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量化投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一、新型文化业态特征、分类、发展等研究
夜上海论坛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较早,但缺乏新型文化业态特征、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有:赵立志分析了新兴文化产业的特征以及四川的数字内容、文化旅游、版权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克服体制障碍、加大政策扶持等对策。张君君以湖南省为例,对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含义、分类、产业特征以及湖南省文业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盈利模式及融资模式的问题。王晓波、郭欣、杨帆以保定市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需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改革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赵瑞政根据山西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状况、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相关体制机制、出台相关保障政策等对策。这些研究以局部区域为对象,对新型文化业态的特征、发展状况及对策等进行了分析,且涉及到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打下了一定基础,但不够系统、深入。杜丽芬、王国平和刘凌云对“新兴文化业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等进行了分析,但未涉及投融资等方面。刘忠指出新兴文化业态所具有的“新”特点、作用、制约因素及其光明未来,提到了投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但未深入进行分析。肖荣莲分析了新兴文化业态的产生背景、特点以及意义与发展路径。黄伟一提出了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需要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其发展关键是要解决融资问题等建议。郭雁鸿从系统科学、产业经济学、传媒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机理。这些对我国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状况及机理等进行了研究,但未及其它。叶朗对2012年动漫游戏、网络新媒体等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相关情况进行了归纳与分析,还涉及到电影投融资状况等的分析,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但还不够全面。崔文贞对新型文化业态的概念、分类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要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实施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等。这些研究涉及到新型文化业态的公共政策方面。杨宁对已有新兴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包括作为文化产业组成部分的新兴文化产业研究及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新兴文化产业研究两部分,并对其研究中的关注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上述研究为新型文化业态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些研究还可进一步深入,而且缺乏关于新型文化业态投融资体制、机制和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及机制的研究
Brinkman认为国外保险公司在文化产品不同阶段提供的完善保险服务为文化企业赢得信贷融资提供了重要保障。Robert and Merton、Riding and George认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完善的中小文化企业担保、再担保体系为文化企业信贷融资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些研究指出了保险、担保的重要性,但未具体研究投融资体制及机制等。齐勇锋以山西省为例提出了构造区域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放宽投资准入门槛等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策略。李贵斌和宋晓丹分析了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及大庆市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策略选择,以期总结经验并探讨大庆市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模式。吴少新、张立勇、张远为提出以突破种种束缚我国文化投融资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为突破口,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动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这些文献涉及到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体制的研究,但研究不够系统。Phillip McCalma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在美国好莱坞电影投融资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国际资本的介入丰富了美国文化产业的融资主体构成。余晓泓基于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分析提出,当前解决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难题的首要办法是广泛吸收民间资金和国外资本。陈清华认为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关键是要塑多元化投融资主体。这些文献涉及投融资主体的研究,但分析得不够深入。关于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政策支持等方面,Braedon Clark以澳大利亚电影产业为例指出,税后优惠政策较之直接补贴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投入电影产业。Nantes Métropole认为,吸引投资的一个困难常常是因为投资者在评估风险和无形资产估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共政策在鼓励投资者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指出西方国家常见的工具主要有贷款及担保、股权融资、税收优惠和政府资助、非货币支持措施。