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生儿怎么护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生儿夜上海论坛护理;母婴皮肤接触;早期
新生儿在分娩后会有体温降低的现象出现,并且对于母乳的喂养也会有不成功现象的出现,因此这个时候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曾有调查研究发现,对于新生儿进行早期母婴皮肤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新生儿出现低体温的现象,同时可以提高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然而对于母婴皮肤的接触应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时间内[1]。本文通过对母婴进行早期皮肤接触对于新生儿的体温以及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以促进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可以科学合理的在临床得以推广和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夜上海论坛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中随机抽取92例,孕妇均产下单胎儿。将产妇以及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类。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9.6岁,其中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产妇有61例。约有82%的产妇曾经参加过过于母乳喂养活动的训练,并且是非常支持用母乳进行喂养的。产妇的平均产次为1.4次,平均孕次为1.9次。将两组中产妇一般资料里所有的指标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中,85%的新生儿没有出现宫内窘迫的现象,73%的新生儿在出生之前没有出现胎膜早破的现象。新生儿的平均胎龄是278.6天,平均体重是3371.6克,平均体温为35.4℃。将所有新生儿的体征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于对照组中新生儿的护理 对新生儿实行常规性的护理。在其出生之后对呼吸道进行清理工作,断脐带并进行消毒和包扎。把新生儿放于辐射台,温度为28℃—30℃,使用温水轻轻洗掉新生儿身上的血迹,并且用婴儿的润肤油擦掉胎脂,为新生儿注入维生素k1[2],并且按脚印,测量体重与身高,最后用婴儿的毯子将婴儿包裹好,将其放于婴儿车里。
夜上海论坛 1.2.2 对观察组中的新生儿进行护理 对于观察组的新生儿,则除了常规护理之外,还要增加一些干预性的措施,这些措施要在产妇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产妇分娩之前要帮助产妇将内衣脱掉,在分娩之后产妇要以较为舒适轻松的仰卧姿势将上衣解开。而新生儿经常规护理之后要,以俯卧的姿势放于产妇敞开的胸前,将室内的温度调成28℃左右。将新生儿的头放于产妇的中间,脸则偏向于一侧。新生儿的后背要覆盖着婴儿的毯子,与此同时,引导着产妇使用一只手将婴儿的臀部托住,另一只手则要放在婴儿的后背上以保护其安全。产妇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的时间大约要持续一小时。在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要多鼓励产妇同新生儿进行一定的交流,包括对婴儿轻声的说话,呼唤新生儿的名字,抚摸以及亲吻新生儿的头部。后背等等。
1.3 疗效标准
1.3.1 对新生儿的体温进行观察 对两组新生儿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的腋窝体温进行测量和记录。
1.3.2 对新生儿进行喂养的情况进行观察 对新生儿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具体状况进行评估,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为护士或者产妇将新生儿包起来进行喂奶的时候新生儿的状态怎么样;第二个为新生儿接触到产房的时候具体表现怎么样;第三个是新生儿对于母乳进行吮吸的情况;第四个为新生儿对进行含接的具体姿势与方法如何。进行评估时,每一项的最高分数为三分,最低分数为零分,总分若是大于八分则表示母乳进行喂养的情况为成功。
1.3.3 对婴儿开始进行母乳喂养的时间以及整个吮吸持续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的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2.结果
由表3得知,观察组中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是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55.00%,两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由此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对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增加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的环节可以有效的提升新生儿的体温,优化母乳喂养的情况,提升首次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
参考文献: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省宿迁市223800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8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90例产妇,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2组产妇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A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技能掌握率高于B组产妇,且A组产妇风险问题发生率低于B组产妇。结论: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新生儿护理技能,实现产妇产后的顺利恢复,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健康教育;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夜上海论坛 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其主要的护理对象为产妇及其新生儿。由于很多产妇没有分娩经验,对于分娩的方式、在分娩前及分娩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照顾新生儿等非常不了解,导致分娩的过程中存在着危险,在分娩后产妇身体恢复不佳,新生儿没有得到有效照顾等问题。因此,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全面的了解分娩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有助于产妇顺利的分娩及产后快速的恢复。因此,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产科护理工作,提高产妇护理的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8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90例产妇,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A组产妇年龄在26岁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士1.4岁。B组产妇年龄在25岁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1士1.2岁。
