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阅读步骤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中考 文言文 高效复习策略
文言文阅读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抓分点,而文言文板块的复习呈现出篇目多、知识点繁杂的特点,因而增强文言文复习课的高效性显得尤其重要。传统的文言文复习课往往以知识梳理的形式“重炒隔夜菜”,这样的课堂难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毫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言,复习效率低下。要增强中考文言复习的高效性,必须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入手。
一、高效复习的必要准备――课前“三个把握”有的放矢
在复习课之前,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学情准确把握外,还需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2015年福建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大纲》及历年的中考试题,据此把握考点、命题形式,如此有的放矢才可以实现复习的高效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和内容部分提出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2015年福建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也做出了如下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纵观历年的中考试卷,大体上这些要求都在试题中得以体现。这些都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这些命题的思想最终体现在试题中。对历年中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题的研读,可以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考点的一些具体命题形式,并一定程度上把握中考命题趋势。对以上内容的研读,对学情、考点、命题意图的准确把握是一项“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工作,是文言文高效复习的必要准备。
教师在准确把握了学情、考点、命题形式之后,应该在“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中落实。在课前预习中使用的学案题目应包括以下题型:(1)重点实词的解释;(2)重点句子的翻译;(3)重点句的节奏划分;(4)理解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5)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这些题型学案是复习内容的精华所在,好的学案体现的是教师对复习重点的准确把握。学案的编写需借助备课组的团队力量,备课组教师将在集体备课活动和学案的编写中更加准确地把握中考的考点和命题方向。学生围绕导学案预习、自主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标注出疑难问题。这是预习任务,也是课前准备。
二、高效复习的主要阵地――课中“四个步骤”盘活课堂
课中的“四个步骤”即:检查反馈、小组互学、展示指导、矫正提升。
第一个步骤,是对导学案完成情况和检查反馈。这可使教师准确地掌握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没弄懂的。已经掌握的那些是课堂上无需再花时间的;那些是学生没有弄懂的,是课堂的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发现,文言文重点实词的解释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题目,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疑难问题主要集中在重点句子的翻译、重点句节奏划分和文章中心中心思想的表达上。可以确定课堂的教学重难点。
夜上海论坛 第二个步骤,是针对预习时完成学案过程中所标注出的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互相答疑解惑。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在这个环节要着力于营造课堂民主平等氛围,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课堂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特别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除了要对学生学习状态关注和学习氛围营造之外,还应该全班巡视,从学生的讨论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为下面的展示指导环节做准备。
夜上海论坛 第三个步骤,是小组互学的成果展示与教师对学法的指导。高效的复习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不排斥教师的精讲。在这一环节中,师生可以直观地发现文言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学法指导即精讲。如笔者在执教《伤仲永》的复习课上发现学生对于文言句子节奏的划分题上错误率较高,即进行以下学法指导。首先告诉学生要根据句子的结构划分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动宾之间要停顿,状中之间要停顿,如果只停一处,那么主谓的停顿优先,如果要求停两处,那么再考虑动宾和状中的停顿;其次,以第一个句子为例,这个句子陈述的是“什么怎么样”,因而是一个主谓句。其主语是“其文理”谓语是“皆有可观者”,如果要求停一处,那么应该这样划分“其纹理/皆有可观者”,如果要求停两处,那么再考虑动宾之间的停顿,应该这样划分“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第四个步骤,是对原来学习中存在的错误的矫正并在此基础上得以提升。在《伤仲永》的复习课中,笔者针对学生句子节奏划分中存在的错误,在展示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订正该题型下的其他错题,如对“余闻之也久”这个句子的划分,通过订正,进一步巩固已经习得的方法。
三、高效复习的有效保障――课后“一练一查”巩固效果
夜上海论坛 复习课离不开练习题。通过精选恰当的题目做课后练习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障。那么,如何选择呢?应该注重练习的“质”,而非“量”。题海战术是低效率的,只有精选习题在“质”上取胜才算高效。这样才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健康、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李炳亭)选择与本地区中考考点一致的中考真题,不失为精选练习的一个好方法。这些题目有针对性、质量高、示范性好。可以说,一份高质量的练习是中考文言文高效复习课的有效保障。
此外,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积累,积累有赖于记忆。反复的记忆和巩固是文言文复习的要诀。课后学习小组成员的互查,是对学习效果的跟踪与巩固,从而实现文言文高效复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夜上海论坛 [2]潘勤.自创文言试题力争文言高分――初中文言教学尝试[J].教育界,2012(23)68.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高效 导学案 阅读课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中学阶段一项艰巨而又富有意义的任务。著名语言学者胡春洞在《英语阅读论》一书中指出:“英语阅读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手段”,“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他提出:“快速而高效的阅读有益于英语学习者智能的全面发展。”在高考中,直接的英语阅读能力考查赋分就达40分,英语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可见一斑。我校近年来进行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研究为我们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的高效提供了一些思路。在研究讨论以及不断的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阅读课导学案的编写
夜上海论坛 编写学案要以学生为认知主体,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规律,要加强学科理论学习,使学案编写和导学能力尽快提高,提高教学质效。学案导学要遵循以下要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破疑难,精讲点拨,科学训练,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英语阅读课实践
夜上海论坛 1.高效导入读前活动
导学案的编写应以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如何导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教师设置何种类型的问题,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问题、讨论或多媒体等方法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准备。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warming-up或introduction环节,既导入新课又导出生词,可适当引入课本中有关的单词,导言的难度要低于课文的难度,使学生在句子中感知生词、在情境中感知句子,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2.高效实践读中活动
导入到阅读课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速读和细读方法捕获课文信息,以达到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目的。
(1)速读(Fast reading)。这一步骤主要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关信息、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常有两种模式:
夜上海论坛 ①寻读――指导学生带着某个问题进行搜寻式阅读,培养学生捕捉关键句的技能。以高二下Unit12《Fact and fantasy》为例,寻读时设置了以下问题:Who is the 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 What are his famous science fictions mentioned?
