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科学相关知识范文

科学相关知识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学相关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学相关知识

第1篇

     1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夜上海论坛,是做好儿科影像临床工作的基础

    成像是工具和手段,归根到底是用来“看病”,因此必须了 解“病”。在医学上,小儿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年龄越小, 差别就越大,绝不仅仅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科学的研究对象从胎 儿到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及青春期青少年, 这段时期的特点是全身组织和器官逐步成长,体格、心理和精神 行为均在不断发育的过程,遗传性先天性疾患最为多见,感染性 和其它后天性病症容易发生,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这个阶段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远远超过成人时期[1]。正是由于小 儿解剖、生理及病理等方面有特点,疾病谱与成人不同,而且病 死率高,所以加强及巩固儿科学相关知识非常重要。只有熟知了 相关的知识、理论,才可能得出正确的影像诊断,才可能及时帮 助解决临床问题。

夜上海论坛 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能帮助影像医生形成正确的儿科影像 诊断思路。系统地学习儿科学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对儿科生理 病理特点、儿科疾病的种类及特点有一个总的了解,结合具体临 床工作,逐步形成儿科影像思维方式。这对于非儿科系毕业的医 学生、综合医院的进修医生可能更为重要。比如:在成人,上纵 隔增宽首先要想到肿瘤;而在儿童,要想到可能是胸腺。儿童在 5岁以前,胸腺都可能比较大,在胸片上显得很突出,20岁以后 则不应再表现突出了[2]。再如:儿童恶性肿瘤潜伏期短,生长迅速, 侵袭性强,罕见与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有关;以白血病最多见,其 次是脑肿瘤、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软组织肉瘤 及胚胎性癌等。而成人恶性肿瘤多与环境致癌因素有关,多见上 皮性肿瘤,如胃肠道癌、肺癌、膀胱癌等吒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临床工作中不易漏诊误诊。儿科临床 工作中,常常遇到许多先天发育异常、发育畸形,小儿全身各个 系统器官均可发生,而且在一个患儿、甚至一个系统器官常常会 合并存在多种和或多处畸形,其中许多是必须进行手术矫正或切 除的;熟悉相关儿科学及胚胎学理论知识,则不易漏诊误诊。比如, 小儿食管闭锁与气管食管瘘可同时存在,也可分别发生,形态变 化也多样;而食管闭锁与气管食管瘘本身又常伴有多种器官、不 同程度的其他先天性畸形,大约接近一半的比例。常见的多发异 常为VACTERL ( V代表骨性脊柱异常,A为胃肠道闭锁,C为先 天性心脏病;TE为其他的气管食管异常,R为肾脏及远端泌尿道 异常,L为肢体异常)联合体。此外,还可伴有唇裂、腭裂、后 鼻孔闭锁和狭窄等等治疗和预后与伴发的异常、以及异常的 部位及程度密切相关。再如,胚肾最初位于盆腔内,随着腹部的 生长,肾脏逐渐上升,并旋转了 90度。到妊娠的第9周,其触到 背上腺,到达了最终的位置肾窝在胚肾自盆腔上升和旋转过 程中的发育障碍就可形成异位肾和肾轴旋转不良。知道这些,就 很好理解为什么会有盆腔异位肾在影像检查时,若一侧肾窝空虚, 则应继续向下寻找看看是否有异位肾不过,胚肾上升过了进人胸 腔这种少见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疾病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功能及 代谢改变时可以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影像学改变,即异病同影:而 同种疾病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状态下可以出现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即 同病异影;这时除了考虑综合应用多种影像检查技术外,密切结合 相关临床资料尤为重要,因此必须有一定的相关临床认识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有助于做好治疗前后的影像评估工 作。比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囊肿作胆总管近端(或肝管) 空肠Roux-Y式术或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是普遍采用 的术式,可以达到去除病灶和使胰胆液分流的目的[5],了解了 这些术式,就会明白术前后影像评估的要点,才能看明白术后 的影像改变。

夜上海论坛 2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是开展儿科影像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

