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临床免疫学综述范文

临床免疫学综述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临床免疫学综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临床免疫学综述

第1篇

【关键词】 临床免疫学; 免疫检验; 实践; 探索

临床免疫学是免疫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连接环节。免疫学检验是以免疫学原理为基础,利用各种具有敏感特性的标记技术,对各种病理和生理的免疫学指标行特异性、超微量地分析,包括细胞的、体液的诊治及预后评估[1]。就免疫学检验进行准确定位,是临床医生依据检验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治和防控的有效技术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就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的相关实施与探索进行综述如下。

1 临床免疫学概念

临床免疫学属重要的免疫学分支部分,为免疫学应用到临床医学的途径。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与临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相关性,为临床及时、科学的应用免疫学新技术,在疾病的治疗、监测、确诊、预后中均发挥重要的引导及参考作用[2]。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多种免疫学技术已被普遍开展应用,如流式细胞式和免疫细胞检测及分类技术、血清蛋白电泳技术及各种肽类物质、激素、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的检测技术等[3]。随着目前检验项目在临床的不断增多,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自身都对临床检验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各种免疫学技术均需紧跟医疗科技发展步伐,更全面、迅速的发展,以尽快的与临床应用适宜,进而开展临床免疫学技术的崭新局面。

夜上海论坛 2 临床免疫学促进新技术发展

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创新基础均需有相应的理论,如PCR技术、分子克隆技术等均为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而这些技巧中,理论基础为DNA的双螺旋。同时免疫学的抗体理论与抗原对多种临床免疫学新技术的产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标记技术、沉淀、凝集等的发展进展[4]。近年来,受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渗透及免疫学的飞速积习难改展,使免疫学在理论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

夜上海论坛 3 临床免疫学新技术发展特点分析

夜上海论坛 3.1 多学科交融 临床免疫学经典技术包括免疫标记技术、溶血技术、中和技术、沉淀技术、凝集技术等。以上技术为临床免疫学基础,在临床免疫学传统及现代的理论中均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以上技术或其基础上发展创新的技术至今仍在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但生命科学在不断发展,不同学科间渐较难明确区分和界定,形成广泛的渗透和交叉的局面,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适体技术、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染色质沉淀技术等免疫学新技术,使免疫应用范围和理论不断拓展。另外,临床免疫检验中,组织学、细胞学中的显微镜技术也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如由普通显微镜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联合对抗原进行检测,自身抗体采用荧光显微镜与荧光标记技术联合进行检测。且电子显微镜对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免疫细胞的行为可直接行动态观察。以上技术的应用,使临床免疫学技术得到了较大丰富,为发展提供了动力及方向[5]。同时免疫学检测数据显著多,用日益复杂,有效分析数据和正确应用结果显得较为重要故临床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医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也渐趋深入。

3.2 高通量、智能化、自动化的免疫新技术 临床免疫学检测具有同步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与传统手工操作有较大的区别,如微粒子酶免疫技术、电化学发学分析技术等,毛细管电泳技术也在临床广泛应用,目的,生物芯片技术使整个检验医学检测实现了大规模、平行化、高通量的要求。同时,组学技术、后基因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极大的满足了临床免疫学需要。

4 免疫学检验定义

4.1 临床免疫学中免疫学检验为重要组织部分 以基础免疫学理论作指导,临床免疫学对免疫学方法及技术不断创新,在对疾病研究,特别是自身免疫病、肿瘤、传染病、血液病、免疫缺陷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发机制、诊治、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属免疫学分支学科,是基础免疫学内容与临床免疫学内容的中间环节,为临床医师对疾病进行研究的相关技术方法。

夜上海论坛 4.2 免疫学检验的相关定义 依据免疫学原理,特别是抗体与抗原反应原理,对各种敏感标记进行利用,如荧光素、发光物质、放射性同位素等,特异地、超微量的对各种病理和生理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包括细胞的和体液应用,行疾病诊治和评估的一组医学临床检验项目[6]。其要点为即对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加以利用,又可对免疫学参数的各种内容进行检测。

夜上海论坛 5 免疫学检验存在的问题

5.1 定位 目前,有一定数量的医疗单位中,尚未设立免疫学检验专业,无专业的检验设备,无实验室,无固定的专业的检验人员,免疫学检验中的一些项目被分散在微生物实验室和生化实验室进行检验,对专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5.2 质量管理分析 虽免疫学检验中大部分项目在各大医学中已参加了国家卫生部相关室间质量评估活动,但在对室内质量进行控制的环节中,仍较为薄弱。对于大部分免疫学检验项目,在质控品和标准品上,国内尚未做到有效统一,虽部分有供应,但项目不全,价格昂贵[7]。故多数试验室质量控制不达标,导致检验质量不稳定。目前,尚普遍存在试剂缺乏统一的现象,检验结果中的假阴性、假阳性较难杜绝,为质量管理及标准化检查带来了一定难度[8]。同时,专业的免疫学检验人员较少,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带头人,同时也缺乏娴熟操作的技术人员[9]。此外,还存在研究内容与临床缺乏有效结合等,在疾病诊治中未发挥有效作用[10]。

6 发展建议

针对免疫检验的重要性,医院领导和检验科需重视免疫学检验专业的设置,设备引进、项目定位和人员配备,加强培训,建全室内质量控制[11],同时成立免疫检验学小组,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各级质量部分需加强参考品、质控品的管理,以提高检验效果,使临床免疫学作用落到实处[12]。

7 小结

综上,临床检验为临床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技术的研发为临床检验学发展提供了机遇,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样本用量,实现了疾病准确、快速、无创的诊断。同时也需正视存在的困难,对复杂的数据行合理和有效的应用,以减轻患者负担,控制成本。同时加强基础研究的合作与交流,让从业者加强各种技术的培养和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满足临床免疫检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松华,罗识奇,周为民,等.28所医疗机构检验免疫学部分指标现场检测调查[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2):154.

[2] Beutler B,Casanova J L.New frontiers in immunology.Workshop on The Road Ahead:Future directions in fundamental and clinical immunology[J].EMBO(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2005,6(7):620-623.

[3] 武建国.老年人抗病毒螺旋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41-243.

[4] Hartmann M,Schrenk M,Dottinger A,et al.Expanding assay dynamics:a combined competitive and direct assay system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proteins in multiplexed immunoassays[J].Clin Chen,2009,54(1):956-963.

[5] 周镇先,吴玉强,黄茂萍,等.国产抗HBs抗体试剂检测结果的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1):70.

夜上海论坛 [6] Shoshan S H,Admon A.Novel technologies for cancer biomarker discovery:humoral proteomics[J].Cancer Biomark,2007,3(1):141-154.

[7]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59-712.

夜上海论坛 [8] 史俊敏,吴晓勇.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2(8):2377-2378.

[9] 张伟民,宋超.落实质量考核与监督措施,促进独立实验室健康发展-对医学独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设想与探讨[J].浙江检验医学,2009,7(3):285-287.

夜上海论坛 [10] 师建国,田玉梅,郭芝芳,等.量子共振检测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摘要)[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288-289.

[11] 袁红,黄文芳,杨明清,等.对四川省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检查及指导效果[J].现代预防医学,2009,26(18):126.

第2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夜上海论坛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周期:月刊

夜上海论坛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夜上海论坛 国际刊号:1000-484X

国内刊号:22-1126/R

邮发代号:12-8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夜上海论坛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夜上海论坛 中文核心期刊(2004)

夜上海论坛 中文核心期刊(2000)

夜上海论坛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英文名称:Current Immunology

夜上海论坛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院研究所;上海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2478

夜上海论坛 国内刊号:31-1899/R

邮发代号:

夜上海论坛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夜上海论坛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夜上海论坛 中文核心期刊(2000)

夜上海论坛 中文核心期刊(1996)

夜上海论坛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夜上海论坛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4篇

【关键词】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教学方法;教育改革

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以其广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层次性,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渗透下,当代医学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并显示出和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诸多环节息息相关,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紧密联系等一系列特点,加之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名词新颖概念繁多,内容比较深奥抽象,学生初次接触时,觉得学习较为困难。因此,如何适应当代医学免疫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针对免疫学知识体系的特点,有效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成为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在免疫学教学中,注重加强教学改革,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培养,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夜上海论坛 1 优化免疫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夜上海论坛 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内容比较抽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较多,在教学上历来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如果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而满堂灌,就会造成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得到的越少;教师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难点讲不透,学生的印象模糊不清,结果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出发,把握教学重点,找出难点和关键。并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使之成为能为学生接受的知识框架,例如免疫应答是基础免疫学的核心内容,以往学生反映本章理论深奥,难以掌握,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将每一种应答的基本内容设计为图表进行归纳,把繁杂的文字叙述提炼为知识点串联起来的框架,提供给学生最简单、最有效的知识养分。在课堂上主要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而对其他次要内容或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则略讲或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情况,推荐一些新版专著及相关的综述文章作为参考,以开阔其思路和视野。这样,一方面在不失全面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紧扣重点、突破难点,精辟讲解,使学生学得懂,学得精;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动性。

2 改革免疫学理论课教授方法,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夜上海论坛 2.1 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 医学免疫学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知识结构相互依存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展现知识,启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加强记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经常运用提问方式,把要讲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围绕问题以解答的方式授课;或者有的问题问而不答,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老师学生共同解疑。比如在讲免疫学绪论时,我们采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首先提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如何发生的?乙型肝炎如何预防等,然后简单回答,最后小结免疫学与疾病的发生、诊断、预防、治疗等息息相关,以此说明免疫学的重要性和激发学生对免疫学学习的兴趣。

