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室内设计原理与实践范文

室内设计原理与实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室内设计原理与实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室内设计原理与实践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环境设计;直观性;基本观点;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对于室内设计除了有使用安排和冷暖光照等物质的功能方面的要求,还有和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和风格文脉的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人们长时间的生活在活动于室内,然而现代室内设计也称室内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系中的人们关系最为密切。在室内的空间组织和平面布局方面,总的来说,也还和当时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点和社会经济和民俗民风等密切有关联。时代的变化,社会发展的历代的室内设计,总是拥有着时代的标记。这是由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施工工艺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室内设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又都与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等联系在一起。室内设计中,从整体看设计对象的依据因素是:所在场所――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周围环境状况;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使用性质――为什么样的功能设计建筑物和室内空间。

设计构思的时候,需要的运用物质技术和手段,这是因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原则,即各种各样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这是容易理解的;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

二、室内设计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各类民居的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和山西民宅大院和福建客家土楼和泰族干阑式住宅和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这些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与空间室内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和装修工艺制作方面,都有借鉴成果。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巳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国外,公元前古埃及的是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画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体,还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庙。柱的装饰纹样均很精美,神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设计。

三、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室内设计需要注重的是研究人民的行为心理与视觉感受方面的要求。设计观念出发,仍需二者结合。总之要达到―― 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的平衡和综合。时代感和历史文脉并重历史文脉:并不能简单地从形式和符号来解释的,而是广义地涉及规划思想、平面布局、空间组织特征,设计中的哲学思想。不一样的空间给于人民的不一样的感觉。加强了队整体环境的感官。室内设计的立意、构思、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需要于环境的整体和文化特征,跟建筑功能的特点的很多方面考虑全面。科学性与艺术性合体,现代设计的基本点,这是在室内设计中重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相互之间的结合。科学性,包括新型材料与结构构成与施工工艺,很好的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跟设计手段的变化。在重物质技术手段,重视建筑美学原理,重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形象,具有视觉愉悦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科学性与艺术性;遇到不同的类型和功能特点的室内环境可能有所侧重,但从宏观整体的。

四、室内设计原则

(一)室内设计是要满足于使用的功能,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跟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的尺寸,空间的比例;合理的配置陈设和家具,解决室内的通风,采光和照明,还要注意室内设计的色调总体效果。室内设计是创造很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目标,把满足人民在室内设计进行生产和生活和工作和休息要求置于第一位,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运用功能,使室内环境科学化与合理化和舒适化。

(二)室内设计必须满足于精神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室内设计考虑使用精神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应该考虑精神功能的要求(艺术感染、视觉反映心理感受)。室内设计精神是会要影响人民情感,还会影响人民的行动和意志,所以要研究人民认识的特征和规律;研究人民和环境相互作用;研究人情感与意志。设计的人必须要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手段去影响人民的情感,使得有升华的设计效果。室内环境如果能突出表现那种构思与意境,那么,它会产生强烈的艺术的感染力,很好地发挥精神功能方面作用。

(三)室内设计要满足于现代技术的要求

现代的室内装饰设计,它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中,要想室内设计更好地满足精神功能要求,就必须最大限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的成果。建筑的空间创新于结构造型创新有着很大的联系,第二应取得协调统一,充分的考虑到结构造型中的美的形象,把艺术于技术融合在了一起。这就是要求室内设计的人必须具备的结构类型知识,熟悉和掌握结构体系性能、特点。

(四)室内装饰设计必须要符合地区特点和民族风格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由于人们所在的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不一样,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都不一样,在建筑风格上确实有着很大差异。设计中要有各自不同风格和特点。要体现民族和地区特点以唤起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国家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地区特点、民族性格、风俗习惯和文化素养的因素都不一样,使得室内设计也有不一样。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黄白.关于室内装饰设计色彩调节的几个问题[]J

[2]卓文.高慧强.3dsMax室内设计精华案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65-184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产性实训基地 理论与实践

夜上海论坛 [作者简介]朱友发(1966- ),男,湖北荆门人,广州松田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闵捷(1965- ),女,河南南阳人,广州松田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卢伟(1967- ),男,湖南常德人,广州松田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广州 增城 51137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民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接珠三角区域经济的策略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20208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76-03