夜上海论坛 ②略读――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文章或段落主题句和概括文章的技能。以高二下Unit12《Fact and fantasy》为例,略读时设置了段落大意让学生概括:Part 1 (Para.1)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_______. Part 2 (Para. 2-5) Brief introduction of______. Part 3 (Para. 6) Brief introduction of ______.
(2)细读(careful reading for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这一步骤既是教师课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实践的重点,又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环节。①针对课文主要情节,设计问答、排序或填表形式的表层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②为获取文章深层次信息,设计一些紧跟高考的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③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段落大意,深层次理解文章。
夜上海论坛 (3)研习性阅读。要求对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习和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达到深层理解语言现象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①猜测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并学习其用法;②分析结构复杂的句子以及赏析经典的句子;③对精彩的段落结构进行赏析。
(4)整篇复读表达输出(Reading reproduction)。要在足够语言输入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输出,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作者观点进行评价,并交流各自的看法,使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语用的高度,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进一步融合。①运用关键词或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②运用讨论、辩论、采访或报导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③改写或缩写课文,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高效实践读后活动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环节;教学案例
夜上海论坛 当今中国的许多中学,都在推行课改,实施高效课堂。何为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给学生最多的训练,使得学生收获最多,感悟最深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教学追求的就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为了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课堂环节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以一个英国老师的教学案例来探讨如何设置高效英语课堂的一些环节。
夜上海论坛 2013年,我有幸赴英进修,在英国牛津的学习中心上课将近三个月。在培训期间,我先后接触了英国的五位老师。五位老师各有所长,且风格各不相同,她们的很多课,都给我很多收获。其中,语法老师Kath以备课认真细致、讲解精辟到位而尤为学生喜爱。她的一堂阅读&语法课,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环节巧妙,思路缜密,步骤流畅,层层深入,得到当时学生的一致好评。
这节课的目标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掌握第三条件句的语法知识,是为中等英语水平的学生而设计的。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是巧妙引入,这是高效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只有一开始调动和吸引了学生,学生才会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起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确保课堂效率。kath老师用titanic的几张图片引出本课话题,然后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开展了一个关于titanic的小组知识竞赛。知识竞赛的题目都很新颖有趣,大家都抢着回答。回答完每个问题,她又给每个小组分别记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为接下来阅读文章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一举两得。紧接着,老师开始引导学生阅读文章“The Truth about the Titanic”。第一遍是快速阅读,同时找出与所给的人名和数字相关的信息,做好笔记。在回答时她要求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并且不能再看文章。这个任务的设置,巧妙地训练了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和转换信息的能力。一般的老师可能只会让学生在阅读时找出原文中相关的信息作答,而这样做,无法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但是Kath老师的做法,虽然只有一个细节的不同,但是她设置一个任务,同时达到了双重的目的。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开始第二遍阅读,把从文章里抽出来的六个句子放回原处。这两遍阅读训练的是学生阅读时抓住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充分把握文章的大意之后,老师要开始挖掘文章的细节信息了。这时候,有些老师可能会让学生直接再阅读文章,完成下一个任务。可是kath却别具匠心地要求学生把文章先放在一边,不看原文,只是凭借前面两遍阅读所留下的一些记忆,来判断一些true or false 的细节信息。学生做完题后,再回头读文章,最后核对答案。这样做,其实是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且训练了学生的记忆力,让人耳目一新。从以上几个阅读任务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要构建高效英语课堂,就要让一个课堂环节同时承载多个教学目的,给学生多方面的训练。
阅读步骤完成之后,老师开始讲授语法。语法讲解用的是text-based approach。她先用文章中的一个原句 “ If the ship hadn’t hit an iceberg, it wouldn’t have sunk”引出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个句子的结构,并准确说出主句和从句中各包含几个单词。接着她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出第三条件句的句型: “If+ sb./ sth had done ...sb./ sth would have done ...”。当学生掌握了第三条件句的结构和用法之后,老师再要求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多找出几个第三条件句的例子,力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后是学生用自己总结归纳出来的语法规律做题。Kath的语法教学,其实是分为“感知―探究―生成―训练”的四个环节,学生先通过观察例句,感悟语法现象,再通过小组协作,得出语法规律,最后做题。这样习得的语法规则,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容易遗忘。与之相反,如果老师只是生硬地把第三条件句的语法结构抛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语法课,是何等枯燥乏味,课堂效率又会是怎样。
夜上海论坛 整堂课所有的任务,都是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的。基本上每个课堂环节,都是学生先相互协作讨论,对照修正答案,然后老师再和全班学生一起核对答案,这是一种交互的学习过程,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
夜上海论坛 纵观这节课,好像步步都是意料之中,然而却又步步都是在意料之外。很多做法可能很多老师都采用过,但是几乎每个课堂环节,kath老师都有自己的独特和巧妙之处,妙不可言。这堂课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就好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也许这就是高效课堂的魅力吧。
课堂环节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环节如何设计,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课堂效率。要构建高效课堂,好的课堂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一堂外籍老师的英语课上,我们领悟了一些设计高效课堂环节的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苏晓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