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命科学新进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命科学新进展

第1篇

(一)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夜上海论坛 2012年必须落实省定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具体项目、地点、改扩建或新建面积和资金来源。各地要根据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结合本地三年行动计划,抓紧研究部署今明两年的任务。

夜上海论坛 要积极争取国家“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的支持,制订具体政策措施,扶持好城市集体、企事业单位办园和普惠性、低收费、有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积极推动各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

夜上海论坛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这是我省承担的国家试点任务,各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2011年底,省里业已制发《幼儿园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解决办法,各地要抓紧推进落实。要重点面向社会招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对转岗的中小学教师要严格考核,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随着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管理难度剧增。要纠正“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制度,建立起科学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机制。依据法律规定,要通过审批、年检、评估和督导等方式,强化动态监管,着力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和保教工作。

夜上海论坛 (二)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夜上海论坛 要继续坚持“区域统筹、县域推进、改造薄弱、促进均衡”的原则,全力落实教育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备忘录和省政府与各地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确保完成建设400所标准化学校,实现年度阶段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任务。

进一步明确基本均衡的评价标准和工作要求。各地要依据这一评价标准,按照责任状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好各方面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要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的认定验收。为此,各地要切实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格按照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安排各方面资源,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加快建设步伐,确保按规划的时间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教育部验收。及时解决好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在县域内科学、合理布局中小学校网点。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部署,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建好必要的教学点,坚决防止和纠正因学校布局调整出现学生就学困难、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要贯彻“县域统筹、倾斜薄弱”的原则要求,加快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缩小县域内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在教师、校长交流上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省里要制发推进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指导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障,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2012年要召开17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试点县工作推进会,召开“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牡丹江现场会。

(三)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夜上海论坛 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要在2011年良好布局开局基础上,继续以推进高中教育普及为目标,进一步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一是以市地为单位,对全省普通高中进行普查,对未达标的薄弱高中由地方政府制订整改计划,全面加强普通高中达标建设。二是深化区域和学校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促进机制,引导普通高中找准内涵发展定位,凝练学校文化,培育办学特色,形成一批“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普通高中。年底拟召开试点地区和学校现场会。三是落实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依托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加强和规范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强化审批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国际班办学行为。从规范招生行为着手,切实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

夜上海论坛 (四)依法推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夜上海论坛 民族教育工作方面。全面贯彻新修订的《民族教育条例》,以民族教育发展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少数民族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继续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继续抓好教育援疆、工作;全面启动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学校建设;加强扫盲教材建设,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扫盲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工作方面。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继续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广“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教学模式,力争年内取得相应科研成果,形成一支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指导各学校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力度,组织优秀特殊教育校本课程评选。

夜上海论坛 ——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夜上海论坛 (一)贯彻执行好义务教育新课标。

为认真贯彻执行好新课程标准,一是要统筹设计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学习培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透彻理解、深刻把握新课标,内化行为,创造性地贯彻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省里要按照国家新课标的精神,研制我省《地方课程标准指导意见》;三是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大力推广普及地方课程;四是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

(二)创造性落实好高中课程方案。

继续创造性地深入贯彻实施我省的《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以课程实施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完善“课程模块修习考核”、“学业水平考试”、“高校招生考试”以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三考一评”制度建设。要按照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要求,加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力度,实行分类规划与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深化教与学改革。

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改的核心环节,深入探索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广大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夜上海论坛 (四)全面加强教研工作。

各级教研部门要切实转变教研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和基层学校以校为本、基于网络、上下联动、由点到面、覆盖全省城乡的各级教研功能互补的教研模式,强化“研培一体”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作用。省里要制发《中小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各地各校要抓住贯彻落实新课标这一重要任务,全面提升研培能力,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机制。

(五)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夜上海论坛 各地要把信息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继续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 强化教育管理,努力缓解热点难点问题

(一)关于抓好“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

一方面,各地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另一方面,各地要按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两为主”的政策要求,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

夜上海论坛 (二)关于抓好规范办学行为工作。

夜上海论坛 一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全省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意见》和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构建小学、初中与高中有机衔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不得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校长的工作成绩。二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治理人民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的乱办班、乱补课,择校乱收费,教辅材料滥散以及基建、招生、采购等领域还时而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三是切实推进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各地要切实落实好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同时,继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改制校工作成果,对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后的运行情况逐校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迅速纠正解决。

第2篇

1.信息蕴涵在试题中的文字中

夜上海论坛 2.信息蕴涵在图解、表格中

夜上海论坛 图表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3.信息蕴涵在社会科技热点中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但只是要求对“重大”进展予以“关注”。至于什么是重大进展,没有明确界定,但至少应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全社会都能加以关注的内容,同时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又与中学教材内容有联系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因此,“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考生通过对题干的阅读,迅速且准确地获取与试题问题相关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从试题给出的文字、图表中捕获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然后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历年来的高考大纲(理综生物)的能力要求第三部分都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老教材要求:(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夜上海论坛 新课程要求(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夜上海论坛 1.从传播媒体中自主获取生物学科的前沿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各种媒体关注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的报道,来了解生命科学的新进展。如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电视节目、广播新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

2.从生活实际中自主获取生物学科的日常知识

生命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接触到,只是有的学生视而不见,没有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我鼓励同学关心生活、关心身边小事,善于发现问题并予以重视,尝试把生产生活实际与教材中生命科学知识相联系,从中获取相应信息。

3.从社会热点中自主获取生物科学的相应知识

生命学科不仅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还与许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点,有机地与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拓展知识,使学生对某一热点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获取生物科学的相应知识。

夜上海论坛 4.尝试改编、整理或命制生物学情景习(考)题

生物学情景题是指以一些经典实验或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命制而成的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甚至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实践成效:

夜上海论坛 1.增强了学生课外获取信息的意识

夜上海论坛 许多学生从原来只看课外传播媒体中的文体新闻、娱乐节目到现在有意识的关注生命科学的报道和资料,有的同学说:现在看报纸、杂志、上网、陪父母逛超市买东西,都要留意有关生命学科的相关知识,产品介绍、说明、成分。这说明学生已有意识开始关注获取课外的信息。

2.增强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不断更新是“概论”课程生命力的体现。每学期都要开设的“概论”课,一方面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学大纲,是保证稳定教学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课程的教学内容却是需要“流动”的,不断有所增减。这是因为无论从学科的发展还是从课程的属性来看,都要求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必然要求日本学者伊东光在20世纪曾经预言:生命科学在20世纪90年代会取得创造性的突破,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如今这个预言应验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最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可以看出,这个公认的最高科学奖项越来越青睐于生命科学领域。即便是化学奖的获得者,许多也是因为选择了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4]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依靠生命科学的新兴研究领域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以及合成生物学而发展起来的认识生命、改变自然生物为人工生物的高技术方法,正越来越显著地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的教材及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已难以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这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5,6](二)体现选修课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的必然要求高校开设选修课的目的之一,是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概论”在教学中必须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密切关注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及时地将其更新到教学内容中,这样才能体现选修课的课程属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其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夜上海论坛 二、“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探索与实践

