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机械手设计论文范文

机械手设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机械手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机械手设计论文

第1篇

1手持式医疗器械的特点

1.1安全性

夜上海论坛 对于手持式医疗器械而言,日常应用广泛的原因在于,该项产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医疗器械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对医护人员、对残障患者、对医疗领域的研究工作,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并且能够在客观上改变医疗工作的现状以及患者的生活方式,使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手持式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器械领域中的一个重点部分,其安全性是有严格规范的。第一,手持式医疗器械在出现故障时,必须能够保证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不是造成意外事故。第二,手持式医疗器械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时,应以突出的部位显示,告知患者医疗器械出现问题,避免患者继续应用。第三,手持式医疗器械的日常接触部位是使用人员的手部,因此必须提高对手部的保障措施,避免磨损、划伤等情况的出现。

1.2复杂性

现代医疗器械融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功能复杂化、模块多样化。同时医疗器械的使用者也具有复杂性,手持式医疗器械的使用者并不全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围绕着手持式医疗器械产品的用户环境也并不仅仅只有医护人员。如家庭环境下,使用者多为非医护专业人员,甚至可能是病人本身。他们并不具备基本的医学背常识和医疗器械操作知识。从图1来看,手持式医疗器械所具有的复杂性,是手持式医疗器械的核心部分,其复杂特性不仅决定了其他特点的表现,同时对该类型医疗器械的实际应用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研究认为,手持式医疗器械的复杂性并不容易把握,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降低复杂特点,提高其他的特性,帮助手持式医疗器械获得更多的功能;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复杂性带来的影响,尽量不要影响到手持式医疗器械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夜上海论坛 2手持式医疗器械的设计要点

2.1安全性

夜上海论坛 手持式医疗器械的市场非常广泛,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手持式医疗器械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固定的要求,也就是日常说的设计要点,同时还要在设计要点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否则很难满足现实工作中的需求。经过长期的探究发现,手持式医疗器械的设计要点之一在于安全性。图2为脉搏血氧仪。该产品由深圳市杰纳瑞公司生产,该仪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以下安全性:第一,使用可充电镍氢电池:可以避免在患者使用的过程中,人体接触到市电220V的可能,提高安全性能,另外镍氢电池非常稳定,存储时间也比较长,能够长期安全使用;第二,连接人体的血氧探头,均使用符合生物兼容性的材料,避免人体长时间接触可能产生的过敏反应;第三,考虑静电防护,通过国家检测要求,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见,产品的安全性关系到具体使用和对患者的效果,必须加以重视起来。

2.2造型设计

夜上海论坛 手持式医疗器械区别于其他医疗器械的一个重点在于,该类型的医疗器械所占有的空间非常小,主要是通过手来进行操作,并且较小的医疗器械在操作过程中,细节操作往往决定了最终的结果。因此,手持式医疗器械的造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手持式医疗器械的造型必须小巧,能够让操作人员及时的分辨出该类型医疗器械的作用。在总体的造型方面,要有突出的表现,能够在众多的医疗器械当中及时找到。第二,手持式医疗器械的色彩要分明,不同的颜色代表的含义不同,并且要考虑到实际应用的情况。倘若灯光昏暗,手持式医疗器械的设计则要用鲜艳颜色来突出;倘若灯光明亮,则要应用柔和色彩。最终要的是,一旦遇到色盲的特殊人员,色彩所表达的意义则有很大区别,因此在色彩的把握上,必须考虑到多种情况。第三,手持式医疗器械的造型设计,还要便于实际操作。由于该类型医疗产品主要是用于精细手术、患者伤残应用等领域,操作性能必须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同时还要具备抗污染、抗腐蚀等特点,保证不会对患者、医护人员造成伤害。

