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智慧交通系统研究范文

智慧交通系统研究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智慧交通系统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智慧交通系统研究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地铁;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持续性;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U231+.2 文献标识码: A

一般情况下,铁调度指挥中心负责整个线路的统一指挥工作和集中领导工作。当调度中心出现问题时,车站调度机构应该通过信号指挥地铁正常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依然是新时代的课题,笔者将在本文中介绍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方法,希望能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进行地铁调度工作。

1 我国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也在应用这些技术。目前,已经有很多地区进行了TCC建设工作,具体来说,我国已经建设了自动售检票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虽然我国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虽然已经有很多城市建设了地铁线路,但是,很多线路的调度控制只局限于一两条铁路线,这样,地铁就不能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我国的地铁路线会越来越多,这样,就会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状系统,那么,现行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夜上海论坛 2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

一般情况下,地铁调度指挥中心主要包括运营信息报送系统和监控系统,下面笔者具体介绍一下这两种系统的建设情况。

夜上海论坛 2.1 地铁运营报送系统的建设

夜上海论坛 地铁运营中心是由运营信息报送、综合业务操作站和地铁调度指挥中心的运营信息报送服务器构成的,综合业务操作站与其它业务系统及挥中心的运营信息报送系统共同享用TCC设备。在地铁运营信息报送系统中,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地铁运营信息工作,首先,工作人员应该将相关的信息发给乘客,这些信息包括突发事件信息和线路日常运营信息。报送系统还应该将相关的运营信息及时发送到线路控制中心的乘客信息系统,接到铁路日常运营信息时,乘客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将它们发送到车站和列车的显示屏上,与此同时,乘客信息系统还应将信息情况发送到各信息报送系统的客户端,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地掌握信息情况。其次,地铁信息运营报告系统应该将信息给各地铁线路控制中心。也就是说,TOC应该将指令、预案内容的处置以及突发事件报告发送给OCC。系统客户端的工作人员看到信息之后会根据信息内容进行下一项活动。再次,乘客信息系统应该通过电子政务专网将线路运营情况和突发事件情况发送给其他相关部门。地铁运营信息报送系统具有三方面的功能,这三方面内容包括地铁运营情况、上传地铁运营数据、系统所有信息共享。

夜上海论坛 2.2 地铁运营监控系统的构建

综合监控骨干网、车站综合监控系统、中央综合监控系统组成了现有的综合监控系统。具体来说,公安监控和专用设备监控组成了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专用监控设备观察列车进出车站、乘客流动状况和其他铁路设施的运行情况,这样,各线路车站调度室人员就能随时观察列车乘疏散情况、列车环境情况和列车运营情况。我们都知道,各国地铁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恐怖事件,针对这种情况,安全部门应该在地铁列车内增加闭路图像监控系统。为了避免出现监控设备重复建设的问题,应该将两个部分集成到一个综合监控系统上。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地铁监控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的地铁监控系统应该包括网络监控、线路监控、车站监控等市级监控网络。监控软件、终端设备、信号切换设备和数字监控设备组成了车站监控系统,线路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光纤传输设计接收各个地铁站的工作信号,这样,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及时的进行各项监控工作。线网监控系统具有远程信号的控制能力,这样,地铁中的指挥控制人员就能及时接收到各线路的信号,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大城市都是通过分散的形式设置地铁线路控制中心的,所以,要想建立网络化运行的监控中心,我们还应继续努力建立出能够相互连接的网络平台。

夜上海论坛 地铁运营监控系统能够涵盖控制区域的所有铁路线,能在停车场、列车、车站等场所发挥自己的监控作用,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很快的了解列车的客流情况和火警情况。线路信号系统监测图包括很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火警信息、接触轨带电信息、信号系统和线路情况,线路信号系统监测图能够清晰的显示真实拍摄的视频和信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线路信号系统监测图了解列车的运营情况和位置。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图对紧急状况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通过突发事件处置系统可以了解突发事件概况和突发事件列表,还可以根据已有的全线图纸资料、图形图像资料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线路设备考核系统收集并分析线路设备的服务状态,并将得到的线路信息及时反馈给各运营主体。