(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也是代表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科之一。随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概论”课程的设置及内容显著落后于科学发展的速度,许多前沿知识难以及时走进课堂,学生缺乏对“高、新、尖”科技知识及发展历程的基本了解,缺乏对该领域发展对社会进步影响的认识,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这种局面对“概论”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穿插讲授部分与大纲内容相关的前沿技术,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讲授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使最新的科技进展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修读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克隆技术”这一知识点时,我们一方面按照教学大纲内容,讲授“多利羊”的克隆过程及其中涉及的相关生物学原理;与此同时,结合最近刚刚兴起的合成生物学技术,选择其标志性事件作为讲授素材:即2010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在其实验室用化学合成的基因组成功构建了一个细菌细胞,命名为“辛西娅”,从此宣告“人造生命”成为可能。[7]针对这一最新的生命科学前沿事件,讲授其诞生背景,相关技术水平,应用前景及舆论评价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出疑问。即:以“多利羊”诞生为代表的克隆技术和以“辛西娅”诞生为代表的合成生物技术有何区别与联系?通过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及后续课程的及时跟进,我们将这一问题的答案贯穿在整个课程涉及克隆技术的内容中,使学生们深刻体会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二者的效果是类似的,均是通过无性繁殖的手段获得目标性状的生物个体;但克隆技术获得的“多利羊”只是一个母体的复制,也就是说它的遗传物质是来至于自然复制,而采用合成生物学人工合成的生命“辛西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人工化学合成,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二)积极反映科技最新动态及时展示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是选修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这就要求“概论”在讲授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按照教学大纲的思路,及时地补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最新动态,全面提高学生修读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拓宽其知识面。如每年10月份诺贝尔奖评选结果公布,每年年底世界主流媒体评出当年科技十大进展之际,我们通常会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的内容及时移植到教学中去。非典和禽流感的到来,威胁人们健康,引起了全社会关注。于是,有关病毒、细菌等病原物及流行疾病的新内容被拿到“概论”课堂上来了,这些“时尚”的新内容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从中感受到热点前沿贴近自己,学习到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也更理解科技进展的人文涵义。例如,在讲授生命起源这一知识点时,针对“生命起源于地球之外的宇宙”这一假设,课堂内容中引入了最新的科技报道:火星上曾有生命?“蓝莓”状物质成为有力证据(2012年9月17日中国日报网)!学生在感受有关生命起源探索是在不断进行的同时,获悉了最新的科技进展。再比如,讲授“微生物基础”章节中关于“病毒”的知识点时,我们结合当时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爆发的H7N9禽流感疫情,详细讲解禽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以及H7N9亚型病毒的演变历程与其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据此,再进一步详细介绍禽流感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特征,以及其不同亚型的分类依据;并结合其不耐高温的属性,介绍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治,以及我国科学家如何及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加快防治该病毒的疫苗研制的进展。(三)聚焦产业最新研究进展随着生命科学逐渐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部分,作为与人类健康和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在世界范围内,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生物技术所主导的BT产业,与计算机技术所主导的IT产业一起,将成为21世纪主导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意味着生物产业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讲授“生物技术实践”这一章节时,我们向学生们解读我国基于对生物产业研发重视而颁布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专项规划》等最新规划文件,使学生们及时地了解到我国在该领域的战略部署。及时地跟进产业的最新研究进展,有望使学生们在领悟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每年6月份公布的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中都会有涉及生物技术应用于绿色化学过程的实例。这些应用实例的穿插讲授,不仅可以使学生们领悟到生物技术的强大功能,而且可以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再比如,讲授“生物能源”这一知识点时,在介绍最新的第二代燃料乙醇研发进展和产业化动态的同时,我们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在另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生物甲烷方面形成的研究方向和标志性成果进行讲解,包括主持的两项与生物甲烷相关的国家973项目“新一代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的科学基础”和“生物甲烷系统中若干过程高效转化的基础研究”,以及面向电动汽车的甲烷燃料电池的研发新进展。[8]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学生们在领悟到生物甲烷的优越性及其生产流程,以及其中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同时,可以获得这样一种体验:其实生物能源研究就在我们周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以南京工业大学的生物甲烷示范工程项目作为讲授素材,详细讲解生物甲烷的生产流程及其广泛应用和对节能减排的贡献。

夜上海论坛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第4篇

夜上海论坛 英文名称: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夜上海论坛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中文

本:16开

夜上海论坛 国际刊号:1673-6273

国内刊号:23-1544/R

邮发代号:14-1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1

期刊收录:

夜上海论坛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5篇

要说清这事不大容易,得先谈谈背景。

这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于是,各种大众传媒都顺应潮流,把医疗保健知识当成了“看家”的栏目。然而,不必讳言,目前真正能写好这种文章的作者相对不足,而有些报刊的编者在这方面的鉴别水平也有限,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比如,新闻界有句行话:“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算新闻。”尽管我无评论它或对或错的资格,但却深知如果用这种标准来编写医学科普文章,出错是绝对难免的。例如,50年前,某大城市的一张颇具影响的大报就登过这样一则消息:苏联某科学家证实,用苏打水洗澡可使人长寿。结果使该市各药店的苏打粉、苏打片全部被抢购一空,没过多久,“苏打”热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但可笑的是,不久前另一张报上竟再次出现了内容完全相同的“新闻”,只是把“苏联”换成了“俄罗斯”。这大概就是不同年代的编辑都把它看成“人咬狗”了。

夜上海论坛 应该指出的是:一方面,医学科普不同于其他科普,读者的可操作性较强。比如,报道有人登上了月球,人们知道了也不大可能自己去登;报道大气污染,人们知道它对健康有害,但个人也无能为力;报道基本粒子或其他高深理论,人们看不懂也就罢了。但是,如果你说了一种可使人健康长寿的简单方法,那就必然吸引众人跃跃欲试!

另一方面,医学科学的新进展不宜全数当作医学科普内容来宣传。因为,全世界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进行探索的专家很多,有关文献报道真是“浩如烟海”。甚至可以说,想论证其中任何一个观点,都能找到一些依据。这些文献对专业人员可能是有用的参考资料,因为他们知道,并非所有资料都是可靠的,而且其中不少内容会不断被补充、修正,有的甚至最后被证实是不科学的而遭到否定。因此,可以作为医学科普知识向公众传播的,往往不一定是“最新”的,而应该是“最可靠”、“最有价值”的信息。

至于现今混杂于医疗保健知识中的商业广告,其可信程度就更值得怀疑了。

应该肯定,大多数医疗保健知识性文章内容是可信的,但既然有少数似是而非、不切实际的,甚至有谬误的内容掺和在其中,这就难怪读者会产生不知该听信谁的疑问。为此,我想提出一些基本的鉴别原则以供参考:

夜上海论坛 1.“新的”(贵的或洋的)与“好的”并非同一概念。即使是专业人员,对新进展首先看到的也往往是它的优点,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可能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所以,公众大可不必追“新”。

2.“奇特的”与“可靠的”完全是两码事。特别是对一些难治的疾病,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专家在长期进行艰苦的钻研。可以说,任何一点微小的进展都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而我们却常可以看到“重大突破”,甚至“告别×病”等字眼。这些“成就”,难免不实。