2.3触觉设计

除了上述的两项设计要点以外,手持式医疗器械的触觉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触觉设计主要是让操作人员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自己在操作医疗器械,同时在感觉上比较明显,避免力度过大或者是力度过小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触觉设计一直都是手持式医疗器械设计的重要方面,常常作为设计的瓶颈进行突破。例如,薄膜按键已经成为轻型触觉控制器的主要类型。脉搏血氧仪薄膜按键上的功能不仅有应用于动力供应中的开/关控制功能,还有用于其他开与关的转换功能:同时具有步进控制功能。以脉搏血氧仪plus为例,受脉搏血氧仪设备本身结构功能的影响,薄膜按键设计应满足单手持握的操作规程,控制键应可使用单个手指操作,应保证控制键排布不易造成误操作的发生。从以上的表述来看,触觉设计将会直接影响手持式医疗器械的日常使用、修理、优化等工作,并且会对使用者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触觉设计必须更加人性化,一方面提升触觉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增加失误操作的禁止功能,即便是出现错误操作,依靠触觉设计,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所有将要发生的问题予以制止。结语本研究对手持式医疗器械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就现有的手持式医疗器械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满足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需求,但由于患者数量的增多,以及特殊案例的出现,部分手持式医疗器械在性能上显得有些不足,今后需要进一步设计。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青岛大学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青岛论文 开题报告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据统计,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12 亿。伴随老龄化过程中明显的生理衰退就是老年人四肢的灵活性不断下降,进而对日常的生活产生了种种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各种疾病而引起的肢体运动性障碍的病人也在显著增加,与之相对的是通过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进行的康复理疗已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特殊群体已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治疗康复和服务于他们的产品技术和质量也在相应地提高,因此服务于四肢的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世界上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出于刚起步状态,各种机器人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在国内该领域中尚处于空白状态,临床应用任重而道远,因此对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的研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夜上海论坛 目前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康复训练过程中,缺乏对关节位置、关节速度的观测和康复力的柔顺控制,安全性能有待提高;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没有拇指的参与;感知功能差,对康复治疗过程的力位信息和康复效果不能建立起有效地评价。本课题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手指康复训练机器人实现手指康复训练的多自由度运动,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系统对人类自身的安全性和柔顺性,且具有体积小,运动的强度和速度易调整等特点。

课题的研究思想符合实际国情和康复机器人对系统柔顺性、安全性、轻巧性的高要求 。它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康复,研究一种柔顺舒适、可穿戴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完成手部运动功能的重复训练,其轻便经济、穿卸方便,尤其适于家庭使用,既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训练,又不增加临床医疗人员的负担和卫生保健。

综上所述,气动人工肌肉驱动手指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设计是气压驱动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在康复医学领域内的新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夜上海论坛 2.1 国外研究动态

夜上海论坛 美国是研究气动肌肉机构最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大学。

华盛顿大学的生物机器人实验室从生物学角度对气动肌肉的特性作了深入研究,从等效做功角度建模,并进行失效机理分析,制作力假肢和仿人手臂用于脊椎反射运动控制研究。

vanderbilt 大学认知机器人实验室(cognitive robotics lab, crl)研制了首个采用气动肌肉驱动的爬墙机器人,并应用于驱动智能机器人(intelligent soft-arm control, isac)的手臂。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贝克曼研究所对图像定位的5自由度soft arm 机械手采用神经网络进行高精度位置控制和轨迹规划。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设计了并联弹簧的新结构气动肌肉驱动器,可以同时得到收缩力和推力,并与工业界合作开发了多种用于不同部位肌肉康复训练的小型医疗设备。

夜上海论坛 英国salford 大学高级机器人研究中心对气动肌肉的应用作了长期的系统研究,开发了用于核工业的操作手、灵巧手、仿人手臂以及便携式气源和集成化气动肌肉,目前正在研究10 自由度的下肢外骨骼以及仿人手的远程控制。

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tituted national dissidences appliqués, insa)研究了气动肌肉的动静态性能和多种控制策略,目前正在研制新型驱动源的人工肌肉以及在远程医疗上的应用。

夜上海论坛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制作了新型的折叠式气动肌肉用于驱动两足步行机器人,实现了运动控制。

夜上海论坛 日本bridgestone 公司在rubber tauter 之后又发明了多种不同结构的气动肌肉。德国festoon 公司发明了适合工业应用的气动肌腱fluidic muscle,寿命可达1000万次以上,同时还对气动肌肉的应用作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工作。英国shadow 公司研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仿人手。美国的kinetic muscles 公司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开发了多种用于肌肉康复训练的小型医疗设备。

lilly采用基于滑动模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了单气动肌肉驱动的关节位置控制。

2.2 国内研究动态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始了气动肌肉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宗光华较早开始气动肌肉的研究,分析了其非线性特性、橡胶管弹性及其自身摩擦对驱动模型的影响,并应用于五连杆并联机构,通过刚度调节实现柔顺控制。

夜上海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的田社平等运用零极点配置自适应预测控制、非线性逆系统控制以及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单自由度关节的快速、高精度位置控制。

夜上海论坛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祖温等分析了气动肌肉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气动肌肉的静动态刚度特性以及与生物肌肉的比较,提出将气动肌肉等效为变刚度弹簧,设计了气动肌肉驱动的具有4 自由度的仿人手臂、外骨骼式力反馈数据手套和6 足机器人,采用输入整形法解决关节阶跃响应残余震荡问题。

