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范文

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ndition of Dejiang County, a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achievemen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of the local argi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toward scale, moder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is presented detailedly, which provides beneficial help for realiz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of the count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oblem; solution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年来,德江县大力依托国发2号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强农稳县”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引导农民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全县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主要措施

夜上海论坛 一是整合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500至1000万元资金用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充分利用涉农项目、土地治理等资金增加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资金投入;金融部门降低贷款门槛,扩大农户贷款业务,切实支持和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县内外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建基地、建厂房、搞加工,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产业。

二是部门乡镇办点。县涉农部门根据各自业务分别兴办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县级核心示范样板;各乡镇根据县分指导性计划任务,分别兴办了不同作物面积100亩以上的示范样板;县级示范样板点全部落实在326国道、303和305省道等主干公路线上,乡级示范样板点落实在本乡镇主要公路主干线上。

三是企业大户经营。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原则,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努力做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把农户的零散土地集中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种植大户,实现企业大户与农民双赢;大力推行并规范“订单生产”,积极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

四是加强配套服务。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做好农业实用技术服务,改良耕作技术、土壤条件和作物品种,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及时把农业生产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传递给农民;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和兑现农机购置补贴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五是严格督查考核。把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重要经济指标,列入对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年度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分阶段进行督查,年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未完成任务,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限期整改,同时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免谈话。

夜上海论坛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2.8亿元,比2006年增长83.13%;全县粮食总产量均达17万吨以上;油菜籽产量达1.3万吨,比2006年增长25%;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5.3%,比2006年增加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3元,比2006年增长118.9%。

夜上海论坛 二是农业结构有所优化。烤烟产量连续6年均达15万担,其数量和质量稳居全区第一;畜牧业产值2011年达6.9亿元,实现了连续快速增长势头;累计新增茶园面积13.25万亩,茶园规模增速居全市第一;新增天麻种植面积16.7万平方米,中药材面积达1.34万亩;已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农业种植结构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作物与同期粮食面积比为42.7:57.3。

三是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在青龙、钱家、泉口、合兴一带发展集观光、旅游、经果林、农家乐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产业群,走出了一条“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厦阡、钱家果蔬庭院经济、合兴、复兴的生态茶、泉口万亩草地畜牧业、乌江生态翠竹长廊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

夜上海论坛 四是循环农业步伐加快。按照“猪-沼-菜”、“猪-沼-果”、“猪-沼-粮”生态种养模式,全县累计新建“一池三改”共2.63万户,建设规模养殖公司或小区大中型沼气池23个。目前,我县农村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

五是经营方式不断创新。201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77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地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新建成茶叶加工厂6座,实现茶叶销售收入24249万元;发展种植基地35万亩,带动农民增收1320万元。

夜上海论坛 六是装备水平持续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6.2万千瓦,推广机耕面积7.5万亩,机插秧面积5000亩,机灌面积13万亩,机械化收获面积5000亩,新增农机具达2.72万台(辆),植物保护器械460余台。

七是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体系认定认证迈出新步伐,“颐年春”酒已获10012-2003国际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荣获“贵州省著名商标”称号;德江天麻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德江“星源”牌礼盒装菜油获省名特优农产品称号;德江茶叶在中国国际茶博会上获金、银奖。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弱,技术装备落后,经营集约化与农业土地分散的问题凸现。

夜上海论坛 二是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以及各类农村流通中介组织不够,服务能力偏低偏弱,经营专业化与农业从业人员短缺矛盾突出。

夜上海论坛 三是农民素质相对偏低,生产经营随意性大,农业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农产品流通慢,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矛盾突出。

夜上海论坛 四是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与监管手段短缺矛盾突出。

四、对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1.搞好产业规划布局。着力构建“五个产业带”:一是重点建成以乌江沿线枫香溪镇—潮砥镇—长堡乡—共和乡—稳坪镇—桶井乡—荆角乡为主的竹果产业带;二是建成以青龙镇—钱家乡—龙泉乡—煎茶镇为主的果蔬产业带;三是建成以高山乡—沙溪乡—楠杆乡为主的天麻核桃生漆特色产业带;四是建成以复兴镇—合兴镇—堰塘乡为主的茶叶产业带;五是以平原乡—长丰乡—泉口乡以种草养畜和放养相结合为主的畜牧养殖产业带。

2.加快农业科技步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工程等项目为载体,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为突破口,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

3.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秸秆氨化、应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猪沼粮、果、菜、鱼”等能源生态模式,推行“一池三改”(改圈、改厕、改厨)和“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加强耕地、草原、渔业资源和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 。

夜上海论坛 4.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主,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农副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让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乡村旅游景区靠近和集中,不断增添新的观光内容;同时,通过建立“乡规民约”等制度,维护景区良好环境。

第2篇

1温和岭南沟坝区

1.1区域分布本区地处我市东南部秦州区、麦积区森林区8乡镇90多个行政村,海拔1400~2560m,农耕区主要分布于区内海拔1400~2000m的沟坝及山腰,总面积为2657.47km2。

