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医护论文范文

医护论文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护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护论文

第1篇

1.1治疗方法两组均连续护理7d为1疗程。

夜上海论坛 1.1.1对照组常规护理。

夜上海论坛 1.1.2护理组常规护理同对照组。中医特色治疗胃脘疼痛:穴位贴敷、按摩,耳穴埋豆,选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艾灸、拔火罐、药熨;脾胃虚寒:中药热奄包热熨胃脘部;胃脘胀满: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腹部按摩。嗳气、反酸:遵医嘱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艾灸;纳呆:穴位按摩、耳穴贴压:选脾、胃、肝、小肠、心、交感。辨证食疗肝胃气滞证:金桔山药粟米粥;肝胃郁热证:饮;脾胃湿热证:赤豆粥;脾胃气虚证:莲子山药粥等;脾胃虚寒证:桂圆糯米粥;胃阴不足证:山药百合大枣粥、山药枸杞薏米粥等;胃络瘀阻证:大枣赤豆莲藕粥。每周食疗方2~3次。

运动康复养胃护胃保健操,第一步,扭脊,一手搭肩部,一手搭髋部。第二步,背后弯,双手托腰底,以腰为中心向后弯,前腹肌有抻拉感觉。第三步,转腰,手叉腰顺时针转100次,逆时针100次。第四步,摩腹,双手掌围脐做顺时针摩腹,手微微用力,按腹。20min/次,2次/d。健康指导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证睡眠。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制定推荐食谱,改正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夜上海论坛 1.2观测指标临床症状、不良反应。

夜上海论坛 1.3疗效判定连续护理2疗程(14d),判定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胃脘痛所有症状消失未再复发。有效:胃脘痛明显缓解部分症状消失,发作次数减少。无效:胃脘痛缓解不明显,症状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夜上海论坛 2.1基线资料纳入样本120例均为广西隆安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

2.2退出病例观察期间无退出病例。

夜上海论坛 2.3脱落病例观察期间无脱落病例。

2.4临床疗效连续护理2疗程(14d),临床疗效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夜上海论坛 2.5不良反应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

3讨论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摘要:总结我院内科收治的15例痄腮患者(男10例,女5例)的临床护理经验,提出了如下护理重点。①隔离:发现病人立即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直至腮肿完全消退后1周。②卧床休息:发热者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肿痛者卧床至肿痛完全消失。③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之流质或软食,避免酸味坚硬固体食物,以免刺激腮腺使疼痛加重。④口腔卫生:勤用淡盐水或1∶3甘草银花液漱口。⑤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腮肿程度、舌苔、脉象、、神志等变化。⑥中药宜温服,高热者偏凉服。⑦腮肿、肿痛者均可用青黛散等外敷以辅助治疗。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痄腮;护理;体会

夜上海论坛 痄腮是由风温时毒所致的外感时行病。现代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本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其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易于流行。学龄儿童多见,发病率较高,一般预后良好,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夜上海论坛 痄腮病情有轻重之分:轻者表现轻度的恶寒发热、一侧或两侧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精神不振,舌质稍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温毒在表;重者表现壮热、烦躁、口渴引饮,伴有头痛或呕吐、腮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咀嚼困难,咽红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为热毒蕴结;严重者可出现邪毒内陷心肝和邪毒引睾窜腹的变证。

1临床资料

在我院内科收治的15例痄腮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6.5岁,最大者30岁。其中出现邪毒扰心者1例;出现肿痛者3例。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

2.1.1隔离及预防

发现病人,及时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直至腮肿消退后1周。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其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1)用板蓝根15~30g水煎服或板蓝根冲剂冲服,连服3~5d。(2)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可使潜伏期患者减轻发病症状)。因痄腮患者症状开始出现前数日即开始排出病毒,至患者出现症状时,密切接触者可能已经被传染而处于潜伏期,而此时又因照顾病人比较劳累,所以一旦被感染则症状多较重,此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该15例病人中有2例年龄较大的女性病人就因为照顾患有痄腮的孩子而被传染,病情较重,其中1例出现邪毒扰心之变证。

2.1.2注意休息

发热期间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肿痛者卧床休息至肿痛完全消失。3例肿痛患者中1例因腮肿消退、发热轻、肿痛也不甚重,又临近考试,怕耽误复习考试,不听劝告,边上学边治疗,致病程迁延数十日不见好转,直至考试结束后卧床治疗10日方愈。在临床护理中一定要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对该病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性,以免患者不注意休息而致病程迁延,影响发育甚至影响成年后的生育。