夜上海论坛 本文以民办高职院校为平台,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给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运行模式和举措,为民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含义

关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含义,有多种说法:有从“生产性”出发认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能够生产出真实产品或提供真实服务的实训基地,并且以开展实践教学、在真实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有从“真枪真刀”出发,认为生产性实训就是要尽可能和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一样,让学生通过生产性实训增长实战能力;也有从“仿真性”出发,认为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教学基地都属于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们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含义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依据高职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整合和利用校内自身资源和优势,由学校独立或与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合作,通过真实产品的生产经营、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活动过程,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其形式包括:校内实习超市、校内实习工厂、校内创意工作室、校内法律、财务咨询公司、电商校园商场等。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新理念,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实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整体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为今后发展增加后劲。其目的是通过“主动学习”来实现的,这里的“主动学习”指学生在实习基地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独立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中对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培育。

夜上海论坛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种育人的新范式,其特质在于包含了实践与教学的结合与交替。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学生一边在基地实习,一边在基地学习理论。在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实习不是模拟和参观,而是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际操作;实习与教学两种场所的两种活动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结合,交替进行的。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条有别于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模拟实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高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这需要通过相当的实践课程来实现。在国外,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来实现的。国内高职院校也不乏仿照外国的做法,努力争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培养方式,但由于企业参与度不高,效果不太理想;有些民办高职院校也尝试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但由于容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这种方式缺乏持续性;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又缺乏企业真实环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创设,引入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具有企业生产经营属性,又由学校主导,具有教学属性;学校企业不断投入,保证了其可持续发展性。

夜上海论坛 二、民办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理论支撑

夜上海论坛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哲学基础

1.认识论的实践观点,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了最基本的哲学观点。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从主观到客观的反复过程,需要经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无限循环以至无穷。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既是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从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所学知识的过程。

夜上海论坛 2.建构主义“主动学习”的哲学思想,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了“交替式”学习的重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将“真实情景”和“工学交替”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倒逼学生自主学习。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夜上海论坛 1.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老师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教师的关系说:做便是学。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那才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边干边学”“教学做一体”提供了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夜上海论坛 2.莱夫和温格的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于1990年前后提出。该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要根植于情景之中,把要学习的知识放在应用这些知识的实际情景中去学习,即“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比如,要学习做菜,就应该在厨房里学习,因为以后炒菜就是在厨房里;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的。情境学习理论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提供了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3.加德纳德和斯滕伯格的多元智力理论。20世纪70年代,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三元智力理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他主张“情景化”评估,改正了以前教育评估的功能和方法。

加德纳德和斯滕伯格的多元智力理论,不仅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对学生智力开发的必要性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将实践智力的测评作为学生智力测评的一部分,为学生智力测评的科学性、全面性、公平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夜上海论坛 三、民办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一)民办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

1.自筹资金型。这种模式是典型的学校主导型模式。由学校(师生)出资,在设备、管理等方面建立与现代企业相同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建立的以商棚为平台的跳蚤市场,以创业园为平台的生产性实习基地,基于校园电商平台为主题的线上、线下一体的生产性实习基地,以及“日日鲜”保鲜蔬菜连锁超市、机电系汽车服务中心、财经系会计服务中心等都属于这种模式。

夜上海论坛 2.学校主导型。这种模式包括学校自筹资金、行业或企业捐助、社会赞助等形式。其突出特点是:生产经营和实践教学,主要由学校负责、统一安排,便于实施教学计划。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物流实训室得到广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支持,公司赞助设备价值数万元;创业园得到天猫公司赞助,建立“天猫小邮局”实训基地;机电系得到广州兆方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赞助,建立汽车服务中心。

夜上海论坛 3.筑巢引凤型。这种模式在学校拥有场地、厂房或其他设施,而缺少部分或全部设备或企业化管理模式、技术力量、销售渠道等因素的情况下,学校往往通过引进企业,由企业提供与之配套的设施、生产要素,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在生产经营的同时,开展学生的实训活动,实现“学做合一”的目标。

