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肾移植术论文范文

肾移植术论文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肾移植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肾移植术论文

第1篇

1临床资料

自1991年元月至2001年12月接受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高龄患者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心脏扩大,心胸比〉0.5者31例,占85%;肺淤血16例,占44%;心律紊乱8例,占20%;心包积液10例,占27%;糖尿病肾病1例,占0.2%。

2结果

2.1并发症转归

本组术前心胸比〉0.5的31例中,二月复查心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心胸比低于0.5有29例(93%)。

肺淤血、心包积液、心律紊乱患者在出院时全部治愈。

夜上海论坛 糖尿病肾病患者出院时尿糖基本恢复正常。

2.2成功率

本组患者36例出院时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3护理

3.1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主要脏器的代谢能力和机体储备能力及营养状态逐步下降,对“手术侵袭”的反应和处理能力也减弱。因此,术前对高龄患者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深入病房详问病史,仔细检查和观察,正确估计手术耐受力,术后根据合并症评估危险因素,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护理计划,进行针对性护理。

3.2对于腹水较多的患者,术中在麻醉医师的监护下,间断放腹水,避免术后因腹水造成呼吸困难及胃肠功能不佳,进入ICU后密切观察病情。

夜上海论坛 3.3注意心肺功能的监测及护理

术后回ICU立即吸氧,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根据尿量和中心静脉压补充液体,尿量每小时超过300ml,适当补充碳酸氢钠和钾,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以免液体过快加重心脏负担。对于尿量少,有可能补液过多造成心衰的患者,预防性给予强心药物,防止心衰的发生。

夜上海论坛 3.4对于术后低血压者,应用多巴胺升压,(0.3~0.5ug.kg-1/min)扩张肾血管,防止休克肾发生,扩容补充胶体,及时找寻及消除血压下降的因素。

3.5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严密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6对移植肾急性肾衰的患者,按急性肾衰的处理原则,适时透析治疗,严格掌握入水量,等待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3.7预防肺部并发症

夜上海论坛 注意肺部听诊,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SO2)的变化。做好肺部体疗,协助病人咳嗽、咳痰。术后平卧6小时后摇高床头,不易咳出分泌物时应采取拍背辅助咳嗽、排痰或用雾化吸入等方法清理呼吸道保持通常。

3.8皮肤护理

协助病人翻身每2小时1次,并定时给予按摩骨突出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也可用气垫床。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更换床单时注意动作要轻柔,以防埙伤皮肤。

夜上海论坛 3.9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夜上海论坛 高龄也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高龄患者由于术前活动减少,术后制动且合并心肺功能减退导致静脉血流缓慢,因此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各关节。我们编制了四八拍床上活动操,每班护士协助病人做1~2次。

3.10饮食指导

夜上海论坛 术后饮食因人而异,因病制宜。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面粉、米粉、鱼、瘦肉、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脂肪类食物。如:肥肉、煎炸的食品[1]。高龄患者由于年龄大,钙质流失严重,形成骨质蔬松,还应补充钙。如:牛奶、豆浆等。糖尿病患者应选用优质白蛋白饮食。如:动物食品中的奶类、禽蛋类、水产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利于保护肾脏。

3.11康复指导

患者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高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针对影响病人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个别讲解的方式向病人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防治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线条

夜上海论坛 受工艺的限制,剪纸的画面基本由线条构成,其图形之间多为镂空且需线线相连,否则难以制作成型且不便于粘贴使用,而这一特性又恰恰是剪纸的艺术特色。纵横相连的线条,形成了阳纹剪纸线线相连,阴纹剪纸线线相断的特点,因而产生了刻不落、剪不断的结构形式。

(二)图案

夜上海论坛 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决定了剪纸的图案造型,艺术形象的创造就是抓住现实生活中最打动人、最能表达实质的形象特点,再用以夸张、变形等手法配以简洁的线条来完成创作。整个作品倾向传情而不刻意写形,重写意而不在写实,远近人物可以同等大小,人与牲畜可以同等高度,摆脱原始形象的人物鸟兽,都可以被抽象为点、线、面的组合体,能工巧匠利用手里的剪刀和纸可以让客观对象完全服从并创作出富有装饰性的抽象艺术作品。民间剪纸艺术的构成特点造就了它相对独特的造型体系,其创作技巧和造型观念隐含着特定的艺术规律。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在造型上也蕴含着各种形式美的法则:整体连贯、对称均衡、疏密对比、向心放射等千变万化的形式,也为剪纸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装饰美感。

