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范文

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认知;教学设计

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共同主题。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基于核心素养优化教师的教学认知,促使教师转变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没有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深入理解夜上海论坛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育改革只能是空谈。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教师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主要围绕着“知识与技能”的一维目标进行教学。[1]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育人能力缺失。[2]以教科书为中心,只想准确地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旁观者”,学生的热情、主动性、怀疑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泯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学化学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从“教书”转向“育人”,也就是说不能再单纯地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化学教学,而必须从人的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理解。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这些都要求化学教师在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和教学行为上都要发生重大改变。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承担起培养夜上海论坛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必须将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诉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理解并付诸实践。在这种新形势下,优化提升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尤为重要。

二、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流程——以“苯”的教学为例[3]

教学认知的建构和发展必须根植于教学实践。因此,基于一定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研究,是培育和发展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PCK(学科教学知识)、PCKg(学科教学认知)构成要素研究[4]的基础上,把对教师教学认知提升的重心放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上,提出了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流程(如图1)。“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进行化学教学的统领性观念,它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有深入的理解。其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旨,分析教学知识,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知识等。然后,选择教学内容,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最后,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课堂情境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是学习任务设计的关键。通过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与教学情境持续互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充分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核心素养是21世纪个人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变迁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整合、提升和发展。[5]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学科化、具体化、情境化,它关心的是一门学科究竟对一个人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有什么样的贡献,而不只是本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不同的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同的内容要求,但他们互相联系渗透,共同支撑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化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全盘否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化学对于学生成长独有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化学学科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化学基本观念、思想方法、思维能力、价值观和科学伦理观念的形成。[6]

夜上海论坛 (二)全面分析化学学科教学知识

化学教学知识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等。准确把握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知识,是顺利完成教学,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保证。1.挖掘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认知的基础。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融合课程理念,把握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1)追溯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化学知识的形成阶段,充满了化学家的智慧和科学精神,蕴藏着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饱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苯”的教学中向学生呈现苯的发现过程、凯库勒苯环结构假说提出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过程的再现。教师追溯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领略创造者的思考,感受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逐步领悟自然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理论从“猜测、提出假说——证实或证伪——修正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研究物质的方法,对于培养科学精神品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提炼化学基本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科基本观念是对学科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在学生学习具体性知识时起统摄作用。教师在对具体化学知识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提炼知识背后隐藏的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思想方法。如“苯”的教学中抓住苯环的微观结构和宏观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体现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也凸显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推断物质的结构的化学思想观念。运用恰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感悟最本质的、最精髓的学科思想。(3)发展化学学科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一切能力和核心素养中居统摄地位。在化学教学中应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进行思维训练。如让学生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学生不断进行证实或证伪,感受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7](4)揭示化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化学学科价值观,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也是化学学科的价值体现。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贴近社会,充分揭示化学知识的价值。如在“苯”的教学中联系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苯的危害等,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等。2.深入了解学生知识教师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扮演转化者的重要角色,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是实现高效率的转化的前提。如“苯”的教学,教师应该了解所面对的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一些特征反应,“苯”的教学要以此为基础。但此时学生有机知识储备并不多,教学中应注意不能随意补充知识(如苯的磺化反应等),更不能将知识面拓展到苯的同系物等。教师应该观察和深度研究学生,包括知识能力基础、学习心理、认知方式、错误概念、学习困难以及学习效果等。[8]

(三)准确制定化学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和化学核心素养的本意,根据化学教学内容与特点和学生在某一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准确判断教学内容在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中所起的作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如“苯”的学习目标如下:了解苯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培养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能力,强化对“结构—性质”关系的认识;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品质和逻辑推理能力;了解苯的用途、苯的毒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绿色化学观念。该学习目标涉及“宏观辨识”“微观探析”“证据推理”“科学探究”“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夜上海论坛 (四)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化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或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探索、交流合作的平台,开展体验式、探究式、建构式的学习,形成思维观念和探究技能,感受化学学习的价值和魅力,发展化学核心素养。在“苯”的学习中,设计的学习任务,如表1。总之,利用某一教学主题对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认知培育,让教师掌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不但能促进该主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能充分提升教师的教学认知,提高其专业水平。化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越深刻、对学生了解越深入,教学目标把握越准确,设计的学习任务越有针对性,越能发展学生的化学素养。

