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

一、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策

立世德为首,立德育为先。中国历来重视通过德育教育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我国第三次职教会议明确提出,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江泽明同志提出“依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2004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做好德育工作是国家的重托,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夜上海论坛 1.德育内涵。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和。

2.存在的问题。当今社会正处于重大而深远的变革之中,国内经济转轨使国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加之中职学校的学生又大多是文化基础知识差、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学生中,仍然有学生没有完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吸烟、酗酒、打架、骂人、偷盗时有发生,迟到、旷课、不知道体谅父母,贪图享乐、花钱如流水司空见惯,一些学生没有荣辱观念,好坏不分,集体主义精神不强等等,所以,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们所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差、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德育工作。由于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基础差,年龄偏小,理解能力较差,加之部分初中学校没有把重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有些学生的德育基础太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德育教育的成效。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够灵活,相对“滞后”。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在变化,现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已经多元化,但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却相对稳定,形式比较死板,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滞后性”。比如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还是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法律常识、就业指导等课,内容上还是讲一些条条框框,内容不新鲜,形式不灵活。③德育教育的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各级各类学校都把素质教育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而德育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可见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德育教育必须有时间保证,但是由于中职学校课程改革不到位,不少学校仍然沿袭以前的教学模式,课程开设较多并且难度较大,所以德育教育安排的时间有限,特别是中职学校实行“21”学制后,德育课的课时更难保证。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由于专业课教学任务重,书本内容偏多,专业课课堂教学中穿插德育内容的时间较少。

夜上海论坛 3.对策。①实行“精品招生”。招收各方面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便于实施德育教育。②开展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形式。如到革命胜地参观学习、请社会上老英雄、劳动模范作报告、在学校举行学生和家长面对面等活动。③改革计划、改变管理模式,减少死板枯燥的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时间,加强德育教育工作。④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师范作用。⑤注重德育教育在专业课堂中的贯彻,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教好专业课知识而且也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⑥创造良好的课外活动空间,做好课内与课外在德育教育中的衔接和补充。⑦德育教育先行,在事情出来之前做作到“防患于未然”。⑧建立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家庭“四位一体”聊系沟通机制,创造和谐育人环境。

二、中职学校在技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夜上海论坛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极其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加工业发展的瓶颈。个人认为职业教育提高实践能力,主要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

1.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①不少学校改革的意识还不够强,想尽量多的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老是考虑学生的学习后劲和知识面,造成教学计划的改革不够彻底,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②基础课程开设过多,影响实践环节,影响技能教育。③虽然各中职学校十分重视技能教育,实验实习设备不断补充完善,但由于招收学生太多,实训场地仍然偏小,各种教辅器材仍有缺口。④个别学生实习兴趣不高影响了技能教育效果。说起来他们多么热爱专业,实际上一进入实习环节,总有个别学生由于怕苦怕累或者怕危险,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⑤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在学校实习,主要是按照实习课题一个一个来,没有真正接触生产实际,不少同学不知道这些课题到底用到哪里。

第2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问题及对策

夜上海论坛 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校内外学生思想道德具体教育网络,尽量做好道德教育工作。[1]这对培育有文化、有理想以及有道德的社会建设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可是实际上,很多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小学道德管理中的问题

1.德育目标太抽象

大部分学校领导以及班主任和德育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实际教学中,比较重视智育而忽视道德教育,有些教师甚至觉得,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形式,不存在实际意义;同时认为对于社会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思想道德教育是没有作用的。在教育过程中追求表面化以及任务化,产生问题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都采取哪里出问题治哪里的方法。

2.德育内容比较缺乏科学性

夜上海论坛 德育内容所具有的科学性就是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容易被学生内化以及实践。各个时期的具体德育内容具有差异性,德育内容应该和主流社会精神一致。[2]可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大部分只是照搬以前的内容,将养成教育当作学校德育全部内容,缺乏创新时代精神,具体表现在学校受教者所具有的主体性以及师生关系所具有的单向性。该道德教育缺乏平等性,所以必然会使教学效率低下。

3.德育方法比较倾向于“成人化”

很多小学的德育内容比较假、空、大,未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所以成人化倾向非常严重,教师口头教育比较多,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抽象,德育内容小学生很难接受,所以教学效果非常差。除此之外,德育内容比较空洞,不具针对性以及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

夜上海论坛 4.网络文化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在信息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尽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新技术和条件,可是同时也使德育工作更加困难。网络给德育以及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夜上海论坛 二、所采取的具体对策

夜上海论坛 1.建立全考核制度,让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并没有解决好应试教育往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转化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校领导都认为智育属于硬指标,而德育属于软指标,所以比较忽视德育工作。虽然智育以及德育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就是促进校园学生身心发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侧重的。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方面的觉悟,使学生可以判断是非美丑,明辨善恶,具备优良道德。

夜上海论坛 2.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让德育渗透进别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里面

新课标里面明确要求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之所以进行新课改,就是为了培育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给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行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效结合一下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感情状态和具体价值观、过程和方法。所以,应该重视学科课堂教学这一德育渠道,对其他学科德育资源进行开发,在别的学科实际教学过程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将学科课堂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各科教师应该依据教材特点,于备课以及上课过程中,将教材德育内涵挖掘出来,有效结合教材知识以及德育内容。

夜上海论坛 3.合理处理网络信息给德育带来的影响问题

在网络信息发展迅猛的今天,小学生必然会接触到网络文化。网络属于双刃剑,可以给德育注入新的活力,可是也会对学生思维方式以及道德行为造成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到其身心发展。学校应该对上网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采取合理的引导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管理措施应该到位,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以及应用网络技术。

夜上海论坛 对学校来说,德育工作属于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艺术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勇敢地面对挑战,对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不断的探索。这样才可以让学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地发展,培养出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价值观和时展以及国家建设相适应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房秀忠.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探讨[J].科学导报,2013(13).