夜上海论坛 北京理工大学的彭光正等先后进行了单根人工肌肉、单个运动关节以及3 自由度球面并联机器人的位置及力控制,采用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种智能控制算法,并设计了6 足爬行机器人和17 自由度仿人五指灵巧手。

哈尔滨工业大学气动中心的隋立明博士也通过实验得到了气动人工肌肉的一个更简洁的修正模型和经验公式并对两根气动人工肌肉组成的一个简单关节系统进行实验建模和采用位置闭环的控制方法进一步验证气动人工肌肉的模型。

上海交通大学的林良明也对气动人工肌肉的轨迹学习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学习的收敛性的初步结论为下一步的学习控制奠定了基础。其中田社平通过对气动人工肌肉收缩在频率域上的数学模型并对它的结构及其静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静态力学方程。

2003年付大鹏等,以机械手抓取物体为分析对象,采用矩阵法来描述机械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以四阶方阵变换三维空间点的齐次坐标为基础,将运动、变换和映射与矩阵计算联系起来建立了机械手的运动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机械手运动系统优化设计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对机械手的精密设计和计算具有普遍适用意义。

2005年车仁炜,吕广明,陆念力对5自由度的康复机械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将等效有限元的方法应用到开式的5自由度的康复机械手的动力分析中,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分析方法建模效率高、简单快捷,极其适合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的除了机械臂的动力响应曲线,为机械手的优化设计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008年北京联合大学张丽霞,杨成志根据拿取非规则物品的任务要求,采用转动机构和连杆机构相结合,设计了五指型机器手,手指弯曲电机与指间平衡电机耦合驱动,实现了机器手的多角度张开、抓握运动方式,对实用型仿人机器手的机构设计有参考意义。

夜上海论坛 2009年杨玉维等人对轮式悬架移动2连杆柔性机械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与仿真,。采用经典瑞利.里兹法和浮动坐标法描述机械手弹性变形与参考运动间的动力学耦合问题, 综合利用拉格朗日原理和牛顿.欧拉方程并在笛卡尔坐标系下,以矩阵、矢量简洁的形式构建了该移动柔性机械手系统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

夜上海论坛 2009年罗志增,顾培民研究设计了一种单电机驱动多指多关节机械手,能够很好的实现灵巧、稳妥的抓取物体,这个机械手共有4指12个关节。每个手指有3个指节,由两个平行四边形的指节结构确保手指末端做平移运动,这种设计方案很好的实现了控制简单、抓握可靠的目的。

夜上海论坛 从目前来看,国内对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有关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与国外还有相当的差距对气动人工肌肉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此外,采用气动人工肌肉作为机器人驱动器的研究还不成熟。

夜上海论坛 三、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康复训练过程中,缺乏对关节位置、关节速度的观测和康复力的柔顺控制,安全性能有待提高;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没有拇指的参与;感知功能差,对康复治疗过程的力位信息和康复效果不能建立起有效地评价。为此,课题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穿戴,并且安全、柔顺、低成本,使用方便的气动手功能康复设备。对气动手指康复系统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用mat lab软件对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康复治疗过程的力位信息进行仿真分析。

要实现上述的目标,系统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技术有:

夜上海论坛 (1)基于已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外骨骼机械手机械结构部分的设计,对手指康复训练方法分析和提炼。 主要包括:人手部的手指弯曲抓握动作分析,气压驱动关节机构自由度的优化配置。使机械手能够实现手指的弯曲、物体的抓握等手部瘫痪患者不能实现的动作。

夜上海论坛 (2)对机器人机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主要包括:气压驱动的手指关节外骨骼机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夜上海论坛 (3)机器人机构的力位信息仿真。主要包括:用mat lab软件进行机器人气压驱动终端的力位信息 仿真。

夜上海论坛 根据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工作量的要求,外附骨骼机械手系统是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是研究手指康复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

四、论文工作计划与方案

论文工作计划安排:

2010年9月——2011年6月准备课题阶段:

夜上海论坛 主要工作:学习当今最先进的机器人设计技术;学习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仿真及优化,查阅国内外的资料,对康复机械手作初步了解。

2011年7月——2011年9月课题前期阶段

主要工作:课题方案设计,拟写开题报告,开题。

夜上海论坛 2011年10月——2012年7月课题中期阶段

主要工作:开始具体课题研究工作,根据已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外骨骼机械手机械结构部分设计,对手指康复训练方法分析和提炼。研究手指康复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

2012年8月——2012年12月课题后期阶段

夜上海论坛 主要工作:对手指康复机器人进行模拟仿真,对设计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题。

2013年1月——2013年4月结束课题阶段

主要工作: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准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2013年5月——2013年6月论文答辩阶段