夜上海论坛 三、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关键

根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高中化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现实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认知须注意以下几点:

夜上海论坛 (一)必须超越化学学科知识理解化学教育的本质

夜上海论坛 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学生核心素养本位转型。化学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设计还是教学方法设计方面都应该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为素养而教,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提升化学思维能力。

夜上海论坛 (二)善于挖掘课程文本中的育人潜能

教材中呈现的只是静态的知识的结果。教师除了要能够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知识内容,分析知识的深广度,还要挖掘知识的内涵价值,蕴藏的化学基本观念、思想方法,所经历的思维过程的价值,以及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的价值等,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层面来构建教学。

(三)重视学生知识,关注学习活动组织

一定要改变学生无条件接受知识的现状,从关注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达成度。关注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能力、品格品性的实际变化。学生是在基本的化学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知识生长、知识应用,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四)突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夜上海论坛 教师要揭示化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强调知识的应用,把知识融入情境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境设计要紧扣化学教学内容,指向要明确具体,避免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发展规律;要有一定的思维负荷,引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要新颖多样,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突破化学知识的重难点。化学教师还需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观察示范、支持鼓励、启发引导,进行互动和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科学精神。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我们提出发展核心素养;对教师,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认知培育优化,鼓励他们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落实到具体的教育中,进而真正实现育人功能是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借助这一改革的契机,深化对高中化学教育的理解,发挥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1):48-53.

[2]赵学昌.把核心素养内化于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2):51-53.

[3]朱鹏飞,徐惠.“苯”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14(1):40-43.

[4]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PCK结构及其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2(6):113-119.

夜上海论坛 [5]吴星.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化学教学,2017(2):6-8.

[6]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7]徐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61-63.

第2篇

关键词:化工素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育人资源;教学案例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6C0029C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夜上海论坛 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着很多化工素材,一方面体现了化学科学来源、发展于社会实践的鲜明特点;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化学教学要联系社会实际、丰富生活阅历、完善学习方式的课程理念。在上科版的化学教材中,化工素材的内容主要以三种形式出现:第一,以简约的文字、生动的图片出现在正式文本中;第二,以“拓展视野”、“化学史话”、“资料库”的板块出现在辅助资料中;第三,以“思考与讨论”、“探究与实践”、“复习与思考”的板块出现在课堂活动的要求或课后作业的设计中。

对于化工素材的处理,教师一般的做法是:其一,作为导课的材料。例如,“自来水生产中使用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文字),常用作“氯气的性质”一课的开场白。其二,作为问题的情景。例如,“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呢?”(文字结合图片),这样的引言就是针对“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一课创设的问题情景。其三,作为自主学习的素材。例如,“拓展视野――电池的发明”(教材板块),即为“原电池”一课中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材料。其四,作为授课的内容载体。例如,“工业制硫酸”(整节教材),整堂课以工业制硫酸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背景和载体。以上做法,应该说对促成日常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众多教师的教学常态。但是,在当前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形势下,其发挥的能量和教育的成效显然存在不足。如何进一步挖掘、提升化工素材的育人价值,为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工作助一臂之力?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下面,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1 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及其在化工素材中的蕴含分析

夜上海论坛 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正成为热点。吴俊明教授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若干基本观念、相应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态度与责任心,其中既包括具有化学专属性的内容,也包括跟化学有联系的、必备的一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社会素养和公民素养等内容[1]。吴星教授认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化学学科观念、化学学科思维、科学探究实践和化学学科价值追求[2]。刘前树老师提出,化W核心素养包括4个维度:①化学基本观念;②化学过程;③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④对化学的态度[3]。2016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5个维度[4]。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反映到课程实施、课堂实践上有相互融合和补充的优势。它们的共同点是,一方面体现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反映化学学科中必须养育的作为一个人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本文中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主要采用征求意见稿中的观点表述,同时吸纳其他专家的成果精粹。

那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工素材有什么特点,它们又蕴含着哪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机会呢?

