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产经营决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农户;劳动力禀赋;劳动力配置
中图分类号 F063.4;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5-0135-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5020
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我国农村广泛确立,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活动单元逐渐拥有了独立决策的权力。农户可以自主合理配置家庭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生产,参与市场活动并追求家庭整体的效用最大化。对于农户家庭来说,效用最大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家庭成员的消费需求;二是增加家庭的现金收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的推进,农户家庭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其劳动力的配置,以求获得效用最大化,劳动力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农户家庭行为决策的差异越来越显著。首先,非同质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生产活动参与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农户家庭的劳动力资源禀赋不同,参与农业生产时做出的农业生产决策也不同。目前,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微观角度,延续了A・恰亚诺夫(chayanov)[1]的分析思路,主要从劳动力数量的角度探讨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的差异,其会导致家庭生产经营决策中农作物品种选择、农作物生产方式等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2-4],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户的总收益[5];二是宏观角度,是对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大多关注人力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6-9]。以前研究从人力资源禀赋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农户生产经营结构现状及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内在机理,但存在两个问题:①以前的研究将农户家庭内部的劳动力看作是同质性的,但实际上农户家庭内部人力资源禀赋存在显著差异,在贫困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家庭内部成员受教育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②从数量或者质量单维的角度来考察劳动力资源禀赋,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可以相互替代,但如果在家庭经营决策中增加外出务工的选择,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则不明显(教育程度高的人外出概率较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更为细致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具体而言,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提高一方面可能会导致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流出[10],从而使得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以及平均质量的降低,进一步可能会降低家庭农业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如果劳动力市场不完备,劳动力禀赋的提高可能会使得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率提高,从而可能提高家庭农业生产水平。目前,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异质性较强的农户家庭内部劳动力禀赋到底会对其生产经营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回答。
1 理论框架
1.1 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基本分析框架
劳动力禀赋对家庭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要素配置和要素替代来实现的。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下[1-11],无论是对劳动力数量还是劳动力质量的讨论,都是效用最大化目标下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而正是生产要素的差异(如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影响到其配置决策。生产要素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短期内设定技术不变)。一般而言,农户在制定生产决策时会受到内部的资源禀赋与外部的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见图1)。
其中,内部资源禀赋包括农户家庭劳动力(H)、资金(K)、土地(N)、技术(其中技术选择又受到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资源的影响)等;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化发育程度与政府政策调节两大方面。农户家庭会在既定的市场与政策环境下,根据家庭的资本要素存量(Kt)、本期可使用的劳动力要素(Ht)与土地要素(Nt)制定当期的家庭经营决策。而家庭经营决策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非农生产与农业生产,其中非农生产包括农户自己开办的自营工商业与被雇佣于农业以外的非农产业;农业生产主要包括自给自足型的传统农业和市场导向型的现代化农业。本研究中将重点关注农户家庭劳动力禀赋对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即虚线方框中的部分)的影响以及劳动力在不同类型生产中的配置结构。
1.2 劳动力禀赋差异与农户家庭经营决策的关系模型
夜上海论坛 本文从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质量两方面来讨论农户家庭劳动力禀赋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所说的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是指农户家庭中16-65岁不再进行全日制学习的人。从劳动力数量方面来说,当农户家庭劳动力总数较多且存在劳动力市场需求时,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经济水平,户主在与其他家庭成员商量后会做出派人外出务工的决定,但农业仍为农户家庭生活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因此在当地市场发展水平较落后的情况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往往是在保证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发生的,而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农田也越多,农业生产总值自然也越高。本文用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来表征劳动力质量。从劳动力质量方面来说,随着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在工业部门获得工作及高工资的可能性越大,这些人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也越大,越愿意向城市迁移。忻海平、任淑华、徐凌[12]通过调研证实教育每增加一年,农民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增加2.2%,收入增加12%。即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概率越小。但如果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其因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农业生产经营收益也更高[13]。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参照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构建了农户农业生产函数,表示如下:
夜上海论坛 Yt=At(Kt)α(Ht)β(Nt)γ(1)
夜上海论坛 其中,Y为农业产出,K,H,N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力、土地,A表示技术水平。
夜上海论坛 关于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测量,Barro和Lee[14]提出了用人们所受的教育年限对人力资本进行估算。其主要想法是: 受教育年限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本, 受教育年限的多少反映了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本文中劳动力禀赋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因此,用如下的(2)式表示农户家庭的综合劳动力禀赋:
Ht=Labi×hi(2)
h=е(Edu^2)(3)
夜上海论坛 其中: hi、Edu、Lab分别是该户家庭中劳动者的人均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表示劳动力质量)和劳动力数量,H为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禀赋总量。由于受教育水平提升后,劳动效率会提高。因而,家庭劳动力禀赋H实际上是根据劳动力质量进行调整、折合的有效劳动力数量,Edu为表征受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质量调整系数。
夜上海论坛 如果农户家庭劳动力全部参与农业生产,那么,将(2)、(3)带入(1)式中,得到如(4)式所示的生产函数:
夜上海论坛 Yt=At(Kt)α(lab×eEdu^2)β(Nt)γ(4)
但是,由于受教育水平提升,农民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增加。因此,农户劳动力质量越高,参与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越低,因此,农户并不是将所有劳动力都配置到农业生产中。假设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的可能性(Pa(lab))与劳动力质量(Edu)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式表达如(5)式所示:
