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实习护生自我报告范文

实习护生自我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习护生自我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实习护生自我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实习护生 职业防护 认知 培养

夜上海论坛 由于医院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常处于多种职业危害环境中。实习护生进入到临床,作为一名准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就可能会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等感染,再加上护生临床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2],不熟悉环境等,使得他们成为病原菌感染和锐器损伤的高危人群[3],职业暴露风险率显著增加。因此,如何加强护生职业防护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一、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

夜上海论坛 (一)护生职业防护意识薄弱

护生没有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知识教育,自我夜上海论坛防护意识薄弱。目前,虽然职业防护问题已逐渐引起护理教育者的重视,但由于课时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未设置与护理职业防护相关的课程[4],学校教育相对滞后,护生缺乏职业防护知识;同时,临床教学医院也疏于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强化,缺乏职业防护知识的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和考核标准,护生从思想上对该内容重视不够,职业防护意识薄弱。

(二)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不够全面

虽然国家已将护士职业防护这一内容纳入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客观上促进了各学校对该内容的重视,但高等护理院校仍普遍缺乏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体系:一些教材仅以知识拓展的模块介绍相关知识,教师有关新知识引入不够;一些高校举行一些职业安全讲座,但内容、时间有限,深度、广度缺乏,培训效果欠佳,不能满足临床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的需求;教学医院在岗前培训中也因时间的限制等,缺乏相关内容的渗透和深入。因此,护生虽然了解一些标准预防知识,但仅限于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工作中的具体预防措施掌握欠佳,实际运用能力缺乏。

(三)相关保护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护生,目前国内各医院尚未建立完整的职业暴露登记报告制度和职业暴露风险保障机制[5],护生发生职业损伤后不知如何处理,或是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在张吴佳[6]等关于我国护生针刺伤的研究中,只有27.5%的实习护生向带教教师进行了报告,而且报告结果无一例是真正意义上的登记在案。登记报告制度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护制度不够完善。

(四)医院防护设施不足

朱凤祥[7]对357名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现状调查表明,35.57%的护生认为自我防护不到位的原因是医院没有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李焕[8]对305名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01%的护生经常使用具有安全的针具、器械等。很多护理人员在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基本上没有相关防护设备。

夜上海论坛 (五)带教教师缺乏言传身教

临床带教教师是学生言传身教的榜样,是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良好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但由于一些带教教师自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职业防护新知识学习不到位,操作不规范,从而严重影响到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夜上海论坛 二、实习护生职业损伤防范策略

(一)加强职业防护基础知识教育

加强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相关院校应增设职业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护生采取正确的防护行为:通过普及和强化标准预防意识,能有效地规范护生的护理行为;通过强化操作规范和流程,能有效规避意外伤害。系统的在校教育,能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就能掌握有关职业防护知识和基本防护技能,强化其职业防护意识。

夜上海论坛 (二)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岗前培训

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实习前可由临床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集中的专业技能培训,如针对护生最薄弱和最关注的锐器伤进行重点讲解,强调发生锐器伤后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及上报医院有关部门的方法,做好暴露后预防[9];搬运患者和重物时如何正确运用节力原则,有效预防机械性损伤;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化疗药物时如何防止化学性损伤;面对医患矛盾、患者负面情绪的刺激时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等。要注意从细节上对护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

夜上海论坛 (三)建立健全护理职业防护制度

夜上海论坛 医院管理者应制定并持续完善护理职业防护制度。同时,应完善职业损伤登记报告制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监测系统,将护生发生职业损伤后的各种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如针对锐器伤,可规范操作行为,使护生明确发生损伤后应按挤压、冲洗、消毒、处理、登记报告等程序进行正确处理;而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为护生职业损伤防治提供一定保障。

(四)创造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完善支持体系

医疗机构应为护生提供完善的职业防护设施和用品,确保护生在护理过程中能根据需要选用配备的设施和用品。应落实对医用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和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的供应,尽量采用具备安全装置的医疗器械,改善医疗护理操作环境,使护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尽可能少地受到职业损伤。