其一,化工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的授课载体,贯穿整个知识点或课堂教学的始终,其蕴含较多核心素养的培养机会。载体型化工素材是一个支持某个探究点或整堂课教学活动的、数量较多且相互关联的素材群。以上科版教材第2章第1节“海水晒盐”一课为例,教材以“海水取盐”为背景和载体展开,其中分布了7个化工素材点(参见“表1编号1”)。素材1:“海水取盐的历史、盐田法”的文本;素材2:图2.1《天工开物》中制盐海图;素材3:图2.2现代盐田的技术设备和生产情景;素材4:表2.1海水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数据表;素材5:[学生实验]粗盐的提纯;素材6:[资料库]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素材7:[拓展视野]从海水中提取微量元素。

首先,素材之间有密切联系,共同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素材1、2、3是为“理解海水提取食盐的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服务;素材4是为“感受制盐生产中利用控制卤水密度范围来控制产品质量”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服务;素材5服务于“理解粗盐提纯的一般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素材6、7,一方面服务于“知道海洋是人类可利用的最大资源库”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另一方面服务于“领略海洋资源的丰富和开发海洋资源的伟大意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7个素材共同成为本堂课授课内容的载体,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夜上海论坛 其次,素材之中富含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机会。素材1、2是一种实证古人取盐的资料,素材4呈现了现代制盐的技术和环节,它们共同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提供培养机会;同时,利用这些素材并结合“溶解平衡”知识,可以进行“平衡思想”核心素养的培养;素材1、2和3的组合,又是反映人类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文明发展的对比材料,为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提供了载体;素材4、5是反映数据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教学资源,为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埋下了伏笔;另外,素材6、7是一组化学科学的信息资料,可以为培养化学学科的关键能力(化学信息能力)[5]创造条件。

其二,化工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佐证材料,提供即时联系和实践论证的需要,其蕴含较少核心素养的培养机会。高中化学的有些内容与化工生产有一定距离,而且教材中设计的化工素材也不多。这些孤立或关联性化不强的化工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对整个探究点或整堂课的探究活动提供支持,而只能作为其部分内容或活动的佐证材料。它们蕴含的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维度也相对单一。例如,第3章“离子键”一课中的化工素材(图3.4食盐的实物照片和结构模型),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了机会;第4章“热化学方程式”一课中的化工素材([资料库]比较常见的燃料的热值),用数据表明液化气是一种高热值的民用燃料,为“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载体。再如第2章“盐酸”一课中的化工素材(图2.6氯化氢合成塔及工作示意图;参见“表1编号3”),其实物图片及工作示意图为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提供了资源;同时,氯气在内管、氢气在外管燃烧的示意图(保证氯气燃烧完全保护环境)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了铺垫。

夜上海论坛 2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工素材育人资源的挖掘

笔者以上科版化学教材高一年级“第2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为例[6],尝试研发基于“化W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工素材育人资源,为化学课堂的实践探索作好准备。为了研究方便,笔者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了编号,形成了序列: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C-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D-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E-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F-关键能力(化学信息能力、化学学习能力、化学实践能力)[7];G-公民素养[8];H-社会素养[9];I-人文素[10]。在此基础上开展“三项”工作,形成如下成果(见“表1”):

夜上海论坛 第一,梳理化工素材。详细阅读教材,将教材中所有涉及化学工业的资料(包括化工产品、化工知识、背景材料、技术前沿、模拟实验等),进行全面梳理。用简要的文字、课本原有的图表编号、栏目名称进行呈现,用表格形式进行汇总(参见表1)。