二、创作思维的自由性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真正的艺术创作需要满足一种深层的心理需求,经验丰富的民间艺术家们,对于作品的造型构思早已做到胸有成竹,他们具备即兴创作的能力,无须刻意强调创作前的构图,而是围绕画面的主体情节,随思维过程慢慢展开画面,这种创作过程体现出作者的真实情感,构建了劳动人民的心灵世界。想象可以说是民间剪纸图形设计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创作过程可以不受现实生活的制约,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从民众自己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对“美”的追求。“画画无正经,好看就中”“,随心走,穷乐呵”。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对审美主体的心理感受。民众认为“好看”的都可以出现在画面中,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虎头鱼身”“人首狮身”“麒麟送子”,以及想象中的飞龙、凤鸟等。这种创作方式又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对自然形态进行嫁接,借万物为我用,将毫不相干的图形组合在一起,这类图样虽然保持着自然中的形态特征,但又是自然物象的升华,使图像更具装饰性;另一种是作者根据自己臆想出来的物体,将梦幻中的形态变为现实;还有一些是将不合乎自然规律和时空观念的画面、场景组织在一起,这种人为的图案组合既表现出时间、空间的延续,又打破了客观逻辑对构图的拘束,从而表现出事物的多层次、多角度和多瞬间[2]。剪纸《马吃草》中出现了三面人、多头马的形象,对此作者的解释是:“牲口吃草肯定不会只吃一个地方,娃娃照顾马吃草也不能只盯着一个方向。”山西剪纸作品《一座房子》,剪纸艺人把房子内部的人物、室内的家具、陈设以及房屋侧面的大门全部剪了出来。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理解和生活经验,将屋子里该有的物体一起呈现在作品上。陇东剪纸《猫捕鸟》,猫的肚里有一只老鼠,老鼠的肚里又有一只小老鼠,创造出了“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这一创作过程的自由性和主观性也真实地反映出民众的愿望和情感,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对生活的体验,把劳动人民心中完整的图式和视觉认知观念转换为可视图形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一个个符合自我意愿和需求的理想世界。

三、题材内容的象征性

夜上海论坛 剪纸的题材广泛,寓意丰富,风格迥异,表现的内容大都是生活中的人物、植物、虫鱼鸟兽以及超越客观生活的神话传说、戏曲杂剧等,包罗世间万象[3]。画面的主体常借助生活中普遍的事物,围绕着吉利、祥和的美好愿望,开展主题创作,巧妙地将谐音、象征的手法应用其中,表达出深刻的寓意。

(一)谐音

谐音在民间被称为“口彩”,利用中国汉字音、意相通的特点,在吉祥纹样中以客观事物的语音类比同音的事物。如鸡与“吉”同音,寓意大吉大利;金鱼与金玉近音,用金鱼水缸构成剪纸画面,寓意金玉满堂;团花剪纸样式中五只蝙蝠组成一圈,中间一个寿桃,称之为“五福(蝠)捧寿”,一个怀里抱着金鱼的娃娃端坐在莲花上面,预示着“连年有余(鱼)”此外还有“三阳(羊)开泰”“喜上眉(梅)梢”等。

(二)象征

象征法大多是借助某一物象传达某种概念,使人产生联想。剪纸作品的这类题材主要是托物言志,借助现实中的事物表达吉祥意念,如以葫芦、石榴、莲蓬隐喻多子;如意与花瓶剪在一起,寓意如意平安“;老鼠嫁女”寓意人丁兴旺,子孙满堂[4]。以寿桃、松树、仙鹤寓意长寿;以兰花、梅花象征高贵的品格;以鸳鸯和双飞燕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龙凤呈祥”“凤穿牡丹”象征婚姻的圆满和甜蜜;以并蒂莲比喻伉俪永结同心等。吉利祥和观念自古至今都是民众生活所向往和追求的,所谓“形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些思想表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遐想和含蓄的气质心态。综上,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丰富的内涵,作为民间工艺美术最具特色的艺术之一,显示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精神品格和审美观念,寄托了人们朴素的理想与信念。从美学角度去审视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我们也许会用很多专业名词去描述它:粗犷与细腻,夸张与写实,质朴与柔媚,稚拙与成熟等。在众多剪纸作品的图形里,民众向我们展现了太多奇思妙想的艺术形象:简练概括的造型;以形写神的审美价值;托物言志的美学观念;合情不合理的审美趣味等。这类以实践理性为基础、以诚挚的情感抒发为目的的审美趣味表现出来的创作样式,成就了民间剪纸独特的艺术特色,使其在世界美学史上流光溢彩[5]。