3.切忌以偏概全。任何有效方法,都既有适应证,又有禁忌证;既有益处,也难免有短处,甚至副作用。对此,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只讲好处,至少显得不全面。

第6篇

夜上海论坛 一、会议论文征集

夜上海论坛 论文相关内容:1、灾难医学理论和技术新进展;2、灾难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灾难医学急需人才的培养;4、灾难医学的救治模式;5、现场急救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文要求:1、以摘要或全文格式;2、请列出作者全名及详细地址;3、清注明演讲者的姓名、地址、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4、清以附件形式发电子邮件或邮寄光盘。论文征集截止日期:2009年9月20日

夜上海论坛 大会组委会将从来稿中精选优秀论文安排演讲。

夜上海论坛 二、注册时间和方式

夜上海论坛 本次学术论坛即日起接受申请注册,截止日期为2009年9月20日。组委会将于9月25日在本次学术论坛的专门网站doctofforum2009.smmu.省略/上公布录取名单,并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

报名表须通过网站直接提交,同时将经本人签名的报名表邮寄或传真至承办单位。

夜上海论坛 大会对申请通过者给予以下待遇:免收会务费、提供免费住宿、伙食补贴及必要的学术资料。(西部地区博士生给予适当照顾。)

夜上海论坛 注册对象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医学或相关生命科学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八年制学生、硕士研究生、七年制学生,同时欢迎其它医学工作者参会。

三、联系地址和联系人

上海市长海路168号17号楼140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学教研室,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组委会,邮政编码:200433。

夜上海论坛 联系人:陆清声老师:TEL:021-81873328转8004,13917292504

于跃老师:TEL:021-81873328转8011,13564261349

Email:

夜上海论坛 FAX:021-81873333

网站:doctorforum2009.smmu.省略/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承办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第7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进化生物学 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25-02

进化生物学是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20世纪后期,随着遗传学、生物化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生物进化论从推理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使得这门学科由模糊的理论推测日渐发展为脉络清晰的系统学科。它从各门功能生物学科获得研究基础,综合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理论又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线索。迈尔曾说:“进化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最大的统一理论”,是建立在生命科学各层次研究和各分支学科基础之上的理论综合。由于进化生物学涉及学科广泛,是高度概括的综合性理论,实践环节存在困难等原因,导致进化生物学教学有其独特性,本文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就进化生物学课程改革方面进行探索。

夜上海论坛 一 课程目标的设置

针对进化生物学既是生命学科各分支学科的综合,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前沿学科,又是生命科学的一个核心理论的课程特点,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1.牢固掌握本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

主要包括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发展历程、微观进化、宏观进化、遗传系统的进化及人类起源等问题,这些知识既是进化生物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这些内容涵盖了各门生物学分支学科的成就,特别是把植物学、动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结合起来研究有关生命进化的问题,力求让学生在掌握生命进化的基本历程、进化的动力机制,学会对进化现象进行正确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对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

2.密切结合生命科学研究中各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

夜上海论坛 进化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本课程以现代达尔文综合进化论为基础,同时密切结合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把各个学科前沿进展融入教学过程中,如以鸟类手指同源问题讲解物种特化式进化中的分歧进化,在“适应”的问题上联系燕子为躲避车辆进化出更短的翅膀等,把一些最新进展融入理论教学中,不仅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兴趣,更能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也体现了进化生物学是一门前沿学科的地位,吸引学生从事进化生物学的研究。

3.着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进化过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进化生物学是在哲学思想指引下产生的,研究进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将古论今,“现在就是过去的钥匙”,通过学习能够加深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正确理解,单独的思想教育往往说服力不足,课程中引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如让学生从微观进化角度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生物大灭绝对生物环境保护的意义,从人类进化历程角度谈如何摒弃“为人独尊”的思想等,把这种思想的教育贯穿始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也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最好的验证。

二 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夜上海论坛 进化生物学研究内容贯穿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甚至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门类中都会触及生命起源及进化的问题。在国外很多大学都把进化生物学列为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研究生基础课,甚至成为一门通识课。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进化、生态和行为原理从2009年录制以来风靡全球。

――――――――――――――――――――――――――

* 基金项目: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Y1320)

在我国,很多高师院校把进化生物学课程设置为生物科学专业必修课,一般在学习最后阶段开设;也作为生物学其他专业,如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选修课,也有院校将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作为一门通识课来开设。由于进化生物学融汇众多交叉学科,每个学校学科课程设置各有不同,教材内容不可能完全适应具体情况,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不能一味照搬。我院曾把进化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专业必修课,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学生的通识课开设,在围绕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优化:

1.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而言,进化生物学课程在初中、高中课本都有体现,应该详尽系统地开设

通过对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原因、机制、速率、趋向和物种的形成与绝灭、系统发生以及适应的起源机制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认识生命进化的基本历程、进化的动力机制,学会对进化现象进行正确的理论分析,融会贯通各分支学科;同时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学习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具有用进化理论来综合生物学各个学科知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夜上海论坛 2.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开设

由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进化生物学课程主要应从生命史、小进化(种内水平的进化)、大进化(种以上水平的进化)及人类的起源与演化四个主要方面讲解,着重从个体、群体以及物种等不同分类群探讨进化的规律,涉及学生已掌握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加深对各个学科知识的贯通,着重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思想的培养,让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本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高速发展的科技人才。

3.作为一门通识课,针对生物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开设,课程学时一般为18学时

课程从宏观角度对生物的发展历程、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等问题入手展开,介绍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环境系统的演变、生命的起源、生物与环境的协同关系等,展示人类探索生命起源、探索天外生命的科学成果和艰辛历程。审视30亿年来主要生物类群的延续发展,探索起源、分化和灭绝等问题,使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生物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培养大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增强其珍惜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课堂教学改革

夜上海论坛 进化生物学课堂教学既要符合课堂教学的一般教学规律,又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将学术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展开讨论和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师生角色互换

进化生物学是一门前沿的学科,有很多未知的内容等待我们去探索,对于一些前沿的问题,如恐龙灭绝之谜,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下一次物种大灭绝的预测等问题,让学生自行组织,用多媒体报告的形式做介绍,各小组相互提问,并按照评价表进行打分,小组成绩就是小组成员的成绩,以此培养团队精神,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大规模应用还存在褒贬不一的看法,但对于进化生物学课程而言,选择有代表性的图片、音像资料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课堂内容。如古生物的化石,冥古代地球表面特征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用一张想象图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降低学习难度。另外,借鉴并剪辑国内外大型探索片、纪录片、科幻片中相关内容及其中涉及的电影片段,如《宇宙的诞生》《与远古人同行》等,这些音像资料有效地提高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进一步探讨一些科学问题提供了证据和平台。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丰富、形象、通俗易懂等特点,学生易于接受,便于他们掌握重点内容。