第二,完善化工素材。观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材上既有的化工素材有时不能实现(或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此时可以增补、完善化工素材,或标注修正或使用的说明。例如,在“氯碱工业”一课中,书上只提供了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图2.5),为了合理地解释电解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效率问题,可以增补“隔膜电解槽”、“离子膜电解槽”的实物照片及工作示意图(参见“表1编号2”)。

第三,定位素材类型。化工素材分为“授课载体型”和“佐证材料型”两类。前者,是由数量较多的化工素材组成的素材群,形式多样,一般有照片、图表、文字等;同时,呈现于不同的教材栏目。例如“化学史话”、“资料库”、“拓展视野”、“思考与讨论”、“探究与实践”等。素材之间相互补充、关系密切,为达成同一个教学目标服务。后者,是由数量较少、相对独立的化工素材组成的素材点。由于数量少,其形式、栏目也相对单一。确定素材类型的原则是,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化工素材的匹配程度(数量)、互动时间(深度)、实施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一般素材数量多、匹配程度好,互动时间长、深度大,则定位成“授课载体型”;相反,则定位成“佐证材料型”(参见“表1-素材类型”)。

夜上海论坛 第四,确定培育目标。这里的培育目标是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由于一个化工素材可以针对多个培育目标,多个化工素材也可以针对同一个培育目标。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有一定难度,也是工作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以某个核心素养为基准,选择相应匹配的化工素材,然后反向进行目标匹配性评估及针对性修正,以此类推。以第二章“氯碱工业”一课为例(参见“表1编号2”),第一步以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为基准选择素材:素材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宏观辨识);增补“电极反应及顺序判断”(修正后针对“微观探析”)。第二步,以核心素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为基准选择素材:素材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强调“电解是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修正后针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第三步,以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为基准选择素材:素材4,[课堂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素材5,图2.5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作示意图。第四步,以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为基准选择素材:素材4,[课堂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素材6,增补“隔膜电解槽、离子膜电解槽实物图及工作示意图”(修正后针对“创新意识”)。第五步,以核心素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为基准选择素材:素材1,p25氯碱工业的产品介绍;素材2,图2.4上海氯碱总厂离子膜电解车间;素材7,[化学史话]近代著名实业家吴蕴初先生。

3 运用化工素材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研究

夜上海论坛 下面以第2章第2节中“漂白粉和水的消毒”一课中的“载体型”化工素材育人资源为例(参见“表1编号5”),对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总结我们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上的具体做法(“佐证型”化工素材育人资源的实施可参照于此)。

3.1 明确化工素材的辅助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理解氯水的概念,理解氯水漂白和杀菌原理,理解氯水的不稳定性,理解氯气跟碱的反应,知道漂粉精的制法和消毒原理;“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在氯水化学性质的讨论中,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微粒的性质是影响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通过制漂粉精的工业生产的学习,感悟化工生产对人类生活作出的贡献,以及化工生产中对成本、效益等诸多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综合解决的意义。教材中正式的文本内容是:氯气的用途氯气贮存、运输的不方便次氯酸盐的特点工业上制造漂粉精的原理漂粉精发挥效能的原理。化工素材的设计、运用必须建立在辅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选择、运用化工素材的重要依据。

夜上海论坛 3.2 用好教材主体的培养资源――系统设计、合理布局

教材中的教学资源,除了化工素材,还有承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主体资源,例如核心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原理等专业知识;还有针对非化工素材的教学素材,例如科学家探究科学的史实材料;等等。特别是承载着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的主体资源,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上起着关键作用。笔者的做法是:系统设计、合理布局,即:根据先前的研究成果――化学课堂“有效共识”[11],以“目标、线索、结构、问题、环节、方法”为抓手,全面、系统地设计一堂课,形成以教材主体资源为主线,以包括化工素材在内的辅助资源为支持的课堂结构,合理布局教育资源的运用及其探究活动。下面是“漂白粉和水的消毒”一课的课堂结构[12](化工素材的育人资源蕴含在问题设计及其探究环节之中):

