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范文

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工程学;双语课程;网络课程

1 《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早在2001年11月, 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第八条明确规定“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王本华(2003)在上海召开了 “英语(与双语)教学国际论坛”,在《双语教学论丛》书中对双语相关的概念、双语教学的理论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并强调要在金融、国贸、法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国际性相对较强的六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 《金融工程学》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终身学习、教育公平化和教育全民化等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网络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等特性,使得网络教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由美国白宫发起的GLOBE计划,是一项由科学家和教育家共同策划、通过互联网将科学家、教师、学生、学生的家长和朋友组织起来,共同致力于研究和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研究和环境科学教育计划,由全世界人们共同建设的一门网络课程。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号);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高教 [2005] 1号),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网络课程逐渐成为传统教育的第二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成为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可见,网络课程的建设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由此,本研究认为2013年教育部新增课程《金融工程学》设置为双语教学网络课程适应了当前金融学专业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2 《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夜上海论坛 1929 年世界双语教学第一次会议在卢森堡召开的,标志着双语教学成为国际性教育问题。在此之后,众多教育工作者们开始纷纷投入到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当中,他们的努力为双语教学的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学名族运动标志着全球范围的浸入式双语教学革命运动拉开了帷幕。目前,加拿大被称作是世界上双语教学最为成功的国家,其发展成熟的浸入式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育和如何强化外语学习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双语教学实验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王斌华,2003)。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这些科研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双语教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二是针对双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研究虽然有了一些成果但还仍然是处于发展初期,对双语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

20世纪末全球就掀起网络教育的热潮。1989年英国的全国学习网络(NGFL);1993年美国政府正式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正式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金融工程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主要源于以下理论:

2.1 阈限理论

阈限理论又称临界理论。它把双语学习者分为两类:精通型和不精通型。精通型和不精通型的双语学习者对认知发展产生正面效应或负面效应。阈限是一个能力的分界线,达到第一阈限时负面效应则可以被避免;当达到第二阈限时正面效应则大大提升。阈限理论的关键是使学生从第一阈限达到第二阈限。

夜上海论坛 2.2 双语教育评价模式理论

斯波尔斯基认为,以往的双语教学太过于简单,仅涉及到部分问题。他对双语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变量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自己的双语教育评价模式。改模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双语教学的社会环境;第二层次,双语教学计划的目的;第三层次,双语课堂与双语学校的运作;第四层次,双语教学的效果。通过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可以促进双语教师更加明晰,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推进双语教学发展。

夜上海论坛 2.3 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基于自身原有经验与外界刺激相互整合的渐进过程。根据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要求教师角色要发生转化,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当成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建构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体系。

3 《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

夜上海论坛 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成功经验,本文以2013年教育部新开课程《金融工程学》为基点,通过对《金融工程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来实现第二语言学习目的和掌握专业学科的专业知识两个方面的目标。这两个目标包含了对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文化修养和情感意识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同时,通过网络课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双语教学网络课程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与参与社会竞争。对《金融工程学》进行双语网络课程设计如下: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的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等内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难点:难以理解“摊余成本”这个概念和掌握计算“摊余成本”以及折价、溢价的摊销额,因此,在教学当中,运用T型账户这一辅助手段进行分析和计算,这样既形象又直观,简单明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发行日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利息收入核算时借记“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贷记“投资收益(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余额,其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余额(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计利息”、“成本”、“利息调整”三个明细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之差)减去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余额(不包括其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余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夜上海论坛 例1:A公司于2009年1月1日购买了B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600 000元、票面利率5%、期限3年、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包括交易费用)为584 190 元,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对该债券持有期间产生的利息收入进行后续计量,假设该债券持有期间不存在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夜上海论坛 分析:本例的难点是确认实际利率和计算持有期间不同时间点上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就是该债券未来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折算为现值等于取得该债券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584 190元)所使用的利率,由于B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低于面值,因此,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一定高于票面利率。先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和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知:3期、6%的年金现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2.673和0.840,B 公司债券利息和本金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计算的现值如下:

债券年利息额=600 000×5%=30 000(元)

利息和本金的现值=30 000×2.673+600 000×0.840=584 190(元)

因此,实际利率i=6%。

(1)2009年1月1日取得债券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成本)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584 1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5 810

根据上述(1)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1所示)可以看出,2009年1月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84 190(600 000

夜上海论坛 -15 810)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84 190元。

(2)2009年12月31日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600 000×5%) 3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 051.4

