投资大举进入印度,FDI占印度GDP比例逐步升高。到2008年6月,已占GDP的3%,达到20年来的最高比例。印度资本市场也快速发展,自2003年5月以来,印度股市的牛市行情已经持续了4年之久。由于看好印度股市,国外投资资金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不断推高印度股市。

夜上海论坛 然而,自2008年以来印度经济一直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2008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已高达11.42%,下半年仍未见好转,10月份统计的最高通胀率超过12%。印度2008年外贸逆差迅速扩大,仅上半年1―3月就达204.68亿美元,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缩小逆差的困难加大,9月份贸易逆差超过100亿美元,估计2008年的外贸逆差将创纪录。与此同时,由于欧美经济减速衰退,印度软件业的订单大为减少。曾经繁荣的印度股市2008年以来下跌不止,仅上半年就下跌了30%,下半年又继续下滑,估计颓势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印度央行近几个月来在市场上大量售出美元以试图对本币快速贬值进行干预,2008年11月19日卢比再次突破50∶1,外汇储备从去年6月27日的3020亿美元迅速下降到了11月17日的2420亿美元。但这些操作除了将卢比汇率稳定在现有水平外,效果并不明显。此次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影响筹资渠道。美国金融海啸使印度受到震动,国内商业信心指数和投资环境都受到不利影响。作为直接影响,印度国内各行业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收窄,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获取资金和借用国外资金将更加困难。

二是影响企业投资计划。受美国金融动荡的影响,印度国内资金流动性、增长率、承担风险的愿望、借贷能力都将受到影响,这对投资和投资信心都是严重打击,必将影响到企业的扩张、投资计划,影响就业、房地产和整个经济的增长。受到明显影响的行业将包括电力、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这些行业原来都计划大规模扩张并需要大规模资金。

夜上海论坛 三是牵连个别银行。印度最大的私人银行ICICI银行由于其在伦敦的附属机构持有约8000万美元雷曼兄弟公司的高级债券而受到牵连,已准备了2800万美元的额外准备金。

夜上海论坛 四是对服务外包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对印度服务外包业会造成间接影响。美林证券、美国银行和雷曼兄弟公司每年的IT预算都在10亿美元以上,美林和美国国际集团是许多印度IT公司的大客户,因此它们出问题势必会对印度服务外包业造成影响。

五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印度卢比半年贬值1/4,影响部分企业利润。印度卢比2008年以来持续贬值。自5月份外国投资者在印度抛售所持证券开始,卢比贬值加快。根据印度央行统计,卢比兑美元在过去6个半月中从40∶1贬值到了50∶1,贬值1/4。如果从1月份算起,则贬值27%。9月份美国金融危机扩大后,卢比贬值加速,在过去两个月中即贬值11%,从45∶1贬到50∶1。11月19日再次突破50:1,创下历史新低。以美元贷款的企业所付利息将增高,还债更困难,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

二、印度政府采取措施可以渡过难关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政府自2008年以来持续出台了许多刺激经济发展和消费的政策与措施。

夜上海论坛 第一,抑制通货膨胀。2008年以来,印度央行在多次上调短期贷款利率的同时,还数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其幅度之大实属少见,仅2008上半年短期贷款利率就上调了0.75%,存款准备金率则达到8.75%。 另外,大幅提高国家工作人员及企业工人的工资,并制定有益于促进房市发展的贷款政策。与此同时,为保持物价稳定,还加大了对石化和食品管理部门的补贴,努力缩减政府行政开支等费用。

第二,增加农业投资和改善农民生活。2008年,印度政府在农业投资和改善农民生活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仅尽可能地免除农民的债务,还大力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对农业灌溉系统设施建设的投入,并补贴种子、肥料的采购金,增设建造农村医疗教育设施的费用,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第三,积极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为改善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印度政府加大鼓励外商投资基础设施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增加投资比例等,尤其在海港、能源、交通等方面力度更大。另外,在进出口贸易自由化方面,印度不断出台了鼓励企业增加出口的政策,尤其针对IT信息软件业、生物制药业、汽车零部件加工业与电子产品,以期挽回不断扩大的外贸逆差。

受金融危机影响,印度经济成长势头削弱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自身具有良好的监管机制和在美国银行业涉足不深,不论是直接途径,还是通过衍生工具,印度银行业对美国抵押市场、破产和危困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都极为有限,因此不太可能像雷曼兄弟等美国银行那样陷入困境。预计2008财年GDP增长7.9%,低于2007财年的9.2%。这将是三年来的最低增长率。

夜上海论坛 三、建议

各国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时,需加强通力合作,共克时艰。就中印而言需加强以下合作:

夜上海论坛 一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两国在资源领域的合作,共促发展。印度是中国的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巴西。印度每年出口9300万吨铁矿石,其中85%运往中国。目前,印度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采取“零售矿”形式,运往中国销售的铁矿石价格时时变动,旨在提高印在中国铁矿石现货市场中的比重,而这增加了中国企业成本。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印两国尽早建立“长协议”将是双赢之举。