3.3 抓住化工素材的实施策略――融入设计、彰显落实

针对化工素材的教学设计,我们采取“融入设计”的工作对策,即: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将化工素材融入整课的教学设计,在设计课堂结构及探究活动中全面系统、有选择地布局化工素材,包括素材运用的契机、呈现的形式,素材使用的时间、需要配合的资源,针对核心素养的教师评论;等等,让化工素材最大程度地为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服务。

针对化工素材的课堂实施,我们采取“彰显落实”的教学策略,即: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使用最佳技术呈现素材,组织最佳活动使用素材,运用最精致语言诠释素材,从而彰显、强化核心素养的落实过程和结果。其中,诠释素材的针对性、有效性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最关键操作。

夜上海论坛 下面是“漂白粉和水的消毒”一课的教学设计、意图说明及其教育效果:

[H1]一、氯水

夜上海论坛 [投影/引言](素材1)图2.15氯气的用途。氯气有许多用途,为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天我们来讨论水的消毒以及漂粉精的制造。

夜上海论坛 [演示/讨论]展示一瓶氯水,将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讨论现象、原因。

[小结]

1.化学反应

现象:试纸先变红再变白。

原因:变红是因为盐酸具有酸性,变白是因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讲述](素材2)次氯酸能使许多有机色质褪色,还能杀灭水中的细菌。

夜上海论坛 [意图与效果]素材1,以投影形式呈现,配合教师精简的导入语。一方面起到导课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化学对社会的贡献,起到激发“社会责任”的效果。素材2,采用教师讲述形式,一是拓展前面的实验讲解(次氯酸功能),二是作为证据材料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意识。实践证明,这两个素材的选择和运用是比较成功的。

2.微粒种类

[讨论]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的区别?(久置氯水就是盐酸)

夜上海论坛 [意图与效果]虽然教学内容“2.微粒种类”、“3.化学性质”没有用到预设的化工素材,但教学设计中却清晰地蕴涵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培养契机。在联系了“1.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之后,启发学生从微粒的角度判定物质变化的结果,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这里也可以作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的培养机会。

[H2]二、工业上制造漂粉精

[讲述](素材3)HClO不稳定;Cl2贮存、运输不方便。而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得多,且能溶于水,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能生成次氯酸。

夜上海论坛 [提问/互动](素材5)为何不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价格高,且容易潮解)

[意图与效果]素材3,采用教师讲述形式。从教学过程上来讲,它起着承上启下、教学衔接的作用;而从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上来说,它提供了一种“证据推理”的论证材料。素材4,采用化学符号的形式,并以教师板书的技术展开,它起着强化“变化观念”的教育效果。素材5,采用提问的形式呈现,并通过师生互动解决,旨在体现一种“社会素养”的培养,即: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讨论] 2.漂白原理

夜上海论坛 [指导阅读](素材6、7)水的其他消毒方法、漂白粉消毒游泳池。

3.贮存措施

夜上海论坛 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素材8)失效原因:漂粉精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分解。

夜上海论坛 [意图与效果]素材4,采用化学符号的形式、并以教师板书的技术逐渐展开,是“变化观念”教育的载体。素材6,以资料库形式呈现;素材7,以图片形式呈现,两者均通过指导阅读的手段,让学生感受化W对人类生活的贡献,起到培养“社会责任”的教育目的;同时,素材6中“臭氧的消毒原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微观探析”思想。素材8,以提问形式呈现,并以师生互动方式解决,旨在培养一种基本的“公民素养”,即:“漂粉精露置在空气会变质”是一种生活常识。以上素材,均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小结]对本堂课进行小结。