1.2生产条件农耕区年平均温度7~8℃,元月份平均气温-3~6℃,7月份平均气温18~20℃,≥10℃积温1700~2700℃。无霜期110~160天。年雨量650~850mm,东岔局部地区可达900mm以上。

2围绕空间布局,明确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2.1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供需基本平衡粮食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经济安全,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基础条件差、粮食生产不确定因素多的农业市来说,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既是“三农”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点,也是服从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更是我们农业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夜上海论坛 2.2大力发展以蔬菜、果品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发展能力继续把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来抓。按照突出优势、扩大规模、延长链条、提升品牌的要求,围绕做精果品产业、做强蔬菜产业、做大马铃薯产业、做优中药材产业,坚持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闯大市场,因地制宜地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夜上海论坛 2.3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国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下大决心,下真功夫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着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

夜上海论坛 2.4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

夜上海论坛 2.4.1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具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队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所在。

2.4.2加快品种更新步伐。重视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提高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天水市农科所、天水农校的育种能力和水平,加快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新品种选育进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4.3加强技术协作交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内引外联,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现代农业相关技术研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农业技术开发,推广资源节约型、绿色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立体复合型、物质循环型技术;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国外先进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充裕的技术储备。

夜上海论坛 2.4.4建好农业科技园区。认真搞好秦安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武山蔬菜产业示范园区、清水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等8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第3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 特征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夜上海论坛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42-02

夜上海论坛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产业支撑的重要举措。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农业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从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四个阶段。

夜上海论坛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形态,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的发达农业。现代农业就是运用现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一体化的多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

(二)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科学化。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主要依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和原动力,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

夜上海论坛 2.市场化。传统农业主要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现代农业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现代农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源泉。

3.产业化。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小生产,仅仅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环节。现代农业则打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产业脱节的局限性,走出了生产、加工、销售和社会服务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实现了一二三产业互动,形成了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在现代农业中,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4.集约化。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现代农业注重各类生产要素的集约投入,生产要素得到有效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有效整合资源、适度集中土地和实施科学管理等,以资金与技术的集约投入来取代以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改变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夜上海论坛 5.生态化。传统农业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换取农业的发展,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现代农业则以高度重视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来优化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和谐、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注重资源的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综合开发,积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夜上海论坛 6.多样化。传统农业仅局限于食品和原料的供给功能,现代农业则将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拓展为生产、生态、生活和科教等多功能,除具有食品保障和原料供给功能外,现代农业还具有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承担着创造和传承文化以及保护环境的功能,发挥着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以及满足人们领略自然情趣、享受田园生活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多样化,现代农业不但是效益农业和市场农业,而且还是绿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又是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二、发展现代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统筹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其它产业现代化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关系。要注重三次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统筹产业协调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构建起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拓展,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农业结构。

二是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我国分散的农户经营方式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所要求的大规模生产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制约条件。要在坚持和巩固的基础上,不以牺牲农民的土地权益为代价,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适度的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夜上海论坛 三是要把科技进步作为首要推动力。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只有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实现现代农业要求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以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为核心,通过劳动力集约和技术集约,走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四是要注重示范引导。纵观世界不同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劳动力节约型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节老节地复合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土地节约型模式。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并没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区间的资源环境条件、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试点示范工作,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建设的模式和道路。

夜上海论坛 五是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不能以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土壤侵蚀为代价,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充分释放和凸显农业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和途径

一是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化产品提升农业。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引导企业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拉长产业链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提高附加值,培育和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开放工作,拓宽眼界,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引进资金、配置要素,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逐步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条,努力引进上下游关联项目,发展关联产品,主动引进同类企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要培育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农业,最关键就在于人才队伍的培养,要培养一批踏实能干,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农业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工业化要求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以及现代眼光甚至世界眼光的干部队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工业化经营管理、产业化链条延伸。加快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的职业教育和新型技能培训;要整合培训资源,采取订单、定向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要推进农科教有效结合与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研院所深入基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服务。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坚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要根据“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专用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要以资源节约为目标,抓好农业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要加快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开发,推广沼气,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要抓好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发展,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系统化,提高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夜上海论坛 四是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政策扶持,完善运行机制,引导其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市场销售、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资配送和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要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理顺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新体系,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统筹,加强农业科技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整合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资源,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建设,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培育农村经纪人、运销专业户和流通中介组织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服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要推进土地流转体制改革。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不变、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流转市场,采取股份合作、出租、转让等形式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引导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规模化程度。要完善支农体制改革,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综合运用税收、贴息、担保等经济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和信用担保机制,拓宽农村担保品范围,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光玲.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2)

2.韩长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N].人民日报,2010.11.22

3.霍子俊,胡恒洋,张俊峰,蔡平.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08(3)

夜上海论坛 4.柯炳生.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