3.教学过程与观察、实验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必须要有实践环节的支持,而生物进化的历程有数十亿年之久,无法真实再现当时的情境,这成了进化生物学实践环节的难题。课堂教学主要从基础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实践教学展开,通过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实践结果的描述和多媒体图片视频展示,让学生对生物进化历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有些历史阶段没有化石等直接证据,则利用解剖学、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等知识内容,从现存的状况去推断过去的事件,如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通过对现生类群的研究,推断生物的系统发育。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地质馆,通过研究已灭绝的生物骨骼化石标本和对不同地质断层进行分析比较的活动,让学生获取最直观的认识,总的来看,效果还不错。

四 展望

进化生物学从探索生命起源出发,融会众多学科内容,以哲学思想概括总结出理论知识,通过认识生命来源和历程,从而加深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以进化的思想升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人类发展必须自觉地顺从并维护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的观点,对于培养大学生系统地认识自然界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除了在生物相关专业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应该在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广泛开设公共通识课,特别是在将来从事科普工作、小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行业工作的学生中开设通识课,以此培养学生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第8篇

通讯作者:周晓馥(1964—),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植物分子生物学。

夜上海论坛 项目简介: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LSJY2012Z064);吉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jlsdjy201142,jlsdjy201144)。

摘要:通过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构建了“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即验证性实验项目、综合设计性项目、开放实验必修专题、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实践教学指导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内容选择和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改革和探索。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41—02

夜上海论坛 2008年以来,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通过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将科学研究的理念引入创新实践教学中,构建了“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一、“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夜上海论坛 对于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是最佳切入点。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生命科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团结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修订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下,对原有实验课程的结构进行调整、重组和增补,积极优化实践教学,构建“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验证性实验平台

夜上海论坛 验证性实验属于基础必修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以吉林省生命科学创新实践基地与吉林省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平台,按照生命科学的认知规律,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以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2.建立综合性设计实验平台

夜上海论坛 在基础技能训练完成后,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综合性设计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综合性、时间较长的实验技能而开设。其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解决专业课程实验学时限制,衔接不当等问题;其二是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查阅实验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辅助下完成实验,师生一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夜上海论坛 3.建立开放实验必修专题平台

夜上海论坛 安排大学二、三年级学生进入各专业实验室,实施开放性的、创新性的、研究性的实验内容的教学,进一步过渡到毕业论文阶段。同时也为进入科研实验室、承担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做充分的准备。

4.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平台

针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组成小组,结合大学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以项目申请的方式选择和立项。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接受实际的科学研究训练,实施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在真正意义上做一些研究性实验。

二、实践教学指导师队伍建设

夜上海论坛 由于生命科学的“实验性科学”特性,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教师能够把所做实验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当前的新进展、新应用进行说明,将会获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因此,科研一线教师积极承担实验教学对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极为重要。在构建“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注意精选一批有深厚科研背景的教师亲自主持实验课程教学。这些教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实验室研究经验,能够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与实验的内容中。这些高学历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实验教学工作, 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的改革,成为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实践教学的特色之一。

三、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和改革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实验教学的内容跟上学科发展的趋势,鼓励教师将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因此,在构建“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积极开展了实验内容的更新和改革,创立了“1个遵循、3个打破”,即实验要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打破常规实验安排中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和教材的限制。

第一层次验证性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电子天平的使用、微量移液器的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基本培养基的配制等等,所以设置了诸如培养基的配制、显微镜观察等基本实验项目。

第二层次综合性设计实验,目的是使实验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及探索性。因此增补一些新的设计与研究性实验内容,如菌种筛选实验、生态学实验等实验项目。菌种筛选实验可以使学生发挥一定的主动性,如设计采取不同的培养基、不同的筛选条件来达到筛选菌种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层次是开放实验必修项目,目的是针对某一实验专题,开放实验室进行研究。设置了植物组织培养及再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等专题实验项目。

第四层次是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结合吉林师范大学学生科研立项和大学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开展。组建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科研一线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领域选定若干难易适度、具有充分可行性的科研题目,分别指导学生开展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

四、实验平台建设

夜上海论坛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加大现有实验室资源的整合和改造,加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先后获批成为吉林省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吉林省生命科学创新实践基地,使生命科学“四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有了可靠保证。同时,学院通过特色专业和教改立项,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校企合作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进一步支持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夜上海论坛 五、“四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初步应用

夜上海论坛 通过生命科学“四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尤其是建立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平台,激发了我院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立项的热情,学生自愿组成项目小组踊跃申报,2011年我院获立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37项。通过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自主设计与实施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使学生真正地经历一次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中,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周晓馥教授指导的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2011年成功申报吉林省科技厅的大学生科技计划项目“叶赫绿色山野菜生产基地建设”(编号:20111316),是吉林师范大学第一个获批的吉林省科技厅大学生创业项目。另外,将创新实践研究扩展到创业教育研究上,教师帮助学生成立了公司,开始实施创业计划。在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复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选送的参赛作品《四平奥森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荣获银奖。

总之,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积极构建“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将科学研究的理念引入创新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指导师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一体化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并可为生命科学类本科生创新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盛伟,刘志超,张安超等.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夜上海论坛 [2]周永凯,李淑珍,冯绍森,王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纺织教育,2011(03).

[3]倪春林,张展基,陈建平,郑文旭.农业院校化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01).

第9篇

高等教育的宗旨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培养一个宽基础、宽口径、高情商、高素质的现代公民为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1.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

夜上海论坛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人类第一次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自我,对于由“A、T、C、G”4个字母组成的无字天书的海量信息的理解,对人类基因组中冗余序列的功能的判断等等问题的思考和甄别,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进一步拓展了人类在认识自我上的思维空间。

1.2有利于提升对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的理解和尊重

作为医药类高校,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1.3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命现象的本质探索

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如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生态失衡和大量物种灭绝等问题,而解决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深度理解和对其本质的把握都需要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生命科学知识和基础[3]。开设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将一些最新的生命科学理论和进展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本世纪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以便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面,既是完善自我知识结构,认识自然科学核心内容的需要,也是培养既了解生命科学又具备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夜上海论坛 2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重点不在于具体传授了多少专业知识观点和内容,而是要传授给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因此,要想吸引学生选修此课程,就必须从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2个方面下功夫,力求内容新颖,方法得当,通俗易懂,在授课时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深入浅出,从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入手去介绍以上所述内容中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这样学生才更易于接受和理解[4]。根据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情况和知识基础,把学生分为医药类、文史类两大类别,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医药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重点讲述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以及生命科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生态系统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基因治疗、动物克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与仿生学、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等,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初步能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同时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生物学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对于文史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安排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生物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如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社会生物学与繁殖对策、人类遗传学与优生、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命伦理及社会决策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自身;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增强社会公民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夜上海论坛 3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及考核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会

夜上海论坛 【Abstract】Medical microbiolog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basic medicine, which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social, history and life sciences closely linked to medical microbiology. It can lay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and clinical courses, and students through this subject closer to clinical and social.As a young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invest in the students, he also learned a lot and found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summed up some experience.

