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高校 劳动教育 方法

夜上海论坛 一、劳动教育的现状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当新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们,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们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贪图安逸、好逸恶劳的思想观念在一部分学生的头脑中占了主流。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9小时,欧盟一些国家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6小时,我们的临国日本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1小时 ,在我们国家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仅有12分钟。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现实,笔者认为在高校很有必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夜上海论坛 二、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劳动教育的氛围

(一)从国家的层面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把劳动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五育”的内容(即德、智、体、美、劳),现实的提法中,往往只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非常重要的劳动教育边缘化,虽然在国家的有关政策中,有劳动教育的内容,但也是重视程度不够,要想真正提高未来国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劳动教育迫在眉睫。

(二)从社会层面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让劳动教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门必修课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学生到校就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点是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培养,如果学校过多的组织劳动教育就会遭到社会的非议,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夜上海论坛 (三)从学校层面上,要真正落实国家政策规定,确实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施行学分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组织劳动教育,要像重视其它公共课一样重视劳动教育课。

(四)从家庭层面上,要让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要像帮孩子检查其它作业一样,督促其完成家庭中的劳动作业,并且也要做好指导和帮助,当好家庭劳动教师,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夜上海论坛 三、高校教师组织劳动教育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有所不同,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在组织教育过程中要认真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要按照思想动员、劳动实践、总结提高的三个阶段来具体组织实施。

(一)在思想动员阶段, 主要给学生们讲清劳动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端正思想态度,让大家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使同学们明白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劳动史”,无论什么年代,劳动都是光荣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准则;从未来就业的角度出发,讲清现代社会急需那种“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懂得劳动”的人才,让同学们认识到现代社会大学生越来越大众化,毕业大学生的定位就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消除那种好高骛远的不良心态,教育同学们在未来创业的过程中,要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作好吃苦的思想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教育大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劳动、应对学习、应对未来的人生道路,让同学们明白“心态决定命运”这一人生哲理;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教育大家在劳动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讲安全,把安全工作贯彻始终;用和谐的理念,教育同学们发扬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以主人翁的姿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夜上海论坛 (二)通过劳动的实践,使同学们深切的感受到劳动的艰辛,让他们明白以前每天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是有多少名辛勤的劳动者在为自己服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发奋努力,刻苦学习;也让他们到一些监管岗位上去发现同学们的一些生活陋习,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把那些不好的习惯努力的改正过来。

(三)在总结提高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和班干部的讲评,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意识;让同学们写出心得体会文章,即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让他们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从内心深处强化了劳动的意识;让同学们在一起进行劳动心得的交流,即培养了同学们的在公众场合上台发言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增强对劳动的认识。

四、组织劳动教育的有关制度保障

夜上海论坛 为了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实施,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保障。一是严格的考勤制度,每天要我们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勤,保证学生们能够按时上下课;二是详细的评价标准,制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四级评价体系;三是以目标任务作牵引,明确具体任务和标准,对每天的劳动任务进行量化;四是情况反馈的实施,及时的将一周来学生们的表现和成绩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所在的系别,让直接管理学生的系和部门了解学生的劳动表现情况。

五、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

保定学院在劳动教育中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融洽了同学之间关系。二是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精神,以校为家的意识更强了。三是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校园卫生的意识增强了。四是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发奋读书的劲头更足了。五是认识到了劳动的光荣和伟大,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更深了。六是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夜上海论坛 该课程实施以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作为管理创新宣传了该校《积极创新劳动教育课》的作法;河北省高校后勤通讯作为内部交流资料宣传了该校《坚持育人为本,创新育人环境》的作法;2007年该项目以“育花、育草更育人为题”获得保定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三等奖。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劳动现状 反思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Li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Labor creates human, labor is the most basic condition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labor, the most basic human survival way is far from college students of new gen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 lack of lab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especially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lack of labor, hope can cause the concern of the industry and make up this lesson in time for the new gener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reflection

众所周知,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具有更鲜明的特征。他们追求时尚与个性;生活散漫不拘小节随意性强;政治与劳动观念淡漠;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本文在分析了新生代大学生劳动缺失的原因以及劳动缺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之后,对如何改善这一现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并能及时给新生代学生补上劳动一课。

