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范文

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基本分析框架 驱动式教学 案例教学 管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管理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决策分析工具指导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在教学上强调要为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经济分析框架,帮助学生提高经营管理决策能力。管理经济学在教学体系上主要由管理决策目标、决策因素、决策过程、决策方法和各类具体的管理决策等构成。管理决策因素主要包括内部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涉及到生产、成本、利润、供给等理论,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到市场、需求、政府管理等理论;决策过程主要涉及到市场均衡、产业组织、委托、交易成本、信息经济学、公司治理等理论;管理决策方法主要涉及到最优化方法、估计与预测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决策软件操作技术;各类具体的管理决策主要涉及到定价决策、投资决策、风险决策、技术决策、质量决策、财务决策、营销决策等。管理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厘清其基本分析框架,并在基础上选择科学的驱动式教学方法夜上海论坛,运用驱动式教学方法对有效引导学生把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夜上海论坛 1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夜上海论坛 管理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决定了其基本分析框架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一是管理决策的目标界定。由于信息有限性的存在,企业追求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即合理利润。企业的合理利润是指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基于长期发展要求应该获取的最大化利润水平。要求企业在产品与技术研发、设备更新、人才培育、服务等领域积极进行资源投入;积极帮助上下游企业,形成高效率的产业价值链;不断给客户创造价值, 使企业得到顾客满意、政府支持、上下游产业链伙伴配合与合作,股东满意和社会认可。企业的合理利润目标就是各期利润合理、长期利润最大、市场价值最高,从而实现利益相关各方满意的决策目标。

二是进行经济环境界定与主体行为假设;管理经济学在教学中需要进行经济环境界定和行为主体的假设。经济环境主要是由作为理性的行为主体、信息结构、社会经济制度环境等构成。在给定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和运行规则下,包括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的理性经济主体做出权衡取舍的选择。因此,在决定经济运行规则、政策体制等制度安排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各类参与者的利益追求和行为方式,做出合理的行为主体假设。

三是确定相应的制度安排。管理经济学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研究人们对经济活动和资源的权衡取舍选择问题,研究特定制度安排下的市场均衡存在问题,并对各种对应的市场制度下的资源配置效果进行是否最优、公平等的价值判断。在管理经济学的问题分析过程中,通常假定市场制度安排属于外生给定的,以便更好地研究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对资源配置和特定经济活动做出权衡取舍选择。

四是均衡结果的选择与评估比较。在面临多种可行方案的情况下,决策主体需要进行选择,而这个选择确定了经济行为的均衡结果。对于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选择的标准和方法存在区别,需要对管理决策的方法、效果进行评估比较。基于特定的经济机制或制度安排看这个管理决策是否达到了用最少的成本,产生最佳效果的经营效率,达到了企业决策目标。

五是管理决策方案的实施。与微观经济学相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强的学科,除了重在分析管理决策的因素、技术与制度安排之外,管理决策的实施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定价实践、投资、风险防范、政府宏观调控等)。

夜上海论坛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逻辑体系清楚、结构层次分明的经济学课程。无论是管理经济学教学还是相应的论文写作,实际上就是对这五部分内容进行特定内在逻辑结构的范式分析。

2 管理经济学的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管理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的五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深入地对管理决策问题进行透彻分析,要求运用和把握驱动式教学方法。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强调问题导向和实践教学,将教学目标和内容镶嵌到一个或几个典型问题和案例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目标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问题或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明确课程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自主分析、互动讨论寻找实现课程学习的建构。我们从问题类任务和案例分析两个方面来阐述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问题是课程教学情境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需要注意和解决的情境或事物,如案例或专题。通过问题设计进行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唤醒学生记忆中的表象、经验与知识,诱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动机,促进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理论去深化学习新知识。驱动式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解决复杂、实际的问题来深入掌握和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 在企业定价实践的教学中,首先提供一段关于供给和需求变化的资料,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分组讨论企业进行产品定价所要考虑到的因素,包括亲身经历和从资料中搜索到的产品定价因素的信息。经过学生讨论分析之后,再对其思路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学生通过进行资料分析和自由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企业定价的因素与方法,使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提升教学效果。

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经济学科,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是其中必须的教学环节,是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之一。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个人准备、小组协商、班级讨论的灵活方式,学生之间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实现知识掌握的目标。与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等课程相比,管理经济学的案例具有微观案例多、综合案例少,国外案例多、国内案例少,定量案例多、定性案例少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国汽车工业与规模经济、海尔内部管理、世界石油卡特尔、中国移动电信资费等热点微观经济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在驱动式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讨论体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管理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 驱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管理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问题任务或案例来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的过程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要通过以下步骤实施:

