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音乐教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音乐师资;声乐教育;思考
声乐专长是音乐教育师资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声乐教育的质量对于学生十分重要。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提高与发展。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教师的课堂生活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音乐教师的声乐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高师的声乐教学水平。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深切地感到目前教学中存在弊端,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够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因此学生出校之后不能立即适应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需要。新世纪中国的教师队伍将是21世纪中国社会最具变化的职业。同时,教师角色的转变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是学校确定师资培养方向的重要依据,必定会引发师资教育的深刻变革。
一、声乐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声乐艺术的发展同声乐教育的发展总是紧紧相联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歌唱艺术水平往往反映着声乐教育水平的高低,教师的教学和演唱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高师声乐教学水平,必须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声乐教师队伍。
夜上海论坛 1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地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2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靠听觉去把关,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断学生发生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3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生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4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
5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学科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师资队伍的培养
夜上海论坛 1随着改革的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能适应教育和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要求的大批优秀音乐师资队伍。而传统的音乐教育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些基础的知识技能缺乏研究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节奏感的培养,准确的歌唱能力的培养,听觉能力的培养,多声部能力的培养,读谱能力的培养,音乐创造的培养;音乐中合作能力的培养儿童训练及青少年变声期的训练等方面。如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仅仅只是琴弹得好,美声唱得好,这样能解决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吗?教师的角色不能是等学生毕业以后到工作岗位才培养,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是盲目的。改革后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首先是把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培养,并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他们早一点地进入教师角色,为学生创设特殊的环境,使学生像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让学生参加与学校的改革,使学生感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教师不仅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教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言传身教地去影响学生。所以,高师声乐教育专业培养未来的教师要加强人格和道德的修养,更好地适应基础音乐教育。
夜上海论坛 2尽管近年高师音乐系科的师资建设有了大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院系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教授、副教授的年龄偏大,没有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忽视学科队伍的梯队建设,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3合理的师资结构,重点培养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使他们尽快成长。
4各系院的领导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合理使用人才,为教师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音乐课上教师的肢体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在教唱歌曲或是带领学生欣赏一首作品等等都需要用一些肢体的动作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例如在《行进中的歌》一课中,老师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带领学生在《进行曲》中走正步,感受它旋律的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等特点。通过参与培养了他们的乐感和创造性思维,也使得他们得到情感体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把指挥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学生跟随手势变化会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音乐,这种肢体的动作会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作品中一些音乐要素的变化,使得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当中来,从而培养他们的乐感和想象能力。
夜上海论坛 二、以乐感人的教学思路
(一)积极备课
在备课中老师所选的作品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每一首作品都需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结合学生喜好,符合学生接受心理。一遍又一遍地聆听音乐作品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备课步骤,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作品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有关作者的一些小故事都可以讲给学生听。在教学设计一环节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通过设计“聆听、律动、表演、欣赏、编创”等环节,使音乐要素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设计当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提升他们的音乐情感,积累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创设音乐情境
夜上海论坛 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在课堂中应把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心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有一位老教师说的一句话曾让我记忆尤深,他说:“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音乐本身上来,而不是额外的东西上。”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与鉴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领域,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学生通过音乐课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对于丰富学生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位老师曾在讲《黄河》这一节课当中,他关注了作品中最本质的特征,从四个乐章中挑选出来几段钢琴对黄河水声的描绘,使学生如同置身于黄河之中。情由境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作者流淌于黄河当中的真挚情感了。因此教师要善于动脑,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多设计一些能与所要欣赏作品相一致的情境,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
(三)深挖音乐要素
夜上海论坛 一、师范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师范音乐教育是在借鉴西方音乐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体系,这种教育体系是围绕更好地传播西方古典音乐开展的,虽然我国音乐教育在借鉴中有创新,但在师范院校开展的音乐教育中,从乐理知识到演奏练习基本还是以西方音乐为蓝本进行教学设计。以和声理论这门课程教学为例,教学还是在借鉴西方古典和声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在某一个历史时期,这种教育内容和教学体系能够适应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了很多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品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音乐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育体系,就显得与时尚脱节,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最重要的是,这种借鉴而来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方式无法更好地传播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同样,也无法有效适应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改革,而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音乐流行音乐,通过流行音乐与时尚结合起来,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育途径,将对于未来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必要性
(一)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音乐文化本身就是随着社会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人们的审美品位的变化而变化。现在音乐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虽然与传统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更有很大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审美文化的变化。因此,音乐教学要获得发展,必须紧跟时展,紧跟音乐文化的发展步伐,进行音乐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创新,作为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也需要将现代音乐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能够对现代音乐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和研究,不断创新音乐教育,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有效培养音乐教育人才。
夜上海论坛 (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需要
在师范音乐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他们极力推崇流行文化,喜欢跟时尚,喜欢流行音乐。而在传统的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中,恰恰缺乏这种流行元素,音乐教育重点是传播一些声乐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美声、民族唱法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他们感觉这种教育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感觉这种教育内容不够时尚,学习的积极性不强。但如果师范音乐教育能够引入流行文化,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更有效地传播现代文化思想
流行音乐不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手法独特,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更重要的是,流行音乐与时尚挂钩,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能够有效地传播现代文化,传播现代思想。流行文化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亲民性和娱乐性,因此,在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现代文化思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的需要。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能够有效完善音乐教育,有效地进行祖国灿烂文化的传承。
(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需要
夜上海论坛 流行音乐引入教学,能够使学生有效认识到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通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教育比较,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两种文化的优缺点,可以有效丰富音乐教学方法,对于开启学生的创作天赋,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塑造学生的良好审美心理和审美品质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五)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哦
夜上海论坛 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在毕业后基本都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他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或者是初中生。中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限,他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最有感觉的音乐就是流行音乐。因此,作为师范院校毕业生,要想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出一番事业,就需要掌握流行音乐教学方法,能够把自己在流行音乐的学习中的体会更好地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对中小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中小学生对流行音乐优劣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流行音乐的优劣,从而有效促进自己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