夜上海论坛 [作业](素材9)自由组合成3~5人研究小组,自制褪色灵,二周时间内完成。

[意图与效果]素材9,源于[探究与实践]栏目的课堂实验,现改为实践性作业的形式,既尊重了课堂实际(课上没有时间完成);又体现了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同时,从时空条件和小组合作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但要注意,需要加强过程管理,避免出现流于形式、应付结果的“假研究”。

夜上海论坛 总之,化工素材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不仅可以支持教学内容的落实,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可以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上发挥积极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进一步挖掘、提升化工素材的育人价值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5][7][8][9][10]吴俊明.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J].化学教学,2016,(11):3~8.

夜上海论坛 [2]吴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视角[J].化学教学,2017,(2):3~7.

夜上海论坛 [3]刘前树.试论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构[J].化学教育,2016,(21):4~8.

夜上海论坛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年9月.

[6]姚子鹏.高级中学化学课本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7:21~54.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初中学生 化学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革除传统教学中过度重视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受到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立足的资本、品格和能力,不但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有影响,而且对培养国家未来的高素质人才也有重大影响,因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更是人才的储备库。因此,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了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强化科学伦理观念的教育

科学伦理就是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研究,个体在掌握了科学技术后不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去危害人类或者自然界,这是人类学习科学技术的前提,也是人类道德的基本底线,更是学生学习化学应具备的必要伦理道德。化学老师传授给了学生化学知识,但同时也应强调不能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利用化学物质去危害人和动物的生命,损害他们的健康,要多教育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去造福人类,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比如,学习《硫酸》这节课时,可向学生讲述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了检验狗熊的嗅觉是否灵敏,而用硫酸泼向五头狗熊,造成狗熊的皮肤被严重腐蚀。通过这个案例可让学生明白:首先,硫酸具有很的腐蚀性,不能随便泼向别人或动植物身上,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学生对硫酸的认识就从抽象变成了具体。其次,掌握了科学知识,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去危害人或动植物的生命,从而强化对学生的科学伦理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夜上海论坛 二、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思维

夜上海论坛 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思维能力还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由于学科不同形成的思维模式也是不相同的。就化学学科来说,思维模式的特点是从符号的角度、从微观及宏观的角度看待化学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例如,在初中化学中学习NH3与HCl 的反应时,可以发现这种反应不但体现出了微观世界的特征,还体现出了宏观世界的特征,更体现出了符合世界的特征。

一种化学物质与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性质是不同的,而且同类别的化学物质表现出的性质也不一定相同。这就要求化学老师让学生从化学反应及化学物质的性质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思维,并让他们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利用化学思维进行学习,养成用化学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利用问题情景进行化学教学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具体知识点和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结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用化学知识及化学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可以利用这些问题复习旧知识,引导出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化学元素“钙”时,可问学生这样的问题:“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而青年人却容易呢?”在学习“锌”和“碘”时,可问学生“有些人容易患上侏儒症或甲状腺疾病,原因是什么呢?”可让学生根据目前学习的知识,从化学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等方面考虑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效率。

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产生的疑问和悬念就会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新知识,以解决心中的疑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化学的学习效果,更使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很多常见的与化学相关的现象,即学生明白了老年人缺钙就会患上骨质疏松症,侏儒症的产生是因为缺少锌的缘故,而碘的缺乏就会患上甲状腺疾病,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并在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夜上海论坛 四、运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化学

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但会有大量的化学反应被涉及到,而且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很多,因为化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但是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理解就可以容易很多。例如,学生学习O2时,虽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但是却看不到,摸不着,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还是让老师进行口头解释,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和认识O2属性。如果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O2和P的化学反应过程,直观地了解O2的化学属性,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了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夜上海论坛 总之,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化学老师不断地进行努力,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努力使学生养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维的习惯,用化学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田卫兵.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J]. 数理化学习,2016,04(0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