2.2 利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载体结合在一起,具有信息载体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它改变了“一本书、一张嘴、外加板书和挂图”的传统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在免疫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应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可以讲授更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此外,多媒体教学应用视听结合方式表达授课内容,充分调动视觉、听觉两种功能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化深奥为简易,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使过于理论化、抽象的免疫学理论得到更形象、直观的阐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如在讲解抗原提呈细胞章节时,可用几幅带有动画效果的画面,通过颜色和不同画面出现的时间差的变化,比较形象地把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及提呈过程展现给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3] 古人曰:“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作为身心均发育成熟的大学生,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又由于免疫学对初学者而言需要接受、理解、记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太多,因此,指导学习方法是必需的。我们认为给学生有意识地介绍学习方法,对帮助其学好免疫学非常重要。在免疫学学习过程中,第一是要求学生上课时注重对问题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记住相应的知识,切忌上课当“打字机”。第二是要求做好笔记。因我们所选教材的内容丰富、繁杂,有时一次课涉及多个章节内容,如果学生上课时不做笔记,或做得不好,课后将难以把握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在重点部分做符号,重点内容重点记,一般内容略记。重点的内容提示学生先理解听懂,再留时间做笔记。第三是课后要求及时复习。因免疫学内容抽象,要理解的内容多,如不及时复习就容易忘记,而理不清其内在逻辑关系,学生不能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就会感到难以记住。第四是要求阶段小结。因为免疫学前后章节联系紧密,前边所学内容进一步为后边的内容打下基础,如果前边的内容没学好,学习“欠帐”越多,后边的内容理解就越困难。因此,要求学生对前边所学的内容要进行阶段小结,并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第五是指导记忆方法。因免疫学内容繁多,不好记忆,根据不同章节指导学生应用图示、提纲、列表、对比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相应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4 引入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在学生对免疫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上,我们采用PBL教学法[4],进行病例讨论。讨论课前将病例及问题发给学生,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列出“初步考虑病人患何病?”、“发生机理如何?”、“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如何预防?”等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相关的知识点,自学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在PBL教学课中,围绕病例所提出的问题,首先由组长作中心发言,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修正。再由教师提出新问题,让作中心发言的学生解答,或由他人回答。若问题比较难,学生解决不了时,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和引导,如果仍不能解决,则由教师解答。PBL教学课结束前几分钟内,教师做总结归纳,强调一下重点和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应随机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中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3 改进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夜上海论坛 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的开设很重要。实验课不仅可以验证学生在理论课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为此,我们增加了实用性强的实验,并注重对实验内容的整体安排。另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开展课外科研兴趣小组活动,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查找文献,收集资料,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实验计划,亲自动手完成相关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写成论文。比如以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鉴定为主线,安排了血清IgG的提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等一系列实验。这样做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和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这对日后进一步深造及科研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

4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高效轻松的课后复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夜上海论坛 医学免疫学的内容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我们利用学院网络资源,建设网络课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自学和复习。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中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反复观看。同时,可以利用网上提供的练习题进行自我测验,检查学习效果。对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再进行学习。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教师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5]。2006级学生医学免疫学期考成绩为(80.32±16.46)分,2005级学生期考成绩为(72.78±21.75)分,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18,P<0.01),2006级学生医学免疫学期考成绩比2005级学生有明显提高。

夜上海论坛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免疫学的学科特点,对免疫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静,毛立群,牛秀珑.医学免疫学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571-572.

夜上海论坛 [2] 程桂芝,郗雪艳,马杰,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4):319-320.

[3] 樊晓晖,杨海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120-121.

第5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PBL教学法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夜上海论坛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具有概念繁多、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知识更新快、与临床应用较为紧密等特点,是基础医学中非常重要但又较为难教和难学的一门课程。与一般医科大学相比,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教学具有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学员学风较为严谨、纪律性较强,但是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意识较差,考核指标比较单一等特点,目前的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进一步深化医学免疫学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应用PBL教学方法

相对于一些地方高校,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教员教,学员听模式为主,导致学员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因此,采用一些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员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对于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式学习”或“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1],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引入带有导向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由学员通过自行查找资料,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不仅由此掌握相应的知识,更由此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从而改善学习效果[2]。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员和学员、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挖掘学员的创新潜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适用于医学免疫学这种知识更新快、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的课程。

结合本校学员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学员进行PBL教学所必须的相关知识基础和文献检索能力,我们以临床医学五年制学员为对象,选用临床免疫学相关章节进行PBL教学。结果表明,与以前常用的传统方法相比,PBL教学法不仅能够促进学员的深入学习,更能够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使学员由以前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后的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学员对PBL教学模式表示欢迎和认可,认为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改善学习效果,值得推广。实践表明,PBL教学法是提升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

夜上海论坛 基础医学知识普遍比较抽象难懂,一方面难以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员对这些枯燥深奥的概念也难以理解。因而,如何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生理过程形象生动得展示给学员,让他们学得轻松和乐于接收,是改善课堂授课的关键环节之一。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授课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3]。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载体结合在一起,使原本枯燥、抽象、平铺直叙的概念和微观的细胞分子间互相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能够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并能帮助学员更直观深刻、简洁明了地理解免疫学的相关原理,而且使学员便于记忆。传统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时间和篇幅重点讲述和解释的一些知识难点,往往通过几张幻灯或者几个动画就能阐述清楚。例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结构、免疫球蛋白结构及抗原抗体反应等,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可以承载大量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传递更多的知识。此外,多媒体课件易于复制和传播,学员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笔记,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课堂理解和互动,从而有效减轻学员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夜上海论坛 第二课堂活动是针对一些对免疫学较有兴趣、求知欲强且学有余力的学员所开展的以拓展学员知识面,培养学员创新精神、探索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大班课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学员的引导,给他们介绍一些前沿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使学员了解科研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启发他们结合自己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文献和设计科学实验加以验证,有意义的实验结果则可以整理成文发表,它能有效地培养学员的科研思维和实验能力,是一种较好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个误区:一是教师不注意引导学员自己去探索问题,而是简单地让学员参加自己课题的研究,从事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这样固然能够让学员增加一些对科学实验的感性认识,但学员缺乏对整个科研课题背景和意义的清晰认识,往往在科研思维和知识面上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拓宽,达不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预期效果。二是有时候会简单地以文章发表作为衡量第二课堂活动的唯一标准,导致教师和学员片面追求论文而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学活动,从而偏离了培养学员独立思考探索能力这个根本的方向,使学员没有真正的收获。这些问题在实践中需要加以注意和避免。

4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免疫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往开设的经典免疫学实验多为对现有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如凝集实验等,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缺乏开放性和探索性实验,这不利于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这些实验往往落后于迅速发展的现代免疫学技术和方法,很多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已很少用到,不利于加强学员对免疫学科发展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增加实验教学中创新性实验设计的比重,使之与科研工作实践紧密联系是改善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5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同时可以使教员和学员分别找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现行的医学免疫学考核是以笔试体现的理论教学成绩和以实验报告体现的实验教学成绩,这种评价方式比较片面单一。随着教改工作的发展,已经不能完全客观地反应教学质量。因此,必须积极寻求多样化的考核指标以反映教学活动的效果,并积极利用考试之外的各种考核方式弥补单一考试评价的缺陷。例如:丰富考试题型,减少单纯记忆性的命题,增加案例分析题等反映学员应用知识能力的题型;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平时表现出的严谨、仔细等科研素质在总成绩中的比例;采用开卷考试,自选方向,提交关于某一问题的综述报告等更加开放的考试方式,从而全面、综合地评价学员的成绩。

总之,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是改善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在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认真探索,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学员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员加强对教学的准备和设计,做好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员创新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和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Richard B, David I, Derek L.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the medical school: another case of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J]. 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2005,29:194-196.

第6篇

1近视和其相关抗原

1.1ABO抗原近年来,ABO抗原已被用于免疫遗传性疾病的探究上,已知的可能和ABO抗原有关的眼病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近视性屈光不正、老年性白内障及视网膜色素变性[3]。

有关近视的遗传方式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多因子遗传、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单因子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胡诞宁等[1]对近视眼患者家族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代100%为高度近视。而有的资料却表明,双亲单纯性近视或变性近视,子代不一定都出现近视。孙成甲[4]在临床探究中发现,父母都有近视而其子女患近视的不足半数。还有人认为中低度近视的发病有肯定的家族倾向性,和遗传密切相关[5]。另外,通常人眼各部分遗传性不同,轴长、角膜曲率及晶状体后曲率遗传性大,而晶状体厚度及前曲率和遗传无关,Sorsby[4]认为决定近视眼遗传的主要成分是轴长。

1.2HLA抗原HLA是比ABO血型系统更为复杂和重要的强抗原系统。HLA抗原称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是具有极高度遗传性的多型性膜抗原[6]。HLA抗原根据其构造、机能,分为Ⅰ类和Ⅱ类抗原。

夜上海论坛 目前已知有20多种眼病和HLA抗原有关[7]。1983年王蓉芳等人[8]发现HLA-B8阳性者易患高度近视,而HLA-B15阳性者不易患高度近视。Пучковская[9]发现,先天性近视和HLA-B7和HLA-B12是有联系的,当近视患者同时有HLA-B7和HLA-B8抗原时,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升高。

夜上海论坛 至于HLA和疾病相关的机理目前学说较多,有拟态学说、受体学说、免疫应答基因、抑制基因学说、连锁不平衡学说等[10]。目前较为关注的假说是疾病易感基因学说。有人发现,自身免疫病的易感基因不仅和HLA关联,而且和一个特定的HLA单位体关联[11]。

1.3S抗原S抗原即视网膜可溶性抗原。S抗原具有强烈的抗原性和致色素膜炎活性[12],它能诱发产生实验性葡萄膜炎和实验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已被许多学者所证实,而有关近视和S抗原的关系,目前报道很少。Стукалов[13]在对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免疫探究时发现,视网膜抗原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的移动指数降低到0.52±0.1。根据免疫学理论,假如移动指数等于1或接近1,说明机体对此抗原无特异性免疫功能;假如移动指数明显<1,表示机体对此抗原有特异性免疫功能。这就初步证实了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机体对视网膜抗原有过敏功能。近年来的探究发现[13],眼底严重的变性改变不仅见于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而且也见于中度甚至轻度近视,眼底的中心及周边都有变性改变,这些都不排除在屈光指数稳定的前提下,近视患者眼底并发症的出现和自身免疫性损伤有关。

