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发展方向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发展方向

第1篇

研究并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与绩效,能为我国今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本文力图建立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将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一般性因素提炼出来,以期能准确把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并以此来审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夜上海论坛,实现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合理有效。

夜上海论坛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

夜上海论坛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的变化促进了潜在利润的形成。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在原有制度下的一些经济主体就会尝试对既有制度安排的创新和变革,从而导致了新的制度安排产生。而制度创新总是各经济主体根据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原则来进行决策的。

除了追求利益的动力,制度变迁也受到意识形态、各种压力集团和政府关于什么对公众最有利的判断的影响。外生变迁并不是改变游戏规则以适应游戏变化的要求,相反,是改变游戏使之适应于为某特定利益集团所偏爱的规则。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可以称之为“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即在制度环境的约束甚至主导下,利益集团为了内化外部利润而相互博弈,最终会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达成博弈的均衡,实现制度变迁。

夜上海论坛 (一)制度环境的约束与影响

这里制度环境是指影响交易成本的各种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制度环境制约着制度选择的集合,同时影响着具体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对于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而言,制度环境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是指由政治权力机构制定出来并依靠国家权力保障实施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体制、国家政策等。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意识形态、传统观念与习俗等,其中意识形态居于核心的地位。与正式制度是通过正式有组织的机制来保障其实施不同,非正式制度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是分权化的、自发的社会反馈。与新的制度具有一致价值取向的非正式制度会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反之,则会增加制度变迁的成本。

(二)利益集团博弈的推动

制度变迁必然由人的行动来推动。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会根据各自的利益取向采取不同的行动,推动制度向着有利于本集团利益的方向发展,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并达成均衡,从而形成新的制度。对于利益集团而言,只要制度变迁为本集团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推动制度变迁的预期成本,就有动力推动制度变迁,而且在行动过程中,利益集团会根据成本收益的变化调整其行动。

对于解释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央与微观主体之间二元博弈的框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应该将地方政府纳入制度分析的框架,构建三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集团)博弈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外部利润的存在能否导致制度供给,取决于支持和推动这种制度变迁的利益集团是否处于优势地位。

其一,中央政府。此处的中央政府可广义理解,等同于诺斯所说的国家。中央政府是制度变迁中最重要的行动集团,对于所有制度的确立拥有最后的决定权。中央政府的利益取向更为宏观和具有综合性,会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决定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在行为方式上,中央政府由于拥有国家权力的保障,并且受到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可以采取强制性手段推进制度变迁。这一点在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夜上海论坛 其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和利益取向,一方面它是中央政府的人,有义务维护中央政府的利益,落实中央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又有着不同于中央政府的自主利益。具体到农村土地制度,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是希望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安排能够带来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加、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当自身利益与中央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时,地方政府会利用自身资源,努力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使其自主行为或制度合法化,推动制度变迁。

其三,农民集团。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主要通过其行为对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的影响而影响制度变迁,虽然间接,但有时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农村土地制度安排能够满足农民对于公平和私人产权的偏好,就会得到农民集团的认同并自觉执行,从而降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反之,则会遭到抵制,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

(三)交易成本的约束

制度环境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影响制度变迁,利益集团的博弈同样要受到交易成本的制约,交易成本的约束贯穿制度变迁的始终。由于将制度环境和利益集团博弈引入了制度变迁的分析,交易成本可以分为环境成本和博弈成本两个部分,环境成本是指受到制度环境约束而产生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及制度正常运作的成本。从长期来看,制度变迁的目的在于降低环境成本。博弈成本是指由于不同利益集团进行博弈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包括组织成本、谈判成本等,博弈成本的重要意义在于确定了利益集团行动的限度,当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成本超过了制度变迁带给某一利益集团预期收益,则该利益集团会采取妥协,停止行动。因此,博弈成本构成利益集团行动的约束,制约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程度。

夜上海论坛 (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施时序

在分析了交易成本、制度环境和利益集团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分为三个阶段:

夜上海论坛 第一阶段,产生外部利润。外部利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环境的变化导致制度选择集合或制度运行成本的改变而产生外部利润,即由于新的制度被纳入选择的集合,或者制度环境中某些因素的改变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使外部利润的产生。二是技术的进步导致外部利润的产生。由于技术的进步会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效益,并降低某些制度安排的操作成本,使得大规模经营制度的建立变得有利。

夜上海论坛 第二阶段,内化外部利润,利益集团展开博弈。外部利润产生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会根据制度变迁的预期利润和变迁成本选择制度方案,并推动制度变迁,博弈成本随之产生。利益集团会不断调整制度方案以降低博弈成本,当博弈的边际效益为零时,博弈就会停止。