夜上海论坛 Pa(lab)=1-ε×Edu(5)
其中,ε为受教育水平对劳动力农业参与的影响系数,且ε×Edu≤ 1。
当农户家庭中只有一定比例的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时,其农业生产函数可用(6)式表示(即(5)式带入(4)式所得):
夜上海论坛 图2中左图描绘的是受教育水平变化对农业产出(对数)的边际影响,即随着受教育水平提升的边际产出动态变化曲线。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边际产出先下降,到达低谷后,再上升。与横轴有两个交点。也就是说,在教育水平较低时,受教育水平的边际产出大于零,因教育水平提升而扩展的劳动力禀赋投向农业,会引发农业总产出的增加。但达到Edu1后,受教育水平的边际产出小于零,此时,农户不会将劳动力禀赋投向农业,而可能选择外出务工,从而农业产出可能减少。直到Edu2,可能伴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受教育水平变化的农业边际产出变得大于零。此时,农户会将扩展的劳动力禀赋投向商品化、高附加值农业,以增收。
图2的右图描绘的是教育扩展的劳动力禀赋与农业产出的关系,是一个横向反“S”形曲线。但由于Edu1取值较小(小于1,如式(11)所示),因此右图O-Edu1段并不明显,因此,劳动力质量与农业生产总产出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上可以看成正“U”形。
夜上海论坛 图2的现实含义是:当劳动力质量过低时,其在非农行业中获得工作的机会太小,劳动力无法实现转移,所有劳动力都会投入到有限的农业生产中,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总值比较高,此类农户家庭在农业生产中,用劳动力这一相对过剩要素代替资金等相对稀缺的要素;但随着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其在非农行业中获得工作的机会有所提高,且非农行业的收入往往高于农业,因此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由于过密化生产的劳动力边际产出虽然很低但并不为零,因此出现随着劳动力质量提高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总值减少的现象;但随着劳动力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其在非农行业获得工作的机会、收益水平都会提高,因此他们一方面可能会通过向家庭汇回收益以缓解劳动力要素的极度短缺实现资本替代劳动;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部分高质量劳动力会从事高收益的农业生产,这就导致了当劳动力质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农户家庭农业总收入不断提高现象的出现。
1.3 劳动力禀赋差异对农户经营决策的研究假说
根据上文中的理论分析,提出下面四个假说:
夜上海论坛 (1)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其农业总收入呈正相关。由于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农业生产投入越多,因此,农业总收入越高。
(2)农户劳动力质量与其农业总收入呈“U”形关系。即:随着农户家庭劳动力总体质量的提高,农业收入减少(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但当劳动力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农业总收入将随着增加(由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3)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呈负相关。由于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劳动力流出的可能性越大,非农收入增加越快,而非农产业工资率一般高于农业,因此,从事非农生产的人数越多,农业生产所占比重越低。
夜上海论坛 (4)农户劳动力质量与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呈负相关。由于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越高,劳动力外出的收益预期越高,农户的外出意愿、务工时间、收入也会增加,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比重减少。
2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2.1 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对武陵山区的湖北建始县和重庆黔江区的实地调查。首先,从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中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武陵山区的湖北建始和重庆黔江作为样本县(区);其次,从2个样本县(区)中用系统抽样办法各随机抽取4个乡镇,共8个样本乡镇;再从每个样本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村,共24个样本村;再从每个样本村中随机抽20户农户,作为调研对象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根据课题组的研究兴趣可能会增加样本,但是不会改变原来的抽样方案。。然后派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取有效问卷485份。调查内容涵盖了农户的就业、住宅、农地、种植业生产、作物产出销售、收入、消费、借贷等各个方面。由于问卷中存在劳动力、农业生产这两方面数据缺失的情况,本文选取了其中信息较为完整的446家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确实有农户不从事农业生产,回访也无法获取数据。所以这一部分数据(39户)只好放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估计结果。。在样本筛选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①剔除信息填写明显存在大量错误及数据大量缺失的农户;②本研究主题为农户家庭行为决策,其侧重点为农业生产,因此剔除农业生产总值为零的农户;③剔除土地经营面积、资本总量为零的农户。以确保在计量过程中数据可以被进一步处理。关于数据,本文使用了Stata10.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夜上海论坛 2.2 变量选择与描述
从上文中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本文将根据分析框架设立两个模型,模型一中考察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总产值,模型二中考察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总产值占年总收入比重。而在两个模型中,包括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与虚拟变量,有关变量的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户家庭农业年生产总值(P)的平均值为23 270.44,标准差为26 482.50, 农户农业年生
夜上海论坛 产总收入差别较大。农业生产总值占家庭总收入比值(R)的平均值为0.43,说明当地农户一半以上的收入来源于非农生产。当生产规模有限时,农户家庭生产中几乎不存在长期雇工的情况,劳动力一般即为家庭内部劳动力(lab),均值为3.18。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Edu)均值为7.05,说明在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也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农户家庭资本存量(K)、土地资本存量(N)、农户拥有的社会资本(S)、农户家庭地理位置(D)的平均值与标准差都说明了在大样本的情况下,数据的分布广泛,农户拥有的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本研究将会有相当强的代表性。调研的农户家庭所在地(A1),湖北建始为1,重庆黔江为0,平均数为0.54,说明两地调研农户差别较小,并以这一变量控制由于两地市场发展水平、政策差异对农户家庭经营决策带来的影响。
3 实证模型设定与结果分析
3.1 模型设定
结合理论分析中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扩展生产函数农户农业生产函数模型,提出以下两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一组模型(模型M1-M4)的形式如下:
夜上海论坛 其中第一组模型(模型M1-M4)主要分析农户家庭农业总收入的影响因素,第二组模型(模型M5-M7)则重点分析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影响因素。
3.2 估计结果及分析
夜上海论坛 对两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的结果见表2。
由图3可以看出:农户家庭劳动力禀赋的数量、质量维度与农户家庭年农业生产总值间呈现“瓦形”关系,此图形象地展示了本文的假说一与假说二。通过该图,可以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禀赋与农业生产决策之间的关系有直观全面的认识。在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市场环境下,农民在城市处于“落地未生根”的生存状态,为了保障基本生存,农户一般不会将农田完全抛弃,而劳动力质量――受教育水平则是影响农户是否离乡的重要因素。当家庭劳动力质量较差时,劳动力外出务工能够获得工作机会的可能较小,因此农户可能全部从事农业生产,存在“过密化生产”[15]的情况,这是边际产出很小但大于零,因此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总值较大;当劳动力质量不断提高,农户外出的可能性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也会随之下降,因此表现为: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农户农业生产总收益下降;而随着农户劳动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户资源配置能力提高、技术掌握能力增强,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率大大提升,且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实现资本积累,会将部分资金、技术等投入到家庭农业生产之中,因此会表现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总值的再次提高。关于劳动力数量的影响是很显然的。在贫困地区以家庭自耕种为主的情况下,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中可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也越多,农业总产值也越高。
(2)劳动力资源禀赋对农业生产总值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M5、M6和M7中,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总值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的影响都在1%的水平上负向显著,这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农业总产值占总收入比例越低,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假说三。目前虽然依然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但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当农户家庭人数超过一定量(家庭农业生产所必需劳动力数量)就会出现劳动力转移,且非农产业收益一般比农业收益率要高,因此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也越多,非农收入比重也越高。
