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公司治理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24-02
夜上海论坛 1 对国外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回顾
国外较早的公司治理评价实践始于1998年标准普尔的评价体系,随后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投资机构、指数公司、评级机构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评价体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Deminor(1999),里昂证券亚洲(2000),穆迪公司Moodys(2003),世界银行,富时国际 (FTSE)以及泰国、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评级机构。
夜上海论坛 1.1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以下简称SP)
夜上海论坛 SP的公司治理评价包括国家分析(反映治理环境)和公司评价(反映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国家分析主要对法律基础、监管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基础四个方面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公司评价则围绕所有权结构与影响、公司与金融相关人的关系、财务透明性与信息披露、董事会与经理层结构和运作综合得出。
1.2 Deminor公司治理评价系统
Deminor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其评价项目体系包括四个方面:股东权利和义务、接管防御范围、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董事会结构与功能。Deminor评价体系特别强调接管防御措施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如接管防御的范围(涉及指标包括董事会是否可以运用毒丸条款、金降落伞、期权条款等)。
1.3 里昂证券亚洲的公司治理评价模式
夜上海论坛 里昂证券亚洲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专门针对新兴市场,其评价要素包括对管理层的约束、公司透明度、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履责基础、违责追究、公平性、公司的社会意识等方面,侧重于对内部治理机制的考核。
1.4 世界银行的公司治理评估
夜上海论坛 世界银行关注股东权利、股东的平等对待、利益相关者角色、披露及透明度和上市公司董事会职责。该评估为发行者和投资者的选择提供依据,主要是对一国治理环境的评价。
1.5 穆迪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估
穆迪公司(Moodys)的公司治理评估是作为增强信用分析的一部分而引入的,一般包括以下7个部分的分析: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关键审计/责任功能、利益冲突、主管薪酬和管理层发展及评价、股东权利、所有权、治理透明度。
2 国内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研究回顾
国内对于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的实践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并且成果较丰富,公司治理评价主体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机构、商业机构和监管方,在研究实践上呈现出了学术化、市场化和官方化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2.1 北京连城国际的董事会评价体系
连城国际将董事会治理分为经营效果、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诚信与过失、决策效果5个方面。并以2001年披露年报的深沪两市113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董事会治理的优劣进行排名。
2.2 大鹏证券研究所裴武威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裴武威(2001)的治理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所有权结构及影响;股东权利;财务透明性和信息披露;董事会的结构和运作。该指标体系更为集中和简洁地反映公司治理的四个重要因素,但是局限于内部机制的评价而缺乏外部机制和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2.3 海通证券研究所吴淑坤(2002)等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夜上海论坛 吴淑坤提出的评价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公司治理环境评价;公司治理个性化评价;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匹配性评价。从股权结构(18%)、股东权利(17%)、财务及治理信息披露(25%)、治理结构(25%)、治理与管理的匹配性(15%)等角度构建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夜上海论坛 2.4 施东晖、孙培源(2003)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夜上海论坛 施东晖、孙培源(2003)指出,中国现行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关键人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治理结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控股股东行为的规范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其指标体系为控制股东行为(35%);关键人的聘选、激励与约束(25%);董事会的结构与运作(25%);信息披露的透明度(15%)。
夜上海论坛 2.5 香港大学张俊喜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研究
张俊喜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三大方面的机制:内部机制―控制模式,外部机制―市场机制以及中国特色的国有股“一股独大”,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包括八个组成部分:CEO是否兼任董事会主席或者副主席、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高管人员薪酬、第一大股东的持股量、上市公司是否拥有母公司、第二大股东到第十大股东持股的集中度(衡量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约制衡作用)、是否境外上市以及第一大股东是否为国有法人。
夜上海论坛 2.6 台湾叶银华等(2003)的公司治理与评级研究
台湾学者叶银华从董(监)事会组成(40%)、股权结构(20%)、管理形态(10%)、关联交易(20%)、大股东介入股市程度(10%)等五个方面,设置17个变量考核台湾地区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将治理绩效评为七个级别。