该研究指出了吸引投资的困难、公共政策在鼓励投资方面的作用以及西方国家常见的投融资工具。龙怒认为我国政府应出台更具吸引力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并通过有关政策引导,培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魏鹏举指出国家政策激励及公共资金投入引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构公共资金引导的市场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思路和建议。李华成认为必须依靠政府对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制度加以完善。这些研究探讨了政府政策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支持方式,但研究不够全面。总之,已有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发意义,但不够全面系统且可进一步深入,而且缺乏关于新型文化业态投融资体制及机制的研究。
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研究
Robert C. DiGregorio and Jr.指出,美国电影业目前已形成了诸如制片公司提供资金、独立发行商融资、融资、终端客户融资、贷款、预售协议等多样化融资方式。Laura Clayton and Hugh Mason认为英国创意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在资金需求和融资渠道方面主要有透支、设备租赁或租购、权益融资、银行长期贷款、票据贴现等方式且各占一定比例。Bin Zhang and Xiaoyan Du基于英国目前的投融资形式得出利用资本市场积极融资、吸引风险资本等启发。高颖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主要投融资模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投资基金、并购重组、无形资本融资及跨国融资等。可见国外的投融资方式及模式是多样化的。国内方面,罗华和方晓萍将创意产业投资模式分成国家与政府投资模式、民营投资模式、外资投资模式、基金投资模式四大类。周正兵和郑艳探讨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欧培彬提出应构建不同于传统融资方式的新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高凌霁提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模式,并以华谊兄弟集团的融资模式为例进行个案分析。这些研究都分析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模式。刘丽和张焕波、胡晋芳和李莉、龙怒、李童、刘学华分别对北京市、西安市、云南、陕西、上海等区域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杨靖吉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初创期应以内源融资模式为主,成长期应以债权融资为主,成熟期应以股权融资为主,强调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融资模式。辛阳对中美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方式以及投融资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建议。可见,目前关于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方式的研究中,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方式更加多样化,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方式还比较单一,需要加快融资方式的创新等。简言之,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但仍需深入,而且缺乏关于新型文化业态投融资模式方面的研究,更缺乏以“两型社会”为视角的研究。
四、新型文化业态与“两型社会”与之间关系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王克修分析了“两型社会”与新文化业态的理论关系,并对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新的文化业态培育实践进行了分析。黄岑、邓向阳认为,“两型社会”和“文化产业新业态”两者之产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新业态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未涉及新型文化业态的其它方面。
中国金融业飞速发展,尤其是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逐步进入国内投资者的视野。目前,量化投资、对冲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各投资机构纷纷开始着手打造各自量化投资精英团队。同时,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私募基金,部分私募基金利用国内市场定价较弱的特性转化成对冲基金也是必然的趋势。
夜上海论坛 量化投资是将投资理念及策略通过具体指标、参数的设计,融入到具体的模型中,用模型对市场进行不带任何情绪的跟踪;简单而言,就是用数量化的方法对股票估值,选取适合的股票进行投资。
量化投资的鼻祖是美国数学家西蒙斯(James Simons)教授,从1989年到2006年间,他管理的大奖章基金平均年收益率高达38.5%,净回报率超越巴菲特。
夜上海论坛 对冲基金(hedge fund)是指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采用各种交易手段(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衍生品种等)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
犹抱琵琶半遮面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陈工孟教授表示,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后,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渐成热门话题,并正在逐步萌芽和发展,但因为是新事物,社会各界还不是很了解。
目前国内约有12只公募量化基金,而深圳和上海也已有不少对冲基金;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离中国投资者如此之近,但又是如此神秘。
长期以来,国内投资者一直存在着一些疑问,例如,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是不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对金融安全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为何能取得超额收益?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如何进行规范和监管?对冲基金如何募集、运作和壮大?如何开发策略、如何进行交易如何控制风险?
