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婴幼儿护理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家庭式护理;优质护理;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3―01
优质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自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护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护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需要探索,因此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 “十二五”时期要继续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各级各类医院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的实施要因人而异,因不同科室而异。对于儿科病房来说,因患者的特殊性,其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也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贯彻家庭式护理是儿科病房优质护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我院儿科自2011年起在优质护理中实行家庭式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儿科家庭式护理
儿科家庭式护理首先要组建由护理人员、患儿及家属组成的家庭式护理单元,自患儿入院之日起,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向患儿及家属(主要是家属)传授针对患儿病情的护理知识,提供专业的支持,教会一些简单的护理常识和护理手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使得患儿及家属参与到医疗过程中,全方位促进患儿尽早康复。护理人员对每一位患儿的病情、家属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估,制定出详细的个性化计划和实施方案。在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影响护理质量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服务于患儿家庭式护理单元。比如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手册、定期或不定期主办情景式家长课堂、小型护理知识讲座等等。同时,责任护士及护士长要深入病房,不断收集患儿及家属的护理需求,对需求集中的问题及时形成解决方案。
2 将家庭式护理融入优质护理
2.1 儿科患者的特殊性 儿科的病人,年龄都是14岁以下,年龄小,表达能力较差或没有什么表达能力,其对自身病情的理解有限,对医院的医疗制度和管理制度缺乏了解。因此优质护理在儿科方面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首先,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是开展家庭式护理的基石,可以称之为专业技术护理,而人文知识是开启家庭式护理的钥匙,是人文护理的基础。人文护理是指具备良好人文素质的护理人员对护理对象进行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表现为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权力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注[1]。人文护理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强调人格力量、道德水平和工作作风等非技术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通过言谈举止传递护理人员的宽容、爱心、理解与同情心,形成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激发和调动患儿及其家属积极性,感召患儿及家属产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配合护理及治疗工作。其次,在家庭式护理中,对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效的护患沟通则是建立和谐护患、医患关系的前提。护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护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2]。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实现整体护理的基础, 是贯彻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 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满足病人的全方位需求[3]。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求护理人员从细节做起,运用精神医患互动中的移情和反移情、情感领域内的共情等,帮助病人建立或恢复心理防御机制,帮助患儿及家属改变焦虑、抑郁、敏感、易怒等负性心理与行为。应用语言及肢体语言交流等沟通元素, 通过学会倾听和接触把握患儿及家属的反馈, 建立护患双方的互信机制。例如,我们要求护理人员记住患儿的姓名,而不是以床号代替。
2.3 对家长的要求 根据患儿及家长不同的文化水平,采取不同的家庭式护理教育方法,选择合适的护理补偿措施,首先应当对患儿及家属的文化、经济、心理以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患儿及家属的治疗性自理需求,然后根据患儿的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家长的不同情况配备不同经验和能力的护理人员。
2.4 家庭式护理与其他护理相互配合 家庭式护理是整个护理中的一个环节,是正常护理的有力补充,不能因为有家庭式护理将正常的护理工作予以疏忽,反而应该予以加强。
3取得的效果
3.1 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家庭式护理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让患儿家长参与到医疗与护理过程中,积极配合治疗,患儿及家长心理放松,没有戒备心理,减轻疾病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家庭式护理将医疗、护理、家庭式护理与家庭照顾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合力,极大地促进患儿康复。家庭式护理使得整个护理无缝对接,护理得当并且得到延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夜上海论坛 3.2 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医患之间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家属了解整个医疗过程,对自己的孩子病情充分了解,并且知道存在的危险,万一发生意外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护患交流中建立起了融洽的护患关系,在家庭式护理实施的过程中,家属与护士之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双方认同感增强,护患关系甚至达到了亲密的程度。
3.3 有利于患儿后期家庭式护理的延续 小儿因生理、心理尚未发育完善,缺乏自我照料能力,容易发生各类疾病,优质护理让家长了解了一定的护理常识,有利于家长对小孩的护理,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一些简单的疾病,有利于家庭康复。
3.4 有利于护理人员水平的提升 家庭式护理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护士更新护理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补充人文知识,掌握沟通技巧,提高道德修养。同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挖掘潜能,例如在儿科皮针穿刺技术上,我们力求每名护士做到一针见血,对血管条件允许的患儿,在与家属沟通后,取得患儿或家长的配合,尽量采用静脉留置针,即能减少患儿的痛苦,又能降低液体外渗的几率,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4存在问题
夜上海论坛 4.1 护理人员的队伍尚待优化 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护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要将家庭式护理真正落实,其执行者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家庭式护理教育的效果和执行情况。其次是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足。“十一五”末,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3[4]。医护比例、床护比例倒置问题虽然得到改善,但仍显不足。护理人员忙于应付常规护理,虽然大家都意识到优质护理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许多优质护理的措施,但优质护理的效应未得到完全发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护理人员人手不够,人手不够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夜上海论坛 4.2 医护之间的配合尚待加强 将家庭式护理贯彻到优质护理中,主要角色是护士,但医疗过程是个完整的链条,需要医护之间密切的合作,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家庭式护理更多的是护理方面知识,但医疗方面知识是护理的基础和支撑。在有些医生眼中,护理与我医疗关系不大,使得护理与医疗出现脱节,家庭式护理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夜上海论坛 4.3 家庭式护理病案的建立 因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质量评估手段,暂时无法建立家庭式护理病案,许多病例的操作还只能停留在经验阶段。如果能建立档案,将有助于对已取得成效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便提升到理论层面。
4.4 护理质量的评估 护理质量的评估范围应包括护理过程的评估、疾病康复效果的评估、家长的评估、参与家庭式护理的护理人员的评估等。难点是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另外质量评估应与相应的激励机制挂钩,作为护理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
夜上海论坛 我们将家庭式护理应用于优质护理中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地方还不成熟,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莉.人文护理在护理教育中价值及伦理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73.