四、结语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艺术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是审美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如果缺乏“艺术养分”的滋润,就缺乏了底气和力量。中等职业学校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主阵地,目前,很多以非艺术类专业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由于专业课课程量大,课时多,而艺术教育师资力量又不足,艺术类课程就成了“摆设”,艺术教育已沦为了职业教育的点缀。中职学校要想提高职业教育品质,就得将艺术教育渗透于其他学科课程,从其他学科课程中汲取营养。作为最具综合性的语文学科,便是对中职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一块沃土。由于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和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都有联系。而语文教材中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都能使学生汲取“艺术养分”,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我们有必要在抓好学生文化基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为职业学校的艺术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夜上海论坛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课上渗透艺术教育

夜上海论坛 中职学校大都配备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生动形象的语文课而言,多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大了课堂容量,也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便利。只要教师挖掘教材,制好课件,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渗透。中专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荷塘月色》《牡丹的拒绝》等现代文名篇,文美景也美,利用多媒体教学,既可以领悟文学美,又可以感受绘画美、音乐美,让学生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提高审美情趣。经过精心设计的文言文教学课件,那古色古香的背景图,散漫缠绵的古典音乐,端庄大气的隶书,加上沉着浑厚的朗诵,让学生觉得自己正手持汉简,身着长袍,从唐宋元明清的悠悠历史长河中走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荡涤着他们的心灵,也启迪了他们的智慧。亦诗亦画的诗词曲赋,发人深省的小说戏剧,这些内容都可以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既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又可以进行艺术的熏陶,潜移默化地进行艺术教育。

(二)结合教材内容,渗透艺术教育

中专语文教材中许多内容本身就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可以让学生在文学欣赏中学习艺术欣赏,体会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的美,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情趣。

1.结合教材内容,渗透音乐艺术

夜上海论坛 从篇篇入乐的《诗经》到后来的汉乐府、诗、词,音乐和文学就一直相互融合。我们从文学作品中也能体会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与音乐相关的课文,像王蒙的《新疆的歌》和陈刚的《音乐就在你心中》,都是写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教学中,只把它们当作文学作品来学习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亲耳去听,亲自去唱,用心去领会,才能真正体会音乐的魅力。当我们在课堂上将纯粹的新疆民歌《黑黑的眼睛》播放出来时,学生才能深切体会新疆民歌的特点,发自内心地感受那个名族独有的热情、忧郁和智慧。当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教室里悠扬飘起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被带入了音乐的殿堂,跟随陈刚的脚步一起竖起“三只耳朵听音乐”。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也会努力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在诗、词、曲、赋的教学中,无论欣赏背景音乐,还是当堂学唱配乐的诗词,都能让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培养音乐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当然,最好能以音乐教育为契机,鼓励学生听音乐,爱音乐,养成在阅读中倾听,在倾听中阅读的好习惯。

2.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绘画艺术

夜上海论坛 西蒙尼德斯说:“绘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文学作品讲意境,绘画也讲意境,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绘画艺术就很容易了。在诗词教学和部分散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会意境;并根据课文内容构思画作,完成一幅绘画作品。通过绘画,王维诗歌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画面,柳永词中那“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独特意境,朱自清笔下那清幽的荷塘、淡雅的月色,都形象地呈现在画纸上。借助语文课堂,我们把文学作品转化成绘画作品,在“诗情画意”里,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艺术美,并渴望用绘画来展现自我,表达内心。

3.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戏剧、电影、书法等艺术

在剧本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剧本知识,并了解戏剧、电影的相关知识,观看由剧本编演的视频,参与课本剧编演,借此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创作欲望,。同样,学完、苏轼的诗词,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他们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享受豪放洒脱的诗境和激昂雄浑的书法相得益彰的视觉美,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结合课文,帮助学生了解书画知识,观看书画作品,完成自己的书法作品。还要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书法,把字写得更漂亮,更具艺术美。其实,如果我们留心,教材中与摄影、雕塑、建筑、工艺等有关的内容都可以被挖掘出来,成为艺术教育的素材。

夜上海论坛 (三)在语文活动中渗透艺术教育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把语文学习跟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还为学生表现自我个性提供了一个艺术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艺术特长,接受艺术教育。无论是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还是课本剧编演,都需要同学们参与进来:布置黑板,设计场景;为自己的节目选配背景音乐,构思表演形式,甚至制作道具、幻灯片。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艺术细胞,让艺术成为了学生的自觉行为,将艺术教育落到了实处。在辩论会、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中,同学们既动脑又动手,既展现个人风采又体现协作精神,文学美、绘画美、音乐美,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

三、结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