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资源经济与管理范文

资源经济与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资源经济与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资源经济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分布;完善;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夜上海论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发展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之下,经济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规模化、集成化发展过程当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相关研究学者明确指出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深化源于人力资源的整合优化。无论是从人力资源的构成数量、构成质量、构成结构以及流动分布状态方面来说,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都深受其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以教育投入为前提,人才吸引为中心,技术培训为动力。据此,有关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的论证分析被摆在了中心地位,那么,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及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如何?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区域经济的深化发展应当以何种人力资源措施的完善为基础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及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分析

首先,从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状态角度上来说,丰富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总体质量低下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最优化人力资源多集中在东南部经济发展地区,其次为中部次发达地区,优化人力资源分布最少的为西部区域。这一分布状态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格局是基本吻合的。市场经济建设发展最完善的东南部沿海地区有着最为密集的人力资源,无论是从人力资源占有的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上来说,这一地区的人力资源占有的优势均十分显著。

其次,从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角度上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我国地势的阶梯型分布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自西向东的倾斜性地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区域经济自西向东的渐发展趋势。虽然从国家政策上来说,相关政府部门对西部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性比较明显,但其与东南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缩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毫无疑问的在于人力资源占有的差异性。

夜上海论坛 二、我国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的关系分析

夜上海论坛 首先,从人力资源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结构作为引导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将直接反映在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之上。换句话来说,区域经济结构的发展完善是无法脱离人力资源素质及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而存在的。这也正是人力资源结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动性资源,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过程当中势必成为了引导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依赖性资源。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建设发展质量将成为区域经济能否长期有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性因素。

其次,从区域经济管理相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角度上来说,一方面,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局面的计划使得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微观经济者为确保其参与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稳定,往往会以各种方式吸引优质人力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并以健全的技术培训促进这种竞争优化的扩大化与发展,这最终也导致区域人力资源整体质量的优化;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管理作用之下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稳定性强化使得人力资源在培养过程当中所需的各类商品资料价格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弹性变化趋势,优质人力资源的整个培养产出成本得到了显著下降与控制,这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是一个根本性的促进因素。

三、区域经济发展之下人力资源的完善措施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一)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的利用。高等学校作为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当中优质人才的最关键培养基地,应当在整个人力资源的开发当中占据最关键的地位。从区域高层人力资源的发展角度上来说,高校的本质就体现于一个包括的人才储存中心,现代经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性及专业性人才集中在高校当中,并有着极为有利的开发条件。一旦我们将高校所储存这部分人力资源有效激活,将其参与经济建设开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更为平稳与高效。

(二)完善人才吸引与聚集的社会环境。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一个健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人力资源培养开发的反作用力。在知识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日益完善的作用之下,我们应当推动包括科教文卫体在内各项事业行业的发展,为各类型人才提供一个能够充分施展自身才华的和谐环境,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这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所在。

夜上海论坛 四、结束语

夜上海论坛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及发展速度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要求。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数量、质量以及构成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管理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这一中心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研究[C]//2011年中国工程管理论坛论文集,2011:517-523.

[2]义旭东,戴璇.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区域管理的深化与变迁[J].生产力研究,2003(05):136-137,158.

夜上海论坛 [3]李青.英国、德国对区域经济的管理及其新近变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06):60-64.

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夜上海论坛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引起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致力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而要解决好本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必须从正确认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转变经济转型发展的理念,合理引导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夜上海论坛 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真正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却比较稀少。而且我国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较为密集,中西部却相对比较匮乏。这种阶梯性的分布使越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源越丰富,越落后的地区资源越匮乏。所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从质量、数量以及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阶层性,空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却严重落后。虽然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各区域经济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人力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管理理念新颖,管理措施得当,必然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和发展活力。而想要形成比较先进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管理理念,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企业可以创建多元化的创业以及融资平台引入一些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制或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体系。

完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做到人尽其才。而企业要想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每位员工的能力,单靠提供工作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对此,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相应地给与奖惩、鼓励,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表现积极、成绩优秀和品质优良的工作人员,除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还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升职空间,让他们能真正体验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于工作表现不佳、渎职和工作状态懒散的员工给予警告或其他处分,不能姑息养奸。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

