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问题 演变方向 人民币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5-022-03

一、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缺陷

夜上海论坛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特点一是美元拥有霸权地位。目前在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4%,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也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也占近50%;二是纯粹的信用本位制,美元充当国际储备货币,但其发行以及美国对外债务不受任何约束;三是缺少最后贷款人;四是各国汇率自由浮动,但汇率不能有效调节国际收支。这一国际货币体系蕴涵深层次矛盾是导致全球失衡、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泡沫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的制度根源。

夜上海论坛 第一,事实上的美元本位货币地位造成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的失效,导致全球失衡日益加剧。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充当了国际储备货币,交易货币和结算货币,非国际货币国家为了防范风险和维持汇率目标不得不被动持有美元储备资产。世界各国对美元储备资产的需求使美国有条件保持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持续顺差和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可以不断地用本币为经常项目赤字融资。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消费越多,经常帐户赤字越多,债务增长越多,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就不得不购买更多的美元资产,累积更多的美元储备。

第二,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缺少必要的约束是导致流动性泛滥和各国货币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缺少必要的约束。发行机制存在重大缺陷。美联储拥有事实上的国际货币发行权,但却不愿意为全球经济负责,美国可以完全根据美国利益和国内政策的需要发行美元。而为了获取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收益,美国有动机不断扩大货币发行,这是导致流动性泛滥的重要原因。此外,没有了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缺乏必要的货币发行约束,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汇率缺乏最基本的均衡价值基础,这成为导致各国货币关系无序调整和波动的重要因素。

夜上海论坛 第三,美元的特殊地位支撑了美国长期负债消费模式,助长了美国金融资本的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为了平衡经常项目赤字,美国需要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而次级债和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各类结构性金融产品成为美国吸引资本流动的重要工具。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也使美国能够将大量的次级债销往全世界。来自高储备国家的大量资本流入推动了美国资产价格的上涨,支撑了美国长期负债消费的模式,大量的资本流入也为美国各类创新金融工具的销售创造了条件,助长了美国金融资本的膨胀。

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全球失衡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系统性风险也不断累积。当美国房地产价格回落,房地产泡沫开始被刺破以后,立刻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机。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第一,金融监管地区化与金融全球化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金融机构的跨境活动日益频繁,国际资本流动加快,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明显增强,但金融监管却是区域化的,监管当局只能在一国或一个地区内行使监管职能1。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监管标准、监管规则和制度,监管框架以及风险处置方法存在差异,为监管套利创造了空间。

夜上海论坛 第二,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相关国际组织以及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国际金融组织监管职能不完善,监管功能割裂,政策讨论分散于多个论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论坛、国际清算银行、各国家集团)。监管机构决策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各个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组织与监管当局之间以及监管当局之间在跨境企业的监控、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以及信息交换等方面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金融监管机构协调不够。

夜上海论坛 第三,对某些容易产生系统风险的机构(包括评级机构和对冲基金)工具以及市场等缺乏国际监管,存在监管漏洞。银行规避资本规定,将风险推给影子银行体系内的附属实体(包括投资银行、抵押贷款经纪人/发起人、对冲基金、证券化工具和其他私人资产池),而影子银行体系没有受到审慎监督。金融机构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度过高,主要评级机构对金融机构和产品的评级结果已经成为金融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但发行人付费的盈利模式使得评级过程充满了评级机构和发行人之间的利益;中突。由于缺乏内在约束机制,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透明度难以保证。而国际证监会组织和金融稳定论坛等国际组织并未将评级机构纳入监管范围。此外,对对冲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缺乏国际监管也是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加剧振荡的重要原因。

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方向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核心,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前提。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暴露出来,但历史经验表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往往不是主动改革的结果,而是对既成事实的确认。未来10年内,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状况不会改变,但美元地位会弱化

夜上海论坛 在美元信用本位的牙买加体系时期,美国以其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其经常项目赤字和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融资,实际上,美国充当了国际金融中介。危机以后,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的过程,随着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减少,东亚国家也相应减少对美国的融资,必然降低美国国际金融中介地位,美元市场融资功能将弱化。