【Key words】Medic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Experience

夜上海论坛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的可为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理论基础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特异性检测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作为青年教师在这几年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点体会如下:

夜上海论坛 1 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启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对任何人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内驱动作用。使没有思考变为有思考,使无效变有效,使低效变高效。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内容繁杂,枯燥,但接近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气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及临床症状为例,通过利用学生对实际病例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向学生介绍破伤风梭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课程内容,我们可以用最风趣的方法和通俗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平时生活中我们容易受伤,每次受伤会从周围人口中听到“打破伤风的针”,但上课时简单的解释这一病例,不但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不能对学生充分灌输“打破伤风的针”实质。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那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破伤风的针?’‘破伤风又是什么?’‘不打此针又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等学生生活中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带进课堂,将内容延伸到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条件、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疾病特点、诊断、预防、治疗等。这样能极大的提高及发挥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兴趣及主动学习能力。

夜上海论坛 虽然人类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离消灭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不断出现[1],如2002年全球SARS流行、2009 年全球H1N1型流感流行、2011年欧洲国家出现的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2014年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病毒感染涉及到这些新现病原体的有关知识。据我上课时所感受到的体会,学生对这类例子非常感兴趣,而且求知欲望也很高。同时这些新进展具有很高的探索性,因此授课时举例这些新进展,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只求科学,探索世界的精神和创新的理念。[2]

2 优化授课内容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课时,教材的每一章节要讲到,内容分配充满,虽然这种讲课模式能保证知识内容的完整性,但是费时费力,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采用“重点授课”方法,在课堂上重点介绍,反复强调,反复解释每一章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知识点,这种效果比前者好很多。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精讲多练,学生能理解透彻,记忆牢固,印象深刻。课堂教学内容少而精,有关罕见的病原体内容学生以自学为主,而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侧重点不一样,根据以上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及重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教学设计

夜上海论坛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具有理论性、实验性、交叉性等三大特点为一体的分支学科。这门学科信息量大,内容多,教学设计难度大,要想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有效完成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接受更高的知识点,需要老师精心去组织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与要求。授课老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的章节前后编排、实验室或教室教授的内容安排、何种方法(案例式或提问式)、何种手段(实验示教或多媒体)等方法,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典型的病例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此过程能强化学生的理解与掌握;除此之外,必须着重相关课程的先后衔接。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几乎无不与医学微生物学相关联,相关课程的衔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进入后续课程。因此课堂内容应做到内容的先后衔接、重点明确、特色鲜明,才能在后续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4 改革实验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操作及分析能力,实验室是学生踏入工作之前的重要的实习基地。经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环境素养等基本素质[3]。

目前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但是对于实验课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这是教学方法上的缺陷,因为部分实验老师上实验课时,首先通过注入式的串讲本次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所有的操作步骤,这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消极态度,影响他们对实验进行观察的理念。结果老师讲的内容被学生从头模仿到尾。因此,教师在实验课应该给学生准备一个自由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先预习有关实验内容,然后分组让学生自己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最后抽出时间,点评每个组实验完成情况,给他们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最终总结性和示范性的给学生操作一遍,也就是说平时的教学环境中的角色交换,给学生一个自由观察,自由发挥的平台。

总而言之,青年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仅要充分准备医学微生物学和相关学科理论及实验内容和方法,而且需要找出适合提高学生兴趣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也要注重前面内容所说的优化授课内容、教学设计、改革实验教学等。这样既能培养出优秀医学人才,又能可以成为适合新时代的优秀青年教师。

【参考文献】

[1]朱红,李雪璐,陈建林.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部医学,2012(24).

第11篇

夜上海论坛 1第二版较第一版有了显著的提高

第一版《现代瘢痕治疗学》于1998年1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共36章67万字,彩色照片图70余幅,线条图200余幅,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由40余个单位的60名作者共同编写而成。虽然是我国本研究领域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填补了我国在瘢痕研究和治疗方面的空白,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该书并不能充分体现瘢痕学现代快速发展的研究成果。《现代瘢痕学》(第2版)共分62章,字数达到218万余字,各类图片900余帧,分基础研究、临床总论和临床各论三部分,较第一版有了显著的提高。

夜上海论坛 主要特色为:①新:在初版基础上充实了新内容,尤其是有关瘢痕基础研究的分子生物学进展、最新的治疗主张和临床资料图片;②全:编著者阵容庞大,博采众长,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堪称是有关瘢痕形成、创伤愈合及其防治的“百科全书”;③细:基础部分要点突出、重点分明,临床部分对于有明显疗效的治疗方法,编者不惜笔墨细述其操作要点、细节和技巧,对个别新技术、新手段也不回避其缺点和不足;④实用:可满足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科研的实际需要,适用于外科系统医务人员,尤其是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烧伤外科、皮肤科、五官科、手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外科、普外科及妇产科等专科医师参考,同时也适合医学生、研究生及瘢痕病患者阅读。

夜上海论坛 2选题紧密结合临床需要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各式各样的组织损伤,皮肤真皮层发生损伤或其他部位发生较深的损伤时,愈合过程中均会伴有瘢痕形成。瘢痕乃伤口愈合的必然产物,没有瘢痕形成即没有愈合。因此,适度的瘢痕形成是一种生理性和自卫性的表现,而过度增生则属病理性改变。

瘢痕在临床上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它们在质和量方面受不同的因素影响而呈现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如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病理学瘢痕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两者在病理表现、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增生性瘢痕通过手术等方法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而瘢痕疙瘩至今仍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瘢痕常对患者的形象和局部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和负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美容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对治好病理性瘢痕的社会需求也更为强烈。

然而,病理性瘢痕的发生机制至今还不很清楚,因此在治疗上难以取得突破。目前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方法虽然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加压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医用硅凝胶贴敷、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物理康复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但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

《现代瘢痕学》紧密结合临床工作和研究需要,系统全面的介绍了瘢痕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将能促进瘢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提升,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3内容全面、新颖实用

《现代瘢痕学》分基础研究、临床总论和临床各论三部分撰写,内容全面、细致、新颖实用。

基础研究部分详细论述了皮肤的胚胎发生、基本结构和功能,皮肤创伤修复概论,胎儿皮肤创伤的无瘢痕修复,表皮(干)细胞、皮肤附件和创伤修复,细胞凋亡与创伤修复,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与创伤愈合,烧伤及其创面修复,瘢痕病理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及免疫学研究,细胞因子、生命元素、自由基、NO、P物质及性激素与瘢痕形成,表皮培养、复合培养皮肤及皮肤组织工程学研究,瘢痕的基因学、分子治疗和瘢痕模型实验研究等内容,为瘢痕这个一直困扰着所有外科医师,特别是整形外科医师的临床难题,揭示了许多息息相关的科学研究新进展。

临床总论部分详细论述了瘢痕的病因学,临床分类和诊断,手术治疗和抗生素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显微外科技术,真皮替代物与复合皮临床应用,加压、药物、放射、激光、冷冻、物理康复、中医药及心理治疗,硅凝胶和医用粘合剂应用,麻醉选择,护理,预防,瘢痕的国际化认识和防治动态疗法等内容,较全面的介绍了瘢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新进展。