4.咨询服务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学校的设备、师资、图文资料、技术等条件,为企业、政府机构、社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如电脑设计、会计事务法律事务服务、会议策划与管理、礼仪服务、艺术设计服务、建筑设计服务等;或依据企业的问题,展开调查,提出方案、建议。特点是投入少、市场风险小。

夜上海论坛 5.股份合作型。学校通过灵活的筹资方式,向企业或师生或社会融资,形成股份制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超市多属于这种模式。

6.共建共享型。学校和企业依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本着互惠互利原则,通过合同形式,共同出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组建实训教学领导机构,制订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实训课程项目,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分担教学与实训任务。

夜上海论坛 (二)民办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1.顶层设计和制度问题。我国高职教育实训条件滞后是影响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受资金制约,学校现有实训基地有限,而企业愿意投资学校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愿望不高。原因主要有:(1)政府层面缺少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如以税收优惠和减免的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实习基地建设。(2)校企工学结合思路不宽和缺少成熟的经验。学校的内生动力不足,没有实践教学方面的战略规划;多数企业属于生存型或发展型企业,没有足够实力和境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2.实习基地存在利益和功能冲突问题。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着投资方(老板)、经营方(管理层)教师、学生、实习基地企业(企业方),还有已经在学院经营的各个商家。现在要引进企业(项目)建设生产性实习基地,就会出现学生实习基地经营的产品(项目)和已经在校园经营产品(项目)的矛盾与冲突。同时,在实训基地运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课程教学与实际经营的矛盾与冲突。如果生产性实训基地还要实施其他的功能,那么其他矛盾和冲突还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叠加就会导致基地功能发挥不当,开发运营不力。

3.实习基地存在组织和管理问题。尽管成立了以学生为团队的管理机构,但由于实习基地的建设运营时间短,在实习基地与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和实践教学环节对接,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和对实习基地教学的督导方面还缺少配套的制度和考核方案。这样就使得实习基地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水平还不高,还需要优化和提升。

(三)民办高职院校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举措

夜上海论坛 1.政府应该进行精神支持和政策扶持,优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宏观环境。民办高职相对公办院校,在身份、地位、规划、资金等方面都处于弱势,而民办高职自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缓解我国高职教育实习实训难题的创新模式。政府层面应该加强精神支持和政策扶持,政府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规范的政策,完善制度设计,积极推动民办高职院校实训、实践条件的改善。

2.找准切入点,挑选典型专业,加大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学校要结合相关专业的性质、区域产业实际需要,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营,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加快专业课程和教学体系的调整改革,创新和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的“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机会,使实践教学更加适应民办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夜上海论坛 3.完善和优化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功能。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功能应该包括市场功能(即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咨询等功能)和教学功能。完善和优化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功能就是要发挥市场功能和教学功能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践中片面注重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基地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夜上海论坛 4.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能力。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高超、素质结构合理、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让教师全程参与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咨询,教师可以凭借自身的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实训,将教学与实践、课堂与车间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教的师教学水平。

可围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经营)岗位所涉及的一系列(新)工序、(新)技能组建一支专业教师团队。一方面,将教师在校内生产性基地进行挂职生产(经营)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根据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挂职生产(经营)的实际效果编写教材、开发课程乃至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与随之而来的教学改革的双重驱动,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夜上海论坛 5.利用实训基地平台,建立行业、企业产学合作机制。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行业、企业进行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并形成互动机制。企业可以对实习基地进行深度投入,合作开发产品、合作制订营销方案、合作编写可以用于学生实训和企业员工培训的工学结合的教材;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设备和资源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项目咨询等社会服务。

6.建立校园社区网站,探索线上实践教学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结合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组织指导学生开发和建立实训基地校园社区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探索建立线上实践教学模式,拓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空间。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陈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夜上海论坛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夜上海论坛 [5]王川.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 室内设计 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夜上海论坛 一、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第一,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元素。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横的角度来看,无论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因而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

夜上海论坛 第二,传统文化元素影响了室内设计。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现代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即使最“反传统”的设计师,他也得以“传统”作为参照物来定义与演译自己的思维。