夜上海论坛 1 大学生劳动缺失原因探究

劳动是指人们使用工具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它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本文中“劳动”一词,仅指“体力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人并不是天生就不爱劳动,但当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中缺失了劳动这一课时,他对劳动的漠视与排斥就毫不稀奇了。

1.1 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位

家庭劳动教育是指在家庭中家长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培养劳动习惯以及从事一定家务劳动的教育活动。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将来成为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发挥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现代家庭中,主张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的并不多见。教育的偏颇与社会流俗使得很多家长在价值取向、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等方面走入了误区。大学生不爱劳动在很大程度上与之从小缺失家庭劳动教育有关。

夜上海论坛 1.2 基础教育中劳动教育缺失,高等教育中劳动平台欠缺

中国的小学、初中虽然是义务教育,但始终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樊篱,这使得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学为主。尽管新大纲对中学生劳动技术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明确规定,但大部分学校的劳动技术课形同虚设,常常被挪作他用。更令人伤心的是,在中小学教育中,劳动技术课不仅没有正常进行,反而被某些老师当成了一种惩罚受教育者的手段,于是,劳动的真实面目及意义在学生心中便成了一个模糊概念。而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则一味地看市场脸色行事,完全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在“工具”与“人文”兼顾的《大学语文》课都“疯狂瘦身”的情况下,劳动教育当然更无法在大学课程中有一席之地。

夜上海论坛 1.3 社会价值体系的嬗变

夜上海论坛 “劳动光荣”这句话正在不断被人们质疑。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一句过时的口号。的确,劳动和劳动者在这个现实的、时髦的社会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影视作品中,占中国公民绝大部分的劳动人民形象也越来越单薄,甚至不见其踪影,即使偶尔露脸,也是畏首畏尾、充当配角,甚至成为被取笑的对象。这些现象不仅导致了年轻学子们对劳动的轻视和蔑视,导致了学生对劳动价值的否定,甚至还左右着他们的人生方向。

2 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后果

笔者曾以下列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对大学生做过调查:

第一,作为大学生,你怎样看待校园劳动?劳动光荣吗?为什么?第二,作为大学生,你参加过的校园劳动有哪些?你认为还有哪些劳动你们可以胜任?你主张在读大学时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吗?为什么?第三,你怎么看待学校将一定的劳动任务承包给一些家境相对贫困的学生?为什么?第四,在大学生活中,没有适当的体力劳动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第五,对在校期间的劳动内容与形式,你有什么建议?

夜上海论坛 赞成在读期间有适当劳动的占58.6%;中立的占35.7%;其他5.7%; 44.6%的大学生认为劳动光荣但很辛苦;少部分学生认为劳动不仅不光荣,而且还“耻辱”,因为那是“没本事、愚蠢”甚至“下贱”的代名词;参加过校园劳动的占33.1%(但基本上都是搞寝室卫生);没有参加过的占63.1%;其他占3.8%;主张在大学里安排学生适当体力劳动的占60%;对大学生活中无体力劳动,认为有影响的占50%;无影响的26.9%;影响不大的19.2%;其他3.9%;对校园劳动内容和形式,主张校内劳动与校内外兼职相结合的占26.9%;认为只要不与学习相冲突就可以的占38.5%;认为劳动必须有偿的占34.6%。

夜上海论坛 3 解决大学生缺失劳动教育问题的对策

夜上海论坛 第一,纠正错误观念。劳动是光荣的,不劳而获才是可耻的。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劳动能让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劳动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将来能较好地融入社会,都有很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为学生阐说劳动光荣这个观点。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工作岗位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如果没有对劳动的正确态度、情感,那是教育的失败,也是学生人生的悲哀。

夜上海论坛 第二,了解就业形势。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全面了解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了解社会对劳动市场人才的结构要求。虽然人才市场供多于求,但在同等专业水平的前提下,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更愿意接受具备吃苦耐劳,具备良好劳动品质的学生。家长和学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培养这一品质,以便就业之需。

夜上海论坛 第三,溯源追根,家校结合,修正学生劳动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儿子的信》中专门提到劳动这一章节。他告诫儿子,人的志向和人生的幸福,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只有通过劳动,人的志向才能跨上智慧的、创造的、科学的大道”。“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劳动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