各国为改变对美元过度依赖的努力都将不同程度削弱美元地位。第一,为了增加IMF的能力,未来可能继续扩大IMF的资源,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角色会受到IMF增资特别是增加特别提款权的影响,因为其他国家可能用特别提款权代替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第二,此次危机使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阿根廷和巴西两国推出“本土货币结算机制”,中俄贸易改用本币结算,亚洲国家签定货币互换协议并支持互换资金用于贸易融资、中国推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等将减少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第三,目前。欧元区贸易和投资

已经超过美国,欧元区建立泛欧金融监管体系的努力不会轻易放弃。未来,欧元仍将构成对美元的有力竞争。

夜上海论坛 (二)亚洲区域金融货币合作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区域货币地位提升

夜上海论坛 根据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在2020年前建立单一货币联盟的条件还很难具备,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区域货币合作的重点一是继续完善危机救助机制,成立亚洲货币基金,减小区域内各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依赖,二是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加强各经济体汇率政策协调:三是探索建立独立的监管模式,四是推行区域货币在共同储备基金。贸易、投资中的使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夜上海论坛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中心。中国在亚洲以及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上升,日本的相对地位下降。中国区域内贸易也已经超过日本。2008年,中国与亚洲的贸易总额达到13660亿美元,超过全部贸易的一半,其中进口的62%和出口的46.4%来自亚洲。日本与亚洲的贸易额为9300多亿美元,占其全部贸易额的58%,其中进口53%,出口47%。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计价的非金融债券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欧元和美元以外的第三大发债货币。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是日本的两倍,中国在亚洲区域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日元的地位将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下降而进一步下降,而人民币的区域货币地位会大幅提升,有望成为亚洲区域的核心货币。

夜上海论坛 随着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由美元和欧元“二极”格局,开始呈现向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极”或包括SDR的多极格局过度的发展态势。

(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将继续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多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

夜上海论坛 尽管建立超的世界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负责全球统一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是理想化的目标,但目前看并不具备现实性。未来10年内比较现实的选择是继续深化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多边协调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作规则和投票机制将进行改革,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增加,美国事实上的~票否决权也可能面临取消,IMF和新成立的金融委员会对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经济政策的监测职能加强,其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约束力将加强,IMF将发挥准中央银行职能,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发行和使用范围,使之成为国际储备与支付的重要补充手段,并为SDR在私人资本市场上的交易提供必要的支付结算支持。IMF在提供贷款的决策过程中也应服从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准则,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协调机制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加。成立的多边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将在制定国际监管规则和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我国的对策

夜上海论坛 (一)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储备货币结构多元化

夜上海论坛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国作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应积极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推动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一,积极主张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推动其成为可以直接用于对外支付的交易媒介。在2010年重新确定SDR篮子货币的构成时,争取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之一,第二,适当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促进我国储备货币结构的多元化:第三,坚持以现有国际组织为平台,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要求加强对储备货币国的监管,敦促发达国家加强自身风险控制。

夜上海论坛 (二)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循序渐进地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

危机以来,中国加快了区域货币合作的步伐,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而且扩大人民币发债规模。在未来10年时间内要继续循序渐进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首先,继续扩大10+3框架下货币互换协议以及双边货币互换的范围和规模,争取实现以人民币作为与亚洲国家间清算或援助资金的币种:第二,有计划地推动香港以至亚洲各国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为他们提供现钞押运、货币兑换、清算、资金拆借等各种便利,尤其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加大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投放,使人民币逐渐为亚洲各国所接受,在亚洲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第三,在香港资本市场直接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债券和票据,推动东京、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主要的货币和资本市场开展人民币业务,使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货币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工具,在此基础上,推动人民币成为亚洲重要的储备货币;第四,加快推进中国资本帐户和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将中国金融市场建设成具有对外提供金融交易服务能力、由境内外参与者共同参与的,具有一定国际或区域影响的市场。

第2篇

深究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原因,美联储货币政策乃始作俑者。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当美国深陷危机时,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大量增加货币供应,利用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制造通货膨胀,通过美元贬值,迫使持有美元的世界各国分担美国的金融救援成本和财政刺激成本,这无异于他捅下了娄子,却要你来埋单。

美国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货币当局的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对称,有着增发美元的强烈冲动。印钞票既可以刺激美国经济的增长,发生危机后又可以减少美国人的债务负担,而增发美元的成本主要是通货膨胀,却由全世界来分担。

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美国就会继续利用美元的国际通货地位,超发货币,以邻为壑,转移成本。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将继续在货币政策的层面上造成“道德风险”,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伏笔。