夜上海论坛 临床各论部分详细论述了头皮、眉、眼、耳、鼻、唇周、颊部、颌颈胸部、躯干、四肢、会阴瘢痕,喉、气管、食管、剖宫产后子宫及泌尿道瘢痕,硬脊膜外瘢痕粘连与肌腱粘连、腹腔及其脏器间的瘢痕粘连、瘢痕疙瘩、瘢痕恶变、痤疮瘢痕及瘢痕整形美容常用产品,紧密结合典型病例治疗照片,以深化各个部位和各种类型瘢痕的治疗认识,图文并茂,增加了实用性,有助于瘢痕防治水平的提高。

4作者阵容强大,集体智慧结晶

夜上海论坛 该书有国内开展瘢痕研究的50余个单位的90多位理论知识渊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著名专家学者作为编委,有50余个单位80多名作者参编此书,有近30个单位50多名专家担任顾问,经过数年编著而成。中国工程院张涤生院士、王正国院士为本书作序和盛志勇院士为本书题词,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阵容如此强大可谓是我国瘢痕研究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了现代瘢痕研究及治疗的水平,并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无疑这些科研及临床成果的汇集,将给瘢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最全面和最新颖的参考资料,为我国瘢痕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做出巨大的贡献。

5重视瘢痕研究,争取更大进展

该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瘢痕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的百万字以上的专著,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瘢痕研究的重视和成就,介绍了瘢痕的基础研究,尤其是发生机制方面较多的新的认识和临床防治方面的新进展。但是值得提出的是,对瘢痕的研究,包括它的发生机制和防治问题,迄今仍然是困扰着我们的一个基本课题,它是一个连结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十分复杂难解,仍需有众多专家学者为这个课题投入毕生精力,进行有计划的长期探索研究,争取取得更大的突破,直到从根本上解决瘢痕形成和有效治疗课题。

第1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探索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本质的科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主要阐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代谢途径、调控机制以及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分子机制,是推动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于中西医结合医学生而言,学习医学分子生物学,不仅是为未来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将来的工作和继续深造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时靠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思考,不能将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和临床学科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导致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这无疑更不利于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目前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要求,必然需要我们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优化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其他课程学习及今后临床工作中的能力,真正发挥分子生物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

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临床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发展速度快、应用广泛。根据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以“理论适度,突出应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精简和重组。同时对教学学时加以调整,做到重点主要讲,拓展自学为主,并且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整合和优化

分子生物学内容改革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体,积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进展,力求做到“少而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意层次分明,又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实用性。拟对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更新和优化。目前我校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教材是第八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前采用过新世界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分子生物学》第一版。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子生物学大纲要求授课内容包括绪论、基因与基因组、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工程与癌基因。在培养设计中,《分子生物学》一般在《生物化学》之后学习。为了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将原来基因与基因组这章的内容与基因表达调控内容进行整合,重点介绍基因的结构,病毒、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原癌基因和癌基因这章的内容,适度减少,原因是为了适应当前知识的更新,在此处只做基本概念的介绍,同时,提醒学生要紧跟科学发展,追踪相关知识的更新。其他章节适度增加科学研究的新进展,而教学内容基本不变。除此之外,需要对一些章节的知识进行更新。例如基因表达牵涉到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内容,尤其是表观遗传学是近几年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涉及生殖发育、环境适应和疾病的产生。而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基因表达调控”一章只介绍了“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和“真核生物表达的调控”两节内容,没有表观遗传学的内容,应予以适当添加,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拟在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调控方式和研究策略上做简单的概括性的介绍。另外,在目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牵涉到基因组学的研究,其内容涉及海量的生物学信息的推导和计算。例如引物设计、测序比对、同源分析、表观遗传位点分析和组学研究分析等等。这就牵涉到一个重要的工具学科—生物信息学的学习。但是目前许多中医类院校忽视对此内容的学习。考虑到此学科的难度,我们拟简单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生物软件的用途及使用方法,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打下基础。再而,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是目前中医药科学研究重点强调的内容,但目前本章的学习内容主要在强调基础知识,忽视了与科研和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在本章中,我们拟整合和提炼基础知识,重点讲授与常见生理病理(例如糖尿病、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

(二)课时的合理分配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探索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的内容牵涉到蛋白质、核酸等分子。本科阶段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最新进展,并特别注重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开展医学研究工作奠定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因而,在课时分配上注重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侧重。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子生物学的总学时是36学时,其中理论27学时,实验时。理论学时中,绪论1学时,基因与基因组2学时,DNA的生物合成•4学时,RNA的生物合成4学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学时,基因表达与调控4学时,基因工程6学时和癌基因2学时将原来的DNA生物合成的4学时变为5学时,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由2学时变为1学时。原来的基因表达调控由4学时变为6学时(将基因与基因组的内容整合到基因表达调控章节之前)。实验学时的分配没有变化,PCR技术应用3学时,核酸的制备和测定6学时。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性,而教学方法本身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分子生物学》各章内容都有其关键知识点,而每一知识点都有其特点,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对每一关键知识点而言并不总是最适合的。学生有了实际的参考的物质加以想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要点,再进行理解记忆就变得相对简单了。且有了这样的类比经验可以启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想象,让这个分子生物学的某些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归纳和总结一直是医学基础课学习的重要方法。分子生物学的许多概念、分子结构特点和反应过程比较相近,学生易于混淆。例如,重叠基因与重复序列、启动子与增强子等。诸如这类概念或化学过程相近的知识点,关键是使学生掌握两者的相同和不同点,因此对比归纳式教学方法就有其优越性。教师通过对有联系的知识点的对照归纳分析,有助于突出重点、易化难点,有助于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把握住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和区别,达到认识其本质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对优化后的各章关键知识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类比联想、归纳比较、引导启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进行讲授,比较各教学方法在此知识点的适用性和优劣性,最终优化出一套适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多元教学方法体系。

夜上海论坛 三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应用

夜上海论坛 分子生物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临床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上需要多联系实际的医学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DNA是遗传信息载体的时候,可以将DNA指纹联系到实际医学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将遗传学(单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和表观遗传学调控,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的表观遗传调控与心血管等疾病联系在一起;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内容时,可以将临床实际遇到的癌症的遗传特点和检测方式中加以引入。通过这种和实际的医学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可以直接解决实际的健康问题,将极大地调动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的质量,使其更能适应社会需求,安徽中医药大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改变以前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为此,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子生物学的评价体系中,初步建立形成性评价。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考勤(10%)、课堂问题(20%)、每章科学问题讨论(20%)和试卷成绩(50%)课堂提问主要是每次课教师准备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情况,进行评分。每章科学问题讨论采用PBL形式,分组完成,最后给于评价。这种方式实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本上改变之前仅依靠期末试卷带来的学生惰性式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下投入的时间大大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都得到大大增强。和一些形成性评价相似,课时、场地的限制和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限制了这种评价体系的实施。五结语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分支,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必须熟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临床的实际应用,及时联系科学研究动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不仅能现在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还能在未来工作中继续跟踪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适应社会对新型中西医结合专门医疗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秦崇涛,张捷平,王一铮等.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4):102-104.

夜上海论坛 [2] 马•克龙,汪远金,黄金铃等.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医教育,2013,30(1):50-52.