(五)加强带教教师的培训

通过经常性的护理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带教教师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临床带教教师除自身要加强学习之外,还要针对护生的特点合理计划和安排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对相关内容拟定考核标准,注意言传身教,正向引导学生。

(六)加强身心健康教育,提高其抗压能力

夜上海论坛 护生的职业损害来自各个方面,而良好的身心素质可以减少不良刺激对护生造成的伤害。目前护理工作本身就强度高、风险大且人际关系复杂,而护生从学校到医院,也面临学习环境、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校期间应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前应安排学生多去教学医院见习,使其熟悉医院环境,实际接触病人,提高其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进入临床后,带教教师应细化带教要求,对护生采用较灵活的排班方式,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三、小结

夜上海论坛 职业损伤给护生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一些护生受到伤害后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影响了他们对护士职业的选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利于护理队伍的发展。因此,加强护生职业安全教育,使护生掌握各种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处理意外伤害是护理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辉.R床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护理学院,2012.

[2]孟发芬,张霄艳,田淑军,等.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及其课程设置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7):59-61.

夜上海论坛 [3]王爱霞,王晓花.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处理情况及防护知识的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23-125.

夜上海论坛 [4]黄谨耘,陈清.在大专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展职业防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8A):8-11.

[5]蔡雯.健康教育对实习护生艾滋病知信行及职业防护影响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8.

夜上海论坛 [6]张吴佳,赵爱平.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11-13.

[7]朱凤祥,杨瑞贞,祝宪庭,等. 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604-605.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锐器伤 实习护生 干预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299-02

夜上海论坛 【Abstract】Objective To practic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nurses to reduce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sharp injuries. Methods 162 2008-2009 ended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students knowledge of sharps injuries to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survey. The results of 162 nursing students, the occurrence of sharp injuries occurred in 134 of the main reasons people were: the end of infusion and injection needle injection, the disposal of medical waste, the hand when breaking ampoules and other reasons. 2009 nursing students in pre-job knowledge of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training in vocational,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knowledge level of nursing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2008 nursing students,Training group of 87 sharp injuries in 61 people, 45.52% incidence of sharp injuries, training group is not sharp injuries in 73 of 75 people, the incidence of sharp injuries 97.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Sharp injuries Practical nurses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我院近二年来锐器伤上报监测资料统计,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高于本院临床医护人员,为了解实习护生在我院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并探讨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有效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对2008-2009年二年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及职业防护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对2009年87名护生进行了岗前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改变行为及流程,并进行了考核,使护生在上岗前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减少了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2008-2009年在院参加实习的护生 162名,其中大专高护64名,中专护理82名,助产专业16名。

夜上海论坛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无记名方式分别于2008、2009年实习结束后发放职业防护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共发放问卷162份,收回有效问卷162份,回收率100%,问卷内容调查包括护生在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情况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x2 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1.4 干预措施

岗前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培训 2008年以来,我们把护生职业防护培训作为进入临床前必上的一课,学习有关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的规章制度;职业伤害报告制度;锐器伤的预防和锐器伤的处理原则;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护士等高危科室的防护制度;接触化疗药物护士的防护制度;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制度、洗手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等,并收集国内外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案例,制成多媒体课件组织观看,使护生从思想上认识职业危害的存在,提高对职业防护重要性的理解,提高护生的职业风险意识。

2 结果

2.1 162名护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学习,实习结束知道护理工作中存在职业伤害,实习期间87名护生接受锐器伤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受培训组87名,发生锐器伤61人次,锐器伤发生率45.52%;未受培训组75名,锐器伤73人次,锐器伤发生率9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夜上海论坛 表1 受培训组与未受培训组锐器伤比较

2.2 学生实习期间锐器伤常见原因成比依次是手掰安瓿时(43.28%)、输液及注射结束拔针时(28.36%)、处置医疗废弃物时(23.88%)、和其他原因(4.48%),其构成比见表2

夜上海论坛 表2 导致锐器伤的常见原因构成比(%)