1.4胶原(collagen)胶原是组织中主要结构蛋白。现已证实,胶原和组织的增生、分化、粘附和运动以及关节、电解质平衡等都有密切关系[14]。

胶原是一个非常非凡的纤维蛋白群体,它们在结构、功能和组织分布上相互间有差异。在眼组织中,只有Ⅰ~IX型胶原被定位。在所有含有胶原纤维的结缔组织中都含有Ⅰ型胶原[15],Ⅰ型胶原的功能是给组织以抗张强度。

人眼的巩膜组织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而每个纤维束又由胶原纤维组成。在生化探究中发现,Ⅰ型胶原位于眼球的赤道部和后极部之间[16]。Marshall等[17]对老年人巩膜的超微结构进行免疫金染色,结果表明,Ⅰ、Ⅲ和Ⅴ型胶原在巩膜中是存在的,并且在单个的胶原纤维内联结得很紧密。

夜上海论坛 巩膜胶原纤维的直径范围很宽,大的和小的纤维可能有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决定了巩膜的生化特性[15]。大纤维在胶原分子间交叉连接的密度大,所能承受的张力大,而小纤维和四周基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大,纤维间相互功能强[18]。

夜上海论坛 然而,当患近视时,巩膜胶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非凡是眼球后极部发生了明显改变,引起近视程度的加深[19]。Curtin等[20]用电镜观察了高度近视患者的巩膜结构,发现高度近视患者巩膜纤维多为板层结构且变薄,交织状态变少,纤维直径明显变细,纤维横断面中异常的锯齿样、星状纤维明显增多。以上情况造成了胶原纤维更大的可伸展性,并减弱了胶原纤维之间的稳定性,使得巩膜后极部纤维的周期性波动范围扩展到62~70nm[19]。Лазук等[19]认为巩膜胶原抗原结构破坏及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为此探究了各种类型进展性近视患者的血清和泪液中的胶原抗体。结果50%~70%的患者在血清中发现了胶原抗体,对照组未发现。在评价免疫应答程度时发现,良性近视患者血清中胶原抗体浓度较高,非凡是学龄期后天性且无并发症的近视患者指标最高,而在并发有混合型周边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变性的快速(年改变率>1.0D)进展性近视患者,包括视网膜漆裂、格子样变性和视网膜裂孔,在血清中“缺乏”胶原抗体。因此确定,患中、高度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形成了对胶原系统的免疫应答。可以初步推测,对于中、高度进展性近视患者来说,对胶原产生的自身免疫反应和血液中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堆积,造成了巩膜的损伤,切断了巩膜内分子间和分子内的联系,引起胶原免疫遗传基因的改变,使得近视得以进行性发展,而当对胶原的自身免疫反应“起动”时,血清中胶原抗体的存在是确定的保护因素,因此可以说,血液中胶原抗体的含量相对少时,非凡是在眼底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时,这种相对低浓度的抗体可以成为巩膜免疫病理学改变的标志,这种改变也是对恶性近视的预告。

2近视患者的体液免疫状况

夜上海论坛 Пучковская等[9]对56名年轻的近视患者进行了免疫学探究,结果发现IgG含量升高,IgM含量下降。而Казанец等[2]的探究结果是近视患者眼局部和全身IgM水平升高,以局部IgM的升高更为显著,而IgG变化很小。Стукалов等[13]发现,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血清中IgG降低,IgM升高,免疫复合物增加到98%±5%.对于不同类型近视患者的体液免疫状况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夜上海论坛 3近视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

Пучковская等[9]的探究结果显示,进展性近视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含量较正常人低,T淋巴细胞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明显降低。Стукалов等[13]对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免疫学探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辅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的含量明显降低。可以推测,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和近视发病可能有关。Пучковская等[9]的实验性探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以65只新生家鼠为实验对象,用X射线照射家鼠的胸腺部位,结果损害了巩膜组织的正常发育,导致巩膜组织中发生变性改变以及胶原纤维的断裂,影响了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成为了轴性近视发展的基础,而细胞免疫即是在胸腺的控制下形成的。

4结论

夜上海论坛 综上所述,机体免疫状况的改变在近视的发病机理中起着一定的功能。近视患者,尤其是有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况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反应指标相似。对于不同类型近视患者的细胞、体液免疫状况,ABO抗原、S抗原,以及不同类型的HLA抗原、不同亚型的胶原抗原和近视发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探究,这无论对近视病因的理解,还是在临床中用免疫方法预防、猜测和治疗近视都将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杨钧.现代眼科手册.北京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63.

夜上海论坛 2Казанецли,ДюгвскаяЛА.Состояниеместногоисистемного

гуморалъногоиммунитетаулиц

сблизорукостъю.ВестнОфталъмол1988;(5)∶35-36.

3杨朝忠.眼科免疫学.天津摘要: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

夜上海论坛 4孙成甲.近视眼和ABO抗原关系的初步探究.眼科新进展1990;10(1)∶9-11.

5GoldschmidtE,FaurschouS,WorkK.Theimportanceofheredityandenvironmentintheetiologyoflowmyopia.ActaOphthalmol1981;59(5)∶759-762.

6水木信久,大野重昭.HLA抗原遗传子の构成と眼疾患との关连.日眼会志1992;96(4)∶417-431.

7杨朝忠,李昭珍,林振德.老年性白内障和ABO抗原关系的初步探究.眼科新进展1987;7(4)∶7-9.

8王蓉芳,赵桐茂,步坤矩,等.高度近视患者HLA类型的分布.中华眼科杂志1983;19(4)∶228-230.

9ПучковскаяНА,ШулвгинаНС,ВушуеваНН,идр.Нарушениеиммунологческогососояния

организмауболвнЪыхблизорукостЪю.

夜上海论坛 ОфталЪмолЖурн1988;(3)∶146-149.

10付体辉(译).HLA和疾病相关机理探究的新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0;12(1)∶33-34.

夜上海论坛 11董桂玲,杨朝忠,张荣端.葡萄膜炎的免疫学探究.眼科新进展1991;11(4)∶52-54.

夜上海论坛 12杨培增,李绍珍,潘苏华,等.视网膜S抗原的提纯及其致色素膜炎活性.中华眼科杂志1990;26(5)∶293-297.

夜上海论坛 13СтукаловСЕ,ШелетневаМА,КуролапСА.

夜上海论坛 Клиникоиммунологическиеи

зпидемиологическиеисслованияпривысокои

осложненноимиопии.ВестнОфталвмол1995;(2)∶16-18.

14鲁建华,郑效蕙.胶原和角膜伤口愈合.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1;(3)∶216-217.

夜上海论坛 15MarshallGE,KonstasAGP,LeeWR.Collagensinoculartissues.BrJophthalmol1993;77(8)∶515-524.

夜上海论坛 16KeeleyFW,MorinJD,VeselyS.Characterizationofcollagenfromnormalhumansclera.ExpEyeRes1984;39∶533-542.

17MarshallGE,KonstasAGP,LeeWR.Collagensintheagedhumanmacularsclera.CurrEyeRes1993;12∶143-153.

18ParryDAD,CraigSA.Growthanddevelopmentofcollagenfibrilsinconnectivetissue.In摘要:RuggerA,MottaPM,eds.Ultrastructureoftheconnectivetissuematrix.Boston摘要:MartinusNijhoff1984∶34-64.

19ПазукАВ,СлеповаОС.Исследованиеиммунноиреакдиина

第7篇

【关键词】 针刺

夜上海论坛 摘 要: 从体针、眼针以及综合疗法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针刺在治疗急性出血性脑中风临床及机理研究方面的进展。与此同时也指出,只有很好地解决诸如诊断和疗效标准不统一、病例太少、对照组设置不科学以及机理探讨不够深入等4个方面的问题,针刺在治疗该病方面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针刺;脑出血急性期;综述

夜上海论坛 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变证多端,复发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等特点,而且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西医治疗仍是治疗该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针刺治疗本病不仅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且早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笔者仅就针刺治疗该病的近况做一简要综述。

1 临床报道

1.1 体针

夜上海论坛 郑健刚等 〔1〕 以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补益肝肾为辅设立醒脑组40例,用“醒脑开窍”针法以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穴,极泉、委中、尺泽为副穴治疗。同时设立西药组(根据患者颅压情况给予适量25%甘露醇,同时可用细胞活化剂如细 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等)30例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分别痊愈17例、8例,显效12例、15例,有效10例、2例,无效1例、5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3.3%。王洪生等 〔2〕 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用独穴分期针刺治疗本病66例。治疗组分三期:病程在2周以内者针双侧丰隆穴,针用泻法,每日2次,直至病程满2周为止。休息2天,再针百会,先补后泻,每日2次,直到病程满4周为止。休息2天,再针双侧肾俞穴,针用补法,每日2次,直到病程满6周为止。同时设立对照组(降颅压、降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活血化瘀等治疗)66例。经6周治疗,两组分别治愈20例、18例,显效17例、16例,有效12例、10例,进步10例、6例,无效7例、16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9.39%、75.76%(P

综上可见,作为治疗温病邪入血分首选方的犀角地黄汤,其主药犀角已禁止入药。如何寻找和研究犀角合适的代用品,是我们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纵观历代医家论述及实践经验,以升麻代之者今多不用;以玳瑁代之者,只有在治疗温病热扰心营引起的神昏谵语、斑色紫黑、痘疮黑陷或衄血尿血时可取。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提倡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今天,功效似犀角且不受资源所限的水牛角,是犀角较为理想的代用品。设常规针刺组(闭证用提插泻法;脱证用提插补法、灸法;中经络者用平补平泻法,即在进针得气后均匀提插捻转持续约10min)75例作为对照。经3~4个疗程后,两组分别基本痊愈37例、14例,显效21例、13例,有效4例、12例,无效3例、15例,死亡10例、21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2.76%、52.00%(P