从理论上讲,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减少一个国家货币政策当局的风险-收益不对称,将增发货币的危害尽可能地限制在该国之内,以通胀的风险制约超发货币的冲动,从而实现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不仅如此,将增发货币的危害限制在一国之内,在发生危机时,还可以阻断危机的扩散,防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中国政府近日提出,以非国际货币例如特别提款权(SDR)逐步替代美元等主要硬通货,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是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确的第一步。若中国的外汇储备都是SDR,则美元贬值造成的中国外储价值损失就会小很多。如果各国的外汇储备都是SDR,则美国人很难再向世界转嫁危机,滥发美元的后果将是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美国人只好自己承担金融救援和财政政策的大部分成本。正因如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回应中国的建议,认为非货币是没有必要的,美元可以继续作为世界的主要货币。要拿走他的“免费午餐”,他怎么会赞同呢?

SDR俗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69年设立的国际准备资产单位,用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按照各经济体的出口权重(目前分别为44%、34%、11%和11%)计算其价值。IMF根据各国摊付的基金比例分配SDR,IMF的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凭SDR从IMF获得硬通货,平衡本国的国际收支。由于SDR的最重要成分是美元,仅靠SDR无法完全隔绝美国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但毕竟是一个显著的改进。

第3篇

【关键词】货币金融市场 现状 政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货币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的强大压力下,现有货币金融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金融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研究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现状及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初步探讨了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

目前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运行机制的不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也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我国金融市场不统一、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到位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夜上海论坛 (一)金融市场不统一

夜上海论坛 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受发展程度和体制因素的制约,参与主体不够广泛,市场容量有限,目前为止货币市场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割裂的状态,整个货币市场不能真实的反映货币供求状况,难以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足够的“冲力”。就整个货币市场而言,货币市场包括很多子市场,由于货币各个子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切断,大多数货币子市场仍然处于分业经营阶段,严重影响了金融发展的进程。加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分裂,不同市场上的利率不同,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也较低。

(二)金融体系不健全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原因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如金融结构类型偏商业银行机构、银行所有制结构偏国有银行,银行贷款对象结构偏国有大型企业贷款等,金融体系建设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致使利用金融市场这条途径传导货币政策的渠道受限,导致金融水平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能。

夜上海论坛 (三)金融监管不到位

夜上海论坛 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理念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对货币市场的监管还处于事后监管的阶段,金融监管的总体水平不高。另外,我国货币市场的监管者同时也是经营者,监管过度与监管空白并存,难以体现监管的客观性以及有效性,影响了金融监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运作的效果。

二、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对货币政策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可以从统一货币金融市场、健全货币金融体系和加强货币金融监管三个方面入手:

(一)统一货币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统一进程成为当代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发展的主流,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应统一货币金融市场,使金融市场成为一个整体,保证各个货币市场之间的相通与相容性。在统一金融货币市场中,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货币市场应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强各个货币子市场之间的联系,应以利率统一为切入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放松管制达到利率市场化的目的,促进货币市场统一。另一方面,要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效发挥货币市场的作用,并进而带来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健全货币金融体系

货币金融体系构成了金融活动的总体框架,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应健全货币金融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很快,交易迅速扩大,健全货币市场结构,首先,市场需要多元化投资主体,要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政府应放宽对货币市场主体资格的审查,加强货币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其次,就是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彻底改变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工具单一的局面。最后,就是在金融工具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各个金融工具之间的互通,进而促进货币资金在各个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

夜上海论坛 (三)加强货币金融监管

加强对货币市场的监管是一国金融稳定的前提条件,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应加强货币金融监管,保证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加强对货币市场的监管,一方面要尽快出台规范货币市场的相关法律规范;另一方面应尽快成立一个专业的货币市场监管机构,实现对金融机构及其从事的金融业务持续有效的监管。其中,制定规范货币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在立足当前的货币金融市场体系的基础上,使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监管机构对货币市场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则应在公共、公平、公开的前提下依法处理。

三、结语

总之,货币市场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为进一步发挥货币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尽快制定出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健全货币市场结构、统一货币市场以及加强对货币市场的监管,以促进货币市场运行机制的顺畅。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闵晓莹.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03).

[2]郭菊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王冬吾.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分析[J].时代金融(下旬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