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音乐分层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条件情况,采用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学生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学习方式、接受知识、兴趣爱好等都各自不同。分层教学就是充分考虑到学生中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落实到实处,实现面向全体这一目标,以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三、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夜上海论坛 就目前音乐课堂教学而言,由于客观、主观原因等的存在,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过程中,不按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喜好兴趣以及接受能力进行教学,课堂中无所侧重,而是平均用力,实行一刀切,大大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作方法
1.了解学生,准确定位。
夜上海论坛 深入了解学生是准确划分学生层次的前提。给学生划分层次,并不是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而是为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必须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而且接受的是比较专业的训练,所以,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在同龄孩子当中,就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到了五、六年级,就已经具备了较专业的水平,与那些没有专门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学生相比,差距显而异见,如果课堂中教师依然无视学生的差异,这就会造成优秀学生学的无趣,中等生无目标、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学的灰心,没有信心。
在我的课堂中,为了达到分层教学的目标,我将孩子们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高手层。这部分孩子在平日的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是带头、引领,带动其他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班上没有受过单独音乐学习,但音乐感觉非常好、喜欢展示、嗓音和音准突出的同学为第二层――优秀层,这些孩子和高手层同样会被吸收进学校的音乐兴趣小组,进一步学习;还有一部分同学胆子小导致唱歌声音小、不自信以及音准差的划分为第三层次――进步层,处于这一层的同学是班上为数不算少的同学,恰恰是我们老师平时容易忽略的同学,所以他们是我们老师最需要关注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一层;最后班上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很聪明,但十分调皮属于学习态度差,将他们称为潜力层。之所以称最后一层为潜力层,是因为很多时候,在帮助他们端正了学习态度后会一鸣惊人,一跃成为为优秀层。因此只有清楚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认知层次,我们教师在施教过程才能有的放矢,才不致于做无用功。
2.分层教学。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
施教时宜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各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课的每一分钟里都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力求人人学有所得。小学生的主要心里特点,一是爱表现自己,二是爱听表扬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时时瞄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采用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进行,如在欣赏教学中,优秀的学生多回答些带有想象性的问题,中等层面的学生回答些认真思考的问题,让第三层的学生多回答些浅层次的、表面性的问题。
3.分层评价。
(1)自u: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突出他们评价的主体地位,发挥评价的魅力,巧妙的运用评价,使得课堂不仅不再枯燥乏味,还成了学生自主接受知识的乐园;同时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
(2)互评:互评不仅是教师评价的补充,使评价更趋于全面,且看到别人的长处,完善自己,发现同学的问题,同时还可请同学上台评价,使学生口头表述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创设积极、互动的教室环境。
(3)教师评价: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在进行分层评价时,教师要以被评价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的多少为基准,对各层次学生达到本层次目标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并能及时地体验到成功,从而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课分层教学是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采取“因材施教”的重要教学策略,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对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对于提高音乐课教学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实践与探索。
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否对所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来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以及教师对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视度不高。
即使有一些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音乐课程教学的开展并不乐观,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为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并不重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歌曲的领唱,很少引导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还有一些教师在介绍音乐作品的时候,只是对音乐作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无法深入音乐作品内部去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会降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小学音乐鉴赏中采取分层鉴赏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的环境以及个人努力的程度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就应该制订适合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百首经典名曲的鉴赏与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我们也可以说对百首经典名曲的鉴赏是音乐教学实践的延伸,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而我们所说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对百首经典名曲按照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进行划分是一种相对来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夜上海论坛 三、小学音乐鉴赏中进行分层鉴赏的方法
(一)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
一个班级的学生受家庭教育和自身学习能力的限制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因为从小学习音乐或受家庭的熏陶而具有较强的音乐素质,他们不仅能够简单地鉴赏音乐作品,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音准和较强的节奏感,这一类学生在进行百首经典名曲鉴赏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基础。而还有一些学生由于从小对音乐接触较少,就会在平时的音乐学习中出现能够听出音高唱不准;听过音乐作品但不能对其进行鉴赏的现象,这种学生大多数对音乐学习充满了兴趣,愿意去学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取得较好的成绩。此外,还有一类学生非常排斥音乐,他们根本不喜欢音乐,这一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自身学习态度的制约,影响学习效果。