从表2还可以看出,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Edu)与农业总产值占总收入比例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质量越高,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越大,获得较高工资的可能性也越大,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假说四。由此可见,农户劳动力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大幅增加农业收入,非农收入也将迅速提高。
夜上海论坛 3.2.2 控制变量对农户家庭经营决策的影响
从农户家庭农业总收入来说,分析框架中的资本存量、土地存量、社会资本量、地区发展差异等变量在统计上均显著。这说明农业年总产值与家庭资本拥有量之间成正向关系,家庭资本越多,农业总产量出越高;家庭土地经营面积与农业年总产值之间成正向关系,一方面说明当地农业生产主要为种植业;模型3、模型4中土地变量的系数表明了土地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社会资本与农业年总产值之间成正向关系,农户社会资本有利于农户农业生产、销售信息的获取等,因此农户家庭社会资本的增加有利于农户家庭农业总收入的提高;地区发展差异变量的系数为正,说明建始地区的农业生产总值更高、农户的农业参与程度更高,这与调研中观察到的现实情况相符合。
夜上海论坛 从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来看,从模型中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来看,虽然资本存量(LN(K))的回归效果并不非常显著,但系数为负说明资本存量越高的家庭农业生产比率越低;农业总产值占总收入比例与农户家庭土地经营面积(LN(N))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 1%的水平上显著,农业生产参与程度与家庭土地经营面积之间成正向关系,即家庭土地越多,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程度越高;社会资本(S)、农户家庭地理位置(D)与农业年生产总值之间回归效果不显著。对地区变量的回归效果显著,说明两地农户家庭农业生产参与程度存在着明显差异,系数为正,说明建始地区的农业生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的比例更高。
4 结论、政策含义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CD函数,构建了劳动力资源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决策的影响模型,分析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与农业产出、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比的关系,并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对武陵山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夜上海论坛 我国贫困地区农户的农业生产总收入主要受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资产存量、农户经营土地面积、农户拥有社会资本存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总值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受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农户经营土地面积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中,需要对家庭所有劳动力、资产、土地、社会资本、市场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做出农业生产决策,而在从事非农生产中,农户更多地考虑家庭的劳动力资源禀赋及市场发展水平、国家政策等因素。
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禀赋与农户家庭在农业上劳动投放以及农业产出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劳动力质量越高,家庭总收入就越高。而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可能从事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也充足,农业总产值也越高,但农业总产值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会下降;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平均质量越高,农户从事非农工作的收入预期越高,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的可能性也越高,但与此同时,其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率也会上升,因此劳动力质量与农户农业生产总值呈正“U”形关系,而与农业总产值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呈负相关。因此,在贫困地区,包含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的农户家庭劳动力禀赋变量与农户家庭农业年生产总值之间呈现“瓦型”关系。
夜上海论坛 4.2 政策含义与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对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应该一方面继续实行农业生产的补贴政策,增加农业比较收益,激励农户将更多的劳动力禀赋投放到农业;另一方面要激励农户家庭提升农业劳动力尤其是在家务农劳动力的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一致的。但更进一步的是,对目前留守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更为重要。未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也正取决于是否有知识型青年农民加入农业生产领域。因此,需要加强农业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对留守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农户家庭内部劳动力质量的异质性程度,提高家庭劳动力总体的边际产出;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地区要素的优化配置。这对我国未来农业与农村发展意义重大。贫困地区留守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和农村非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比较,以及大样本面板数据的获取,将成为本研究进一步改进方向。
夜上海论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65-77. [Chayanov A. Farmers’ Economic Organizations [M]. Xiao Zhenghong,Translation.Bejing: Central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Press, 1996: 65-77.]
[2]史清华.农户家庭经济资源利用效率及其配置方向比较:以山西和浙江两省10 村连续跟踪观察农户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0,(8):58-61. [Shi Qinghua. The Comparison of Farm Househol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e and Its Configuration Directional:Based on 10 Villages in Shanxi and Zhejiang Provinces Continuous Tracking Observe Farmers [J]. Chinese Rural Economic, 2000,(8):58-61.]
[3]卫新,胡豹,徐萍.浙江省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特征与差异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5,(10):49-56. [Wei Xin, Hu Bao, Xu Ping. Farmers Produce Operating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Analysis of Zhejiang Province [J]. Chinese Rural Economic, 2005.(10): 49-56.]
夜上海论坛 [4]石智雷,杨云彦.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J].社会学研究,2012,(3):157-181.[Shi Zhilei, Yang Yunyan. Family Endowment, Family Decision and the Returning of Rural Migrants[J]. Sociological Studies, 2012,(3):157-181.]
[5]Dean T J , Jacques V G. Education and Earning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7, 6(2): 161- 166.
夜上海论坛 [6]钱雪亚,张小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J] .中国农村经济, 2000,(3):25-31.[Qian Xueya,Zhang Xiaodi. Rural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ts of Return Characteristics [J]. Chinese Rural Economic, 2000, (3):25-31.]
[7]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Hou Fengyun. Chines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the Employment Research [M].Shanghai: Shanghai Joint Publishing,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
夜上海论坛 [8]侯风云,李焕龙.山东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07):38-40.[Hou Fengyun, Li Huanlong.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handong Province [J]. Shandong Economic Strategy Research, 2006, (07) :38-40.]