第3篇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各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追求学生的就业安置效果,尤其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把专业技术的学习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校把理论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摆在了首位,把育人问题摆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生思想的发展变化。学校德育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多数学校在德育制度建设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工作思路不清,制度不完善,活动不规范,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二、原因分析

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不恰当。由于中职教育一味追求学生就业率,部分教师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与关爱,只注重形式上的管理,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未能将管理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据调查,品德不良学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他们一般是重感情,讲义气,爱报打不平,但是非观念模糊,缺乏真正的正义感。

三、对策

夜上海论坛 1.强化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学校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职业观和就业观,坚持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培养学生择业意识、创业意识。

2.进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强化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他们明辩是非曲直,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把握正确的行为标准。

夜上海论坛 3.用优良的校风熏陶学生。校风是学校精神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根据中职生年龄特点,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4.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维护、发展好学生个性。适度提出行动要求,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所取得的成果。

夜上海论坛 四、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夜上海论坛 1.根据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2.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员的道德需求。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夜上海论坛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劳育等一起担负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许多教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了许多工作,学生对一些“守则”和“标准”也耳熟能详,但反映在实践中却收效甚微。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困惑和思考:德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源在哪儿?

1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1.1脱离学生实际,空洞说教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可否认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灌输式”,空洞说教,学生不以为然,无动于衷,成效不大。关键就在于我们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1.2历史与现实的脱节

夜上海论坛 “百闻不如一见”说的是亲身体验对于认知的重要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然而学生主要从书刊和影视作品中了解和认识历史,他们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会,看的时候可能满腔正气,但一回到现实中,对许多现象又不能理解和接受。再加之生活中很少有生动感人的榜样可供仿效,因此这种情感难以得到持久的巩固。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这种距离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3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的缺陷

夜上海论坛 人们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已在发生改变,高职德育教育也在围绕新的目标进行一系列改革。但学生以后面临的是就业,是生存,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意识深厚的国家,彻底转变观念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学生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巨大压力。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教师不能交差,家长也不会答应。在学校工作中,德育工作常常是喊得响亮,落到实处的却没多少分量。德育常常为智育让路,学生品德测试成绩一般不会排到其他学科成绩的前面。各科教学中的德育任务,并非硬性指标,到底贯彻得如何也没有一个评定标准,有时候恐怕连教师也把握不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但有一些教师的道德水准并不能为人师表,不能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学生从他们那儿受到正面影响不多,负面影响却不少。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除在成绩上给孩子施加压力外,他们常常把自己工作上、生活上的不顺心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如“老实人吃亏”、“好人没好报”等,这样就培养了孩子扭曲的个性。这样的孩子私心重,合作意识差,很难适应社会生活。人们经常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来比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父母不配成为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谈举止冲击着正面教育,没有道德高尚的父母,很难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孩子。

1.4社会舆论的误导

夜上海论坛 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舆论的误导,往往是他们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舆论的误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的喜多忧少。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天下太平”的意识,对培养他们的抗挫折意识不利。

(2)各种检查评比验收重“形象”,重表册,重汇报,而不重实效,会误导打学生产生弄虚作假、华而不实的不良品质。

(3)选拔人才中的走过场,任人唯亲,只重关系,重金钱,而不重实际,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一种悲观心理,难以成才。

(4)书籍和影视作品的诱导。现在有些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常常充斥着色情、暴力的镜头,这对正处于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发育走向成熟的大学生,无疑是诱导他们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夜上海论坛 2 应对问题的对策

2.1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高职德育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就是“把人看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因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应以学生品德发展为根本开展工作。大学生虽然已具备某种知识和能力,但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具有模仿性强、好奇心重、可塑性大等心理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根据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根据相关的德育规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使他们在基本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具体做法是:针对兴趣爱好,抓热点,正确引导;针对偶发事件,抓起点,追根寻因;针对差生个体,抓闪光点,树自信心;针对学生的思想矛盾,抓模糊点,质疑去惑;针对学生易受挫现象,抓薄弱点,磨炼意志。

2.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校则是社会的一个大课堂。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的接班人,学校德育教育必须与家庭、社会协调一致,息息相通。

(1)学校教育,师德为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一切教育工作者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一般社会成员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的具体要求是“崇文尚德”。崇文尚德的就是崇尚文化、崇尚道德,弘扬道德。我们的学校应该成为一个重学习讲道德的场所。要使我们的学生在这里想读书、会读书、会做人、会做一个好人,首先必须使我们的老师在这里能教书,能教好书,能育人,先要自己能做一个好人,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们的具体要求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有高尚的品格,有广泛的爱好;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精诚奉献。

夜上海论坛 (2)家庭教育,家教为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儿童时期是人格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若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教师需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形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这充分说明对孩子的儿童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早就有了“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俗语。但长期以来,人们还是习惯把教育看作是学校和教师的专职,而忽视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终生的老师。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

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好成绩并不等于好学生,而高学历也不一定有高品质,知识与做人实际上是两回事。就做人与知识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学做人的道理比学知识更重要,更能决定人的一生。当然,我们需要的是学知识与学做人的有机统一。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人的基础是要从小打起,要靠父母去努力培养的。

(3)社会教育,实践为主。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是德育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环。学校是个“小气候”,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可以说取决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在德育工作管理过程中,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科技文体活动、勤工俭学、志愿者行动等德育活动;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制作优良的德育课件,构建“绿色网站”。设法将校内德育工作延伸到校外。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化,提高了德育实效。

2.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多元化

第5篇

[关键词] 中学德育 问题 对策

夜上海论坛 一、引言

夜上海论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中学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而中学德育在完成这一任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学德育不仅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对中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学德育有助于更好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二、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要加强中学德育,就必须对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对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德育内容偏离实际

夜上海论坛 在现实中,中学德育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不够;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实践教育相当薄弱。近年来,作为中学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版本虽在不断更新,但内容大体上没有什么区别,它往往只是从国家,民族的高度出发讲“大道理”,忽视了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发展现状有一定距离,课堂老师也仅停留于“照本宣科”的说教。这就使得道德教育表面化、形式化。所以,很多中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时,学习态度异样被动,机械地背诵教材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而已。其结果导致学生知行分离,书上的大道理人人皆知,但做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

(二)德育方法单一

夜上海论坛 长期以来,在中学德育中,“说教”和“形式主义”现象严重,方法和手段单一。在德育的评价上,采用考分制,学生的品德转化成分数,形成考分越高者品德越好的荒谬逻辑。僵化的说教方式无视学生的困惑,对于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仅采用教条的方式去教育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妨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中学德育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形式,如讨论、辩论、演讲、参观、考察、专题调查、社会实践等,其中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尤其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但我们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中学德育方式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德育工作者就频繁地组织活动,希望引起轰动效应,而很少切实考虑中学生的品德基础和品德发展需要,结果使活动流于形式。

