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音乐小课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一生本课堂理念,在我的课堂中指引着我的教学方向,但我的音乐生本课堂也确实走过了一段很不平静的路,集中体现在五步教学法中各环节和本学科特点的冲突上。
课前预习受到时间少以及歌唱课的旋律预习基本举步维艰的限制,前置作业作用基本没有体现;自主学习效果不明显;小组的合作探究,让音乐课和语文课、历史课、政治课雷同,甚至成了“四不像”,音乐课本身的旋律性、歌唱性所剩无几。展示提升在没有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下基本无法保质保量完成,诸多原因导致生本课堂倍感
吃力。
夜上海论坛 难道生本教育不适用于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技能还是知识不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吗?艺术性、操作性强的学科就无法让学生自我探究了吗?按理说,这一类学科更需要学生自我学习体验才对。带着尖锐的矛盾我认真地对音乐学科的特点结合生本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结论令人出乎意料,不是艺术类学科不适用生本,只要找对切入点,这是开展生本课堂的很好的学科。
习惯性地把音乐前置作业布置为作品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等文字类的作业,这并没有错,但是因为音乐课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对听觉和歌唱以及操作技能进行学习,所以,前置作业的布置应在作品创作背景等的前提下,侧重于对技能性和操作性进行提前预习,甚至对音乐中个别情感的揣摩进行布置,例如,欣赏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以前的布置多为萨尼族民族特点、歌曲创作年代等,现在的前置作业布置则加进了进行部分的歌曲舞蹈创作,并表演,加强了歌曲性、艺术性。
自主学习环节要完成对所学内容的背景、作者以及相关乐理知识的学习,但是要紧密结合音乐学科特点,自主学习相关技能、相关知识,音乐中的技能都是需要个人不断尝试,不断实践,在困惑中进步的,自主学习环节不能仅针对背景等学习,要加入音乐的实践性、艺术性的自主学习尝试,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技能。
夜上海论坛 音乐课的合作探究要用联系的眼光进行,前面要同前置作业和自主学习联系起来,要为后面的展示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要注意不能丢弃音乐课的音乐性和艺术性,这样,问题的设置就要特别讲究了。歌唱大课,常用传统的大家练习,大家练习仍是学生自我练习的体现,如何体现生本课堂合作的特点呢?合作探究在歌唱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会产生出许多关于技巧性的研究和交流,这是歌唱进步的关键,所以,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抓住关键,要发现、交流、解决问题,例如,对歌曲《大海啊故乡》部分的演唱,常见的问题是唱不上去,学生之间交流的问题为:怎样唱上去?此时的交流问题,解决方式通常为讨论,歌唱课讨论什么呢?讨论解决方案啊。错!交流应为大家一起亲自尝试,每个人都来试试,怎样唱才能上去,怎样唱才省力;也可以请老师来试试。
[关键词]音乐课堂舞台表演开放性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83
夜上海论坛 最近我拜读了许建红老师发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年12期的《让“五分钟”小舞台绽放精彩》一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深刻感受到许老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许老师能从一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尝试运用了“音乐小舞台”的教学手段,以“开放”为核心,对舞台表现的时间、内容、形式等作了陈述,文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但是,对于许老师文中所提到的“小舞台开放的定位”观点,我觉得有必要和许老师作进一步探讨,以便获得共同学习的机会。
一、观点再现――音乐课堂中“小舞台表演”两个开放性教学实践简述
夜上海论坛 许老师首先提出了“时间的开放”。她指出:“音乐小舞台安排在音乐课堂中哪一个时间段不要过于死板,可以全面开放。”她还进一步从“新课前”“新课后”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阐述。新课前的5分钟是常规的表演时间,新课后的5分钟是偶尔为之的表演,主要是“在音乐课堂新授内容比较多的时候临时告诉学生把这节课的5分钟表演时间放到后面表演。”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提前完成学习任务,是一种鼓励性的教学手段,“可以安排班级歌星、小乐手的专场表演活动。”其次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许老师主张内容丰富、开放,可以是唱歌,也可以是舞蹈,可以是器乐演奏,也可以是小品、戏曲等,还可以是各种艺术的综合。在形式上可以模仿、可以创编、可以单人,也可以多人组合等。
夜上海论坛 二、目标回归――开放性课堂教学的理性分析与思考
夜上海论坛 1.教学手段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夜上海论坛 音乐小舞台表演的时间段灵活安排无可厚非,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实际而变化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更何况课堂的生成性也需要教师对教学的过程作智慧处理。教学目标的定向功能告诉我们,教学中的每一个活动都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的功能主要是为促进学生逐步实现学习目标服务的。我们暂且猜测作者安排课前5分钟的表演是想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但这种导入方式未免费时费力。不仅需要课前根据课的实际情况与学生沟通,学生能否理解学习内容而顺应教师的要求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导入倒不如直接播放与课题相关的课件或教师的表演来得简洁、直观且有效果。
2.课堂拓展的开放不可偏离显著的核心目标取向
如果我们定位课后5分钟舞台“开放性表演”是在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开展,那么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知识的展示与拓展,教师组织课堂学习评价的素材和依据等教学价值便在这段时间尽显无疑。从教学手段服务教学目标来说,追求表演内容、形式不限的目的是给学生表现自我和展示个性的机会,这对实现学生的学习情感目标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学生的情感目标建立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掌握学习方法和把握学习过程而获得,而不是一味通过毫无目的的自由活动实现的。任何开放性教学过程必须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前提下开展,否则教学必然成为漫无目的的无效活动。如果一味追求开放,学生只是表演一个与课题不相干的小品,或者随便跳一段他们自己喜欢的但与学习内容无关联的舞蹈,那么场面再热闹,学生表现得再积极主动,也只能说是无意义的教学。