1.2 眼针

王鹏琴 〔5〕 取眼针双侧上、下焦区并辨证加减,行眶内刺和沿皮横刺。同时以单纯西药组80例作为对照。结果两组分别获显效49例、14例,有效52例、16例,好转24例、29例,无效13例、21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0.58%、73.75%(P

1.3 综合疗法

高天宇等 〔6〕 治疗本病分1周组52例和1月组50例,均取头针穴位对侧焦氏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和体针穴位风池、百会、风府、肩 肩 禺 、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委中、太冲并辨证加减,1周组在发病72h开始治疗,1月组在发病30d左右开始治疗,结果两组分别痊愈10例、4例,显效8例、11例,有效22例、20例,无效2例、15例(P

2 机理探讨

2.1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针刺对血液流变学、血脂质、TXB 2 、6-Keto-PGF 1a 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针刺通过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加速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主要是通过针刺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利用“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作用,一是调节局部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通透性等,二是通过对神经的调节来尽早建立脑部的侧枝循环,包括大脑表面的侧枝循环及深入到大脑皮质的微小毛细血管吻合支。其中整体及局部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是促进血肿吸收, 消除脑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基础 〔7〕 。除此之外,针刺头部穴位治疗急性脑出血可通过延缓脑血流量的降低,纠正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抑制神经元死亡进程,解除血肿远区神经元的抑制而起到脑保护作用,这就不仅从根本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其病理变化的先导原因,从多种途径起到了脑保护的作用 〔8〕 。针刺的这种良性调整作用,也可能是通过修复血脑屏障(BBB)、降低BBB损伤后的神经元损害而起作用的 〔9〕 。

2.2 针刺对生化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针刺能显著地降低急性脑出血大鼠ET含量,提高CGRP水平,通过抑制ET和促进CGRP的释放及其生物活性的作用,从而显著改善脑水肿和脑组织血液循环,减轻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和神经细胞的死亡,此是针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 〔10~13〕 。

针刺可显著升高HDL,降低LDL,升高SOD、GSH-Px活性,降低TNF-α、NSE、LPO含量。提示针刺可降低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保护线粒体功能,促进氧分子正常利用,防止其向自由基生成渠道转移;阻止钙离子超载与自由基生成恶性循环;针刺改善血液循环作用,有利于加速自由基的转运清除,减少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使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建立起新的平衡,这是针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与此同时,针刺能通过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的紊乱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能稳定地增强脑出血时自由基酶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炎性损伤,保护神经元免受更严重的损害,从而改善脑出血的预后。另外,针刺有促进氧自由基代谢,抑制自由基神经毒作用,这也是针刺能改善脑水肿的途径之一 〔14~20〕 。

2.3 针刺对免疫学的影响

针刺能升高CD 3 、CD 4 /CD 8 水平,降低CD 8 水平,说明针刺能明显地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有望成为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手段 〔21〕 。

2.4 针刺对脑电图的影响

针刺即刻使SEP缺失波幅恢复,低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至于针刺产生即刻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针刺调节了大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改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脑出血刺激或血肿压迫而受到抑制的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逆转,使脑出血后处于休克或休眠状态下的脑神经细胞觉醒,即脑皮层功能区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的迅速恢复和脑代偿功能的加强,促使脑电活动加快,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发挥促进作用 〔22〕 。

转贴于

2.5 针刺对Hsp 70 的影响

针刺不仅能显著地增加急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Hsp 70 表达,而且能显著地增加该大鼠Hsp 70 mR-NA的表达。表明针刺能显著地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促进神经细胞修复,改善神经功能。因此,针刺通过增加Hsp 70 mR-NA基因表达,促进Hsp 70 蛋白表达,从而达到保护和修复神经元的作用,这是针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分子机制 〔23〕 。

3 展望

夜上海论坛 以上报道尽管从临床治疗和机理探讨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大体反映了针灸治疗脑出血的进展情况,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临床各家所采用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大,无可比性而言;二是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病源缺乏,病例太少,影响深入研究;三是多数未设对照组或对照组设的不恰当;四是机理探讨不仅少,而且多数停留在表面关系的探讨和假说中。如此下去则会导致临床和机理研究可重复性差,随意性大,难以说明问题。今后的研究,应严格按照“随机、对照、双盲、重复”的原则进行,并规范以上四点,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上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郑健刚,周继增,张存生,等.“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15(4):21.

〔2〕王洪生,于庆麟,窦茶花.独穴分期针刺脑出血急性期66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4、5):81.

夜上海论坛 〔3〕行清椿,张书文.清降调督透刺治疗脑出血75例临床观 察[J].中国针灸,1998,(12):719.

〔4〕靳淼,侯文静.针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96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2,21(6):347.

〔5〕王鹏琴.眼针治疗出血性中风138例[J].辽宁中医杂 志,1998,25(4):180.

〔6〕高天宇,张建民.针刺治疗脑出血早期102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2,20(6):813.

夜上海论坛 〔7〕郑健刚,周继增,张存生,等.“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1996,13(5):8.

夜上海论坛 〔8〕丁为国,李丽欣,许红,等.针刺百会穴对急性脑血肿大鼠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5):7.

夜上海论坛 〔9〕纪晓军,何宏,温兆霞,等.头穴针刺对大鼠急性期脑出血血脑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1):624.

〔10〕邹伟,王惠,匡洪宇,等.针麻对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血浆 CGRP调整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0,(2):58.

夜上海论坛 〔11〕邹伟,王汉芳,匡洪宇,等.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5):302.

〔12〕邹伟,王茉蕾,于学平,等.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 鼠血浆ET和CGRP调整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50.

〔13〕邹伟,李树学,滕秀英,等.针麻对脑出血大鼠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0,(6):43.

夜上海论坛 〔14〕曾碧梅,冯国湘,吴清明,等.针刺治疗脑出血偏瘫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1998,14(2):23.

〔15〕邹伟,王汉芳,匡洪宇,等.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LPO和SOD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6):393.

〔16〕郑谅,周莹,李艳慧,等.针刺对中风血过氧化脂质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新中医,2001,33(6):42.

〔17〕田青,马骏,刘又香,等.电针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含水量及SOD水平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2):30.

〔18〕周爽,方邦江,王升旭,等.针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TNF-α、NSE、LPO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1):39.

〔19〕罗松,廖方正,王秀英.针刺对家兔脑出血急性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4):53.

〔20〕罗松,廖方正,王秀英,等.针刺对家兔脑出血急性期超 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分时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5):10.

〔21〕姜淑云,杜晶,东贵荣.头穴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免疫学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1,(1):53.

第8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肺癌;早期诊断;分子标记物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83-02

1肺癌概述

夜上海论坛 肺癌是世界上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29%,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从1980~1996年,美国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51%,死亡率增长了57%。全球肺癌5年平均生存率为11%,我国为8%[1]。虽然Ⅰ期肺癌患者术后5生存率可达70%[2],但不幸的是,仅有10%的肺癌患者在早期阶段(T1N0/T2N0)被发现,并有手术治愈的可能。大多数早期患者是通过非肿瘤相关的检查而被检出[3]。尽管经过了近20年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发展,肺癌的治愈率仍无显著提高。在我国肿瘤死亡的回顾性调查表明,肺癌在男性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中占第五位。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男女患病率比为2.3:1。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肺癌按组织学可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其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肺癌的40-50%,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关系密切,多为中央型肺癌。本型肺癌生长相对缓慢,手术切除机会相对较多,但放化疗不如其它类型的肺癌敏感。腺癌与吸烟关系不大,女性多见,多生长在肺边缘小支气管的粘液腺。小细胞未分化癌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大细胞肺癌可为中央型也可为周围型,手术机会也较大。目前对肺癌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因其症状、体征均无特异性,与其它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病难以鉴别。大多数依靠影像学诊断,其次为细胞组织学检查,如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肺组织活检等。分子标记物检测在些国家中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2肺癌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

夜上海论坛 随着肿瘤发病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与筛选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现阶段,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和CA-199)、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z-1)、神经烯醇化酶(NSE)等几类血清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它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存在于多种肿瘤组织中[4],其在肺腺癌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异性在90%以上时,敏感性可达50%-70%。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其检测方便、快捷,经济。CA125是用卵巢癌细胞为免疫原制备的单抗OC125的相应抗原,它是一种细胞表面高分子糖蛋白。当初此抗原检测主要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后发现其呈多部位的分布(胚胎期体腔上皮细胞,成人的胸膜、腹膜、心包膜、输卵管内皮和子宫内膜等),并逐渐有报道其在胃癌、结肠癌中得以应用,并发现其还可作为肺癌诊断、预后检测的肿瘤标志物[5]。CA199是以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6为免疫原制备的单抗199所识别的抗原,不只存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胆囊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中,同时在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前列腺癌及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水平也会升高。故提示这两项肿瘤标志抗原具有广谱性。NSE是糖原酵解酶、烯醇化酶中最有意义的同工酶形式,在各型肺癌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在小细胞肺癌中最高,阳性率可达69%-78%,且NSE在小细胞肺癌血清中的表达与病变分期有显著相关[6]。Cyfrazi-1是鳞癌较好的标志物,Nakayama等根据Youden指数推算各标志物的诊断能力分析得出,Cyfra21-1是肺癌早期诊断的最佳单一指标。将上述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Miedoage等将Youden指数与接受工作者曲线(ROC)算术结合分析发现,联合检测分析Cyfra21-1+CA125+CEA效果最佳,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肺癌的有效指标。有研究提出,目前肺癌标记物还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其敏感度为45%,血浆D-二聚体(D-D),可容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其阳性率为80.7%,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糖链抗原(CA),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31-98))和肺癌基因表达等。钙相关蛋白43(calciumassociatedprotein43,cap43)基因是在研究镍化合物致癌机理中发现的新基因,研究发现其在正常组织表达很低或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表达显著上调,且为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之一。而且其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表达上调,差异显示技术研究发现人肺癌A549细胞株cap4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超过正常细胞30倍[8]。Cap43蛋白和mRNA相对较稳定,使其在肿瘤标志物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7]。因为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原癌基因突变的激活、杂合性的缺失以及特殊染色体区域的扩增等遗传学变化导致DNA水平的变化,后者又进一步引起细胞内RNA及蛋白质水平的改变,这些变化可以产生肺癌相关分子标记物,检测肺癌患者体内各种分子异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有以DNA、RNA及蛋白质为基础的3种检测方法。这些方法中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免疫化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9]。包括DNA和RNA的鉴定,蛋白质的分离、提纯等。临床上放免技术、PCR检测技术在肿瘤标记检测中得到广泛开展。

3结语

夜上海论坛 肿瘤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复杂疾病,其病因、发生和发展之间有着较大的变化,因此从分子水平上降低肿瘤的死亡率主要有三个方面:(1)研究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即研究肿瘤高发家族的基因突变情况和体细胞演变为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化;(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3)针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外环境制定新的分子治疗措施,而根治肿瘤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够早期诊断的肿瘤疗效较理想,而确诊的中晚期肿瘤则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基因诊断肿瘤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张忠清,叶召.998年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现状[J].伤残医学杂志,2000,8(2):46-47.