(三)德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夜上海论坛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中学生思想认识不成熟,社会实践经验少,分辨是非能力弱,部分中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有的中学生一味赶时尚、追求怪异,模仿港台娱乐明星,追求所谓的“酷”;有的奉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自私心态严重;有的思想空虚,沉溺于网络等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有的心理脆弱,受不得一点打击。由于受外界影响太多,中学生已经接受了许多不良的东西,形成了一定的己见。当教育者对他们进行教育时,有些中学生就拿出自以为正确的那一套理论来反驳,或者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根本就不会去理会那些正确的道理,这也使得中学德育难度增加。

(四)德育环境存在突出问题

1.学校教学环境欠缺

学校应试教育气氛浓厚,德育未受到足够重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做人”的功利思想;有的德育工作者存在“重知识,轻实践”、“重传授,轻体验”的倾向。在应试教育下,中学以追求升学率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于是重智育轻德育变得非常常见。在他们看来,只要学生成绩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所以,忽视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没有正确的去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老师上思想政治课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仅为了应付考试,最终导致学校风气变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也就一直得不到改善。

夜上海论坛 2.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很大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纵容孩子的坏脾气;有些家长片面重视孩子的知识技能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品德教养;有些家长甚至自己都有一些道德上的问题,从而也影响了孩子的正确思想的形成。

3.社会环境因素与学校德育的反差

夜上海论坛 目前,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某些因素与学校教育不协调,致使许多中学生产生道德心理冲突和困惑,增加德育工作的难度,甚至抵消学校的正面教育。

(1)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型致使青少年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重视和承认,使得中学生对金钱、利益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成就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逐步形成。在注重个人奋斗的同时,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过于讲究实惠功利等消极现象也随之产生。

夜上海论坛 (2)大众传播及网络的不良影响。在信息时代下,大众传播及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及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 年7 月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学生网民已接近6000 万,青少年学生在网民中占有率达36.7%。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青少年判断是非能力较差,在这些东西的影响下,最易做出违反道德规范要求的事情。如不能加以正确引导,就会使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偏差。

三、加强中学德育的对策分析

解决中学德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中学德育,需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当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夜上海论坛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观,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

夜上海论坛 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主要包括:德育实体观,即重视德育的实体作用;德育价值观,即重视德育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德育主体观,即明确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对中学德育来说,其目标主要就是达到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夜上海论坛 (二)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夜上海论坛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德育内容精华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德育内容。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教育者要不断更新德育观念,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特征,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比如,教育者具有开放观念,学校德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大胆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培养中学生的开放人格,社会主义意识,接纳他人的意识和交往接纳能力等等。

(三)改进德育方法,科学开展德育工作

夜上海论坛 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中学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德育方法,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德育工作,避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简单化等倾向。中学德育要运用多种方法如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开展德育工作,以提高中学德育的有效性。

(四)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使其真正为人师表

中学德育工作者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崇高理想和反映时代特点的新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好党的方针政策,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

中学德育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中学德育工作者应该努力钻研德育理论,掌握中学德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掌握与德育理论相关的一些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吸取人类文化的精华,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开展中学德育工作。

中学德育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时刻以身作则,在对学生进行“言教”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深信从事的工作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工作。以顽强的意志和开拓精神做好德育工作,增强德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德育的效果。

夜上海论坛 (五)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做好中学德育工作,必须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力量的关系,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在中学德育建设中,学校要与学生家庭经常取得沟通,教育和引导孩子按照道德规范去行动。要积极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人们对道德的行为见而赞扬,誉为光荣;对不道德的行为,见而贬斥,视为耻辱,形成一种以履行道德规范为荣,违背道德规范为耻的社会风气。

夜上海论坛 (六)注意发挥网络的德育功能

中学德育要认清形势,借助网络实现德育的创新和发展,扬长避短,探索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德育的新方法。一要正确处理网络与其它德育资源的辩证关系,构建网上、网下和谐互动,相互补充,相互呼应的德育体制和机制。二要加强德育网络建设和网络管理,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全面引导学生选择并吸收正确信息。三要加大网上德育工作力度,德育工作者应尽快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环境、新特点、新要求,积极主动地进行角色转换,用全新的手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新中国德育5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夜上海论坛 [2]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卫著.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伍小青.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思考.当代教育论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5]许耀辉.新时期提高中学德育有效性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道德教育研究),2007,(4).

[6]蔡美娟,周忠生.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6,(11).

夜上海论坛 [7]汪建兵,申笑梅,何新林.试论学校德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8]余俊渠,郭文亮.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07,(4).

夜上海论坛 [9]马许峰.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宁夏教育,2006,(12).

夜上海论坛 [10]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

第6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间:小学德育 心理辅导 改革开放时期 新时期德育 发展与问题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其对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校园内外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极力贯彻其德育任务,以及培育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德育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内容没有科学性

夜上海论坛 德育内容的科学性,即内容要适合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法则,利于其实践与吸收。德育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而发生相应的调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与主流社会的精神相互吻合。但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将养成教育当做是德育的全部内容,缺乏时代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的单向性与受教育者的被动性。平等的沟通与对话是德育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这样才能保障工作的正常的高效运行。

夜上海论坛 (二)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非常薄弱

现阶段,在一些农村小学生家中,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良莠不齐,很多家长都存在溺爱子女和不能正确引导教育子女的现象。儿童留守、隔代看管、单亲等情况比较普遍,家庭教育、学校联系等相关环节比较薄弱。

(三)德育宗旨过于笼统

许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对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下德育工作在学校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地位认识尚浅。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重成绩而轻思想道德素质的情况仍然存在。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只是形象工程,又空洞又笼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而在现实社会中,某些教师觉得思想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没有认真研究德育工作应怎样开展,对于认识德育工作仍有些欠缺,并随时出现任务化、表面化的偏向,只是到了出现问题的时候才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策。这根本不能使德育工作起到相应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贯彻素质教育