夜上海论坛 [2] 田渝.有效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2):44.
关键词:日常综合护理;婴幼儿湿疹;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夜上海论坛 我院从2016年9月-2018年5月诊治的42例婴幼儿湿疹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1.15±0.35)岁;病程4d~12个月,平均(5.5±0.5)个月;慢性型4例,混合型5例,亚急性型6例,急性渗出型5例。观察组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1.17±0.36)岁;病程5d~13个月,平均(5.7±0.6)个月;慢性型5例,混合型7例,亚急性型4例,急性渗出型6例。以上整理的所有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处理分析。
1.2方法
夜上海论坛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格遵医嘱,对症处理皮炎、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等症状,提供一个适合患儿的舒适治疗环境。观察组给予日常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皮疹局部护理。急性期湿疹的皮肤损伤不同,对应用药也应有所区别。若湿疹为水疱、渗出、糜烂类,可采用湿敷,应用水溶液药剂治疗;若湿疹为丘疹、红斑,可采用粉剂、洗剂外涂于患处作用。慢性期湿疹皮肤损伤会产生痂皮或鳞屑,可在患处涂抹糊、油类药剂。护理人员或患儿家属应注意做好患处皮肤的保护工作,叮嘱患儿不要抓挠,且减少周围过敏源与皮肤接触而产生的不良刺激。哺乳后若意外乳汁溢出到下颌与颈部间,应及时抬起患儿头部,用软毛巾干净,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2)日常护理。用药治疗同时,进行湿疹患儿日常护理,具体内容:忌频繁给患儿洗澡,且洗澡时要控制合适的室温,若患处有明显分泌物渗出,可先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尽量让患儿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被褥选择棉质的,枕头、被褥等勤换洗,保持干爽,被单枕巾及时清洗及太阳暴晒,且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若患儿突然出现瘙痒,患儿啼哭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导致病情恶化加重,因此需营造舒适的环境,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空气流通,控制合适的温度、湿度,不能过分吵闹,尽量保持安静。(3)饮食护理。湿疹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以过敏为主,湿疹过敏源中,食物是最为常见的过敏源。分析导致婴幼儿湿疹的食物包括:①摄入糖分含量过多,导致胃肠内出现异常发酵;②乳腺接触到致敏因素,或食用某些不洁食物,经乳汁影响婴幼儿自身对蛋、鱼、虾、牛羊奶、牛羊肉过敏等。针对上述致敏因素,临床可实施以下护理:为避免异体蛋白而导致湿疹,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哺乳期间禁止食用辣椒、鱼、海鲜等刺激性食物;湿疹治疗期间可给予婴幼儿适当添加辅食,选择添加微量元素的辅食,若发现食用后湿疹加重,应立即暂停进食。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湿疹消退时间以及瘙痒评分。瘙痒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无瘙痒0分,剧烈瘙痒10分。(2)临床疗效评价。评估内容包括患儿哭闹、睡眠、搔抓、湿疹创面色泽、深度、大小、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皮疹彻底消退,瘙痒症状消失;明显改善:皮肤愈合面积>60%,炎症有明显改善;改善:皮肤愈合面积30%~60%,炎症有改善,但不明显;无效:皮肤愈合面积<30%,瘙痒症状无改善,且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明显改善+改善)/总例数×100%。(3)观察比较两组随访3个月的湿疹复况。(4)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根据护理满意度程度进行调查,总分100分,优>80分,良60~80分,差<60分。
1.4统计学处理
上述整理中涉及的数据经spss20.0软件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婴幼儿的湿疹消退时间、瘙痒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湿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夜上海论坛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复况比较
随访3个月,观察组湿疹复发率为4.55%(1/22),对照组湿疹复发率为30.00%(6/2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