夜上海论坛 增强人力资源教育,促进区域间的联系。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与之相适应。所以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教育力度,培养出全面、高端的人才。教育才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优势,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通过人才的交流能够促进人才的成长,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夜上海论坛 四、结语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对策

夜上海论坛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分布现状

夜上海论坛 (一)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心力、智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经验、技能、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

(二)我国人力资源分布现状。

夜上海论坛 我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总体质量偏低。

夜上海论坛 从人力资源分布角度看,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也呈现出了与经济发展格局相一致的状态。我国的大中专毕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状况是,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最多,中部次之,西部最少。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出各省专业技术人员的区位商,在东部12个省(区)中,区位商大于1的有9个,占到95%;中部9个省(区)有3个,占到33%;西部9个省(区)区位商大于1的有5个,占到56‰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41.2%之多,超过了总人口的1/3,由此可见,东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上都占有较大的优势。我国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分布状况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相联系的。

(三)我国区域经济分布现状。

我国按照地势阶梯的高低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因此我国可以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这也就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问题――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政策的角度上,我国对落后、边远地区实行了政策上的倾斜,但是,仍无法缩小三个经济地带之间发展的差距。追根溯源,经济的发展其实是人力资源的争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夜上海论坛 二、我国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分析

(一)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夜上海论坛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夜上海论坛 第一,人力资源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历史证明,经济结构是否优化不仅仅取决于本区域的自然资源的享赋,更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结构是否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不仅表现为静态上的人力资源结构能与区域经济结构保持协调一致和相对平衡,而且更表现为动态上的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经济结构相适应。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也是不时出现的。然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常常是从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开始的,如果没有相应素质的人力资源和较优的人力资源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的演进速度必将受到约束。

第二,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强调要把当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要求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制订当展战略的前提。协调发展的观点,强调可持续发展应当是人类与自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物质与精神协调与和谐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可再生的能动性资源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可利用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劣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夜上海论坛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

夜上海论坛 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区域市场竞争的加剧激发了微观经济主体为保持竞争优势而获取优质人力资源的动力,从而引发了区域人力资源整体质量的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的买方市场开始形成,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也日趋加剧。为了赢得在区域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区域内各企业开始注重积累优质要素资源包括优质人力资源。

第二,区域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增强,客观上降低了培养人力资源所需生活资料商品的价格供给弹性,降低了优质人力资源的产出成本,为增加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出提供了条件。 “九五”时期以来经济运行上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这客观上降低了各种生产资料供给价格的波动,同时也降低了人力资源培养中所需商品价格弹性,这样人力资源的产出特别是优质人力资源的产出成本也有所降低。

夜上海论坛 三、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对策

通过前面的论述能够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建立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体系,调整第二、三产业人才内部布局。

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农村人口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之一。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应该抓住经济稳定发展的机遇,及时地合理调整第二、三产业人才内部布局。

(二)注重高校内部人力资源利用。

高等学校不但是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人力资源非常丰富,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不仅仅是实现大学跨越式发展,完成为国家培养大批量人才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大学实现其社会功能必不可少的。区域高层人力资源中,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是多种类型人才的聚集地。如果将这部分人力资源激活,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可以发挥他们在宏观管理、项目科技攻关、咨询决策、职工在职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三)创立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

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发展也是吸引人才的硬措施。只有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筑起引凤之巢。应大力发展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为人才提供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一个吸引聚集人才的环境,争取在留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吸引全国各地、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来落户,或者外省、市外国高科技人才与本区域人才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这就要求必须认真学习一切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经验。

四、结语

夜上海论坛 总之,21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知识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人才培养是实现希望的基础,区域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应加紧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得开发力度.积极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德才兼备并且掌握和运用科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张莹玉:《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配置》,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

[2]李广斌:《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夜上海论坛 [3]赵曙明:《转型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颜爱民:《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夜上海论坛 [5]蒋志青:《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夜上海论坛 [6]陈宇:《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