夜上海论坛 [9]李勋来,李国平,李福柱. 农村人力资本陷阱: 对中国农村的验证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05,(5):17-22.[Li Xunlai, Li Guoping, Li Fuzhu. The Trap of Rural Human Capital Existed or Not: An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China [J]. China Rural Survey, 2005,(5):17-22.]
[10]王丽娟,刘彦随,翟荣新. 苏中地区农村就业结构转换态势与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6):135-138.[Wang Lijuan,Liu Yansui,Zhai Rongxin.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Mechanism of Rural Employment Structure Conversion in Central Jiangsu Province[J]. China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17(6):135-138.]
夜上海论坛 [1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41. [Theodore W S. Transformation of Rraditional Agriculture [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2003:20-41.]
夜上海论坛 [12]忻海平,任淑华,徐凌.新农(渔)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57-65.
[Xin Haipin, Ren Shuhua, Xu Ling.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in Rural Areas [M]. Beijing:Ocean Press,2010:57-65.]
夜上海论坛 [13]方松海. 劳动负效用、要素收益与生存发展适应: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分析[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2-45. [Fang Songhai. Labor Disability ,Factor Return and Adaption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Households’ Management Behavior [M]. 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9,42-45.]
[关键词]农户收入波动;风险应对机制;川东北传统粮区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3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1-0092-06
李 斌(1974―),男,北京市文化局,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政策与理论;(北京 100006)王 阳(1979―),男,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四川成都 610225)
夜上海论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西部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 08XZZ00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中农户经济行为研究”(项目批准号:SC09B033)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由于农业生产和农户经营方式的特殊性,农户不得不直接面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多重风险的冲击。为应对各种风险导致的收入波动的影响,农户可以借助正规风险机制和非正规风险机制来处理收入风险。但是,以现代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为主的正规风险应对机制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在正规风险应对机制基本缺失的背景下,农户会选择一些非正规的风险规避机制。若以收入风险的发生时间为界,可以把非正规风险应对机制分为事前机制和事后机制。在市场完善、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发育充分的条件下,农户可以有效地采用事后机制来处理收入风险,由于事后风险处理机制不会带来经济效率的损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风险处理方式。遗憾的是,农户在利用事后风险处理机制应对收入波动时往往受到多重限制。由于事后机制作用十分有限,理性的农户不得不在风险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但是,事前机制将带来多重负面结果。更糟糕的是,一旦事前机制也无法抵御收入波动的冲击,农户将被迫直接面对风险,被动地承受收入下降所带来的不利后果,损害农户长期的生产效率。由于贫困农户更容易直接面对风险,所以,他们更容易陷于长期低效率的状态,这会导致贫穷的恶性循环,并不断扩大贫富差距。
夜上海论坛 对农户风险应对机制的研究是发展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领域。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在收入风险发生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农户会通过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机制和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来应对收入波动。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是农户缓解收入波动的传统方式,在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内,通过以状态依存为特征的收入转移和互惠信贷,农户可以彼此分担收入风险;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应对风险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的储蓄和贷款来实现收入的跨时期转移[1]。但是,事后的风险应对机制受到种种限制。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网络规模的有限性,及其内部所存在的实施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2]。跨时期消费平滑则常常受到发育不足的金融市场的限制[3]。因此,即使农户采取了上述事后机制来应对收入风险,效果却是有限的。研究发现,在事后进行收入平滑的作用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农户会在收入风险发生前就采取预防措施来规避风险。相对于事后风险处理机制而言,事前的风险处理机制主要取决于农户自己的选择,受到的外部约束较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户规避收入风险。但事前风险应对机制降低了农业专业化程度,延缓了农业技术的进步,从而导致生产效率和收入的下降。因此,农户不得不在收入下降和风险减少之间进行权衡[4],这是限制事后机制的主要因素。
夜上海论坛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农户的风险应对机制进行了研究。陈传波和丁士军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户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户一样,也通过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跨期消费平滑来应对收入风险;他的研究还讨论了农户社会资本对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的影响[5]。罗楚亮在对贫困地区健康风险和消费行为关系的经验研究中讨论了农户风险应对机制与农户消费平滑之间的关系。他考察了健康风险和消费波动之间的联系,并据此证明了农户有相当强的消费平滑能力[6]。樊潇彦、袁志刚和万广华研究了城乡居民收入风险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发现农村居民的耐用品消费对收入风险比城市居民更加敏感,指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提高农户福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7]。甘犁、徐立新和姚洋对中国农户消费保险行为进行了较为严谨的研究,通过引入交叉变量考察了风险应对机制对农户消费平滑能力的影响[8]。马小勇和白永秀使用陕西农户的调查数据检验了事后风险应对机制对农户收入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和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对于农户应对收入风险有重要的作用[9]。
本文使用川东北传统粮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力图更全面地考察农户应对收入波动的各种机制及其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通过这种考察,本文试图说明:不同的风险应对机制在缓解收入波动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农户偏好于哪些风险规避方法,哪些因素制约着农户对风险规避机制的选择?芽农户选择的风险应对措施对其生产生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二、理论假说