夜上海论坛 2.4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夜上海论坛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优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婴幼儿;心脏直视术;护理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进步,心脏直视手术向低体重、低龄化发展。由于术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体重较轻,免疫能力低下、机体抵抗力下降,术中外科手术的开胸及体外循环的影响,及术后带气管插管等各种原因,若护理不当,往往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1 临床资料
夜上海论坛 2008年1月~10月收治的78例患儿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为18天~3岁,其中F4患儿6例,VSD、ASD 28例,PDA 5例,其他39例。全组除5例PDA外,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
2 术后护理
2.1 脱机前护理
2.1.1 呼吸机管理术中物和低温均可造成呼吸抑制,加上长时间体外循环转流对肺组织的损伤,术后均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术后的通气和换气,促进术后肺复张[1]。其间严密观察患者循环情况,血气分析值,自主呼吸情况,清醒程度,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为停机拔管创造条件。本组42例经3~6h平稳脱机拔管,5例清醒后跳动不安,应用少量镇静剂,过渡后拔管。
2.1.2 呼吸道的温化、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排出不畅,导致气道阻塞,肺不张,肺部感染等[2]。因而需呼吸道湿化,呼吸机湿化罐加入无菌蒸馏水,调节温度28~32℃。吸入温热的气体可以减轻气道粘膜的刺激,减少支气管痉挛或哮喘发作。
夜上海论坛 2.1.3 气管内吸痰的护理正确判断吸痰时机,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正确掌握人工气道的吸痰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根据病情及年龄选合适压力,小儿控制在60~80毫米泵柱[3]。(3)吸痰方法: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的同时打开负压(低负压),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向内插,达到一定深度后迅速撤出,吸痰动作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小儿不超过10秒。吸痰后高浓度充分给氧1~5分钟,直至心率、血压或SO2恢复至吸痰前水平。本组5例并发肺炎患儿,经以上耐心细致的护理5天后平稳拔管。
2.2 脱机后护理
2.2.1 撤离呼吸机的护理,患者意识清醒,血液动力学稳定,动脉血气分析正常,无任何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考虑拔管[4]。
2.2.2 雾化吸入我们临床应用二种雾化器,一种为超声波雾化器,时间为10~20分钟。另一种为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器,可将雾化药物打碎为直径1mm的颗粒。本组2例患儿术前因反复呼吸道感染,拔管后出现哮喘并发支气管痉挛,我们通过此种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器吸入,同时配合医嘱,结合适当的镇静、鼻导管吸痰,3天后好转。
夜上海论坛 2.2.3 胸部物理疗法(1)每隔2~4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如病情允许包括左、右侧卧、仰卧位,如上肺叶不张应把床头升高30°,下肺叶不张应将床头降低30°。(2)叩击方法是手拱成半球形,然后有节律的拍击胸壁,让患者咳出或被动咳出,叩击时可用大毛巾或薄被单保护皮肤避免疼痛,动作要轻巧。本组32例在插管及拔管后应用了胸部物理疗法,有效地预防了肺不张、肺感染的发生。
2.2.4 鼻导管吸痰拔管后的病人由于气道湿化不够或空气湿度不足致使痰变得粘稠而又咳嗽无力,尤其小儿在咳痰无效的情况下需行鼻导管吸痰。吸痰时动作轻柔,可在患者吸气时插入吸痰管,尽量减少损伤,时间上掌握在餐前半小时或餐后一小时为佳,以免呕吐物反流造成误吸,加重呼吸道并发症。本组33例实施鼻导管吸痰,减少了因咳痰无效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性病变。
3 结 果
本组78例婴幼儿住院时间平均15~32天,其中10例出现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经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均顺利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发生。
4 结 论
由于心脏直视手术向低体重、低龄化发展,这就有待于我们继续这方面的探讨及研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认真细致观察病情,运用良好的呼吸功能管理,适宜的机械通气和先进的护理技术,把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降到最低点。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 宫路佳,吴清玉,刘迎龙,等.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心血管外科护理杂志,2000,16:176.
夜上海论坛 [2] 庞溯槟.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