首先,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在驱动式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把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通过特定的具体问题、任务或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表现出来。好的问题、任务或案例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要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置问题、任务或者选择案例,在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重点、难点。

其次,设计问题情境或选择典型案例。创设问题情境、选择典型案例是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核心要素和基础,需要教师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问题情境或典型案例,使学生在问题情境和案例分析中思维活跃起来,并随之引出教学任务。从培养学生兴趣、提升思维活跃程度着手,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探索热情。

第三,明确教学任务,厘清教学思路。在问题情境或者案例设置出来以后,教师在课堂上要首先要知道学生对问题或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而不是急于讲解其内容和思路,引导学生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理清问题或案例的思路,明确所要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在讨论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第四,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经过驱动式的学习过程,在学生对所要探讨的问题或案例的教学目标明确之后,任课教师可根据分析问题或案例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加强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在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监控所有学生的讨论情况,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引导和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五,做好评价、归纳和总结。在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问题、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之后,任课教师要做适当的点评,对课堂讨论的情况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通过对问题或案例的分析,在教师引导下构建自己对教学任务的思维框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达到完善认知结构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夜上海论坛 [2] 雷蕾.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1):196—199.

[3] 李国津.MBA核心课程《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3):50—53.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数理经济学;教学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63-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for Mathematical Economics

夜上海论坛 Wang-Danfeng

(Dongwu Business School, Soochow University, Jiangsu, Suzhou, 215021)

夜上海论坛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 analysis is late in China, which is learning and imitating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verseas and the domestics on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s and systems, whether the frontier mathematical economic models could be applied to China directly should be discussed. During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we should enabl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sense of framework-analysis using the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 As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numerous, difficult, and complex,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improvement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

夜上海论坛 Keywords: mathematical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夜上海论坛 一、 引言

夜上海论坛 日前,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学的数理分析之风渐盛。对于经济学研究及教学呈现的数理化趋势,国内外都展开了争辩。赞同者甚至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们认为,数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在分析经济问题时采用数理方法可以得到在纯语言的定性分析中难以直观得出的结果,它使得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表述更加准确精炼,且能将已有的经典经济理论拓展延伸。而批评者们则认为,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注重理论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数理模型过度建设和使用无益于理论的创新,也无法准确反映现实复杂且不稳定的经济活动。数理经济学的本质是探讨如何用数学语言准确、精练描述经济学问题,并推敲通过数理分析而导出的数学关系式所表达的经济学含义及揭示的经济规律。在不脱离经济思想本质的情形下,科学地应用数理工具,进行经济理论的理解、应用和延伸,将有助于经济学科的长足发展。

数理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它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分析对象而言,它可以是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也可以是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公共财政等经济学分支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各个方面内容,也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相关数学理论和模型,内容极其庞杂。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难度。国内关于数理经济学这门课程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通用教材,除了国内学者们编写的少数教材之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华裔经济学者蒋中一编写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动态最优化基础》。有些高校直接采用了北美经济学研究生的相关通用教材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和参照国外的教学内容为主。

夜上海论坛 针对数理经济学覆盖内容众多、理论过于抽象、模型研究方法复杂等特点,笔者认为在进行数理经济学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思想,秉承从基本分析框架出发的思路,使学生掌握解决经济学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分析具体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数理经济学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某个个体或群体最优的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的教学主要以如何实现最优化为主线,从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一直沿伸到动态分析。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运用经济学基本框架进行分析

经济社会中,微观个体与宏观总体都面临着在有限资源及环境机制下实现自身最优的问题。尽管由于参与方的行为表现、经济环境及制度安排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流派,但是对经济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的框架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及进行评估比较等五个方面。(田国强,2005)任何数理经济模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之上。在学习时,首先明确模型的这五个方面特征,将有助于人们迅速理解这些看似复杂的数理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学涵义。

(二)学会设定切合实际经济环境的数学语言

通常经济学理论分析都包括三个部分: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进行论证分析;得出论断,给出政策建议。因此,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时研究语言就需要经历“经济学语言——数学语言——经济学语言”阶段的转换。分析问题是在明确了研究目标之后,要学会把现实中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参与方的行为特征及制度安排用恰当的数学语言准确、精炼地表述出来。不同的经济环境、游戏规则以及参与人的是否理性都是影响经济结果的重要方面。学会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经济背景及环境,是做好整个模型分析的基础。