2.3 通过对2009年实习护生进行岗前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2008年的实习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每天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接触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锐器的机会较多,成为医院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1]。所以,实习护生由于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熟练,缺乏经验,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性会更大, 尽管医院对实习护生锐器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控制作了大量工作,但防控效果仍不太理想,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学习,学生对锐器伤的发生和危害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是锐器伤高发的原因之一;实习阶段护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接受科室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由于临床带教老师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学生缺乏系统学习和指导,是锐器伤发生较高的原因之二;实习阶段护生操作不熟练,环境陌生,护理操作时经常受到病人、家属及医生询问问题的干扰,心情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锐器伤[1]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三。实习阶段是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学生的技术操作从不熟练到熟练的特殊时段,因此,对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有计划地进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将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水平,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对医务工作者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张小容[2]调查显示有96.3%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参加防护知识培训,说明了他们对要掌握防护知识有迫切要求。朱锦萍[3]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健康教育调查显示,通过健康培训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总体知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P

夜上海论坛 3.2 建立规范化操作流程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通过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操作,让护生熟悉锐器的安全操作,掌握不同利器的处理 ,如打开玻璃安瓿时,应使用纱布,注意各种安瓿的玻璃硬度,用力要均匀适当,对各类针头、刀片等小件的利器,使用完后应及时装入坚固的锐器盒,集中储存处理,减少再次被手触及而损伤的机会。讲解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环节和步骤,制定各种锐器安全操作使用规程,将职业防护培训贯穿于各个护理操作环节中,使护生的操作得到规范,操作规范、熟练是可以起到预防锐器伤的作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担负着重要责任,在护生实习操作锐器时应经常提醒她们应注意的环节和步骤,纠正其不规范的操作方式。

3.3 院感科定期对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讲评,检查带教老师是否给予护生防护指导,检查护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及标准预防的情况,有无双手回套针帽;手持无针帽注射器时是否面对别人或自己;是否正确使用锐器盒;接触病人血、体液、排泻物是否戴手套;以及在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血液透析室等高危科室工作是否戴口罩、戴保护性眼罩或面罩、穿隔离衣;是否有职业暴露,处置是否正确,是否及时报告等。经常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效果评价,为下一次职业防护培训提供依据,进一步减少护生职业伤害的发生 。

总之, 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应该引起医学院教育者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应该在护理教科书中增加职业防护的有关章节,强化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护士的职业防护应从实习护生做起 。

参考文献

[1] 梁亚群.实习护生锐器损伤状况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6):58―59.

[2] 张小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2(1):29-31.

第3篇

[关键词]实习护生; 针刺伤;防护

[中图分类号] R245.3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64-01

夜上海论坛 针刺伤是一种针刺入皮肤使受伤者疼痛、出血的意外伤害,是实习护生常见的职业伤害,被污染的针刺伤后如处理不当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1]。有报道称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爱滋病(HIV)的针刺伤感染率分别为6%-30%、1.2%-10%、0.2%-0.5%,并可产生致病的后果。为了了解实习生对针刺伤的认知现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针刺伤对实习生的危害,2010年4月―5月对100名实习生进行了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抽取在六所综合性医院即将结束实习的护生100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88名,年龄17―25岁,学历:中专19人,大专66人,本科15人。

夜上海论坛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操作过程中的针刺伤情况,对伤口的处理情况及自我防护教育次数。调查问卷由同一人发放,采用统一的解释语,当场发放并收回,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夜上海论坛 2.1 实习护生针刺伤情况 100名实习护生有68人被针刺过,发生率68%,其中30人被污染针头刺伤,占刺伤人数的44.12%。

夜上海论坛 2.2 针刺伤发生的环节 68名在实习中发生过针刺伤的护生有55人在处理针头时发生针刺伤,占80.88%,有6人在静脉穿刺及注射时发生针刺,占8.82%,有4人在抽吸药液时发生针刺伤,占5.88%,有3人在手术中穿线等其他环节发生针刺伤,占4.41%。