夜上海论坛 第三阶段,主导利益集团促成博弈均衡。由于一些集团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对另一些集团施加影响,因此农村土地制

夜上海论坛 度变迁往往是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进行。在确立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导集团后,主导集团会在制度环境的约束下,综合自身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调整和完善制度方案,并且利用自身的实力支配或影响其他利益集团,确定达成博弈均衡,完成制度变迁。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我国未来的集体土地制度应该立足维护集体所有、明晰土地权利的基础上推动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基于下列理由:

其一,这样的制度安排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宪法的基本规定,也与国家发展理念的调整保持一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理念,这标志着我国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正在到来。随着新的发展观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要求逐步改变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不平等现状,提高集体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率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其二,这一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内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外部利润,法律上对权利的清楚界定和相应保护机制能够增强集体和农民对于权利稳定的预期,稳定的土地产权具有“担保效应”,即当农民觉得能长期使用土地,并且保存和增强土地肥力的长期投资能够带来的回报很高的时候,他们就有更强积极性去进行这种投资。

其三,这一制度安排是变迁成本最低,最容易获得各利益集团同意一致性的制度选择,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而言,保持集体所有制前提下推进使用权的流转无疑是制度变迁成本最低的方案。从利益集团博弈的角度而言,这一方案也符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取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对中央政府而言,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地方政府而言,虽然会损失部分土地出让收益,但可以开拓新的建设用地来源,降低工业化的门槛,显化资产,节约交易成本,增加新的财政收入,综合权衡,地方政府仍将获得净收益;对农民而言,可以使其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利用土地的方式,并且通过抵押等形式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现代农村;业余文化;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12-01

夜上海论坛 一、现代农村业余文化具有的独特性

(一)农村业余文化具有季节性。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种地,所以农民的业余生活是随着农忙农闲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农村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农民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之相适应。由于农忙时农民所需的文化是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娱乐需求相对较少。但在农闲的时间,由于空闲时间多,文化的需求主要是娱乐需求多些。娱乐需求的高峰期是春节前后。

(二)农村的文化还处于过渡时期。由于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受到外来各种观念的重大冲击,使得农民对传统娱乐失去兴趣,但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使得旧的文化解体,新的文化娱乐方式还没有形成。使得农村文化处于“尴尬”阶段。农村文化处于过渡的阶段,这时候是最薄弱的,如果不尽快形成先进的文化来化解这一情况,赌博等一些不良风气就会肆意盛行。

(三)农村文化的发展不平衡。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差距开始拉大,如:公共设施的建设,城乡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展的活动,人员队伍的素质等等各个方面。随着农村以家庭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和长足发展,这种“私性文化”的文化与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传统的公共文化如:舞狮子,扭秧歌,戏班等等都已经销声匿迹,这些草根文化主要受到农村设施落后和农民观念变化的限制。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农民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所以,迫切需要先进的文化来补充,否则不良腐败之风会滋生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现代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

(一)农民的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农村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基本条件。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而大大的制约了文化的向积极方面发展。

(二)文化的建农民没有积极广泛的参与。农民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文化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本质需求,与农民的生活差距大,没有贴切生活化。例如:目前多数电视节目都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农村,农业的影视作品相对较少。

(三)文化活动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有于传媒信息,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他们有了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现阶段,由于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文化进行建设,如:建设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农村图书馆、有线电视户户通等重点惠民的文化工程。但是,这些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这些文化设施和活动离农民的文化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对策思考

夜上海论坛 (一)立足于农村实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要建立适应农村的文化设施项目。加大对农村图书馆,各种文化站等惠民的文化工程。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文化设施。例如:来宾市的“三求”惠农工程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等领导的高度重视,自身创新思路,超前的谋划,科学的决策,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二)努力营造出现代农村文化氛围

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宣传党对农村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让全社会关心参与建设农村文化,加强文化方面的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鼓励创作关于农村文化方面的作品,营造文化氛围为农民更好的服务。例如:来宾市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造势,使“三求”惠农工程深入人心,使来宾市各个部门增强责任心,农民热情高涨,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夜上海论坛 (三)因地制宜,拓展现代农村文化建设多元化渠道

夜上海论坛 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和加大整治力度,防止不良文化侵蚀农民思想。例如:来宾市在做文化建设方面都是结合本村庄的新农村规划相结合,根据来宾市各个民族文化,设计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多种建设方案,共各地选择。

夜上海论坛 (四)政府加强引导,呼唤起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

夜上海论坛 加强引导鼓励农村民间艺人组织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和发展为农民服务的特色文化,努力引导农民形成良好互动,把农民吸引到文化建设的项目上来,让农民成为文化的真正受益者和建设者。

四、结语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现阶段的迫切任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必要保障。所以,需要努力研究农村业余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农村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农村;绿化美化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84-1