一般情况下,地铁交通网处于不开放、地下相对狭窄的环境之中,在地铁中会有大量的乘客,如果出现了紧急情况,救缓工作不容易开展,除此之外,轨道交通的硬软件系统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具有较高的集成化程度,属于自动运行或半自动运行系统。构建地铁运营监测系统,需要工作人员安装具有监控人流量功能的监控设备,这样,监控设备就能发出紧急情况报告。与地铁运营相关的监控设备应该对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随时为监控系统发送各种设施的运转情况。

夜上海论坛 言而总之,综合地铁监控系统的构建需要智能技术、综合技术和集成技术,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正朝着传输网络平台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将监控功能型系统的形式转换成任务结合型和监控功能型的形式。

3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发展方向

夜上海论坛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具有可拓展性、开放性和可靠性的特征,日后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将具有三级实时控制和三层指挥管理的运营体制,地铁车站级控制、指挥调度控制中心级控制就是三级实时控制;地铁点—地铁车站层、地铁线路—线路控制中心层和地铁网络—调度指挥中心层是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三个指挥管理层。

4 结语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是以地铁调度指挥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种系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高效是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的首要目标。对于地铁运输来说,地铁线网交通调度指挥系统是自己的“大脑”,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负责监控并控制铁路运输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刘隽,张辉.软件设计模式在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中的应用[J].铁道通信信号,2011(03).

夜上海论坛 [2]陈建译.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与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共享的实现[J].中国铁路,2010(02).

[3]姜海涛,姚树金.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风险管理系统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西南交通大学、成都铁路局,2012(06).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健词:3G通信 智能交通 控制系统

1 引言

夜上海论坛 我国交通管理事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同以往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因城市化交通持续发展和汽车拥有量的稳定快速增加,城市交通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我国交通管理发展的速度。而由城市交通中交通违章(违法)行为给交通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危害最大的一种。再加上我国各地城市交通发展情况不同,交通情况错综复杂,管理难度非常大。在我国大中型城市中交通路口众多,交通流量较大,违章事件频繁,在此情况下基于3G通信技术的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就能为控制交通违章行为的发生、智能化调节交通流量起到很大的作用。

2 系统的主要构成

基于3G通信技术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主要由3G(TD-SCDMA或CDMA2000)数据通信链路,监控中心和多个监控远端组成。3G数据通信链路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可直接运行在交通部门的内部无线局域网上。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利用网络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传输到分节点,在分节点可以直接传输上网,或者分节点有矩阵时,也可以把矩阵连接到DVR上,然后再传输上网。监控中心可以通过多级级联构成多级监控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和用户的需求配置不同的硬件设备。监控远端使用系统设备有远端监控主机、3G数据传输模块、告警采集器、温湿度传感器、画面分割器、摄像机、数字解码器、高速云台和可变镜头、话筒、扬声器等,完成监控中心所需的图像实时监控、现场交通信号智能控制和报警联动功能。监控中心使用系统设备有主控台、3G无线路由器、监视器阵列、视频切换矩阵、主交换机、视频服务器、电视墙等。具体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灵活配置。

利用发展迅速的3G网组成3G无线局域网来传输各交通路口信号点的视频和控制信息,为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组网提供了一条新路。网络管理用户可以对多个监控现场进行实时浏览监控。系统综合应用了智能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图像传输技术、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技术和3G网络通信技术等,可实现交通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显示和网络传输、智能调整摄像机的位置、清晰度和亮度、实现对运动物体的跟踪与识别,对监控情况进行纪录及报警,实时智能调整控制区域内交通信号灯的切换等。

3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系统采用高速DSP 实现图像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经过图像预处理模块实现对采集图像的复原、增强后,数字图像分别发送给自动控制模块、运动目标检测模块、特定颜色目标检测模块、人机接口模块和数据库模块。系统采用模糊跟踪控制技术实现运动目标的智能跟踪;采用现场总线技术、3G无线以太网通信技术、数字图像传输技术和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实现远程视频、控制及语音信号的传输,采用图像动画与多媒体技术和Web 数据库技术实现图像的网上浏览和历史数据回放及查询。

夜上海论坛 3.1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有以下特点

夜上海论坛 (1)实时性。视频数据属于实时数据必须实时处理,例如实时压缩、解压缩、传输等。

(2)分布性。现场图像采集和发送主机和图像接收显示主机位于不同地点,通过计算机有、无线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