夜上海论坛 [2]SmithIE.Screeningforlungcancer:timetothinkpositive[J].Lancet,1999,354(9173):86-87.

[3]ParkBJ,AltorkiNK.Diagnosisandman2agementofearlylungcancer[J].SurgClinNorthAm,2002,82(3):457-476.

[4]武洪友,王允惠.在肺癌诊治中的几种主要标志物[就[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2007,9(2):64-66.

[5]杨伟宗,蔡云龙,倪语星,等.血清CA125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07,24(2):148-149.

[6]SzlurmowiczM,RoginskaE,RoskzkowskiK,etal.PrognosticValueofneuron-specificenolaseinsmallcelllungcancerpatients[J].Cancer,2003(8):259.

[7]王洛伟,新的肿瘤标记物-cap43基因,国外医学临床生物与检验学分册[M].2004,3,25(2),108.

第9篇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010-03

夜上海论坛 免疫抑制剂是近20余年来在肿瘤化疗、器官移植、免疫病理学和临床免疫学等多学科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药剂类别,在治疗剂量下可产生明显免疫抑制效应的一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作用于免疫反应过程的不同环节,抑制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抑制抗原的加工、提呈,抑制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抑制活化T细胞或B细胞增殖和抑制淋巴细胞效应等。本文拟就免疫抑制剂的分类及其在药学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夜上海论坛 1 常用免疫抑制剂分类

1.1 合成药物:该类化合物多来源于抗肿瘤物,此类药物对免疫的多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但其不良反应严重,为减少不良反应,临床上多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合用,如目前临床上多在三联疗法中应用A Z P ( A Z P + C S A +泼尼松) 。

1.1.1 糖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有泼尼松、氢化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等,对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 ,包括防止和抑制中介的免疫反应 ,减少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阻止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此类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其用药剂量密切相关。常规剂量下,其免疫学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少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影响细胞的激活。但在大剂量使用进行冲击治疗时,还可通过直接作用造成淋巴细胞溶解和凋亡,以达到快速有效的抑制免疫反应的目的。[1]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诱发和加重感染,或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等,但由于其疗效明显。若使用得当,仍不失为治疗自身免疫病的首选药物。常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慢性活动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的治疗。

1.1.2 烷化剂:

夜上海论坛 环磷酰胺最早应用于临床, 它通过杀伤免疫细胞,影响免疫过程中的各阶段,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用于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较明显的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对免疫反应的影响因不同剂量及投药时问而异。一般而言,它可以抑制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对增殖快速的淋巴细胞、造血细胞、生殖细胞及毛发根部细胞都有很强的抑 制作用,使淋巴组织中B细胞明显减少,因此它抑制抗体生成十分明显,对 T细 胞功能缺陷及B细胞功能亢进的自身免疫病有明显疗效。

夜上海论坛 1.1.3 抗代谢类免疫抑制剂

1.1.3.1 抗嘌呤代谢的免疫抑制剂:

夜上海论坛 嘌呤类中硫唑嘌呤具有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作用, 即具有嘌呤拮抗作用,能抑制D N A的合成 ,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产生免疫作用。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较小剂量即可抑制细胞免疫 ,抑制淋巴细胞的剂量要比抑制细胞的剂量大得多,长期应用易造成肝损害。[2]目前已成为防止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有效药物, 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受到了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青睐。 硫唑嘌呤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可能致畸, 此外 尚可诱发癌变。[3]

霉酚酸酯(骁悉,麦考酚酸酯,MMF,RS61443)由美国加利福尼亚Palo AlTO的Svtex发展研究所合成,含有活性成分霉酚酸(MPA),MMF是MPA的2-乙基酯类衍生物。1995年美国FDA批准MMF正式作为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在目前新型抗代谢类免疫抑制剂中。MMF是替代Aza的首选药物。 MPA是一种高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性的次黄嘌呤核苷磷酸脱氢酶抑制剂,可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人体内淋巴细胞与其它细胞不同,不能利用嘌呤补救途径合成嘌呤,因此,PMPA可以高度选择性的抑制淋巴细胞活化,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夜上海论坛 咪唑立宾(MZ):MZ免疫抑制药理作用与MPA相似,主要通过抑制次黄嘌呤核苷磷酸脱氢酶活性阻止鸟苷酸合成,从而阻断淋巴细胞增周期S期中DNA合成,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同时能干扰细胞因子受体表达拮抗细胞因子对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4] 以MZ+CsA和激素三联用药与Aza组比较,1.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6%和91%,且骨髓抑制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MZ代替Aza,4年人/肾长期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4%,与Aza组比较,激素用量更少,许多患者甚至可停用激素。因MZ无肝毒性,故在肝脏有病变得移植患者使用MZ更合适。

1.1.3.2 抗嘧啶代谢的免疫抑制剂:

布喹那(BQR) BQR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进而抑制嘧啶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从而干扰淋巴细胞的DNA合成。由于只有增殖的淋巴细胞内有 异型DHO-DH,而只有异型的DHO-DH对BQR特别敏感,所以BQR对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且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在免疫抑制效果的比较上,BQR药效是FK506的3倍,CsA的11倍,MMF的155倍。BQR与CsA、激素合用能显著降低术后排斥反应,与Aza组比较降低10%。但也发现其用于移植患者时免疫抑制治疗窗较窄,过量易出现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等。目前尚未在临床广泛推广,药理学家仍试图通过寻找半衰期更短的BQR类似药物减少其毒副作用。

莱氟米特(LEF)和MNA:LEF又称雷抑素,是异唑的衍生物。MNA是LEF的类似物。早在1985年LEF就作为消炎和免疫调节药物。目前LEF的免疫抑制效果已在动物移植的模型中被广泛认识。由于LEF在体内有很长的半衰期(可达10~16d),故其应用一直受到限制。而MNA的结构与LEF的活性代谢物结构相似,但具有更有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半衰期短),故在应用前景上被看好。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与BQR类似。MNA的临床资料目前尚缺。正在努力0寻找半衰期更短的MNA的类似物,以使其更加安全有效的用于临床器官移植。 1.1.4 抗生素类:阿霉素,丝裂霉素。

夜上海论坛 1.1.5 抗炎类:阿斯匹林

1.2 微生物制剂

1.2.1 真菌代谢产物:

夜上海论坛 70年代后期起,陆续发现一些真菌的代谢产物具有选持性较好的强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有环孢菌素A和他克莫司。它们的临床应用极大推动了器官移植的发展。

环孢素(cyclosporin A,CsA):是从真菌Tolypocladium inJ ’latu mGa ms的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到的一个含有11个氨基酸的环肽 。l976年Borel首次报道了CsA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978年,CsA作为免疫制剂首次应于临床, 环孢菌素A对T细胞,尤其是对Th细胞有较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它抑制T细胞的细胞因子基因转录,阻断T细胞产生,干扰T细胞活化。它在G0/G1期交界处阻断T细胞激活,属于T细胞早期激活的抑制剂。[5][6] 自20世纪80年代起,CsA被陆续推广应用到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移植,获得了广泛成功,开辟了器官移植的新时代。直至今日,CsA仍位居各种临床移植抑制用药之首。环孢素是瑞士山德士药厂从真菌中提取出来,现已分离出9种,其中A、G、C都有免疫抑制作用,现使用的是A,已在开放研究G,近来报道,G的肾毒性虽比A小,但肝毒性大,且体外免疫抑制作用不及A,发展前景不明。

FK506(他克莫司/普乐可复):是继CsA之后开发的另一种亲免疫结合剂,是日本藤泽制药公司于1982年从土壤真菌的肉汤培养基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7]临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以防止排斥反应。对肝移植的效果优于Cs A,也用于心、肾和胰腺移植等。其不良反应与CsA 相似,以肾毒性为主,偶见高血压、高血钾、低血镁、高血糖及神经毒性(震颤、疼痛、失眠)等。[7]该品自1998年在中国上市的短短时间内,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已成为肝脏及肾脏移植后排斥反应临床一线药物。

夜上海论坛 西罗莫司:西罗莫司为土壤放线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抗真菌抗生素,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其结构与普乐可复相似,属于环内酯类,但作用途径不一样,雷帕霉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G1。抑制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 DNA在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内的合成。西罗莫司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活性比临床上使用的环孢素强100倍,肾毒性比环孢素及FK506低,并与环孢素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作用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康乐霉素C:该品是由我国发现的一种全新的免疫抑制剂,是微生物产生的发酵产品化学结构新型。该品对皮肤和心脏移植的抗排斥作用及其对细胞免疫抑制作用与环孢菌素A相当,并且对体液免疫抑制作用明显优于环孢菌素A。目前该品生产方法和生产菌种已获得专利证书。