夜上海论坛 2.1.3注意口腔卫生

嘱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勤用淡盐水或1∶3的甘草银花液漱口。

2.1.4清淡饮食

夜上海论坛 告诉病人饮食宜清淡且易消化,吃流质或软食,忌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酸味食物,以免刺激腮腺使疼痛加重。如一位并发心肌炎的患者因接诊护土健康教育不到位,病人家属给患者吃醋调凉拌菜,致患者腮痛加重,病人误以为进食咀嚼所致,而对进食产生畏惧心理,后经反复解释做工作,才使病人打消顾虑,正常进食。

夜上海论坛 2.1.5密切观察患者体征

勤观察病人腮腺肿痛的程度、体温、舌苔、脉象、神志、等变化,如见高热、头痛、呕吐、嗜睡、项强、甚则昏迷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同抢救。

2.2临证护理

夜上海论坛 2.2.1高热的护理

夜上海论坛 高热病人可行物理降温,嘱病人多饮水。

2.2.2腮腺局部的护理

腮腺肿胀处可用青黛散以醋调外敷,或新鲜的仙人掌去刺剖开,以切开面或捣泥外敷,外敷范围应大于腮腺肿大的范围。

2.2.3的护理

肿痛时,除卧床休息外,应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局部以青黛膏外敷或青黛散以蛋清调外敷。

2.2.4服药方法

中药宜温服,高热者偏凉服。

第3篇

夜上海论坛本文作者:张音李威作者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

针灸对康复训练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中风偏瘫的软瘫期(脊休克期),虽然可采用异化技术的促进方法,如快速擦刷、快速牵伸肌肉、挤压肌腹、短暂冰敷、皮肤刺痛等[22],但这些治疗方法费时费力,其刺激量相对较小,疗效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此时用针灸醒脑开窍法,针刺水沟、内关、合谷、尺泽、三阴交、委中,给予大幅度提插捻转产生强针感,临床显示该方法有较好疗效[23]。冯斌等[24]认为刺激涌泉或涌泉周围的足底,与外周感觉反馈性促进技术中的利用逃避反射的诱发作用相类似,刺激后出现明显的屈曲反应,既可直接兴奋下肢屈肌,又可预防与减轻伸肌的痉挛,此法以运动力学为基础,通过早期神经反射弧的建立以促进瘫痪的肌力迅速恢复。针刺可提高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意识。郭泽新等[25]在治疗中体会到,选用头针疗法后病人的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配合医师锻炼的意识明显增强,医师可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研究证明,针灸可刺激改善周围循环状态,激活感觉功能[26],改善颅内血液循环[27],而且还可以改善人体大脑皮层电活动[28],从而有效地减少康复训练中的不利因素,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针刺可缓解痉挛状态。当脊休克恢复后肌张力逐渐增高以至出现痉挛,解除痉挛状态、抑制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促进分离运动、速度运动、精细运动成为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任务[29]。严伟等[30]运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缓解中风偏瘫痉挛,针刺以患肢痉挛肌附近穴位为主,降低了牵张反射,使肌张力降低,结合康复训练中的抗痉挛、神经促通技术,可缓解偏瘫痉挛、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及身体综合运动能力。周光辉等[31]在BrunnstromⅢ期后,瘫痪肢体出现痉挛时,选取拮抗肌一侧的穴位,可加强中枢的双向调控作用,达到抑制兴奋过高的脊神经的目的。

现代康复对传统针灸的意义

传统针灸疗法虽然促进了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恢复,但若缺少针对性的练习和正确指导,就很容易产生代偿运动和不正确的运动模式,而这种代偿运动和异常运动模式很难纠正[32];所以患者只有通过系统康复训练,分阶段、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反复动作强化训练,从而导致大脑运动皮质区动作定型的完成[33]。在康复学理论没有普及之前,人们缺少运动模式的概念,随着康复评定标准的不断完善,使越来越多的中医师认识到“独取阳明”实际上仅适用于中风后瘫痪早期(BrunnstromⅠ、Ⅱ期)。在BrunnstromⅢ~Ⅳ期,主动肌肌张力恢复并增强后,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和下肢伸肌的协同运动,某些关节可以出现独立运动,此时上肢的屈肌过屈是由于伸肌未能过伸,下肢的伸肌过伸是由于屈肌不能过屈所致,故此期的针灸治疗应以抑制痉挛为主,采用阴阳经穴相配,减少对原屈(伸)肌的针刺,而改在相对应的原拮抗肌的针刺治疗,协调及平衡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张力,促进共同运动向分离运动转化,抑制及控制痉挛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