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初中生数学思维培养范文

初中生数学思维培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生数学思维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生数学思维培养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培养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67-01

随着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初中生能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探索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我们教育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本人一直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并且非常注重对初中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下面我谈一谈对此课题的认识和探索。

1.积极建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高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我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要使初中生能够积极、高兴地探究知识,充分发挥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克服以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支配者,学生是被支配者,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的陈旧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往往过多地强调了我们教师的支配作用,却忽视了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我们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充足的空间留给学生自己支配,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喜好和个体差异,以宽容、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真正参与到在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小主人,从而形成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在这种教学环境影响下,初中生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数学潜质与创造思维。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总是和颜悦色的教学,以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面对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快乐,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孩子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创新兴趣,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

毫无兴趣的强迫学习,将会限制初中生创新思维。兴趣才是初中生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源动力。我非常明白这一点,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我会安排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只要学生努力努力就能解决,同时它又是初中生想了解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可以调动他们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他们因兴趣而多思,因善思而质疑,进而自觉的去探究、去创新。

我还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图形,积极培养初中生的兴趣。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物品本身就是由几何图形组成,有的是由教科书中的重要理论创造出来的的,也有的本身就是几何图形,它们都具有很高的审美特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教科书中几何图形的美,带给孩子们最大的体验,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几何图形带给我们的美。与此同时,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把我们日常生活的图形联系到数学教学中去,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共鸣,使孩子们产生创造几何图形的欲望,然后使他们不断创新,进而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在近几年数学教学中,我多次组织几何图形创新大赛,在图形设计中,让初中生插上创新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在几何图形创新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学习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积极调动他们创新的兴趣,进而促进初中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

3.积极鼓励,促进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为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自我评价能力并不高,常常以我们教师的评价为目标,并且常以我们的评价来评定自己在学生中的地位。因此,我们教师应对初中生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尤其是他们的正确行为我们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明白教师对他们的鼓励和赞扬,以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我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就经常使用“你回答的很好!”“比上次好多了!”“你回答很棒“再接再厉!”等等激励语,给同学们及时以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深深感受到我对他们的认可与赞许,进而使他们在创新之路上不断攀升。当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初中生还不是成熟的个体,在探索创新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我们初中数学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帮助他们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且积极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这种肯定与鼓励会有效保护孩子们不断创新的积极性,促使初中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不断创新中去,这对初中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有益处的。

4.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学到的只是被接受的死知识,很少去积极探究,所以很难以再创新了。要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摒弃原有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要积极培养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不断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初中生 数学思维 鉴定 培养策略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教学可以分解为“教”与“学”,“教”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数学思维与将数学教学的关系就可以说成是数学思维与“教”“学”的关系。第一,数学思维与“教”的关系;数学思维是教师一切教学行为和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的使用和传播,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较强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初中数学。第二,数学思维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简单的学会加减乘除,而新时期的新教育背景要求学生要真正的学会数学,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不仅能够通过所学轻松应对考试,还能利用良好的数学思维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总之,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二、初中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鉴定

鉴定,是指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过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所做出的相关总结和评价。对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科学的鉴定,就是教师在一个时期的数学思维教学后,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程度所进行的考核和检验,并给出总结或评定的一种教学行为。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所得到的鉴定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掌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掌握程度和发展情况,以便教师根据鉴定结果规划以后的数学思维培养力度和方式,推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笔试测验、口述讨论,甚至可以是数学游戏等形式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鉴定。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给出教师自己的专业总结或评价,给学生提出改进和提高的方法和建议,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找到补救方向,不断努力,达到锻炼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效果。