(3)同步性。尽管视频信息具有分布性,但在用户终端显示时必须保持同步,声音与视频也必须保持同步。

夜上海论坛 系统可以组成多级系统, 监控中心还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构成多级交通监控系统,以扩大交通监控范围和系统容量。监控机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实时地传送给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向外广播发送,相关客户只要通过浏览器打开网页便能实时地进行监控。

4 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

4.1最佳交通流量预测算法

夜上海论坛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有独特的优越性。人工神经网络利用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建模,是一种并行的计算模型,具有高速运算能力,有很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很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及高度的灵活性。在各种形式的人工神经网络中,又以误差逆传播(BP)网络应用最为广泛,它已成为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并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目前,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 绝大部分的神经网络模型都采用BP网络和它的变化形式。

高阶神经网络属于BP神经网络的一种,它与传统BP神经网络的不同在于构成高阶神经网络的神经元是智能神经元,即这种神经元具有“思考”的能力,它能根据自身外部网络的变化调整内部的转移函数,在内外双调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夜上海论坛 一个初步的模型是对于一个交叉口而言,影响交叉口一个出口的交通流量Q(预测的输出变量)的因素共有6个(即输入变量为6个),它们分别是:Q1、Q2、Q3、 Qt-1(这个出口前15分钟流量)、Qt-2(这个出口前30分钟流量)、t(时间);输出层一个神经元(需预测的15分钟后的出通流量);隐层采用试算的方法优化,最后确定第一个隐层11个神经元,第二个隐层4个神经元。这样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应用并能够胜任于实时交通流预测。

4.2 TD-SCDMA3G移动通信技术

夜上海论坛 TD-SCDMA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系统中,由于采用了TDD模式,上、下行链路采用同一频率,在同一时刻上下行链路的空间物理特性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只要在基站端依据上行数据进行空间参数的估底再根据这些估值对下行链路的数据进行数字赋形,就可以达到自适应波束赋形的目的,充分发挥智能天线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大致定位用户的方位和距离,因此,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可采用接力切换方式,根据用户的方位。距离信息来判断手机用户现在是否移动到了应该切换给另一基站的临近区域,如果进入切换区,便可通过基站控制器通知另一基站做好切换的准备,达到接力切换的目的。接力切换可提高切换的成功率,降低切换时对邻近基站信道资源的占用。

夜上海论坛 TD-SCDMA系统仅采用1.28Mb/s的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 11Mb/s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而其他的3G FDD(频分双工)的方案,要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均需要2×5Mb/s的带宽即需两个对称的5Mb/s带宽分别作为上、下行频段,且上下行频段间需要有几十兆的频率间隔作为保护,在目前频谱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对称频段非常困难,而D-SCDMA系统可以“见缝插针”只要有满足一个载彼的频段(1.6Mb/s)就可使用,可以灵活有效地利用现有的频率资源。

夜上海论坛 4.3 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

CDMA即码分多止是由美国Qualcomm公司首先提出的技术。其原理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昆再经载波调制后发送出去,接收端由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宽带信号做相关处理,以恢复信息数据,与FDMA和TDMA相比,CDMA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归纳起来CDMA应用于数字移动通信的优点有:

(1)系统容量大,在CDMA系统中所有用户共用一个无线信直当用户不讲话时,该信道内的所有其他用户会由于干扰减小而得益。因此利用人类话音特点的 CDMA系统可大幅降低相互干忧增大其实际容量近3倍。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的系统容量理论上比模拟网大20倍,实际上比模拟网大10倍、比GSM大 4~5倍。

(2)系统通信质量更佳。软切换技术(先连接再断开)可以克服硬切换容易掉话的缺点,CDMA系统工作在相同的频率和带宽上比TDMA系统更容易实现软切换技术,从而提高通信质量。CDMA系统采用确定声码器速率的自适应阈值技术、强有力的误码纠错、软切换技术和分离多径分集接收帆可提供TDMA系统不能比拟的、高质量的数据。

(3)频带利用率高,CDMA是一种扩频通信技木尽管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提高是以占用频带带宽为代价的,但是CDMA允许单一频率在整个系统区域内可重复使用,使许多用户共用这一频带同时进行通稻大大提高了频带利用率,这种扩频CDMA方式虽然要占用较宽的频带,但按每个用户占用的平均频带来计算,其频带利用率是很高的。CDMA系统还可以根据不同信号速率的情况,提供不同的信道频带利用形式,使给定频带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夜上海论坛 4.4 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技术