2.3 针刺伤发生的实习阶段 68名在实习中发生过针刺伤的护生有42人在实习的前3个月发生,占61.76%,有26人实习的3个月后发生针刺伤,占38.24%。

2.4 实习护生针刺伤后进行血液检测2人,检测率为2.94%。

夜上海论坛 2.5 在实习前及实习中,100名实习护生有10名实习护生未参加过自我防护教育,占10%,有37人入院时进行了1次自我防护教育,占37%,有53人接受了2次以上自我防护教育,占53%。

实习护生接受自我防护教育的次数比较计算,结果显示2次以上接受自我防护教育的实习护生比未接受或接受1次自我防护教育的实习护生刺伤例数减少,P大于0.01,差别极显著。说明通过多次强化自我防护教育可显著减少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

夜上海论坛 通过实习护生针刺伤多发环节的对比可以看出,80.88%的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在处现针头的环节,据调查,目前临床上处理针头的方式基本是用后先卸下针头,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预处理消毒,再收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处理。实习护生按照这个步骤来处理针头,就与针头有了较频繁的接触,这显然增加了实习护生受针刺伤的危险。另外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实习中发生过针刺伤的护生有61.76%发生在实习的前3个月。实习护生刚进入临床实践,各项操作过程不够熟练,不够严格,对医院及科室环境不够熟悉,这些都大增加了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几率。

夜上海论坛 3.2 血源性传染疾病对实习护生的危害不可忽视

血源性疾病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易感染者感染的疾病或综合症。主要有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爱滋病(HIV)、kosgeroglw等[3]。2003年专家估计我国现有HIV阳性者84万[4]。我国目前有1.3亿HBV病毒携带者,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体液经伤口感染操作者,针刺伤是,只需0.004ml带有HBV的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2]。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率高达68%(68/100),其中44.12%(30/68)的实习护生曾被污染针头刺伤,而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后进行血液检测的人数仅占2.94%(2/68),这就存在着严重的潜在感染的危险。

3.3 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防护意识较弱

夜上海论坛 3.3.1 实习前自我防护教育是提高实习护生预防针刺伤意识的重要途径。从调查可看出,接受2次以上自我防护教育的实习护生比未接受以及接受1次自我防护教育的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少。因此在实习前以及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经常对实习护生进行自我防护教育,必要是以考试的形式进行,以引起实习护生对针刺伤的重视,特别是在实习的前3个月和较忙的科室。同时,带教老师应加强规范操作的训练和监督,酌情分配适当的操作学习,使实习护生更快更好的适应临床实践,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

3.3.2 医院应执行安全的锐器处理措施,使用安全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使用后的针头以上进入锐器盒,锐器盒收集到3/4满即停止使用,以减少锐器伤害。另处在处理针头时,严禁针帽回套。

3.3.3 实习护生被针刺伤后,带教老师应指导其正确处理伤口。发生针刺伤后如能正确处理伤口,可大大降低实习生感染血源性传染疾病的几率。正确的措施应是:自伤口两端向中央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5分钟,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消毒受伤部位,正确处理伤口后可继续工作[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最好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对爱滋病病人的血液或体液针刺伤后的护生,应按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标准预防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并评估和确定暴露职业级别和病毒载量水平,分别进行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方案。

最后实习护生要以积极的态度认识和预防针刺伤的发生,本身应加强自我防护知识的学习,提高对针刺伤的重视。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认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不慎发生针刺伤,应正确处理伤口并及时向带教老师汇报,记录发生针刺伤的时间、地点、经过,具体部位,是否需预防用药等,并进行血源疾病检查及随访。另处,实习护生也应寻找受损伤后的心理支持,维护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实习气氛,减轻心理紧张,放松情绪,将针刺伤的危害降到最低。

夜上海论坛 总之,针刺伤关系到实习护生的健康和安全,医院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都要高度重视,提高预防意识,规范操作行为,熟练掌握锐利器具的开启,操作技术,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如被针刺伤应立即采取正确措施处理,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以确保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为将来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申良荣 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J] 护士进修杂志 2005.20(3):216-217.

夜上海论坛 [2] 林鹏,何群,万卓越 爱滋病预防与控制 广州,[M]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2005.2(10).