[3] 程•玉鹏,李慧玲,高宁等.《药学分子生物学》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J].林区教学,2011(5):7-8.

[4] •聂晶,韩为东.•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个体化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5):351-353.

第13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生命科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3-129-03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and Method of Setting up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of Life Science in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hu Jun et al.

夜上海论坛 (The Cent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China)

夜上海论坛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of university,life science courses have been the core cours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eaching meaning,the 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s,conten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life scienc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which was expected to provides educational reference for this kind of course carried out in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General education;Life science;Teaching reform

早在20世纪,日本学者伊东光就预言:“生命科学会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创造性的突破,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如今,这个预言在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下成为现实,生命科学代表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新世纪以来,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未来的生活与生命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因此,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纷纷开设了生物类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全校必修课[1]。在国内,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对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生命科学类课程,而且随着通识教育重要性逐渐受到国内高校认可,部分高校已将此类课程列为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课。

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课程内容丰富,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于一体,是一门以拓展知识层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安徽中医药大学在肯定和借鉴当今世界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和师资,致力于培养掌握医药类专业深厚基础、具备相关的实践和临床经验、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医药类专业人才。对这些学生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不仅仅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专业基础,而且对他们进一步理解社会问题和现象奠定了知识基础和智力保证,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素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

通识教育源于西方,是一种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本质是对本科生进行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不同经典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沟通,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做出正确、恰当的判断。换言之,通识教育是针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是整个高等教育办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对人文传统和自由的继承[2]。高等教育的宗旨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培养一个宽基础、宽口径、高情商、高素质的现代公民为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人类第一次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自我,对于由“A、T、C、G”4个字母组成的无字天书的海量信息的理解,对人类基因组中冗余序列的功能的判断等等问题的思考和甄别,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进一步拓展了人类在认识自我上的思维空间。

夜上海论坛 1.2 有利于提升对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的理解和尊重 作为医药类高校,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1.3 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命现象的本质探索 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如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生态失衡和大量物种灭绝等问题,而解决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深度理解和对其本质的把握都需要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生命科学知识和基础[3]。开设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将一些最新的生命科学理论和进展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本世纪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以便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面,既是完善自我知识结构,认识自然科学核心内容的需要,也是培养既了解生命科学又具备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2 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重点不在于具体传授了多少专业知识观点和内容,而是要传授给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因此,要想吸引学生选修此课程,就必须从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2个方面下功夫,力求内容新颖,方法得当,通俗易懂,在授课时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深入浅出,从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入手去介绍以上所述内容中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这样学生才更易于接受和理解[4]。

根据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情况和知识基础,把学生分为医药类、文史类两大类别,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医药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重点讲述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以及生命科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生态系统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基因治疗、动物克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与仿生学、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等,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初步能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同时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生物学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对于文史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安排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生物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如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社会生物学与繁殖对策、人类遗传学与优生、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命伦理及社会决策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自身;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增强社会公民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3 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及考核方法

夜上海论坛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第一,课堂教学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更易于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第二,在教学中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改变为启发式教学风格,以学生主动整理归纳、主动学习为特点,重视对小组讨论的及时总结和点评,如目前关于转基因问题的讨论等;第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的自主性探究,例如,安徽中医药大学特意规定至少要保证在整个学时的15%的时间给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课时,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主动搜集、整理资料,自主探究掌握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对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轮廓,为进一步听讲学习打下了基础;第四,考虑到生命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实践环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课堂讲授快结束时,可以安排学生参观校园的药用植物标本馆,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资源,组织学生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校办制药企业、合肥当地的食品加工企业、生物技术研发企业参观一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使学生对涉及的生产过程有个形象具体的感性认识[5]。

课程考核方面,要改变“一张试卷决定成绩”的方式,考核时机灵活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应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以检测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尽可能采取开卷考试、写小论文、生活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综合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每次上课都要有相应的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及全班同学参与的课堂讨论,这样可以根据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平时成绩来提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也给平时积极上课,参与讨论的同学获得较好的成绩提供了公平和可能[6]。总之,课程考核系统要贴近学生,做到公平公正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最终达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哈里・李维斯.21世纪的挑战:大学的使命、通识教育与师资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7,3A(5):1-7.

夜上海论坛 [2]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1-7.

[3]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86-99.

[4]张建斌,马凯,李利军,等.非生物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04-108.

[5]王国强,吴敏,丁鸣.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116-119.

第14篇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进展;创新型人才;教师培养;教学改革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40-02

十多年前,进入21世纪后的生命科学成为备受关注的学科,冠之以“生命科学世纪”,推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之一是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新进展、新成就,我院开设了“分子生物学进展”课程,利用上海地区生命科学人才较为集中的优势,聘请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百人计划等为我院本科生上课,同时安排我院年轻教师当助教,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稳定、长效的建设做了有价值的探索,一举两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从学生培养角度考虑课程设置

设置“分子生物学进展”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内容要“新”,层次要“高”。“分子生物学进展”课程每年总学时60学时,每位聘请教师讲3学时,因此,每年聘请的讲课专家人数为20人。从2002年至今,在长达十年的教学过程中聘请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教授共约200人次。课程内容是以分子生物学发展动态为主线,讲授生命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新成就,以具体的科学研究案例,启发学生思维。授课的专家均来自科研一线,在讲授方式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每个讲座主题最后都会预留10~15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提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提问内容既可以是本堂课所讲内容,可以是对前沿课题的探讨,也可以是对专家科研的体会和人生的认知等。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产生出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以锻炼与提高。

二、从学生的成长角度考虑课堂的延伸

夜上海论坛 这门课程的特色就是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学生由书本走向实际。每次讲座,专家们释放了大量的信息,由于课堂时间相当有限,学生必须在课外做大量的功课,延伸了课堂。课外主要包括查阅文献资料,整理表达科研思路,了解学术的前沿动态,完成对问题的思考。多年的实践证明,老师课堂讲授一杯水,学生课下可以变成一桶水,这种高水平导向性的课堂延伸,给予了学生无限的时空,使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全方位锻炼与提高,对于人才的成长显得尤为珍贵。受到本课程学习的启发,学生参与科研兴趣大增,申报创新项目激情高涨,呈现出崇尚科学研究的良好学风。近年,我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2项,上汽教育杯上海市优胜奖1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大学生创新项目(市级、国家级)资助40余项。

夜上海论坛 三、从学生的使用角度架起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夜上海论坛 《分子生物学进展》课程开设十年来,学生零距离接触到许多生命科学一流专家、企业家,除了感受学识之外,为学生深造、就业提供了平台。来授课的老师大多来自知名院校和研究所,有中国科学院一流研究员,也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院校的著名学者教授。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有突出的科研成就,并且乐于跟学生分享自己所在研究团队正在进行的前沿性科研项目,这就给一些想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了以后研究的兴趣。通过这个课程学习,学生找到相关的老师进一步交流,甚至加入到他们的研究组中进行实习,或者报考他们的研究生。在与企业家的接触中,学生们感受到了社会需求,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学生直面社会,实践演练,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到企业实习,完成了学生毕业前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过程,这一过程建立在学生与用人单位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基础上,对学生踏入社会合理择业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年来,学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今年达到100%。

