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农业考察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我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由县委*书记带领部分县领导一行6人,深入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魏善庄等行政村,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建设情况,深受感动和启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地情况及总体印象
北京市大兴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距中心城区约50公里,14个镇,527个自然村,农业人口32万,耕地面积57.86万亩,生猪60万头,肉羊62.4万只。去年农业总产值达4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40元,蔬菜、瓜类种植面积2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其中保护地约9.1万亩,占北京市设施农业总面积的61.3%。我们参观了庞各庄的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种植西瓜为主,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观光采摘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沿庞各庄到魏善庄13公里的瓜乡大道,一幢幢高标准大棚成方连片,犹如海泽。考察所到之处,感到大兴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他们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效,给每个人留下深刻印象。
印象之一,科技含量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大兴区庞各庄老宋瓜趣园,种植的天鹅葫芦、香炉南瓜、造型西瓜、五指茄子等各种观赏性瓜果,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看。大棚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施肥等一系列作物生长要素全部采用数字化、程控化的先进设施、设备和技术。它将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优势,将农业产品优势转化为农业品牌优势,进而形成为经济优势,园区整体以文化树形象,以情结聚人气,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目的,营造了和谐环境的农业科技乐园。
印象之二,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目前,大兴区有保护地约9.1万亩,主要种植西瓜、甘薯、葡萄、鲜花等为主要品种,平均每年扩大设施农业生产面积1.5万亩左右,且不断创( )新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设施农业水平,形成北京南部设施农业的产业带,在“十一五”期间要达到15万亩。我们考察的产业基地规模都在万亩以上,而且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格局。
夜上海论坛 二、参观后的几点启示
这次考察仅用半天的时间,虽说是走马观花,但感到收获多、感受深、压力大,回顾我县中棚建设,近两年来,虽在发展设施农业上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大兴区发展设施农业相差太远,可以说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虽说我们有许多的环境条件比不上北京市大兴区,地理环境比不上,大兴区背靠首都,财力雄厚,投资的力度比我们大,科研院校多,技术支持的力度大,如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比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大,这是无可非议。但北京市大兴区发展设施农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夜上海论坛 (一)循序渐近,稳步推进。北京市大兴区发展设施农业从1984年起,北京市搞“菜篮子”工程,财政出资每亩设施保护地补贴200元,从原来的800亩增加到1.4万亩。农民算了一笔帐,1亩地种粮食收入640元左右,常年种蔬菜每亩收入2300元左右,一亩大棚收入在6000—8000元,1亩温室收入在1万元左右。1994年市区政府对温室大棚每亩补贴4万元,钢架大棚每亩补贴8000元,节水滴灌每亩补贴600元,当年建起100亩温室和钢架大棚;政府对新建温室每亩补贴5000元,钢架大棚每亩补贴元,新增了2.7万亩;政府又提高了补贴标准,温室每亩补贴6000元,钢架大棚每亩补贴3000元,当年新增1.4万亩;大兴区搞现代农业建设,到现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整整用了10多年的时间,而且在发展设施农业也遇到好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后山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搞中棚建设符合后山地区的实际首先改变了后山地区广种薄、十年九旱、无霜期短等自然条件的环境限制,通过人工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且是后山农业的发展方向,要积极稳妥的逐步推进。
夜上海论坛 (二)创新模式,灵活经营。设施农业的发展属现代农业的范畴,要在经营的模式上创新体制,灵活经营,一种是在政府统一规划和专业人员指导下实行统一种植,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总的要求是我们选择水源充沛,交通方便,农民积极性相对较高的乡镇去推行,规划中要做到集中连片,以便统一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实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另一种经营方式,企业或个人可以租凭农民耕地,农民作为产业工人,可以在企业打工挣钱,农民即不承担风险,还可以挣钱,还能学到许多种植管理上的新东西,得到启发后,从现在“让”,变为将来的“我要干”,有利于设施农业的推广。
(三)认准目标扎实工作。设施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就是我们所说的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北京市大兴区从1984年起步,现在发展到高效农业、休闲农业、 旅游观光农业,为我们提供了农业发展的方向。我们从庞各庄到魏善庄参观的农业观光带可以看到,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大棚,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垂柳和花草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景色,真正体会到农业带来的风趣和快乐。实话讲庞各庄老宋瓜王和魏善庄的园设施和技术设备我们一时做不到,但他们的经营对我们思考是深刻的,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市县共建的机制值得借鉴。充分发挥市科技、科研院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作用,积极采用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不断增加我县中棚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示范效益。
夜上海论坛 三、几点建议
夜上海论坛 __县作为呼市地区设施农业项目的示范点,责任重大,任务重大,结合参观北京大兴区介绍的做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搞好规划。各乡镇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制短、中、长期的农业发展规划,包括农民教育等一系列规划,按照发展规划,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扎扎实实推进中棚的建设。
(二)加大培训力度。中棚种植的主体是农民,受益是农民,但农民受传统的耕作影响,当下接受不了现代农业的技术,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培养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民。
夜上海论坛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基于社会学角度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夜上海论坛 北京市草莓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建议