夜上海论坛 调查显示,农户主要通过各种非正规风险应对机制来应对收入风险。但是,农户利用这些机制来缓解收入波动面临各种限制,这些限制因素的大小决定了各种风险应对机制的实施程度。农户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来应对收入风险,杜立捷的研究表明,以地缘为纽带的村庄社会网络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农村家庭的主要社会网络是由血缘关系、姻缘关系以及非亲属关系共同形成的亲友网络。这种亲友网络是中国农户实现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的基础[10]。但是,亲友网络内风险统筹的实现程度受到网络的规模、紧密度、支持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其作用正在逐渐弱化。因此,一旦发生收入风险,农户能够得到的来自亲友的转移支付总额往往很小。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说1: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效果取决于亲友网络的规模、紧密度和支持能力。尽管亲友网络内风险统筹可以帮助农户在一定程度上应对收入波动,但是在农村市场化的过程中,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市场对亲友网络功能的替代日益加深、传统伦理观念日趋淡化,这些因素削弱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的作用,其在帮助农户应对收入风险时作用十分有限。
农户也可以通过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即通过资产积累(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和信贷来应对收入风险。中国农户主要的资产积累方式是银行储蓄,杭斌和申春兰的研究表明,农户储蓄的重要目的是预防不确定性[11]。万广华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户的收入水平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统计上都会显著地影响储蓄率[12]。汪伟使用省际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农村居民的储蓄率随着农户收入的增长而增加[13]。但是,农户实际的收入水平不高,导致他们的储蓄率普遍偏低,从而限制了他们通过资产积累去平滑收入波动的能力。从信贷方面看,农户贷款的来源包括正式信贷市场和非正式信贷市场。由于四大国有银行逐步退出农村信贷市场,目前在农村正式信贷市场上向农户提供贷款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非农化倾向[14],其向农户提供的贷款数量十分有限。在非正式信贷市场上,尽管民间信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出现。但是,民间信贷市场的发育空间严重不足,农村的非正式放贷者仍然处于非法或者受法律严格限制的状态,从而限制了农户从民间信贷市场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说2:农户的收入水平、正式和非正式信贷市场上贷款的可得行大小决定着农户是否和在多大程度选择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来应对收入波动。但囿于农户当前的收入水平和信贷市场上的约束,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的作用时有限的。
发展中国家的农户往往处于“水深及颈”的状态,其风险规避倾向比一般的经济主体强烈。在正规风险处理机制基本缺失,事后风险应对机制又受到诸多限制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事前机制去规避收入风险,通过谨慎安排的生产经营活动来稳定收入。[15]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说3:在正规风险处理机制缺失,事后风险应对机制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农户会利用事前机制规避收入风险,这将导致效率和公平的损失。
三、数据获取与变量选择
(一)数据来源
夜上海论坛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笔者2009年7月―9月在四川东北部传统粮食产区所做的农户收入问卷调查,该调查包括了川东北主要的粮食种植区域。在正式调查之前,笔者对部分农户进行了预调查,以确保问卷设计的科学性。正式调查在川东北的5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10县(南部县、仪隆县、岳池县、武胜县、达县、开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剑阁县、苍溪县)30个乡(镇)的90个行政村进行,其中每个市选择2个样本县,每个样本县选择3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3个自然村,每村随机选取10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8份,有效问卷为97%。
(二)变量选择
夜上海论坛 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为农户遭遇风险时收入波动的程度,即由风险因素引起的正常收入的变动。由于直接询问农户时间序列收入比较困难,我们通过询问农户在遭遇风险时的主观体验来衡量农户的日常收入波动。具体来说,要求被调查者(户主)根据自己在过去的体验用基本不变和明显降低来描述自己在遭遇较严重风险事件时正常收入的波动状况。由于农户的乐观程度会影响其对收入波动的主观体验,我们对农户的性格特征进行了控制,把农户面对风险的态度作为自变量引入农户家庭特征变量集合中,以此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降低采用主观体验指标所造成的分析误差。
夜上海论坛 本研究的解释变量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事前的风险应对机制变量(Xi),主要包括:采用传统技术和熟悉品种(X1)、多元化的生产经营策略(X2)。第二类是事后的跨时期消费平滑类变量(Zi),主要包括:正式信贷市场发育程度(Z1)、非正式信贷市场发育程度(Z2)、家庭平均收入水平(Z3)。第三类是事后的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类变量(Yi),主要包括社会网络的广度(Y1)、亲友网络的支持能力(Y2)、社会网络的紧密程度(Y3)。此外,我们对正规风险应对机制变量(Wi)和农户家庭特征变量(Ci)进行了控制。正规风险应对机制变量(Wi)主要包括:商业保险市场的发育程度(W1)、农户获得政府救济的难易程度(W2)。家庭特征变量(Ci)主要包括:户主的性格特征(C1)、户主的年龄(C2)、家庭人口(C3)、家庭人均耕地面积(C4)、家庭中有无乡村干部(C5)、户主受教育程度(C6)。
四、模型选择与估计方法
夜上海论坛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我们采用二分lo-gistic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分析所采用的计量分析模型如下:
ln =α0+α1Wi+α2Yi+α3Zi+α4Xi+α5Ci+εi
夜上海论坛 其中,pi只表示收入明显降低的概率,1-pi表示收入没有明显降低时的概率,pi/(1-pi)表示收入明显降低的发生比,即收入明显下降的概率除以收入基本不变的概率。α0 是常数项。Xi 表示应对收入风险的事前机制变量,Yi表示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机制变量,Zi表示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变量,Wi表示正规风险应对机制变量,Ci表示家庭特征变量。α1、α2、α3、α4、α5分别为对应变量的系数集合。εi是随机误差项。
夜上海论坛 五、结果与分析
夜上海论坛 本研究采用stata9.0软件进行logit回归分析,在有效的878个样本中,共有856个样本被纳入了回归过程。计量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在计量检验过程中,为了了解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在一直控制家庭特征的情况下,依次纳入正规风险应对机制类变量、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机制类变量、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类变量、事前风险应对机制类变量,分别得到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最后,将全部解释变量纳入回归分析过程,得到模型5。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分别纳入各组解释变量和全部纳入解释变量的检验结果,就本文所关心的变量而言,无论从系数大小还是从统计显著性上来看均无明显差别,可见本文所考察的主要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稳健的。为了简化分析,下文的分析主要根据模型5来进行。
为了避免可能的异方差问题,表中的标准误差为稳健性标准误差,相应的p值也根据稳健标准误差来计算。为便于比较各个自变量作用的大小,对模型5的回归系数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具体做法是:回归系数与其对应的自变量的标准差相乘,然后再除以logistic分布的标准差。本文计量模型的主要自变量为通过主观赋值而形成的分类变量。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这些解释变量的赋值的方法不同,标准差会不同,偏效应必然会不同;因此,这里对自变量的相对作用进行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对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而非计算偏效应。下文的分析将主要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来进行。
(一)正规风险应对制度的影响