对于上述问题,国内缺乏进行深度探讨和专业研究的有效途径。近日,国内领先的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专业研究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办了2011第一届中国量化投资高峰论坛。众多国际投资家、知名学者、优秀对冲基金经理、量化投资领军人物、交易所研究代表等,与300多位来自于证券、基金、私募、信托、银行、保险界的专业人士、信息技术服务商和民间资本代表,共同分享最新的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的宏观视点及微观技术,以解决金融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办机构表示:“我们相信此次高峰论坛的召开,将开创中国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的新纪元。”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在论坛致辞时表示:“通过引进各种各样的产品、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特别是量化投资的方法,逐渐把过去的投资艺术转化到投资科学,这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周林认为,在中国开展量化投资、设立对冲基金将来有可能的空间,当然,可能也会有问题和风险。即使像美国、英国这样的成熟市场也会产生风波,比如金融危机,不能归咎于量化投资、对冲基金,但一些投资手段、金融工具运用不好,也可能对市场带来一些风险。“对于一系列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做非常好的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胡政博士谈到,由于量化投资导致程序化交易和国外流行的算法交易等,这些新的交易方式是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研究后他认为,有四方面问题值得关注。
夜上海论坛 第一是对市场公平性的冲击。有人用“大刀长矛“,有人用“导弹、机关枪”,有专家理财,有一般的投机炒家,各种各样的风格构成了市场,投资手段的不平衡,有可能会带来市场交易的不公平。
夜上海论坛 第二,对市场本身运行的冲击。量化投资的产品,有可能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当采用类似的风险止损点或者类似理念时,市场发生某个方向的变动,有可能加剧这种变化。
夜上海论坛 第三,对市场价格信息的冲击。很多量化投资工具需要收集信息,需要有很多试探性的报价去测市场的深度。大量的试探性报价,不以成交为目的的报价信息,会对市场产生冲击和影响。
第四,对交易系统的冲击。量化投资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有交易系统都基于计算机系统,各种各样的工具会对交易系统造成冲击。
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宇东建议,希望媒体把目前机构、专家学者、管理层正在研究的成果报道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还呼吁更快地完善有关对冲基金方面的监管政策和法规,并给予量化投资更多的扶持和技术支持。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湘财证券副总裁兼首席风险官李康的观点鲜明生动,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在演讲时则激情四溢。
韶华休笑本无根
量化投资把资本市场的投资行为从以往定性化的“艺术”升华为数量化的“科学”,运用到高深的数量工具。国外从事量化投资的研究人员和基金经理大多是学金融、计算机和统计学出身,很多物理、数学专业等理工科背景的优秀人才也加入这一行列。野村证券亚太区执行总监周鸿松就是哈佛大学空间物理博士,曾获2011亚洲银行家峰会最佳算法交易系统团队奖。
夜上海论坛 在美国留学获计算机硕士的刘震现任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1995年进入华尔街工作,在与国内父母通电话时,他感到很难解释清楚自己的职业性质,便说跟“投资倒把”差不多,这可把他父母给弄晕了。
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章飙是统计学博士,早在2006年就开始用量化投资工具做ETF套利,最初很难被上司和同事理解,直到做出几个成功案例后,才有了较大的发言权。他曾向公司申请投5000万元做“攀钢钢矾”,还放出“狠话”:如果公司不让做他就辞职,两年后这笔投资为公司赚了3.5亿元。
夜上海论坛 在银华基金副总经理兼量化投资总监周毅看来,量化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目前,银华基金已初步完成了量化团队的人员配备和流程建设,未来,将努力打造一只国内领先的专业化、综合性的旗舰量化投资团队。
夜上海论坛 分级基金为突破口 首战告捷
由于量化投资在股票市场的应用范围较广,包括金融工具设计、指数增强、市场中立阿尔法模型以及套利策略等等多个方面。在反复比较深思熟虑后,周毅选择将金融工具创新作为突破口。
周毅认为,相比于其他的量化投资领域,金融工具与市场地域性特征关联度最低,因此移植性最强,成功概率就越高,同时在中国市场相对比较欠缺。所有的金融工具中,在国外使用得最广泛的就是结构化。
夜上海论坛 截至今日,银华共推出了三只指数分级基金和一只股票型分级基金,包括银华深100(首只深100分级指基)、银华中证等权重90(首只等权重分级指基)、银华中证内地资源(首只投资主题指数的分级基金)和银华消费主题(首只主动管理的主题类分级基金)。这四只分级占据目前市场上分级基金规模的绝对优势。银华深100是上市首只首日出现双溢价的分级基金,也是目前是场内规模最大的基金,约为150亿元左右;银华中证等权重90是第一个触阀值折算的分级基金,为所有分级产品的发展完善和风险控制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市场和投资者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了分级基金这种金融创新符合A股现阶段的运行特点,满足了国内投资者对杠杆和借贷收益的需求,更坚定了我们在工具型产品的研发和量化投资策略推广上的信心。”
夜上海论坛 看好中国量化投资“钱”景
夜上海论坛 不过分级基金只是整个量化投资应用中金融工具设计的一部分,其发展的背景是目前国内衍生品缺乏的现状。周毅表示:“我们想做全方位的量化投资,包含量化投资的各个领域。”
今年以来,银华的多只专户产品已经成功在A股市场上综合应用以上两项策略。据记者了解,银华专户产品中,表现最好的账户年化收益(扣除各种费率后)大幅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波动率仅约为沪深300波动率的1/3。尽管受现有法规和交易平台限制,在美国应用的量化策略大多数无法在A股实现,但银华在专户对冲产品上的成功尝试,证明了在国内利用量化投资方法可以获得绝对收益,而且随着各种限制的宽松化以及杠杆机制的引入,量化绝对收益产品可以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式量化投资前景广阔。
夜上海论坛 志做国内旗舰量化团队
周毅将银华目前在量化投资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就都归功于其全业务线的量化团队打造。银华在业内属于较早开展专门的量化投资研究的公司之一,目前量化投资团队已经达到16人,职责涵盖了金融工具、α策略、套利及实时风控等量化投资的各个业务链。“量化投资成员所搭建的系统平台,形成了稳定的流水线,为量化产品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