(一)充分阐述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将德育浸透到每个学科的教学与活动当中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育人。因此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新课改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求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做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法与过程”“能力与知识”三个方向相互结合。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开发教育资源,着重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充分发挥每门学科的长处。各学科教师应按照学科特点,在备课与上课充分发掘学科的德育内涵,将学科知识和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活是课本的延伸,教材是生活的总结”这一目标。

夜上海论坛 (二)完善考核体系,由素质教育入手,充分肯定德育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夜上海论坛 道德往往可以填补智慧的不足,但智慧永远不能填补道德的不足。如今新课改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而作为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准备以面对挑战。学校教育一直没有很好地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并且仍有很多学校领导认为,智育才是硬道理,德育是可有可无的,所以才会产生“重智育轻德育”“以智代德”等现象。尽管德育与智育都可以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达到培育人才的宗旨,但德育工作的任务使学生是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辨别美丑善恶,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做人问题与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

夜上海论坛 (三)学校和家庭要充分配合,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应该和家长构建相应的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学校的教育具备很大的优势:学校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德育目标与德育工作的相关内容;教师具有相对专业的教育能力,具有比较健全的教育机制。与此同时也会存在缺陷,受到空间、时间与内容、形式的约束,学校更多的是着重教育的统一性与整体性,缺少个性化的教育。但家庭教育的特征就能填补了这个漏洞。所以,学校与家庭就更加需要配合,这样才能形成更具备现实意义的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王茹花.甘肃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六县调查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1).

[2]李祥兴,程晓敏.实效性视域中的中小学德育主体缺失及其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

[3]谭怡.六盘水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秦世荣,秦凤莲.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的实效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3).

[5]葛新斌.传统伦理的特征与当今道德教育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

第7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小学生就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对德育教学进行反思。

夜上海论坛 一、提升自身素质,身体力行,树立榜样

调查显示,很多科学家、学者学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并不是在大学、硕士甚至是博士阶段,往往是在小学抑或是幼稚园。小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尚未形成,只能从身边的老师、家长的身上来汲取养分,显然老师更具有权威一点。

夜上海论坛 班有班风,一个班级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往往也会成为什么样,可见老师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有多么重大而又深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抓住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谓教书育人,教师的责任并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则是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创造健康、协调的德育环境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网络资源异常丰富,良莠不齐。如果不加甄别,色情、暴力等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小学生普遍自制力差,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沉溺其中,迷失自己。

夜上海论坛 环境能够对人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创造健康、协调的德育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致力于创造健康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训、充满正能量的班级口号以及脚踏实地的学风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优美的校园更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富有个性的标语牌都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德育环境的创造需要社会、家长以及老师的共同努力,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不定期地展开家访,充分了解学生的社会关系,做到防患于未然。

夜上海论坛 小学生就像是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得踉踉跄跄,老师要做的则是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快速制订出有效的对策,使学生茁壮成长。

第8篇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将德育研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学校的德育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学德育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落实。传统教育的阴影短时间内还无法消除,部分学校仍十分注重学生的智育,即使推行素质教育多年,许多学校仍然以初、高中毕业后考上重点学校或名牌大学学生的多少为办学目标,对德育的目标和要求较笼统,导致智育和德育的分割。虽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但不能落到实处,不能做到在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思想政治课也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高谈阔论,拘泥于完成教学任务,僵化地指导学生哪些内容该记,哪些内容该作为理解内容,哪些重点、难点知识需要掌握,至于怎样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学生的言行似乎考虑得不多,导致学与用处于分离状态。

夜上海论坛 (二)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虽讲究品德教育,但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只是灌输空洞的、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

(三)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归因。

夜上海论坛 (四)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夜上海论坛 (五)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形式单一不够灵活,方法刻板不够生动,大话连篇。只注重资料台账是否齐全,注重表面文章,学生易形成逆反心理,表现出双重人格——思想观念与行为表现不一致。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一)加强师德教育,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首先必须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时刻牢记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同学校形象紧紧相连,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其次必须具备创造力,抛弃保守、守旧思想,在信息瞬间万变的社会中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捕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德育;再次,必须具备一颗平常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摆脱物质诱惑,耐得住寂寞,淡泊名利,对那些引起人们混乱的事情能保持一种平静、泰然自若的态度。教师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会引导学生助人为乐;教师的责任心会激发学生的使命感;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会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

(二)重视入学教育、注重在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学校环境、教师、同学、课程、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抓住这个适应过程搞好学生的入学教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治课教学一定要结合当前形势,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利用这种角色转换,施以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除了专门的政治课外,德育还应针对不同学科特点施以教学,任课教师一方面要重视以教材为基础的知识传授,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确立他们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坚持“内因依据论”原理,将社会需要、历史责任、人类理想、社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和外因作用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情感,从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社会、认识人生,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明白道理,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三)抓好常规、抓好细节。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在常规教育,效果则体现在细节上。常规教育应以中学生守则为基本要求,根据学校实际和特点再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做法,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如果没有细化、没有可操作性,只停留在口头上,则是没有效果的。细化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行为符合基本的行为规范,并使它落到实处,取得实际效果。自从逐步贯彻新课程标准以来,中学教材的课程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贴近学生、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美好品德的培养。因此,可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学生一日常规、课堂常规、自习常规,将要求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学校的广播、橱窗、黑板报、活动课等宣传工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9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小学德育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借以完善小学德育教育体系,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夜上海论坛 1、重理论轻活动的思想犹在

夜上海论坛 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把德育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作为知识来讲述,并要求学生对其知识理论进行记忆和掌握,以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考察、衡量学生的标准,使得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和学习只处于理论层面,呈现出空谈,没有实际行动的现象发生,其德育教育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长期以来,德育课堂成为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一味搬用书本的硬性理论来让学生记忆,忽略了实践活动,即使举办了活动,也将中心放在了活动的意义以及读后感的内容上,使得学生对德育学习失去兴趣。

夜上海论坛 2、德育内容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真实性

德育教学内容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范围,缺乏实际性的、稳定性的知识价值的德育内容。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并将其付之于社会、学习的社会生活中去。然而目前德育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欠缺,没有真正的实践性可言,使得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人格、心理呈现分离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机械的讲述过去的集体主义、舍己利人、牺牲精神等,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利益,人格尊严、理解与宽容等内容, 使得学生对道德形成一种片面的认识,即:遇到事情,不想着自己,让着别人,这就是道德。同时当面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事情时,感觉德育教育的失效性,从而对德育失去学习的信心。