商业保险市场的发育程度(W1)对农户收入波动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在于农业保险自身的供需特点。从供给看,在传统粮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仍是农业,由于农业保险中风险的协同性和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保险公司在提供农业保险服务时态度消极,适合农户的保险商品很少。从需求看,农户的收入水平使他们对保险的购买力不足。此外,保险业务的复杂性和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也导致农户对农业保险持怀疑态度。以上因素制约了农业保险应对收入风险的作用。政府救助(W2)对收入波动也没有显著影响。尽管政府近年来在农村推行社会救济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但这些实施的力度和范围有限,因此,包括政府救助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帮助农民规避收入风险中的作用是很小。
(二)事后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机制的影响
亲友集团的规模(Y1)对收入波动有显著负向影响;发生比率为0.764,说明一个等级的亲友数量变化能够使收入波动的发生比下降0.236倍;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很大(0.159)。这说明,在传统粮区,较大规模的亲友网络在缓解收入波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亲友网络中富裕家庭的数量(Y2)对收入波动有很显著地负向影响;发生比率为0.706,说明亲友网络内的富裕家庭数量增加一个等级会使收入波动的发生比下降0.294倍;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较大(0.127)。亲友网络内的交往程度(Y3)对收入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亲友内部交往的密切程度事实上差别很小,不足以对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产生影响,进而对收入波动的影响很小。综合以上分析,假说1得到验证。
夜上海论坛 (三)事后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正式借贷市场的约束(Z1)对收入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正式借贷市场对平滑农户的收入波动没有明显的作用。当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主要的正式信贷机构,贷款发放一般仅限于生产方面,在发放消费类贷款方面态度消极,另一方面,信用社贷款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很难及时帮助农户应对收入风险,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户通过正式借贷来应对收入风险。非正式借贷市场(Z2)对农户的收入波动具有很显著的负向影响;发生比率为0.784,说明非正式借款的约束降低一个等级会使收入波动的发生比下降0.216倍。这表明,非正式借贷市场的发展对农户应对收入波动有显著的作用。调查发现,农户在应对收入波动时,民间信贷市场之所以较正式信贷市场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私人放贷者身处农村社区内部,信息较为充分,能够准确地根据农户的经济实力来发放消费用途的贷款,避免坏账损失;另一方面,民间信贷程序简单,能够较为及时地帮助农户应对收入风险。但是,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相对较小(0.100),这意味着非正式信贷市场的作用相对有限,这可能是因为民间信贷的利率较高,农户在非正式信贷市场的贷款一般都控制在较低的额度内。家庭平均收入水平(Z3)对收入波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发生比率为0.398,说明家庭年收入增加1万元可以使收入波动的发生比下降0.602倍;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也比较大(0.146)。说明由家庭平均收入水平所反映的农户资产积累水平的提高对缓解农户的收入波动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综合来看,假说2得到验证。
夜上海论坛 (四)事前风险应对机制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使用熟悉的技术和品种(X1)对农户的收入波动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发生比率为0.669,说明采用熟悉的技术和品种的主观态度提高一个等级会使收入波动的发生比下降0.331倍;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也比较大(0.189)。多元化经营(X2)对农户应对收入波动也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发生比率为0.717,说明采用多元化生产经营的主观态度提高一个等级会使收入波动的发生比下降0.283倍;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也比较大(0.166)。综合以上分析,假说3得到验证。
(五)家庭特征变量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户主的乐观程度(C1)对农户收入波动有显著负向影响,发生比率为0.682,这意味着户主的乐观程度每增加一个等级,收入波动的发生比将下降0.318;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较大(0.178)。这说明主观因素对农户所感受的收入波动的确具有影响,同时也说明该变量较为有效地控制了主观因素。农地数量(C4)对收入波动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发生比率为0.810,意味着家庭人均耕地增加1亩可以使收入波动的发生比下降0.190倍,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较大(0.131)。这说明农地在帮助农户应对收入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地对农民而言具有保险功能[16]。此外,户主年龄(C2)越大、家庭人口(C3)越多、家庭中有乡村干部(C5)、户主受教育程度(C6)越高,农户应对收入波动的能力越强,但影响均不显著。
夜上海论坛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由于正规风险规避机制作用甚微,农户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规避收入风险,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跨时期消费平滑、事前的保守生产经营与多元化种养策略。(2)事后的风险规避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户应对收入风险,但由于事后机制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其作用有限。(3)在正规风险应对机制缺失和事后风险处理机制作用限制的背景下,农户不得不依赖事前机制来处理收入风险,或者在收入风险发生后,被动地承受收入风险带来的后果,这将导致农户生产经营效率的下降和贫困的恶性循环。长期来看,当前农户普遍选择的风险规避机制不利于他们收入的稳定增加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帮助农户利用更好的方式应对收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首先,不断强化农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资本,以此来增加农户应对收入风险的能力,减少农户的脆弱性;其次,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减少农户信贷约束,增强农民通过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来应对收入风险的能力;最后,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标准,帮助贫困农户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给予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企业政策性补贴,使其获得合理利润;降低农业保险费水平,提高农户的参保率。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美)普兰纳布•巴德汗,克里斯托弗•尤迪.发展微观经济学[M].陶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Fafchamps,M.Solidarity Network in Preindustrial Societies:Rational Peasants with a Mor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1992,vol.41(1). [3]Rosenzweig,M.,and K.Wolpin.Credit Market Con-straints, Consumption Smoothing,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Durable Production Assets in Low-income Countries: In-vestment in Bullocks in Indi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3,vol. 101(2).
夜上海论坛 [4]Morduch,J.Income Smoothing and Consumption Smoothing.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vol.9 (3).
[5]陈传波,丁士军.对农户风险及其处理策略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
夜上海论坛 [6]罗楚亮.健康风险与贫困人口的消费保险[J].卫生经济研究, 2006,(1).
[7]樊潇彦,袁志刚,万广华.收入风险对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07,(4).
夜上海论坛 [8]甘犁,徐立新,姚洋.村庄治理、融资和消费保险:来自8省49村的经验证据[J].中国农村观察,2007, (2).
夜上海论坛 [9]马小勇,白永秀.中国农户的收入风险应对机制与消费波动:来自陕西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9,(4).