1.3 生物免疫制剂: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以及抗T细胞球蛋白(ATG):是借助于多克隆抗体消除或抑制T细胞,已广泛用于肾、肝、心、胰腺和骨髓移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研制出一系列针对T细胞表面标志粘附分子共刺激分子抗原受体(TCR) 和细胞因子(如TNF)及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mAb), 有些已在临床应用或进入临床评估阶段、如CD3mAb,CD25mAb。美国Pharmaceuticals公司用抗体工程技术生产出人源化CD25mAb ,商品名Zenapax ,获FDA 批准在临床观察。人源后单抗毒副反应极少,生物半衰期大为延长,只可惜临床效果不佳。不仅出乎理论的预想也与动物实验结果不一致原因尚不清楚。有人正将此抗体与毒素融合企图将其作为毒素运载工具以此阻止传递IL-2信号。

CTLA4Ig:该品为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究的一种可介导CTLA4Ig基因表达的重组腺病毒相关病毒注射液。利用基因克隆制备CTLA-4 再将其与抗T 细胞单抗的免疫球蛋白(Ig)融合制成CTLA-4Ig。临床前研究表明,用含rAAV/CTLA4Ig病毒的灌注液灌注供体小鼠的肝腔和心脏,之后移植到异体小鼠体内,同时应用低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可使被移植的器官长期存活(1年以上)。该品主要用于治疗异体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夜上海论坛 舒莱(Simulect,或BasiliXimab):是一种新型的嵌合性人/鼠单克隆抗体,主要是依赖IL-2R的饱和程度和竞争性抑制IL-2R依赖的T细胞的增生,能特异性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对抗排斥反应。国外已完成了三阶段临床试 验,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器官移植的抗排斥治疗中,特别是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已显示了很好的疗效。

夜上海论坛 白介素-2(IL-2):与抗原激活的T细胞上受体结合,可刺激调节同种异体器官排异反应T细胞克隆的增殖,该受体至少由3个亚单位组成(α,β和γ),其中只有α亚单位对IL-2有特异性。这就为特异的免疫抑制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开发出一系列对抗IL-2受体α亚单位的单克隆抗体。现在可获得两个该种抗体,这两个抗体均已成功地用于防止肾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

1.4 中草药:

临床上免疫抑制剂对肝、肾以及机体免疫系统均有较大的毒性,并可全面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常常诱发肿瘤和感染,因而限制了其应用;同时,新型的免疫抑制剂价格昂贵,使病人难以承受,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故从自然药物中寻找提取廉价有效的免疫抑制剂成为移植学界和制药界的热点。

雷公藤系卫矛科植物,近年的研究相继发现雷公藤有抗炎、抗免疫、抗生育、抗肿瘤、抗菌活性。至今从雷公藤中已分离出70多种化学单体,其中以二萜内酯为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对多种实验性 关节炎动物模型有效,能抑制急性和慢性炎症介质如组胺、 5 -羟色胺的释放;对T、 B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炎性细胞因子如 I L-1 、 IL-6等的生成 。雷公藤内酯醇能延长异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抑制排斥反应 。[8]

苏木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移植心肌组织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相关表达,降低外周IL-2和6的含量。有明显的抗免疫排斥作用,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望开发成为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新型中药免疫制剂。

FTY720是一种新合成的免疫抑制剂。它是将冬虫夏草抽提物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成份ISP-Ⅰ进行结构改造而成。其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均不同于现有的免疫抑制剂。该剂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而表现免疫抑制效果。[9]在各种器官移植和皮肤移植的动物试验中,对排斥反应均表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或治疗效果,同时没有副作用发生。与现有的免疫抑制剂同时投用时免疫抑制效果更佳。FTY已在各种动物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中进行了试用,效果良好,其中有大鼠皮肤移植、心脏移植、肝移植、小肠移植、肢体移植和犬肾移植。除了同种异体移植模型外,FTY还可延长异种移植物的存活。

青蒿素 ( artemesine) 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其衍生物青蒿琥酯( artesunate)与蒿甲醚(ar―temether)对动物T、B淋巴细胞增殖及抗体生成有抑制作用。临床曾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10]。

其他所可利用的中草药还有青风藤,玉竹,墨旱莲,天花粉,山茱萸,鸦胆子, 蓖麻麻黄。

2 最新报道

据世界制药新闻《Scrip》讯,瑞士诺华制药的免疫抑制剂Certican (everolimus)已在德国首次上市。此后数月可望在更多的欧洲国家上市。Certican是一种新型增殖信号抑制剂,可增强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环孢菌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神经钙蛋白抑制剂中毒性肾损害和血管病变。这些慢性移植功能障碍的危险因子能导致移植的失败和降低患者的存活率。一项对634例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Certican比世界第二大制药集团葛兰素史克的硫唑嘌呤更能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血管病变。另一项对肾移植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该品在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失败和死亡率方面与瑞士制药巨擘罗氏的骁悉相当。

同时诺华还上市了一种与Seradyn公司联手研制免疫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患者Certican给药后血药水平,以便于将Certican调整到最优剂量。 并在进行Certican肺移植的Ⅲ期临床研究。

夜上海论坛 FDA还在3月初批准了诺华的麦考酚酸缓释片与环孢菌素微乳剂新山地明及皮质类固醇联合应用预防肾移植中的排异反应。麦考酚酸缓释片可向机体内有效地输送活性物质麦考酚酸,这与目前美国80%以上接受肾移植的病人所服用的骁悉所含的活性成分麦考酚酸酯具有同样的体内活性。

至此,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领域由葛兰素史克、罗氏和诺华三强鼎立之势已经形成。由于诺华已拥有新山地明、麦考酚酸和Certican三大强势产品,免疫抑制剂市场王位归属崭露端倪。

3 今后发展方向

夜上海论坛 研制移植抗原特异性的免疫抑制剂或诱导移植抗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一直是科学家的梦想。目前距这一目标还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夜上海论坛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开发高效低毒和有抗慢性排斥作用的化学和生物药物仍然是主要目标。特别是人源化单抗的应用将受到特别重视,生物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必将有更快的发展。

中药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低廉的价位,低毒性的优点和确切的免疫抑制作用必将推动我国医学尤其是器官移植的迅速发展。

夜上海论坛 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在传统的单味药和复方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对某些组分的研究,并进行适当的化学结构修饰和剂型改革,最终寻找到安全高效低廉的免疫抑制剂。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肺系( 一)[S].2002 .291

夜上海论坛 [2] 曹晓芝,孙成春,王景祥. 6 8例肾移植病人用环孢素及硫唑嘌呤出现肝损害[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7,16(4):235-237

[3] 孙定人 ,张石革,梁之江.国家临床新药集[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524-529

夜上海论坛 [4] 陈新谦 , 金有豫 , 汤光. 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2.702

[5] Kahan BD. Role of cyclosporine:persent and future[J] Transplant Proc.1994,26(5);3082

夜上海论坛 [6] Bach JF. Lessons for transplant immunosuppression from the usage of cyclosporine in autoimmune diseases[J].Transplant Proc.1994,26(5):3077

[7] Mark AL,Anclrea D.Immunosupression afterrenal transplant [J].Pharmaceutical J,2001,266:754

夜上海论坛 [8] Spencer CM. Tacrolimus:an update of its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J].Drugs.1997,54(6):925

夜上海论坛 [9] Yanagawa Y.FTY720:A novel immunosuppressant,induces sequestration of circulating mature lymphocyles by acceleration of lymphocyte .homing in rats,Ⅲ increase in frequency of CD621L-positive T cell in Peyer’s patches by FTY720-induced lymphocyte homing[J]. Immunology,1998,95:591-593

第10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中医药疗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主要有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但并非是肌瘤的基本组成部分,故又称为子宫平滑肌肌瘤。中医文献中没有子宫肌瘤这个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属于中医“瘕”、“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等范畴[6],尤其与《内经》记载的“石瘕”颇为相似[1]。现将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夜上海论坛 肖承[1]认为气虚血瘀夹痰是子宫肌瘤的重要发病机理,本虚标实为其特点。尤昭玲等[5]认为本病乃因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瘀血内阻;或经期、产时、产后摄生不慎,风寒湿诸邪乘虚而入;或脾肾阳虚,运化无力,痰湿内生,均可导致湿、痰、郁、瘀等聚结胞宫,发为本病。徐福松、莫惠等[6]认为本病当属血瘀。瘀血的形成原因颇多,先天禀赋不足或素多抑郁,或脾胃素虚,或气血素弱之人,处于生育年龄,精神、体力负担较重,在经期、产后等多虚多瘀之时,抗病能力低下,如有致病因素作崇,日积月累,终可致胞宫血瘀气滞,痰瘀交结而成子宫肌瘤。杨家林等[7]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初起以实证为主。但瘀血内结,血不归经,常可致暴崩不止或淋沥漏下或崩闭交替,日久则致气虚、血虚,甚则气血两虚;瘀久化热,热灼,阴不足而阳有余,可伴见虚热之象。故病久最终导致虚实夹杂,因果交织的复杂证候。刘云鹏[20]认为瘀血内停,或加痰湿为其主要病机。