3、在活动教学中,忽略了教育的内化过程以及学生的主体性

夜上海论坛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开展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觉得小学生年龄较小,不能够实施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操作,出现一种代替学生实施活动的现象,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只处于表面层次,不能通过自身体验来了解和认知德育。 再者还出现对于结论,由教师总结得出的现象,省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探究的环节。忽视了德育教学的内化过程,这样以来就使学生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和随意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对策分析

夜上海论坛 1、优化校园环境,加强德育工作建设

环境因素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那么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优化校园、教师环境,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实现育人环境建设,以真实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认知的培养,真正的凸显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调解学生学习、生活态度,引导学生自主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在德育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优越性。如:在校园的橱窗开展固定的德育栏目,定期更新内容;在教室内的墙壁和教室外的走廊上粘贴相关的道德内容;食堂内张贴珍惜粮食、文明就餐等标语,草坪上树立友善的提醒标志等等,实现校园环境的优化,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进而促使学生品行的提高。

夜上海论坛 2、德育内容的社会性

德育内容以现实社会背景为前提,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习惯,追求实事求是。就目前而言,德育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反道德影响,教给学生如何去分析、辨别、 克服负面因素。在此,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社会中的负面想象,并承认社会中确实存在的反道德,反对虚假教育、理想教育,以此同时,教师要深入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明确指出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毕竟那只是少数,激励学生在现实面前要拥有正义感、责任感,运用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加强培养学生道德方面的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如:现实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对地球污染、破坏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善待地球”的教育活动,以学生身边的环境污染为背景设置手抄报、宣传画等,以社会生活的真实性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恐惧性,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和社会责任感。

3、优化德育宣传手段,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凸显

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

夜上海论坛 拓展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手段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动向为着眼点,构建适合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教学活动,教师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的内化,实现活动目标。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档案馆,让学生自主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亲身感受文化的历史悠久,韵味深远,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结语

总之,小学德育工作是任重而远道,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究、摸索,与时俱进,实施创新教育,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0篇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夜上海论坛 【文章编号】 004―0463(2017)10―0024―01

夜上海论坛 立世德为首,立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而当前由于国内经济的转轨变型,使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诸多思潮相互激荡。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对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进行再认识。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夜上海论坛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1. 重智育轻德育。目前,素质教育在“升学率”的围困下,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依然是以升学率为准,导致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学校德育处于“说说重要,做做次要,出了问题大喊大叫”的尴尬境地。

2. 德育目标理想化。当前,中学德育目标在具体教育过程的设置上脱离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习惯性地把中学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诸如,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英雄主义教育等等,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夜上海论坛 3. 德育方法陈旧。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德育方式还是处于封闭的或基本封闭的状态,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日益开放发展的社会现实,仍然只要学生按某标准去做,而很少解释为什么。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将学生看成管教的对象和接收器,面对社会改革前进中出现的新观念、新事物,照样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服从”的老教条,生硬兜售,通过单纯地灌输进行教育,使德育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不佳。

4. 德育队伍不优。从整个德育教师队伍来看,素质参差不齐,德育管理者忙于学校管理,一线的班主任忙于班级管理,德育工作方法不到位,在工作上出现失误,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能。

5. 家庭德育缺失。近几年来,学校德育的光辉正日益被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守旧偏激、目标上的重智轻德、过度保护、忽视自立、重物质轻精神、对孩子的溺爱和过度期望所湮灭,出现了严重的家庭德育缺失,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夜上海论坛 6. 社会环境不良。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虽然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但缺德、失德、轻德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也浸润着学校文化环境,这对于尚未树立完整的价值观念的青少年在思想上必然造成强烈冲击,不仅使得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在未成年人的心灵上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从而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困难性。

夜上海论坛 二、解决策略

夜上海论坛 1. 强化德育意识。首先,要强化校长的“德育为首”意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落实“德育为首”的关键在于校长。只要校长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把德育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德育工作就一定能够落到处,学校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唯分数论的状况。其次,要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学校内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义务、有责任教育和管理每一个学生,都应通过各种有效的精神引领和德育活动,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基本公民素养的独立完整的“大写的人”,这就是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

2. 细化德育目标。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思维方式上出现的新特点,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着眼,从抓实基础项目入手,分阶段分层次制订德育目标,形成目标系列。

夜上海论坛 3. 优化德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不同年龄学生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实践,变单纯的“灌输教育”为采取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的教育方法,在双向信息交流、心理和情感沟通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38―01

一、幼儿美德家园共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智轻德”,忽视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不少家长只偏重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技能的提高,而忽视孩子品德的培养。很多家长不惜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让孩子学钢琴、美术、舞蹈等,甚至为了全力培养“神童”,强迫孩子学习拼音、写字、算术、英语等,却极少关心孩子的美德教育和习惯培养。只追求重智的‘一半的教育’,轻视最重要的树人的‘另一半的教育’。

2. 家园脱节,美德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孩子在幼儿园里接受美德教育,养成了谦让、分享、爱护公物等优良品质,可是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发现了孩子的不好习惯却放任自流,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懒惰、依赖等的不良品质。家园教育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甚至抵消了幼儿园在幼儿美德及习惯培养上所做的努力,美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 流于说教,美德教育没有把幼儿的“他律”变为“自律”。不少家长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常常是一说了之,没有从最日常的行为做起、最具体的道理讲起、最小的漏洞堵起。有些教师也只是习惯于把美德的概念灌输给幼儿,要求幼儿无条件地接受,美德教育没有深入幼儿内心,还停留在幼儿被动地接受上,距离幼儿时时处处自觉践行美德还有较大距离。

夜上海论坛 二、幼儿美德家园共育的应对策略

1. 幼儿园要重视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教育部2016年3月1日施行了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里明确提到: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肩负着教育幼儿的神圣职责,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幼儿园应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美德教育、美德活动的同时,做好转变家长育儿观念的工作。并要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把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放到第―位。要让家长懂得一个孩子品德如何,将决定他是否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幼儿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从教育误区中走出来:如组织“家庭教育案例辩论会”,以视频、录像等形式呈现正反面的典型案例,引导家长知晓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家教误区,把培养幼儿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终极目标。