(三)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

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学习时,结合听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在理解本专业学科基本的经济思想脉络情况下,有侧重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数理分析工具。比如说博弈论、动态优化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分析工具介绍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应首先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模型(basic model)的解决思路和研究方法;然后联系现实环境,向学生明确指出基础模型依赖的假设条件及在实际中的适用情况。如果基础模型的某些假设与实际环境相违背时,模型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延伸和改进。教师在重点讲授基本的分析工具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点,查阅相关文献,对问题继续深入研究。

三、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数理经济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且数理模型的证明与推导,看起来抽象难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为了更好地讲授数理经济学,针对学生的具体经济学科专业以及相应的知识准备,应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研究方法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问题为导向,而非以分析工具为导向

夜上海论坛 经济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最终反映的是现实的经济运行。做经济分析时,一切应先从问题出发,将数理方法与经济学的“问题意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甚至是经济理论的纵深发展。脱离经济问题本身,过度沉迷于数理模型的推导无益于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理解。无论是对于以后走向社会工作的应用型学生,还是对于日后投身于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性学生,他们都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目前我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和解决经济学问题时必须首先以问题为导向,从现实的经济问题出发,寻找或创新数理分析工具去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夜上海论坛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微观经济学标准的消费者或生产者理论模型中,经济人都假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因此,每个人都把价格视为参数给定,个人的选择不受他人的影响,且每个人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初学者往往会对此不解,认为无论是假设条件还是得出的分析结果都不切合实际,无法理解学习经济学的用处。这时须启发学生,研究一个问题,应该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出发,然后再逐步深入,考虑更复杂更一般的情形。在上面的模型中放宽假设,假如市场环境不再是完全竞争,而参杂了垄断成份,甚至是完全垄断,那么我们通过模型推导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假如个人的选择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模型的结论又如何?同样,对其他诸如博弈论,委托——,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模型的学习时,也应秉承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打好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根据现实经济环境在基础模型上做修正分析。

(三)科研课题、实际案例与课堂互动相结合

夜上海论坛 即时的科研课题或者实际案例都是对当下经济热点问题的反映。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穿插,形成补充。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数理模型在现实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直观的感触。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或文献,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互动式的讨论。因而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模型的理解。

夜上海论坛 (四)注重课后的练习

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就想掌握一门课程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有复杂数学公式推导的数理经济学课程来说。因此,为了使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课后练习是必要的。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后练习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代表性基础模型的推导证明训练;结合专业基础模型的课程论文写作训练。两种练习均要注意度的把握,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能力为主。

四、结语

夜上海论坛 与国际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水平相比,目前我国数理经济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研究分析方法也多以学习和模仿为主。由于国外的经济环境、机制设计以及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均与国内存在差异,国外前沿经济理论模型对中国经济的直接适用性也值得商榷。因此,对于国内数理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由于数理经济学课程存在内容多、难度大,抽象复杂等特点,本文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几点体会。我们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和反思,数理经济教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夜上海论坛 [2] 王 黎.应用型本科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1):64-65.

第3篇

论文摘要:我国数理经济分析开展相对较晚,目前以学习和模仿国外为主。由于国内外的经济体制和环境存在差异,前沿数理模型能否直接应用于国内值得探究。在进行数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时,须让学生树立起框架分析的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分析解决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一、 引言

夜上海论坛 日前,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学的数理分析之风渐盛。对于经济学研究及教学呈现的数理化趋势,国内外都展开了争辩。赞同者甚至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们认为,数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在分析经济问题时采用数理方法可以得到在纯语言的定性分析中难以直观得出的结果,它使得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表述更加准确精炼,且能将已有的经典经济理论拓展延伸。而批评者们则认为,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注重理论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数理模型过度建设和使用无益于理论的创新,也无法准确反映现实复杂且不稳定的经济活动。数理经济学的本质是探讨如何用数学语言准确、精练描述经济学问题,并推敲通过数理分析而导出的数学关系式所表达的经济学含义及揭示的经济规律。在不脱离经济思想本质的情形下,科学地应用数理工具,进行经济理论的理解、应用和延伸,将有助于经济学科的长足发展。

数理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它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分析对象而言,它可以是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也可以是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公共财政等经济学分支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各个方面内容,也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相关数学理论和模型,内容极其庞杂。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难度。国内关于数理经济学这门课程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通用教材,除了国内学者们编写的少数教材之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华裔经济学者蒋中一编写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动态最优化基础》。有些高校直接采用了北美经济学研究生的相关通用教材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和参照国外的教学内容为主。