夜上海论坛 二要加快中印能源合作,这将有利于双方向第三国争取能源合约。尽管印度目前尚不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但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加强两国能源合作,对巩固和发展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极为重要,对亚洲地区和平稳定与经济繁荣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是印度最大的能源企业。印度总理辛格上台后,对国内12个国有油气公司进行重组,旨在建立全球石油公司。实施重组后,以印度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为代表的印度能源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并加大步伐从本土转向海外。印度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综合排名上升两位,居世界50大石油公司的第30位。印度75%的能源都依靠进口,如果两国能够加强能源合作,这将有助于双方向第三国争取能源合约。

三要加速研究推进中印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促进双边贸易,特别是边界贸易。印度和东盟、欧盟已先后开启自由贸易区谈判。与东盟开展自由贸易谈判开始于2005年,但由于印度对国内棕榈油等农产品市场实行高度保护,使双方谈判受阻。2006年8月,双方就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达成一致。预计在2008年底将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按照承诺,印度将在未来10年内对东盟80%的产品削减关税。

夜上海论坛 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区谈判自2007年6月启动。双方原计划2008年签署协议。但由于在政府采购、竞争、农业等问题上分歧较大,2008年上半年一直未开展谈判。普遍认为,印度对欧盟贸易仍为逆差,且印度43%的对欧出口仍享受普惠制待遇,降低了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区的紧迫性。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金融危机;影响;现实意义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01

一、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国际经济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适当地刺激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弊端,又对经济相对比较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同样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一)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的正效应

夜上海论坛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是大规模引进外资和技术,对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改革我国经济体制中诸多不利因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夜上海论坛 (二)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的负效应

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底子薄、基础弱,金融全球化使它们面临空前的外资威胁和压力,同时国际上热钱的涌入加剧了相关产业泡沫化的程度,给我国的金融改革和监管都提出了诸多要求。

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相比国际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监管上自然存在许多漏洞,客观上造成我国金融业的体制发展较为滞后,风险陡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保护我国金融业的安全:严格控制外部资本的介入和流动;国有银行的监管与控制;相关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备;成熟的汇率控制和调节政策。

总而言之,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势必会高度重视自身的经济安全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对金融业的发展要本着客观的、动态的、全面的原则去认识和了解,金融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国要本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加入到这个潮流中,但在参与过程中,要慎之又慎,尽量把风险规避到最小。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促成我国经济的腾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夜上海论坛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的金融海啸来势凶猛,是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随着危机的加剧,实体经济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多家大中型企业宣布破产,即使采取了大规模的国家干预和调控后,形势也未好转,至此,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各个行业都开始出现凋敝和破败的前兆。如何才能走出重重困境,使经济出现复苏,没人能够给出答案。

夜上海论坛 这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由美国华尔街开始,而诸多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难逃厄运,比如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经济转型期,这一危机会使我国在国外的投资和企业遭受重创,不能在短期内撤离的资金基本冻结,进出口贸易总量与以往同期相比也会出现大幅下滑,那么我国的国际收支就会产生巨大波动,由此会造成长期的通货紧缩,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放慢许多,我国对外贸易的巨大优势将在短期内不能体现出来,经济增长的策略调整为刺激国内消费,拉动国内需求,但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夜上海论坛 但挑战和机遇从来就是如影随形的,面对这一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对我国而言也充满机遇,首先是国外企业的低靡和产品的价格大跌,我国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可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走出去,收购国外资历和影响力都比较好的企业,整合市场资源为己所用,但这需要相关企业做好资金和管理的双重准备。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谨慎,最好做到步步为营,尤其是对资金的控制,必须要留有余地,随时应对资金不能迅速回撤的压力和风险,在稳妥的前提下,还要关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的经济形势,如果有好的机会也要尽可能抓住,多做一些资金上有保障的投资项目。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我国在时间上存在一个滞后效应;我国传统优势出口贸易大幅萎缩,存在供大于求的矛盾;国内需求有限,库存压力增大;就业率再创新低,成为社会顽疾;财政收入越来越困难。

夜上海论坛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1.外汇的大量涌入客观上加剧了我国货币市场的控制的难度,外币滞留我国,为了免受其干扰,央行不得不发行大量人民币兑换外币,而市场上货币的发行量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超过发行量的上限,就要引发通货膨胀,尽管政府全力控制,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如此一来,我国的货币发行独立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我国金融监管的不到位大大影响了国外投资的有效性,大量资金走向国际市场,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管,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这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子,然而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研究不足,手段单一落后,同时缺少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的控制经验,这就造成我国在金融危机初始时不能及时回撤资金,损失惨重,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流的不断深入,未来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控制。

夜上海论坛 (三)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夜上海论坛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国内经济形式的新变化,我国应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在法制监督、投资程序、风险控制、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晚上。我们在兼顾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应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国应该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增强抵御国际长期资本冲击的能力;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商业化市场运作;国际投资战略与解决国内就业问题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监控体系,防范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风险;从“走出去”战略的高度考察国际投资策略;完善资本流动的国际监控,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努力将海外投资中的国际经济政治阻力降到最低。

夜上海论坛 总之,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风险已经来临,全速前进的中国巨轮必须考虑到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冲击,把握机遇,化解风险,我们的经济发展航程将会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