四、课程对年轻教师成长的积极作用

随着博士研究生直接加入高校教师队伍,我国惯行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体制发生了变化,很多高校取消了助教岗位,有些则以研究生替代。助教岗位的设置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有着积极作用,一名教师走向讲台需要教学经验的积累,尤其是直面学生各种提问,需要不断提高回答和表述问题的能力,不是高学历所能替代的。我们在长达十年的《分子生物学进展》课程中,安排了约学院80%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讲师、副教授做助教,收到显著成效。

1.提高年轻教师的授课水平。邀请来讲课的专家教授不但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做出突出的贡献,而且很多都是活跃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讲台上,为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讲授基础生命科学或生物专业知识的教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授课技巧和严谨的教学作风。在为学生开设这门课的同时,请年轻教师担任助教,学会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回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弥补了没有助教经历的缺陷。通过课程观摩学习,提高了教学能力、技巧,提升了综合素质。

夜上海论坛 2.培养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长久以来,教学科研往往被视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许多年轻老师顾此失彼,如何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聘请来讲课的专家大多来自科研一线,有的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有的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教授,有的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们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均有突出的成就,或者在国际一流的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在基础理论研究有独到科学探索;或者在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应用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青年教师通过听课,可以面对面的与本学科的著名专家进行交流,得到直接的指导;拓宽了视野,扩展了科学研究思路,增强了科研能力,使青年教师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在这门课的开设中,有多名年轻教师担任辅导工作,其中有的青年讲师已经成长为副教授、教授,有的获得了“上海大学教学名师奖”。

《分子生物学进展》这门课开设了十年,以孜孜不倦的追求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长期目标,在教学改革方面探索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培养了青年教师,实践证明,《分子生物学进展》教学改革的探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在生命科学高速发展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谈家桢.迎接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J].群言,2000,(6):1.

[2]陈孟勤.迎接生命科学世纪的新挑战——致读者[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F002.

[3]顾海良.大学教师不再是体面悠闲的职业[J].高校发展动态,2011,(7):8-10.

[4]鲁雷.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30):42-44.

夜上海论坛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创新性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15篇

关键词:生物学教师;知识结构;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知识结构不仅是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范畴,也有其现实意义,教师知识结构是教师教育、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对教师知识结构理论研究,讨论高校生物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一、教师知识结构

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对教师知识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现在,人们在强调教师要知识渊博,即追求知识的“量”的同时,更关注的是教师知识的结构,也就是教师的知识包括那些方面,什么样的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真正有效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等。

当前,对于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的基本趋势是强调与教学实践有关的知识和能力。如有的学者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方面的结构内容,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与课堂情境有关的知识。还有学者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分析,认为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三大类: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和技术。也有学者根据教师知识的习得和呈现状态,将其划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对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首推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Shulman,L)。上世纪80年代,舒尔曼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时提到:对教师知识的分析是推动我们对教师行为分析的最主要的因素。舒尔曼首次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也有人译为教育学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学科知识、教学专业知能、学科内容教学知识等)的概念。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混合体,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独特的专业理解,为教师所特有,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具体学科内容而做出的理解”。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学会如何组织和呈现具体学科的主题、问题、结果,使之与学习者多样的兴趣与能力相适应,从而组织教学。

夜上海论坛 舒尔曼认为教学过程包括:理解、转化(预备、选择、适应与调整)、实际教学、评估、反省、新的理解,其中,“转化”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把不论是复杂还是简单的知识,转化为作为初学者的学生可以领会的概念。也可以这么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就是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科内容知识的解释与转换。舒尔曼的贡献在于认识到了有效教学定学科教学知识在学科内容转化中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种转化,教师的知识和理解是缄默的、无法用来教学的,从而也就无法帮助学生达到形成对科学理解的目的。

自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知识”概念后,引起了学者们对与教师教学实践相关知识的重视,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与研究,“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成为教师教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科学教育等学科教育的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基础框架。后经过修改和补充,舒尔曼又进一步阐释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框架。以此为基础,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同小异,基本上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括:教师教育信念、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情境知识等几个方面。

三、生物学专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生命科学迅猛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需要大量生命科学专业人才。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创新人才教育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生物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框架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教师知识结构框架,除理论研究之外,也开始进行实证的研究,如调查分析、测量、比较等;而教师知识结构必然会涉及到学科和专业。以往的研究多涉及基础教育领域教师,如学者通过对科学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研究,提出了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组成模型;也有学者以化学课为例,构建了表现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框架;我国台湾学者也在研究中也提出了科学教师的学科教育知识模式。

夜上海论坛 近来,高等教育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开始受到重视。我们在理论分析、听课、亲历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生物专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

高校生物专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生物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夜上海论坛 生物学专业教学方法因课程性质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教学模式有:要求学生向生物学专家一样思考,强调学术严谨,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

夜上海论坛 概念转换模式,通过使学生产生情景上的冲突,改变学生原有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生物学科学概念的模式。

夜上海论坛 探究模式,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和以学习共同体为中心,分工负责,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研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或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合作探究”模式。

夜上海论坛 基于项目或课题的教学模式,即以“导向”性的问题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概念、原理,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调查得出解决方案等。

2.生物学专业课程知识

夜上海论坛 包括对生物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认识,对学科课程目标及学科教学特点的认识等。

生物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肩负赶超国际生命科学领域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历史使命,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为我国医药,农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应用型人才。

夜上海论坛 为了实现生物学专业培养的总目标,要根据创新人才教育的大思路,从高等教育特点和各学校具体条件出发,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明确本专业理论和实验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3.生物学专业课程知识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主要包括:课程基本结构、生物学概念、规律及研究史和发现史、本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

夜上海论坛 4.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

生物学专业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具体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包括对学生学习需要和学生学习困难的知识。所谓学生学习需要的知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某个生物专业内容之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困难的知识包括生物学抽象概念、学生有效思考和认知策略缺乏、学生存在着与学习的概念相冲突的生物学专业前概念或错误概念等。

夜上海论坛 5.生物学专业课教学策略的知识

生物学专业教师除应具备一般高等教育教学策略之外,还要具有体现生物学专业特点的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重视综合实践能力的策略;案例教学法策略;及时吸收生命科学研究新进展、新成果,保持课程内容适当开放性的策略;重视专业外语学习能力的策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学生学术活动相结合的策略等。

夜上海论坛 6.生物学教育评价的知识

夜上海论坛 重视对学生生物学专业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评价的纬度包括基本专业知识、认知能力、生命科学专业有关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等。评价的方法除了常用的纸笔测验外,还有其他方法如即时评价方法、个人或小组自我评价等;在评价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形成性评价,就是通过学生完成“作业”即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7.人文精神与生命伦理意识

生命学专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形成了较为成型的知识结构:同时生物学专业本身即是关于生命本质的探索和研究,需要突出强调对生活、生命的热爱;生命科学技术已经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道德、法律、伦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考。生物专业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相关思考和意识,并将其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