主要工作方案:

1. 完成学位课与非学位课学习的同时,进行市场调研,对手指康复机械手作初步了解。

2. 查阅资料,了解气动手指康复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3. 分析已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外骨骼机械手机械结构的部分设计。

4. 对现有手指康复训练方法设计进行分析和提炼,分析其优缺点。

5. 开始具体设计工作。

第3篇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PLC) 机械手 梯形图

引言

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大类。专用机械手:它作为整机的附属部分,动作简单,工作对象单一,具有固定(有时可调)程序,使用大批量的自动生产。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控制系统、程序可变、动作灵活多样的机械手。本文介绍的机械手属于包装机取料垛料的专用机械手。

1 包装机的介绍

包装机主要用于将堆放杂乱的板材整齐装箱并包装。通过取料机械手将杂乱的料运到辊道上,辊道运行,经过上下清刷辊清洗上下表面,板材继续前行,行至出料区端部规定位置,接近开关发讯,辊道电机减速运转,停止开关探测到板材,则辊道停止转动,停止开关发讯给顶升装置,将板材顶起,防止对中过程中板材下表面划伤。对中装置带动对中挡板进行宽度定位(对中),长度挡板处的反推气缸将板材推至满行程(150mm),反推限位开关发讯给出料机械手,机械手把板材吊运到旁边平车上的包装箱内后并返回到原位。一个工艺流程结束。

2 机械手的结构

夜上海论坛 本文所针对的机械手属于直角坐标式,用于包装机上铝及铝合金板材的表面处理后的取料、垛料工序。该设备主要由钢结构框架、真空吸盘吊升降机构、横移传送小车、行程检测与控制装置、真空泵、吸盘、气动定位系统、电控及PLC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3 本系统的控制方案

整套包装机通过PLC系统控制,其中垛料机械手有35路输入信号,23路输出信号,根据设备维护的通用性及性价比原则,采用西门子S7-300 PLC即可满足要求,并通过profibus总线协议与现场机械设备组成控制回路,可以根据上游工位生产情况调整设备本身工作模式,并将设备情况反馈给上游工位,以确保生产安全。

(1)机械手的手动控制过程。按下“停止”按钮,将自动运行中的吸盘机停止,真空泵停止。再将“自动/手动”旋钮拨至手动位。“行车 前进/返回”旋钮,即行车前进至放料工位,返回到取板工位;当移动到工作位时行车自动停止。“机械手 上升/下降”旋钮,即机械手上升跟下降。当吸附板材后,绿灯闪烁才可以上升,搬运板材。“真空 吸/释放”旋钮,即机械手下降到位后,对板的吸附与卸板。卸板时,旋动旋钮,等待3秒,完成卸板。 “真空 吸/释放”旋钮,即机械手下降到位后,对板的吸附与卸板。卸板时,旋动旋钮,等待3秒,完成卸板。“真空泵”按钮,即启动真空泵,每次开机启动一次,按下“停止”按钮,真空泵停止工作。“停止”按钮,将自动运行中的机械手停止,真空泵停止。“紧急停止”按钮,当在自动运行中,发生误动作时,可迅速的按下此按钮,停止动作。再按下“停止”按钮,将自动运行中的机械手停止,通过手动控制旋钮,让机械手返回原始位。

夜上海论坛 (2)机械手的自动控制过程。将“手动/自动”旋钮拨至自动位,此时机械手应处于起始位置,真空泵处于释放状态,否则将无法工作;若未处于起始位置,必须手动控制旋钮,让机械手返回原始位。机列准备就绪后,启动真空泵,达到工作压力。接收到总控发出的“反推到位”与“小车到位信号”后,机械手下降吸料。机械手自动下降到板面后停止,开始吸附,当达到吸附压力后,输出压力达到信号。反推和对中挡板回位后,接受到“可以上升信号”,机械手上升。机械手上升到位后,定位气缸缩回,行车开始前进。行车行驶到放板工位停止,定位气缸顶出,机械手开始下降。机械手下降到位后,真空释放,并打开吹气阀,向吸盘吹气。延时1秒后机械手上升。机械手上升到位后,定位气缸缩回,行车返回,行车返回到原位,定位气缸顶出,一次循环完成,等待下接受下一次信号。以此循环工作,按下“停止”按钮,自动循环停止。

结语

在简单介绍工业机械手的基础上,对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详尽的论述。(1)本论文机械手采用气动和电动合理结合,具有节能、无污染、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特点;(2)用PLC作为控制器,优化了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机械手能够自动运行或手动运行。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http://.cn.

[2]殷洪义.可编程序控制器选择设计与维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