[10]杜立捷.社会支持网络与村庄经济生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11]杭斌,申春兰.中国农户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5, (3).
[12]万广华.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研究: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3, (5).
[13]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 2008, (2).
[14]盛勇炜.城市性还是农村性: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特征和改革的理性选择[J].金融研究, 2001, (5).
夜上海论坛 摘要:介绍了经营分析系统的系统构架,就其功能进行了详述,举例论述其在企业经营分析、决策中的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一些使用方法。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经营分析系统 系统框架 实际应用 BO前台软件
1 前言
目前,通信运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固话运营商面临着空前的压力,要应对日益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做好市场经营分析尤为重要, 只有从分析中才能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市场;只有从“严谨”入手,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才能确保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同时,市场经营分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才能为企业的最终决策打下基础,经营分析最终是要服务于经营决策的,因此必须要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以便使分析的结果最终能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由于我公司过去沿用的一些经营分析手段与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日前日益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缺乏相应的准确与实效性,所以,我公司自2008年10月正式启用了利用BO作为前台查询工具的经营分析系统。下面仅就本人使用此经营分析系统的一些心得及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夜上海论坛 2 经营分析系统简介及系统构架
2.1 经营分析系统简介:我公司使用的经营分析系统,是建立在Unix系统环境下,使用informix作为后台数据库,Bo作为前台查询工具,对电信运营商提供收入、结算、用户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结构化分析及信息。查询工具BO,是设计报表、浏览报表以及报表权限管理的工具,主要包括BusinessObjests、Designer和Supervisor三个应用程序,其中 BusinessObjests用于报表的浏览和设计,Designer用于报表设计中的Universe设计,Supervisor用于报表以及Universe的管理以及权限管理等。
2.2 经营分析系统系统构架。主要包括:
2.2.1 BO前台软件部分:
BusinessObjests:用于报表的浏览和设计
夜上海论坛 Designer:Universe设计
Supervisor:报表以及Universe的管理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等
夜上海论坛 Infoview:通过服务器,以web方式浏览报表
夜上海论坛 2.2.2 经营分析数据库部分:
夜上海论坛 sever name:ol_neimenggu
datebase:db_bo,db_ibd,db_support
夜上海论坛 2.2.3 IBD2.0:系统维护工具
3 经营分析系统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夜上海论坛 由于使用、浏览本经营分析系统软件的人员主要是电信企业市场部人员、中高层经营决策人员及报表开发人员,而经营分析系统所提供的报表,能够对电信企业生产经营进行分析,所以他们要了解各主题报表的分析指标、关联因素、展开层面及主题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报表和使用报表,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3.1 报表的结构:经营分析系统中的报表按分析类别分为七大模块,共有73个报表,每个报表下面按不同展开层面又分若干子表。
具体七大模块为:
业务分析模块;
收入分析模块
用户分析模块
大客户分析模块
资源分析模块
市场分析模块
专题分析模块
夜上海论坛 下面我就每一模块在经营中的具体应用做一简单介绍:
夜上海论坛 3.2 业务分析模块:业务分析模块主要是针对运营商自主经营的各种业务在帐务处理(月租计算以及各种帐务优惠)之前的计费系统的业务量数据,主要为通话次数、通话时长、通话费用(优惠前后)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与通话类型,话单类别,时间、地区、业务类型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反映用户对运营商各种服务的实际使用情况。
3.3 收入分析模块:收入分析模块主要针对运营商的应收和实收等情况进行分析,反映运营商收入的来源,结构以及和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有助于运营商决策分析,以发展有利于收入增长的业务和用户。
此模块下常用报表有:主营业务应收结构分析报表、销帐情况分析月报、营业收入分析报表、结算分析报表等。
应用举例:主营业务应收结构分析
报表标识:主营业务应收结构分析
报表内容:是针对铁通计费系统中应收话费的分析,从而得到每个帐期月内的应收话费的情况。
可以获得以下可供分析的指标:优惠前应收、优惠后应收、优惠量、优惠前累计应收、优惠后累计应收,并可以关联下列因素展开分析:帐目类型、设备类型、计费类型。
我们已经定制的分析层面:全省汇总表、本网用户应收、197用户应收、全省优惠额度汇总表、全省费用比例饼图、按费用类型分析柱形图。根据分析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事实:
夜上海论坛 3.2.1 本月何种帐目类型或用户类别的应收话费最大,何种帐目类型或用户类别的应收话费最小
夜上海论坛 3.2.2 何种帐目类型或用户类别的优惠额度最高,何种帐目类型或用户类别的优惠额度最小,以及优惠的比例
3.2.3 各种帐目类型应收话费的比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费用的构成情况
3.2.4 省内各个地域的应收话费的比例:应用举例:可判断在市场上哪一个话类别类业务受大家欢迎,加大这一话单类别业务的宣传或推广;或知道哪一类用户类别是产生费用最大,市场部可加强对这一类用户的开发等等。