除以上评价体系之外,还有证监会长沙特派办、福州特派办提出的对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研究,中诚信国际的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鹏元资信的治理评级,利华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评级实践以及学术研究领域众多学者所提出的评级体系。随着巨潮治理指数(399322),深证治理指数(399327)在深交所的运行,上证公司治理指数在2008年推出,H股也即将推出治理指数,国内有关公司治理评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不断被引向深入。
夜上海论坛 3 对国内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再评价
夜上海论坛 3.1 各种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不尽相同
夜上海论坛 首先,在评价内容上各有不同和侧重。SP特别注重对公司治理外部环境的分析评价,侧重于评级的严格性。里昂证券亚洲侧重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考核,孙培源、施东晖(2003)强调控股股东行为的规范和内部人的控制问题,南开治理指数强调公司治理的合规性。其次,在评价的指标体系上差异很大。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信息披露等都有极大地关注,但同时基于对公司治理水平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同,指标体系尚有很大差异。如吴淑坤(2002)设计了治理与管理匹配性的指标;叶银华等(2003)设计了关联交易指标。更为突出的区别是指标体系中是否含有财务指标的衡量,如连城国际、证监会长沙特派办、巨潮治理指数(代码:399322)、深证治理指数(代码:399327)和即将推出的上证治理指数体系中都涉及财务指标,这似乎显示了治理评价实践领域中指标设计的一种趋势。
夜上海论坛 3.2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适用范围各有侧重
SP试图建立全球不同市场都可通用的评价体系,Deminor将评价对象的目标限定为欧洲上市公司,里昂亚洲将评价对象的目标限定于泰国、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上市公司,而国内商业性评价机构将评价体系的使用范围限定于中国上市公司,香港,台湾也有适合于该地区自身的治理评价体系。所以,一种具体的评价体系因评价主体的不同也会有侧重和倾向。机构投资者和各种官方指数的治理评价可能对于投资者更具价值;商业性评价机构的评级对于上市公司提升自身治理水平和声誉更具意义,比如中化国际聘请SP所作的治理评级提升了其自身价值;而学术领域的研究对于引领和推动治理评价实践的发展意义重大。
3.3 赋值方式、权重分配和计算原理不尽相同
大部分体系都采取对评价要素主观赋值,要素分值在要素内部项目之间进行分解,加总计算要素评价得分而得出评价结论的量化评价方法。这是一种以经验为主、逐步调整优化的建模思路,但是由于不同的体系评价内容差距大,需要对定性的治理特征进行定量描述,所以在赋值、赋权和计算方法上差别很大,由此也必然造成在最后的评价结论上的非标准性和不一致。
夜上海论坛 3.4 与国外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相比,国内的评级重形式而轻实质。
夜上海论坛 比如从指标设计可以看到,我们的评价在反映公司治理形式的治理结构方面比较多,而国外评价较多的是反映在运行机制上的公司治理质量。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在结构上日趋完善,但是在运行机制上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恰恰这一点,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夜上海论坛 4 对于我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总体性思考
4.1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评价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学术界对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似乎有另外一种倾向,就是指标体系的“大而全”,理论上讲,指标越全面,越能反映公司治理的全面情况。如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只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则这种评价是典型的“公司治理特征评价”;如果评价指标包含了例如财务指标和市值指标,则这种评价是典型的“公司治理绩效评价”;而如果评价指标甚至包含了对满意度、社会责任等的考虑,则这种评价实质上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治理评价”或是“绩效评级”。而在现阶段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领域来看,笔者比较赞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过多会因为数据的“可获得性”而使评价缺乏“操作性”。所以指标的设计要在不断的实证检验中加以提炼,以使指标具有反映治理绩效的“显著性”。
夜上海论坛 4.2 公司治理评价由谁来评价
夜上海论坛 国内现行的评价主体大致分为三类:商业机构、学术群体和官方监管机构。随着公司治理评级商业机构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各种官方治理指数的出现,中国公司治理评价已经显现了市场化、学术化和官方化的特点。实质上,这是一种合理的评价主体架构,体现了对公司治理评价的不同需求,应该鼓励多种商业性机构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竞争发展,使其在实证检验中不断发展。
4.3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治理环境的客观变化要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的相关内容也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这也是评价体系在不断实践验证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这一点在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都得到了支持,比如南开治理指数在每年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并适时调整指数体系;连城国际在2002年较早的董事会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已经发展到了现在涵盖品牌、文化治理状况的评价;深证和上证的治理指数也会在每年适时更换样本公司。公司治理评价,无论是对其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商业实践,都要与时俱进的围绕着如何真实反映公司治理状况这一核心。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北京连城国际.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价值(治理)评价体系综述[N].证券日报,2003-08-03.
夜上海论坛 [2]裴武威.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2001,(9).
[3]吴淑坤,李有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02,(10).
夜上海论坛 [4]李维安.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林志平.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04,(6).