1 石道河自然概况

石道河地处辉南县东北部,位于北纬42°31′18 ″-42°42′58″和东经126°23′34″-126°44′39″之间。东南与靖宇县接壤,东北与桦甸市一山之隔,北与磐石市相接。东西极点距离28.5公里,南北极点距离21.5公里。石道河镇座落在龙岗山脉的老岭西麓,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多山。最高海拔1 132.9米,最低海拔338米。全镇幅员面积338平方公里,人口2万人,耕地9万亩。石道河镇是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可持续发展百强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进出长白山的重要门户。交通通讯便利,省级桦辉公路贯穿全境。全镇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总面积2.4万公顷。石道河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1℃,年积温2400℃-2900℃,年均降水762毫米,年平均光照2598小时,无霜期105-135天。

2 石道河新农村绿化的特点

石道河依山傍水,所属四方顶是辉南县最高峰,近年来旅游事业的兴起给石道河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发展的机遇。为了发展旅游带动经济,省、市、县、镇均加大了对景区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尤其是沿途各乡镇,将在景区的带动下抢抓机遇,发展各自特色的经济产业。充分利用好过往游客带动的旅游需求和强大的广告效应。同时打好石道河生态特色牌,带动农民打好发展基础。也给新农村环境提升带来难得的机遇。

夜上海论坛 石道河土层深厚,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村址大都选择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由于房屋建筑间距较大,透风与采光条件较好,因而,与城市市区相比,农村绿化具有更适应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

夜上海论坛 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石道河属欠发达地区,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尽管今年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打造了吉林省野山参之乡等特色品牌。但大部分农村并不富裕,且存在着严重的乡村间的不平衡。能够用于村庄绿化的资金相对较少,农民难以接受高成本的绿化。因此,新农村绿化应从农村的具体实际出发,从分考虑农民的接受能力,切忌盲目仿效城市绿化模式。

各地村风民俗存在差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特别是在指导村庄绿化时,应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否则农民不乐意接受。如有的农民不愿意正对大门栽树,房前忌讳栽植松柏树木等。

夜上海论坛 绿化期望值与城市不同,与城市美化绿化相比农民对绿化效果的期望不仅仅是村庄的绿化美化,同时还希望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夜上海论坛 3 新农村绿化应遵循的原则

3.1 保留利用原地树木,新造补缺

现阶段,农村“四旁”的绿化已很有成效,新农村绿化主要应以填补林中空地和空缺为主,尽可能地保留村落、庭院以及所辖区域的原有树木,不能能轻易砍除。切忌将城市草坪、色块的绿化模式应用到新农村绿化建设中来,要切实依据农村特点与实际,走有农村特色的绿化道路。

3.2 选择乡土树种,慎重引进外来树种

农村现有的乡土树种经多年的栽培,具有绿量大、寿命长、有姿色、抗病虫、易管理等优点,并且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具备了较好的生态效益,不仅能观叶观果,招引昆虫、鸟类,同时还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将乡土树种作为新农村绿化的主体。而外来树种由于花钱太多,且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所以引进时要特别慎重。

夜上海论坛 3.3 农民投劳为主,政府适当资助为辅

夜上海论坛 新农村绿化过程中,植树涉及到所植树木的归属和利用问题,因此要稳定落实,“坚持谁的地盘谁绿化”和“谁造谁有”的原则。鼓励与动员农户,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以村民义务植树的形式,投劳投资,进行栽植和管护。根据不同村庄实际,采用农民出工整地栽植,政府出苗或补助部分苗木经费等形式。

4 绿化植物的选择

夜上海论坛 乔灌木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最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不易受冻害、热灼,耐盐碱,病虫害较少,栽植成活率高,管理成本低,绿化效果好,最能体现地方特色。在石道河可选择的落叶乔木树种有五角枫,九角枫、白榆、旱柳、爆马丁香、黄檗、楸树、椴树、123苹果、梨树、李子树、山楂树等,灌木有樱桃、榆叶梅、忍冬、卫矛、金叶榆、紫叶李、丁香等。

夜上海论坛 花卉及地被植物的选择:花卉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宿根花卉,自播能力强的当年花卉及管理粗放的野生花卉。如马莲、野生百合、千屈菜、芍药、萱草、串红、百日草、孔雀草等。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各类经济作物和蔬菜也可以运用到当中来,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如草莓、红叶甜菜、羽衣甘蓝、紫甘蓝、白菜、胡萝卜、地环等。它们可以与花卉混栽也可单栽,要求疏密得当,栽植收割统一。

攀援植物的选择:攀缘植物是绿化植物中的重要成员,在农村绿化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乡土文化特色的效果。品种有葡萄、圆枣、葫芦、南瓜、丝瓜、牵牛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