大兴区观光采摘园发展的探讨
北京郊区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探究
夜上海论坛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的原因及对策
贵州天龙屯堡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对北京的启示
关于进一步优化北京市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思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基于辽宁省清原县的调研报告
关于昌平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园艺系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14个省市获得推广应用
夜上海论坛 关于加快推进西集镇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夜上海论坛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及其启示
夜上海论坛 工作过程导向的《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课程设计
夜上海论坛 高职《果蔬贮运与加工质量监控》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携手企业合作育人建设校企共融文化
夜上海论坛 白兆秀、侯引绪教授获北京市第七届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夜上海论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稿约
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建设一流的高水平职业学院而努力奋斗——在庆祝建党90周年表彰大会暨文艺演出上的讲话
夜上海论坛 北京郊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京郊休闲农业提档升级的路径选择
工业化中期我国农业多功能的开发与拓展——从经济功能向复合型多功能的转型升级
荷花的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初探
夜上海论坛 劳动力要素价值化与农业家庭经营发展的思考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北京市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制约因素及措施
夜上海论坛 天津市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考察报告
夜上海论坛 对通州区市政市容环境管理水平的调查和思考
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探究
夜上海论坛 荷兰Lentiz教育集团的职业教育
夜上海论坛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生物技术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研究
夜上海论坛 基于个案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浅议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培育
从学习型组织视角看高职院校机关党支部建设
论点摘编
奶牛养殖和果树生产专家积极开展技术服务
基于决策视角的比较分析与思考——也谈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
关于密云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路及措施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我国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困境及路径选择——以甘肃省为例
夜上海论坛 北京跨界水源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官厅水库流域延庆怀来两县为例
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夜上海论坛 对永宁镇豆制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夜上海论坛 超临界CO_2流体夹带丙酮萃取甜瓜籽油的研究
对国货复进口快速增长现象的思考
夜上海论坛 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来源研究——以通州区于家务乡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为例
夜上海论坛 门头沟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赴美国、墨西哥农村考察报告
夜上海论坛 梨园镇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建设的思考
夜上海论坛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指导教师的作用
关于农业高职院校涉农会计课程建设的思考
夜上海论坛 学院3个项目获准中国职教学会2008-2009年度科研规划项目立项
夜上海论坛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改革
夜上海论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稿约
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扎根京郊
夜上海论坛 4月27日至28日,县政府副县长李小建率领农业局工作组参加完在中山召开的平远脐橙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论证会后,在中山市农业局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中山市聚丰园米业有限公司、中山农牧有限公司、中山市万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和中山黄圃泰和食品公司等四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考察了企业的生产基地和车间,认真听取了公司负责人的经营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夜上海论坛 中山市聚丰园米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高档优质米为主的企业,年生产优质大米5万吨,在韶关、台山、新会、高要及云浮等地建立了马坝油粘、丝苗米、象牙粘等优质稻生产基地,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中山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果树种植、鱼塘养殖、有机肥生产和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农牧企业,占地面积1996亩,存栏种猪2000多头,年出栏优质生猪4万多头,并向各地农户提供优质猪苗和饲料、兽医兽药、技术服务等支持,回收肉猪统一保价销售。中山市万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冻罗非鱼片和叉尾回片,年加工生产能力达3600多吨,产品主要出口以色列、安哥拉等国,在中山南朗、阳江、恩平、湛江等地收购原材料加工销售。中山黄圃泰和食品公司占地面积6800多平方米,生产腊味、腊鱼、腊禽等三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的产品,公司设立了6个连锁专卖店,“泰上王”牌腊味、腊鱼、腊禽产品畅销省内外,出口东南亚、巴拿马、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
二、主要体会
参观的四家企业都是规模较大、效益较高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其中聚丰园米业和泰和食品等多个产品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中山农牧公司是供港澳活猪饲养注册场,在中山市这样一个工业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都必须依托山区提供原材料,我县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我县农户素有种植优质稻的习惯,今年优质稻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9万亩,年水产品总量0.59万吨,年出栏生猪18万头,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发挥资源优势,在珠三角现代农业产业转移中做好承接工作,促进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