夜上海论坛 2. 幼儿园和家庭都要把美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实施美德教育的契机,应让幼儿在生活中和各项活动中去感受美德、实践美德,把美德逐渐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如可进行“礼貌教育”,让幼儿学会主动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家里来了客人主动问好,客人离开主动说再见等。幼儿玩耍时有小朋友摔倒了或有小朋友抢了别人的玩具时,教师和家长可紧紧抓住这些点滴的教育时机,引导幼儿与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教师也可以根据某项德育内容安排专题美德教育活动。如:三八节前组织“我为妈妈做一件事”的活动,融入感恩和爱心教育。

夜上海论坛 3. 发挥教师和家长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教师、家长必须知道:美德是无法靠强加和灌输养成的,“身教胜于言教” 。通向美德的最好途径是环境的熏陶和教师、家长的示范。因此,教师和家长除了对孩子语言上的要求与期待,更要做行动上的楷模。要让孩子尊敬长辈,家长就要关爱和尊重老人;要让孩子懂礼貌,家长就要待人和气友善。只有在美德的环境中才能学习美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夜上海论坛 4. 美德教育要达到家园目标的一致性。家园在美德教育方面既要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要互为补充,形成合力。首先,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父母及长辈都应参与其中,达成美德教育共识,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整体的家庭教育氛围。其次,幼儿园可以发动家长交流育儿经验,请家长现身说法,畅谈自己孩子的美德言行或点滴变化,以真实感人的鲜活事例证明美德养成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家长领悟美德的真谛,真正形成美德教育家园结合、内外并举的良好格局。

第12篇

一、高校的公德教育

夜上海论坛 1、公德概念及高校公德教育

夜上海论坛 公德就是指公共领域中的道德,其适用于陌生群体之间,而与其相反,私德是指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主要适用于熟人群体。两者基本概念的区别说明道德具有一定的客观的社会条件,脱离社会条件来谈道德,就如同空中楼阁,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空谈。习近平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谈道德同样也会误国伤邦。

夜上海论坛 提到高校公德教育,很多人都认为其内容和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德教育一样,无非就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诚然,公德教育确实包含上述五种方面的教育,且上述五方面的公德教育也是社

会倡导的公德教育基本内容,但是笔者认为其属于“消极的具有底线意义的公德”教育内容,而高校公德教育应是对前者公德教育基本内容的升华,高校的公德教育不仅包括公德的基本内容教育,还应包括对大学生公德价值观本位的培养,有的学者认为,公德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关怀,是一种公共精神,是超出个人的界限,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情。这是公德最初的意义”据此而言,高校公德教育应重于对大学生公共关怀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如果把高校公德教育仅等同于上述五方面的教育,就贬低了课堂公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夜上海论坛 2、高校公德教育现状

夜上海论坛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犯罪和不文明行为屡见报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上所揭露的关于大学生的诸如炫富攀比、图书馆占座等不良行为对于公众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从2002年清华大学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到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案,这些轰动一时的案件不断的考验公众的视听,虽然这些都是少数的极端例子,当事人之所以采取如此残酷的做法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影响因素里,哪个因素都不能忽视,忽视了任何一个因素,就会产生“短板效应”,都有可能导致“人间惨剧”的再次发生,但是,在这些事件中高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透过这些极端案例,折射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高校公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承担意识。梁启超曾说“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高校公德教育的结果往往是很多大学生只关乎一己私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为一种可怕的常态,没有团结意识和集体概念,不关注周边社会发展的动态和重大事件,或者形成表面上说一套,私底下做一套的“两张皮”现象,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在校园内随处可见,而这样的大学生走向社会,确实令公众担忧。

另一方面,大学生公德意识提高,公德行为失范。在我国,学校公德教育是从学龄儿童抓起,直到高等教育阶段学校仍然以“两课”为主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公德教育,经过长期不间断的公德教育,很多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已经得到显著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得到增强,可是大学生在公德行为方面仍存在一些缺失,大学校园内一些大学生虽然能够严于律已,但是面对不文明行为时的“冷漠”足以说明其公德行为的失范。

二、高校公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初探

有的学者指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就是特定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对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透过对大德育有效性的分析,反观高校课堂公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高校公德教育实际运作必须与特定社会环境相结合,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只能导致空谈公德;二是高校课堂公德教育的实际运作必须有相应适宜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不明确,或者重复都会导致高校课堂公德教育的弱化。尽管德育对象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合力结果,但是“学校的理论的不成熟与德育操作的欠科学加剧了困境的严重性。”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反思高校公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内部原因。

夜上海论坛 首先,高校德育教师在对公德的认识上存在误读。在西方国家,公德与私德存在着明显的区分,主流社会对公德要求比较严格,对私德要求比较宽松,而在中国,从古至今,主流社会强调的多是私德,私德主要指“血亲伦理家族”关系,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生活,实际上是放大的私人关系网。”中国向来是对私德要求严格,公德要求比较宽松。再反观我国高校的课堂公德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放大化的私德教育,或者是具有消极底线意义的公德教育,这些教育的结果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依旧是冷漠群体中的一员,不具备对社会、对国家和对民族事务所应有的自觉的公共关怀,依旧是“中国式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中国式的占座”、“中国式的过马路”,还有更多打上“中国式”烙印的现象或多或少都能映射出我国高校德育教师在对公德的认识方面存在的失误。

其次,高校公德教育在内容上存在偏差。一方面,高校公德教育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教学内容。在学龄前教育阶段,众多家长就不断的对孩童进行诸如文明礼貌、爱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基础的公德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还会对学生增加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等公德教育,再反观高校“两课”中公德教育的内容,依旧如此,变化不大。现在校园里倡导的“光盘行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求“光盘”,高校的学生也被要求“光盘”,为什么中小学教育阶段宣传的公德教育内容,高校依然还在做,这样重复的宣传与教育,恰好说明了我国高校公德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并没有制定阶段性的公德教育内容。另一方面,高校公德教育没有实现教学目标的系统化。高校德育教师在授课时把教学目标等同于认知目标,忽视了德育对象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使系统化的教学“三维”目标如同虚设。高校公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关怀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就要求高校德育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否则培养出的大学生和中学生无异,只知道公德知识ABC,但是公德认知没有实现内化,因此在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依然是停滞不前。