第四,设置劳动课程、力争全面发展。目前大学课程设置,少有将劳动作为一门课程来体现的,这有悖于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的职能,因此,这必须得到修正:首先,将劳动纳入正式课程。新疆农业大学连续八年组织学生进行摘棉劳动,这一活动的发起人雒秋江(校长)说:“劳动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学校有责任如此做。而且,摘棉劳动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生活的好窗口,劳动是学生立志过程中无言的导师。”他把劳动纳入正式课程,记入学分,这让他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受益无穷。其次,我们还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加强对劳动概念、态度、情感的渗透,然后以隐性课程中的体验与体验课程来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劳动技能方面的训练,还可以给学生安排劳动周。第五,让做义工成为一种制度。国外很多大学,特别是好的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个人品格、领导才能及特点的培养,他们认为做义工不仅可对社会作贡献,也是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途径。你获益于社会,你就应当回馈社会,这样社会才会团结,才会进步。所以,国外中学生必须要做多少个义工,拿多少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才能进入著名的高等学府,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兆先等主编.家庭教育词典:58.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

一、高等院校道德教育方面的失信

夜上海论坛 德育是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理应是接受教育者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众所周知,道德败落已成为社会隐患之一,即使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偷窃等现象俯拾皆是,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团伙、大学生杀害情夫并分尸等匪夷所思的事情。这是中国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的反映,深层上也是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缺失的体现。现在,中国教育育人的意识越来越淡化,其之相关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途径越来越少。虽然大一和大二期间绝大多数院校有《大学生思想品德与修养》这门课,可是教师注重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是理论讲授,只是言传,而非身教。其实,道德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一种无型教育,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

二、高等院校智力教育方面的失信

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倡素质教育的呼声已久,但行动缓慢。现在,很多高校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较大,即使有实践教学环节,其所授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由于缺乏企业实践和社会事实的指导也很难相社会需求相融合,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造成现在大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阻碍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难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其所学知识与培养的能力与社会需求间差距较大,其在更深层次上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夜上海论坛 三、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诚信方面的缺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在大学期间吸收更多的文化精华,才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社会做贡献之中。然而,纵观现在的大学,体育课虽然是大学的必修课,但时间有限而且上课体育锻炼的质量不高,平时学生自觉进行锻炼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不仅如此,现在,许多院校大学生还被称为“九三学社”的学生,所谓的“九”即为上午九点起床,所谓的“三”即为下午三点起床。从这一称呼可以看出现在很多院校早已取消了早操活动,即使有也只是流于形式,很难达到强身健体、身心锻炼的目的。所以,现在的亚健康状态、甚至是疾病已开始向青少年漫延,这是缺乏体育锻炼的结果。

四、高等院校美感教育诚信方面的缺失

美感教育又叫审美教育,这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美感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大学教育中,只有少数相关专业会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理解和分析,绝大多数院校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其结果导致大学生对美的理解与其定义发生很大偏差甚至背离。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审美感日益趋向扭曲化、自我化。其表现为过分注重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美,过分追求标新立异使另类现象、另类人物层出不穷。美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将造型、语言、表情、文化等各种美感艺术传教于世。

夜上海论坛 五、高等院校劳动教育诚信方面的缺失

夜上海论坛 劳动是人的本质所在,是创造社会财富、体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劳动教育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纵观现在的大学生身为学生脑力劳动的付出也令人汗颜,现在大学生普遍厌学现象日益突出。对于体力劳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劳动教育更可谓寥若晨星,平时的班级打扫卫生的工作分配给勤工俭学的学生,院校打扫卫生的工作分配给临时工或后勤工作人员处理;只有宿舍的卫生劳动由学生自行解决;除此之外,大学生能够参与的体力劳动也就只有在勤工俭学以及专业实习实训时偶有锻炼,但更多地体现在弄虚作假和流于形式,学生从中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和幸福,换来更多的是抱怨和不满。

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的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聪明机智、强健体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充满阳光的人才。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下,高等教育的育人环境发生了潜移默化地变化,学校更侧重于教书之目的,使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感受到的育人的氛围大大缩水,难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学校在完成教书的目的前提下,还要通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宣传等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参加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真正做到“文明其精明,野蛮其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