夜上海论坛 MPEG-4除采用第一代视频编码的核心技术,如变换编码、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量化、熵编码外,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有创见性的关键技术,并在第一代视频编码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完善和改进。下面重点介绍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4.4.1 视频对象提取技术MPEG-4实现基于内容交互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视频/图像分割成不同对象或者把运动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然后针对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编码方法,以实现高效压缩。因此视频对象提取即视频对象分割,是MPEG-4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也是新一代视频编码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在视频分割中基于数学形态理论的分水岭(watershed)算法被广泛使用,它又称水线算法,其基本过程是连续腐蚀二值图像,由图像简化、标记提取、决策、后处理四个阶段构成。分水岭算法具有运算简单、性能优良,能够较好提取运动对象轮廓、准确得到运动物体边缘的优点。

4.4.2 VOP视频编码技术

视频对象平面(VOP,Video Object Plane)是视频对象(VO)在某一时刻的采样,VOP是MPEG-4视频编码的核心概念。MPEG-4在编码过程中针对不同VO采用不同的编码策略,即对前景VO的压缩编码尽可能保留细节和平滑;对背景VO则采用高压缩率的编码策略,甚至不予传输而在解码端由其他背景拼接而成。这种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不仅克服了第一代视频编码中高压缩率编码所产生的方块效应,而且使用户可与场景交互,从而既提高了压缩比,又实现了基于内容的交互,为视频编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夜上海论坛 4.4.3 视频编码可分级性技术

MPEG- 4通过视频对象层(VOL,Video Object Layer)数据结构来实现分级编码。MPEG-4提供了两种基本分级工具,即时域分级(Temporal Scalability)和空域分级(Spatial Scalability),此外还支持时域和空域的混合分级。每一种分级编码都至少有两层VOL,低层称为基本层,高层称为增强层。基本层提供了视频序列的基本信息,增强层提供了视频序列更高的分辨率和细节。

在随后增补的视频流应用框架中,MPEG-4提出了FGS(Fine Granularity Scalable,精细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算法以及PFGS(Progressive Fine Granularity Scalable,渐进精细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算法。

4.4.4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技术

MPEG- 4采用I-VOP、P-VOP、B-VOP三种帧格式来表征不同的运动补偿类型。它采用了H.263中的半像素搜索(half pixel searching)技术和重叠运动补偿(overlapped motion compensation)技术,同时又引入重复填充(repetitive padding)技术和修改的块(多边形)匹配(modified block (polygon)matching)技术以支持任意形状的VOP区域。

5 结语

系统综合应用了智能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最佳交通流量算法、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图像传输技术、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技术和3G网络通信等技术。所构建的智能交通系统可实现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车辆、行人的流量、交通治安情况等,为指挥人员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最佳交通流量预测算法使用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高阶神经网络预测算法,预测精度高。高阶神经网络的神经元是智能神经元,即这种神经元具有“思考”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智能水平,在公交、地铁及物流运输等系统中都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GB/T17975-2000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夜上海论坛 [2] 汤吉群,李玲编著.数据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夜上海论坛 [3] J.Morris, Jie Zhang. A Sequential Learning Approach for Single Hidden Layer Neural Networks. Neural networks, Vol.11.No.1, 1998.

[4](美)Behtouz Forouzan ,Catherine Coombs,Sophia Chung Fegan.潘乞,朱丹宇,周正康译.数据通信与网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 A.Shay 著,Understanding Data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s. PWS Publixhing Company, 1997.

夜上海论坛 [6] 贺国光,李宇,马寿峰.基于数学模型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2).

夜上海论坛 [7] 谭国真,丁浩,广义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其在交通流预测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J],Vol.17 suppl,2002.

夜上海论坛 [8] 王田苗.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夜上海论坛 [9] 黄曦.广域网VoD系统中的视频流组播传输机制设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1):28~29.