三、培养和提高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具体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夜上海论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数学通常是以按部就班的方式来进行本本教育的,即根据书本上的知识排列顺序逐字逐句地为学生进行讲解,这种言传声教的教学方法既老套又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得不到较高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数学思维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首先从改进教学模式着手进行。当代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如通过大量提问来创建问题情境、通过话题引入来创建教学氛围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中学习数学,在教师的牵引和指导下进入思考模式,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并最终养成一种较为科学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自制的动画视屏或者一段简短的影视资料来作为课题引入,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再适当地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长此以往,初中生就会形成一种爱联想、善结合、常问为什么的细微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2.培养初中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多向性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还应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要教会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尽可能地将数学思维解放。这种所谓的开放性思维,实际上也包含了举一反三的数学创新思维。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思维套路进行既定的熏陶和引导,让学生养成思维惯性;另一方面,要善于鼓励学生自发地寻找数学乐趣,或者说是数学知识的两点,令学生喜好探求,善于变通深思。以综合应用题的讲解教学为例,学生常常苦于综合题型中知识交错,难以分解透彻,只能依靠教师日常传授的解题思路按部就班地完成解题,如此与其说是在培养学生,还不如说是在打造一群“数学机器”。学生的在这种环境下养成的“定向思维”,将会阻碍学生在数学学习道路上获得更高的成就。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如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灵活的多向性思维:(1)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宣讲多种入手解题的途径,以及多种具体解题思路,先向学生展现数学思维的活跃性与多向性;(2)鼓励学生参与积极讨论,找寻可能存在的各种解题办法,教师从旁指点,激发学生探知热情。

夜上海论坛 3.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

学生数学思维的鉴定与培养,都应当有一定的标准,或者是检验途径,实现总结、研究、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此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层次,及学生对数学理应具备的尊重心态,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思维模式,如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二是巩固层次,即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余,逐渐形成的数学技能和素养;三是拓展层次,即学生拥有的数学方面创造性能力,包含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

四、总结

夜上海论坛 总之,数学思维的鉴定与培养是当代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要不定期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情况进行鉴定和评价,及时的设置和更新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新目标,不断地提高当代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师展开教学的必备条件和根本目的,只有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连续不断、高质高效的开发和锻炼,初中数学教学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教学效果。当代初中数学教师要严格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任教,始终把数学思维教学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地采取教学措施来对初中生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思维进行锻炼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最终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芸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11).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数学学科逻辑性强、抽象性强、严密性强,在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教育学认为,数学学科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性学科.学生思维能力需要借助有效教学方式及手段进行培养和训练.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他人的数学思维成果,开展思考分析、综合归纳等数学思维活动,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贯彻和落实于教学的全过程.本人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

培养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以情感激发为先导,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较高形式.教育心理学指出,良好的情感、积极的情态,能够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需要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但初中生思维活动的能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对初中生能动情感的培养,运用情感激励的手段,挖掘出数学教材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的知识内容,设计出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和激励性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敏锐区”,使得初中生保持积极情感状态,参与教学活动.初中数学苏科版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

夜上海论坛 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呈现给初中生,以此催生他们的情感.如《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基础上,抓住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蜻蜓、飞机”的内在联系,设计了“生活中从镜子里看到时间,求时钟的时间”教学案例,并借助于多媒体展示,让初中生能够对该节课知识点有感性、直观的认知,从而提升初中生学习情感,促使他们保持积极精神状态参与思维活动.

二、以实践探究为契机,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笔者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对学生主体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同.新初中数学教材,为初中生数学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和空间.教师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程中,要紧紧抓住教材所赋予的条件,设计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动手操作等活动,为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搭建更为有效的训练平台.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中,教师设计“动手观察和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和对角线关系”的专题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初中生参与测量、观察、对比、总结等思维活动,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如,在《解直角三角形》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学情以及教材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课堂作业中有意识地布置“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探究实践作业习题.学生面对教师所提出的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内心产生大大的疑惑:旗杆那么高,测量它的高度可能吗?但回顾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就会意识到解题的关键,借助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动手操作实践.通过思考分析,得出旗杆的高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夜上海论坛 三、以方法为保障,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高低的标志,就是面对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能否运用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予以解决.数学解题方法是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内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将数学解题的方法、策略的传授作为重要任务,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得解题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比如,类比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和开展类比思维活动.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组织初中生通过类比方法,来进行研究幂的乘方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掌握运用类比思维方法解答问题.

在数学解题策略中,化归转化的解题思想策略是一个经常运用的策略.它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获得原问题答案.如在讲解“解方程:2(x-1)2-5(x-1)+2=0”时,教师向学生指出:此为解关于“x-1”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把方程展开化简后再求解会非常麻烦.此方程的特点是含未知项的都是含有“x-1”,所以可将其设为y,这样原方程就可以利用换元法转化为含有y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就简单化了.通过讲解,教师将化归的解题思想融入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化归思想,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夜上海论坛 四、以典型试题为抓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