关键词 平等 规范 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 B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12)04—0030—05
夜上海论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平等作为一种核心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深入人心。进入现代民主社会以后,古代专制社会的种种特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普遍平等的公民权,政治上的平等可以说基本实现。与此同时,它也使在这样的社会中依然存在的经济不平等显得格外刺眼。从对政治平等的追求过渡到对经济平等的追求,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和趋势。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向平等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为此,我们有必要发掘和说明平等的价值,尤其是它的内在价值。
夜上海论坛 一、平等作为规范
尽管“人生而平等”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哲学命题,在现代社会可以说是尽人皆知,而且基本上都对它表示认同,但“平等”的含义却令人困惑。人究竟在什么方面是平等的呢?在现实生活中,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很多方面是不平等的,如身高、体重、外貌、智力、财富、地位、权力、声望和家庭背景等方面。当然,有人会说人们在正常的身体构造的某些方面是平等的,在正常的生理机制的某些方面是平等的,这种看法触及问题的某个方面,但是还没有充分揭示出“人生而平等”所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还有人可能会说,这句话指的是人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者用法律的话语来说就是,人们在作为人的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两种说法看似合理,其实却并不符合事实,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人们的人格或具有的权利并不平等。
夜上海论坛 其实,当人们说“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指的是人们在人格或权利上的平等时,已经暗示了平等的两层意思,即平等既可以指一种事实,也可以指一种规范。尽管事实上人与人在人格或权利上可能是不平等的,但在这方面他们应该是平等的。我们上面提到的人与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事实上的平等。而平等在作为伦理词被使用的时候,所涉及的往往是它的规范意义。因此,“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同时暗含着平等的两层意思,它既指人们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又指人们应该具有平等的人格或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后一层意思可能更为侧重。此外,这两层意思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后一层意思是从前一层意思中派生出来的。在阿兰·格沃斯(Al—an Gewirth)看来,任何人的权利主张,如果想要基于理性而不是非理性(如欲望、偏好等)而得到辩护的话,那么权利主张的内容必须摆脱任意性和独断性,必须只能基于与权利主张的标的(subject—matter)——行动——具有普遍必然的联系的事物,而这种事物就是作为具有他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的未来的行动者(prospective agent)。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能基于与作为行动者的人无关的特殊性如肤色、种族、姓氏等,而必须基于人的一种根本的普遍性即人们都是未来的行动者,才能在理性上为他的权利主张提供辩护。行动者的本质特征是能够自愿且有目的地行动。既然任何人的权利主张都必须基于人作为行动者之上,那么这一特征就要求任何人在作为行动者而行动的时候都不能妨碍其他人作为行动者的行动。这个要求实际上表明了人人都具有两种平等的权利,即自由行动的权利和追求自己的目的(善)的权利。相应地,人人都有两种平等的义务,即不妨碍他人自由行动的义务和不妨碍他人追求自己目的(善)的义务。
因此,如果我们从规范意义上来理解“人生而平等”这句话,那么它的真实含义应该表述为:人生来就应该是平等的。当今世界,不平等的最典型表现莫过于经济上的贫富悬殊。所以,平等作为一种重要规范,在其中将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规范概念的“平等”成为了现代政治和社会争论的重点。
夜上海论坛 二、平等的外在价值
然而“平等的价值何在”却是一个需要作进一步澄清的问题。而一旦我们开始追问平等的价值,实际上也就在追问“平等为什么是好的”的问题了。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四肢骨折;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临床效果
夜上海论坛 四肢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四肢骨折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正常生活,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治疗时如何正确的、合理有效的选择固定物是近年来困扰骨科医师的一项重要难题,理想的治疗四肢骨折的固定物即要牢固的进行固定,又要避免因为应力遮挡效应而影响对患者的骨折愈合度[1]。本研究通过对比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将进一步探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交锁髓内钉治疗组(观察组)和外固定支架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428±16)岁。开放性骨折患者13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6例,其中肱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7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8例,坠落伤7例,跌伤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36±19)岁。开放性骨折患者18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1例,其中肱骨骨折24例,股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3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例,坠落伤5例,跌伤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性质、部位以及原因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夜上海论坛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消毒清创去除污染的软组织及失活组织后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向前外侧做弧形切口,暴露骨折端,复位固定骨折。在骨折的远端和近端各钻一骨孔,于四肢骨折处安放外固定支架,将螺钉拧入钻孔处,安装好外固定支架,确认对位对线良好后拧紧螺母,并进行骨折端加压,以使外固定支架与骨组织构成一稳定的整体。
观察组患者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四肢骨折结节上缘切口,逐层切开组织,显示骨折端,复位骨折部位。根据术前X线片检查结果选择长度、直径合适的髓内钉,选择正确的插入点进行扩髓,然后将髓内钉与连接器牢靠固定,在瞄准器下安放好2枚锁钉,冲洗术野,逐层关闭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