夜上海论坛 再次,高校公德教育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偏差。一是高校公德教育培养的是德育对象对公共事务的自觉关怀能力,而现实的高校课堂德育普遍采取的是强制性的灌输,这种被动的“飞流直下”式的灌输教育忽视了德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与公德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只会导致德育对象的厌恶与抵制,最终不可避免的陷入德育的“死胡同”。二是高校课堂公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片面化。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德育模式在新的德育生态中功能钝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师的传统权威地位在网络时代已经撼动,那种居高临下式的教育是对教学理念的误读,培养出来的学生非但不符合社会的要求,还会加剧德育的困境。

最后,高校公德教育队伍建设存在不足。德育教师队伍,是高校德育工作得以开展与推进的组织基础和主体力量。高校公德教育教师队伍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高校公德教育的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能够很好运用多媒体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能够使公德意识在学生思想深处扎根,而多数教师尽管也进行了技能和教改培训,但是仍摆脱不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难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第二,高校公德教育的教师队伍缺乏职业操守。高校的一些领导和教师对公德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以为公德教育谁都可以教,这样就致使高校公德教育者临时性强、流动性强、非专业性强、用心不专,在这些功利性心理的影响下,只会使高校的公德教育更加的苍白无力。

三、高校公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探析

在对高校公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析的同时,公众对高校公德教育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1、正确认识高校的公德教育。高校的德育教师必修正确区分公德教育与私德教育。高校的公德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自觉的公共关怀能力的教育,不能简单的把公德教育看作是放大化的私德教育。同时,高校的公德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德教育也存在不同,高校德育教育教师不能把对公德教育的认识和定位仍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

2、正确定位高校公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公德教育的内容很多,面面俱到易顾此失彼,所以,应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进行有重点的公德教育,从而避免教学目标的低水平重复,目前高校课堂公德教育的重点应是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而非仅是公德知识的教育,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公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制定也要紧跟社会时代的步伐,否则会造成高校公德教育的钝化。

夜上海论坛 3、改进高校课堂公德教育的教学实践方式。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公德教师在课堂教育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创新性,采取双“主体”的交流方式将公德意识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同时,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把网络作为对学生进行课堂公德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高校的课堂公德教育。

第13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学校;德育管理;道德教育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92-02

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升学考试制度的影响,使得学校和教师有意或无意都把升学率作为评价的标准。我国的大多数学校认为只要升学率抓上去了就一切都好了,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应试”成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目的,甚至有的学校把它作为唯一目的。这是当前我们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这种片面的只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但纵观现今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多少学校能够真正履行这个首要任务呢?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必须把德育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夜上海论坛 目前,我国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德育课多数是处于“灌输式”阶段,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道德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内化”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未成年人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也就是说,未成年人的道德不是外部规范的简单内化的结果,而是他身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在认识、评判道德现象的同时,协调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道德关系,并时刻建构自己的道德结构,建构自己的伦理学的结果。尽管可能他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很浅薄幼稚,但他却是建构的唯一主体,任何人、任何力量不能代替。

3、德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偏离实际

夜上海论坛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从小学抓起,却没有很好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我们不但在小学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在大学还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而恰恰忽略了日常行为教育,忽略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面对他人、面对社会的教育,忘记了高尚品德的形成,必须从基础抓起,德育工作也必须以最基本的养成教育为基础,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流于形式。长期的“高空作业”,导致我们偏重于学生的德育,而学生作为一个人本身的人文和人格修养的营建却显得“声弱力薄”。最起码的生活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匮乏。使我们的部分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的教育更像是圣人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对于大多数受教育者而言,他面前悬挂的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目标,缺乏必要的具体行为指导,这样,就使受教育者对德育目标产生距离感,甚至造成双重人格。

4、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我们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专职德育工作者队伍,学校里有书记、校长、政教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社会上从事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人员也不在少数。但其专业化程度却不容乐观。在中小学里,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是平时专业水平低的教不好书的人才来做德育工作。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做德育工作要求并不高,只要把学生管住、吓住,不出事就可以了。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进修学习也只是科任教师的专利。通过对一些中小学调查了解到两个具有普遍性的事实:第一,做班主任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没有多少人愿意做,甚至愿意待岗也不愿意做班主任;第二,德育工作者几乎没有参加专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目前的新课改培训,十八科的培训都有,就是没有班主任、辅导员培训。长此以往,德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令人担忧。

二、解决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1、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切实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着重点。纵观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学家,如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提出了“每天四问”的要求,其中之一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么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即“德育是完善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认识了学生学习德育的重要性,我们却又不得不讨论一下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要既教书又要育人,而且以育人为本。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做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提出了学校必须把坚持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他说:“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之类。若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也。”就是说,学校必须将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得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学生单纯追求知识,就像脱缰的野马,会越来越远地偏离方向,直至迷失方向。

夜上海论坛 2、开发网络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论坛”上互相讨论学习体会,就某一历史事件、国内外某一重大事件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充分的研讨,达到求同存异之效;可以对学校工作进行讨论。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网上讨论有其特有的优势: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的姓名,也就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有利于敞开思想、讲真话,因此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网上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在一起,开创了新的德育空间,对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等方面,都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同时也克服了智德分离的弊端。这种德育工作形式,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具体可感的材料,把空洞的说教变成了精彩的画面,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接受教育,并对教育内容作出反应。网上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从纯粹的受教育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从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在研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能够体验到德育工作的快乐。他们在创造中学习,使自己不断成熟,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感到德育是一种享受,从而增强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3、德育管理目标要实际化

学校应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道德素质,首先可把“礼仪教育”作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切入点。礼仪具体可见,贴近人心、人身和社会生活。通过“礼仪教育”,可使学生内心对自己、他人、事业、社会、自然、民族、国家的尊敬之情,通过真善的仪容、仪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行为的规范化,既是学生道德修养的外在形式和具体表现,又是学生各种道德行为的基础。它能促进人们修身养性,用文明的心态‘和举止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地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从而创造出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其次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形成一个人所需要的正确的思想品格。道德不是靠“灌输”来养成的,而是靠身体力行来养成的。传统的德育目标定位远远偏离了德育的常态定位,导致了德育丧失了生活基础。