夜上海论坛 三、范例呈现――开放与目标统一的实践参考
夜上海论坛 音乐课堂;素质教育;生命品质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176-02
夜上海论坛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你对人生价值的定义是什么呢?幸福、优秀……无论是哪种,如果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不会达到的,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夜上海论坛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堂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本人在课堂教学中从提升学生生命品质这一角度出发反复探索与实践,课后认真反思和总结,得到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小策略,与各位音乐同行共勉。
夜上海论坛 一、秀出你的风采,彰显个性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
个性发展教育,即发展个性的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的相应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根据自己的爱好而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创新,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课程。总之,使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发展其个性。
在我的音乐课堂中,有一个每节课都会出现的环节叫做“秀出你的风采”,就是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或是自己或是跟同学合作为大家“秀”表演。在这个表演活动中,要求表演的同学大胆展示自己。要求作为观众的同学要尊重表演的同学,无论你喜不喜欢这个节目,都要在表演结束的时候用掌声表示感谢。
学生在“秀出你的风采”这一音乐活动中,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要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尤其原来一些在课堂上比较“内向”的同学,在组内其他同学精彩表演的带动下,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并逐渐“乐在其中”。五年三班有个王同学,当音乐课堂上轮到他的小组表演时,他表现得非常胆怯,并不想为大家表演。我是他班的音乐老师,同时我也负责这个班的葫芦丝器乐教学。这个学生虽然内向,但是他在葫芦丝课堂上的学习是非常认真的,而且吹奏水平在班级中也属于优秀的,于是我就鼓励他为同学们表演吹奏葫芦丝曲。开始一段时间表演的时候,他表现得很羞涩,低着头把乐曲完整地吹奏下来就赶紧走下台了。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多,我发现这个孩子表现得越来越放松,脸上出来了微笑,身体也随着乐曲律动起来……现在他不但非常愿意为大家表演,而且都是吹一些教材上没有,他自学的名乐曲。他不但建立起了自信,而且彰显个性的生命品质得到了提升。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性格特点、爱好兴趣、成长环境都不同,在不断的表演活动中,学生们彰显个性的生命品质真正得到了提升。
二、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互关爱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相互关爱。你需要关爱,我需要关爱,他也需要关爱。我们在去关心爱护他人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所以我们要相互关爱,让爱的种子在和谐社会里生根发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关爱自己的学生。关爱,不一定必须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例如,学生遇到难题,我们及时帮助他解惑,当学生需要鼓励的时候,我们给他一个眼神或拥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关爱每一位学生,从了解每一位学生开始。
一年四班有这样一名学生,我了解到在他还不到一周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因为感情的问题而离异了,他的妈妈扔下他去了外地,所以从那时起他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记得在一节音乐课上,我所要教授的内容是歌曲《摇篮曲》,这首歌曲主要表现的是在静静的夜里,妈妈哄宝宝睡觉时的情景。从上课开始我就一直关注着这名学生,他平时是很爱回答问题的,可是在这节课上他却表现得很沉默。尤其是当我们唱到“摇篮轻轻摇,妈妈笑微微……”时,我看到他低下了头,我的心也跟着一沉。我不能让他这样难过下去,当我们把这首歌曲唱完之后,我对所有的同学说:“下面音乐老师想把这首歌曲换个唱法你们想听吗?”“想!”孩子对我的“突然”提议都很赞同。于是我唱到“摇篮轻轻摇,奶奶笑微微……”这时有好奇的同学问道:“老师你怎么把歌词改了呀?”“因为老师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一直在外地,我从小是奶奶哄大的,所以我唱奶奶呀。你们都是谁哄大的呀?”“我是姥姥。”“我是爷爷。”……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的说起来,这时他也抬起了头而且跟同学生一起说:“我是爷爷奶奶哄大的。”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说:“谁把我们哄大,我们就唱谁好吗?”就这样,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歌曲唱完之后我继续抓住这个契机说:“无论是谁把我们带大都为我们付出了真心的爱,我们也要用自己的真爱去对待其他人。我会怎样关爱他人呢?”学生们一个个举起小手发表自己的想法……我想如果我对这个学生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么这节音乐课不但会带给这个孩子伤害,更失去了一个教育学生相互关爱的机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虽然一年级的孩子很小,但是他们互相关爱的生命品质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提升。
三、手势拉近距离,克服困难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因为个体差异,每个人在遇到困难时候的反映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反应快,但是可能缺少深度;有的学生反应慢,深思熟虑,但是可能思维有内涵。音乐课中的困难又不同于其他学科中的困难,例如音乐中音准的问题就需要因人而异,而且还要有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