    医院的核心工作是治病人,医疗服务行业的主旨是为广大 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M,这是医学科研工作 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临床工作中遇到或发现的问题,往往是 人类医学科学发现和进步的起点。纵观现代医学的历史,就是一 部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互相推动的发展史Wc无论是临床型研究, 还是基础研究,皆非凭空而来,都是来自于临床实践、临床需要, 而前者与临床实际关系更为紧密。临床科学研究应该紧紧围绕临 床工作,以解决临床疾病的诊疗为目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提 高认识,因此好的科研工作会促进临床工作的进步,从而形成良 性循环。作为儿科影像医生,开展科研工作仅仅懂得影像技术、 影像学表现显然是不够的,要懂得儿科临床疾病,要有丰富的儿 科学相关知识,这是我们科研工作的基础与源泉。

另一方面,在开展科研工作时,要努力学习儿科学相关知识、 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协作,多学科共同研究同一儿科课题,往 往事半功倍,而结果可能会更深人、更科学,更能为临床提供依据。 

    3 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是做好儿科影像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

第2篇

[关键词]医学生;吸烟;知晓率;知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夜上海论坛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97-02

夜上海论坛 《人民日报》2010年8月18日报道:我国每年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者多达100万,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超过了因艾滋病、肺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在校医学生对待未来吸烟行为的态度,更好的指导医学院校控烟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大学生吸烟呈逐上升趋势,为了解大学生吸烟行为现状和健康危害知识知晓情况,课题组开展了本次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夜上海论坛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从5个系部3个年级中抽取学生1457人。

(二)方法

调查由经统一培训后的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在任课教师回避的情况下统一调研。自填式封闭问卷,不记姓名,当场回收。

(三)统计分析

运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建立数据库,SPSS 11.0进行数据分析。

(四)吸烟的定义

吸烟行为的界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关于未成年人吸烟标准,吸烟者:每周至少吸烟一次,且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者。

夜上海论坛 二、结果

夜上海论坛 (一)医学生吸烟行为

夜上海论坛 调查结果总吸烟率为12.69%,总吸烟率95%CI为10.98%~14.44%;尝试吸烟率为14.95%,95%可CI为13.23%~16.67%。

(二)对烟草知识的知晓情况

夜上海论坛 1 医学生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知晓率。从表1可知,认识吸烟引起肺癌的学生占94.43%,认识吸烟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学生占85.40%,意识到二手烟危害的学生占93.27%。认为吸烟有害健康的学生高达92.45%,但香烟对其他脏器危害的知晓率并不理想,比如“易患心脏病”、“记忆力减低”、“体重降低”等知晓率均低于50%。调查学生中仅66.85%认为较难戒掉,提示学生对于烟草带来成瘾性的认识不够充分。

2 不同吸烟行为学生烟草知识知晓率。具有不同吸烟行为的学生烟草认识各知识点有统计学差异(p

3 不同专业类型学生烟草知识知晓率 不同系部学生之间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的各个知识点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夜上海论坛 4 不同生源地学生烟草知识知晓率 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的各个知识点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夜上海论坛 5 不同年级学生烟草知识知晓率 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的各个知识点知晓情况差异较显著,表现在:“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有害”、“吸烟易患支气管炎、肺癌”等浅显知识上无差异(p>0.05);但“易患心脏病、体重降低、记忆力减低”等更深入的知识差异交显著(p

夜上海论坛 (三)烟草知识获取频率比较

夜上海论坛 “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的接触频率不同,吸烟行为发生也有很大差异(x2=31.51,p

三、讨论

认识吸烟引起肺癌的学生占94.43%,认识吸烟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学生占85.40%,意识到二手烟危害的学生占93.27%。认为吸烟有害健康的学生高达92.45%表明都认识到烟草有害健康,但其对健康损害比如“易患心脏病”、“体重降低”、“记忆力减低”等的认识还不够详实,知晓率均低于50%并不理想。这种现象与《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男大学生吸烟现状调查研究》中王喜梅等报道的“吸烟有害身体健康99%、吸烟与支气管炎有关90%、吸烟与肺癌有关89%、被动吸烟危害80%、吸烟与冠心病有关56%、吸烟与高血压有关48%、吸烟影响思维能力55%”规律基本一致。研究可见,大学生知晓烟草有害健康,但对香烟的危害理解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系统、全面和深入。调查中,烟草对呼吸道危害的认识较好,而对全身其他器官的危害知识情况有待提高。