第3篇

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并将在2050年超过3亿。对于老年人出行服务系统的设计需求尤其突出,但是现有的针对老年人出行系统的设计却相对滞后。这一方面与相关设计理论的研究及设计实践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老年出行服务系统设计的需求的社会认同度相关。

同时,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终端的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不仅包括“有形产品”的实体产品设计,也包括“无形产品”的象征设计和“信息产品”的交互设计。因此,发掘用户深层次特点并归纳出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各子系统特点,提高人性化程度与针对性就显得很有必要。

老年群体生活形态模型构建

生活形态模型是指特定群族在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上的连贯性,反映了一种特定群体的生活形态特点。适老性设计比老年设计涉及的目标群体更广泛,针对的时间阶段更长远。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设计提出在出行的各个环节与场域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行为特点与心理特点,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

生活观是指心理感知生活的态度,老年人生活观归于平淡,趋向于感受家庭和谐的美感和亲情感;消费观是指消费活动行为偏好,老年人消费观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大,受消费流行影响小,愿意为出行舒适、方便付出一定的金钱;价值观是指对事物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老年人由于经历过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规范的行为模式;审美观是指对某对象美好程度的认知与评判,老年人倾向于沉稳、安定的视觉平衡感,舒适自然的触感。

老年人生理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试听的平均分辨能力,对静态物体的分辨力,反应的平均强度、速度以及记忆能力和感觉的灵活性都有所下降,较难获得复杂的思维技巧。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因衰老而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要与残疾人、障碍人士区别开来,衰退并不妨碍老年人参加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对老年人心理功能受到生理因素、生活状态、社会支持到自我控制感等多方面相互影响。步入老年生活状态的改变多使得老年人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又由于自身调节能力较弱,适应周期较长,需增加与社会与亲人问的良好交流沟通,使其保持心理上的健康。老年人仍然向往充实丰富、积极、自强的生活状态,对走出家门依然有强烈的意愿。

夜上海论坛 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的设计要素研究

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位移系统(有形的实际产品,如交通工具、公共设施等)、信息系统(无形的虚拟产品,如终端交互界面等)、精神系统(用户在此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1.位移系统设计要素

夜上海论坛 公共交通系统中最重要职能是实现用户目的性的位移,位移系统是用户得到物理移动的物质载体,满足用户的基本使用功能,为用户提供能够正常使用的有形产品: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城市公共辅助设施等。适老性针对的是城市特殊群体,应在设计中注重各环节的安全保护装置、应急报警装置、无障碍辅助装置等。同时掌握严格的设计尺寸,与老年人的人体尺寸、形体及用力相适应。

2.信息系统设计要素

夜上海论坛 信息系统主要是指无形产品的信息传递。(1)信息简化与隔离。老年用户对新兴互联网信息的熟悉程度较低,应对非法信息及干扰信息进行屏蔽,繁杂信息进行简化。(2)信息突出清晰化。由于老年用户视力开始衰退,其界面设计要尽量避免过于复杂混乱的背景图案以及动态设置形式,注重色调的整体性。对于抽象的图标,由于更新换代较快,需对其进行文字说明标识,辅助老年人理解。适当对其图标和文字间距的放大,也对老年人识别与操作选择有所帮助。(3)操作认知导向明确。避免认知摩擦产生的误操作行为,有清晰的逻辑和重要性区分。

3.精神系统设计要素

夜上海论坛 精神系统设计主要针对的是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老年用户由于人生阅历的积累,在审美品位上不再一味追求新颖与特立独行,过去的记忆是老年人珍贵的人生财富,深厚的内涵而又沉静的氛围是设计应保持的主体风格。同时文化审美最直观的感官感受,主要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方面考虑的。在此系统设计中,视觉体验主要来自于造型和色彩等,需要突出稳重、大方、亲切,注重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听觉体验主要指音乐质感或是引导性的语音,触觉体验主要是产品的工艺、材料、界面交互方式的选用。

总结

夜上海论坛 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群体生活形态模型,提出用户深层次特点并归纳出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各子系统特点,通过位移系统、信息系统、精神系统的设计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人性化程度与针对性,由设计产品的外在形式向设计服务的内在体现转变。加一陕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的步伐,为老年人提供自主、安全、舒适的出行系统服务。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夜上海论坛 作者简介:杨培(1982-),男,汉族,河北保定,讲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老龄化设计、社会创新设计。

胡茜雯(1991-),女,汉族,河南洛阳,硕士,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