夜上海论坛 贷:投资收益(584 190×6%) 35 051.4

夜上海论坛 根据上述(2)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2所示)可以看出,2009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89 241.4(584 190+5 051.4)

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89 241.4元。

夜上海论坛 (3)2010年12月31日会计分录为:

夜上海论坛 借:应收利息 (600 000×5%) 3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 354.48

贷:投资收益 (589 241.4×6%) 35 354.48

根据上述(3)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3所示)可以看出,2010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94 595.88(589 241.4+5 354.48)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94 595.88元。

夜上海论坛 (4)由于2009年、2010年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投资收益,因此,造成省略部分尾数,而利息调整要在债券的持有期限内全部摊销完,所以,最后一年的投资收益倒挤出来,即:2011年12月31日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为5 404.12(15 810- 5 051.4-5 354.48)元,再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得到2011年12月31日确认的投资收益35 404.12(30 000+5 404.12)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600 000×5%)3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 404.12

贷:投资收益 35 404.12

夜上海论坛 根据上述(4)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4所示)可以看出,2011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600 000(594 595.88+5 404.12)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600 000元。

夜上海论坛 通过T型账户分析上述例1,很容易求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时点上的摊余成本。对于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摊余成本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每期确认的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越来越大,每期摊销的利息调整(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就越来越大。反之,溢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摊余成本越来越小,导致每期确认的投资收益越来越小,每期利息调整摊销额(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就越来越大。在不考虑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无论是溢价还是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到期时其摊余成本等于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全部摊销完毕。

二、发行日溢价购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对于购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利息收入核算时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公司债券(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贷记“投资收益(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例2:C公司于2010年1月1日购买了D公司当日发行的总面值为500 000 元、票面利率8%、期限3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包括交易费用)为520 800元,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当期利息收入,假设该债券持有期间不存在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夜上海论坛 分析:同样,本例的难点与上述例1的相同。实际利率就是该债券未来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折算为现值等于取得该债券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520 800元)所使用的利率。由于C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高于面值,因此,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一定低于票面利率。先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查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知:3 期、6%的复利现值系数为0.84,D公司债券利息和本金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计算的现值如下:

债券年利息额=500 000×8%=40 000(元)

夜上海论坛 利息和本金的现值=(40 000×3+500 000)×0.84=520 800(元)

因此,实际利率i=6%。

(1)2010年1月1日取得债券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成本)

5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0 800

贷:银行存款 520 800

夜上海论坛 根据上述(1)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5所示)可以看出,2010年1月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20 800(500 000+20 800)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20 800元。

(2)2010年12月31日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00 000×8%)40 000

贷:投资收益 (520 800×6%)31 24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8 752

根据上述(2)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6所示)可以看出,2010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52 048(520 800+40 000-8 752)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52 048元。

(3)2011年12月31日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00 000×8%)40 000

夜上海论坛 贷:投资收益 (552 048×6%)33 122.8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6 877.12

夜上海论坛 根据上述(3)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7所示)可以看出,2011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85 170.88(552 048+40 000-6 877.12)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85 170.88元。

(4)由于2010年、2011年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投资收益,因此,造成省略部分尾数。而利息调整要在债券的持有期限内全部摊销完,所以,最后一年的投资收益倒挤出来,即:2012年12月31日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为5 170.88(20 800-8 752

夜上海论坛 -6 877.12)元,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得到2012年12月31日确认的投资收益为34 829.12(40 000-5 170.88)元,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00 000×8%)40 000

贷:投资收益 34 829.12

夜上海论坛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 170.88

根据上述(4)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8所示)可以看出,2012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620 000(585 170.88+

40 000-5 170.88)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620 000元。

夜上海论坛 通过T型账户分析上述例2,很直观、容易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时点上的摊余成本。在不考虑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无论是溢价还是折价购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到期时其摊余成本等于债券面值和利息之和,利息调整全部摊销完。

第3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工作过程

夜上海论坛 作者简介:丁永琦(1966-),男,河南兰考人,开封大学财政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46-02

夜上海论坛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此,从传统的以学科建设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行动体系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已是发展必然。若不打破“学科本位”的观念,那么高职教育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针根本无从谈起。