1.2方法
对2组产妇均进行产科常规护理,根据产妇产前的情况实施环境护理、胎儿日常检查、产后产褥病预防护理、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等等,对A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具体的健康教育措施如下。
1.2.1产前健康教育
夜上海论坛 在产妇分娩前,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教育。由于很多产妇为初产妇,没有分娩经验,对于分娩过程不了解,也不知采取怎么的分娩方式最为合适,护理人员可以为产妇介绍分娩的过程,并且通过对产妇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查,对分娩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以确保产妇顺利的分娩[1]。
夜上海论坛 (2)指导产妇进行自我观察。产妇在分娩前,会出现腹痛加剧、阴道流血等产前征兆,产妇应该注意自我观察,当出现此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告知护理人员,以提前做好准备。
夜上海论坛 1.2.2产后健康教育
在产妇分娩后,其主要的健康教育措施包括:
夜上海论坛 (1)饮食教育。在产后,产妇在饮食方面需要重点注意,产后的前几天应该以流质食物为主,然后逐渐的过渡到普食。在饮食上需要注意营养的搭配,确保产妇产后能够快速的摄取营养,以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
(2)对产妇进行预防产褥病教育。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产褥病,进而给产妇造成较大的伤害,影响到产妇日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产妇进行预防产褥病的教育,护理人员应该要求产妇注意保持下阴的干燥、清洁,勤换内裤,注意做好自我的防护等等。
1.2.3新生儿护理教育
夜上海论坛 很多产妇没有照顾新生儿的经验,不知如何进行新生儿护理。因此,护理人员还应该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教育,确保产妇能够快速的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更好的照顾新生儿。首先,在对新生儿哺乳的过程中,产妇需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新生儿的舒适。其次,做好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工作,要保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尿粪污染脐部,示范新生儿更换尿布的手法。再次,对新生儿的体温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异常,应该及时的告知护理人员,以便于及时的解决,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夜上海论坛 1.3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标准
对2组产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技能的掌握率以及风险问题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针对于A组产妇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从结果上看,A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技能掌握率高于B组产妇,且A组产妇风险问题发生率低于B组产妇。A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明显的优于B组产妇。在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分娩知识教育、指导产妇进行自我观察、饮食教育、预防产褥病教育、新生儿护理教育等等,通过采取如上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显著的提高,并且快速的掌握了新生儿护理技能,实现了产妇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健康教育在产科临床上值得广泛性推广。
夜上海论坛 我们医院新生儿病房对住院的每个新生儿家长都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一般采取口头讲解、电话指导的方法,电话教育的内容如下:
夜上海论坛 1 指导家长正确面对疾病
新生儿病人有些来自产房,孩子一生下来就转入儿科治疗,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表现为焦急、无助、不知所措.此时我们应该认真细致地护理孩子,讲解有关护理孩子方面的知识,如新生儿的生理、病理、心理特点,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护理以及疾病的发展与转归等。使家长对孩子的疾病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孩子的治疗和护理。
夜上海论坛 2 使家长理解检查的必要性
孩子有病,为明确诊断,做一些检查和化验是必要的,但是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拒绝抽血、化验等,以至于延误治疗,检查前护士向家长详细讲解检查和化验的目的、意义、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3 指导家长认识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护士要告知家长什么是生理性体重下降,什么是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是怎么回事,何为假月经,哪些属于正常反射等,指导家长如何辨别正常和异常现象,使家长护理孩子时充满自信,避免惊慌失措。
4 指导家长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日常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角化层较薄,表面缺乏溶菌酶,若稍护理不周到,即可擦烂感染,接触孩子前要洗手,患感冒、腹泻、皮肤感染者不要接触孩子,喂奶时注意卫生,奶具用具定时消毒。新生儿衣着应柔软宽大、舒适,尿布及时更换,做好臀部护理,防止红臀,做好脐部、口腔护理,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洗澡时注意水温,动作轻柔,防止水溅入眼、耳、口鼻中,及时擦干皮肤,扑爽身粉,多对孩子进行抚触,促进孩子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