66.85%的受调查学生认为一旦吸烟就较难戒掉。同学们对于烟草带来的成瘾性认识也不够充分。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和吸烟状况的学生各知识点知晓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烟草有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在不同吸烟状态、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中并不一致。吸烟者和新生烟草知晓率最低,三年级学生知晓率相对较高。国内也有研究表明,新生吸烟危害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低于最后年级。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的传播方面起重要作用,对吸烟与健康的关系认识不足,必然会影响其劝烟行为。综合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医学知识的不断完善,医学生对烟草知识的知晓情况在不断改善,与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应当加强医学院校新生的控烟干预。

第3篇

《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此处的生物科学素养应当包括基本的“生物学科思想”,“生物学基本观点”即生物学学科思想。思想指导行为,生物学学科思想是“生物知识”背后的“灵魂”。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稳态、层次观、系统整体观等学科思想是贯穿生物学学习的核心知识。

夜上海论坛 一、通过观察生物学事实发现生物学科思想

生命科学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对大量的生物学事实、现象的观察,可以说生命科学始于观察。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源于达尔文细致的观察与记录,细胞的发现源于显微镜的发明,可以帮助人们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所以说学会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首要前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让学生在观察前对将要观察的对象有意识有目标,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观察;其次要引导学生有方法的观察,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有序的观察方法;最后要引到学生有思想的观察,即能够将观察到的事实、现象等与生物学概念相联系。例如在教学“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要引导学生首先直观观察根尖结构,形成整体认识,然后进一步通过显微镜进行微观观察,观察过程中不仅要观察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结构,而且要联系根尖的功能进行分析。如分生区细胞很小且排列紧密,是因其功能是通过分裂不断产生新细胞;紧邻分生区的细胞停止分裂,只进行生长,越向上越大,因此称为伸长区;成熟区细胞停止生长,开始分化形成根毛、导管等,而细密的根毛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所以成熟区是植物的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通过这样的联想观察,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科思想,意识到任何结构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是因为结构的功能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在生物学科中普遍存在,如鸟类适行的结构特点,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细胞膜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等。

夜上海论坛 二、通过建构核心概念提炼生物学学科思想

夜上海论坛 自然科学的学科核心概念是指课程中能够展示当代学科图景的概念和原理,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学科核心概念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生物学核心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概念是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应,因此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丰富的事实支撑,更重要的是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总结、抽象的过程。例如“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核心概念是高度抽象概括的,需要通过一些生物学事实和次位概念来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如通过“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等活动,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再通过“观察各种组织永久装片”、分析归纳生物体结构层次等活动,可以建立“多细胞的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的概念;再通过学习细胞各结构的功能,观察、分析单细胞生物等活动,理解“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这一次位概念。基于此,学生就会建构起“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核心概念。再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时,学生需要建构个体、种群、群落的概念,并通过分析综合这些次位概念抽象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以上概念的建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的层次观思想,生命物质只有组成一定的结构,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生物结构从微观到宏观的层次是:组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生物个体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生态系统是生物结构的最高单位,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通过解释生命现象运用生物学学科思想

夜上海论坛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学科的性质决定了生物学科与生命世界的密切关系,因此,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有很多生命现象和规律都会蕴含着生物学科思想,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观察、总结生命现象和规律中感悟生物学科思想,更需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科思想去解释生命现象。如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动物的主要类群时,向学生渗透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现存的生物是经历了千百万年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发展进化的产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生理功能由低级到高级、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到学习生物的进化时,学生就会自觉运用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历程及原因。再如对于让人望而生畏的癌症,为什么那么可怕,学习了生物学后学生可以运用稳态的思想解释,癌细胞由于遗传特性的改变发生非常快速的无法停止的分裂,并形成肿瘤或是进行转移,导致人体失衡。还有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让学生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能量物质流动等相关知识,运用稳态的学科思想解释,某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引起与其相关的食物链失衡,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通过生活体验感悟迁移生物学学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