第14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良好品德 中职学生途径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夜上海论坛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97-02

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社会变革给中职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对于处于科学观、世界观还未形成的懵懂少年,如何培养他们的品德,本文试提出一些建议。

夜上海论坛 一、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耗费了太多家长的精力,在一定的程度下,影响了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家长对于子女的态度过分严格或者过分放任,都不适宜学生的发展。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

夜上海论坛 (二)社会环境的大变化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旁观者,而且是积极参与者。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接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毒害。特别是现在网络充斥着大部分学生的业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上来自不同群体的、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都会使学生受到巨大冲击,他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网络中有血腥、暴力的游戏,还有很多的电影也有恐怖的画面。如果学生接触的事物都是险恶的,那么他形成的品德将会有一定的偏差。他们在思想上将会存在许多的困惑,容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

(三)个人素质的限制

现在的青少年正处于接受、养成教育的阶段,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与判断与他们的文化水平有关。中职学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思想还不成熟,生活自理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自制力,一时无法适应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同时他们对自己自信不足,容易放任自流。面对许多问题和纠纷事件,无法也无能力处理的时候,会产生困扰,容易造成对社会的失望,从而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良好品德的途径与方法

(一)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

夜上海论坛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让学生感受到处于这个环境中,有一定的心理制约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中职学校可利用多种形式,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可举办法制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诚信教育等,在学校有关部门指导下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社团组织的活动,加强感悟生活,体会人生。好的校风具有对学生有着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让学生身处其中受到启发和感染,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处于积极影响中,从而主动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形成关注校园、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

夜上海论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学校是教育的基地,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良好的育人氛围是利于优秀品德形成的重要保证。构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目的是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成为自觉行为。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化,必须依靠具有强制性和规范作用的制度来确保。应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重要,在课堂上开展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能正确对待学生个体差异,找准其需要与尊重个性的结合点。这样学生在精神层面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塑造,获得更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应通过德育课的教育,使学生摆正心态,把握自己的人生定位,树立服务社会的人生目标,建立自信,为顺利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在思想教育中应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得到成长。

夜上海论坛 (三)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夜上海论坛 社会实践,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让学生见到社会真实一面,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于他们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帮助。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成立青年志愿者组织,利用周末时间到儿童福利院及养老院,帮助照顾孤儿和老人。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耐心,又可以帮助他人,同时也使得学生受到教育、得到锻炼。二是校外勤工俭学与助学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如汽车营销班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汽车4S)、超市(联华超市)进行有偿劳动,不仅仅获得提前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还能体验社会、感悟人生,在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工作与生活的不易。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的锻炼,既锻炼了学生的心智,又使得他们的职业素养得到较大的提高,实现学校与企业得职业无缝对接。

(四)积极推行学校心理咨询及辅导工作

夜上海论坛 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还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专家,在学生遇到困惑或疑虑的时候,进行疏导、帮助与建议。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一是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能够通过咨询个案,研究学生总体与特殊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规律,便于研究问题学生的对策;三是通过帮助那些交际有障碍的、害羞、孤独学生,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排除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帮助学生走好成熟的第一步,以健康、向上的心理面对成长,面对未来。

(五)合理地利用奖励与惩罚

第15篇

关键词:德育 指导 幼儿

夜上海论坛 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观念也已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 步的同时,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倾斜,理想信念淡化,过分注 重实惠,只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把物质待遇的优劣作为衡量 一个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唯一尺度,从而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 ,而把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置于脑后。

夜上海论坛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希望藉我国丰富的道德遗产,把传统的道德价值再以原则的形式加给儿童,也不管适 应不适应当前的形势,把"忠孝"、"本份"、"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干事"等思想灌输给儿童。诚 然,你我们有优良的道德传统,但现在更重要的不是一味地继承,而应该赋予其新的内容、新的涵义,即道德 价值的现代化。

夜上海论坛 现阶段在幼儿德育任务的确定中存在着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即怎样使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又 具备适应下一世纪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在幼儿道德教育中如何能使他们免受或少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备的能力?

事实表明,在实施幼儿德育的过程中,仍有几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这些情况不仅会对幼儿良好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也增加了幼儿德育的难度:

夜上海论坛 其一,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在教育中要尊 重幼儿主体性,但是,具体到实际当中,有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高高地凌架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孩子发号施令 ,长此以往,不但不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胆小怕事,无一点闯的 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其二,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在家庭中,由于孩子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 切采取包办代替的办法,理由是,孩子年纪小,应避免出危险;上学的孩子功课重,不能再增加孩子的负担。 这样做,似乎是爱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使孩子形成懒惰、不爱动脑子、事事依赖他 人的习气。另外,还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即一切都是现成的,完全可以不费力地得到,使幼儿从小到大毫无 竞争意识,如此下去,又如何适应当今和未来的社会?

其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如,不加选择地滥用奖罚手段,不恰当地使用物质奖励等等。一些家长还把金钱观念直接用在了孩子的身上,如让孩子完成作业给多少钱,帮父母干一件家务给多少钱,考第几名给多少钱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完全混淆了孩子的道德认识,使孩子错误地认为金钱就是一切。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社会现状和经济潮流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是,现阶 段,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不妨从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正面地赋予幼儿德育新的观 念,改革幼儿德育的内容及方法,从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动手、动脑、合作、公平 竞争等能力入手,使儿童的身心发展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为此,幼儿德育可否考虑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培养幼儿参与、竞争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要使儿童将来具备竞争能力,就必须从小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培养他们自强、自立以及吃苦耐 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勇气。如让他们从小锻炼与伙伴的公平竞争,不轻易放弃目标,以培 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知难而进的精神。不要将孩子闭塞在小家庭或一个小环境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能培 养出呆子、蠢才。

2、人际关系的指导

夜上海论坛 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结果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 及良好的交往能力,就难以适应未来的生活。因此,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德育内容。再则,在竞 争的社会中,合作的精神愈显可贵,它是关系到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而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在这点上是很 薄弱的,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变,家长往往把孩子关在家 中,孩子之间从小缺乏合作的机会,合作的精神也就难以培养,孩子所表现出的要么是争强好胜、任性自私, 要么是郁郁寡欢、自甘落后,至而随波逐流,因而教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夜上海论坛 3、对儿童性格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