夜上海论坛 第三,优秀的设计师应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设计之中。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的设计师拥有前人不曾具备的更多条件。计算机的应用、互联网的发展,使设计的作品具有更强的时代感。但作品形式上的丰富代替不了内容上的回归,室内设计师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作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我们要创作出具有“高雅”、“雅致”格调的物品和室内空间,必然会遵循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创作之道,否则是不可能让大众感觉到相应的审美意象的。

二、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第一,中式设计思想精华的传承。中国古代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如:(1)宜设而设,精在体宜: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2)删繁去奢,绘事后素:删繁是指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去奢其实也是很重要。“绘事后素”是孔子的话,是他对美的一种看法,这体现了一种“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追求;(3)因景互借:因景互借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整体观。居室、住宅、庭院,小环境和大环境统一在一起考虑,目的是实现一个艺术化的生活环境。

第二,传统符号的运用。中国的传统符号主要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传统宗教纹饰符号等。一般其手法有:

一是抽象简约。这种手法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韵,使传统的儒、道、禅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二是符号拼贴。其特点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裂解或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在室内元素中拼贴运用,从而使新与旧,今与古带着某种联系。

三是移植与嫁接。即对儒、道、禅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在设计中,有时还可借用外来文化中的某些要素与本土文化元素共生与一体。

现代设计不仅要让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运用,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与工艺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延伸与拓展。

第三,体现富有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陈设艺术以传统文化作为根基,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独树一帜地将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进行和谐有机的结合,满足人们对美学的要求和审美情趣的追求。陈设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征、强烈的地域特色,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重要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久远,由于历史、地域、宗教、文化、经济、习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形成千资百态的陈设艺术,这是我国室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的陈设风格已成为东方的一大特点,它蕴含两种品质:一是庄严典雅的气度,二是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着深奥超脱的性灵意境。继承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归属。我们不能忘却传统,更不能刻意模仿传统,要继往,更要开来。

夜上海论坛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对自然采取顺应、亲和的态度,对自然景物非常喜爱。这种淳朴亲切的自然情怀反映在室内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将自然要素尽量组织到内部空间中。在室内营建日益精巧、和谐、完整的景观体系,体现人与自然的相融关系。利用花窗、门、挂落等装饰构件形成开敞和半开敞的空间,将室外景观“借”入室内;绿色植物和盆景,作为室内陈设部分,使室内增添更多的自然景观元素。中国传统室内陈设设计也力求表达特定的情感意境,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可以为现代室内设计所借鉴。

夜上海论坛 三、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设计重在创新,全盘仿古让人感到乏味,因为只见仿造而无创造。设计为实用器物注入了艺术,然而杰出的艺术是不可重复的,是独一无二的,摹仿他人的最大缺陷在于完全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个性,从而也就丧失了设计艺术本身,对待传统文化元素更应如此。然而,许多人不是把传统看作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与之共同汇进大海,而是把传统当作一潭死水甘愿投身深渊。我们不能总是安于和甘于重蹈前人的蹊径,总要勇敢迈出踏向未和领域的探险脚步。

夜上海论坛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设计艺术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同时,又能避免僵化,从现实生活中摄取无限丰富而鲜活的美的素材,加以创造、更新,答案是肯定的:“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装饰艺术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有人说,这只能是个一流的梦想。但我要说,只有当我们拥有了一流的梦想,才能在未来的装饰艺术创作中,拥有一流的模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不可笼统地“继承传统”,传统不可能全盘照旧也不会全部中断和丧失,它经历的应是一个扬弃过程。随着新颍辈出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更新的观念和情趣,飞速发展的世界交流和融通,如果不能大胆否定与当今时代不合拍的传统,那么我国当代室内外设计将会远离时代精神,重蹈闭关自守的覆辙,更谈不上创新和特色。好的室内外设计能改变人的生产方式,只有搞清本质规律、生存土壤,找准它与现代设计相通之处,灵活运用,才可能推陈出新、创造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应用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幸运的。如何正确运用传统文化,使它披上时代的彩霞,洋溢生命的气息是每个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当然,作为“凝固的音乐”的设计体系更需要把握好设计中的点点滴滴,在深入挖掘优秀设计遗产精华的同时,更要大胆地学习一切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以立新为轴心,广取博收古今中外设计创作的精粹,让艺术素养溶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种涵养,渗透在每件作品中,使它散发出灵性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