一、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

夜上海论坛 (一)课程设计的定位。国际金融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根据从事进出口业务岗位及岗位群设置情况,并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该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以培养学生从事进出口业务业务能力为主要目标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与《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前导课程和《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等后续课程构成完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夜上海论坛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根据《国际金融》课程所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基本国际金融业务人员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1.知识目标。熟记国际上常见的自由兑换货币的图样和基本知识;能熟练判断世界主要外汇市场各种汇率标价方法;对即期外汇、远期业务、套汇、套利业务能熟练操作;能熟练进行交叉汇率的换算;能够分析国际收支、外汇制度对外贸企业的影响;能够运用外汇即期、远期业务在进出口中的熟练操作;能够运用国际金融业务进行进出口业务的风险的防范;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贸企业的国际融资业务。

2.技能目标。具有对国际货币改革、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制度、利率变化等分析能力;具有基本的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能力;具有把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能力运用到外贸企业中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3.态度目标。刻苦学习的精神―听课专注,思维积极,作业独立完成,正确率高;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经常收集和关心国内、国际上的金融改革,分析对本行业的影响,预测行业的走势;遵纪守法原则―时刻记住遵纪守法为本职工作的基本原则,不干违法、违纪之事;诚实守信的品格―做事要诚实、守信、正义、和谐。

夜上海论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内容与项目设计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外贸业务员的实际工作任务为线索,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及省内银行、外经贸企业作为实训场所,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为一体,课内外均有实训项目,双线并行。

夜上海论坛 根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本课程设计了2个学习项目,包括16个学习型任务,具体如下表:项目一的任务:培养学生国际金融业务操作与管理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国际金融基本业务的能力。项目二的任务:培养学生外汇报价、外汇风险防范、国际融资业务操作与管理能力,使学生具有把外汇报价、外汇风险防范、国际融资应用到外贸企业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针对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认识特点,在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上尽量关注国际金融最新发展,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实例、最新动态,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目前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中国金融改革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二)突出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实务性和适用性。在安排组织国际金融授课时,一定要结合高职高专办学特色,突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能力等要求去安排,突出学就业岗位所需的各项能力要求,突出学生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国际金融业务方面实践操作,突出实务性和适应性。

(三)突出课程教学安排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自注重高职高专的“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时也课程改革不但立足现在,也要也要对国际金融的历史进行回顾,只是历历史观的体现,要让本专业的学生把握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演进的脉络,体现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系统性,同时还要对国际金融未来的改革发展以及我国金融改革的趋势问题在教学改革中有所体现,力求体现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开放性和先进性。

夜上海论坛 (四)突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和金融保险教研室的老师积极与和河南省相关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证券、外企等,加强沟通交流,成立了金融、外贸等方面的学者、专家为主要成员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并与这些企业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实践机会。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突出实践环节,充分利用金融保险实训室,购买教学软件,使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质量得到模拟仿真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持。例如:从2006年开始,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参加 “世华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就是利用我院的金融实验室的设备、教学软件来参加这次比赛,无论是外汇买卖、期货交易、股票买卖都是与真实交易同步下进行的模拟交易。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快适应真实的工作岗位,从而达到实践教学的设计效果和目的。

另外,我院还注重双证书教育的培养,组织了包括外销员、跟单员、报关员、保险人、证券等资格证书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夜上海论坛 三、鉴定与考核

注重对任务、项目完成的过程及完成结果的考核,并且把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协作精神、职业素养列入考核内容等。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一)态度目标的鉴定与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责任、团队协作度、主动性、课程参与程度占5分,以及学生的出勤率占5分。该项考核权重占总成绩的10%。

夜上海论坛 (二)技能目标的鉴定与考核。根据学习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团队成员贡献度、团队作业效果等来考核占10分;参与实训的过程来考核占20分,这部分主要交给企业兼职教师完成,实行基于工作过程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不仅突破了过去以试卷评价为主的传统模式,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和科学,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该项考核权重占总成绩的30%。

(三)知识目标的鉴定与考核。主要通过金融、外贸业务员工作流程设计,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考核指标,聘请资深行业专家共同开发,工作任务导向贯穿整个方案设计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性考核,采用笔试书面答题方式,该项占共计60分,其中理论部分20分,实践40分。该项考核权重占总成绩的60%。

四、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20世纪90年代德国职教界针对在传统“双元制”模式下,职业学校的教学偏离职业实践和滞后科技发展而进行课程改革的成果,它对欧洲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等探索,就是源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的核心思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也从一个单一的讲授者转变为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从而实现学生向“做中学”的自主学习过程转化。当然,实施课程改革之后也带来了诸如教师工作量大、课堂组织难度大等问题。但是为了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型应用人才,以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应该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