3.3 用户分析模块:用户分析模块主要是对电信用户的构成,特点和发展等内容进行分析。本模块下常用报表有:用户基本情况分析、用户消费额度分析、装拆机统计等。
3.4 大客户分析模块:大客户分析模块主要是针对运营商管辖内的大客户的收入、设备、分布、ARPU值等情况的分析统计。
夜上海论坛 本模块下常用报表有:大客户组费用统计表、大客户发展统计分析。
夜上海论坛 3.5 资源分析模块。本模块下常用报表有:码号资源统计分析。
3.6 市场分析模块:本模块下常用报表有:优惠项目分析、铁通用户使用他网业务趋势分析、他网用户使用铁通业务趋势分析等。
3.7 专题分析模块。本模块下常用报表有:欠费情况分析、坏帐情况分析、缴费率情况分析、黑名单用户统计、号码段费用统计、零次户统计分析表、短号码统计分析、主叫组应收统计、 零费用用户统计表。
夜上海论坛 4 经营分析系统使用方法说明
一般来说,使用者主要运用BusinessObjests及infoview管理及察看报表,前者需要安装,后者直接网页打开即可。在使用中,我们经常运用前者,安装完成后,即可使用系统所提供的报表。下面,我就一些使用方法及体会做一简要介绍:
夜上海论坛 4.1 如何打开一张BO报表:BO报表是以.rep为结尾的文件,保存在BO指定的目录中,要打开一张报表,首先打开BusinessObjests,然后在菜单栏单击“文件”菜单,再单击“打开”子菜单,在打开的窗口中找到BO报表文件所在的目录,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报表,单击“打开”,就把选中的报表打开了,我们就可以查看报表的数据了。
4.2 如何刷新报表数据:BO报表的数据是保存在本地的,比如我们看一张某年1月份的报表,报表数据是保存在本地的报表文件中的,而不是保存在服务器上面,如果我们想看该年2月份的数据,则需要我们对报表数据进行刷新,把2月份的数据从数据库中取到本地,然后在本地浏览数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3 如何过滤数据:如果我们只想看一张报表中的一部分数据,就要应用到过滤器了,设置过滤器的具体操行为:打开一张报表,在报表主体部分,单击要插入过滤器的列,然后单击菜单栏“插入”菜单,再单击“过滤器” 子菜单,在弹出窗口中,按住shift键或者ctrl键,单击鼠标左键,选中要保留的项,单击确定,我们选中的项,就保留了下来,而没有选择的项,报表中就不再显示了,这样,就达到了过滤的效果。
夜上海论坛 4.4 如何排序数据:打开一张报表,在报表主体部分,单击要插入排序的列,然后单击菜单栏“插入”菜单,再单击 “排序” 子菜单,然后,再单击其下面的二级子菜单:如果要按升序排列,就单击“升序” 二级子菜单;如果要按降序排列,就单击“降序” 二级子菜单;也可以单击“自定义” 二级子菜单,进行手工排序。
夜上海论坛 4.5 如何对对象进行分组:对象分组是指根据对象的值的相近性,对对象的值进行合并,以达到减少报表显示记录数,便于分析和浏览的目的,具体操作为:打开一张报表,在报表主体部分,右键单击要进行分组的列,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变量”,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分组”,然后,在弹出窗口的“变量名”编辑框中输入分组的名称,单击“新建”,为新建的组项重新命名,通过多次单击“新建”,可以建立很多组项,建好组项后,选中窗口右侧的一个组项,然后,再按住Shift键或者Ctrl键,在窗口的左侧,用鼠标左键选择要分配到右侧选中的组项中对象的值,单击“添加”,就完成对左侧选中的对象的值进行分组了,重复上面的操作,就可以对对象的全部值进行分组了,单击“替换”,最终完成对对象的分组。
夜上海论坛 4.6 如何设置主变量:主变量是指一张报表中有几个维对象,把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维设为主变量,显示在节位置上,每一个主变量的值都分开显示在节内容上,而其他非主变量维和度量构成的报表主体,根随在每个节内容下面,体现的是节内容所包含的数据,也就是说,报表的主体根据主变量的内容,分别显示成许多块,每一块体现的是节内容之内的数据,具体操作为:右键单击要设为主变量的对象,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设为主变量”,就完成了对主变量的设置。
夜上海论坛 要删除主变量,在菜单栏单击“分析”菜单,再单击“切片和旋转”菜单,在弹出的窗口中,找到“节”编辑框所在的位置,删除在节中显示的对象即可。
4.7 如何做交叉表:交叉表是指在横向有维,在纵向也有维的报表,做交叉表的具体操作为:打开一张普通报表,在菜单栏单击“分析”菜单,再单击“切片和旋转”子菜单,在弹出的窗口中,找到“块结构”编辑框所在的位置,用鼠标左键单击要放到交叉表横向的对象,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右上方慢慢拖动,直至出现“+”字型虚线,松开鼠标左键,单击“应用”,关闭该窗口,一张交叉表就做好了,需要说明的是,一张交叉表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横向维和纵向维,只要重复上面的操作,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了.
4.8 如何进行拆分:拆分的主要作用是删除对象的重复值,使报表更简洁和美观,便于分析和浏览,具体操作为:打开一张报表,在报表的主体处,用鼠标左键单击要插入拆分的列,在菜单栏单击“插入”菜单,再单击“拆分”子菜单,就对该列插入了拆分。
4.9 如何插入计算:这里所说的计算包括合计、平均值、计数等,要对某个度量对象进行计算,具体操作为:打开一张报表,在菜单栏单击“分析”菜单,再单击“切片和旋转”子菜单,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要进行计算的对象,然后,单击窗口上方的插入计算的图标按钮,插入计算器后,双击度量对象下方的计算器图标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要插入的计算类型,单击“确定”,单击应用,计算器就设置好了。
夜上海论坛 4.10 BO报表的发送与接收:使用人员新做好一张报表,怎么样给其他人看呢?这就要使用BO的资料库功能了,具体操作为:打开已经做好的报表,在菜单栏单击“文件”菜单,再单击“到”子菜单,然后,再单击“公司文档”二级子菜单,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确定”,做好的报表就到资料库里面了,发送到资料库里的报表,只要有连接资料库权限的用户,都可以从资料库里面取到报表的,这样,需要报表的人员,就可以取到新做的报表了。
4.11 如何把BO报表另存为其他格式的报表:有时候,一些没有安装BusinessObjects软件的人员也想看BO报表,那么,就需要我们把BO报表另存为其他格式的报表,例如,EXCEL文件格式、TXT文件格式、HTML文件格式等,BusinessObjects提供了很方便地把BO格式的报表转存为其他文件格式的报表的方法,具体操作为:打开一张报表,在菜单栏单击“文件”菜单,再单击“另存为”子菜单,在弹出的窗口中的“保存类型”下拉选择框处,选择要转存的文件格式,在“文件名”编辑框中,输入要转存的文件名,单击“确定”,BO报表就转存为相应格式个文件了。
5 结束语
夜上海论坛 经营分析系统的投入使用,建立了面向企业运营的统一数据信息平台,为全网业务、客户服务、市场营销、经营决策、业务实施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在公司的业务运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公司的精细化运营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