2 诊断标准

夜上海论坛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医诊断、辨证标准(讨论稿)[28]。

3 中医治疗

3.1 辨证论治

夜上海论坛 尤昭玲等[5]将本病分为5型论治:气滞血瘀用隔下逐瘀汤;寒湿凝滞用少腹逐瘀汤;痰湿瘀阻用开郁二陈汤(《万氏妇人科》);湿热夹瘀用清宫消汤(自拟);阴虚内热用清海丸(《傅青主女科》)。徐福松、莫惠等[6]将其分为5型:气滞血瘀证用行气消瘕汤(《现代中西医妇科》);气虚血瘀证用补气消瘕丸(《现代中西医妇科学》);痰瘀互结证用开郁二陈汤(《万氏妇人科》);寒凝血瘀证用少腹逐瘀汤;阴虚肝旺证用滋阴化瘀汤(《现代中西医妇科学》)。杨家林等[7]分3型:瘀血证方用大黄虫丸(《金匮要略》)等;寒湿凝结方用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等;痰瘀互结方用开郁二陈汤(《万氏妇人科》)合消瘰丸(《医学心悟》)等。邬美萍[8]介绍梁剑波分2型:血瘀内郁方用桂枝茯苓丸;气血两虚方用举元煎。叶玉妹[9]介绍蔡小荪分经间期和月经期两步治疗:经间期,采用桂枝茯苓丸;月经期,方用:炒当归9g、丹参6g、赤芍9g、白芍9g、生蒲黄30g、血竭3g、花蕊石15g、熟大黄9g、益母草9g、仙鹤草20g、震灵丹12g。王娜梅等[10]介绍马春芬认为子宫肌瘤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内停,治疗采用周期疗法,平时以活血化瘀、软坚消为主,经期以活血调经、逐瘀止血为主,效佳。毛秋芝等[23]分两期论治:月经中期及月经后期:寒湿凝滞证以桂枝茯苓丸加减;气滞血瘀证以隔下逐瘀汤加减;行经期:气虚血瘀证以参茜固经冲剂加减或固本止崩汤;瘀热交阻证以逐瘀止血汤加减或震灵丹;阴虚内热证以清海丸加减。李祥云[24]分5型:气滞证用香棱丸合加乌药汤;血瘀证用桂枝茯苓丸加减;痰湿证用开郁二陈汤加减;湿热证用大黄牡丹汤合四妙散加减;体虚瘀滞证用理气汤加减。钱伯煊[25]分3型与3个阶段治疗:气阴两虚用生脉散加味;阴虚血热用三甲煎加味;气滞血瘀用旋复化汤合失笑散加减;并分三个阶段灵活用药。庞保珍[29]分7型:气滞血瘀用自拟柴胡逐瘀汤;气虚血瘀用自拟济气逐瘀汤;痰瘀互结用自拟导痰逐瘀汤;湿热夹瘀用自拟清宫逐瘀汤;寒凝血瘀用自拟暖宫逐瘀汤;阴虚血瘀用自拟济水行舟汤;肾虚血瘀用自拟济肾逐瘀汤。

3.2专病专方

夜上海论坛 施今墨[19]曰:“子宫肿瘤良性者,如子宫肌瘤,余习用元胡、没药、紫草、茜草、黄精、益母草、三棱、莪术、鹿角、琥珀、苏木、木蝴蝶、脐带诸药,亦有消去肿瘤之例。”肖承[1]治疗上注重调理全身气血,提出“补消结合”的治疗原则,非经期治疗组方为:鬼箭羽、莪术、丹参、牡丹皮、夏枯草、川牛膝、生牡蛎、黄芪等。经期治疗组方为:党参、太子参、南沙参、白术、枳壳、益母草、贯众、花蕊石、龙骨、牡蛎、三七粉等。为便于服用,肖承[3]又研制出丸剂,非经期用肌瘤内消丸。桑海莉等[11]以康妇消片治疗子宫肌瘤120例,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子宫肌瘤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瘤体缩小,月经不调、腰腹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3.3 针灸推拿

海日罕[12]采用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子宫肌瘤:取足三里、气海、太溪为主穴,子宫、三阴交、太冲、曲骨、关元、阴陵泉为辅穴,施以针刺补泻治疗,配合王不留行籽贴耳穴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显示16例中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余蕾等[13]采用子宫穴温针灸为主治疗子宫肌瘤62例,治疗组主穴:子宫穴,采用温针灸;配穴: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双)、阴陵泉(双)。对照组口服宫瘤清胶囊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3.4 中药外贴

辛昕等[14]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选穴位为关元、气海、中极,药物为三棱、莪术、大黄等。对照组服用宫瘤清片(熟大黄、土鳖虫、水蛭、桃仁、蒲黄等)治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4实验研究

肌瘤内消制剂由鬼箭羽、夏枯草、生牡蛎、黄芪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症,兼以益气的作用, 调节血中雌、孕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ER、PR的表达,可能是肌瘤内消制剂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之一[2]。雌、孕激素负荷可引起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而肌瘤内消制剂可有效抑制这种增殖,改善子宫平滑肌结构,恢复正常细胞周期[4]。季培英等[15]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L-2R、TNF-α水平有调节作用。李勇生[16]研究结果表明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是通过降低患者体内血液黏稠度,降低血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水平来实现的。李坤寅等[17]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层及其瘤体组织中的PR水平及其PRmRNA表达可能是橘荔散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机理之一。

5 疗效评价标准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综合疗效的评定标准、疾病疗效(消瘤疗效)的评定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28]。

6 小结

夜上海论坛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有很大的优势,但必须辨证论治,病久则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应采用统一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以利于深入研究与广泛交流。

参考文献

1 肖承.补消结合治疗子宫肌瘤[J].新中医,2001,33(10):3-4.

夜上海论坛 2 刘文苓,肖承,赵凤志,等. 肌瘤内消制剂对子宫肌瘤大鼠雌孕激素水平及受体表达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3,21(6):867-868.

3 陈艳,肖承. 益气祛瘀法分期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6):68-70.

4 刘文苓,肖承,等. 雌孕激素负荷大鼠子宫平滑肌增殖及肌瘤内消制剂的干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5):346-347.

5 尤昭玲主编.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03-510.

6 徐福松,莫惠主编.不孕不育症诊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3-162.

夜上海论坛 7 杨家林,潘芳.子宫肌瘤[M].∥刘敏如,谭万信主编.中医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5-954.

夜上海论坛 8 邬美萍.梁剑波主任医师治疗子宫肌瘤经验浅谈[J].甘肃中医,2006,19(9):11-12.

9 叶玉妹.蔡小荪活用桂枝茯苓方治疗妇科瘕经验[J].中医文献杂志,2007,25(1):36-38.

夜上海论坛 10 王娜梅,崔琳.马春芬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经验[J].中医研究,2007,20(2):56-57.

11 桑海莉,吴葆卿.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2003,44(1):41-43.

夜上海论坛 12 海日罕.针刺治疗子宫肌瘤1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35(9):44.

13 余蕾,张春婷,曹雪梅.子宫穴温针灸为主治疗子宫肌瘤32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9):8-9.

14 辛昕,李艳慧.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7):15.

15 季培英,孟炜.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免疫学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9):569.

16 李勇生.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及其机理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14.

夜上海论坛 17 李坤寅,王文君,罗颂平,等.橘荔散结丸对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J].新中医,2005,37(5):74-75.

夜上海论坛 18 庞保珍,赵焕云,胥庆华.消宫春丹贴脐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1996,(3):25.

19 施小墨,陆寿康.施今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99.

20 刘云鹏等编著.刘云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68-175.

夜上海论坛 21 罗颂平.罗元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48.

22 黄素英等编著.蔡小荪[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6-170.

23 毛秋芝,曹玲仙.子宫肌瘤[M].∥罗元凯主编.实用中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3-299.

24 李祥云工作室.李祥云治疗不孕不育经验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3-119.

25 钱伯煊编.女科证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8-82.

夜上海论坛 26 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25.

27 班秀文.班秀文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27-428.

28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国际中医妇科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标准(讨论稿)[S].天津中医药,2007,24(增刊):61-64.

第11篇

夜上海论坛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方法 笔者通过在CNKI上检索相关信息、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对全国血液学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反馈信息、近3年通过ISO15189认可实验室的不符合项分布情况、2009年对福建市大中型医院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进行分析。 结果 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现状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尚存不足,具体问题详见下文。 结论 加强血液学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实现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前提,避免因检验人员的个人因素或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配套仪器、校准品、质控品等配套实施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 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解决措施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94-02

[作者简介] 傅吉春(1978.9-),男,福建长滨人,本科,检验师,研究方向: 临床血液学检验。

夜上海论坛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应体现在相关仪器的整个使用周期,贯穿于每个标本每位病人的检验环节中。临床实验室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目标是保障检测结果的快捷、准确、精密、经济。随着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及检验项目、指标的日臻完善,实验室检验对于临床医学诊断与疗效观察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检验结果质量的高低直接对临床医师诊疗方案的制定造成影响。所以,该文就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

目前,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检测仪器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的提升,筛查功能的完善,检测结果精准度的提高,检测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增强,质量控制措施的逐步完善,以上变化均推动了血液检验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助力于血液检验质量的提升。但是,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仍需面临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血液学检验缺乏行之有效的质控方法;相关血液学检验项目的校准品存有使用时限短、价格偏高等不利因素造成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与临床免疫学或化学检验相比差异较大;实验室检测人员过度依赖检测仪器,而形态学检验的技术层面能力有待提升;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复检标准与验证方法仍有待探究与验证。

夜上海论坛 2 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夜上海论坛 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构成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文件、执行、记录、程序、改进。这就要求临床实验室检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实行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其中以SOP最为重要,所有检测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执行后按规定进行记录,记录资料为质量保证、控制的客观资料。检测过程中通过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试验室间质量评估、临床医生或病人的信息反馈、比对试验来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使血液检测的工作始终处于动态的管理之中,该综述就临床血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所总结出的解决对策。