对百首经典名曲的鉴赏是一项较大的学习工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类。百首经典名曲中既有以演唱为主的歌曲类音乐作品,以欣赏为主的欣赏类音乐作品,还有以演奏为主的器乐类音乐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按照不同的学习层次将学生进行分组。如,给课后集中班上学习乐器的学生介绍一些器乐类的经典名曲,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钢琴曲《天鹅》、二胡曲《赛马》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由于学生正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对这类音乐比较感兴趣,他们也愿意在课后花时间去学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还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鉴赏。对于那些喜欢唱歌、音准较好的学生来说,在课后或者是课堂教学中,推荐学生去听一些歌曲类的名曲,如《黄河大合唱》《弯弯的月亮》《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让学生先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为深层次地了解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那些对音乐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应该将百首经典名曲放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欣赏。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分层、图形等方式开展鉴赏活动。
在对百首经典名曲进行划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歌曲类的音乐作品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将其划分为中国歌曲、外国歌曲,将器乐类的音乐作品划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或鉴赏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作出恰当的鉴赏。
(二)重视课后鉴赏对课堂鉴赏的补充作用
在音乐课堂上进行百首经典名曲的鉴赏,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如,百首经典名曲中的《夏夜》这首歌曲,从歌词和曲调上看是一首简单的、填充式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活泼天真、充满童趣,充分表现了夏夜中萤火虫漫天飞舞的可爱情境。在学习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对这首歌进行简单的聆听和学习,并对歌曲的创作背景等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此外,由于这首歌是二声部的歌曲,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安排音色较好的学生对第一声部的主旋律进行聆听并演唱,安排音准较好的学生负责第二声部的鉴赏和实践。等到这一教学环节完成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双声部进行聆听,并教学生演唱《夏夜》这首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歌曲进行讨论,可以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学习信息对教学方式进行整合,在教学生学习歌曲的同时,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
这种将课后鉴赏与课堂鉴赏相结合的分层鉴赏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深入的了解,还有利于在学生中开展百首经典名曲的校本课程,从而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制订恰当的分层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学;分层教学;教学评价
夜上海论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音乐基础不同,在学习中
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结果大相径庭。我从最基础的音高、音准入手,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展开有价值的评价活动,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构建音准,模唱唱名
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培养良好的听觉训练,提高听觉分辨能力,是效果显著的。一、二年级是音高形成的黄金时期,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先从基础入手,从学生最能接受、最能听辨出来的dol、sol两个音入手。开学初我对一年级新入学的两个班60个学生分别进行了含有dol、sol两个音的基本摸底测试,最为优秀的学生六名,他们能把音高唱准,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现在分析一下这六名学生的音乐背景:其中两名学生从四岁到现在
一直学习钢琴,三名学生曾经在学前班学习过电子琴,还有一名学生什么乐器也没学过,不难看出从小接触音
乐,在头脑中就具有正确的音高记忆。剩下的就是音高唱得不准确的学生。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我让学生反复训练听辨模唱,先听简单一点的单音,再听三音组,把教材中五声调式的歌曲用唱名反复进行听唱、模唱,熟练后再移调加入歌词演唱,形成一种相对的音高记忆。特别对教材中的没有升降记号的五声歌曲还要单独提出来,不仅
夜上海论坛 让学生听辨模唱,还让学生慢慢地试着认谱。学生在唱熟歌曲的基础上学习图形谱,视觉的高低位置也能帮助记忆音乐中音的高低。就这样一堂课、一堂课地强化训练,学生由最开始的听不出来到能听出来了。dol、sol两个音的听辨模唱解决好了再加入mi音,把由dol、mi、sol三个音所构成的六个三音组反复强化训练。这样坚持了三个月的强化训练,中国五声调式的五个音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学生接受了。
二、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
夜上海论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为每个学生提供单独模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单独的训练,也就有机会受到单独的评价。每个学生都是很有潜力的,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认真聆听,准确评价,对音乐的音高、唱名、节奏、节拍等进行评价。在练习和评价中给学生明确地指出唱名和音名的区别,而且每堂课都要反复强调,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像老师一样准确地评价出其他同学在模唱中存在的问题,如:“唱名对了音高不对”“音高对了唱名不对”的评价和判断。
夜上海论坛 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的一堂教学活动课中,学生的评价就非常到位。他们当中有这样的评价:“李小丽的音高模唱对了,但唱名不对。”李晓同学能指出:“许红在划拍视唱时的节拍打错了,忽快忽慢,节奏不够准确。”通过展开教学评价,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评价活动中,主动地展开互评、自评,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从学生个体特点出发,分层教学
夜上海论坛 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听辨模唱能力又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较好、一般、稍弱。通过分层教学,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让较好的学生垫起脚跳一跳,让一般的学生有更大的进步,让学困生看到前面的光明。
音乐课堂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便利,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都活跃了,使枯燥的听音训练,变成了有意义的听音模唱游戏。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首儿童歌曲的演唱,一个个儿童舞蹈律动的表演,而是音乐素质的培养,审美态度的提升,有序的分层教学,使低年级的音乐双基教学更有效,让学生学会学习音乐,为学生终身都能学习音乐,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风英.让学生听懂音乐.中国音乐教育,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