针对数理经济学覆盖内容众多、理论过于抽象、模型研究方法复杂等特点,笔者认为在进行数理经济学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思想,秉承从基本分析框架出发的思路,使学生掌握解决经济学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分析具体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数理经济学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夜上海论坛 二、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夜上海论坛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某个个体或群体最优的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的教学主要以如何实现最优化为主线,从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一直沿伸到动态分析。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运用经济学基本框架进行分析

经济社会中,微观个体与宏观总体都面临着在有限资源及环境机制下实现自身最优的问题。尽管由于参与方的行为表现、经济环境及制度安排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流派,但是对经济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的框架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及进行评估比较等五个方面。(田国强,2005)任何数理经济模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之上。在学习时,首先明确模型的这五个方面特征,将有助于人们迅速理解这些看似复杂的数理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学涵义。

夜上海论坛 (二)学会设定切合实际经济环境的数学语言

通常经济学理论分析都包括三个部分: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进行论证分析;得出论断,给出政策建议。因此,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时研究语言就需要经历“经济学语言——数学语言——经济学语言”阶段的转换。分析问题是在明确了研究目标之后,要学会把现实中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参与方的行为特征及制度安排用恰当的数学语言准确、精炼地表述出来。不同的经济环境、游戏规则以及参与人的是否理性都是影响经济结果的重要方面。学会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经济背景及环境,是做好整个模型分析的基础。

(三)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

夜上海论坛 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学习时,结合听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在理解本专业学科基本的经济思想脉络情况下,有侧重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数理分析工具。比如说博弈论、动态优化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分析工具介绍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应首先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模型(basic model)的解决思路和研究方法;然后联系现实环境,向学生明确指出基础模型依赖的假设条件及在实际中的适用情况。如果基础模型的某些假设与实际环境相违背时,模型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延伸和改进。教师在重点讲授基本的分析工具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点,查阅相关文献,对问题继续深入研究。

夜上海论坛 三、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数理经济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且数理模型的证明与推导,看起来抽象难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为了更好地讲授数理经济学,针对学生的具体经济学科专业以及相应的知识准备,应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研究方法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问题为导向,而非以分析工具为导向

夜上海论坛 经济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最终反映的是现实的经济运行。做经济分析时,一切应先从问题出发,将数理方法与经济学的“问题意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甚至是经济理论的纵深发展。脱离经济问题本身,过度沉迷于数理模型的推导无益于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理解。无论是对于以后走向社会工作的应用型学生,还是对于日后投身于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性学生,他们都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目前我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和解决经济学问题时必须首先以问题为导向,从现实的经济问题出发,寻找或创新数理分析工具去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夜上海论坛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夜上海论坛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微观经济学标准的消费者或生产者理论模型中,经济人都假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因此,每个人都把价格视为参数给定,个人的选择不受他人的影响,且每个人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初学者往往会对此不解,认为无论是假设条件还是得出的分析结果都不切合实际,无法理解学习经济学的用处。这时须启发学生,研究一个问题,应该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出发,然后再逐步深入,考虑更复杂更一般的情形。在上面的模型中放宽假设,假如市场环境不再是完全竞争,而参杂了垄断成份,甚至是完全垄断,那么我们通过模型推导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假如个人的选择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模型的结论又如何?同样,对其他诸如博弈论,委托——,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模型的学习时,也应秉承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打好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根据现实经济环境在基础模型上做修正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三)科研课题、实际案例与课堂互动相结合

即时的科研课题或者实际案例都是对当下经济热点问题的反映。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穿插,形成补充。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数理模型在现实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直观的感触。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或文献,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互动式的讨论。因而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模型的理解。

(四)注重课后的练习

夜上海论坛 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就想掌握一门课程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有复杂数学公式推导的数理经济学课程来说。因此,为了使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课后练习是必要的。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后练习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代表性基础模型的推导证明训练;结合专业基础模型的课程论文写作训练。两种练习均要注意度的把握,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能力为主。

四、结语

与国际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水平相比,目前我国数理经济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研究分析方法也多以学习和模仿为主。由于国外的经济环境、机制设计以及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均与国内存在差异,国外前沿经济理论模型对中国经济的直接适用性也值得商榷。因此,对于国内数理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夜上海论坛 由于数理经济学课程存在内容多、难度大,抽象复杂等特点,本文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几点体会。我们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和反思,数理经济教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夜上海论坛 [2] 王 黎.应用型本科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