2.1 确立全面的质控体系

夜上海论坛 要想确立全面的质控体系就必须从实验室环境、检测仪器、配套试剂、质控品、操作程序、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记录等方面予以全方位实施,具体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实验室环境要求:室温控制在18~25 ℃,保持一定的通风与防尘;安装UPS,防止电磁干扰,仪器周围留置一定的空间,利于仪器散热;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做好防潮措施;保证仪器实验台的稳固;实验室环境的质量监测必须形成制度,坚决执行,不流于形式。应将实验室环境检测的要求记入仪器所用的SOP文件。(2)试剂的要求:试剂必须配套使用,用于血液分析仪的试剂有稀释液、溶血剂、校准品、清洗液、质控物,五分类仪器的稀释液与荧光染液又有不同的要求,凝血仪也有与其相配套的试剂,如校准品、质控品。一般而言,建议使用与检测分析仪器相配套的原装试剂,尤其是在仪器的初始阶段或评价方面要使用原装试剂,如若使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尝试使用国产或自制的试剂,但前提是经多次验证后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3)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对一个检测进行监测,其中包括检测方法、仪器、试剂、操作过程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若使用定值质控品还可反映检测系统的准确性。质控品分为定值与不定值两类,最常用的质控方法有定值质控品质控法、非定值质控品质控法、患者数据质控法。分别如下①非定值质控品质控法是较为普遍的方法,又可分为West 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与Levey Jennings质控图规则[1],不定值质控品的重复测定仅可确定重复性误差,不能用于判定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旦室内质控发生失控的现象,可从仪器性能、试剂、样品合格性、稀释效果等方面寻找原因,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可选用半醛化的红细胞、假白细胞作为质控品;半自动血球分析仪可选用假白细胞、溶血剂、醛化血小板为质控品。必须保证质控品的质量;瓶间浓度必须保证血红蛋白CV<1%,细胞计数CV <3%[2]。②要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必须使用定值质控品质控法,该方法以测定日期为横坐标,测定结果为纵坐标,纵轴居中部位可定为靶值(T)。靶值应为定值质控品的数量。③患者数据质控法:由于质控品存有价格昂贵,使用期限受限,性能不稳定,易变质等不利因素,某些质控品与实际检测标本还是存有一定的差异,并不能完整呈现标本的特征,仅能监测分析时的质量,而对标本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起不到质量监控的作用。所以,应适当采用以患者检测数据为据的质控方法、补充,具体方法包括患者结果多参数核查、差值检查法等。(4)室间质量评价或比对:室间质量评价根据验室质量体系ISO/IEC导则43确定为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实验判定实验室校准能力的活动。其已经成为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的工具。血细胞室间质量评价统计评价方法:先计算出各组的均值、SD;剔除均值±3SD以外的回报数据,重新计算各组的均值、SD,直到所有数据都在此范围内,超出此范围的均值为加权均值,SD为加权SD;将各组的加权均值作为靶值来计算偏差,公式为偏差%=(你室结果-本组靶值)/本组靶值×100%[3]。(5)参加卫生部指定的实验室质量考评,建立和实施相关程序。以日常检测相同的方式对质量考评的样品进行检测和判定。全面分析质量考评结果与实验室所存在的差距,并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

2.2 定期对实验室检测人员开展基本功提升培训

血液学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丰富的医学知识,在掌握娴熟的检测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重视检验方法的规范化。应熟悉并规避检测全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精准度的不利因素,以便于开展全面的质量控制[4]。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检验技术人员比例要与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具备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者方可从事血液检测的技术工作。血液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考核,经血站法定代表人核准后方可上岗,另外,还应给予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保证血液检测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培训应有记录,记录应包括满足岗位需求的培训计划、评估标准、培训实施记录、培训评估结果和结论,以及未达到培训的预期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5]。

3 结语

夜上海论坛 随着实验室检验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加强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检验结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影响着临床的诊治。所以,为了加强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保证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我们必须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制订项目操作的SOP;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做好仪器的日常养护;使用质量高的质控品;坚持室内质控体系;使用合格的试剂;标准的实验室环境;坚持正确的标本采收;听取医生、病人的反馈意见;实施室间质评并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徐红.实验分析前质量管理要点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2(6):45-48.

[2] 白玉,王治国,王薇,等.全国常规化学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分析[J].上海检验医学,2011,26(3):207-209.

夜上海论坛 [3] 刘丽丹,于算.浅谈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14(11):89.

夜上海论坛 [4] 张静,李希涛,赵霞.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社区医学杂志,2008,13(2):189-190.

第12篇

【关键词】乳腺癌;综合治疗;现状

夜上海论坛 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约占各种恶性肿瘤疾病的10%-12%。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60万人被诊断了为乳腺癌,并且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该疾病[1]。相关研究显示,世界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患者人群也开始年轻化。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的身心健康,加强对乳腺癌治疗技术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对当前的乳腺癌综合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手术治疗法是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其也是乳腺癌综合治疗法中的重要部分。目前通用的临床综合治疗法一般都是以手术治疗法为主,再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共同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法经历了经典根治术到扩大根治术,再到微创手术和保乳手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手术治疗法正慢慢向生物学方向发展。尽管手术治疗法的方式较多,在实际治疗时,主治医生还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治愈为根本目标,在这些基础上合理的选用手术方法,并且还有保证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较为通用的手术方法有:

夜上海论坛 1.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肿瘤具有向全身其他区域转移的特性,所以,人们认为乳腺癌从发病之时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甚至部分患者在早期时,肿瘤就开始了隐匿性转移,局部的切除手术难以面对该特性[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我国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治疗方法,该种手术方式的损伤相对较小,可以较大程度保留患者的患部功能和胸部外型,患者可以较快的恢复。在该手术早期,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其他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极大的辅助手术治疗,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临床上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分为Ⅰ式和Ⅱ式,其中Ⅰ式一般适用于肿瘤距

夜上海论坛 期乳腺癌的患者。

1.2 保乳手术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局限性的凸显,人们越来越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在乳腺癌的治疗技术上体现为手术越来越强调保证患部的功能和的外形美。上个世纪末期,国际癌症协会正式确定了保留治疗法(BCT)可以适用于Ⅰ、Ⅱ期乳腺癌治疗中。在这之后保乳手术成为了主要的早起乳腺癌治疗方法,并逐步取代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现代临床医学研究显示,保乳手术与术后放疗相互配合可以取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无瘤率和生存率也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当,同时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程度显著提高。

夜上海论坛 在实际保乳术操作时,需细致分析患者情况,就一般而言,保乳手术适用于:(1)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其瘤直径3cm,瘤占总体积较小;(3)与皮肤和胸大肌无连接;(4)切除肿瘤后,不影响患者外形;(5)患者心理状况良好,并且确认接受保乳手术治疗;(6)患者癌细胞病灶无多发性和转移性的可能;(7)乳腺切除标本通过相关检测,其切缘为阴性;(8)手术时可以将局部散状分布的微小钙化病灶一起切除。保乳手术在我国应用较为谨慎,但是在西方国家中,应用极为广泛,广为西方女性患者接受。

1.3 乳腺癌微创手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都会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外型的变化,影响人体美观。在这情况下,微创手术应运而生,该种手术的临床疗效极高,可以根治,并且其对患者的功能和外型损伤较少,广为人们接受。由于该种手术需求的专业技术较高,并且要求较为精密的仪器设备,无法在中小型医院推广。目前,常用的乳腺癌微创手术主要有以下步骤:乳腔镜下手术、麦默通( MMT) 微旋切系统以及消融治疗。

2 化疗

夜上海论坛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发病时就有可能存在癌细胞扩散全身的情况。手术治疗虽然可以针对性的切除病灶,减轻肿瘤负荷,但是却难以根除血液中的癌细胞。化疗是当前根除血液中的癌细胞的主要方法。化疗可以分为术后常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等。

2.1新辅助化疗

夜上海论坛 在临床治疗中,如患者的乳腺癌病灶过大,无法进行手术,这时就需要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需要强调的是,化疗时要根据患者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合理的化疗方式选择。临床应用较多的化疗方式有AC以及CAF方案[3],这两种方案都适用于晚期局部乳腺癌、原发肿瘤直径>4cm及其他复况、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等患者中。新辅助化疗法是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如会导致淋巴结缩小和消失,这将会影响手术和相关指标的判定。

夜上海论坛 2.2 术后常规辅助化疗

乳腺癌手术结束后,可以采用术后常规辅助化疗进行疗效巩固,消灭可能存在的细小残余病灶。一般而言,乳腺癌手术结束后都需进行术后常规辅助化疗。部分学者认为,如患者腋淋巴结为阴性,并且原发肿瘤PT≤3cm,肿瘤未与周边血管连接时,其病理分级为Ⅰ时,PR或者ER检测呈阳性,而HER-2检测呈阴性,并且患者年龄大于40岁时,可以不进行术后常规辅助化疗,只选用内分泌疗法进行治疗。辅助化疗方案较多,常见的有:紫杉类药物加蒽环类药物,改种疗法的疗程一般控制在7周左右。

3 放疗

放疗也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部分,该种治疗方式适用于局部治疗,是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放疗的临床效果与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相当,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且降低局部地区的淋巴结的复发率。

4 内分泌治疗

夜上海论坛 内分泌治疗方法在晚期乳腺癌治疗和复发性治疗中有较大的临床效果。相关医学资料显示,雌激素受体(ER)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极大,通过检查患者雌激素受体(ER)情况,判断患者的ER阴阳性,可以极大提高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可以提高50%-60%

夜上海论坛 左右[4]。

5 分子靶向治疗法

夜上海论坛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开始向分子学和基因技术上发展。人们对乳腺癌病发的癌基因、肿瘤生成、细胞凋零等的认知越来越高,并且建立了相关的衡量指标。分子靶向治疗法就是分子技术和基因技术临床应用的重要体现,改种疗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临床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其在疗效上较为显著,可以针对性的对某种基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保证针对性和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其在联合用药时,较为难以把握,并且药物价格较为昂贵,普通患者难以承受。

6 中医治疗

乳腺癌在中医药理学中被划分在“乳石痈”和“乳岩”[5]的范畴中,患者情志失调,冲任失调以及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进而气滞血凝,阻塞乳中经络而发病。中医治疗乳腺癌有中药注射剂、单方验方、专方加减等。其疗效较为难以调查,一般适用于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可以有效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患者术后体质,降低复发率。

7 结语

女性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乳腺癌作为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疾病[6],其相关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医学技术的应用,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目前新增了辅助放化疗、微创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任应梅,吕青,王桂花.努力提高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水平[J].基层医学论坛.2009(11):12- 13.

[2] 韩东兴,席吕刚,严琳.乳腺癌保留治疗20例[J].中国厂矿医学.2010(03):54- 55.

夜上海论坛 [3] 陈秀春,杨孟选,赵军.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9(16):34- 35.

[4] 陈秀春,陈建中.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0(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